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之死》书评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
ISBN:9787801420886
作者:余华
页数:174页

朴素和生猛之美

有一段时间我对那种浮漂,华丽,出卖修辞用法来进行书评的“广告文”很是反感,纵使动用多少才思,读完之后也终落得个云里雾里,好像很华丽,朦胧,事后才明白过来就是一场色彩迷离的迷雾弹,让你迷失了方向,迷失在评论者的鲜艳油彩中,在台上很精彩,在台下他们掂量着手里的名声。而几年后,谁还会记得如此些充斥着骈俪,浮华的文章?还糟蹋了白花花的纸。余华写得很老实,很扎实,字字是死穴,而那些叙述和写作所遭遇的瓶颈不仅被作者轻易剥落,读者读来也开始击节赞叹。也许这些感受有个人性,惟其个儿才更具有快感,就像相比于正史的正襟危坐,野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口吻更得人心。余华通过向导,告诉我们:1.心理描写是不靠谱的,纵使是全知全能的视角也不能穷尽对微妙事物的把握,此时,心脏要停止,动作,行为,话语要上场,只有凭借此媒介,那种欲言又被止的心理状态才能被把握。2写作者总是试图通过在细节的真实和情节的荒诞中建立神秘和现实的过度,而读者在这两个世界中穿行的时候模糊了边界,达到了潜意识的底层,和个人的经验所暗合。3.并不是世界的外物主动触及了个人体验,而是个人的体验揭示了其存在,之于《追忆似水年华》里的“我”对这个世界的暗暗咀嚼。4.河流的存在方式在于其曲折而不是直,适时加入的他者,迷乱的时间,视角的多样,叙述的隔云断雾之法都是使得故事迷幻的用具,而这些手法是匠人独用,若是大师必则忘却结构,文法,甚至线索也会时隐时现,结构的展开与消亡等节奏却在暗中服从了主题,所以大师为了自己写作时,才会突然以各种面目出现。余华非常推崇博尔赫斯的本质主义的观点,就像他举得例子说得:一个女人以为爱上了一个男人,就以为这个男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方面叙说了本质的观点,而另一方面呢,未穷尽所有的男人,又怎能知道这个是最好?把概念的外延斩断,却也是另一种对概念的戕害。我觉得事件化更重要,更有意义,把所有人的历史说成是一个人的历史,是很抽象,可也在抽象中失去了最鲜活的肉感和细节的力量,而细节,不是最重要的吗?

写并阅读着

写并阅读着我称此次阅读经历为“反刍”,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一位读者的阅读心得,因为他关注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恰是我所喜爱、熟悉的。这位读者名为余华。在随笔集《内心之死》的前言中他开卷写道:“这些随笔作品试图表明的是一个读者的身份,而不是一个作者的身份。”我认识写小说的余华,几乎收集了他全部的小说作品。久而久之,我发现余华的小说里时常闪现一些面孔的幻影:静穆地生活,疯狂地写作的卡夫卡;构筑语言迷宫,将读者抛离地面的博尔赫斯;描述手法细柔如绸的川端康成;把恶消解,迷恋淋漓鲜血迷恋死亡的三岛由纪夫;外表平和,内心躁动的福克纳;以叙述见长,淡化写作意义的法国“新小说派”干将们;当然还有天马行空般写作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群。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地扩大。反之,重读那些作家的作品时,我不禁联想当代中国作家(特别是八十年代末的先锋作家和九十年代的晚生代作家)的写作,自然想到余华。我赞同余华的观点,写作者并非完全处于随心所欲的状态。有时当作者的思想和心脏植入笔下的人物体内,他们也就获得了自己的生命,甚至拥有自己的意识,往往当小说发展的森林里派生出两条路径,他们选择其中一条——并非作者极目远眺的那条——行走。作为读者则相对自由,他与作者及其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权对他们跟随或评论抑或放弃。近年,余华把擅长并熟稔编故事的笔,触及艺术评论类的随笔创作,以阅读者的姿态展现文坛,即是想藉此享受更为自由的快乐。在《内心之死》一书中,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格不同文体的作品被他置于同一平面比较、鉴析,以此观察作家与作家之间相互激发的影响力,思索使文学史上下贯通的作品和思潮。另外,他说:“没有一个作者的 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历史。”余华毫不讳言曾身处一些巨影之中,阅读丰富着他的个人经历,培育了他的写作能力。创作这些随笔,不仅仅为了记录百感交集的阅读之旅,为了温故,他更希望自己阅读的感悟能为别人有可能运用其知识而服务,能为他们辟出新的阅读视野,从而成为柯尔律治眼中“犹如绚丽的钻石一般既贵重又稀有的”读者。我觉得此次系列随笔的创作是余华个人文学史上的又一个进步。通过深入浅出地阅读,他反观自己的作品,意识到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共存于同一次创作中,也就是说写作的他必须首先直面阅读的他,受到后者严格地“监视和检阅”。目前,余华已决定暂时放弃随笔创作,顺理成章地回归小说创作,他对经典作品独特地阅读和挑剔的目光,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部小说中他会有所突破。2000.3.13于宁波

转载:雷哓宇<天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说话>

五一的时候看了余华的读书笔记《内心之死》,里面谈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作家到底应该如何触摸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到底有用吗?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意想不到的困境的时候,用文字来表达、揣测、琢磨人的内心世界——这努力到底靠谱吗?还是说,对人物的任何心理分析都会局限人物的真实内心,因为内心在丰富的时候是无法表达的。说到内心世界,我们是不是应该闭嘴。任何语言都显得虚妄。举例,陀思妥耶夫斯基(顺便赞一下搜狗拼音输入法,这名字居然都有现成的),在《罪与罚》中写到一个杀人的场面。前一段的结尾是杀人犯“几乎机械地用斧背向她的头上直砍下去。”接下来他却省略了杀人的全过程,转而细腻地描写死者有一颗怎样的头颅:“她那带几根银丝的、稀疏的、浅色的头发照常用发油擦得油光光的,编成了鼠尾似的辫子,并用一把破牛角梳子盘成了一个发髻。这把梳子突出在后脑勺上。”这是有蒙太奇效果的一段文字组合。文字的中断和重组延长了暴力的过程,往往带来不同凡响的语感。余华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不可触摸的,但是人的内心世界诉诸身体的反应却可以把握。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他们的眼睛睁开,耳朵竖起,身体活跃起来。只有身体状态的变化和片段才真正具有表达丰富内心的能力。一个作家不能越俎代庖强作解人。需要的是观察而不是判断——这一点对人物记者来说也很重要。这个蒙田也说过:要想探索内心世界的奥秘,得知到底是哪根弹簧引起的反应,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能少做就少做。这种神秘主义和不可知的倾向,倒是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一脉相承。斯金纳奠定的这一学派认为,不需要研究动物和人的大脑,而只需要研究身体对于刺激的反射反应就可以了。人的大脑是个神秘的“黑匣子”,里面的一切智能、情感、动机都是不可测的。不过,我又买了一本《我们为什么不说话》。这是一个自闭症学者写的研究动物行为的书。作者年轻时候曾经前往哈佛拜访过斯金纳,并且遭到对方的性骚扰。里头报复式地提到了斯金纳的一个段子——在去世之前,有一次斯金纳和朋友午餐。朋友问,你不认为现在对于黑匣子的研究已经到时候了吗?斯金纳说:我中风之后就已经这么想了。作者评价说:大脑是如此强大,即使大脑功能失常的人也知道。这本书“以自闭者的奥秘解码动物行为之谜”,立足点就在于,作者相信自闭症患者某些雨人式的天赋和动物的某些神秘天才有相通之处——他们都使用形象思维而不是语言思维。当提到“宏观经济学”的时候,作者脑海里出现的不是公式和数字,而是“一个带流苏边的花盆”,一些完全没什么关联的形象。看这段,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商业预言:“在九十年代我就知道所有的网络公司最终都将会一败涂地,因为一想到它们,我脑海里出现的形象只有租借来的办公室和两年内就会过时的电脑。我想象不到任何实在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些公司没有具体资产。我的股票经纪人问我怎么会知道股市会有两次大跌,我告诉他说,当垄断的风险投资开始动摇实际资本的时候,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看余华的读书思路

在书架上找到一本小书,是余华的读书随笔《内心之死》,是2000年出版的。余华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写得好,他的随笔也写得如此精到。他的随笔看点在于:没有学院派的各种概念和宏论,只有作家读书的最直接感悟,且能在写作中纵横驰骋,从一个作家跳跃到另一个作家,信手拈来地比较分析。比如在《契诃夫的等待》这篇文里,由契诃夫《三姐妹》的等待,再到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再到林兆华的戏剧《三姐妹·等待戈多》,让俄罗斯的“三姐妹”与巴黎的流浪汉相遇;然后信马由缰地游弋到了博尔赫斯、卡夫卡,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但丁的《神曲》……这些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等待,让人欲罢不能,如此着迷。为什么作家如此热衷于等待?余华的答案是:追寻到了等待的原始特性,某些古老的品质;正是这些内在的特性,使他们的作品中的等待不断消失和不断到来。读罢这一篇篇随笔,的确能让读者找到读书的思路。

余华与浮华

余华的后期作品不太熟悉,所以不敢乱发言,可是,他的前期作品很不错!路遥,余华,还有《孽债》的作者叫什么来着的,不好意思忘记了,那个时代的作品真的很真实!推荐你读一下张永义老师的《沉睡之书》,那里关于二战以后西方文学,尤其是“沉睡”中的诗歌有着非常精彩的描述。

去畅游吧

打字的时候,碰到一台坏了的空格键的电脑,当场我就决定换一台,因为坏了空格键的键盘对我简直就是灾难,换言之,变了味发霉的作品对我来说也是灾难,而阅读余华的这本《内心之死》可以帮助我剔除一些糟粕,减轻些灾难,让我少走了一些弯路。还没接触这本书时,由于常驻诗歌领域的关系,我听过的一些外国的作家特别是小说家的名字并不多,余华这次算是让我和这些伟人相遇了,至于如何交谈还得靠自己。余华在这本书里深入浅出的介绍排列了他二十年来的阅读历程,并挑选出一些主要的文学作家来分析探讨,给我们重新认识这些作家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福音,虽然余华的作品我没怎么读,对他本人也不怎么了解,对小说的解构也不甚懂,也很少写小说,但从他的文字当中我首先感受得的就是,他是个“以心写作”的真诚的人。姑且不论其他,就凭这一点,我就更确信了他书中所列举的作家作品的可读性,因而我愿跟随余华二十年前的脚步去作家名流的世界里游走一遭。突然现在很想读下那些外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尽管是我一度不喜的小说,但这次我真确的是想好好阅读下那些先贤的作品。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经有好几次的创作欲被点燃,可惜那一瞬间没写下来,这点燃的火又灰灰的暗下去了,沉到无尽的巨大的黑夜之中。尽管我现在一直试图想把这些零碎细小的灵感打捞上岸,可一旦沉下去了,打扰起来的几率可乎微乎其微,于是我放弃了,因为我要开始在那些外国作家的作品中去畅游了。--------------------------------------------------------------------------------------以下是我的一些书摘:文学中的影响就像植物沐浴着阳光一样,植物需要阳光的照耀,并不是希望能够成为阳光,而始终以植物的方式去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植物的成长也表明了阳光的重要性。一个作家的写作也是如此,其他作家的影响恰恰是为了使自己不断地去发现自己,使自己写作的独立性更加完善,同时也使文学得到了延伸。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历史,就像是没有一种经历能够长过人生一样。我相信是阅读的经历养育了我写作的能力,如同土地养育了河流的奔腾和树林的成长。看法总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博尔赫斯在小说里这样写:“我一连好几天都没找到水,毒辣的太阳,干渴和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指出事实再进行解释比逐渐建立事实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技巧。尤其当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对人物的任何心理分析都会局限人物真实的内心因为内心在丰富的时候是无法表达的。人物的行动状态才具有表达丰富内心的能力。


 内心之死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