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者的时代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1
ISBN:9787300053158
作者:亨利·米勒
页数:224页

章节摘录

书摘    兰波的模仿者和背道者所没有看到的是,他在提倡实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并非努力创建一个新的艺术学派,以便给软弱无力的语言编造者消遣解闷——他是在指出艺术和生活的统一,弥合那道鸿沟,治愈那块致命之伤。神性的博爱,他说,就是知识的钥匙。在《地狱里的一季》的一开始,他写道:“……另一天,我感到即将要咽下最后一口气,于是想到再去寻找通往昔日盛宴的钥匙,我或许能在那里找回我的胃口。博爱就是那把钥匙。”然后他又说:“这个灵感证明我一直在做梦!”这当然是地狱之梦,车那个对他来说深不可测的沉睡之中。在沉睡期间,曾经“创造了一切节日、一切胜利、一切戏剧”的人必须要埋葬一切想像力。自称为博学之士和天使之人,摆脱一切羁绊、一切权利之人,现在将被带回到大地上,不得不接受和拥抱严酷的现实。零民,这是他们想让他从事的职业。回到乡村去,他已经身无分文……那么在那些膨胀的睡梦中他曾饕餮过多少谎言?(“最终我将由于自食谎言而请求原谅。”)但是,他将请求谁的原谅呢?当然不是那些折磨他的人,不是他所抛弃的那个时代,不是想要利用他的那个老山羊一样的母亲。那么,谁呢?我们说,是他的同事,将继往开来、继续战斗下去的那些人。他不是向我们,甚至不是向上帝表示歉意,而是向未来的人们,当我们全都走进辉煌的城市时那些张开臂膀欢迎他的人们。这是“属于一个遥远的种族”的人,他忠实于他们,视其为他的真正的祖先。他与他们之间只隔着时间而非血脉,这些人知道怎样在受折磨的时候放声歌唱。他们属于精神领域,他们与他的关联不是历史上的——在法兰西的全部历史中你找不到一个这样的先例——而是精神上的。他生于真空之中,他跨越这个真空与他们沟通。我们只能听到那些震颤。我们为这种奇怪语言的声音惊诧不已。我们对保持这种非人类虚构的那种快乐和确信一无所知。        他影响了、改变了、束缚了多少迥异的精神呀!从瓦雷里、克劳岱尔、安德烈·布勒东等在气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均大相径庭的人那里他获得了多少殊荣呀!他与他们有何共同之处呢?甚至不能考虑他的天才,因为在19岁时,他就为了神秘的目的而付出了天才。每一种出世的举动都只能有一个目的:到达另一个层次(对于兰波是下降到另一个层次)。只有当歌手停止唱歌之时他才能实现他的歌,而如果那是一支反抗之歌呢?如果是那样,那就意味着暴力和灾难,而灾难,如阿米埃尔所说,能导致均势的恢复。生于平衡的标志下的兰波则以钢索杂技演员的激情选择了极端。    总是有一根看不见的魔棒,有一颗魔幻般的星宿,向你招手,然后是那古老的智慧,古老的魔力遭到破坏。死亡和变形,是那支永恒之歌。有些人寻求他们所直接选择的死亡,无论是形式、身体、智慧或是灵魂;另一些人则迂回接近死亡。有些人通过从地面上消失,不留线索,不留痕迹,而使剧情恶化;另一些人使他们的生活比作为其作品的自白更鼓舞人心。兰波悲哀地制定出他的死亡计划,他在自己的周围遍布废墟,所以每个人都能理解他那逃亡的纯粹无益。任何地方,只要逃出这个世界!这是那些再也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之人发出的呼喊。兰波孩提时就发现了真正的世界;在年轻时力图赞扬这个世界;在成年时背叛了这个世界。禁止接近爱的世界,他的所有天赋都是枉然。他的地狱并非很深,他在前庭烤炙。这是太短暂的一个时期,我们知道这个季节太短,因为他的余生成了炼狱。他是不是没有游到深水?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放弃了财宝——仿佛它成了负担。但是使他遭受折磨的罪过感是无人能逃脱得掉的,甚至那些生于光明之中的人。他的失败令人惊叹,尽管这失败带他走向胜利。但是胜利的并不是兰波,而是他内心的那股无法抑压的精神,如维克多·雨果所说:“天使是语言中永远不会陈旧的惟一一个词。”    “创造始于与上帝的痛苦分离,这最终将是一种独立意志的创造,它会以高于创造过程初始的一种统一战胜那分离。”    在19岁时,即在他生命的正中期,兰波丢掉了那鬼魂。“在那些被破坏的梦中,他的缪斯死在他身边。”一位传记家这样说。然而,他是个奇才,在三年之内就仿佛穷尽了整个艺术的周期。“仿佛他体内含有全部的艺术生涯。”雅各‘里维埃说。马休·约瑟夫森认为这种说法尚不全面,他又说:“自兰波以来的文学的确在极力遏制他。”为什么呢?如后者所说,因为“他把诗歌变得太危险了”。在《地狱里的一季》中,兰波本人宣告他“变成了一出传奇歌剧”。是歌剧也好,不是歌剧也好,他的确是传奇人物。而惊人的是,他生活的一面和另一面都具有相同的传奇色彩。梦幻者和行动者,他二者兼具。这好比是集波拿巴与莎士比亚于一身的一个人物。现在来听听自己身是如何的说法吧……“我看到一切生灵都注定为幸福所吸引:行动不是生活,而是消耗力量、丧失体力的一种方法。”然后,仿佛是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便投身于大旋涡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步行遍游欧洲,乘一只又一只小船赴外国港口,回国时要么病魔缠身,要么身无分文。他做过一千零一件工作,学过十几种语言,而应付的并不是语言,而是咖啡、香料、象牙、皮毛、金子、火枪、奴隶、冒险、探险和研究,与每一种人、每一个种族和民族的交往,不断地工作、工作、工作,而这又是他所厌烦的。而最重要的是厌倦!永远的厌倦!不可救药的厌倦!啊,多么活跃!多么丰富的经验!和那奠大的空虚!他给母亲的信是一篇哀诉,有责怪,有反诉,有哀鸣,也有乞求和祈祷。痛苦的人!受诅咒的人!最后他变成了“伟大的病人”。    这种逃亡,这种无休止的哀号,这种加诸自身的折磨,意义何在?行动不是生活,这话究竟有多大的真实性?生活又在哪里?哪个是真正的现实?当然不是这种劳作流浪的严酷现实,不是这种肮脏的财产争夺。    在写于忧郁的伦敦的《灵光集》中,他宣称:“我真的失败惨重,且无佣金!”这出自诗人之口,现在他领会了这番话的现实。如他所说,找到了颇似爱之键的音乐家又丢掉了那只键。他丢掉了键,也丢掉了乐器。由于关闭了所有的门,甚至友谊之门,由于烧毁了自己身后的一切桥梁,他将永不涉足爱的领域,剩下的只有在那棵被埋葬的善恶之树的阴影下的伟大孤独,在他的《狂热的日问戏》中发生了那怀旧的一幕——“为了恢复我们非常纯洁的爱”。他需要以自由为形式的解脱,而没有意识到这种解脱只能通过投降、通过接受来获得。他的老师波德莱尔说:“不接受生活现状的人出卖灵魂。”对于兰波,创造和经验实际是同时性的;他需要的只是最小限度的经验以创造音乐。作为年轻的奇才,他与其说是文学家,毋宁说是音乐家或数学家。他与生俱有一种超感觉的记忆力。他并非通过辛勤劳作而赢得创造的,它就在那里,随时可取,等待着在与严酷的现实第一次接触时进发出来。那是他必须培养的忧伤,而不是大师的精湛技巧。如我们所知,他不必等待太久。    他生来是一粒种子,终生是一粒种子。这就是包围着他的漫漫黑夜的意义所在。他内心里存有一线光明,一线流浪无住的光明,但这光明要等到他死后才发出光来。他来自坟墓的彼岸,属于一个遥远的种族,带来一种新的精神和一种新的意识。他不是说——“说我思考是错误的,应该说人们思考我”吗?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10月刚好是兰波出生100周年,法国举行了隆重的百年诞辰庆典。世界各地的著名作家应邀朝觐兰波的出生地查尔威尔。这是一次民族性的庆祝活动,而兰波则可能在他的坟墓里狠狠地赚了一笔。        白兰波去世后,他的作品大量被译成多种文字,其中有土耳其语和孟加拉语。无论在哪里,只要对诗歌和激动人心的冒险还有那么一点情分的话,兰波的名字就会被人们所传颂。近年来,“兰波族”的壮大已令人惊诧,有关他的生平和创作的文献也增长迅猛。现代诗人中能受如此青睐和重视者,也只有兰波一人了。        除《地狱里的一季》和《灵光集》外,译成我们语言的兰波的诗为数甚少,然而,就连这些少得可怜的翻译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汗牛充栋般的解释。不管他的诗风格和思想多么深不可测,兰波并不是不可译的,但要公正地对待他的作品却是另一回事。在讲英语的人中,我们还没有人能像波德莱尔翻译艾伦·兰波的诗,或奈尔瓦尔翻译《浮士德》,或莫莱尔和拉尔波翻译《尤利西斯》那样翻译兰波的诗。    应该阐明,这本小小的研究是于10年前写成的,是要翻译《地狱里的一季》而未能如愿的结果。我仍然耿耿于怀,要用最近似于兰波本人的“黑鬼”语写成这本小书。《真正的布鲁斯》的作者们或像巴克莱伯爵这样的人①,都比崇拜和模仿兰波的人更接近于兰波,尽管他们本人也许还未意识到这一点。    人们刚刚认识到兰波对语言的(不仅仅是对诗歌的)贡献。我感到读者似乎比作家更深刻地理解到这一点,至少在我们的国家是如此。法国的所有现代诗人几乎都受过他的影响,你的确可以说当代法国诗歌完全归功于兰波。迄今为止,无论在勇气还是在技巧发明方面,还没有人能超过他。在活着的诗人中,只有圣约翰·帕斯的诗能使我感到接近兰波诗中的那种快感和兴奋。(颇为奇怪的是,大瑟尔的休·契斯霍尔姆却把他的《风》译了过来)    这里重印的正文有两部分原发表于《新方向》的第9卷和第11卷。此后,曾以法文和德文在瑞士发表,这是与兰波的天才瓜葛最少的一个国家。这次重印我颠倒了这两部分的顺序。也许我应该告诉读者,我原打算再写两部分,但打消了那个念头。    我由衷地感到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这位传奇人物。  (对在100年前的同年1月份自杀的另一位非凡的法国诗人也同样如此,他就是杰拉尔·德·奈尔瓦尔)诗人的生存从来也未像现在这样受到威胁。美国诗人的确处于完全灭绝的危险之中。    听到狄兰·托马斯英年早逝的消息后,肯尼思·莱克斯罗思匆忙中写出了《你将不杀戮》的悼文。此文写于十分激动的时刻,并未有发表的打算,却也迅速流传开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如果对我们的社会为诗人所保留的命运尚存疑难的话,那就读一读写给曾写出《作为年轻的狗的艺术家肖像》的威尔士诗人的这篇悼文吧。    ……

内容概要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l-1980)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厂“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认为《北回归线》的深刻洞察力远远胜过劳伦斯,艾兹拉·庞德显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与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和伍尔芙相提并论。

书籍目录

总译序
一 谋杀者的时代
1 前言
2 类似、近似、相似和反响
3 天使何时才能不像天使?
4 尾声
二 行尸:莫里肯德
1 行尸:莫里肯德

编辑推荐

“这种谋杀的勾当很快就会结束。诗人的声音一旦被窒息,历史便失去意义,世界末日便会像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黎明降临在人的意识上”这段文字选自著名作家亨利·米勒的代表作《谋杀者的时代》,不论是喜爱还是憎恨,它都能引发读者的极端情绪,让人欲罢不能。

作者简介

“这种谋杀的勾当很快就会结束。诗人的声音一旦被窒息,历史便失去意义,世界末日便会像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黎明降临在人的意识上”这段文字选自著名作家亨利·米勒的代表作《谋杀者的时代》,不论是喜爱还是憎恨,它都能引发读者的极端情绪,让人欲罢不能。


 谋杀者的时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奖得主赫塞融和东西文化,探求人类内在精神真实体验的一部巨作。在本书中,赫塞藉由主角求道的过程,反应出潜藏世人内心各种不安、迷惑、莫名蠢动诱因力道之强大,以坦白、不假修饰的真诚频率,带领读者以一种平和、不执妄的喜悦心,臻至追求真我性灵的丰美与满足的境地。《悉达多》叙述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方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事,最终悟道成佛。小说被誉为黑塞思想和其文学作品的精华,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成功之作。             ★ 深深影响了格莱美奖获得者——电台司令乐队。   ★ 摇滚史上梵高式的传奇人物尼克•德雷克的灵感来源。   ★ 美国“垮掉派”作家亨利•米勒的最爱。   ★云门舞集创始人、台湾编舞家林怀民的《流浪者之歌》由此改编。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说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此后逐渐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 特别增补传奇作家保罗•科埃略的最新导言,保罗自言,他第一次看到黑塞《悉达多》是在一次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后,阅读后让他得出一个结论——“我要选择自己的生命”。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谁读了《悉达多》,谁进行了体验,谁就可以摆脱外在的强制,摆脱随波逐流,摆脱约束和羁绊。   ★他(悉达多)象征那些寻求真理的人——那些寻求自我之真理的人。……赫尔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黑塞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保罗•科埃略             黑塞谈自己的作品:     “这部小说(《悉达多》)写于四十年前。它是一个出身基督教文化、受基督教教育的人的自白,他很早就脱离教会,努力理解其他宗教,特别是印度和中国人的信仰形式。我想弄清楚所有宗教以及表现在人类身上的一切虔诚的形式中那些相通之处,那些超越一切民族差异的、那些每一个种族和每一个个人都能信仰和尊重的东西。(1958年)”   纽约的女大学生说“黑塞是今天美国需要的反物质主义的发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在日本,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国作家;迄今为止,在日本和美国,黑塞是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黑塞崇拜还蔓延至全球,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总印数超过1.4亿册。
  •     没有人愿意承认会有另外一个人比他自己还了解他。然而当一切都汇集到最终的那个点上,奇迹便发生了。当人们把兰波放置到偶像或者精神慰藉品制造者的位置上之后,兰波便被扼杀了。这是一次比他生前的怀才不遇更为严重的扼杀。也许,在审视了诗歌和文学的真正意义之后,怀才不遇这个词也显得十分愚蠢。一切都归结到了“人”,兰波的自我放逐和永远不适应也来源于此,如果不能从这个角度看待兰波,那么所有关于他的爱憎褒贬终究会象屁一样随风消散,所有关于他的印刷品终究都只是一些废纸。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稍微正常一点儿的米勒,只是多了一点毛骨悚然
  •     第二篇《行尸》比第一篇写兰波的让我震惊得多,太精彩了……
  •     还是觉得翻译不咋地
  •     有关兰波。以及不知真假的米勒与莫里肯德的故事
  •     对法国诗人兰波研究。贫生有私人藏书转让,欢迎文人墨客联系我。
  •     亨利米勒所有的书都应该打5星 这本还是跟南北回归线不大一样 更“正常”一点 整本书就两部分 第一部份是作为小屌丝的米勒向自己的偶像兰波的一次对话 第二部分是一本短小说 完全的展现了米勒的传统小说的写作功底
  •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奖得主赫塞融和东西文化,探求人类内在精神真实体验的一部巨作。在本书中,赫塞藉由主角求道的过程,反应出潜藏世人内心各种不安、迷惑、莫名蠢动诱因力道之强大,以坦白、不假修饰的真诚频率,带领读者以一种平和、不执妄的喜悦心,臻至追求真我性灵的丰美与满足的境地。《悉达多》叙述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方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事,最终悟道成佛。小说被誉为黑塞思想和其文学作品的精华,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成功之作。   
            
        ★ 深深影响了格莱美奖获得者——电台司令乐队。
        ★ 摇滚史上梵高式的传奇人物尼克•德雷克的灵感来源。
        ★ 美国“垮掉派”作家亨利•米勒的最爱。
        ★云门舞集创始人、台湾编舞家林怀民的《流浪者之歌》由此改编。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说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此后逐渐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 特别增补传奇作家保罗•科埃略的最新导言,保罗自言,他第一次看到黑塞《悉达多》是在一次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后,阅读后让他得出一个结论——“我要选择自己的生命”。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谁读了《悉达多》,谁进行了体验,谁就可以摆脱外在的强制,摆脱随波逐流,摆脱约束和羁绊。
        ★他(悉达多)象征那些寻求真理的人——那些寻求自我之真理的人。……赫尔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黑塞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保罗•科埃略     
          
        黑塞谈自己的作品:  
        “这部小说(《悉达多》)写于四十年前。它是一个出身基督教文化、受基督教教育的人的自白,他很早就脱离教会,努力理解其他宗教,特别是印度和中国人的信仰形式。我想弄清楚所有宗教以及表现在人类身上的一切虔诚的形式中那些相通之处,那些超越一切民族差异的、那些每一个种族和每一个个人都能信仰和尊重的东西。(1958年)”
        纽约的女大学生说“黑塞是今天美国需要的反物质主义的发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在日本,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国作家;迄今为止,在日本和美国,黑塞是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黑塞崇拜还蔓延至全球,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总印数超过1.4亿册。
  •     巧合的是亨利·米勒认为梵高的殉道精神唯能与兰波相提并论,而高中影响我最大的正是此二人
  •     后面亦真亦幻的回忆录比前面的文化散文好吃多了。
  •     同谋……
  •     洞察诗人心。Henry Miller——在纹路细密处埋伏下散兵游勇式的警句。【先是觉得后篇较好,再读又觉得没好到那里去。
  •     胖胖又在唠叨了……
  •     ”他结果失去了对自己幻想的全部理解。“
  •     卓越的介绍有误,此书是平装本,不是精装本。发货单上说是硬皮,实物却是软皮。刚到手,还没看,无法评论,为兰波而买。
  •     兰波:幽冥的世界,充满生命力;行尸,外在的斗争;群鬼,内心的啮噬
  •     ……这?是?论文???我只看到了一个高龄迷弟迷一样的呓语,我爱兰波!我爱兰波!啊你们都不了解他!他是天使哎!= =
  •     翻译不好...
  •     总得有个先知去奉献融化自己,照亮这些个迷茫麻木彷徨不知好歹的傻逼们。
  •     写兰波的没看完,不了解,有兴趣去瞧瞧他。第二篇小说,有一些写作的个性。但我已经不觉得他厉害了。(数年前读了一段作者的文字惊为天人,一口气买下他的全集的中二青春年代啊。)
  •     亨利米勒好悲观啊。希望所有悲观主义者预言的未来都是假的……
  •     补标。米勒的兰波与莫里肯德
  •     慢慢靠近兰波
  •       没有人愿意承认会有另外一个人比他自己还了解他。然而当一切都汇集到最终的那个点上,奇迹便发生了。当人们把兰波放置到偶像或者精神慰藉品制造者的位置上之后,兰波便被扼杀了。这是一次比他生前的怀才不遇更为严重的扼杀。也许,在审视了诗歌和文学的真正意义之后,怀才不遇这个词也显得十分愚蠢。一切都归结到了“人”,兰波的自我放逐和永远不适应也来源于此,如果不能从这个角度看待兰波,那么所有关于他的爱憎褒贬终究会象屁一样随风消散,所有关于他的印刷品终究都只是一些废纸。
  •     亨利·米勒研究兰波的书~~
  •     之前读《宇宙的眼光》时,就在米勒的文字世界里倍感震撼,今日读谋杀者的时代,关于兰波又有更深的了解,那是个怎样的时代我不知道,但是听着日本古典音乐的同时看着《谋杀者的时代》,极端细致的美与极端宽阔的宇宙世界观结合在一起时,我觉得那个时代纵然不是谋杀者的时代,也应该不属于这个世界吧……文学不是大多数人的,美也不是,世界亦然。
  •     谋杀者的时代,美丽新世界啊
  •     从这里,我知道了兰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