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纪念专号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6
ISBN:9787549533855
作者:刘瑞琳 主编
页数:32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人为什么会是波斯人呢”——孟德斯鸠这一问可问得好。梅里美也要问“人为什么会是西班牙呢”,而去了西班牙,写出三篇书简(斗牛,强盗,死刑),一腔疑惑涣然冰释。我还要问什么,只以为“幸福”是极晦涩以致难付言传的学殖,且是一种经久磨练方臻娴熟的伎俩,从古埃及人的脸部化装,古希腊人的妓女学校,古阿拉伯人的卧房陈设,古印度人华丽得天老地荒的肢体语言,人类或许已然领略过并操纵过“幸福”。史学家们粗鲁匆促地纂成了“某某黄金时代”,“某某全盛时期”,但没有纪录单个的“某幸福人”——因为,能知幸福而精于幸福的人是天才,幸福的天才是后天的天才,是人工训导出来的天才,尽管这样的表述不足达意万一,我却明明看到有这样的一些“后天的天才”曾经在世上存身过,只是都不肯写一帖《幸福方法论》,徒然留下几道诡谲的食谱,烟魅粉灵的小故事,数句慈悲而毒辣的格言,其中唯伊壁鸠鲁较为憨厚,提明“友谊,谈论,美食”三个快乐的要素,终究还嫌表不及里,甚至言不及义,那末,能不能举一则眼睛看得见的实例,来比仿“幸福”呢,行,请先问:“幸福”到底是什么个样子的?答:像塞尚的画那样子,幸福是一笔一笔的……塞尚的人,他的太太,是不幸福的。——(木心《狱中手稿》节录) 如无“幼功”,就成不了大器。读完大学,即来纽约留学,然后再去英国取博士学位。为时虽尚早,而要立定志向。你有极佳的天赋,是台湾青年中的“异数”。可惜以前没有得到好的指导,所以急需重新启程。举些小例子,写字要临碑帖的根基,你得安排出时间来练习(毛笔字)。照理应从篆隶起手,再转楷书、行书、草书。但已不可能。你就临王羲之的《圣教序》吧。写信呢,也得符合基本的格式。起首没有称谓是不礼貌的。——(《木心致台湾读者信》节录) 这是一个挚爱艺术的乌镇人。他说,他是古希腊人。这个古希腊人,在“文革”囚禁期间,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他在出狱后描绘的小小风景,日后使西方的观众将之与达·芬奇的广大精微相比美;在汉语书写持续荒败的年代,这位少年时就熟读诗经、圣经、屈原与尼采的乌镇人独自守护汉语的富丽、汉语的尊严,是他使汉语的命运,免于绝望。(陈丹青) 木心先生经常引述一位西方人的活:“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他当得起这句话。他又说:“爱我的人,一定是爱艺术的人。”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当得起这句话么?在我与木心先生相处的二十九年里,我亲眼目击他如何挚爱艺术,如他自己所说:人不能辜负艺术的教养。(陈丹青) 这就是木心,也只有木心,才会大胆说出这样透辟的句子。他的作品,好读难懂,难懂易记,因为风格印记太过强烈了,每一句说,自有一股木心的标识,引人一字一字地读下去,铭入脑海,有时立即记住了某一句,回头细想,其实还没懂得确切的意思:于是可堪咀嚼,可堪回味。

前言

去年12月21日,是木心先生逝世周年。本社原拟推出两本书:一是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文学回忆录》,一是《温故》木心纪念专号。由于前者工程繁浩,后者不能与《文学回忆录》同期面世,遂定于今年2月14日,亦即木心先生生日这一天,出版刊行,以志纪念。本辑专号共分上中下三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珍贵的照片。上辑收入了木心先生的丧仪文本和乌镇、北京两地追思会长篇实录。中下辑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属、挚友、学生,及海内外读者的多篇纪念文章,还有木心从未发表的《狱中手稿》对话和致读者信。因篇幅有限,难免有所取合。我们相信,不少木心读者的纪念文字,尚未进入我们的视野。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这是一份郑重的纪念,更是一组历史的见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与艺术史中,木心先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孤例:他的几乎全部创作生涯,鲜为人知,直至他七十九岁那年,他的文学著作始得陆续在他的祖国大陆出版;到他逝世为止,木心著作被阅读的时间,仅仅六年;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有限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才有机会来到他身边,向他致敬,与他告别。可以说,木心先生真正被重视、被尊敬的过程,仅在过去一年,刚刚开始。    因此,本辑的内容并非“温故”,而是一组当下的实录。虽然木心先生是已故的老人,他的创作与思想,却是簇新的遗产。对我们来说,整理出版木心遗作的过程,也才刚刚开始。    在木心诞辰之际,本社谨以这份见证,敬献于木心先生,敬献于他的读者,以及,未来的读者。    2013年1月

书籍目录

【上辑】
木心先生讣告
木心先生灵堂音乐曲目
陈向宏悼词
陈丹青悼词
木心先生乌镇追思会
木心读者北京追思会
【中辑】
邱智敏/ 哥伦比亚无倒影
王 韦/ 为文学艺术而生的舅舅
童 明/ 木心酒神祭四首
春 阳/ 摘花高处赌身轻
李 静/ 最后的情人已远行
陇 菲/ 木心的姿态和木心的沮丧
邹 震/ 以马内利
赵 鲲/ 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
郑 阳/ 忆木心先生
钟立风/ 念木心:长途跋涉后的返璞归真
王 渝/ 木心印象
张宏图/ 三十年前与木心一起修骨董
贝罗、斯丹伯格/ 与木心先生在一起的时光
陈丹青/ 守护与送别(上篇)
陈丹青/ 守护与送别(下篇)
【下辑】
木 心v.s. 童 明/ 关于《狱中手稿》的对话
木 心/ 《狱中手稿》 节录
木 心/ 木心致台湾读者信
木 心 等/ 木心答豆瓣网友
梁文道/ 文学,局外人的回忆
曹立伟/ 回忆木心
陈子善/ 岂止“可以看看”
顾文豪/ 文学是一场自我教育
李 静 等/ 《文学回忆录》来信选摘
木 心/ 《文学回忆录》章节摘引
木 心/ 《文学回忆录》最后一课

编辑推荐

《温故:木心纪念专号》编辑推荐: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陈丹青的“守护与送别”——陈丹青在《守护与送别》中这样写道,“11月中至12月下旬,我几度守在木心病榻前,之后,是他的葬礼。谁曾守护亲属挚友走向最后的路,或对人的殒灭的真相,不惊讶,不陌生?但这是我第一次目击垂老的人,病危,衰竭,死。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首次发表若干珍贵照片,病榻前陈丹青第一次描绘先生——“木心从不让我画他,这是我第一次描绘先生,也是最后一次。画时,他浑然不知。”木心晚年诗集《伪所罗门书》手稿本,木心《我纷纷的情欲》手稿本,2005年木心回国探看乌镇为他故园营建的新居,在上海停留期间,与上海作家陈村、孙甘露、王淑瑾、尹庆一等有过愉快的会面,喜滋滋为他们签自己的书。2010年12月纽约电影人为木心拍摄纪录片期间,他已渐渐习惯面对摄像。12张珍贵照片。2011-1927的木心。首次发表木心先生的《狱中手稿》对话、节录和致读者信。关于木心先生的66页狱中手稿,木心的研究者、翻译者童明教授曾与木心在2000年有过一次对话。此外,木心本人曾从手稿中选出5段摘录。这两份文本的汉语版从未面世,本纪念专号全文发表。收录梁文道、陈子善、钟立风、童明、春阳、顾文豪等人文章;收录木心先生的丧仪文本和乌镇、北京两地追思会长篇实录;收录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来信选登、章节摘引、最后一课。

作者简介

▲ 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陈丹青的“守护与送别”——
陈丹青在《守护与送别》中这样写道,“11 月中至12 月下旬,我几度守在木心病榻前,之后,是他的葬礼。谁曾守护亲属挚友走向最后的路,或对人的殒灭的真相,不惊讶,不陌生?但这是我第一次目击垂老的人,病危,衰竭,死。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
▲ 首次发表若干珍贵照片,病榻前陈丹青第一次描绘先生——
○ “木心从不让我画他,这是我第一次描绘先生,也是最后一次。画时,他浑然不知。”
○ 木心晚年诗集《伪所罗门书》手稿本
○ 木心《我纷纷的情欲》手稿本
○ 2005年木心回国探看乌镇为他故园营建的新居,在上海停留期间,与上海作家陈村、孙甘露、王淑瑾、尹庆一等有过愉快的会面,喜滋滋为他们签自己的书。
○ 2010年12月纽约电影人为木心拍摄纪录片期间,他已渐渐习惯面对摄像。
○ 12张珍贵照片。2011-1927的木心。
▲ 首次发表木心先生的《狱中手稿》对话、节录和致读者信
关于木心先生的66页狱中手稿,木心的研究者、翻译者童明教授曾与木心在2000年有过一次对话。此外,木心本人曾从手稿中选出5段摘录。这两份文本的汉语版从未面世,本纪念专号全文发表。
▲ 收录梁文道、陈子善、钟立风、童明、春阳、顾文豪等人文章
▲ 收录木心先生的丧仪文本和乌镇、北京两地追思会长篇实录
▲ 收录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来信选登、章节摘引、最后一课
内容推荐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这是一份郑重的纪念,更是一组历史的见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与艺术史中,木心先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孤例:他的几乎全部创作生涯,鲜为人知, 直至他79岁那年,他的文学著作始得陆续在他的祖国大陆出版;到他逝世为止,木心著作被阅读的时间,仅仅6年;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有限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才有机会来到他身边,向他致敬,与他告别。可以说,木心先生真正被重视、被尊敬的过程,仅在过去一年,刚刚开始。
因此,本辑的内容并非“温故”,而是一组当下的实录。虽然木心先生是已故的老人,他的创作与思想,却是簇新的遗产。
《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共分上中下三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上辑收入了木心先生的讣告、桐乡告别仪式的悼词、乌镇与北京两地追思会的长篇实录。中下辑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属、挚友、学生,及海内外读者的多篇文章,还有木心从未发表的《狱中手稿》对话和致读者信。


 木心纪念专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木心纪念专号读完买来已有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看完文学回忆录之后才开始读刚开始想,毕竟不是先生写的书,但只要有先生的只字片语,那都是值得通读一遍的,结果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开始翻看,便每看几页就要落泪逐字逐句认识了他人眼中的木心,不只是在曾经他的字里行间里解读,通过他人回忆的文字,先生的音容笑貌也生动起来,中间有许多与先生交往时的描写,都很可爱很可爱许多人回忆起先生,都说先生讲话多半是慢条斯理的,想清楚了才说,但是一旦开口说就一定切中要害,或视角独特也了解到,先生在文革时期受尽迫害,家破人亡,先前的文字、画作也均被销毁,但在后期的文字里却一点都没流露出来,他说拒绝被过去的经历所影响,是多么矜贵的自负又说自己是,一个字一个字,一张画一张画的救出自己先生毕生爱艺术,已经是天性中的本能,自读到后,便一生谨记福楼拜的两句话:“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却又在后来劝年轻人“要好好生活,我是为了艺术,没有好好生活。”先生一生未婚,膝下无子女,在精神世界硕果累累,老年生活虽然有文学、绘画陪伴,却也难免寂寞无论是文字还是画作,喜欢的人很喜欢,可喜欢却不一定都能懂木心曾在一封回给读者的信中说,你现在读了我的书,有感悟,不必急于写读后感,你写的应当是评论,比那些现有的评论更好的评论。而才疏学浅的我,连读后感都不能连贯的表达,读的过程中许多生僻的字词更是要查了字典才能理解,可我热爱先生进退自如的文字,刻意经营了一生,才能造就文字中无法增减一字的精简与准确先生眉眼明朗,年老后的面容更是越发的有魅力,眼神是少年人也难有的清澈,光是在照片中,都能感受到的诚挚在世岁月里对艺术的追随,为先生的面容留下如此清晰的脉络“天才无论多么长寿,都算是夭折。”先生曾说,“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而即使只是行过,先生的步履所及处,我都将追随一生
  •     回到阔别多年的定王台,再次回味当年上学时在书店的蹭书时光。席地而坐,捧书而读,抱起一本《木心纪念专号》,静静沉入湖中。感谢在这个世界上,能遇见木心的文字。感谢遇见木心文字的人,表达了对木心的尊敬和喜爱。感谢乌镇。让木心老人安享晚年。这是一个有着植物气质的文人。文体学。这比他的文字更“惊为天人”。他是中国文学世界里一个被遗忘的王子。
  •     第一次知道木心,是在雍和宫附近的一个小咖啡馆里。走累了,坐下来,随手找了本书翻翻,正是木心的那篇《月亮出来了》。不知道算小说还是散文,但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就是“惊为天人”。原来文字还可以这么写!后来又找了他的一些东西来看。我知道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是相通的,但我从不知道有人可以将他们打通得这么流畅,游刃有余地丝毫不留痕迹。他的好,在于他的文字中,从不诉苦、不说大话、不卖弄学问和观点。这很难得。他在文章中多有戏谑和讽刺,但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真诚、认真、宽厚的老人。他是大家,以我的学识,实在不足以评价他,我只能试着去靠近他、同时观照自己。 看了木心的文字,我觉得我过去所写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垃圾,既无思想性,也无文学性,白白浪费时光。其实每个人写东西都是有自己的范式的,一开门便知要走向哪。但久而久之,除熟练外,无多益处。而木心的文章不是,他从没有范式,阅读的快感也由此而来。其实写出来的东西不算什么,真正需要思量的,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那些。从木心的文字,能读到他的深邃,无限的深邃。我等万万不能及。木心曾说,他是把文学当哲学读,把哲学当文学读。但我觉得,他是把文学当作艺术,把艺术当作哲学。他的画画的极好,不可思议的好。他的山水画,一眼望不到尽头,可以让人看很久。我是多么向往这样的人呵,既会写诗,又会作画,还懂那么多东西。我知道的人里,大概也只有苏东坡如此了。木心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在我看来,这三点都不容易做到,尤其是要过好玩的生活。木心一生坎坷,但他仍说,生活是好玩的。这样的举重若轻,需要大情怀。他说:“凡是纯真的悲哀者,我都尊敬。人从悲哀中落落大方走出来,就是艺术家”。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艺术变成信仰,把生活过成艺术。“你再不来,我就下雪了”。很高兴在这个冬天,再一次重温木心。但我,仍然不懂他。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木心先生可以无憾了,谢谢陈丹青
  •     越了解他,觉得越会失去他。
  •     纪念一位作家,一个劲的感叹我好想他好怀念他,显得不真且做作,一个劲的回忆生前事又有贩卖作家隐私的嫌疑,所以怀念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
  •     木心一直是我最欣赏的老师。
  •     喜欢
  •     看一看下辑就可以了
  •     最后的情人早已远行
  •     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
  •     2016.4.29那天去看木心美术馆了,在乌镇西栅落脚的民宿恰好叫“温故客栈”,也是巧了。往返飞机上把这一本读完,尤其是去时,一直眼框温湿,拼命忍住怕落得别人诧异。旅程中看的书损耗尤其大,回来后书已经很旧、很旧的了,再加上因为记录不方便,便把需要摘录的地方折角标记,打算回来再整理誊录,现在书整个面目全非。本不冀内容的一次浏览,却引发了深深的共鸣感,很多不能说出的话、很多不曾了解的关于先生的事,他们说了出来,讲了出来,从此我的心灵更丰富了。先生曾对一位年轻读者说的话给我印象最深:别看我表面光鲜,我内心非常苦闷的。而先生你一定知道,从你光鲜的文字中品读苦闷的感受,是你对我们最无私的教养。。。
  •     大家的感情真挚。回憶老去過程,心酸。最後一課,很讚。他是難得的藝術家,當得起這個稱謂。自己不行,放棄不了俗世,估計是一生觸不到藝術的邊。慚愧。
  •     推荐中下两辑,上辑略读即可 计算机老师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我读到先生看到自己十九岁照片时大恸时潸然泪下……读到陈丹青记先生神智不清时无限唏嘘
  •     可能先生不是个爱拍照的人,书中所收先生照片还是不够多。但先生的画不少,既然有诗文手稿照片,为何没有画作的照片呢?看了先生那十三本书以及文学回忆录的,这一本自然要看,有更多关于先生身平的信息。两篇追思会和陈丹青的《守护与送别》尤佳。PS:土豆上有两地追思会的视频和录音,可以看下听下感受下。
  •     书里发言的那些年轻人,一张口就说:我们这一带人。。。。不怕闪了腰吗。
  •     宣传?营销? 但其中有真诚
  •     听别人谈木心,好像见到了木心
  •     喜欢木心的著作,也很佩服他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诸多创见。
  •     没有和木心风格相近的作家。鲁迅一分,周作人五钱;红楼梦半场,金瓶梅二支;老庄两瓣,京剧昆曲评弹各一场;李白杜甫苏东坡张岱二两,水墨一方,八大与金龙三点。约等于木心
  •     一方面本身看不得这种告别的文章,另一方面出于对某人天然的排斥,上辑看得尴尬,中辑也不愿细看了,但有价值的在下辑。几乎能肯定有些配图会是违背本人意愿的,但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占便宜的心态,还是很感激陈丹青能把文学回忆录整理出来。看照片不由想到DFW,觉得两人有相似,都生得太神气了,也都沮丧得彻底,只是在以死殉道的问题上选择了不同的路。
  •     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
  •     好多话,还要细细思量
  •     悼词太可怕。
  •     北京发布会的视频,连夜看完,才过来买实体书。
  •     木心先生 好人 老师 一路走好
  •     一场滑稽的表演,已经很地道了!
  •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     木心:"一个人为了艺术,是可以牺牲一切的,牺牲爱情,埋葬生活,背叛政治等等。“他说的还不全面,还可以牺牲民族和国家的,为了艺术,其他全是扯臊!正像吴清源大师说的:”我一生只有两件事:真理、围棋。“
  •     先生 祝好
  •     木心先生千古
  •     感觉还是看作者的本作来得惬意深刻。
  •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缘分遇到一个神奇的人 他跟你没有血缘关系 但是他影响你的一生
  •     木心的读者真可爱,我还不是,我最可爱
  •     我们是文学一家人
  •     这个纪念专号分上中下三辑:上辑是木心先生追悼会实录,中下辑刊载了木心先生亲朋及读者的纪念文章,同时收录的还有他未发表的《狱中手稿》和致读者信;文章最后有<文学回忆录>的部分内容。《文学回忆录》是由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已出版。
  •     彼也人之子也,当善待之。读到这一句,有泪意。
  •     喜欢木心的可以拿来一读。比较一下自己心目中的木心。
  •     我不够文艺
  •     心动,无力。
  •     乌镇之行让我觉得当先生的学生是最幸福的事情
  •     读来不胜悲伤
  •     上辑乌镇追思会,看得落泪,很能理解那种情感,一位艺术家的离去,有如失去亲人。下辑木心答豆瓣网友,真是可爱的聪明的老人。所有悼文追忆文中,最喜欢曹立伟那篇。
  •     木心纪念!!!!中国文字之美。
  •     哇,木心小站竟然是老先生自己经营的
  •     作为今年最大的惊喜 木心绝对是这个老人给我留下的大礼 目前大陆所有的作品已经买齐 我想 他的故事仍将有续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民间的声音 不关乎功利 只为那一颗在冬夜 大雪纷飞的心
  •     2016年12月读:先生令人怀念……
  •     我心哀伤,我心哀痛。我现在不能读你。待到春暖花开,我带着她到你坟上去。
  •     有很重的神坛味道,还是要将木心请下来,当人来看为好。作为历史记录,看看掀起的尘土多久才能散去,那才会是品味木心的时刻。怀疑人们拿木心作为挡箭牌,以安慰他们的小心灵,之所以没有做到出色,是由于没有遇到木心。
  •     也是一个讲究的人呐
  •     梁文道,陳丹青,竇文濤,木心,這些知識分子就好像一條線,我是通過他們互相之間的關係一個一個瞭解的。木心,了不起,雖然我並沒有讀過木心先生的書,但我很欣賞他,因為他很優雅。粗讀《文學回憶錄》,感覺這個老頭子真是高傲的不得了,可能這就是藝術家吧!如有機緣,定要好好讀讀先生的作品。
  •     看不懂木心,便看看懂他的人怎么说吧 丹青了得
  •     被那些喜爱着的人感动了。 艺术广大,足可占有一人。
  •     觉得质量较好。所以很喜欢。
  •     如果你喜欢木心的书,这本书属于推荐书目。
  •     表示感谢。
  •     到现在才发现,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可以在一个人手里玩的游刃有余!大家啊!
  •     您怀着悲伤的目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     这书和文学回忆录一起买回,这两日才看,总想起三毛当年。初读文学回忆录时蛮有乐趣,但也没有再读其他,倒是德语系的Z老师推崇有加。上周四的同行者 读书会上,Mrs Z沉醉了。自乌镇寻访木心遗迹看到真人录像,Z即彻底完成超级木粉的转变,为其言辞识见完全俘获。看到她收集的木心全套书籍,装帧雅致,赏心悦目。分赠的小照装饰精巧,颇为用心。
  •     唉。
  •     众人的忆思 文字的力量 泪眼婆娑 艺术广大已极
  •     领导点名要买的,回家看。
  •     了解了作家,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这就是这本书的作用。并且,木心的某些作品,特别是诗作,还是令人费解的。书本身编得还不错,算是多角度了。
  •     不想评星。虽然里面狱中手稿深得我心,但篇幅未免太少。且有严重的消费死者之嫌。
  •     匆匆翻过 很多动人之处 想买一套先生的全集收着。
  •     关于评价,留给百年后来做想来也许更明智些吧,于逝去不久的人儿,揉乱他的平静。
  •     我居然看哭了!我居然看哭了!我居然看哭了!不多说了,开始重新看木心的作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