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39970391
作者:沈宁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沈宁,家谱名沈詝,浙江嘉兴沈氏言字辈人。美籍华裔,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南京出生,上海长大,北京读书,陕北插队。西北大学中文系一九七七级,毕业任职陕西省电视台电视剧部。一九八三年自费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硕士,教育学院博士班深造。历任美国学校教师和校长,“美国之音”新闻主播,美国联邦空军军官学院教官,美国科州雷科伍德市文化委员会委员,美国科州法院专职译员,美国传播公司经理等职,业余写作。现任世界华文作协美国科罗拉多州分会会长。

书籍目录

001 前言
001 嘉兴沈家的日本渊源
009 十一公公:甲午进士难忘甲午
021 外祖父:“九一八”事变时的北大教授
030 外祖舅父舅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內幕
036 二伯伯:大义凜然的七君子
046 外祖父:庐山牯岭商讨国是
052 外祖母:千难万险逃出北平
057 堂姐夫:抗战初期的战地记者
068 外祖舅公:悲壮的淞沪会战
075 外祖父:短暂的武汉岁月
079 外祖母和母亲:在成都平静后面的动荡
084 祖母:荣获抗战勋章的小学校长
091 叔叔:少年从军抗战杀敌
102 姑父:夫子抗战获颁勋章
119 四哥:参加新四军
131 堂侄:空军烈士永垂不朽
148 外祖伯父:修筑滇缅铁路和公路的艰辛
160 岳父:投笔从戎的儒将
166 外祖父:冒死逃离日汪集团
174 母亲和舅舅:巧用计冲出日伪魔窟
182 外祖父一家:香港沦陷的日子
187 外祖父:千难万险重返国门
192 姑父:战火中看天象
204 外祖父一家:抗战后方的日子
209 父亲和母亲:烽烟里飘荡一条红线
216 外祖父:写作《中国之命运》
222 父亲和母亲:沙漠中的绿洲
227 父亲:给中国人民送来喜讯的第一人
232 父亲和母亲:胜利带来的幸福
239 外祖父:训政的最后结束
243 后 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沈宁,系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日子,他拿起笔,记录下沈氏家族在抗战时期一个又一个令人心跳,令人流泪的抗日故事。
【编辑推荐】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记述了嘉兴沈氏一族在抗战时期与日寇殊死抗争的历史;深情回忆了祖父陶希圣,堂伯沈钧儒、父亲沈苏儒等人在抗战洪流中无数不为人所知的抗日事迹;忠实还原并再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以此作为对抗战英烈的最崇高的致敬与献礼。
我们世代的生命之所以依然繁茂,我们神州的国土之所以继续存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所以仍旧昌隆,就是因为那些前辈英雄们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我们欠着他们成千上万的性命,欠着他们无限的再生恩情。我们时刻不能淡忘,我们必须永远牢记。


 牢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进入新世纪以后,海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间人士,开始投入到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录和研究民国时期历史的行列。近几年,这方面的好书可谓层出不穷:台湾学者齐邦媛的《巨流河》,台湾媒体人张典婉的《太平轮1949》,和大陆民间人士章东磐的《父亲的战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今年恰值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国内出版界,又掀起了一股出版抗战时期口述史书籍的热潮。这其中,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沈宁先生的《牢记:一个家族的抗战史》,便是不容忽视的一本好书。沈宁先生可谓出身名门望族,他的伯父沈钧儒,是民国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积极参与抗日救国运动;而外公陶希圣,则是蒋介石的“文胆”、蒋经国的授业恩师,抗战时期更因为毅然脱离汪精卫阵营,公布汪与日本人之间的卖国密电而闻名天下。除了这两位亲人外,沈宁所处的大家族里,几乎每一位成员都是民国时期的各界名流。而这本《牢记》,正是详细讲述了他们全家上下,是如何在抗战时期积极投入救国与抗争的事迹的。透过沈宁家族的事迹,我们足以管窥当时全国上下,万民齐心,共击日寇的壮丽场景。书中记录的最著名的两件事,正是作者伯父沈钧儒参与的“抗日七君子”事件和其外公陶希圣脱离汪伪阵营,公布汪日之间的卖国密电的“高陶事件”。得益于作者的亲属身份,史书上仅仅寥寥数笔的上述两大事件,在本书中用长达几十页的篇幅加以描述,其历史细节得以最大程度地丰富。尤其是“高陶事件”,陶希圣逃出汪精卫控制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相信这些描述,能够为研究这两大事件的学者提供第一首的丰富素材。战争带来的残酷与痛苦,若非书中的形象记述,作为后人的我们非常难以想象。据本书记载:香港被日寇攻占之后,作者的外祖父陶希圣在香港街上逃来逃去长达四十八天,以至于“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作难民也不用化装”。由于战火连年,各地物价也是差别极大,各自飞涨,以至于昆明和重庆同样分量的米,价格居然差了将近十倍。书中最为让人痛心和震撼的一幕,莫过于在火车站候车室里,为了防止引来日军飞机的轰炸,逃难的民众,居然齐声要求作者的外祖母,掐死当时哭闹不已的“五舅”。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由此可见一斑。即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仍然有大批的中国精英坚守良知,捍卫民族气节。在上海沦陷之后,作者的姑父王瑗仲宁可穷困潦倒,甚至沦落到卖字为生,也坚决拒绝接受日伪控制下的交通大学的教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姑父”从来没有“大喊大叫自己如何为爱国而牺牲”。在他看来,“民族尊严、爱国情感,是做人的根本,不与侵略者合作,是很起码很平常的事,是中国人的本分”。作者的堂侄沈人燕,作为家中的独子,毅然不顾母亲反对,投身空军阵营,最终在一次事故中撞山殉职。正是因为有成千上万类似王瑗仲、沈人燕这样普通国人的坚持与抗争,中国才能最终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获胜,一跃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让人欣慰的是,战争带来的不只有困难和痛苦,也同样有机缘与温情。正是因为战争,作者的父亲和母亲才从身处不同城市,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变成了重庆中央大学的同班同学,进而催生了一段温馨浪漫的姻缘。抗战胜利之后,两人在上海举办盛大而热闹的婚礼。在作者沈宁的笔下,婚礼上各界人士的欢呼雀跃,正是经历了八年抗战、饱经沧桑的国人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一个缩影。遗憾的是,婚礼举办后没过多久,内战再起,同胞相残,足以让人扼腕叹息。古语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今天,我们重读沈宁先生的《牢记》一书,正是为了牢记和平的来之不易,时刻警惕国内外各种军国主义和好战主义声音的再起。正如沈先生在书中所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写下一个或两个家国抗战英雄的故事,那么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将会被后人世世代代牢记。”如此,则作者幸甚,读者幸甚,国人幸甚。2015.7.18晚作于竹林斋(本文首发于“高和分享”微信公号。)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作者沈宁所处的家族,可谓每一位成员都是民国时期的各界名流。透过这样一个名门望族抗战时期的真实经历,足可管窥当时全国上下,万民齐心,共击日寇的壮丽场景。书中的诸多细节,都可以成为民国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值得细读。
  •     作者沈宁是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他在本书中以家族诸多成员的抗日往事一一讲述,浙江嘉兴沈氏一族很早就抗击倭寇,祖伯父沈卫(十一公公)是甲午进士,兴办宏道大学堂,于右任和张季鸾都是他的门生,后来他在上海做寓公得到两位学生的尊重;外祖父陶希圣是北大教授,在上海目击日机轰炸商务印书馆,开始写时论文章,参加庐山牯岭茶话会,后与汪精卫蒋介石都有很多交集;外祖舅父万耀煌是第二十五军军长,夫人周长临共同亲历西安事变,化解危机。主动请缨参加淞沪大战;二伯伯沈钧儒是最后一科进士,赴日留学,著名的抗日“七君子”之一;外祖母带5孩艰难从北京到南京;堂姐夫范长江是著名战地记者出身;获得抗战英雄勋章的是祖母褚惠子、姑父王遽常和陈遵妫三人;堂侄沈人燕血洒长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