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1328489
作者:聂小晴
页数:271页

章节摘录

纳兰的心,时刻都像晶莹剔透的水晶,迎着阳光,透着忧郁的光芒。在这首小令中,纳兰淡淡地写出了伤春自怜的哀伤。这表面上看是一首伤春伤离之作: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但事实上却是接着伤春抒写伤怀之情,黄天骥曾在《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中这样评价道:“这词表现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情,诗人在风雨中听到凄凉的曲调,不知怎的,变得坐立不安,寂寞、凄凉、失望、空虚的情绪,笼罩着他的心头。他患的是时代的忧郁症。”    上天有时真的很无情,纳兰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年纪尚轻,早先他拜在名师门下,熟读四书五经,中了举人后纳兰在积极地备考,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的殿试时,却突然得了风寒,失去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的机会。在床榻上无聊躺着的纳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采桑子》,他想如果桃花是有情的,在春天过去的时候,就这样被东风无情地吹落,实在是悲凉。正如同自己,要想等到下一次的殿试,便是三年之后了,此时在别的学子与皇帝侃侃而谈的时候,本是踌躇满志的他,只能守着病榻,看着飘零的桃花,与这残春一起度过。    所以,纳兰在词的上片写到的“懊依”,正是为了这件事情。花开花落有时,但零落总是让人不甘心的,桃花本是要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却正巧一阵东风,吹入了纳兰的小窗,为这个陷入烦闷的才子,聊以慰藉。  。看到桃花无可奈何的命运,纳兰也感伤起了自己,从下片开始,“谁怜辛苦东阳瘦”,便是纳兰的自况。    所谓“东阳瘦”说的是南朝沈约的典故,纳兰性德以沈约自况,形容自己像沈约一样病容憔悴、抑郁多疾。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对近体诗谐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和当时著名诗人谢胱开创了在诗歌发展历史上值得一书的著名诗体——“永明体”,是近体诗派的先声。503年,萧衍逼迫齐和帝禅位,改国号为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僧侣皇帝梁武帝,沈约在灭齐的过程中立功,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受到武帝的宠信。513年,这位诗坛的一代宗师忧惧辞世。死后,被武帝谥为“隐”,世称沈隐侯。沈约在一次书信中谈到自己日渐清减,腰围瘦损,此事便成为了一个典故,习见的用法是“沈腰”或“沈郎腰”。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沈约和纳兰是一样的美男子,有才有德,纳兰以沈约自比,即是说自己风流才俊,更是感伤自己身体单薄。这个典故用的十分贴切自然,交代了心境,也写出了实情。而后所接之句“也为春慵”,更是说出自己的身心之所以如此慵懒,并非是为其他闲杂之事所累,只是春天就要结束了。    为了一个季节的逝去,为了一片桃花的凋零,甚至为了一阵风、一场雨就感伤,这是纳兰词中一贯表达的情绪。这个俊雅的男子用他一颗敏锐多情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这个世界美好的事物。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虽然纳兰认为桃花妖艳,却还是比不上芙蓉的清幽芬芳。芙蓉究竟是指的何花?有着不同的版本,但一般而言,都被看做是指荷花,荷花在诗词中被用到的次数最多,名字也不同,比如菡萏,李璟的名句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而在苏曼殊的诗中则是写道“笑指荚蕖寂寞红”,荷花被称为芙蕖。    不过,纳兰这里所指的芙蓉并不是荷花,传说唐朝李固在考试落第之后游览蜀地,遇见一名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对他说,他明年会在芙蓉镜下科举及第,再过二十年还有拜相之命。于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参加考试,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镜芙蓉”一语,正应了那老妇的预言。    纳兰也是因病失去殿试的机会,和落第等同,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他所说的芙蓉应当是指“芙蓉镜”的典故了。于是,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一句“一片幽情冷处浓”,正是写了自己懊恼的“幽情”。    最重要的机会就这样被命运捉弄,白白错过,纳兰的内心苦闷可想而知,但上苍似乎也是眷顾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他病好之后,翌年便让他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红颜知己——卢氏。    大概这就是命运的奇妙之处吧。    P22-23

前言

纳兰性德其人其事其词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顺治十一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生于京师,是日为公历1655年1月19日。同年三月,清朝圣祖玄烨出生,如果以旧历计,与成德同龄。    成德在21岁的时候,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因为与东宫太子名讳相重,为了避嫌,便将成德改为了性德。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下文为了方便阐述,一概以容若相称。    容若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后容若18岁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考中举人,19岁又准备参加会试,本来是信心满满、十拿九稳的事情,但却因为自身突然犯病,身体不适,而无法上场考试作罢。    容若的悲剧命运也似乎是与他的天生富贵一起注定的,上天总是公平的,他给予你一样东西,必然也会收回一样。容若拥有令全天下男子都艳羡的财富与门第,但却有着一个孱弱的身体,他自幼身患寒疾,这难以根治的疾病总是会时不时爆发,折磨容若。所以,容若性情中忧郁淡漠、伤感悲情的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些都无法遮掩容若在清朝词坛的光芒,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容若在词的造诣上渐渐无人可及。清朝初年的词坛景象较为不景气,好的词作者并不多,词坛一片寂寂无声之景象,容若犹如一颗新星,在清初词坛掀起轩然大波。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容若的词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纵观容若的词风,清新淡雅间又不乏真情实意,虽然多是哀婉抒情之词,但却并不艳俗,反倒是清新脱俗,不流于坊间一些低俗之作,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作为一个满族人,容若对汉文化的学习不遗余力,他早年就勤读诗书,为汉文化与满文化的融会贯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之后,在容若的青年时期,他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容若的文化功力日渐深厚,而且,在拜师学习的这几年期间,他还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了皇帝的赏识。这一举动为容若日后在朝廷的发展赢得了一个头彩。不但如此,容若还熟读经史子集,并且还把读书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可见容若有着相当广博的学识,爱好也十分广泛。    在容若22岁的时候,他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这次的成绩让容若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赏和青睐,康熙皇帝后来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之后不久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御前侍卫是很风光的,可以常伴帝王身边,容若相貌堂堂,文才武略都很了得,而他当了御前侍卫后,更是经常随着康熙一起南巡北狩,游历四方,遍访大江南北,走访塞外山河要塞。时常与康熙皇帝一同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或者陪同皇帝唱和诗词,译制著述,这样的生活简直是羡煞旁人了。    可是容若却并不满足,他虽然有着奇才,却并不留恋官场,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是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的,他无心功名利禄,只想获得自由,过饮酒作诗、无拘无束的生活。    可惜世事难两全,多次受到恩赏的容若难逃圣恩,纵使他有归隐之心,家族也难以成全他的心愿,为了自己家族的荣耀和发展,他也只有做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留在自己并不愿意留的地方。所幸的是,上天还是眷顾容若的,在他20岁的时候,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美满的婚后生活给容若的人生多少带来一些安慰。    他在此期间的词作也大多风格明亮,偏于柔美温情。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三年,卢氏死于难产。爱妻的离去,给容若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从此他“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作为情深意重的男子,容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卢氏的死亡阴影中挣扎出来,这段时间写下了大量的悼亡诗,祭奠他和卢氏之间的情感。古时男子当以事业为重,儿女情长并不是很被看重,所以,容若的这番悲情,无人能懂。    这一腔的愁绪,容若无处可诉,只有倾诉于诗词之中,高产的词作还有高质量的诗词,让容若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来因参透世事,又改名为《饮水集》。他的词作非常之多,后人在他原有词作的基础上,进行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    沉重的精神打击使得容若在悼亡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后来容若又续娶官氏,此前又有侧室颜氏,都与她们感情平和,虽然没有太多的深情,倒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关于容若的爱情,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人,一人是容若从小定情、青梅竹马的表妹,二人成婚之前,表妹被选人宫,成为皇妃,这段初恋的夭折,也令容若一度萎靡不振,伤心欲绝,不过这段历史在史书中并无太多记载,更多还是出现在野史上,所以,难以断定真伪,仅能作为一个参考。还有一个人便是江南才女沈宛,此人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容若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结识江南才女沈宛。此女美丽聪慧,知书达理,更重要的是她与容若有着惺惺相惜之情感,容若对她十分珍爱。    不过美好的爱情总是不能长久,容若是满族贵胄,而沈宛只是一个民间普通汉女,门第的悬殊令二人无法最终结合。沈宛随同容若在京城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容若迫于家庭压力,一直不能将沈宛接人家中,而沈宛也因为懂得容若的难处,便忍痛离去,回归江南。二人之间这段有始无终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绝唱,令人哀婉。    作为才子,容若的爱情生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由于历史记载偏少,许多史料都是以讹传讹,终不可考。    除了对爱情执著外,容若对友情也是十分执著,在交友上,容若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容若不流于俗世,他的朋友不论门第,不论出身,也不论功名,只要是有才气的有志之士,与容若志同道合之人,都被容若视为好友,看做今生知己对待。他的许多朋友都是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    容若的一生,无不是后人关注与研究的。他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都与他出身豪门、从小锦衣玉食、功名利禄轻而易举得到手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男子苦苦追寻的东西,容若嗤之以鼻。而寻常男子毫不在乎,或者说是稀松平常的自由与感情,却是容若求之不得之物。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奇特,想要的不会给你,不想要的却无法逃避。    这样的情形,构成了容若内心一种让常人无法体察的矛盾感受,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压抑情愫。爱情的来了又散、家庭的不理解,还有挚友们纷纷生离死别的这些境况,让容若本就脆弱的内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而原本就孱弱的他,也终于在不公的世道面前妥协了,他的寒疾再次乘虚而入,抱病的容若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在病榻上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一生挣扎于富贵与自由、家族与爱情之间的容若,历经悲观心态,走完了人生之路,而他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尽的哀叹与惋惜之外,还有那部宝贵的《纳兰词》。纳兰词作现存349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婚姻爱情、友谊分离、家庭思索、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他的每一首词都是缘情而旖旎,道出了极为真挚的情感。这让后人沉浸在他的词作中,无法自拔,近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人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可见容若词作的影响力之大。不过,后人虽然热捧纳兰词,但却未必能够真懂纳兰词中的真含义。容若好友曹寅在《题楝亭夜话图》中就哀叹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是的,纳兰词虽然流传天下,容若的词名虽然遍及天下,可是人们在争相诵读纳兰词的时候,容若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    本书收录的纳兰容若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书中设有原文、注释、赏析三个栏目,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本书还附有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等图片,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一首首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旋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本《纳兰词》里。

内容概要

聂小晴,80后女生,喜欢在人群中孤单行走,在天桥上仰望天空,将一些灵光乍现的片段记录成文字,用感性而又闲适的态度生活,出版作品有《千古风流话周瑜》,《草根宰相诸葛亮》,《走下神坛的关羽》。

书籍目录

卷一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调笑令(明月)河传(春浅)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采桑子(彤云久绝飞琼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忆江南(昏鸦尽)赤枣子(惊晓漏)玉连环影(何处)遐方怨(欹角枕)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浣溪沙(藕荡桥边理钓篙)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浣溪沙(燕垒空梁画壁寒)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浣溪沙(桦屋鱼衣柳作城)浣溪沙(海色残阳影断霓)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好事近(帘外五更风)好事近(何路向家园)江城子(湿云全压数峰低)长相思(山一程)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清平乐(凄凄切切)清平乐(青陵蝶梦)清平乐(风鬟雨鬓)清平乐(泠泠彻夜)清平乐(瑶华映阙)清平乐(烟轻雨小)卷二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酒泉子(谢却荼蘑)生查子(东风不解愁)生查子(惆怅彩云飞)阮郎归(斜风细雨正霏霏)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点绛唇(别样幽芬)点绛唇(一种蛾眉)点绛唇(五夜光寒)点绛唇(小院新凉)浣溪沙(泪汜红笺第几行)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摊破浣溪沙(欲语心情梦已阑)摊破浣溪沙(小立红桥柳半垂)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摊破浣溪沙(昨夜浓香分外宜)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鹧鸪天(尘满疏帘素带飘)卷三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河渎神(风紧雁行高)四犯令(麦浪翻晴风飚柳)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南歌子(翠袖凝寒薄)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忆江南(心灰尽)忆江南(挑灯坐)浪淘沙(红影湿幽窗)浪淘沙(眉谱待全删)浪淘沙(紫玉拨寒灰)浪淘沙(夜雨做成秋)浪淘沙(清镜上朝云)菩萨蛮(梦回酒醒三通鼓)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菩萨蛮(晓寒瘦著西南月)菩萨蛮(窗间桃蕊娇如倦)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浣溪沙(睡起惺忪强自支)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浣溪沙(微晕娇花湿欲流)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鹊桥仙(倦收缃帙)鹊桥仙(梦来双倚)鹊桥仙(乞巧楼空)南乡子(灯影伴鸣梭)南乡子(烟暖雨初收)南乡子(泪咽却无声)卷四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临江仙(飞絮飞花何处是)红窗月(燕归花谢)踏莎行(春水鸭头)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唐多令(丝雨织红茵)踏莎美人(拾翠归迟)苏幕遮(枕函香)念奴娇(人生能几)秋水(谁道破愁须仗酒)木兰花慢(盼银河迢递)卷五金缕曲(德也狂生耳)金缕曲(此恨何时已)河渎神(凉月转雕阑)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浣溪沙(收取闲心冷处浓)浣溪沙(无恙年年汴水流)浣溪沙(肠断斑骓去未还)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浣溪沙(十二红帘?地深)浣溪沙(容易浓香近画屏)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沁园春(瞬息浮生)沁园春(梦冷蘅芜)青衫湿遍(青衫湿遍)菩萨蛮(乌丝画作回文纸)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满宫花(盼天涯)鹧鸪天(谁道阴山行路难)鹧鸪天(小构园林寂不哗)南乡子(何处淬吴钩)鹊桥仙(月华如水)眼儿媚(手写香台金字经)补遗卷望江南(初八月)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明月棹孤舟(一片亭亭空凝伫)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望海潮(汉陵风雨)忆江南(江南忆)忆江南(春去也)赤枣子(风淅淅)玉连环影(才睡)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浣溪沙(肯把离情容易看)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采桑子(裔周声里严关峙)清平乐(画屏无睡)秋千索(锦帷初卷蝉云绕)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附录:纳兰性德传记资料

编辑推荐

纳兰词虽然流传天下,容若的词名虽然遍及天下,可是人们在争相诵读纳兰词的时候,容若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轻轻翻开聂小晴编著的《纳兰词》这本书,透过一首首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旋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本《纳兰词》里。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纳兰词中最精华的篇章,是纳兰性德情感的真实写照,主要有《金缕曲》、《南歌子》、《菩萨蛮》、《浪淘沙》等词。


 纳兰词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纳兰容若是我特别喜欢的人儿,那种狂热的爱,偶像的地位吧,想买他的纳兰词好久了,一直没找到合心意的,这本不错,很好,封面也很好看,我喜欢的style,内容丰富全棉,真心不错。
  •     装订很精美,本身纳兰词就很美,真的不错
  •     速度很快,第三天就拿到了。质量也可以,是正版,跟书店的一样。很喜欢这本书,适合业余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