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01
ISBN:9787301097229
作者:邓晓芒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邓晓芒(1948年4月7日-),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德国哲学研究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是中国启蒙思想与自由派的坚定支持者,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并正在全力构建自己的“自否定哲学”,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与郭齐勇在儒家问题发生激烈冲突,与刘小枫对“国父”与“宪政”问题发生激烈论争,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
专著与论文集有:《康德哲学诸问题》、《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西方哲学探赜——邓晓芒自选集》、《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文学与文化三论》、《人论三题》、《在张力中思索》、《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世纪之风——中国当代文化批判与人文建构》、《启蒙的进化》、《新批判主义》、《儒家伦理新批判》、《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西方美学史纲》、《邓晓芒讲演录:哲学与生命》、《西方美学史讲演录》、《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康德哲学讲演录》、《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邓晓芒讲黑格尔》、《西方哲学史》(与赵林合著)、《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演变与美学方法论的革命》(与易中天合著)、《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易中天合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与杨祖陶合著)、《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录》(与残雪合著)。
翻译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实用人类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与张廷国合译);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与匡宏合译);乔纳森·布伦特、弗拉基米尔·诺莫夫《斯大林晚年离奇事件》(与残雪合译)。
经典著作解释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两卷本,200万字)、《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十卷本,500万字)、《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两卷本,80万字)、《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对哲学太外行了,不知理解得对不对。本体论似乎就是关于“世界是怎样一个东西”的一些假说(或观念、判断)。黑格尔的辩证法似乎就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而实证主义则抛弃任何本体论的假设,只是单一的认识论。如果辩证法就是这样,那它天然地就包含了所谓“不可证伪”的因素。如果说哲学一定要有本体论假设的,那么语言哲学、实证主义是不是最多只能是“半个”哲学了,甚至可以说有点要废掉哲学了,前者诉诸语言分析,后者诉诸经验事实,都只是方法和认识论,而对于世界不再做任何总体性的假设。另:所谓努斯和逻各斯的对立统一,似乎又暗合了社会理论中能动性和结构的对立统一。09-9-17补充:听冷教授讲哲学,他提到了哲学的演变经历了”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今日,可能会出现所谓的”新本体论“。这对自己的先前的感受是一个支持。
  •     如果你面前放着黑格尔卷帙浩繁的著作,不知要从哪本读起;如果你想首先对黑格尔有一个简单初步的了解,急着想找本入门书指点门路;你手边放着科耶夫、希克斯、泰勒等大牛对他的阐释,放着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而恰巧恰巧,你又是中国人,那这本书就是首选了。因为,邓晓芒这本书不单单在讲黑格尔的辩证法,这本书还是“面对中国人”讲黑格尔的辩证法。在阐述黑格尔思想的同时,邓晓芒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比较,批评了庸俗化的辩证法,即联共(布)的“对立统一”理论和毛泽东的“矛盾论”等严重偏离辩证法意旨的说法。另外,邓晓芒在讲演中对黑格尔哲学中特定名词的本意做了正本清源的解释,更正了某些由于翻译错误或后来的误读所造成的误解。关于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用词的词义的重要性,邓晓芒说,黑格尔之所以用一些惊人之语来冒犯形式逻辑,是为了达到语言的陌生化。陈旧的语言经过时间的磨洗,已经激不起读者的体验了,它的意义被抽空,成了干瘪的空壳。这时必须唤起语言的意义,提出新的说法。黑格尔建构新的词语系统并构成自己的语言体系,用形式逻辑很感陌生的说法表达出用陈旧的语言难以解释的意思。所以,要了解黑格尔的逻辑,必须跟上他词语的步伐。因此在这里,放下黑格尔的辩证结构和历史渊源,我主要列举一下邓教授提出的国内常见的对黑格尔用词词义的几点误读。1、“矛盾”与“对立”误读:在苏共的党史中,“矛盾的同一性”被等同于“对立面的统一性”;列宁甚至从“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推断出“矛盾和斗争是绝对的”;毛同样认为,辩证法就是对立统一,也就是矛盾论。更有甚者,毛津津乐道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词汇,把“矛盾”与“差异”当成同义词,毛甚至说,“矛盾就是差异”、“你用笔来写字,你和笔之间就构成矛盾关系”(参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这混淆了矛盾和对立,并且列宁、毛蓄意利用它们达到其政治目的。而目前中国高校的政治教科书里关于“矛盾”的章节,几乎完全出自毛泽东的说法。邓:对立和矛盾是不同的。对立是外在两个事物的关系,而矛盾则是内在的。矛盾翻译自德语词Widerspruch,这个翻译不太准确,因为该词的词义是一句话(Sprach)本身的自相冲突(Wider),而不是两个东西(矛与盾)之间的外在冲突。矛盾从差异中产生,要经过对差异的统一性的承认之外,还要从差异中形成自身的对立。矛盾是自己与自己的对立,是一个事物的自相冲突和自我否定。矛盾要符合排中律。举例来说,“黑的”和“白的”是对立,而“黑的”和“不黑”才是矛盾。黑和不黑之间没有中间物了,才能构成真正的矛盾。矛盾指的不是某种关系,而是一个概念上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没有中间立场,不可调和。毛讲的“矛盾”其实只是“对立”。矛盾在辨证逻辑看来恰好是万物的真正根基。矛盾就是无根据(德文Abgrund,又译作“无底深渊”),就是荒谬,就是自由。自由是荒谬的东西,自由就是没有根据。所以萨特说,人是被抛入自由的,没有任何根据。2、扬弃误读:扬弃这个词的翻译源于一个形象的比喻:农民扬场时,把麦子扬向空中,被风一吹,秕糠都吹走了,只剩下金黄的麦子,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意。这里秕糠和麦子、精华和糟粕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其意为去粗取精,一部分要消灭,一部分要保留。但黑格尔辩证法的原意并不如此,故有的翻译家认为不可译,应直接音译为“奥伏赫变”,但“扬弃”一词连同它“去粗取精”的误读都被保留了下来。邓:“扬弃”(Aufheben)概念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原则第三层次的逻辑辨证规律,在德文中的日常含义为“取消、撤销”,这当然是否定的意思。Aufheben的另一层意思是“保存”,Auf是“向上”,是一个介词;heben是动词,抬高、举高之意。所以这个词在德语中有“举起来”、“放在高处”的意思。表示在高处保存起来,不让其流失。黑格尔对这两个词义的发现非常自豪,因为词语本身便蕴含着辩证的涵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也用到“扬弃”一词,并与黑格尔的词义相同。在黑格尔那里,被“保存”的和被“取消”的是同一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通过自我否定而把自己保存下来了。扬弃正是同一个东西的自否定,即一方面否定自己,一方面正是因为自己否定,而不是由他者来否定自己,所以自身仍然保存下来了。扬弃的真正意思,是要在旧的标准已经崩溃时,创造出当今时代的新标准,通过自我否定达到新的高度,以新的高度的标准来衡量积极进步和消极反动。即在陷于绝望时找到新的通往真路。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黑格尔有一段优美的表述:“精神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精神只有当它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能保全其自身时,才赢得它的真实性。……精神所以是这种力量,乃是因为它敢于面对面地正视否定的东西并停留在那里。”3、否定 误读:对“否定”这个词,中国人一般来讲会直接认为是“不”,是反驳,是一种排斥,拒斥。否定在中国被解释为对观点,对事物的不认可。否定一个观点,是从外部将其打倒,但这不是真正的否定,这只不过将其本质搁置在一旁了。苏联人把辩证法里“否定之否定规律”去掉了,因为怕把自己“否定掉”,把它说成唯心主义的规律,这也影响了毛,毛同样不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他们的不承认,其实就是对“否定”的误解。而否定是辩证法的原点,是辩证法的力量之源,拒斥了否定,就不能理解辩证法的其他部分。(记得我第一次读《反杜林论》时,对恩格斯对否定之否定的解释很不解,恩格斯说“把种子碾碎不是对种子的否定,种子种在地里长成麦子才是对种子的否定”,现在算是明白了-_-|||)邓:斯宾诺莎说“一切规定都是否定”,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是潜在物本身否定了自己的潜在性。潜在性就是一种可能性,仅仅是可能还不够,所以有一种痛苦,要否定自己的潜在性。马克思说物质有一种“物质的痛苦”,这就是运动。上帝依照逻辑范畴创造出物质,即绝对精神外化成了物质,“道成肉身”的过程是一种对于逻辑范畴的下坠,因为作为自由和无限可能的绝对精神抛弃了它的众多可能性外化为可感知的物质,把纯粹的逻辑范畴遮蔽了。否定作为一种对这种遮蔽的揭示,对自身潜在性的释放,体现为一种能动的活动,只有发现自己的缺乏和矛盾,体验到“物质的痛苦”,才能自己否定自己,达到新的更高的可能性。黑格尔认为,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凭借这个规律自然界可以由低级飞跃到高级,走向自己的终极目的,从自然界走向人的精神生成——“自然向人生成”。举例来说,即使一个石头,也有成为精神的潜在性。“上帝永远不会僵死,僵硬冰冷的石头也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升为精神”。黑格尔的辩证法可以理解为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最终落实到否定精神,而这个否定精神其实也就是一种超越精神,否定也就是超越。真正的否定,要理解为不是遭到外来的否定,而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一般的否定被当做一个点,称之为“抽象的否定。它里面包含着各种可能性。否定之否定原则本身意味着有规律、有层次,不能前后颠倒,不能有成人完全退回到小孩去。“否定是生命和精神自身运动最内在的源泉和灵魂。”4、存在误读:关于存在,中国普遍的解释是“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指的是实际上有,还没有消失。中国人没有纯存在的概念。中国人的有,总是局限于具体事物,局限于定在、限有,没有理解为纯存在。日常中存在被狭义地理解为:物质存在。我们庸俗化的辩证法把存在解释为“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邓: 在逻辑学最开初的阶段,只有这样一个命题:“存在(Sein),纯存在,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它处于逻辑学的开端上,是发起一个叙述的第一个概念。黑格尔指出“存在”这个概念就是“在起来”、“是起来”的一种“决心”。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一个动作,是“存在起来”。 在辨证法中,存在的概念不是静止不动的抽象,而是一种“抓取”的活动或“决心”。存在不是死的东西,是一个过程。希腊文的存在(on)和英语的存在(Being)本身就有动作的意思,希腊文on原意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能运动、生活和存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讨论系动词(be)的作用时说:“在一切表象中,联结是唯一一个不能通过客观给与、而只能依靠主体自己去完成的表象,因为它是主体的自动性的一个行动”。这实际上也揭示了黑格尔所谓“存在”的含义。黑格尔的存在没有任何进一步规定,因为探讨万物的本原,必须具有主体能动性和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是没有根据的、绝对的、无法论证的。存在不应当理解为存在者,应当理解为“去存在”的行动,应当看做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5、实践我们理解的实践只是一种“知与行的关系”,孙文《建国方略》中“知难行易”、阳明学“知行合一”即是这个意思。用实践来证明和实现某种知识,然后从实践中得出知识。而马克思的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实践概念把感性活动的丰富内容、特别是自由行动和自由创造的内容都抛弃了。6、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误读:这句话使黑格尔背上了“为现存秩序辩护、为德意志的普鲁士专制做辩护”的骂名,以致有人把黑格尔当成极权主义的理论家。这无疑是一种误读。邓:其实如果了解了上述黑格尔语言中“现实”“合理”的意义,就可以知道这句话并没有现实主义的意味。它的解释应该是“凡是合乎逻辑的东西,就一定会实现出来;凡是正在实现的东西,都会依照一定的规律”。历史本身在矛盾中发展,这种矛盾体现在“现实”和“合理”两者之上。按照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合理性本身就有一种实践的力量,一种能动的力量。“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因为合理的东西潜在有一种实现出来的运动。而“现实”被理解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所以这句话里“现实”用的是德语Wirklichkeit,来源于词根werden,意思是工作、起作用。所以“现实”就是“实现”,指一种能动的起作用的活动,这样,“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意味着凡是合理的都要实现出来,所有现实的东西都处在不断运动中,都在“实现”理性的必然性的过程中。总结一下:黑格尔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建立了最庞杂的包罗万象的体系。他认为他最终达到了上帝的意志,达到了绝对精神。但黑格尔也知道,他的体系中就不是历史的终结,终会有新的哲学发现他的纰缪而驳倒他。在他晚年的《哲学史讲演录》里,他说:“这样的情形当然就发生了:一种哲学出现了。这哲学断言所有别的哲学都是毫无价值的。诚然,每一个哲学出现时,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一切的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他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终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使徒彼得对安纳尼亚说的话:‘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已经站在门口。’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不会很久不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不会很久不去一样”。从辩证法诞生的那日起,对它的诘难就从未终止过。恩格斯指责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是将自己一个个体的精神,自己的自由意志强加于自然界;萨特在自己存在主义的框架内,用存在主义的门缝窥探黑格尔,写出了《辩证理性批判》;而海德格尔在谈论到辩证法时批评道:“人们让矛盾存在,甚至使其尖锐化,并且试图把自相矛盾的、从而分崩离析的东西共同编排在一个无所不包的统一体中。人们把这叫做辩证法。……这是一条道路,一条逃避事情和实情(Sachverhalt)的道路。因为它既不致力于时间本身,也不致力于存在本身,也不致力于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面向思的事情》)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辩证法究竟有什么用呢?的确,如海德格尔所说,它逃避了事情和实情,它对我们狭义上的实践没有任何帮助作用。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方法,甚至说连方法也没提供,它提供给我们的也许只是一个认识论。但这个认识论的根基——存在——的规定却是“没有任何规定”,是“无底深渊(Abgrund)”,我们寻寻觅觅,何枝可依?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因为黑格尔并不是给我们一个依靠,而是给我们一个自由——存在本身建立在一个决心上,建立在人的能动性之上,在人的能动性上,潜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它们的潜在性有待于能动性对它的释放,它将最终飞升为自由。辩证法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无意义,就在于它是自由的。任何对它的强求都是虚妄。哲学史不是意见的组合,是思维与思维之间辉煌的碰撞的历史,是思维实现自由的历史。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昭示给我们外在于我们的事物的生成(Werden),而乃是昭示我们自身的生成或科学的生成”。
  •     邓晓芒先生说“哲学就应该是青年人的兴趣,青年人怎么回不喜欢哲学呢?除非是那种伪哲学,那种不是激发人的思想,而是限制人的思想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每个青年人都会天然地感兴趣。”这本书任何人都可以拿来看,不需要什么哲学基础知识,每个人都能读出兴致和滋味,能够获得一种反观自身,超越自己的力量;能够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审视我们民族文化基因中的盲点。黑格尔的世界不是静止的世界,而是运动的世界,不是庸庸碌碌的世界,而是不断超越的世界,不是听天由命的世界,而是刚健有力的世界。哲学是鼓舞人的,哲学不仅可信、而且可爱可亲。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邓晓芒说如果自己以后做属于自己的哲学会叫做“自否定哲学",这篇文章把他想要表达的”自否定“的很多意思都表达出来。
  •        如果你面前放着黑格尔卷帙浩繁的著作,不知要从哪本读起;如果你想首先对黑格尔有一个简单初步的了解,急着想找本入门书指点门路;你手边放着科耶夫、希克斯、泰勒等大牛对他的阐释,放着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而恰巧恰巧,你又是中国人,那这本书就是首选了。
       因为,邓晓芒这本书不单单在讲黑格尔的辩证法,这本书还是“面对中国人”讲黑格尔的辩证法。在阐述黑格尔思想的同时,邓晓芒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比较,批评了庸俗化的辩证法,即联共(布)的“对立统一”理论和毛泽东的“矛盾论”等严重偏离辩证法意旨的说法。另外,邓晓芒在讲演中对黑格尔哲学中特定名词的本意做了正本清源的解释,更正了某些由于翻译错误或后来的误读所造成的误解。
       关于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用词的词义的重要性,邓晓芒说,黑格尔之所以用一些惊人之语来冒犯形式逻辑,是为了达到语言的陌生化。陈旧的语言经过时间的磨洗,已经激不起读者的体验了,它的意义被抽空,成了干瘪的空壳。这时必须唤起语言的意义,提出新的说法。黑格尔建构新的词语系统并构成自己的语言体系,用形式逻辑很感陌生的说法表达出用陈旧的语言难以解释的意思。所以,要了解黑格尔的逻辑,必须跟上他词语的步伐。
       因此在这里,放下黑格尔的辩证结构和历史渊源,我主要列举一下邓教授提出的国内常见的对黑格尔用词词义的几点误读。
      
      1、“矛盾”与“对立”
       误读:在苏共的党史中,“矛盾的同一性”被等同于“对立面的统一性”;列宁甚至从“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推断出“矛盾和斗争是绝对的”;毛同样认为,辩证法就是对立统一,也就是矛盾论。更有甚者,毛津津乐道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词汇,把“矛盾”与“差异”当成同义词,毛甚至说,“矛盾就是差异”、“你用笔来写字,你和笔之间就构成矛盾关系”(参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这混淆了矛盾和对立,并且列宁、毛蓄意利用它们达到其政治目的。而目前中国高校的政治教科书里关于“矛盾”的章节,几乎完全出自毛泽东的说法。
       邓:对立和矛盾是不同的。对立是外在两个事物的关系,而矛盾则是内在的。矛盾翻译自德语词Widerspruch,这个翻译不太准确,因为该词的词义是一句话(Sprach)本身的自相冲突(Wider),而不是两个东西(矛与盾)之间的外在冲突。矛盾从差异中产生,要经过对差异的统一性的承认之外,还要从差异中形成自身的对立。矛盾是自己与自己的对立,是一个事物的自相冲突和自我否定。矛盾要符合排中律。举例来说,“黑的”和“白的”是对立,而“黑的”和“不黑”才是矛盾。黑和不黑之间没有中间物了,才能构成真正的矛盾。矛盾指的不是某种关系,而是一个概念上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没有中间立场,不可调和。毛讲的“矛盾”其实只是“对立”。
       矛盾在辨证逻辑看来恰好是万物的真正根基。矛盾就是无根据(德文Abgrund,又译作“无底深渊”),就是荒谬,就是自由。自由是荒谬的东西,自由就是没有根据。所以萨特说,人是被抛入自由的,没有任何根据。
      
      2、扬弃
       误读:扬弃这个词的翻译源于一个形象的比喻:农民扬场时,把麦子扬向空中,被风一吹,秕糠都吹走了,只剩下金黄的麦子,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意。这里秕糠和麦子、精华和糟粕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其意为去粗取精,一部分要消灭,一部分要保留。但黑格尔辩证法的原意并不如此,故有的翻译家认为不可译,应直接音译为“奥伏赫变”,但“扬弃”一词连同它“去粗取精”的误读都被保留了下来。
       邓:“扬弃”(Aufheben)概念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原则第三层次的逻辑辨证规律,在德文中的日常含义为“取消、撤销”,这当然是否定的意思。Aufheben的另一层意思是“保存”,Auf是“向上”,是一个介词;heben是动词,抬高、举高之意。所以这个词在德语中有“举起来”、“放在高处”的意思。表示在高处保存起来,不让其流失。黑格尔对这两个词义的发现非常自豪,因为词语本身便蕴含着辩证的涵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也用到“扬弃”一词,并与黑格尔的词义相同。
       在黑格尔那里,被“保存”的和被“取消”的是同一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通过自我否定而把自己保存下来了。扬弃正是同一个东西的自否定,即一方面否定自己,一方面正是因为自己否定,而不是由他者来否定自己,所以自身仍然保存下来了。扬弃的真正意思,是要在旧的标准已经崩溃时,创造出当今时代的新标准,通过自我否定达到新的高度,以新的高度的标准来衡量积极进步和消极反动。即在陷于绝望时找到新的通往真路。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黑格尔有一段优美的表述:“精神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精神只有当它在绝对的支离破碎中能保全其自身时,才赢得它的真实性。……精神所以是这种力量,乃是因为它敢于面对面地正视否定的东西并停留在那里。”
      
      3、否定
       误读:对“否定”这个词,中国人一般来讲会直接认为是“不”,是反驳,是一种排斥,拒斥。否定在中国被解释为对观点,对事物的不认可。否定一个观点,是从外部将其打倒,但这不是真正的否定,这只不过将其本质搁置在一旁了。苏联人把辩证法里“否定之否定规律”去掉了,因为怕把自己“否定掉”,把它说成唯心主义的规律,这也影响了毛,毛同样不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他们的不承认,其实就是对“否定”的误解。而否定是辩证法的原点,是辩证法的力量之源,拒斥了否定,就不能理解辩证法的其他部分。(记得我第一次读《反杜林论》时,对恩格斯对否定之否定的解释很不解,恩格斯说“把种子碾碎不是对种子的否定,种子种在地里长成麦子才是对种子的否定”,现在算是明白了-_-|||)
       邓:斯宾诺莎说“一切规定都是否定”,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是潜在物本身否定了自己的潜在性。潜在性就是一种可能性,仅仅是可能还不够,所以有一种痛苦,要否定自己的潜在性。马克思说物质有一种“物质的痛苦”,这就是运动。上帝依照逻辑范畴创造出物质,即绝对精神外化成了物质,“道成肉身”的过程是一种对于逻辑范畴的下坠,因为作为自由和无限可能的绝对精神抛弃了它的众多可能性外化为可感知的物质,把纯粹的逻辑范畴遮蔽了。否定作为一种对这种遮蔽的揭示,对自身潜在性的释放,体现为一种能动的活动,只有发现自己的缺乏和矛盾,体验到“物质的痛苦”,才能自己否定自己,达到新的更高的可能性。
       黑格尔认为,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凭借这个规律自然界可以由低级飞跃到高级,走向自己的终极目的,从自然界走向人的精神生成——“自然向人生成”。举例来说,即使一个石头,也有成为精神的潜在性。“上帝永远不会僵死,僵硬冰冷的石头也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升为精神”。
       黑格尔的辩证法可以理解为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最终落实到否定精神,而这个否定精神其实也就是一种超越精神,否定也就是超越。真正的否定,要理解为不是遭到外来的否定,而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一般的否定被当做一个点,称之为“抽象的否定。它里面包含着各种可能性。否定之否定原则本身意味着有规律、有层次,不能前后颠倒,不能有成人完全退回到小孩去。“否定是生命和精神自身运动最内在的源泉和灵魂。”
      
      4、存在
       误读:关于存在,中国普遍的解释是“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指的是实际上有,还没有消失。中国人没有纯存在的概念。中国人的有,总是局限于具体事物,局限于定在、限有,没有理解为纯存在。日常中存在被狭义地理解为:物质存在。我们庸俗化的辩证法把存在解释为“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邓: 在逻辑学最开初的阶段,只有这样一个命题:“存在(Sein),纯存在,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它处于逻辑学的开端上,是发起一个叙述的第一个概念。黑格尔指出“存在”这个概念就是“在起来”、“是起来”的一种“决心”。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一个动作,是“存在起来”。 在辨证法中,存在的概念不是静止不动的抽象,而是一种“抓取”的活动或“决心”。存在不是死的东西,是一个过程。希腊文的存在(on)和英语的存在(Being)本身就有动作的意思,希腊文on原意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能运动、生活和存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讨论系动词(be)的作用时说:“在一切表象中,联结是唯一一个不能通过客观给与、而只能依靠主体自己去完成的表象,因为它是主体的自动性的一个行动”。这实际上也揭示了黑格尔所谓“存在”的含义。黑格尔的存在没有任何进一步规定,因为探讨万物的本原,必须具有主体能动性和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是没有根据的、绝对的、无法论证的。存在不应当理解为存在者,应当理解为“去存在”的行动,应当看做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
      
      5、实践
       我们理解的实践只是一种“知与行的关系”,孙文《建国方略》中“知难行易”、阳明学“知行合一”即是这个意思。用实践来证明和实现某种知识,然后从实践中得出知识。
       而马克思的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实践概念把感性活动的丰富内容、特别是自由行动和自由创造的内容都抛弃了。
      
      6、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误读:这句话使黑格尔背上了“为现存秩序辩护、为德意志的普鲁士专制做辩护”的骂名,以致有人把黑格尔当成极权主义的理论家。这无疑是一种误读。
       邓:其实如果了解了上述黑格尔语言中“现实”“合理”的意义,就可以知道这句话并没有现实主义的意味。它的解释应该是“凡是合乎逻辑的东西,就一定会实现出来;凡是正在实现的东西,都会依照一定的规律”。历史本身在矛盾中发展,这种矛盾体现在“现实”和“合理”两者之上。按照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合理性本身就有一种实践的力量,一种能动的力量。“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因为合理的东西潜在有一种实现出来的运动。而“现实”被理解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所以这句话里“现实”用的是德语Wirklichkeit,来源于词根werden,意思是工作、起作用。所以“现实”就是“实现”,指一种能动的起作用的活动,这样,“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意味着凡是合理的都要实现出来,所有现实的东西都处在不断运动中,都在“实现”理性的必然性的过程中。
      
      总结一下:
      黑格尔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建立了最庞杂的包罗万象的体系。他认为他最终达到了上帝的意志,达到了绝对精神。但黑格尔也知道,他的体系中就不是历史的终结,终会有新的哲学发现他的纰缪而驳倒他。在他晚年的《哲学史讲演录》里,他说:“这样的情形当然就发生了:一种哲学出现了。这哲学断言所有别的哲学都是毫无价值的。诚然,每一个哲学出现时,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一切的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他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终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使徒彼得对安纳尼亚说的话:‘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已经站在门口。’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不会很久不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不会很久不去一样”。
      从辩证法诞生的那日起,对它的诘难就从未终止过。
      恩格斯指责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是将自己一个个体的精神,自己的自由意志强加于自然界;萨特在自己存在主义的框架内,用存在主义的门缝窥探黑格尔,写出了《辩证理性批判》;而海德格尔在谈论到辩证法时批评道:“人们让矛盾存在,甚至使其尖锐化,并且试图把自相矛盾的、从而分崩离析的东西共同编排在一个无所不包的统一体中。人们把这叫做辩证法。……这是一条道路,一条逃避事情和实情(Sachverhalt)的道路。因为它既不致力于时间本身,也不致力于存在本身,也不致力于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面向思的事情》)
      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辩证法究竟有什么用呢?的确,如海德格尔所说,它逃避了事情和实情,它对我们狭义上的实践没有任何帮助作用。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方法,甚至说连方法也没提供,它提供给我们的也许只是一个认识论。但这个认识论的根基——存在——的规定却是“没有任何规定”,是“无底深渊(Abgrund)”,我们寻寻觅觅,何枝可依?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因为黑格尔并不是给我们一个依靠,而是给我们一个自由——存在本身建立在一个决心上,建立在人的能动性之上,在人的能动性上,潜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它们的潜在性有待于能动性对它的释放,它将最终飞升为自由。
      辩证法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无意义,就在于它是自由的。任何对它的强求都是虚妄。
      哲学史不是意见的组合,是思维与思维之间辉煌的碰撞的历史,是思维实现自由的历史。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昭示给我们外在于我们的事物的生成(Werden),而乃是昭示我们自身的生成或科学的生成”。
      
  •     老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第3部第2篇《从第二次普尼克战争到皇帝当政时期》中论述道:”如果某种国家变革重复发生,人们总会把它当作既成的东西而认可。这样就有了拿破仑的两次被捕,波旁王室的两次被驱逐。由于重复,开初只是偶然和可能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的和得到确认的东西了。“——“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     哲学
  •     很不错的读物 有许多细节处很有深意
  •     比看邓晓芒讲课高效多了
  •     读黑格尔最佳入门书
  •     就当看过了吧,他的书顶多也就这样了,以后不再看
  •     读完,重新思考自己日常生活生的问题,视角会不同
  •     刚看时觉得蛮牛逼,后来翻翻其它的再回来看才觉得有观点但水平低……恩因为这是选修课讲稿吧弃了
  •     很彻底,回头再看《矛盾与多元决定》,恍然若有所悟
  •       对哲学太外行了,不知理解得对不对。
      
      本体论似乎就是关于“世界是怎样一个东西”的一些假说(或观念、判断)。黑格尔的辩证法似乎就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而实证主义则抛弃任何本体论的假设,只是单一的认识论。如果辩证法就是这样,那它天然地就包含了所谓“不可证伪”的因素。
      
      如果说哲学一定要有本体论假设的,那么语言哲学、实证主义是不是最多只能是“半个”哲学了,甚至可以说有点要废掉哲学了,前者诉诸语言分析,后者诉诸经验事实,都只是方法和认识论,而对于世界不再做任何总体性的假设。
      
      另:所谓努斯和逻各斯的对立统一,似乎又暗合了社会理论中能动性和结构的对立统一。
      
      09-9-17补充:听冷教授讲哲学,他提到了哲学的演变经历了”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今日,可能会出现所谓的”新本体论“。这对自己的先前的感受是一个支持。
  •     很有助于理解~
  •     满纸荒唐言。
  •     很有助于理解
  •     邓晓芒的德语还行,但哲学水平一般。必须用哲学思想去分析哲学思想,咬文嚼字意义不大。
  •     给纠正了很多之前政治课留下的误区和后遗症
  •     邓的解读固然有自己的东西,但基本的依据还是需要忠实于原著,这点和我读邓今年发表的研究《精神现象学》中面相学和头盖骨相学的论文感觉差不多。且邓对中国哲学的批评似乎并不公正,邓可能忽视了黑格尔的Sittlichkeit的概念
  •     近来读海德格尔,感觉,这厮有引海德格尔解黑格尔的嫌疑。。。
  •     : B516.35/7464-1
  •     逻各斯精神永恒
  •        邓晓芒先生说“哲学就应该是青年人的兴趣,青年人怎么回不喜欢哲学呢?除非是那种伪哲学,那种不是激发人的思想,而是限制人的思想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每个青年人都会天然地感兴趣。”这本书任何人都可以拿来看,不需要什么哲学基础知识,每个人都能读出兴致和滋味,能够获得一种反观自身,超越自己的力量;能够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审视我们民族文化基因中的盲点。
       黑格尔的世界不是静止的世界,而是运动的世界,不是庸庸碌碌的世界,而是不断超越的世界,不是听天由命的世界,而是刚健有力的世界。
      哲学是鼓舞人的,哲学不仅可信、而且可爱可亲。
  •     关于 缪斯 逻各斯 精彩
  •     开端只是一个决心让我觉得作业有点自信写的下去了,虽然总体上和思辨的张力很像,可是有很多新的感触
  •     虽然是一体关于哲学的讲演录而已,但因为是课堂讲演录,非常通俗。邓小芒讲黑格尔的哲学,虽然不一定是那么准确,但读过之后的确好像如同书中所说的:许多青年因为黑格尔的哲学而重新焕发青春。读一本哲学书,所得到的绝不仅仅是哲学而已,或者应该说,读一种人生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如书中讲到古希腊人的认命观,和我们中国人的认命观不同的是,他们的认命观其实是勇于承担责任。上天把不幸压到了我的身了,我何必去怨恨别人,同时,我也不怨天。是我犯了错,就是我犯了,责任我承担。 黑格尔说,这是一种自由。
  •     邓教授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很详细,他的讲演也很有激情。不过关于中国哲学,基本被他扁的一无是处了,这个不敢苟同。----上面这段话是在读过大逻辑之前写的。看过大逻辑之后我知道,有些高估这本书了。不客气地说,邓教授并没有读懂他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
  •     把很多我以为永远也说不清楚的概念和事情都说清楚了,比如有和无的概念和关系,自由的层次和概念,反思的结构,辩证法的真实意义。读西哲的书是应该越读越清楚的。尤其又是德国古典哲学,每读一本都应该有所收获,而这一本则是浓缩的精华,需要消化很久。
  •     西方哲学跟中国思想的套路不太一样:比如说,他们会思考,为什么这个东西会“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如果都不存在了,就没什么好思考的了,所以本体论也叫存在学;既然事物存在了,那么,如何认识它呢?所以,从笛卡尔开始,开启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如何认识存在……第三,认识之后,如何对其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呢,所以马克思才会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造世界,这是哲学的实践转向吧,哲学的发展是有其内在逻辑的,理顺了就好懂了。
  •     这本书要读得进去,也读得出来。要读不出来,就死了。
  •     老邓的书读起来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真的很有助于了解黑格尔的思想~
  •     在论辩场合,谁要是没事就说“要辩证地看问题”,就说明这家伙要开始诡辩了。辩证逻辑只是对形式逻辑的更深层面上的一个理解罢了,这个理解在普通的论辩过程中用不到。
  •     大三那年读的,挺好的
  •     上课学过,想不通时放公式里推一下就想通了!历史也一样!
  •     非常想听邓老师讲马哲。
  •     比较能体现邓老师课堂语言的特点
  •     虽然还有诸多无法理解的内容,但这本书实在讲的太到位了
  •     我果然不是学哲学的料,顶着文章的deadline将至的压力,集中一下午加晚上时间把最后七八十页读完,晚饭都只是煮了两包面了事,结果是一点都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只觉头昏脑涨……
  •     闲着看了,恩,挺吃惊的
  •     邓晓芒先生是我国现在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方面的专家了。此书和邓晓芒的另几本书一样,由课堂语音改成,有个缺点,一些口语化或随意的举例多了些,略显不足,但此书在几本课堂授课改成的书中还是口语化最少的,而且单讲辩证法,尤其开头两章,还是很好的。
  •     当年在读《小逻辑》时候觉得简直就是天书,甚至连其中的线索都抓不到。虽然还没有勇气再读一遍,但这本书至少让我对黑格尔甚至对整个西哲史有了更清晰的脉络。有时间后面写个长评吧
  •     所谓努斯和逻各斯的对立统一,纯属扯蛋。西方自古以来就讲知、情、意,除了知(逻各斯)、情、意(逻各斯),你说人还能剩下些啥??
  •     少见的精彩易读!
  •     因为是邓晓芒老师的课堂内容整理而成,所以语言很口语化,但内容的确很易懂,还想再读一遍。里面的名词很多都是我们学过的,但是,体系却不是以前教的,通过学习黑格尔可以一窥西方哲学的一些脉络。最后一句,辩证法是有自己的生命力的。
  •     为什么我在读这个?_(:_」∠)_
  •     真是可读性很强的一册书。
  •     自否定
  •     我真够败类的。。
  •     还是直接看《思辨的张力》好,这本书讲得太拖沓了
  •     大一10月之前,每天在学校图书室看这个。。
  •     邓教授又一课堂经典
  •     引导我进入辩证法的第一本书
  •     有助理解的讲堂笔记
  •     真的特别好。很少有哲学书能让人看得这么有兴趣,当年看这书的时候我会晚上谁不着,很过瘾。而有的书让人发困。
  •     德国古典哲学家里面比较欣赏的一位
  •     比较好懂,因为是课堂录音来的
  •     绪论部分特别好 是对中西哲学源头一些基本理念做的梳理
  •     当时初涉哲学学习就是这本书,后来读多了邓晓芒论黑格尔,反而觉得他在文本解读上掺杂了过多自己的思考。我不了解那个时候的德国,但我起码了解过那个时候的中国,而且反对自五四以来中华文明落后论,改良论,换种论。以刘小枫为首。当他们做经典教师时,认真严谨值得跟随学习。论及大义,十分赞同邓老师所说要把文本一字一句搞清楚后在谈大义,但总觉得他缺了点什么。希望未来邓老师句读课上到他最喜欢的到马克思主义时能有不一样的东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