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史前人类的技术与行为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108051354
作者:乔治·奥德尔
页数:327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乔治•奥德尔(George H.Odell,1942-2011),人类学博士,曾任美国塔尔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石器微痕分析方法——低倍法的创始人。1964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次年于耶鲁大学获硕士学位,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石器微痕分析专家鲁斯•特林汉姆(Ruth Tringham),开始从事石器微痕实验研究。1975年发表题为《微痕研究的前景:对劳伦斯•基利的同情呼应》的论文,对石器微痕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进而创立了低倍观测法,1977年获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和伊利诺伊州美国考古中心,1984年转至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大学人类学系。著有《石器》(Stone Tools)、《拉哈普的过去》(La Harpe's Post)等书。
译者简介:
关莹,博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等项目负责人。
陈虹,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晋冀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学分析》、《当代中国考古学》等。
高星,1999年取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沈辰,1997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

书籍目录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石器研究史
原料采备
工具制作
组合多样性
工具的使用
行为问题
多种视角
第二章 原料采备
岩石的形成
地貌形成过程
确立研究的问题
可视性特征
地球化学技术
总结
第三章 工具制作
破裂机理
剥片类型与石锤类型
初步剥片与二次修理
磨光石器
第四章 组合多样性
寻找信息载体
组合之间的对比
未加工废片分析
总结
第五章 石器功能
使用痕迹分析
残留物分析
第六章 解读史前人类的行为
生计问题
遮蔽所、辅助设施和衣物
迁徙与技术的组织安排
复杂社会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简介

石器是人类祖先制作、使用、赖以生存的工具,承载了丰富的人类行为信息。对石器的研究,是复原古人类行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石器,将我们和祖先连接在一起。在与祖先触摸同一件石器的时候,我们也打开了进入他们生存世界的大门,穿越回到他们的时空,体验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本书是对史前人类制作和使用的石器及其附属产品开展原料、类型、形态、技术、功能等方面研究的入门指导。从事考古研究、教学、普及、出版工作的人士和相关领域的学者、爱好者都会从中受益,在了解学科历史、研究术语和方法的同时,还会从它所提供的研究案例和文献资料中得到知识和启迪。
这是一本从事史前考古学研究“非读不可”的书。


 破译史前人类的技术与行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好书。叙述条理清晰,章节有条不紊。属于可以一口气看完的手册真心不多。 另外,奥德尔跟保罗巴恩一样,不时蹦一句幽默。 碧村读。
  •     不是很科普,放在三联出有点奇怪。成分分析、微痕分析对考古很重要,但普通人似乎也没太大必要知道这些。我们单位的微痕实验至今未能展开,落后20年- -
  •     读过原版。翻译版粗粗翻了下。
  •     恶补ing
  •     除了最后一章前面完全看不懂,文盲一枚哈哈哈
  •     不断回想起黄建秋老师。
  •     很多内容都是浅尝辄止,以提出问题并介绍思路方法为主,作为研究石器的入门书足够了。不过既然是专业的,以后肯定是要找其中一些问题继续深入的。很感动,这种以前只能看英文版的书居然有了中文版,感谢前辈师长地努力,后辈定当勉励,振兴吾学。
  •     好看。前五章讲的是地质学物理学生物技术,主要看了第六章。
  •     非常实用的石器考古指南,以三十余个问题为主线串起全书,指导性非常强,认真啃下这本书,再看英文的史前考古资料就不在话下了
  •     应该先看着本的,轻松愉快,寓教于乐。装帧也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