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桃花源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9866274626
作者:石守谦
页数:363页

内容概要

石守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书籍目录

圖版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由文化意象談「東亞」之形塑
第二章 移動的桃花源
—桃花源意象的形塑與在東亞的傳佈
第三章 勝景的化身
—瀟湘八景山水畫與東亞的風景觀看
第四章 人物的來往
—雪舟入明與當時北京、蘇州畫壇之變化
第五章 畫史知識的傳播
—夏文彥《圖繪寶鑑》與雪舟的閱讀
第六章 物品移動與山水畫
—日本摺扇西傳與山水扇畫在明代中國的流行
後記
參考書目

作者简介

山水畫向來被視為中國藝術對世界文明的特有貢獻。它對自然所表現的尊崇與不斷企求回歸的態度,配合著繪畫形象的展示,被認為呈現了一種「西方所無」的精神,甚至是「東方文明」的代表。中國山水畫的高度成就,也被由它對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影響的論述,予以強化。本書以更審慎的態度,嘗試在風格學的研究取徑之外,在理念、知識、人物與繪畫相關物品等不同層次的往來移動中,重新評估過去論者以漢文化為中心論述中國山水畫的有效性,並以中日韓互動的事實為架構,探討十至十六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及其所共組成的文化意象,找回過去被「一元」論述所犧牲之重要的歷史訊息。


 移动的桃花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题目别致,写得也好看!从方法论而言,每一章的角度都足够吸引人。既有文本细读,又涉及到物件、图像、画坛之崛起、人物交往、知识传播。由文化意象入手,第四章标题里的”雪舟入明“本身就是很美的意象!作者将文化意象分为这几类:理想世界的文化意象(桃花源、极乐净土);胜景/圣境的文化意象(西湖、潇湘);轶闻/传奇的文化意象;抄下章节题目吧: 1.导论——由文化意象谈东亚之形塑2.移动的桃花源——桃源意象的形塑与在东亚的传布3.胜景的化身——潇湘八景山水画与东亚的风景观看4.人物的来往——雪舟入明及当时北京、苏州画坛之变化5.画史知识的传播——夏文彦《图绘宝鑑》与雪舟的阅读6.物品移动和山水画——日本折扇西传与山水扇画在明代中国的流行
  •     此书乃石守谦最新的个人研究成果(2007-2011年中研院深耕计划),从属于另一多人参与的“东亚文化之形塑”大型计划。随着近年来台湾学者将研究视域从狭义的迁台清宫收藏拓展至整个亚洲、乃至中西交流,并在故宫南部分院“收藏亚洲”定位的助推下,本专著与石守谦另主编《东亚文化之形塑:第十一至十八世纪间中日韩三地的艺文互动》都可窥探出相关视角转向以及石氏个人研究的延展、细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遵循从作品为主体出发、结合文化史情境去解读绘画风格内涵的变迁,《风格与世变》是其第一阶段之成果总结。作者在序言提及早年撰写关于钱选的博士论文期间,他便在古原弘伸带领下认识到日本收藏的宋元绘画不仅乃重塑中国画史之关键材料,它们早已深深融入当地文化当中。多年浸淫于中国领域,并借助现有日本、韩国学术成果之便利渠道,作者希冀藉10-16世纪流传于中日韩的图像中的文化意象来“形塑”为人所鲜知的“东亚”。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东亚”一词之衍生具有强烈的政治前提,然而石守谦在借用这一词语之时,清晰的指出先于“民族国家”、“地理区位”等现代观念之形成,中国、日本与韩国所在的区域已存在一些文化共相。这些共相所形塑的清晰可感的“意象”(imagery),为不同地区的人士所共享,从而促生出某种“同体感”。造成这些共相的因素极多,如儒学之传播、佛教之传播、朝贡礼制之运作、商业贸易之扩张等。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各自的片面性,为了避免落入一元及线性传播式的既有模式,作者引入了“在地化”(domestication)及“再脉络化”(recontextualization)。异国事物在经过传播后,其间某些意义链会随着不同认知主体的差异、传播途径而断裂、流失,此时人为的阐释过程就会将意象重新拼接、转化。书中乃由散见已发表论文组成,主体即围绕着理念、图式、人物、知识及物品五大角度取径。在此,笔者仅就个人研究及兴趣对其中三部分进行总结。  首先是理想世界,即来源自宗教性或文学性经典的理念型意象,如禅宗净土、桃花源等与不完美现实世界所相对立的去政治化意境。陶潜《桃花源记》虽与后世对桃花源认知关系莫大,却非唯一来源,很可能只是楚湘地区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版本之一。石守谦则指出自唐代起诉诸于图绘视觉形式的“桃花源”主要可分为四种模式:早期的“仙境山水”、结合仙境及田园式的“人世化”诠释(赵伯驹《桃源图》)、古代风俗图式(马和之《诗经图》《桃花源图》等)及隐居山水(王蒙《花溪渔隐》)。经典文本提供着共相之基础,但在中日韩各自所处的文化脉络下有其独特的解读与在地化身。如十五世纪朝鲜的安坚在安平大君的设计下的《梦游桃花源》一图,与日本室町五山文化中禅僧对“心隐”的追求,都呈现出一种对经典解读的多样性。  从山水图绘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历史来看,题为“潇湘八景”之山水作品频繁出现,绝非偶然。这类同盛传为荆楚洞庭湖一带的地方胜景与“桃花源”不同,前者乃以具体时空条件的实景为基础,但与之毫无相关视觉经验的日、韩人士要如何处理这一异域题材呢?原本潇湘风景并不框定为“八景”,作者追溯画迹,认为最早将“潇湘八景”程序化的画家应可追溯至宋人宋迪。与“桃花源”意象异曲同工,“潇湘八景”画题随着宋代官方交流渠道传入到朝鲜、日本。石守谦从对照不同版本的相关图绘总结出当时日、韩人士很可能用一种便于携带的小型图稿来记录潇湘八景图式。  与本人研究联系更为紧密的是日本折扇在宋元传入中国以后的象征意义转变。与折扇传入中土稍晚的是桃山至平安时代描金莳绘漆器的传入,两者都为中国文士所转化为一种复古意象。折扇与扇面画皆非中国本土产物,文献最早显示迟至北宋时期已开始从日本西传。早期北宋文士将日本扇画作为追寻唐人王维、李思训画迹的线索,一方面是出于当时唐画真迹已变得稀缺;另一方面,这也与日本将“唐物”稽古意象注入到扇画不无关系。然而,明代中后期山水扇面画及倭漆在江南的流行,多少也有复古的意蕴,并引起不少附庸风雅者与坊间匠人争相仿制,然而,由于晚明民间漆匠尚难以掌握莳绘描金的核心工艺,因此模仿者多与原物相去甚远。扇面画所引起的风潮甚至引起扇谱的编撰,最后,一批晚明扇谱东渡传入日本,其意涵又为后者所改造。  无论是绘画或器物,石守谦都从图像风格背后体现的理念转化入手,并结合文本并行考虑,从而构筑出更为多元立体且开放的意象文化空间。虽然这种理式转化同样见于君方的《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即印度传入中土的菩萨信仰如何透过经典文本、图像与民间口承文本而产生本土化演变。虽然这种异地的本土化之演变在相应时空中的传播及衍变过程难以掌握,即便只是对同一区域内部图像之历时性转变,也同样颇有裨益、且容易操作。在这一转化过程之中,每个参与形塑意象转化的中介者所扮演的角色背后的动机及相关脉络才是探讨之重点。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这题目老时髦了!是继华而不实的hybridity指认之后,全球史、科学史和艺术史向微观史的回归,通过deep description强调文化过程中agency,从而淘汰由“影响”、“传播”、“借鉴”、“复制”等核心词汇所构成的不对称的学术话语。
  •     既然六姐那麼喜歡就給四星吧~~
  •     觉得思路啥的分外熟悉,反正艺术史的地盘也快给新文化史占得差不多了。
  •     赞!虽然我觉得「东亚」待讨论吧……
  •     印了这本书,但是没有前言和版权页。
  •     别有创见,论述稍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