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白领,无领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44755142
作者:[美] 理查德·福特 编
页数:342页

内容概要

【编者简介】
理查德•福特(1944— )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辑、评论家。自小患有轻度阅读障碍症,但是对文学的爱好和执著反而让他把障碍变成了优势,培养了他对文字精细敏感的领悟。代表作有《独立日》等,曾获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和普利策小说奖。从上世纪90 年代起,福特主持了一些具有主流影响力的文学编辑项目,如1990 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1998 年、2007 年格兰塔版美国短篇小说集,同时也为《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撰稿,在文学评论界的地位与日俱增。《蓝领、白领、无领》体现了福特同时作为作家和编辑所具有的非凡的观察视角、独到的审美眼光和现代的写作理念。
【作者简介】
(根据在本书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T. 科拉盖森•博伊尔(T. Coraghessan Boyle)
著有《女人群像》(The Women)、《杀戮何时止》(When the Killing’s Done)、《野孩子和其他故事》(Wild Child & Other Stories)等。作品亦常见于《纽约客》《哈珀斯》《绅士》《大西洋月刊》等出版物。所获荣誉众多,包括五次欧•亨利奖,一次笔会/马拉穆德奖,一次笔会/福克纳奖,以及一次古根海姆奖。1978年开始执教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现任该校英语客座教授。
约翰•契弗(John Cheever)
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坛上的当代契诃夫”。首部长篇小说《华普肖一家》(The Wapshot Chronicle)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同时斩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曾执教于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和波士顿大学。2009年美国文库出版了契弗的两部作品集。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
美国希腊裔作家,是近年来相当活跃的知名作家。第一部小说《少女死亡日记》(The Virgin Suicides)出版于1993年,之后改编成电影。第二部小说《中性》(Middlesex)荣获普利策小说奖和大使图书奖,同时入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
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辑、评论家。代表作有《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等,曾获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和普利策小说奖。从上世纪90年代起,福特主持了一些具有主流影响力的文学编辑项目,如1990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1998年、2007年格兰塔版美国短篇小说集,同时也为《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撰稿,在文学评论界的声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罗素•班克斯(Russell Banks)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著有《大陆漂移》(Continental Drift)、《裂云者》(Cloudsplitter)、《保护区》(The Reserve)等长篇小说,以及《新世界》(The New World)、《成功故事》(Success Stories)、《屋顶上的天使》(The Angel on the Roof)等短篇小说集。曾获约翰•多斯•帕索斯奖、英格拉姆•梅里尔创作奖、美国艺术文学院文学奖等。
唐纳德•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
出生于费城,长于休斯敦。当过新闻记者,1961年移居纽约后,开始为《纽约客》等刊物写稿,并创作小说。获得过多种奖项和荣誉,其中《故事六十篇》(Sixty Stories)获笔会/福克纳奖。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执教于休斯敦大学,协助创办了该校的创意写作课程。
尼古拉斯•德尔班科(Nicholas Delbanco)
小说家、纪实文学作家,著有《康科德伯爵》(The Count of Concord)、《走出这个世界》(Anywhere Out of the World)、《耐久:衰老的艺术》(Lastingness: The Art of Old Age)等。曾获古根海姆奖,并两度赢得美国国家艺术创作基金会奖。曾担任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组主席,并先后执教于本宁顿学院、斯基德莫尔学院和密歇根大学。
安德烈•迪比(Andre Dubus)
著有短篇小说集《晚间舞蹈》(Dancing After Hours)、《在美国找个姑娘》(Finding a Girl in America)等。他的中篇小说《爱不再回来》(We Don’t Live Here Anymore)2004年被拍成了电影。一生获得许多奖项,包括笔会/马拉穆德奖、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珍•斯坦奖、美国国家艺术创作基金会奖、古根海姆奖,以及麦克亚瑟基金会奖。
德博拉•艾森伯格(Deborah Eisenberg)
著有短篇小说集《第82空降师》(Under the 82nd Airborne)、《亚特兰蒂斯全境》(All Around Atlantis)和《超级英雄的暮年》(Twilight of the Superheroes)等。曾获怀丁作家奖、雷短篇小说奖、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文学奖、五次欧•亨利奖、麦克阿瑟奖等。现在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小说写作。
爱德华•P.琼斯(Edward P. Jones)
美国著名作家,非洲黑人后裔。1991年以处女作《迷失在都市》(Lost in the City)获得笔会/海明威奖。后凭借《已知的世界》(The Known World)荣获2004年普利策小说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2005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现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创意写作。
茱帕•拉希里(Jhumpa Lahiri)
孟加拉裔美国女作家,现居布鲁克林。著有短篇故事集、普利策奖作品《疾病解说者》(Interpreter of Maladies)、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作品《不适之地》(Unaccustomed Earth);长篇小说《同名之人》(The Namesake)于2006年被改编成电影。她还是美国笔会中心的副会长,并在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任职。
詹姆斯•艾伦•麦克弗森(James Alan McPherson)
小说家、散文家,1978年凭借短篇故事集《活动空间》(Elbow Room)获普利策奖,成为获得此奖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他还曾获古根海姆奖和麦克阿瑟奖,部分作品收录于《美国最优秀散文选》和《本世纪美国最优秀短篇小说集》。1995年起任职于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同时也是爱荷华作家工作室的终身教授。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两度进入诺奖最后提名。自1963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北门边》(By the North Gate)以来,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坛,勤于笔耕,迄今已发表长篇小说四十余部。代表作品有《他们》(Them)、《人间乐园》(Wonderland)、《漆黑的水》( Black Water) 等。
J. F. 鲍尔斯(J. F. Powers)
作品不多但备受同行推崇的小说家,只有三部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存世。1963年,他的首部小说《神甫之死》(Morte D’Urba)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的短篇小说于1999年被收录于《J.F.鲍尔斯故事集》(The Stories of J. F. Powers)中。
安妮•普罗克斯(Annie Proulx)
著有《明信片》(Postcards)、《船讯》(The Shipping News)、《怀俄明故事集》(Wyoming Stories)等。曾获普利策奖、约翰•多斯•帕索斯奖、笔会/福克纳奖、欧•亨利奖等荣誉。她的短篇小说《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于2005年被改编为奥斯卡获奖影片。
詹姆斯•索特(James Salter)
长、短篇写作俱佳的美国作家。有四篇短篇小说被收录在《欧•亨利获奖作品集》中,其中一篇被收录于《美国最优秀短篇小说集》。曾凭《黄昏及其他故事》(Dusk and Other Stories)获笔会/福克纳奖。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光年》(Light Years)、《游戏和娱乐》(A Sport and a Pastime)和《单面脸》(Solo Faces)。
…………

书籍目录

前言/理查德•福特
鞋/T. 科拉盖森•博伊尔
苹果天地/约翰•契弗
伟大实验/杰弗里•尤金尼德斯
隐情/ 理查德•福特
生意经/ 马克斯•阿普尔
溪谷/罗素•班克斯
我和曼迪波小姐/唐纳德•巴塞尔姆
不公/理查德•鲍施
我觉得我父亲像罗斯福/乔治•钱伯斯
德拉蒙德父子修理行/查尔斯•丹布罗西奥
作家这行当/尼古拉斯•德尔班科
送报/安德烈•迪比
酸菜汤/ 斯图尔特•迪贝克
原旨有瑕/德博拉•艾森伯格
店/爱德华•P. 琼斯
疾病译者/茱帕•拉希里
牛仔/托马斯•麦葛尼
独歌行:说博士 /詹姆斯•艾伦•麦克弗森
清寂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悍女/J. F. 鲍尔斯
工作履历/安妮•普罗克斯
老好警官/刘易斯•罗宾逊
远岸/詹姆斯•索特
牛头怪/吉姆•谢泼德
药店/伊丽莎白•斯特劳斯
证言/ 托拜厄斯•沃尔夫
附录 作家简介

作者简介

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它令人着迷,让人困顿受挫,也使人变得高贵。
《蓝领、白领、无领》是美国著名文学家理查德•福特编撰的小说集,力邀契弗、欧茨等名家作品加盟,二十六篇故事如万花筒般折射出工作与人之间纠结难解的关系。在本集中,功成名就的文学大师因排遣不掉的欲念走上了朝圣之路,年逾七旬的火车侍应生为了权利和尊严优雅地服务最后一位顾客,鞋商在夹缝生存、百计钻营,出版社编辑不抵诱惑出卖了灵魂,丢了工作、落得一身污名的前警官又因为多管闲事而受到指控……


 蓝领,白领,无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赛涅卡说:“我们不仅要读,还要写。”这个“写”并非仅仅针对专业人士(作家,编辑,教师,作者等等),它也许更侧重于对“个人”(普通的读者)提出——自我书写。这部短篇小说集的编者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辑,评论家,自小患有轻度的阅读障碍症,但是这并未阻止他对文学的爱好,并通过努力和坚持,真的成为了一名编辑和作家。“读”和“写”是一种双向思维的锻造,仅仅有“读”是不足够的,而阅读障碍这样一种提法似乎局限在了生理领域,除了生理之外,人的心理,心灵,直觉天赋等被客观排除了,好在这位编辑执拗地追随了自己的“文学爱好”,而且把自我书写变成了真正的专业写作,这就像是为己证身,还有这部围绕“工作”的主题,辑录而成的短篇小说集——“根植于幼年的这一思想:工作具有至上的意义,后来自然成为我的生活和职业(小说写作)的一个要素。当然,在世人眼里,写作并不算是工作,这种尴尬处境,不单是我,梭罗也经历过。我心底其实也认同这种看法,但我没有承认,而且为证明它是错的,我从没松懈过。”“小说可向读者深度展示工作和工作对人的烙印,文学通过对工作这一主题的刻画重新将工作放到读者的眼前,唤起读者注意,让这一主题最终具有道德意义。”这本书适用于每位这样的读者:他希望自文学得到慰藉,应对复杂的,常常让人困扰的俗务,比如挣取工资,按时上班,干完工作,把工作带回家,应聘上岗,被裁员,升职降职,再分配,派回家,或者受够了,要一走了之。——理查德•福特戴上领子,卸下领子的要旨当你第一次看这本书的书名,你会误以为也许又是哪一本畅销书架上的“管理书籍”,再仔细看一小排英文Stories of Work :关于工作的故事。原来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它由二十六篇小说组成,你会联想到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吗?,听上去它们相差很远,但是美国的建国历史才有多久呢?从故事演化到小说,从搜罗民间的传说和坊间传闻到虚构的小说创作,它们都围绕着自体的叙事中心,编者兼作家在不经意之间就充当了一个“传道者”的角色,而这部带有浓厚美国国情特色的小说集亦不例外,编者福特本人已经在前言里如上所述的说明了要为读者带来“什么”——自文学得到慰藉,这个“什么”类似于小说集的“要旨”: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这份工作的意义导向了被工作(或者说人类现代社会雇佣关系本身)所压榨剩下之后的那块自留地。我们早已不再是游牧民族的后裔了,我们是定居者,每一天都要经历脱卸领子的过程,有多少普通的人在忙碌了一整个白天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一间屋子,这被称作“家”的地方,待在这里回顾这一整天呢?如果没有这样做,小说家们似乎帮助这样的人(特定的这些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美国普通职业人群的生活画卷,这里的小说家们不负责直接传达意志和远景,只负责呈现一些现象,当你读完这二十六篇故事之后,也许会了悟一点这个叫“理查德•福特“编者的良苦之心,他为自己的作家身份困惑并辩护,也为一份你可能不喜欢的“工作”但不得不赖以维持生计的职业辩护。哲学家尼采就曾更加直接且毫不困惑地说过:“ 职业使我们变得没有思想,而这正是它最伟大的赐福。它仿佛一道防御工事,我们陷入疑虑和不安的围攻时,就可以撤退到它的后面。透过这些故事,我们阅读了自己的心灵T•克拉盖森•博伊尔的《鞋》约翰•契弗的《苹果天地》理查德•福特的《隐情》爱德华•P•琼斯的《店》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清寂》…….一共二十六个短篇故事,全部围绕“工作”或者说“谋生”展开,也许“谋生”这个词能更准确的直达人心。《鞋》 “我们国家,说实在的,就只一座城市。这座城市的人,都贪恋鞋履,特别是意大利制造的鞋。”这一篇好像是从马里奥•蒲佐的畅销小说《教父》里截取的一个章节,连叙事的口吻都有相似,在这个片段里,可以隐约感受到意大利移民的特色,黑色幽默的文字基底,现实主义的写法,读者看着“我”在讲述他的姨夫,一个意大利皮鞋零售商是怎样因为一个契机而成了城里首屈一指的皮鞋大王,而主人公“我”又是怎样从就读语义学,现象学,解构之解构转读商学的。“我也变了,虽然还和妈妈住在维达路,还在上大学。我有三十双皮鞋,灵巧的意大利工匠制作的各种款式和颜色的我都有,惹人艳羡,城里一心攀比的妙龄女郎无不瞩目。”这似乎并不算主人公的职业,但又隐约嗅到一丝“背叛”的气息。《苹果天地》 讽刺,是这部短篇的特色,小说主人公桂冠诗人巴斯科姆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标题,这是他的一首诗作,“人们普遍认为,选择诗歌即是选择自我毁灭,对此他却是全力抵御。” 他有诗迷,他幸运地把这份爱好变成了职业。,他在夜晚写满纸只有“操”的色情作品,他的诗就是回忆,偶尔他朗声祈祷:上帝保佑惠特曼,迪兰•托马斯,威廉•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他自知来日无多,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又有何妨,此生所余岁月,有此诗在。这就是一份职业,它已经与写作无关,与一个职业写作人有关,它好似一道防御工事,而在这位“诗人”此处,又有一些可供炫耀的资本,它昭显出另一种心灵的面孔。《隐情》 ,一对年轻夫妇的“隐情”,并不黑暗,只是迫于某种生活压榨下的选择。“隐”存在于小说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藏匿,直到被妻子暴露出来。如果用社会现象来概括:这就是一段婚内女方出轨的普通婚外情。恰恰因其普通,这种“普遍性”完全不受个人感性所包容,当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自以为是地把这段婚外情向她的丈夫袒露时,她和他之间的(常态夫妻的那种)微妙平衡被打破了。福特冷酷的笔触轻击在对这一对夫妇的描述上,丈夫无法控制地向妻子施加拳脚,而她好像早有预料式地承受了这个结果。这与工作有关吗?与生存有关,与在生存中博取更多的金钱,地位有关:妻子不满足于丈夫的能力欠缺而出让自己一次美妙的风情。一具充当客体观赏价值的肉体,男性的自尊受到贬损(施暴的拳头与理性,与受教育的程度都无关)工作,并没有让这位妻子获得应有的价值感。“她”的价值在在哪里呢?当无声的泪水划过美丽的面庞时,答案自明。《店》“再走几个街区我就到家了,可能是脑子里只想着到家取暖暖口气了,我耍上了幽默,对警察讲老爸总讲的那个笑话——我以为绿灯是给白人看的,红灯是给有色人种看的。他脸涨得通红。”“一月接一月,一直这样。但每到周一早晨,我就像一只被主人抽过的狗,不晓得去哪里另觅良主,只会守着旧主,仍出现在店门口等她开门。每周从头到尾我一千次地下定决心,我要给她干一周只有我父亲才超得过的活,然后周六晚上拿上工资让她滚蛋。“第一人称的“我”,一个黑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烙印,被偏见者自带偏见,在白人的眼里以及自己作为黑人的眼睛之中。即使通过立法也无法消除的偏见和隔阂,冠冕堂皇有之,作为法律意识强的白种公民遵照的也只是规则,而规则之外,人心深处的某个燃爆点总是能因为一个导火索而被引爆,冲突周而复始,一再上演。作为一个黑人年轻男孩,“我”被自己的双亲自小教育如何避开与白种人的冲突,“我”就在一家杂货店里当一个店员,像一个观众见证了各色人等在这个小店里进出,他们演戏,“我”亦陪着一起演戏,直到“我”二十七岁时和白人孩子一同上了大学,“我”的记忆在杂货店旧址的橱窗里浮现……即使它已不复存在。这并不漫长的人生片段,以“店”的橱窗视角穿透一个小小的时空,柜台后的店员工作生涯就像一个小的掩体,让“我”,一个黑人男孩有了彼时彼刻的归属。《清寂》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Joyce Carol Oates)是当代美国多产而多才的作家。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暴力,因而常常被认为是一位哥特小说家。欧茨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各种哥特的技巧,但是,她借鉴哥特传统是服务于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目的,因此,她的当代哥特小说可界定为“哥特现实主义”。(引自:《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哥特现实主义小说研究》)“我还爱着的人,都是我伤害过的。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我只为他们才感到孤寂。这些天晚上,我睡不着。”“这些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以为别人都忘了。但是赫基默的人,上了一定岁数的,他们仍记得。我得关了电筒回屋去了,在这里总涌上一股意兴。这种清寂,若是我会,定能为此写下一首曲子。”小说名家欧茨的这篇《清寂》确实引人更甚。笔调哀伤,充满同情与怜悯,“暴力的哥特”是作家的行文风格,作为读者,你愿意坦诚面对这个事实:主人公的外祖父(母亲的继父),一个年老的农场奶牛工在一次乡村高速公路的路风稽查中,被以嫖客的身份拘捕。年老的牛奶工依然会有性的冲动和渴望,在夜色霓虹的高速公路上,被化装成妓女的女警诱捕,女警厌恶年老的嫖客就像厌恶她自己的卧底身份一般,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卧底,被钓鱼者(或真正的嫖客),亮明身份的警察都被捆绑在一起。随着最初的五月花号飘扬过海的清教徒们的“戒律”,根植于未被开垦的美洲大陆。不论身份地位,不论你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东部中产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中西部农场里的奶牛工人,你彷佛都是一个持戒者:恪守清教徒的本分。农场社区好似建立在一棵根植于广袤土地中的巨大植物根茎之上。道德伦常,社会规则,公正完善的法律维护着一个庞杂体系的运转。最终,这个年老的奶牛工因不忍邻里的鄙视眼光以及自己对内心的审判而选择开枪自杀,自杀事件之后又有一起谋杀——“我”心里仇恨的种子生根发芽,慢慢长大,最终像一团火焰燃烧起来,这颗种子长出来的芽没有根基,“我”走向表哥德雷克(一个县警员)的家,并用一把蓄谋已久的钉锤杀死了他——因为“他”是那些权力体系的象征物之一,他属于这个体系的一员,是他们一起杀了外公。暴力和凶杀混在故事情节之中,在这里仅仅是作为情节的铺垫,连写作手法都谈不上,哥特式的写法,在仅有的此篇里没有多余的痕迹。警察,奶牛工,卧底……这些职业的身份,那么真实且虚幻。以上是五篇根据个人感受挑选出的故事,工作是一个脊骨,如果被抽去,作为最普通的人无法正常在人世行走。你可以继续阅读完全本,想象一下工作与你的意义。
  •     “今天不上班?”“……”“下班了?”“……”“今天还上班吗?”“……”“在哪里上班?”“……”总有这样的问题制造出一些尴尬。尴尬的时刻——如果被问的那个人正好没有在“岗”,他是自由人,不管是工作放弃了他还是他主动放弃工作,他暂时跟它没有关系——他没法理直气壮地回答:“是的,我去上班。”或者“不,我不上班。”他含糊其辞,尽量让这一刻快速“过去”,把“这一刻”蒙混过去:他会马上说再见,或者赶紧转换话题,把提问者的思路引向一个跟“上班”完全不沾边的话题。大多数人,当“不上班”成了他每一天的状态,当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就是“不上班”,时间久了,他会主动把自己排除在“上着班,有班上”的人群之外,认为自己是有别于他们的另一类人,他的身上标有“独特”两个字的记号,而这样的“独特”是无法被人理解的,有时连他自己都为此苦闷,感到歉疚,仿佛工作是一件衣服,当他走到人前,必须把它穿在身上才是正常的,可他“不正常”。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活着,只要活着,就该拥有一份工作。每一个人,到了该工作的年龄就一定得跟工作捆绑在一起。“当世俗压着你去求功名,诱使你去入世,你怎样能求独存?”这是《作家这行当》里,尼古拉斯•德尔班科笔下的人物比尔•温斯顿在一篇论文里提到的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当然,他在论文里讨论的不是工作,他讨论的是《安娜•卡列宁娜》里那位懦弱又浪漫的渥伦斯基。“你可愿,你可要把舞会参加?”他写道。它同样是现实中的一个问题——你可愿,你可要让工作成为雨天出门时必须带上的一把伞,让工作像伞一样成为一个人的随身必备?甚至工作会比伞更长久地跟一个人呆在一起,它不能像伞一样取下来,倚在墙角,或者挂在门外。它仿佛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类似于身体的一些属性,身高,体重,肤色深浅,头发粗细……最终成为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标识之一。于是,我们总会在一些服务场所看到一位银行职员,一位武警,一位麦当劳接待员,在马路上看到一位骑着电动小拖车的快递员,一位公交车司机,一位正在指挥交通的警察,在小区里,我们看到一位保安,一位园艺工人,在住宅楼的一层小隔间门口看见一位理发师,或者在另一些公共场合,我们坐着,只要听听邻桌人的交谈,就能判断出,他们中间谁是教师,谁是工程技术人员,谁做着一场赚钱的美梦——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投资客……几乎每个人都戴着“工作”这样一顶面具。因为它的存在,现在,我们很难把一个人看成是“纯粹的一个人”,很难——我们看他,像看到草地上的一朵小花时那样认为,它是一朵花,是一粒花籽落在泥土里,雨水和日照催生出了这样一株小小植物,而“这个人”呢,仅仅是一个人,是精子和卵子的偶然结合,是子宫里孕育出的一个生命体,他会在世界上稍作栖息,像陨石坠入地球,在那里度过不长不短的被他称为“人生”的一段时光。我们很难再用如此普通但它又是如此正常的目光去解读一个人,我们总是这样,当一个身份不太明确的人坐在对面,我们会习惯性地最先想到一个问题:他是干什么的呢?也就是——他干的是一份什么工作?说到这里,工作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像一副骨架,支起一个人的肉身,像衣架撑起一件衣服,像钢筋笼让一根混凝土灌注桩成型。工作就像一些看不见的丝线把一个人捆住、安顿在一个地方,让他知道他在“那里”。不然,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而会让一个人惶惶不安。大多数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伟大的意义,但是它能缓解沉闷,如果人类文明还没有添加“工作”两个字,人生会不会太漫长了,会不会失去秩序和方向?像马克斯•阿普尔写的《生意经》里的主妇,赋闲在家让她觉得烦躁、没劲,每当白天结束,黄昏来临,她的情绪跌入低谷。她需要一份工作,她觉得——做家务,带孩子对她来说都不算工作。她必须干点什么。她跟丈夫商量:开一家小店?经营一桩小本生意?总之让她有一点责任感,而不是被长久的“空虚”和“无聊”逼成一个疯子。最后她决定开一家卖霜冻优格的连锁小店。当“主妇”开始行动,一顶“工作”的面具便落到了她头上,她即将或已经成为餐饮业的一位老板娘,成为让她引以为傲的“女企业家”,与此同时,一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麻烦”和“危险”接踵而来,萦绕在她周围,随时缠住她:她的生意可能亏本;供应商可能迷上她、打她的主意,实际上他的一只手已经付诸行动;她可能跟供应商私奔;也许跟合伙开店的好朋友闹翻;她的忙碌可能让孩子们疏于照料和教育……是的,她的生活将重新变得丰富,但也开始越来越复杂。因为她走出家门,走到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外界,那里等着她的不但有惊喜,而且有可能的危险和必定有的麻烦。这是工作的另一个作用,它是一架梯子,一座桥,一条通道,把一个人从独立的、安全又沉闷的处所引渡到开放的环境里,工作是一根线,把一个人跟外界重新连接。在理查德•鲍施的《不公》里,县警因为工作遭到下属的诬陷,他的生活被乌云笼罩,变得一团糟。在罗素•班克斯的《溪谷》中,工作改变了一位公交车司机的命运,起先他是为了保住工作,才不得不拿枪射杀劫匪,不想名声在外,使“杀坏人同时收取佣金”成为一份对他来说更理想的工作,这份“工作”最终让他发了财。……而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药店》,让一份“工作”突然变得神秘和美好起来。思考一下,工作难道不是隐藏在空气里的一个契机吗?它让一个人认识了另一个。又像一把钥匙,一个人用它打开了原本不认识的另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扇门。……我为什么要谈工作?工作给过我自由,也给过我束缚,但是对它,我想我不是那个可以站在高处发表议论的人。于是,不得不提到理查德•福特编撰的小说集《蓝领、白领、无领》。它是我今天忽然想谈一谈“工作”的原因。这本以《蓝领、白领、无领》命名的小说集容易给人错觉,因为光看小说集的名字,有人会以为里面的每一篇小说都在谈论工作,以为它是一部谈论工作的小说集。其实不是。我想,之所以用《蓝领、白领、无领》作为一本小说集的名字,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是,每一篇小说的人物都有一份工作——作家在构思小说的时候,总是习惯赋予他的人物一份工作,“工作”让他的人物具有“艺术可信性”,让他的人物“丰满”,而且,它也像树的枝子,让虚构的生活(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在枝子上不断抽出嫩叶。实际上这是一本向卡佛致敬的短篇小说集。每一篇小说读下来都是独特的、漂亮的“叶子”。还有一点,是我的猜测,理查德•福特也许还想通过编撰这本《蓝领、白领、无领》来告诉大家:写作,对,写作——想象力的创造活动,“把作品当成真事呈现给读者”,它也是工作。他想给它正名。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为的理由及准则。也许其中就有如同你我者。
  •     并不觉得是以工作为主题的小说集。满满的都是人生。喜欢的篇目,全是作者不动声色地将sad的生活摆在面前。so sad。
  •     有一些真不错,恢复了我对短篇小说的信心。
  •     书籍的制作并不理想,买的两本书都有残页。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小说集。
  •     时代性很强,好看,人生百态
  •     有时候读这种合集有点费力,要适应各种风格
  •     17年2月25日,选读
  •     成熟的典范
  •     有一個固定工作,能讓人能規律生活,至少不會太日夜顛倒。並且多少能與人來往交際,真的孤身一人,沒多久就能把自己搞瘋的!
  •     原以为是有自传性质,介绍作家工作的,其实是短篇小说集。这些美国作家很多拿到普利策奖,风格很像报纸特稿,故事引人入胜,结尾平常而深刻,这可能就是美国现代小说的特点。有些小说没看懂。
  •     对白领非常羡慕
  •     短篇小说集,故事很好看,结局很平稳但是深刻,真的不错
  •     这些美国作家很多拿到普利策奖,风格很像报纸特稿,故事引人入胜,结尾平常而深刻。有些小说没看懂……
  •     这是一本专门写人与职业间联系的书。
  •     好的真好,不知道说什么的真不知道说什么。错字之外,有漏字
  •     二十六篇故事如万花筒般折射出工作与人之间纠结难解的关系:功成名就的文学大师因排遣不掉的欲念走上了朝圣之路,年逾七旬的火车侍应生为了权利和尊严优雅地服务最后一位顾客,鞋商在夹缝生存、百计钻营,出版社编辑不抵诱惑出卖了灵魂,丢了工作、落得一身污名的前警官又因为多管闲事而受到指控……
  •     美式小说尚武民族的根基赋予简洁凝练的语言天性,与欧洲文学英国文学的语言风格差异甚大。叙事流畅却不够细腻优雅,亦缺乏可供人赏玩回味的深刻性与哲理性。于我个人工作经验而言,工作任务程序本身并无艰涩之处,真正艰涩之处在于工作之中的人际关系。遗憾26篇小说无一突出这一主旨,仅诉诸主体印象
  •     好看,致敬卡佛。一切工作一切生活,上帝保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