杜甫评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10
ISBN:9787305017971
作者:莫砺锋
页数:460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孕育“诗圣”的条件:时代、家庭与禀赋  一、历史奉上的桂冠:“集大成”的“诗圣”  对于文学家及其作品来说,时间是最公正、最具权威的评判者。在流经了二千多年的中国文学这条长河中,有许多作家曾经名动一时,灿若明星,但曾几何时,他们的光彩逐渐暗淡了。他们那些曾经使得“洛阳纸贵”的作品也成为尘封鼠啮的一堆故纸,有的甚至湮灭无遗。然而也有相反的现象,有少数作家生前不甚为文坛所重,身后的声誉却与日俱增。前一类作家有如碎石细沙,最终被不舍昼夜的流水淘尽。后一类作家则如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杜甫就属于后一类作家。  杜甫在晚年所作的《壮游》一诗中回忆说:“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崔”指崔尚,武后久视元年(700)进士及第,官至祠部郎中。“魏”指魏启心,中宗神龙三年(707)举“才膺管乐科”。当玄宗开元十三、四年(725-726)杜甫十四五岁时,崔、魏二人都已是闲居洛阳的文坛前辈了。他们称誉少年杜甫好像班固和扬雄,可见诗人的才华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没有及第,此时他的诗才却受到了当时在文坛享有盛名的李邕和王翰的赏识。可是杜甫漫游齐赵与困居长安时,虽曾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李白、高适、王维、岑参、储光羲等人交游唱酬,然而在上述诸人的作品中,却找不到一句对杜诗的称扬之语。直到代宗宝应元年(762),杜甫五十一岁时,才有任华作《杂言寄杜拾遗》,对杜诗予以高度的赞扬:“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

内容概要

莫砺锋,男,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起到农村插队务农、做临时工。1987年考入安徽大学外语系,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1984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江西诗派研究》、《被开拓的诗世界》(与人合著)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第一章 孕育“诗圣”的条件:时代、家庭与禀赋 一、历史奉上的桂冠:“集大成”的“诗圣” 二、家庭传统之一:“奉儒守官” 三、家庭传统之二:“诗是吾家事” 四、时代背景之一: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五、时代背景之二:从盛唐到中唐 六、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学力第二章 广阔的时代画卷与深沉的内心独白 一、放荡齐赵:裘马清狂的青年诗人 二、旅食京华:对浪漫主义诗坛的游离 三、潼关诗兴:动乱时代的历史画卷 四、蜀道悲歌: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五、成都草堂:平凡事物的美学升华 六、夔府孤城:对人生的历史与深沉思考第三章 千锤百炼的艺术造诣与炉火纯青的老成境界 一、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意象:“意匠惨淡经营中” 三、结构:“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四、诗律:“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五、境界:“凌云健笔意纵横” 六、风格:“沉郁顿挫”第四章 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与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一、平正笃实的哲学观点  二、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  三、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  四、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五、知本察隐的政治器识  六、沉重深广的忧患意识第五章 转益多师的文学观点与掣鲸碧海的审美理想  一、文学史观之一:“别裁伪体亲风雅”  二、文学史观之二:“清词丽句必为邻”  三、文学史观之三:“历代各清规”  四、创作论之一:“颇学阴何苦用心”  五、创作论之二:“诗兴不无神”  六、审美理想:“掣鲸碧海”第六章 诗学绝诣与人品高标的千古楷模  一、主题走向:“子美集开诗世界”  二、艺术启迪之一:“天下几人学杜甫” ……附录 杜甫简谱索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后记

作者简介

《杜甫评传》有两个特点,首先,它既把杜甫当作伟大的诗人,详细论述其诗歌创作成就及其创作发展过程;又把杜甫当作伟大的思想家,对其人生哲学、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其次,《杜甫评传》评、传结合而侧重于评,并试图把杜甫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中予以审视,从而对杜甫的地位、影响及意义作了较深刻的阐述。研究杜甫的论著汗牛充栋,传记类的著作也有多种。
书前附有杜甫行踪示意图,可使读者对诗人一生行踪一目了解。书后附有杜甫简谱、人名索引、文献索引、词语索引,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

图书封面


 杜甫评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p58【诗史转折】上述两点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适格主体要从描写理想境界转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手法要从幻想、虚构和夸饰转向严格的写实,写作方式要从随意挥洒转向刻苦锻炼,艺术风格要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一句话,是个必须从盛唐转向中唐,并进而转向晚唐与宋诗了。p64【杜诗用典】p260 【前期后期】前期杜诗遒丽、精工、法度森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后期杜诗恣肆、朴野、挥洒如意,已臻于老成的境界。前期与当时整个诗坛的风会比较一致,后者则更多地体现着杜甫艺术成就的独到之处。p327【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然而更重要的是“历代各清规”:”清规“是美好的规范,既然每个时代各有自己的美好规范,那么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流动的、发展的过程了。这种观点不同于一意推崇”三代文章“而菲薄汉、魏以下的复古主义,也不同于一味厚今薄古认为后代一定胜于前代的文学进化论。文学史不同于科学史,它的发展不是表现为一系列的证缪、否定。文学史也不同于技术史,它并不表现为简单的数量积累,所以不一定是后来居上。一个时代的文学有一个时代的特点,真正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且往往是不可重复、不可超越的。杜甫虽然没有明确地把这些意思都表达出来,但”历代各清规“这句话使我们有理由认为杜甫对文学史的这些性质、特点是有所了解的。面面俱到。第一章讲时代、家庭、禀赋。第二章结合诗歌勾勒诗人一生脉络。第三章艺术分析。第四章写人生、政治理想。第五章文学史观。第六章影响。第二章内容最多,几乎等同于诗选。基本融入了《被开拓的诗世界》的主要观点,可以参读。杜诗,后人多看重写家国大事、忧患深重的篇章,自己读的时候,倒是更喜欢成都草堂时期那些写日常生活的,黄生评《江村》:“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诚然,杜集中沉郁顿挫、感怆悲哀之作居多,固然难得,可是在满目疮痍之后,读到这些写平静生活的清新之作,就好比经历激流险滩,忽然风平浪静,更觉可贵。莫老师说,读杜诗,不要求像卢世㴶那样“肝肠如火,涕泪横流”,不过要是一点不感动的话,就不要研究诗歌了。
  •     第一章 孕育“诗圣”的条件:时代、家庭与禀赋 一、历史奉上的桂冠:“集大成”的“诗圣” 二、家庭传统之一:“奉儒守官” 三、家庭传统之二:“诗是吾家事” 四、时代背景之一: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五、时代背景之二:从盛唐到中唐 六、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学力 第二章 广阔的时代画卷与深沉的内心独白 一、放荡齐赵:裘马清狂的青年诗人 二、旅食京华:对浪漫主义诗坛的游离 三、潼关诗兴:动乱时代的历史图卷 四、蜀道悲歌: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五、成都草堂:平凡事物的美学升华 六、夔府孤城:对人生与历史的深沉思考 第三章 千锤百炼的艺术造诣与炉火纯青的老成境界 一、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意象:“意匠惨淡经营中” 三、结构:“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四、诗律:“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五、境界:“凌云健笔意纵横” 六、风格:“沉郁顿挫” 第四章 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与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一、平正笃实的哲学观点 二、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 三、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 四、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五、知本察隐的政治器识 六、沉重深广的忧患意识 第五章 转益多师的文学观点与掣鲸碧海的审美理想 一、文学史观之一:“别裁伪体亲风雅” 二、文学史观之二:“清辞丽句必为邻” 三、文学史观之三:“历代各清规” 四、创作论之一:“颇学阴何苦用心” 五、创作论之二:“诗兴不无神” 六、审美理想:“掣鲸碧海” 第六章 诗学绝诣与人品高标的千古楷模 一、主题走向:“子美集开诗世界” 二、艺术启迪之一:“天下几人学杜甫” 三、艺术启迪之二:“诗家初祖杜少陵” 四、人格楷模:“常使诗人拜画图” 五、千家注杜:“少陵自有连城璧” 六、文化意义:“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附录 杜甫简谱索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后记由目录可看出此书与国内前出的几本评传的不同,即把杜甫当成一个思想家来叙述,更多的是探讨杜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一般般。
  •     还行吧。主要是听了莫教授将杜诗的视频才去看的,一本书既读杜甫又读莫老。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iPT-61
  •     可读性很强的学术成果
  •     喜欢这种按照年代分析的作品,喜欢杜甫,喜欢他的复杂矛盾,喜欢他的不薄今人爱古人,喜欢他的一往情深
  •     梁任公的《李鸿章传》百读不厌,每一遍都有新体会。
  •     还是有教条和八股的嫌疑,杜甫的定位还是评论家之功啊!不是当时的名人,沾了一种救世的情怀和真实的描述,本书优点是比看单独的诗集有年代的体系性,缺点是没有新意,中规中矩的国内教育典型,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老兄建议你不要做学问了,没有前途
  •     应该说是浓缩版?
  •     生平比较简略,评的部分侧重点有失。
  •     这本全本厚重得多。之前读的是简明本。。。莫老删繁就简,脉络清晰
  •     面面俱到。第一章讲时代、家庭、禀赋。第二章结合诗歌勾勒诗人一生脉络。第三章艺术分析。第四章写人生、政治理想。第五章文学史观。第六章影响。第二章内容最多,几乎等同于诗选。杜诗,后人多看重写家国大事、忧患深重的篇章,自己读的时候,倒是更喜欢成都草堂时期那些写日常生活的,黄生评《江村》:“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诚然,杜集中沉郁顿挫、感怆悲哀之作居多,固然难得,可是在满目疮痍之后,读到这些写平静生活的清新之作,就好比经历激流险滩,忽然风平浪静,更觉可贵。莫老师说,读杜诗,不要求像卢世㴶那样“肝肠如火,涕泪横流”,不过要是一点不感动的话,就不要研究诗歌了。
  •     有份量有内容的杜甫专著。
  •     好
  •     很喜欢莫砺锋的文笔~
  •     没人评价下,我来
  •     面面俱到,规规矩矩。不像是评传,像是给一般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上课,讲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知识,然后告诉学生别写杜甫的相关论文;像是给杜甫写祭文,连篇累牍地证明杜甫在人格和诗歌美学上的伟大,称赞的成分太多了。杜甫,杜甫!无数次背诵他的诗歌,无数次内心的感动,他是伟大的,也是深沉的。但也要看到他对自我生命认识的“想不开“,“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固然是一种对自我和国家的热爱与期许,同时也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绑架。莫砺锋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程千帆先生的高足,学问、人品都是一流的,读了他的《文学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很是感动。生活和时代磨砺了他,造就了他现在的生命状态,愿他退休后能豁达一点,学识和文章都能“碧海掣鲸”。
  •     听很多人的评价说这本书怎么样?自己看了之后,发现是不是自己的期望过高的缘故,没有想象中的智慧的火花碰撞。于是后面的内容也就草草地一晃而过了。
  •     读完大概能对少陵人生和文学成就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了,文字平易,深入浅出
  •     读完杜诗再来读莫老师这本书,收获更多。《诸将五首》的前四首还是不太明白,莫老师解读时全引钱谦益说法,而陈贻焮先生在其《杜甫评传》中指出第四首钱说有误。对杜甫秦州山水诗、夔州诗的分析很精彩。
  •     简单翻了下...
  •     读过,可能因为太全面,反而不够细致。
  •     情圣杜甫 个案研究的范式
  •     过赞了 评价过于一边倒 读完略微了解了杜甫的生平 (其实是为了写一篇喝酒的文章看的...
  •     最近喜读考证性文章,所以对于书里面对杜诗的赏析不是很感兴趣,对杜诗分析得最让我轻松的是叶嘉莹先生。我一直疑惑既然是思想家评传的丛书,为何把杜甫列进去?老杜也可称思想家?此外,吾师郝润华先生也有《晁公武评传》一书,难道晁也可称为思想家?甚不解。
  •     仰慕莫老。书的内容详实扎实,对系统读杜诗有指导作用,也可系统了解杜甫诗歌状况,值得一读。
  •     2014/5/1 19:06:52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可以入蕃垣。
  •     莫老师曾说,他写这本书时,有天晚上梦到了杜甫,说着一口河南话。。。
  •     没看完·有点深·莫先生是无锡人·
  •     百年歌自苦 天地终无情 寂寞身后事 千秋万岁名
  •     阿杜不仅在诗中呻吟个人生活有多么艰苦,同时还描述周围百姓包括国家各地的危机灾难,并且通过精湛的诗歌技巧,把各种前代诗人能想到用到的题材交织进自己的叙述中,这种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优势,造就了不朽的诗圣。
  •     莫教授的杜诗研究基本观点都在里面了!
  •     前一部分结合经历对杜甫的作品做了阶段性的概述,将作者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打量,对他的家世,交友,行踪做了详细的论述,在去夔州之路上的诗歌的赏析很有代入感。后面一部分有对杜甫艺术风格的鉴赏和形成原因的分析,可圈可点,非常完善。
  •     当年入门读的前几本书。时代印痕遮不住睿智的光辉。
  •     挺靠谱的普及书,就是还不够过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