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外交

出版社:张德广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04出版)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501235414
作者:张德广 编
页数:32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几点判断谷源洋近年来,国际形势最为突出的变化是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金融体制利益私人化、损失社会化、危机全球化的弊端。这场金融危机正从美国向世界各地扩散和蔓延,正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和蔓延,正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扩散和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一、世界经济三重危机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说:“目前的世界经济被3F劫持了。”3F危机概括了2008年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金融(FINANCE)危机:由于美国投资银行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变成了追逐高风险的对冲基金;美国信用体系越来越“廉价”,不断放宽贷款条件,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很低的人可以申请到贷款,使“透支未来的消费习惯”愈演愈盛;美国金融市场过度的自由化,使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复杂,金融衍生品创新交易花样百出,但监管又没有跟上,重创新而轻监管。上述三点是2007年8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一年来,尽管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向市场注资,以加强资金流动性,增强储户对存款安全性的信心,但房地产市场未见好转,房价持续下跌,债务违约率上升与资产价格下滑互相呼应,构成了恶性循环,从而使贝尔斯登、房地美、房利美、雷曼兄弟、美林、美国国际集团、华盛顿互助银行等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宣布破产、被并购和被政府接管。“两房”被政府接管预示着“美国从次贷危机演化为正贷危机”,而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三家(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倒闭,两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型为商业银行,则预示着美国“投行时代正在走向衰落”。几十年罕见的金融危机横扫整个华尔街,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全球股市在波动中下跌。美国政府为缓和国内社会矛盾,缓解资本短缺、流动性不足带来的财政压力,恢复美国民众及各国金融机构对华尔街的信心,提出了7000亿美兀的金融救助方案。这一救济方案几经修改,几经波折,最终于2008年10月1日和3日,在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新版救助法案。所谓新,一是增加了一系列企业和中产阶级的减税措施,共计减税1505亿美元,这有利于企业的重振和发展;二是在政府接管倒闭银行时,联邦保险全额保障的存户额度由10万美元增加到25万美元,这有利于稳定储蓄者的信心,以防止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大规模挤兑现象。这两点新的补充是必要的。金融援助法案加上美国政府对美国国际集团和“两房”的资金注入,其总金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10月6日,美联储又宣布了新的救市方案,通过定期资金拍卖出售的融资余额,在年底前向银行注入9000亿美元的现金贷款,并宣布通过支付存款准备金利息来提高流动性。此后美联储又两次向货币基金市场提供了大量贷款,促进市场短期流动性。到第三季度美国有问题的银行达到171家因此,美联储和财政部再推出8000亿美元的新救市方案,以挽救陷入瘫痪的银行体系。这些资金的注入旨在防止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失控和阻止美国经济陷入大衰退。金融援助法案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金融援助法案能否使银行、企业和个人不储存现金,不出现“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增强是否会导致通胀上升?能否阻止房市持续下滑趋势?能否缓解实体经济受损程度?能否确保纳税人的利益?在这一系列疑虑没有解决之前,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就很难稳定下来。由于低质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和优质量的住房抵押贷款,通过美国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打包成金融证券被销往世界各地,因而当次贷危机来临时,不仅美国蒙受损失,美元证券化资产持有国家也跟着受到损失。据瑞穗证券估测,世界性金融危机令全球损失5.8万亿美元。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将使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金融危机的“寒流”袭击到欧盟,比利时与荷兰合资的富通银行及保险集团、英国布拉德福德一宾利银行、德国地产融资银行等多家银行警报频传。欧盟一些国家开始时虽然强调银行体系和模式不同于美国,受美国次贷危机殃及程度也没有美国那么严重,因而不想仿效美国实施大规模金融救助计划。但事实是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日本严重,不想效法美国的欧洲国家也不得不出台各种救市举措。美、欧、日等国家不仅采取单独救援行动,而且加强了联合救援的“闪电行动”。联合协调行动表现为10月11日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分别发表会议声明,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将“动用一切可使用的工具和手段”,支持对金融系统有重要影响的金融企业,以防止其破产,并将联手解冻信贷和货币市场,使银行拥有广泛渠道获得流动性和实现融资,支持全球经济增长。10月13日,美联储联合欧洲和日本等五大央行再次加大了“输血”力度,向市场推行“无限额”注资计划。一些国家明知出手相救是美国转嫁危机的一种手段,但由于这些国家手中持有美国各种债券和证券,因而又不能不救。上述单独和联合行动表明,“国家的复权”现象纷纷在发达国家出现。这种现象意味着金融风暴的“风力中心”已不再局限于美国华尔街,意味着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一撒切尔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即“市场至上主义”受到质疑和遭到抨击。从长远看,国际社会必须凝聚力量改造以美国为主导的现行国际金融体系。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是年内规格最高的一次全球联合行动,尽管与会各方的立场与观点不尽相同,但此次峰会的召开为反省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监管体系提供了机会。能源(FUEL)危机:由于美元持续多年的贬值以及房地产泡沫破裂,投资者从房地产中脱身,将资金转移到有利可图的石油领域,从而造成“石油金融化”。能源危机主要是指石油危机。石油安全系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石油的稳定供应,二是石油的合理价格,三是石油运输通道的畅通。近两年来,石油危机主要体现在石油价格非理性的上涨。自从2007年9月突破原油每桶80美元的关口后,国际原油价格便一路“高歌”猛进,2008年2月,国际油价冲破每桶100美元,到7月国际油价达到历史新高,直冲每桶150美元,这对依赖石油进口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既影响人民的生活,又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利益不同,国际社会对油价上涨的动因,其看法不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调油价上涨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对石油需求增加,而石油供应又不足,造成油价上涨,因此要求产油国,尤其是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欧佩克则认为石油供应不是主要原因。油价非理性的上扬,除供需因素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即地缘政治因素、投机因素和美元贬值因素。由于美元持续走低,金融市场动荡,原油期货已成为市场投机的主要品种。不仅对冲基金和养老金机构大量买入原油期货,以实现投资保值和增值,而且大批短期资金也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投机逐利活动。欧佩克主席哈利勒认为油价上涨60%的原因来自美元贬值和地缘政治因素。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但所受压力和影响不尽相同。发达国家是耗能少的产业结构,而且能源利用效率高,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是耗能多的产业和产品,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因此,发展中国家非产油国受石油价格上浮的压力和影响最大。由于全球经济周期正处于下行阶段,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退,经济尚未下滑到谷底;欧盟和日本经济进一步萎缩;油价上涨加速推动经济增长和生活方式转变,刺激石油投资欲望增强,更多地使用石油替代品以及美元反弹等众多因素都不支持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因此,自2008年7月中旬以来,欧佩克油价与国际油价同步下滑,每桶跌破40美元。国际能源组织预计,2008年和2009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分别为8650万桶和8720万桶,比上月预期值下调24万桶和44万桶。欧佩克认为原油“熊市”将持续,并在2009年上半年出现供应过剩的风险。因此,石油价格在短期内攀升的概率不大。但是,油价持续下跌会给欧佩克带来财政压力,为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困难。为此,欧佩克给原油基准价格设定了新底线。欧佩克中“鸽派”的底线是每桶70—80美元,而“鹰派”的底线是90—100美元。这再次表明“低油价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油价跌至每桶70美元以下,欧佩克就会采取“减产保价”措施。2008年9月欧佩克宣布每天减少52万桶原油供应,由于未能扭转油价跌势,欧佩克决定从11月1日开始每天减产150万桶,并有可能采取更大的减产行动。沙特国王认为每桶75美元才能算是“比较公平”的油价,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旦低于70和80美元,都会引起对石油生产部门投资的“冻结”。油价持续滑坡对非欧佩克产油国,特别是对俄罗斯也造成了严重冲击。俄罗斯原油产量占世界的11%,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原油和天然气出口。2008年前8个月,原油出口同比下降近6%,在原油产量下降的背景下,俄罗斯将会与欧佩克拉近距离,采取共同减产行动。国际油价跌至生产成本以下,也是石油危机的一种表现。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平衡十分脆弱,受地缘政治紧张、市场投机炒作和不利天气等因素影响,石油市场反应十分敏感,石油危机警报仍未消除,油价随时都有可能再度走高。面对这一趋势,世界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仍应加速能源消费模式转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应对高油价再次带来的冲击。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新的重大事件。国际形势正经历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扩大互利合作,既有有利条件,也出现不少不利因素,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势中理出头绪,正确认识国际关系演变的趋势,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予以论述。由于立场各异,视角不一,观点大相径庭。中国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力量之一,在国际问题研究方面理应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是以促进我国学术界对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综合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为宗旨的全国性法入团体。基金会的成员大多为中国前大使、参赞等资深外交官,他们具有外交工作实践经验,现在仍关心世界大势和中国的国际环境,继续追踪并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基金会还拥有一批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基金会经常就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举办研讨会,基金会的成员还不时有著作问世,有些经常活跃在电视媒体上,有些经常撰写文章,发表在国内著名报刊上。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作者几年来为前途困惑的青年做人生咨询的一个总结,也许稚嫩,但我认为绝不流俗。跟一般的指导书不一样,书中的文字有一种鲜明的批判性,对传统教育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并且提出了“问题青年”这样一个概念,作为传统教育下培养的“答案青年”的一个出路。有人问,人生可以咨询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中有些人是天生就有方向感的,也许这些人自己能够认识道路;但大部分人都有过迷路的经历,在迷路的时候,只需要有一个人告诉我们方向,或有一个标牌指明方向就行;也许这个人和这个标牌很普通,但指出的方向对于行路人来说却十分重要。也许这就是这本书和李令彬这样的人存在的意义。——俞敏洪我在新东方做咨询十几年,由于新东方巨大商业培训的支撑,我能够刻意不把我的咨询商业化,我的“免费咨询”为新东方赢得了巨大商誉。但缺点之一,也就无法招揽优秀青年加入我的咨询队伍。做来做去,只有我这个独行侠孤军奋战,这成为我这份有意义工作的最大遗憾。Robin的出现,弥补了我的这个叹息。由于他的认可,专注,对咨询事业的喜爱,他毫无悬念地、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唯一精心培养的专业咨询者,而且是已经得到了众多新东方学生、当代青年赞同,认可的专业咨询者!……所以,我前所未有地对Robin的成长和职业生涯承担了一种责任,不断鼓励和帮助他在青年咨询事业里努力思考、学习、实践、积累……慢慢地,Robin成了新浪教育博客里的名博,成了教育和职业咨询领域里的新秀,成了这个领域的优秀专家,成了可以代替我解决绝大多数人问题的可信可靠的咨询师。——徐小平人生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会遇到独特的成长困境,如果通过我的咨询实践,不仅能满足更多“答案青年”的现成需要,而能把更多的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开启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改善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走向新的探索,那么我的“人生咨询”才算是有了一点建设性的意义,也不枉在江湖上浪得虚名!——李令彬[Robin]

后记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外交》一书,经过编委会的努力,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从2004年开始推出首部论文集之后的第五部文集。这部文集记载了2008年国际形势出现重大转折性变化的发展轨迹。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猛烈地席卷全球,20国集团的首脑们紧急聚会华盛顿,商讨应付金融危机之策。与此同时,地区安全形势也带来某些紧张,孟买遭受恐怖袭击、索马里海盗称狂于亚丁湾、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冲突接踵而至,世界原有的热点问题,如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和巴以冲突等问题仍然存在,形成对单极的强烈冲击,从而呈现多极格局加速形成的态势。面对各种严峻挑战,中国在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人太空之后,在迎战国内发生罕见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同时,及时、从容地推出各种强力举措,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着力做好中国本身的工作,从而使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尽量朝着有序、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既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又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和深谋远虑,可谓可圈可点。在形势激荡的2008年中,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的应对之策,是广大读者观察这一年形势的焦点所在,也是本书重点阐述的着力面。46位来自京、沪、宁的专家和资深外交官的论文,就是从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出发,从国际政治、经济等各种层面作了比较深入、求实的分析,以提供一个大家共同思索、研究的学术平台。本书仍然采用国务院原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同志为我们首部论文集所作的序言。他的序言对我们研究国际问题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感谢前外交官、专家学者们所提供的佳作,没有他们的辛劳和支持,我们的第五部文集就难以问世。最后,我们要感谢世界知识出版社为出版此书所付出的劳动。此书定有不少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们批评指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

内容概要

  李枏,1974年出生,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教学。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政治室。主要研究领域:西方战略理论、美国对外决策过程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在《美国研究》、《当代亚太》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几点判断2009年世界经济进入寒冬期世界经济呈现十大特点与走势当前美国经济衰退及其全球影响美国金融风暴及其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金融形势2008年欧盟经济:增长失速改革缓行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第二章 中国外交30年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外交和理论创新中国外交30年的伟大变革时代的变迁和中国外交——对2008年国际形势的一些看法中美经贸合作三十年第三章 世界局势大变动和大国关系大调整深刻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后冷战时期的冷战余波——评关、欧、俄围绕南奥塞梯事件的战略角逐俄格之战简析三大冲击下的俄罗斯形势俄罗斯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普京道路与“梅普组合”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若干思考2008年:亚欧会议进程继续稳步推进后布什时期的伊拉克和伊朗问题中东形势波谲云诡热点问题无一解决难解的巴以冲突路在何方《东盟宪章》:走向一体化的历史性抉择第四章 应对当前国际局势的中国外交战略关于中国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若干问题的思考奥巴马外交政策走向奥巴马的外交政策调整与中美关系中日缔约30周年和当前中日关系2008年:欧盟在困境中前进2008年的欧洲形势和中欧关系2008年的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发展趋势欧盟的国际地位与中欧关系关于中、印、美三边关系的一些思考进展与挑战兼具的朝核问题形势引人关注的南亚局势周边动荡及其对我国的影响2008年东亚及东南亚形势回顾2008年拉美形势与美俄中关系“查韦斯现象”之我见非洲国际地位上升及其面临的困难中国积极推动政治解决达尔富尔问题实现千年目标构建和谐世界后记

编辑推荐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外交》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外交》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从2004年开始推出首部文集之后的第五部文集。这部文集记载了2008年国际形势出现重大转折性变化的发展轨迹。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其过程、原因、教训值得人们深思。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某些变化,如孟买遭受恐怖袭击、索马里海盗称狂于亚丁湾、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冲突都值得人们回味再三:单极受到强烈冲击的同时,是否意味着多极格局态势在迅速发展?中国在成功地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同时,遭遇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中国从容应对,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大为提升,这对中国在国际形势中的作用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如何来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谋划我们的外交格局?凡此种种,都值得我们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四十多位来自京、沪、宁的学者以及资深外交官的论文,从多个层面作了较为深入、求实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思索的平台。

图书封面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外交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