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日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32764365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著,[英] 戴维森 编
页数:686页

内容概要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
编者英国戏剧、传记学者,奥威尔研究专家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son)。

书籍目录


摘啤酒花日记
1931年8月25日—1931年10月8日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日记
1936年1月31日—1936年3月25日
家庭日记第一卷
1938年8月9日——1939年3月28日
穿插
摩洛哥日记
1938年9月7日—1939年3月28日
马拉克什笔记
家庭日记第一卷续
1939年4月10日—1939年5月26日
家庭日记第二卷
1939年5月27日—1939年8月31日
穿插
战前事件日记
1939年7月2日—1939年9月3日
家庭日记第二卷续
1939年9月5日—1940年4月29日
战时日记
1940年5月28日—1941年8月28日
战时日记第二卷
1942年3月14日—1942年11月15日
朱拉岛日记
家庭日记第三卷
1946年5月7日—1947年1月5日
家庭日记第四卷
1947年4月12日—1947年9月11日
家庭日记第五卷
1947年9月12日—1947年10月29日
安维尔日记总结
1947年12月27日—1948年5月10日
奥威尔笔记中的相关日记条目
约1948年2月20日—1948年5月21日
家庭日记第五卷
1948年7月31日—1948年12月24日
最后一本文学笔记中的相关条目
1949年3月21日—1949年9月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作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这位左倾激进、终其一生憎恶与鞭笞上层阶级的左翼文人,在日记中忠实记录了如下场景:与伦敦的流浪汉们一同乞讨、一同流浪、一同采摘啤酒花、一同住进收容所;深入矿井深处,像矿工一样从头到脚沾满煤灰;在远离城市的海岛上像纯粹的农民渔民一样播种收割、狩猎捕捞。这些日记可谓对其理想所做的最好诠释:平等、博爱,关心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反对顽固的保守派,坚定地反法西斯,讴歌劳动者、热爱劳动……
本书由英国戏剧、传记学者,奥威尔研究专家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son)选编,辅以详尽的编者注释,并配有20幅奥威尔亲笔绘就的示意图。所选日记从1931年8月至1949年9月,充满了引人入胜又令人唏嘘的细节描写,拳拳之忱、赤子之心纤毫毕现,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学甚至文化价值,极富阅读性、研究性与收藏性。


 奥威尔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以下错误。有些可以理解,但有些不可容忍。(一)奥威尔的散文名篇 Such such were th joys被译成了两个不同的名字P1 如此,如此的欢乐P556 欢乐,如此欢乐(二)奥威尔的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一书,至少被译成了三个不同的名字P2 落魄在巴黎和伦敦街头P485 流浪在巴黎和伦敦P641 在巴黎和伦敦的潦倒岁月(三)P230 联邦储备银行,应为华北联合储备银行(四)P1 P328 怀特霍尔,原文应当是White Hall,通称为白厅(五)P686Sutton Coutenay是一个村的名字,但译成了萨特市考特尼区(六)P2 高尔斯沃西,通译为高尔斯华绥(七)P23 弗拉兹 , 《金枝》的作者通译为弗雷泽(八)P37 独立工人党,书中其他地方译的是独立工党(九)P170 Yasukuni 这里应当加个译者注,原编者注已经提醒得很明白了,专门献给明治维新后战争阵亡日军亡灵的,近来惹非议的。这不就是靖国神社呀。(十)P218 措辞,可能是措施的笔误(十一)P330 《保民官》,译者穿越了,这是《论坛报》呀(十二)P347 瓦尔登,通译为凡尔登(十三)P365 里昂 托洛茨基,通译为列夫 托洛茨基(十四)P372 杜莎夫人街,应为杜莎夫人蜡像馆(在贝克街)
  •     看得人要哭出来了。他在临终的病榻上如是写道:“我听了许许多多上层社会的口音后忽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已经有两年几乎不怎么听到上层社会的人说话了,偶尔最多听到一两个人操这种口音。我的耳朵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工人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的苏格兰口音了。比如在海尔玛斯医院,我根本听不到所谓的‘文雅’口音,除非有人来访。因此我感觉就像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口音一样。而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 从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脑满肠肥,愚蠢的自以为是,为些鸡毛蒜皮哈哈傻笑个不停,最可厌的是他们的大腹便便,腰缠万贯,同时骨子里透着股恶意——虽然看不到他们,但你能本能地感觉到,这些人与一切聪慧、敏感、美丽的人或物为敌。难怪所有人都这样恨我们。”假如他再活20年。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很多篇幅看似絮絮叨叨,例如今天下了几颗蛋,花费了多少,哪里的人穿着如何,收入等等,这些都是奥威尔文学作品的素材,借用一则豆瓣的评论,他不是预言家,1984和动物农场都是彻彻底底的现实主义文学啊~ 再看看如今的社会,北京三里屯优衣库,oh~~~
  •     原来大师的生活也是普通的生活啊……竟然有点失望
  •     极有头脑的一个人。他一再通过确认英国性格的本色来表达对人性和任何道德目标的审慎,因而也从未以自居揭示者的口吻来道出这一点。
  •     反正英文版也早买了
  •     唉,一声叹息,送给所有生活困顿的作家。
  •     流水账有些无聊;关于流浪和战争部分还不错。天天数鸡蛋挤羊奶,平凡而可爱。最后看到他鸡蛋一天捡到16个我都开心了。特别热爱生活。而且他真的很喜欢羊啊,都不忍心吃自己养的羊。
  •     没有约翰凯奇的日记有趣,但发现一个共通点,作家之类(北岛也如此)去田园生活最喜欢养鸡生蛋卖钱,奥威尔在1938到1939年间基本都是在记录一天得了几只蛋
  •     總的來說,編的人挺有心,就是家庭日記非一般瑣碎,看得我神思恍惚…
  •     506页之后的留到以后再去翻阅。前面的人生已经够精彩了。二战结束了。艾琳死了。大家都老了。
  •     能够深入底层生活,能够自己在战争中种田自给自足,对任何东西都不迷信不盲从,他是一位智者。
  •     保持聪慧 保持机灵
  •     发现若干极不应当的翻译错误,编辑质量低下,同一本书同一篇文章在书中出现几个不同的名字
  •     这是一本关于奥威尔家庭的日记,中间很多篇幅讲了家禽的问题。本书很多记录了奥威尔当时社会的生活现状,没有抒情式的感慨,只是用最简单的文字记录当时的生活。
  •     读于2015年
  •     小岛生活。对二次世界大战局势的敏锐洞察力。
  •     啊,其实不知道为啥要读
  •     乔治奥威尔的书就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拿起来都会看进去,爱不释手就是酱紫吧
  •     绝对枕边书
  •     日记。清单。插图。主题:家庭日记、摘啤酒花日记、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日记、朱拉岛日记。
  •     前面的经历有趣,后面战争时期跟生活碎碎念略无聊。
  •     流浪那阵还有点意思 做农夫那一大堆的什么什么鬼啊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 越看越没劲 为什么这么难看啊 (哦对了,他很容易大惊小怪,动不动就“惊人”“吓人”“极了”之类的形容,可能因为是日记吧。。。)
  •     好想写日记
  •     有意思
  •     “我在曼彻斯特租房子,楼下是一个牛肚夹饼的小摊,非常肮脏,店老板、我和其他房客,都不吃这种东西”多么虚伪的表演
  •     所有人的日记都会记录生活和思想的琐碎,我们不看这部分。他值得铭记的点是思想的光辉。
  •     厚厚的一本书。写了很多奥威尔养的鸡下的蛋数的统计,每一天。中间还有一大段是在写二战时的国际形势,从电台从报纸里得到的信息在奥威尔的脑袋里思考。但这些我读来一点兴趣没有。我总在想历史的大背景下,个人的生活仍然只是养鸡,打野兔子。日记真实而动人的呈现了个人的平凡和渺小,纵然是这么伟大的作家也亦然。
  •     从日记中当知奥威尔不是预言帝,《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作品。
  •     值得一读,个人感觉比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强多了
  •     boring
  •     奥威尔是怎么做到把政治狂热病、圣母病、受害妄想症集于一身却这么招人喜欢的。看着男神每天蛇经病一样必须记下来家养小母鸡下了几只蛋还觉得挺有意思,我果然是脑残粉。
  •     战争过程中,每隔几个月,人们就将鼻子探出水面一会儿,发现地球还是围着太阳转的。 夏普那个混蛋终于死掉了。大家都很高兴,就像巴尔博死的时候一样。不管怎样,战争至少还弄死了几个法西斯分子。 但我认为,我们比所谓的专家更明白当下的形势,不是说我们能预言具体的事件,而是说我们更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
  •     不管奥威尔的日记是怎样的一笔流水账,日记里诸如“我不由得觉得战争的确可怕,它让一个人听到地方潜艇葬身海底的消息时竟然兴高采烈”、“最让人吃惊的是,同情心就像水龙头一样,可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关上”等观察和思考还是让我非常敬佩。
  •     第一部分非常nice,后面就略显乏味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