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7-1
ISBN:9787020032518
作者:丰子恺
页数:73页

内容概要

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属桐乡)人。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随李叔同学画。1921年赴日学画,次年回上海教书。1927年出版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0年至1937年专事作画著书。抗战爆发后先后任教于宜山浙江大学和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后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又生画集》、《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

书籍目录

剪网

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
自然
颜面
儿女
闲居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天的文学
东京某晚的事
楼板

忆儿时
华瞻的日记
阿难
晨梦
艺术三昧

大账簿

附录: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缘缘堂随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苦难使人扭曲,也使人深刻。安逸使人和善,却终究肤浅。这本集子最精彩的是他写小孩子的篇章,虽然是童心主义,但自然真诚,是真懂得小孩子,可以给四星。其他则流于空邈的玄想,并不很好,最多也就个三星。同是写逝去的无奈,木心丢小碗的那个就写得比这里的细腻真切。这时的小丰才三十岁就感叹死亡迫近,你这不是宝二爷富贵闲人强说愁吗?总之,小丰您还嫩着呢,到辞缘缘堂,南颖访问记您才炉火纯青嘞! 先生说,幼稚的人就说幼稚的话。没错!真诚是作文的大前提,宝二爷总会走出大观园,阿张总要离开百草园,小丰终有一天告别缘缘堂。慢慢地将日子含蓄进自己的生命,人人都会瓜熟蒂落。
  •     丰子恺著。书很薄,只有七十三页,在单位,午饭后下午班前、晚饭后加班前的空隙,大约三四天时间,翻完了。二十篇随笔,大致是生活的故事、生活的感受、艺术的感受,很好读。于这些感受中,感受一颗心灵的纤细。于艺术的论述中,对艺术的微妙之处又多窥得几分。看过这些关于艺术方面的文章,觉得,这艺术,还是必须艺术者亲自来说。去年看吴冠中谈论画的文章,很有收获。这次,从丰子恺关于书画艺术的一些观点,同样的,很有收获。相反,曾经看过一些文学方面人关于画的论述,看过之后的感觉就是,画是画,读画的文字是读画的文字。就是吴冠中先生批评的,文学和艺术虽然是近亲,但是,说到细节,还是相差很远,隔行如隔山,不经过艰苦的劳动,是难以了解一个行业个中的秘密的。所以说,要想知道小说的好,最好自己写一写,要想能把画看的更懂,最好自己学着画一画,就像我一样。
  •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一书我购于2004年,当时读完后印象不是很深刻。因为年龄小难以体会这看似轻松的每篇散文背后的深度与力度。时隔八年再次翻阅,发现纸张已泛黄,颇有历尽沧桑之感。我对这本书还是很有感情的。书虽薄,内容却不少。譬如说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的话,不仅其文学的价值可以说是永恒的,而且对研究民国百姓生活,也提供了宝贵资料。这回一口气读完,发现本书篇目的编排很有意思,给我感觉像是在读小说一般过瘾。因其在感情内容上具备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要素。比如说,《翦网》一篇就摆出了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为全书基本内容奠定基调。接着《渐》、《自然》、《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东京某晚的事》、《忆儿时》等,每篇的感情都非常流畅清新,正如其题目一样,似乎故事在渐渐发展。到了《阿难》一篇,作者悼念死去的孩子,感情饱满深切,语言激动热烈,与之前的文章形成了强烈反差,可是又有前两篇《忆儿时》与《华瞻的日记》在内容上做铺垫,致使读来不觉突兀。此刻,“小说”进入了高潮。之后的《晨梦》、《艺术三昧》、《缘》、《大账簿》、《秋》都是“高潮”过后作者对人生对宇宙的冷静思考,属于结尾和尾声阶段了,让人读罢感慨颇多。(附录《告缘缘堂在天之灵》同样算名篇,不过我暂时不把它放在整篇“小说”结构中。)另外,从这本书中我体会最深的,还包括作者对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尊重(文中很多思想都很有佛理),以及对自己孩子的热爱(更确切的说是对天真童心的向往)。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丰子恺与其师李叔同的境界或许远超当代。。。不过我还没有仔细考虑过
  •     一赤子,一童心,一佛徒,一嘉兴人。这些刚接触西学又旧学邃密的人写的文章画的画儿真是宝贝。
  •     小学读的,今天上课提到记一笔。
  •     04年买的,和它有缘分
  •     价廉物美……
  •     充满哲理的散文,皆由小事有感而发,表作者之博爱、慈悲、纯真、忧国忧民。爱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寥寥几笔,意境全出,回味无穷。
  •     温柔的自得妙趣,静思时悠然又开阔的人生观。
  •     天机勃露,独得于笔情思趣之外
  •     印象最深的是“渐”、“忆儿时”、“华瞻的日记”以及附录“告缘缘堂在天之灵”。十几年前读过一遍,当时的笔迹还在。“旧书读似客初归”。
  •     不喜。
  •     丰子恺的画好,文章也好。他说我们都被尘世的网所束缚,要打破事物之间的关系,那才会开心。就像大舅白相将价格撇开,才觉得有趣味。很多事情都不能用金钱衡量。我们能接受世间事物的变化,在于“渐”。渐渐变化是我们感觉不到,就如同冬天不能领会夏日的炎热。儿童是这个世界最纯真的,我们大人都失去了那份自然。而艺术的创造也正是要靠着顺其自然,在一统中求得变化。缘缘堂被日军轰炸毁于一旦,但是丰子恺却不会忘记在缘缘堂渡过的岁月。
  •     繁华落尽见真淳,丰爷的艺术修养营造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境。
  •     隽永!禅意!童心!
  •     豆瓣之前,小时候。补齐。
  •     亦诗亦画的好文
  •     2000年左右读过,补录 。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268672.html
  •     随意翻了翻,小伙伴王囝囝教他抓鱼,可是他觉得这是杀生。好可爱的小伙伴。
  •     读的那个,是中青社的简装版,只要三块钱
  •     真是太喜欢丰子恺了。
  •     世间有丰子恺先生这般趣味的人真的不多了,字里行间都让人觉得舒坦,弘一法师的影响也可见一斑。硬要说的话,先生书生气未免有些过重了。
  •     竟是这样细腻心思的一个人,在大时代外对生活事无具细的思索记录。
  •     引子:某日闲思,惊觉读书如行旅,始记录沿途风景。回首向来萧瑟处,忆及点滴,皆录于豆瓣下。此书至《幸福的方法》,于11年夏至12年内所读,豆瓣显示时间为标记之时,非读书之时。
  •     真是一个温柔的人啊。
  •     “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     《忆儿时》《晨梦》《大账簿》《秋》······这些几十年前的心情和旧事,最适合在下着秋雨的夜里,剪烛西窗,慢慢品读,那一行一行的字,似乎都透着几十年前那场秋雨的潮气。
  •     丰子恺心思太过细腻,许多生活细节在他的品嚼下有了许多深层的意义。缘缘堂随笔都是非常个人的散文,除最后一篇附录论及抗日外,正文内容几乎不涉及政治、社会,是纯粹的自省文章。每篇文章的出发点都非常普通,意义的拓展却出奇地深刻。但读多了有时又不免觉得这样的心思细腻,活着想必是很累的。另有一点,丰子恺的语言有着吴语特殊的腔调,彼时作家写作都透着自己的乡土味,现在却都是虚无的"公用语"风格了。
  •     果然要有一双精灵的眼和一颗童心才能画出那样生动的画。
  •     原来是这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