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1
ISBN:9787540463601
作者:张德芬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张德芬,华语世界著名身心灵作家。十几年来,学习并身体力行于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及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
2007年出版《遇见未知的自己》,该书一上市便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后陆续出版《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引领了很多人踏上身心灵成长的旅程。其作品被誉为华语世界最畅销的身心灵必读经典,系列作品销量已接近400万册。同时,她还翻译了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等。

书籍目录

◎ 爱到极致是放手/001
01 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你想成为谁?/001
你是否是生命的最佳导演/003
如何获得内心强大的力量/006
如何培养“空”的能力/011
想幸福,要能断、舍、离/015
欣赏生活中的美/020
怎样演好人生这场戏/024
如果只有十年可活/027
02 给身心一次疗愈的机会
原生家庭带给你的爱与痛/031
父母讲的不一定错,但未必是我们需要的/033
只有自己先成长了,父母才会成长/037
从父母那里收回你生命的自主权/041
你在做父母的拯救者吗/044
试着和父母“离婚”/049
你是否背负了父母的痛苦/052
你永远不是为了你认定的理由而生气/056
没什么力量可以让对方做出改变/060
自私的爱/064
03 爱与被爱的艺术
爱的终点不是完美/069
亲密关系究竟是怎么回事/071
每个亲密关系都是量身定做的/075
要忍心让你爱的人受苦/078
为你爱的人留一个空间/082
以最大的善回应别人的求爱/086
期望其实是一种负面的能量/089
你装得下世界,世界才会容你/093
没有坏人,只有没被好好爱过的人/097
非暴力沟通:所有关系都是你和自己的关系/102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107
亲密关系中的功利性/111
只要不遗失自己,我们就能拥有一切/114
如何不被外遇/118
说谎其实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123
让爱重新在身体里温柔流动/125
透过被遗弃,你能看到什么/130
亲密关系中的恐惧/134
面对自己的情绪是良好沟通的开始/138
戴着镣铐也要勇敢向前/141
04 重建父母与孩子的世界
为人父母,你站对位置了吗/145
要改变的是家长,不是孩子/147
虎妈狼爸在向孩子要什么/150
错位的母爱/153
强势父母,懦弱孩子/155
教孩子学会说“不”/157
孩子不是我们的装饰品/161
05 我们所不能抗拒的自己
放轻松,开始爱自己吧/165
不为自己负责的极致/167
活出孩子的天真/171
自爱与自私/173
在梦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潜能/178
你拥有的,他未必就拥有/181
唤醒你的女性能量/184
生命是一场臣服/189
06 谁是你心灵上的邻居
做别人生命中的加号/193
批评是灵修的最佳燃料/194
如何拥有自得其乐的能量/197
自利和利他/201
做别人生命中的加号/204
为自己留白,为他人留福/207
什么是真正的行善/211
07 穿越生命底层的暗流
发掘黑暗中的力量/215
修行是一场骗局吗/217
修行并非为了不再受苦/221
灵修就是要为自己负起全责/225
与灵联结的连续呼吸法/229
无计可施了?祈祷吧/232
◎ 勇敢做自己/236

作者简介

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时隔两年的最新作品。
在书中,作者提出: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的遮蔽下,会看不清楚我们和爱人、亲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穿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穿越自我的障碍,通过学习如何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会接纳、臣服和放手,来修复和重塑我们与原生家庭、亲密爱人、友人及自己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0条)

  •     真正让我们受苦的永远不是外在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念头和情绪。老老实实在每个当下看着自己的所有妄念,忍痛去体验身体因情绪而引起的不适,这样才能慢慢放下,才会成长。苦已经受了,如果没有得到成长,就太亏了。痛苦是成长最好的肥料,感谢老天不断造就我,让我一层层地脱落自己虚假的外壳--那些不是我的东西。--真是: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现实的镜子里的自己。我们内心的纠结大部分都源于我们的孩童心态--觉得委屈,觉得对方“应该”要怎样,要找人为我们的情绪埋单而不是自己去负责 。如果有一天,你厌倦了这样的戏码,愿意长大成人,就有希望改变。成人愿意享受孤独,愿意接受痛苦,而不去逃避或是别人负责,愿意承担委屈而不一定要去讨回公道。你准备好长大了吗?我们都害怕推动爱、害怕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害怕自己会永远孤单、害怕得不到爱和拥抱、害怕得不到支持。它们就像默认魅影,时时啃噬着我们的神经。当内在力量够了时,我们就能有勇气去接受;我会失去爱,我会孤单,我会得不到支持,但我会爱我自己,我会陪伴我自己,我会支持我自己。那么情势就会逆转了。--关于与父母的关系做儿女的,有责任尽孝道,但是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扛起父母的悲伤和痛苦。放他们自由吧,这样至少你自己有了自由,有了快乐,而能毫无阻碍地去爱父母,接受他们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 我们是如此不自由的人,因为太想操控一切!有种爱是:我不管你的快乐幸福,我只关心你是否按照我说的去做、去生活。如果你正被这种爱凌虐,请别允许自己待在这种处理里,无论对方是谁、曾经为你做过什么。如果你正用这种爱加诸别人身上,请诚实面对。爱的前提一定是希望对方在自由意志下幸福快乐,即使你觉得他的选择是对的,也由他去,祝福他。当亲密关系遇到障碍时,我们都觉得对方需要改变。其实真正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为什么老天要我碰到这样的人?他来教我什么功课?如果行有余力,给对方你想要的,无非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不是恣意的娇宠,而是有原则的尊重和宽容。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对方改变,你只能创造一个让他愿意环境。如果你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处理亲密关系的时候,你就会有意识地放对方一马。不管是什么事,最终都是你的功课,而对方只是来告诉你、帮助你去加深了解自己的,进而帮助你成长而已。--记得上大学时,就有一位女老师告诉过我:不要试图去改变男人,那是没用的。。亲密关系最大的冲突来自于我们期待对方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学习满足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内在对“关爱、呵护、认可”的需求,那么你的伴侣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而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无论是伟大地为TA,还是志在使自己成为最幸福的人,好好地去爱自己吧,学会想要的自己给自己,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包括所谓的浪漫、鼓励、支持、赞美与欣赏。人生最大的成长来自于受苦中,我们保持着信心和希望,把苦难的考验当成功课来做,认为这不是老天恶意的玩笑,而是他精心为你安排的培训。培养接受自己内在负面情绪的能力(和它们共处于当下的能力),多看看书,多和有生活智慧、对你关心的友人交谈,这样会让你比较快地走出痛苦。 --多好的指导,若早有人告诉我这些多好,这些我活生生地从痛苦中挣扎出来的,就这几句就概括而已...STOP ,NO 矫情。。不要忽视孩子。。 孩子来到我面前时,我问题时刻把注意力放到他们身上,让他们知道,我有多重视他们,我的心中随时随地都为他们留了一块空间。 --学习看齐,因为我清楚自己是多么欣赏与满足,有这样的人待我。而如果我这样对自己的女儿,无疑,她们长大了不会随意去外面寻找温暖,因为她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爱。一个好的亲密关系中的爱是循环流动的,你给出去,对方收下了,然后又以更多的爱回应。如果你规定对方的回应方式,或是你给出去的爱不是对方想要的方式,爱的流通就会受阻。以对方想要的方式爱他(但不是委曲求全地推动自己),并且接受他独特的回应方式,你就会拥有历久弥新的亲密关系。--像极了《爱的五种语言》。若你们爱的方式不对,像我要的是苹果,为什么你偏偏给我香蕉,就感觉不到爱了。把对外投身的眼光拿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这个世界的人、事、物都是一面镜子 ,映照着我们内心的世界。真正爱一个人不是平常表现有多在乎他,而是当闹矛盾你被伤害到时,你能否拉下脸来显示自己的脆弱,温柔地告诉他:“你这么说或这么做我很受伤。”不是责怪,只是分享。不是抱怨,只是倾吐。在我们先自我安抚情绪之后,才能有能力这么做。想要好的亲密关系,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是第一步。--学着不带情绪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做到很难,我知道,我也是,在注意练习中。你是否在不了解一个人,甚或是了解他不适合你的善下爱上他?那你就是上瘾症,也许对不爱上瘾,也许对拯救人上瘾,也许对被虐待上瘾,也许就是对痛苦上瘾。这人就是你最好的老师,教你要去爱自己。既然苦是一定要吃的,何不学会自己的人生课题?如果学不会,同样的课题会再度出现,只是换个人来演。生活中有了委屈找不到人倾诉的时候,我不会去责怪我的另一半,要他为我的感受负责。我为自己的感受负起责任,同时愿意去承受自己内在的痛苦,试着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安慰自己,心甘情愿地停留在那个从小到大我一直想要躲避的感受中:孤独与无助。当我不再视它们为洪水猛兽,愿意席卷去与它们和谐共处的时候,它们也就不像以前那样时时来造访我,而且一来就赶不走似的。如果你可以给一个人他童年时没有得到的那种爱:支持、包容、理解、关怀,那这个人是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其实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我们不断地要求外在的人、事、物改变,却不会跟自己内在那份不舒服的感受和平相处,因为外在的人、事、物总会让我们不舒服,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很多人(包括我)把恋爱的对象当成生命的救星,片刻不想离开,耗费心力地投入自己生活的全部。但这是缓兵之计,最终,我们必须去面对和承认我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怎么来怎么走,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我必须自己去拥抱我的内在孩童,做自己最好的伴侣,而不是在外面找慰藉。一首关于聆听的诗:我想做的 只是 深深地聆听聆听生命的哀愁与美丽......然后 在感动里 找到宝藏......当我面对你时是 一种放松、安静、准备好的状态下温柔又精准地“接收”你发出的信息像一条柔软的羊毛毯子可以安稳地包裹着 你的伤与痛并 带着虔诚的祝福、尊敬与你同“在”...... 这 就够了女人都怕看男人的。自卑的女人看了就惶惶不安,心里没谱。傲慢的女人看了就来气:你以为你是谁啊?任什么摆臭脸给我看?有智慧的女人看男人不高兴了,心想:我做的事让你生气了,但我问心无愧,你要不高兴,我很抱歉。 生命如此短暂,我不会允许任何人夺走我当下这一刻的喜悦。你是哪一种女人呢?--关于道歉,要学习!所谓诚恳地道歉,不是一句真心的“对不起”就算了。他分分析、检讨自己的心态或是行为,甚至追溯到小时候的一些事件,说明他那惯常性的反应行为方式不是针对我而起的,或者其实是我触动到了他的什么伤痛,所以他才会做出那种行为或说出那种话。这样的道歉方式让我极其舒服,而且立刻就会心软。(米兔。。)当你想要你爱的人向你诚实地表达他自己的时候,你可能要营造一个你不会批判他的安全空间,鼓励他探索自己内在的感受。 --关于与孩子的交流平常我们要教导他们明确是否,知道好歹。把孩子放在他们应该有的位置上,对长辈要尊重,对父母的付出要知道感恩,对自己该做的事情要有责任感。做家长的要花一些心思去教育孩子这些,而不是让孩子觉得你活该欠他们的。--普天下所有人的心声请不要把你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套在我的身上,我需要的只是你的爱和支持,不是用你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我。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经历了什么,面对的又是什么?--爱是接纳TA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评价、要求。你想要TA变成什么样,要先想一下:你为之又付出过什么?你有毛权利去要求?..WHO R U ?在玩乐中,我也不执着于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一定都要是下面的或是好的。既然另一个世界里没有负面的、坏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不急于趋乐避苦。管它是什么,来了就好好经历享受,臣服是能够让你在这个梦境当中玩儿得转的最佳策略。谦卑和诚实也会让你的日子更好过。--如果人生是场清醒梦,何不把发生的一切都视为虚幻,管它是什么,来了就好好经历享受..很多人一直问:如何去拥抱自己的负面情绪? 很简单,就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当下,不看手机不打电话,什么都不做,不想别的,就是乖乖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哪里难受。 感受到了就跟那个不舒服的身体感受待在一起。 感受不到就去观自己的呼吸。非常简单,但是很不容易。 至少试试看吧,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不会那么想逃了。 --而且,心会变得平静,不那么觉得难受不自在了。
  •     张德芬的新书《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比起她的处女作《遇见未知的自己》,更多了一份坦白和真情流露。在书中,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举了很多例子,剖析了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迁,这对于渴望在书中找到答案的人来说十分有用。市面上已经充斥着太多“理论派”身心灵作家,他们以一个个看似富有哲理,实则空洞不实的小故事出发,说着一条条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各种价值观驳杂不纯地混在一起,形成了一锅莫名其妙的大杂烩。看多了不仅无实际用处,反而还会令人迷惑。如她这般亲身体悟并践行一个个哲理,方能以真实的力量直击人心。看了这么多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心理咨询师,我发现人最难的不是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而是让自己受苦。如我最推崇的心灵书籍作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开篇中说的那样:“人生苦难重重。”大多数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与痛苦作斗争,试图将它完全消灭。殊不知,只要有思想就会有痛苦,痛苦是我们活着的代价。如果有人说他完全没有痛苦,那么他不是麻木,便是无知。人若是以完全消灭痛苦为目标,只会在痛苦与失望中越陷越深。唯一的解决之道,便是接受“痛苦会永远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并试着与它和睦共处。张德芬在这本书中虽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方式稍嫌曲折,容易令“脱苦”心切的读者误认为,努力接纳自己的情绪,与之和平共处的最终结果会是免除痛苦。若这么理解,他们便很容易在失望之后放弃心灵的探索和修行。我们常常会有疑问,为什么很多人嚷嚷着痛苦不堪,却始终不寻求改变或解决之道?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们能从这痛苦中获益。女生沉浸于失恋的痛苦中不可自拔,心心念念地恨那个负心薄幸的男生,可能是因为她不愿承认自己在这段感情中的过失,害怕面对“是自己的错误导致那个人离开”这样的现实;被家暴得死去活来的女人,也许是想通过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来获得周围人的同情和认可,避免承担万一离婚之后金钱与社会地位双重失落的打击;拼命责怪父母管得太严以至于限制了自己人生的子女们,也许是想将自己人生悲剧的责任推到父母身上,以逃避承担自身命运的重荷;我们每个人都会本能地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害怕承担责任,而痛苦,常常就成了最好的借口。要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但更要对自己狠一点,舍得让自己多受点苦。而自省作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一定要紧随其后,这样我们所受的苦才可能滋养身心,成为成长的助力。文/曹怀宁 2013.09.11
  •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作者提到,鸭子如果在一场激烈而短暂的肢体冲突之后,会分别往不同的方向游开,然后用力振动它们的翅膀几次,好释放刚才打架时所累积的多余能量。接着它们会继续安详地在水面上游动,好像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荣格: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真正让我们受苦的永远不是外在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念头和情绪。杰德.麦肯纳:把世界当舞台,把自己当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但是知晓真正的自己不是角色,而是那个永垂不朽的演员。每个人都口口声声说要幸福,但他们真正要的是遵循自己的惯性,盲目地过生活。宁可责怪别人也不愿意自我检讨,只会往外看,不会往内看。宁愿因坚守自己的坚持、想法、信念而受苦,也不愿意改变。你爱自己吗?检验标准就是你一个人会不会感到无聊。因为当你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时,哪怕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挨着他坐着就很开心了。那对自己呢?爱自己要先从当下每一刻好好陪伴自己开始。孝敬父母有是有三个层次的:第一是财奉养,给他们很好的物质生活;第二个层次是身奉养,能够晨昏定醒省、嘘寒问暖地照顾他们;最高的层次就是以智慧奉养,父母有他们自己要学习的功课,你不可能一味地迁就他们、委屈自己。我们自己想要成长为成熟的人,一定要和父母“离婚”,或是“断奶”。在情感上,能量上要和他们脱离牵缠,划分清楚。曼德拉: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其实没有一件不是为了自己,如果承认这点,就为自己所所有的行为负起责任,同时,不要因为得不到感激而失望。一般人所谓的爱,其实都是控制、占有和恐惧的代名词。一朵花不会说,我们只会好人芳香,不会坏人绽放。太阳不会说,我只照顾好人,让坏人在黑暗里哭泣。真正的爱没有对立,没有条件。当他跟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要有个清楚的解读。他爱的是爱上你的感觉,他爱的是你让他感觉良好的那些优点。等到你让他感觉不良好的时候,再去看看他还能不能表现出爱你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和自己内在那种不舒服的感受同在,依然表现出关切你、爱你的态度,这个男人就太难能可贵了。你是否在不了解一个人,甚或是了解他不合适你的状况下爱上他?那你就是有上瘾症,也许对不被爱上瘾,也许对拯救人上瘾,也许对被虐待上瘾,也许就是对痛苦上瘾。这人就是你最好的老师,教你要去爱自己。既然哭是一定要吃的,何不学会自己人生的课题。如果学不会,同样的课题会再度出现,只是换个人来演。如果碰到让你一见钟情、似曾相识又怦然心动的人,快跑!因为他将会启动你此生最重要的人生功课,他会践踏你的自尊、侮辱你的智慧,让你感到无价值、被抛弃和不被爱。如果跑不掉,我可以给你的最好忠告就是:带着觉知,像演员扮演角色那样观察自己。因为苦是吃定了,带着觉知吃苦至少可以学习到智慧。你的外貌逐年老去,只有内在才能焕发吸引人的光芒。当你想要你爱的人跟你诚实地表达他自己的时候,你可能要营造一个你不会批判他的安全空间,鼓励他探索自己内在的感受。我深切地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看到,自己是否依赖孩子为你去外面挣得面子和光荣,因而对孩子有非常高的期许,或是基于自己的不安全感而在孩子身上强加诸多的限制和要求。我期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成熟的灵魂,他只需要你的指引,不需要你为他定制一个人生。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两个字放在我们最紧密的人身上——“应该”,而这两个字就是通往地狱的捷径。给痴心女子:当他说“我爱你”,这完全不等同于“我会好好对待你”,我会用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我会把你放在第一位。通常“我爱你”指的是“我需要你,跟你一起让我自我感觉良好。”如此而已。想要找到一个坚强自信的男人,你就得展露自己脆弱、服输的那一面。想要一个呵护你,保护你的男人,你就得让自己不要无止境地一再付出,想要找个男人而不是男孩,你就得做女人而不是女孩。只有放下想要拯救别人的欲望,你才能找到不需要你拯救的伴侣。他们就像没有意识的机器人,在朋友聚会的场合里,自故自说自己的事情。别人说什么,他都要把话题拉回到自己身上。这样的人是爱自己的吗?我要说,正是他们太不爱自己,所以才要不断地在外界乞讨注意力和关爱。《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自己有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别的身份,但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份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传记”,我们的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我们的安全感就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当这些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吗?如果没有这些熟悉的支撑,我们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一个令我们焦躁的陌生人,我们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却从来不想真正面对他。我们总是以无聊或琐碎的喧闹和活动来填满每一个时刻,以保证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美国作家杰德·麦肯纳把人生比喻成是在做梦,这种比喻古来有之,不足为奇。不过他的独到见解在于,他认为开悟是“从梦中醒来(Awakening from the dream),这样的醒来是大彻大悟的,整个人都脱离了梦境,你梦中的角色都不用扮演了。如果这个地球是一个大游乐场,你就是离开了游乐场,不玩了。他不建议灵修的人追求这种目标,因为我们在梦中、游乐场中是很好玩的,这是我们来这个地球的目的,不是吗?何必急着醒过来呢?如果你因为梦境太辛苦,过得不开心,所以想醒过来的话,你就是没有掌握做梦的艺术。杰德·麦肯纳的建议是:在梦中醒来(Awakenning in the dream),你还是在梦中,但是知道自己在做梦,也就是所谓的”清明梦“。如果我们真的看透人生不过就是梦一场,那么我们可以在梦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潜能,把梦境中发生的一切都视为虚幻,但是不影响我们享受梦境。当炮弹朝你飞来的时候,如果你转身就跑,你会被炸到;如果飞速地朝着炮弹的来处奔去,你会发现炮弹从你的头顶掠过,远远地落在了后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遇见未知的自己之后又一次让我觉得她写的好看的书,对于亲密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要与我们的父母以及伴侣和解,说到底还是和我们自己的和解。
  •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其实你最爱的人是自己。
  •     有原则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一切以爱为名的控制,其实是自私的。
  •     年龄和阅历或者是自己原因吧,对这本书不是很有耐心读下去。没想到豆瓣的评分这么高。
  •     第一次知道张德芬是在好多年前看她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让我重复看好几遍的书。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不少的共鸣。尤记得那时看完书后我是买了十几本,作为礼物送给各好友。深切地希望每个人都能活自己。 N年后再看她的著作《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本的内容好像很切合此时的需求,一些存在思想里的模糊理念,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确地知道怎样地面对自己,把自己放在自己的责任里,活好每个当下。再一次产生共鸣的感觉犹如夏品青梅冬煮雪般清爽。 两次接触张德芬的书籍,好像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正是当时急需的成长养分。 挺喜欢书中的几个理念: 接受、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学会对自己负责 做别人生命中的一个加号,一个单纯的加号,简单、快乐、自由、富足。 我们为别人的付出,到我们给出的那一瞬间就已经结束了。
  •     心里不强大的时候 这种书还得看啊自认为张德芬境界越开越高了 不过这本书重点在亲子关系上
  •     能和最深处的自己对话,了解自我的真实感受,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建立在别人的行为之上。长大了,就要学会独处,学会享受孤独。
  •     也就第一本棒棒的,这本真心觉得拼凑感十足。
  •     时刻注意观察情绪的产生,注意以第三者的角度去了解小我,看看小我在干什么,如果接受情绪,与情绪共处。
  •     我的事,他的事,别人的事。不要把自己自私的爱当做别人的枷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别人管不了,也没必要管。
  •     与老公齐分享。有很多共鸣。慢慢学习中!
  •     人生是个游乐场,像陪伴热恋的爱人那样陪伴自己
  •     学会勇敢做自己
  •     对更好的经营亲密关系有启发的一本书,虽然还有不少地方没太读懂。
  •     很想 很想
  •     受益匪浅!书中提到要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我总在想这是认知了自己的一半,接纳后如何活出更好的自己是我最想知道的。
  •     老赵说我还她之后她要再看一遍,确实是常翻常新的书。这本书加上中药我觉得我最近好多啦哈哈
  •     我是看到这个标题买的书,以为是个励志的故事,毕竟作者有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前面,看了一半之后有点傻眼了,整个书本基本上在说心灵净化,灵修之类比较消极的东西,还不如古代的道德经,道德经起码讲述的是以退为进。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还是要选择努力去奋斗,在没有到达自己的顶点时不要停下来,没有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正是这份不容易而特殊。如果你为尘世所累,需要净化心灵,可以看看,书本要挑对适合自己的。
  •     唯心主义 偏偏治愈过我。
  •     看了她的五本书,觉得看了第一本和第五本足矣。一本关于自己,一本关于与他人的关系…通篇下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     很棒的灵修书,值得再次翻开来学习咀嚼
  •     很好的 帮助梳理心的书。
  •     解救家庭矛盾和亲人间的怨恨,读一读很平静
  •     给我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指导,学着在恋爱时管理自己的期待。学习了非暴力沟通方式及所有的外在关系都是人和自己的关系的观念。
  •     前半段都是浓浓的鸡汤味,后半段才有了点意思。我相信人生的苦难学说,不信完美主义的幻想。同《少有人走的路》有类似的观点,其实这类书和心理学上的研究课题都大致相关。就看作者信封那个人的观点,当然也看读者听取谁的观点。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有能力爱别人。
  •     挺不错的,教会我们如何去爱
  •     上一本的附注里面写错了 是听过这本书的讲座 不过却没读过 呵呵
  •     当我在云霄飞车上尖叫的时候,请不要同情我,这是我排队等了好久才坐到的。
  •     开始了
  •     跟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样的思想,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内而外的,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     让自己成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也算是鸡汤吧,看着不错,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太微妙,人性都是自私的吧。有时我们希望我们亲密的人成长,其实也是减轻自己的负担,可是未必他们理解我们,可是会造成关系的恶化,所以看看仅仅作为心理安慰吧。
  •     毒鸡汤~
  •     对家人要更多的鼓励跟信心,而不是把恐惧跟害怕传递给他们。
  •     道理懂得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最近又拿起来读,自己在亲密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想寻找解决办法,心路历程有在我4月10号那天的日记里记录,感觉蛮有帮助的!
  •     怎么说,现在看来并没什么,但当我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此书还是蛮受益匪浅的
  •     管理自己的欲望…一切先反观于己@Week 15,2017
  •     下次再不只看名字就冲动了。
  •     有点失望,冲书名买的,以为是像《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样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长故事,结果只是一个个不甚相关的短文
  •     一本废话书
  •     对于我们爱的家人,恋人,朋友,我们往往保护都还来不及,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我们对于我们爱的人内心的心智模式究竟是怎样,如何打破固有思维,让自己活的更通透
  •     很有帮助的一本书 深入心灵 就是写得太啰嗦
  •     两个月之前看到书名就非常想读的书~刚看完前面一点,有个概念还不错——“下戏”,有的时候不要对自己的角色入戏太深
  •     路漫漫,多关注自己,多爱他人。
  •     自我剖析的很好,适合慢慢阅读
  •     本来以为自己不喜欢这种鸡汤,但还是被灌迷糊了。没想到这么志同道合
  •     什么人需要鸡汤?灵修?甚至是宗教?有一个观点很赞同,那些不希望祈祷外在力量,不相信在眼前不真实存在事物的人,其实是还不够绝望。反之,也预示着他们的坚强,愿意用自身力量解决困境。所以,我可能太顺了,还没遇到什么绝望之事,老觉得鸡汤心灵神马的都是逃避的bullshit.....
  •     很喜欢。每每读来都会让自己在纷繁中静下心来,让自己抽离出来,冷眼看自己的情绪、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不如说舍得让自己受苦,关注内心,平和自己。
  •     心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