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最后一季》书评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52013931
作者:[美] 埃里克·布雷姆
页数:372页

他死于理想

他死于理想一句话总结这本书“一个人怎么不听人劝,非要把理想当工作,最后又被理想慢慢虐死的故事。”如果两句话的话,我会加上,“另一个人用八年时间,把这个真人故事整理了出来。”按照《欢乐颂》和《小别离》的现实主义逻辑,这本传记该列到“讽喻劝诫”类中。特别适合在大学毕业季,恐吓一下天真的年轻人。看,不听爸妈的话,不肯好好赚钱,最后就是这般。可真要按照中国主流价值观,其实都不该有这书的。一个作家花8年时间去写一个失踪的国家公园巡山员。为普通人写传。这样的选题,小众中的小众。如果我朋友要选这样的内容来写,佩服之余,恐不免要劝其三思。写出来,谁来出?编辑提这种选题,碰上尖酸刻薄点的主编,直接开骂;客气点的也会让你省点力气,继续埋头看稿吧。好在这事出在美国,成了书,也就能看到一个普通人,凭着自己的心意,能够把自己的人生折腾出花来。对于我们,他仿佛活在平行宇宙。巡山员,中国也是有的。2016年,长春永吉县岔路河镇星星哨水库打出高薪招聘巡山员的启示。男,23-45,身体健康。(这个年龄层的男性最好找工作。)其他要求是:吃苦耐劳;有责任心;适应林区和农村工作和生活。中国特色的一条:退伍军人和有相关经验者优先。薪酬呢,工资2500元。 包食宿 每周休息1天不知道长春的消费水平如何。这家公司同时招聘的前台接待的工资开到了 2000-2999元/月。神奇的是,长春永吉县开出来的薪资水平,放到美国一看,居然并不低。美国的巡山员,大部分都是临时工。他们没有退休金,家人没有医疗优惠,(美国看病死贵死贵的。)巡山员还得自费接受执法和急救训练。一年里,只有游人最多的夏天才有工作。而且,长长要几个月常驻山中,不得跟妻儿团聚。讽刺的是,巡山员的实际学历并不低,有一技之长的不在少数。他们之中有哲学硕士、艺术史硕士、计算机工程师、摄影师、滑雪教练,还有人曾经参加过国际登山队。过去,美国人管巡山员叫“九十天奇人”。在美国大众的刻板印象里,就是爱好自然的大学生,或者毕业后为Gap Year准备的年轻人。总之,这是一份做“正经事”前的玩票。既然工作足够有趣,待遇就不会那么体面了。相比把兴趣爱好当工作,然后把事业做出一朵花来的励志故事,生活中,更常看到的是,工作有多喜欢,待遇就有多糟心。年年岁岁,当年凭兴趣而选的工作,如今看来鸡肋,又茫然不知前途何在。某公共大号上大刺刺教诲:“年轻人不要把兴趣当工作。”涉世未深,你真以为了解理想工作是怎么回事吗?当巡山员沉醉在山中美景时,他们有时会幸福地恍惚,竟不敢相信,有人愿意付钱来让他爬山。真是爱死这份工作了。恍惚之后,这份爱,很快要受考验。第一,钱少。付完家里账单,买了装备,食物和汽油,在山里窝到十月,或许银行账户里还能剩下几毛几分。第二,有编制的更少。传奇巡山员蓝迪,也只是整个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里14个带薪巡山员之一。第三,物资匮乏。装备补给靠直升飞机空投。橘子,苹果和蔬菜是高山值勤期间最渴望的美食。天气不佳,直升飞机不能起飞的时候,执勤人员只能枯等补给。就算是服役30年的蓝迪,也觉得这段时间,如同在炼狱。第四,工作危险。包括而不限于寻找失踪的登山客,赶熊救游客,捡垃圾,取缔非法营火,还必须常常寻找遇难者尸体。第五,不受待见。有些国家公园署长官戏称他们是“一票疯子”,是二等公民。很多玩gap year的青年,山野里闲晃几年后,不是重返社会,就汲汲营营谋取在国家公园署或内政部的一官半职。第六,死后才有福利。因公重伤殉职,家属可以获得政府万元“抚恤金”。这份让菜鸟觉得幸福得要晕过去,暗自庆幸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工作,对老鸟来说,无比残酷。工作28年的蓝迪,唯一的员工福利就是给妻子留点抚恤金,他本人还得先为工作死一死,并且证明他的死跟工作相关。其他待遇跟新人一样。就连表彰成就的徽章也没有。那是奖赏给聪明人的。他们是国家公园署的永久雇员。对巡山员来说,这份工作的成就,“只可能来自你们心里,最好别冀望国家公园署。”蓝迪的理想工作,对他严酷到什么地步?蓝迪的父亲, 美国大萧条时代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山野的爱好者,野花的鉴定权威。他培养了儿子蓝迪对大山的爱。然而,他也不能接受儿子为了山,放弃读大学,终身去当巡山员。父子俩对梭罗、惠特曼、缪尔的爱,无力弥补人生观的鸿沟。当父亲的,做不到为理想而抛弃一份好差事,也就希望儿子跟他一样,有节制地爱着大山就好。终归还是要回归社会,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蓝迪不愿意。他比父亲走得更远。于是,父子俩就没有什么话好聊,除非是野花。蓝迪当上巡山员后,一个夏天走了近1,280,000米,向1400多人传讲福音,撤离十几名受伤的登山客,却没有收到父母的只言片语。连他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也是相对无言。这些不曾说出的话,成为蓝迪的阴影。他怪父亲始终不曾给他情感上的支持,也怪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日后,巡山时,他胸前总装着父亲看野花用的放大镜。蓝迪的妻子因为他对大山的爱而爱上了他。婚后,却发现丈夫更喜欢跟大山在一起,而成为自己婚姻里的第三者。蓝迪失踪那天的口袋里,就揣着妻子寄来的离婚协议书。上级领导来园区视察工作,蓝迪没有跑前跑后,曲意殷勤,后期考核被刁难,不予续聘。最后对簿公堂。花了夫妇俩一年的收入请了律师,也无法续聘,只能消除领导不实的评语。不得已,换了另一家国家公园才能继续当巡山员。对于上级来说,蓝迪的品行的确有点问题。他曾用姜饼干贿赂绘图员,好让一条步道不出现在公开发行的地图上。作者在访谈里说,这本书,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蓝迪和他挚爱的山。其余皆为他者。穷困,辛劳,没有荣誉表彰,身死后,妻子为争取唯一的福利,十万抚恤金还要对簿公堂。妻子付不起律师费。Komadina律师了解案情后,愿意免费为她辩护。可到了发传票时,仅仅是证人们的车马费又让她陷入财政困窘。最终,人们找到了蓝迪尸体的残骸。幸好,尸身上有制服残片,这一发现让他的律师和妻子松了口气,在法庭有了证据,可以证明他因公殉职。作者的眼中,蓝迪的一生都过着自己所爱的生活。太过美好的人生,普通人无法承受,必有阴影,方显婆娑世界的面相。智者自能从苦痛和折磨中超脱。蓝迪曾见群狼分食活鹿,抬头嚎叫。他写道:“的确值得高歌。”并非对强者的膜拜,而是自然循环,天道如是。作为自然的子民,他和小花鼠分享饼干,成一日友。他也能接受自己的尸骨四分五裂,野兽啃咬,散落各处。他死于理想。他也有这样的领悟。你呢?-----------------

但得崇山,托此浮生

一个人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并不是人人都会去思索这样的问题。多数人的生活受驱于生存本能和流俗成见,懵懵懂懂,潦草行事。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作出理智的判断,并坚定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即便无名,也会被我视为勇者。他们以自己的勇气和意志,拓宽了人类生活的经验,让人恍悟: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生活。蓝迪•摩根森便是这样的人物。如果不是一场意外的死亡,他可能永远都是内华达山脉一位籍籍无名的巡山员。当然,即便现在有了《山中最后一季》这本专门来记述他的故事的书,他大概也不会变成人尽皆知的英雄。但这样岂不更好?比起浮夸的英雄故事,那些度过了真实人生的凡人,也许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力量。死亡之谜蓝迪•摩根森,我们在书里第一次读到这个名字时,他正从内华达山上简陋的木屋哨所醒来。作为一名在群山之中工作与生活了二十八年之久的巡山员,这个七月末的清晨与往日无别。他查看铁桶里的水昨晚是否结冰——在海拔三千三百多米的高山上,即使是夏季的夜晚,温度也可能降到零度以下。他点燃炉火为自己烹煮早餐,简单的早餐过后,便开始收拾自己的巡山员装备:一口小锅、登山炉、燃料罐、露宿睡袋、急救包、头灯,以及食物。所有这些让他的背包沉甸甸的——当然,向来如此,并且一样东西也不能少。蓝迪整装出发,并在门口留下纸条,提醒来人请勿擅入。一切妥当,他迈开大步,没入群山。但他并没有如期回来。四天之后,蓝迪的同事桑格无法联络上他。国家公园随即展开地毯式搜救行动。然而,十天的大规模搜救一无所获。蓝迪的去向依旧成谜。如果不是蓝迪在失踪之前表现出了种种反常迹象,如果失踪的是另一位经验不足的巡山员,那么这或许只是一起普通的巡山员执勤事故。然而对于蓝迪,人人都相信,他最不可能在山里迷失。因为近三十年来,蓝迪每年夏天都在这座山上巡游,他是山上的活地图和荒野搜救高手,哪一条小溪不曾映照过他的身影? 那么,蓝迪的失踪是不是有另一种可能——自杀?在失踪之前,五十四岁的蓝迪由于陷入婚外情的纠葛而处于情绪低谷。对山间地形了如指掌的他来说,他会不会是故意找了一个地方,自我了断?死亡,对于蓝迪来说,会不会就像多年前他选择远离喧嚣尘世、去做一名巡山员一样,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天性的召唤,抑或一种自然传统?约翰•缪尔(1838—1914)是美国自然主义与生态保护的先驱,也是蓝迪•摩根森的偶像。出生于苏格兰的缪尔,十一岁时移居美国,全家以经营农场为生。在大学里学习几年后,热爱自然的缪尔自主辍学,徒步一千多英里,从印第安纳走到了弗罗里达。在抵达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的优胜美地时,他被那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一边兴高采烈地干着一切可以谋生的工作——渡船工、牧羊人、驯马员——一边在山间漫游,思索着如何保护这座“自然圣殿”的生态系统。缪尔崇拜自然的力量,热爱地质,他多次徒步在优胜美地的山间进行野外考察,并发表了很多文章来呼吁保护内华达山脉的原始风貌。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在优胜美地建立国家公园的议案。缪尔去世三十年后,蓝迪•摩根森一家搬进优胜美地山谷。当时的蓝迪只有两岁,父亲曾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银行职员。但是,大城市对这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英文专业男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因此,当他在优胜美地公园署谋得一份差事后,便迅速辞掉了银行的工作。他们的新家崇山环绕,窗外绿草翻腾。蓝迪的父亲很快把他的天性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山谷区闻名遐迩的野花权威。他常常带着两个孩子到山间探险,在绿树溪谷中为他们吟诵缪尔的诗句。如果路遇巡山员,父亲一定会向这些保护着山野纯洁的工作人员扶帽致敬——是缪尔的那些诗句和父亲这个小小的动作,在蓝迪心里埋下了当一名巡山员的愿望吗?不得而知。我们唯一可以了解的是,多年后,大学毕业的蓝迪像蒙受某种召唤一样,放弃了到城市中谋取更轻松优渥生活的机会,返回内华达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成了一名真正的巡山员。年复一年,巡山员蓝迪行走在为纪念缪尔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缪尔步道”上。自然,蓝迪的选择让他的父母感到气闷。虽然父亲也热爱山野,但真正在高山上生活却是另一码事。巡山员的艰苦、清贫、籍籍无名以及未知的风险,让父亲对蓝迪的担忧转化为彼此间的隔阂。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其父才有其子。某种意义上,父亲是蓝迪的自然启蒙老师,是他把蓝迪引入了自然这座圣殿。蓝迪,只不过比父亲走得更远一些。蓝迪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严苛的职业精神,更多地来自于缪尔的影响。但正如内华达山脉彼此交织的溪流一样,缪尔的自然精神在当时的美国也并非偶然,而是整个美国文化运动的一部分。1871年,美国超验主义创始人、被林肯总统称为“美国文明之父”的爱默生(1803—1882)曾经到优胜美地寻访缪尔。爱默生是美国那一代人的精神领袖,也是缪尔的偶像。在那本著名的《自然沉思录》(1836)中,爱默生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是挚爱自然的,那么他的内在感官与外在感官就总是息息相通的,纵然他已经进入成年,但其仍然童心不泯。他与大地和苍天的神交成为他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他与自然独对时,一股激越的欣喜将流遍周身,即使他本来正不胜伤悲。一百多年后,爱默生文字中蕴藏的精神能量,已经自然而然地流淌在美国一名最普通的巡山员的思想血液里。倾听群山的密语作为巡山员的蓝迪,除了热爱用相机捕捉高山上遇见的美景,还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尽管他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显见的收获,但他那简短的日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文字天分。他的日记、他在山间的生活,便是他最精彩的作品。“为什么花草树木、万事万物要存在?因为少了这一切,宇宙就不再完整。”二十四岁的蓝迪在值勤的湖畔写道。谁教会了他如此深刻地领悟自然的完整性?我想,并不是他的父亲,也不是缪尔或爱默生,而是大自然本身。当一个人从幼年起便在山间奔跑嬉戏,穿越发梢的微风、树叶的轻吟浅唱、黎明远山的蓝霭、溪流的欢悦清澈,都在一遍一遍地向他诉说着自然的奥秘。生在其中,身在其中,蓝迪像山间的任何一株野花一样,对脚下的土地满怀感激之情。纯净,没有人迹,没有护栏,也没有垃圾……几乎看不到半个鞋印。在高山,超过林木线(不是伐木线,这样对树木不敬)之上,绿草和野花丛丛簇簇,生在巨砾之间,小溪在青青河岸和巨砾底下潺潺涓涓,冰潭默默,岩石矗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真是太丰富的自然天地!我们在《山中最后一季》中读到的所有蓝迪日记的片段,都是这样带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简单和美。在自然之中,唯有摘下文明铠甲的人,才能真正“看见”自然。人类最引以为傲的“自我”,在自然之中不仅没有位置,还应该被彻底驱逐——正是那些自大傲慢的“自我”,肆无忌惮地亵渎了大自然的神圣和纯净。作为一名巡山员,蓝迪已经自觉从“文明人”这一族类中除名——如果我们把这个词理解为工具理性的信奉者的话。他是山间会移动的岩石、可以开口的树木、默默捡拾垃圾的山狮。他的使命,是为荒野筑起一道防线,保护荒野免受文明的污染。所以难怪蓝迪有时候会表现得愤世嫉俗,把那些乱扔垃圾的游客称之为“两足畜类”。与都市文明的价值观相反,蓝迪认为山下喧嚣刺耳的机械文明世界,才是一种真正的粗野。“要离开这么美的地方,我开始有点感伤。天色越来越晴朗、深浓,也越来越接近秋天。然而前方还有美好的事物,再说世上没有永恒,即使永恒的山峦亦然。”在离开一片草原时,蓝迪恋恋不舍地写道。活生生的美,只存在于转瞬即逝的当下。而除了浸润其中,并没有更好的领悟美的方式。诚如爱默生所言,在自然之中,人可以看到某种与自己的本性一样美丽的东西,人是“无可争辩的、永恒的美的热爱者”。正是这一份对自然之美的爱与崇敬,让蓝迪一次次与妻子作别,年复一年返回到夏日的崇山峻岭之间。死亡为他加冕尽管蓝迪与妻子在相爱时,二人相当默契也可以彼此欣赏,但每年夏天的离别,渐渐地导致了两人之间的隔阂。在蓝迪失踪前的两年,他与另一位年轻的巡山员陷入了恋情。蓝迪的背叛给性情真挚的妻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让蓝迪陷入了情绪的错乱。显然,长居山野、性情敏感的他,并不善于应对这样复杂的情感纠葛。他既想与妻子重修旧好,再次赢得她的信任,又深感无能为力。而在最后一次上山之前,他随身携带着妻子交给他的离婚协议书。正是这一纸离婚协议书,让大家怀疑遭遇情感打击的蓝迪有可能选择自杀。并且,在他极度苦恼的时分,也的确曾对好友说此类的话。甚至有人推测,蓝迪并没有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是因为考虑到如果自己在值勤中因公殉职,妻子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补偿。所以,蓝迪制造了外出执勤失踪的假象,其实是死于自我了断。蓝迪的失踪之迷,终结于五年后他的遗体被发现于一处浅浅的溪水。风化的骨头雪白耀目,在溪水与野花之间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那些曾经被他一一装进登山包的物件,随着溪流散落。它们曾经共同属于一个名字:蓝迪•摩根森。根据蓝迪同事们的推断,蓝迪应该是在执勤途中不小心坠入积雪覆盖的冰湖。由于雪崩,原本只是小溪的这一带在那年的夏天形成了一个深深的暗流。背着沉重背包的蓝迪,突然坠入湖中后,来不及挣扎便被卷往下游。我也不太相信蓝迪会主动选择死亡。大自然已经将太多的启示注入蓝迪的生命,他不会那么轻易地选择放弃自己。但是,难道蓝迪的死,与那些偶尔失足的游客别无二致?绝非如此。对于已经将生命托付于山野的蓝迪,他的死依然带着某种神秘的宿命色彩。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这一次,蓝迪以最彻底的方式,向山野交出了他的生命。在拥挤不堪的地铁车厢里读完《山中最后一季》,从字里行间抬起头来,横亘在意识里高耸入云的内华达山脉消失了,周围依旧是前胸贴后背的地铁族。疑惑也随之而来:这个遥远的故事,与我们当下的生活真的有关吗?合上书,再次回到真实的人生与世界。这里是人口两千多万的忙碌城市,每天早上的励志鸡汤比鸟鸣更加有助于度过疲于奔命的一日。 然而你也应该知道,还有更宝贵的东西,存在于我们头顶的上空,那里汇聚着那些有名或无名的勇者所镌刻下的精神密码,有一段来自巡山员蓝迪•摩根森平凡一生的践行:要彻底觉察活着的每一天,深刻感受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以及身处其中的自己。不要在大地上盲目行走,追求成就,却不晓得要迈向何处,何处可以轻轻走过。

《山中最后一季—一场不同寻常的“搜救追踪”带来的无尽启示》

如果有一个人家庭教育良好、物质生活颇为充裕、身体素质上佳、动植物知识丰富、对身处之地的自然风光常充满感情地聆听叙述•••••什么样的社会定位才是更适合他的呢?在国内,就算是把游历当做人生理想的人,符合上述条件的也算得上是能达到徐霞客级别的“高端配置”了。而书中的主人公蓝迪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凭借着上述的优势,成为了一名美国国家公园巡山员。从工作范围、工作时长和职责权限等诸多方面来看,这并不算是一个轻松的活计,可以说没有热爱自然的强烈情绪作为支撑,就很难坚持下去—巡查范围广大,一走就得好几天;一旦有人遇险,搜救行动的范围、时间起始和结束都会脱离掌控;为了保护环境,需要收集、整理大量对自然环境有损害的废弃物和营地残留物,有的时候还会面临猛兽和人为的威胁••••••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能改善这些问题的行动,诸如关注巡山员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通讯装备升级并达到能够精准定位的程度、提高巡山员们的薪酬待遇等实际改善措施都被官僚主义地一拖再拖,让这些致力于守护自然的人被充斥着获取更多金钱的社会氛围忘在脑后,而所谓的“精英们”却乐于在偶尔进山野营时享受巡山员们提供的救护、指引等服务和巡山员们历尽辛苦才保护下来的自然的馈赠。书中以主人公巡山员蓝迪失联数日、随之展开的搜救行动作为叙述主线,将蓝迪因对自然的无比热爱而使他在世俗人群都会经历的家人相处、婚恋维持、同事合作等环境氛围下,显得异常“不合时宜”表述得淋漓尽致。很多时候,看似对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展开调查,无意识挖掘出的佐证和隐情总会减损主人公对真正热爱的事物的分量,甚至流于八卦。但很高兴本书是一个绝对的例外。蓝迪对自然的热爱如此纯粹,除了精神上的欢享全无所求--这是他个人性格的魅力所在,却也让他在未能听从父母建议完成学业时、妻子对与他长年在山里只能享受轻松愉悦的生存氛围却需要以放弃艺术探寻为代价开始抗拒时、朋友们对他同在野外却不热心进行处境交流关系转为冷淡时,无从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以至于事件调查过程中,多次被怀疑事故是由自身精神压力导致,连家属也因此长期无法获得公正的善后待遇。讽刺的是,对蓝迪这样一位灵魂在自然赋予的“保护”神性和社会给予的“欲求”人性间反复交战的人,在他工作期间,国家公园署无人在意他出色的个人素质、服务态度和工作业绩,无人关注他生命最后时期的确可能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但在对他进行表彰的评估程序里,却用官方教条主义的规章无比严格地列出了种种要求,多年里谈及处理结果一直对蓝迪的家人和挚友敷衍塞责,并未体现蓝迪及其家人应享受的人权,不能不让人感到无奈。另外,书中穿插的“美国国家公园巡山员”这一职业的历史发展、生活状态、工作方式、装备通讯、搜救模式等内容的叙述,对我国类似的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建设和搜救措施也是很好的参照,也足以引发人们对巡山员这一群体及从事类似工作的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即使这是在山中度过的最后一季,你也如愿地永远停驻在了你挚爱的山野里。再见,蓝迪。

消失的风景

读《山中最后一季》作者:苏术我是一个户外爱好者。如果不出意外,此时此刻的我可能正在辽阔的中国大陆上进行一次次的远行。可是意外就是那么碰巧。我没有去远行,而是选择了呆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一次一次望着天边看云起云落。《山中最后一季》从一位巡山员失踪开始讲起,历经探索并在寻找中给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环境的神奇。让我心生向往。本书的主人公叫蓝迪-摩根森,一位有着28年巡山经历的巡山员。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那就一位巡山老司机。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巡山老司机,在巡山过程中下落不明。有人说他是自杀,因为这次巡山的背包中有一份尚未签字的离婚协议书;也有人说他可能遇上了什么不可抗拒的自来灾害。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这位巡山老司机下落不明,到底是生还是死?我们只能跟着作者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去解开大自然的面纱以及蓝迪-摩根森的传奇巡山经历。“总有一天,我会走完整条缪尔步道,不留下一个足迹。”这句话就显示在书里第七章的位置。是蓝迪-摩根森1985年于夏洛特湖写下的。大自然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以前曾想放弃学业去当一个迁徙者。背着相机与梦想,走过山川和河流,看一看乞力马扎罗山、亚马逊雨林、瑞士冰河。可惜梦想犹如潜伏的巨龙,蛰伏于心却沉寂不醒。我常常抱怨浮躁的生活,在喧闹的街头看着人来人往。那些人,匆匆忙忙,奔向生活的此岸。以前追求的“静”字,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于是我坐下来,喝一杯蓝山,读一本书。和《瓦尔登湖》不同,《山中最后一季》以记录一个巡山员的失踪来展开大自然的蓝图。在巡山过程中,搜救似乎占着主线,却也给我们看见了在主线外的事情。比如蓝迪-摩根森的工作、爱情以及友情。里面还有很多配图,一些蓝迪-摩根森的手记。通过蓝迪-摩根森的生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朴实无华的外表里藏着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戴。也许很多人都做不到成为一个巡山员、一个边防守卫、一个墓园守园。因为这样的工作需要忍受很多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以及孤独。但是我们依旧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前仆后继。可能不是因为特别热爱,而是为了这份工作的责任。巡山员的对山的责任;边防守卫对国土的责任;守园人对墓园的责任。也许别人不懂,但是他们却心甘情愿。

多少个夏天,他就那样孤独地走过

多少个夏天,他就那样孤独地走过文/斯索以同蜿蜒流淌于尘世的溪流一样,延绵不尽的大山亦有其灵性,它们以挺拔的姿态孕育着多彩的生命,吸引着无数人的深情探秘。“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在埃里克•布雷姆的《山中最后一季》这本书中,主人公蓝迪如此形容自己与山的关系。这本书所讲述的,是“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融入山野的故事”。生于美国优胜美地山谷的蓝迪,童年时候便与大山为伴。他在大山里出生,在大山里“受洗”,又在大山里工作,最后成为无尽延绵的大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96年7月21日,五十多岁的传奇巡山员蓝迪在执行巡山任务中神秘失踪。随后,巨山和国王峡公园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却一无所获,直到五年后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本书即从蓝迪的失踪和此次搜救行动写起,透过桑格、德奇、莱尼斯、格拉邦、寇夫曼等人与蓝迪的关系及失踪前他们观察,勾勒了一个传奇巡山员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所处社会环境。幼年的蓝迪有一个通往大山的引路人——父亲戴纳,戴纳追寻自然奥秘的基因像山谷里的水一样,自然而然流进了蓝迪的血液。在这两代人的心中,“大自然就是神的教堂”,他们和当地人生来对自然怀抱敬畏,喜欢称自己住的地方为“花岗岩摇篮”。正如缪尔所赞美的那般,在优胜美地山谷,“积雪山脉孕育千万条河流,欢欣低语犹如诗人,但唯有莫塞德河能够如此吟唱”。而千千万万的山,就日日夜夜屹立在这样的吟唱里,在少年的蓝迪眼里延绵起伏。埃里克剥开纷繁线索所要寻获的,实际还有纯净、神奇的自然,是埋葬着蓝迪的这片大山。因此我们看到,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搜救与被搜救的奇异新闻,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传奇巡山员的生平传记,它还是一部关于大山的自然美书。是的,这是一部很美的书。但讲述的却是一个悲戚的故事,一个有着开阔背景、传奇经历乃至流淌着无畏与豪情色彩的悲戚故事。大山美而残酷,让蓝迪的失踪倍增神秘。我们有理由因大山的美心生欢愉,因自然的神奇而得到治愈,也理所当然因蓝迪的逝去而深感悲恸和惋惜。人们常说,“山,就在那里”。但它如蓝迪的失踪一样,永远让人猜不透。书中所写人物也不仅仅是蓝迪。群山的壮阔在拉扯着一群人物的命运,吸引他们涉足其间,在平凡和静寂里闪闪发光。蓝迪是其中的一员,也是一个特例。“多少个夏天,他就那样孤独地走过。他多数时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书中引用的《奥林匹亚》里的一段话,正是这群巡山员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蓝迪酷爱冒险。而哲学则推动了他。他十分赞同孔子的观点,认为“万物皆有其美,唯慧眼能识之”。是哲学让蓝迪出于生命本能的冒险更加“生动”了,让他“不但能看出微小事物的美,更被其中的细致深深吸引”。因此,蓝迪是不同的。他告诉大家要慢下来,不要错过了脚下的风景。他在这片荒野里搭帐篷,于大雨里细数着日子,环境的恶劣却让他更有激情。大山给了他事业,也给了他爱情,让他看到了自己存在的真实的一面。而大山的美对于懂它的人来说,是难以抗拒的,它通体散发着摄人心魄的魔力,把你身后的尘俗对比得暗淡。“这里的美丽、平静与和谐会抓住你的心,让你沉醉,而你一旦被它迷住,就再也无法脱身。”戈登•华莱士在其回忆录中表达了这样的心声。而蓝迪,正是那“无法脱身”的一个!在写书之前,埃里克翻阅了数不清的资料,从与蓝迪有关的点点滴滴,到一个公园的历史与现实,均有所涉及。他从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中摄取养分,以极其生动、丰富的笔触还原了那个夏天所发生的一切。通过本书,埃里克也充分展现了自己身为一名记者面对海量素材时娴熟的驾驭技巧,以及深入现象展开条分缕析、对新闻故事进行重构的出色能力。书中架构的,不是一个毫无瑕疵的山野英雄的故事,字里行间却又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蓝迪朝夕相处的那条山脉已经成为巡山员群体的精神底色。埃里克并没有为刻板的素材所局限,他惯以文学的笔法处理众多感人的细节,并大量引用有助于我们理解蓝迪的相关话语,包括那些与大山、与自然有关的作家语段,各类日记、信件乃至被救助者的回忆和访谈,努力透过多样的线索揭示蓝迪曾走过的路。而如水般的优美词句和对自然景物的动情描写,加上扣人心弦的情节推进,更让充满新闻味、严谨、平实的叙事增色不少。这正是众多美国读者反映本书真切感人、引人入胜的因素之一。蓝迪对于大山或者说荒野的选择,代表了人性深处某种“极端”的诉求,他的神秘失踪更象征着一场终极的献祭——只有死亡才是表达自我的最本真的仪式!或许妻子茱蒂在他送给自己的《我听见猫头鹰呼唤我的名字》中,能觉察到他内心的隐秘:“在这里,死亡在每棵树后面等待,他与孤独、死亡和匮乏成了朋友,但他的背紧靠在信仰之墙上。”而他“所有的人性”,都来自与山野的往来,他的一生,便是借住大山觉察“自然和人性的力量”的一生,只有远离步道的自然景致才能带给他喜悦、满足和理解。他在巡逻记录里将人类形容为“最可怕的双脚推土机”,他所渴望的世界是自然掌控的世界,而人类只是其中的子民——“我希望春天时,每一株草都能从土壤里自然萌生;秋天时,岩块石砾依然留在原处,一如春天只融去石上的积雪”。对蓝迪来说,那个夏天的意外(或是主动选择)也许给了他最好的归宿,他将自己永远地留在那里,并且如他所言,自己一个人“反而更不寂寞”——这就是埃里克所要勾勒的那个灵魂!2016.7.30于北京至成都火车上■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山就是我的生命。

他叫蓝迪•摩根森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巡山员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融入山野的传奇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攀登戴纳峰从此,他便与山野结下了不解之缘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他隐隐约约他能感受到荒野在呼唤他渐渐地,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与激情因为随性自由的他太适合来巡山了可是他的家人不同意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在学校好好读书,以后有个正经工作而不是一辈子就当个巡山员,太浪费生命了他曾经感慨到在山上待几个月,学到的东西比从小在学校里学到的多了去他苦恼着,妥协着,徘徊着,挣扎着……东行游学后他愈发坚定了生命之舟该驶往何处——在没有人走过的山上漫步,感觉实在太棒了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山是我的导师,这一生如果需要学会什么,我只想在山里学于是乎他拥抱山野,引颈呐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从此,他的世界分为两半一半是山上,一半是山下山上漫游的荒野生活,让他感觉自然而真实山下喧嚣的机械文明,让人倍觉抽离而虚空他尝试过寻找山上与山下两个不同世界之间的平衡这么一找,就找了28年却仍然未找到他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上山,上山,再上山他说只要走进荒野,感官就会平静下来变得格外敏锐,犹如禅悟一般一切都会缓慢下来,心境自然会空灵起来这个过程像是一种宗教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神学体系山脉是他的宗教荒野是他的信仰当他心烦意乱就跑到山上去,与它亲密接触体验它的静默,感受它的包围所有的不顺都会迎刃而解所以当他遭遇中年危机当他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他对老婆表示,只要在山上待一个夏天,他就能理出头绪然而正如他自己说过的即便人在山里只要心情不好或心有旁骛就听不见山的声音感受不到山的存在和力量母亲刚刚过世老婆提出离婚好友刻意疏远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这些烦心事此番前去,会是他在山中的最后一季吗可是巡山没有如果人生没有如果体验过再多荒野的巨能量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山里不缺我一具尸体不幸一语成谶不过我更愿相信是内华达山脉的荒野拣选了他让他永远躺卧在青草地上成为山脉的守望者,化身荒野的守护神因为他是山选之子因为他是荒野之子

中年版的荒野生存

在这个浮夸的年代,环游世界追寻伟大事物容易,留心身旁发生的微小奇迹很难。晨曦、花朵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琐细事物,构成了世界的美丽所在。——安塞尔·亚当斯如果你喜欢肖恩·潘的电影《荒野生存》或者克拉考尔的同名纪实文学,那你肯定会喜欢《山中最后一季》;如果你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喜欢一个孤独哲人的独居随想,那你肯定会喜欢《山中最后一季》;如果你喜欢登山和户外旅行,喜欢读浪漫派的诗歌或者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那你一定得读读这本书。我们知道,《荒野生存》讲述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故事:克里斯托弗·麦坎德利斯(Christopher MaCandless),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优等毕业生,家境富裕,前程似锦,却突然放弃找工作或读哈佛法学院的机会,把存款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剪断证件,烧掉身上的现金,断绝与家人的联系,开始了流浪者的生涯。起先他还在美国四处游荡,曾遇到不少和他投缘的人,和他们共度过一些美好的时光,最后他选择去阿拉斯加寻找自我,并因误食有毒植物而饿死在了荒原里。话说,《山中最后一季》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类似于《荒野生存》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从青年人换成了中年人:54岁的蓝迪·摩根森(Randy Morgensen)。蓝迪是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传奇巡山员,曾救助过许多身陷困境的登山者,也指引过许多游客领略山野之美,是“行走在园区步道上最和善的灵魂”。然而,这位经常搜救游客的巡山员却在1996年7月21号失踪了。此后,园方出动100名人力、5架直升机、8组搜救犬,展开前所未有的搜救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蓝迪是大山的儿子,从小就生长在优胜美地的山谷中,在巨杉和国王峡谷做了28年的夏季巡山员和10多年的冬季越野巡山员。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了如指掌,可是他怎么可能突然失踪了呢?本书作者埃里克·布雷姆花费8年时间,走访蓝迪的亲朋至交,阅读他留下的文字,为读者还原出了事件的真相:蓝迪意外坠落瀑布,被溺毙,仅剩一些骸骨和衣物。一位资深的巡山员又怎会溺毙于高度仅3米,水深不足一米的水域呢?原来,蓝迪在失踪前曾遭遇深刻的中年危机,他的不幸遇难与他沮丧的心情、高危的自杀倾向和糟糕的精神状态有关。事发前不就,蓝迪的妻子跟他提出离婚,准备好了离婚协议书等他签字。这是因为蓝迪在山上有了外遇,他和另一名女巡山员发生了婚外情。蓝迪为什么要背叛婚姻誓词?难道他是一个不好的人吗?通过层层剥茧,作者布雷姆向我们描述出一个巡山员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巡山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然而,很多城市居民并不了解巡山员,不知道他们需要掌握怎样的技能,克服怎样的艰难险阻,以及遭遇何种世俗世界的难题。绝大多数巡山员都是“临时工”,领着很低的薪水,而且没有退休金,家人也没有医疗优惠。他们必须自费接受执法和急救训练,而且只能在游客如织的夏天工作。一般来说,巡山员不是大学生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做正经事之前过来玩票的,他们在山野晃荡几年之后,不是重返社会就是在国家公园署某得一官半职。《荒野生存》中的克里斯只在阿拉斯加的荒野中待了4个月,随着食物的短缺,他就想重归社会了。后来因为河水高涨,断了他的来路,再加上误食毒草,最后饿死在废弃的公交车上。《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也只在瓦尔登湖边上独自住了两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重返人群的怀抱。但蓝迪却不是年轻的玩票者,他在山野中一干就干了将近30年。他熟练地掌握了登山、滑雪、游泳等各种野外生存技能,最终的意外死亡并不是年轻无知或缺乏经验的结果。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巡山员工作这么危险,又没什么油水,为什么让这些人坚持干下去?答案可能是由于:热爱。就像有人问英国探险家马洛里:你为什么要登山?他回答说:因为山就在那里。蓝迪是真的热爱大山,热爱山中的一切。他在日记里写道:“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高山拥有神奇的魔力,你只要独自待上两周,一切都会缓慢下来,而所有巡山员都有相同的体验。蓝迪管这叫“减压”,是从忙碌扰攘的文明社会进入荒野的必经过程。只要走进荒野,感官就会平静下来,变得格外敏锐,犹如禅悟一般。就连不相信宗教的人也承认,在山中待久了,心境也会变得空灵。蓝迪称这是一种宗教,“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神学体系”,只有被静默,被荒野包围才能体验到。当然,不仅只有蓝迪这种从小生长在自然保护区的人喜欢大山和荒野,都市人群同样喜欢这里。正如罗德里克·纳什(Roderick Nash)在其《荒野与美国心灵》中写道:“对厌烦人和厌烦工作的人而言,荒野充满了吸引力,它不仅让人逃避社会,而且对浪漫主义者来说,它是以礼拜仪式式修炼神性的理想舞台。荒野的孤寂和绝对自由,创造了完美的布景,容许忧郁,抑或狂喜 。”都市人的生活有各种问题,压力巨大、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因此,人们才需要甚至渴望去荒野当中旅游,享受自然景观带来的逃离感,面对崇山峻岭、汪洋大海和自然植被,人们得以从格式化的生活状态和机械化的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可以说,流浪、旅行、冒险、大自然都对当代都市人群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是大自然对人性的呼唤。荒野中无需打卡,时间不会被裁减成固定的模块;荒野中没有现代工商业所制造的伦理问题,人无需为生存而撒谎和伪饰;荒野中更没有人际关系所造成的痛苦与伤害。这就是荒野和山川对于克里斯、梭罗以及蓝迪·摩根森的重大意义。当然,选择成为一名巡山员必然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不可谓不大。首先,长期在山区巡逻,这让蓝迪难以维持高质量的婚姻。聚少离多的生活让他和妻子的心灵也越走越远,最后,当他遇到女巡山员莱尼斯时就不可自拔地陷入到婚外恋中。然而婚外情毕竟是有背婚姻道德的,这不光伤害了妻子,也让知道真相的人所不齿。结果,蓝迪产生了巨大的苦闷和自责情绪,并最终间接地导致了他的意外丧生。其次,巡山的生活也让每个巡山员过着充满危险且并不稳定的生活。他们为营救游客和保护自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与之而来的回报却少得可怜,全凭个人喜好在苦苦支撑。从这个角度看,蓝迪是一个真正的存在主义者,他用“自我选择”的方式,履行了对大山的承诺,并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幸运的是,他生命成就经由作者的努力再现,却可以换来无数读者对这个群体的敬重,也可以唤醒人们对生活中琐细之美的重新发现。蓝迪的故事在当下的中国有着格外的意义,因为当代的国人太缺乏想象另一种可能的能力和愿望了,换句话说,有太多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亚文化”。所有人的状态仿佛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挣钱买房、努力养娃,心无旁骛地走在繁忙和操劳的道路上。但蓝迪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人,他们过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正当我们挤破头要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并醉心于物质享受的时候,巡山员们却在大山里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宗教体验,他们充分觉悟到了生命的难能可贵,并珍惜了亲近上帝或大自然的机会。因此可以说,蓝迪和类似于他的人,正是这个浮夸时代的一剂解毒剂。

《山中的最后一季》: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

世事纷扰。人活在世,总是很难得到清净的。生活中总有林林总总的事端需要应付,而另一方面,我们似乎也乐于消费他人的纷扰。但这样下来,人人都难免感到贫乏、空虚、无所适从、疲惫不堪。似乎总有那么一刻,人们会渴望一个安静的所在。这样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在美国,有一位名叫蓝迪•摩根森的传奇巡山员。他有个热爱大自然的父亲,尽管这位父亲没能随己所愿,让自己的生活始终与自然为伴,但他却培养出了一位令人骄傲的“群山之子”。蓝迪自小便热爱自然,跟随父亲探索家乡的群山,结识这里的每一株草木。而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蓝迪终于得以把守护自己所热爱的群山当做自己的职业,成了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一位尽心尽责的护林员。在他近三十年的山林生活里,他努力维护自己所热爱的群山,也帮助过无数在山林中遭遇困境的人们。他贪恋这里的美丽,而作为报偿,他情愿在这里奉献自己全部的生命。以上这些,是我从蓝迪•摩根森的经典作品《山中最后一季》里读到的内容。该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先后斩获“美国户外图书奖”、“圣地亚哥图书奖”等奖项,还入围了当年的“普利策图书奖”评选。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传记,除了叙述传主蓝迪的生平之外,作者埃里克•布雷姆还独具匠心地在作品中加入了另一条线索,即蓝迪的“失踪”与众人对他的搜救。两条线索穿插进行,使得作品在充分展现蓝迪传奇性的一生的同时,也充满了悬念。事实上,任何传记的阅读,读者都在试图从其作者的叙述中,“发现”一位自己或许并不熟识的人物,而在《山中最后一季》中,这种发现显然具有双重含义——在我们试图“发现”蓝迪的同时,书中蓝迪的好友与亲人们,也在不断的搜寻中,希望找回蓝迪。或许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将找到真正的蓝迪——不论搜寻的结果如何。蓝迪的失踪是十分突然的。在兢兢业业地做了近三十年的巡山员后,他突然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张纸条,表明自己只是外出进行一次普通的巡视。人们原本是并不担心的,毕竟蓝迪此前的工作并没有出过太多纰漏,他是如此热爱这里,因而每天都必定全力以赴。而另一方面,蓝迪的户外能力是无人能敌的,即便遇到意外,他多半也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解决。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蓝迪仍然杳无音讯。人们开始担忧,于是不断加大力度展开搜救,蓝迪的好友、爱人,许许多多和他有过千丝万缕的人们,纷纷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可是蓝迪就像融入了山林里一般,丝毫见不到任何踪迹。而另一方面,随着叙述的深入,蓝迪生命中的“羁绊”也开始显现。尽管无比热爱群山,尽管得偿所愿成了一位“群山之子”,蓝迪的生活却并非始终称心如意。他对自然的热爱,使得他不容许任何人做出可能伤害这里的行为,为此他不惜顶撞上司,以至于与其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矛盾。而私人生活中,他结识了一位美丽,同时也热爱自然的姑娘。他们很快举行了婚礼,成了令人羡慕的一对儿。可好景不长,尽管女孩热爱自然,同时也深爱着将自然视作一切的蓝迪,可她终究不能像蓝迪一样生活在群山之中。山上和山下的距离,成了这对夫妇关系中难以逾越的沟堑。而每每遭逢无从化解的矛盾与不如意,蓝迪都选择回到山林深处。对他而言,这并非是逃避,而是找寻自己生命的宁静所在。“只要独自在山里待久了,心境自然会空灵起来”,面对世事纷扰,内心的空灵恐怕是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护佑。在蓝迪所热爱的书本里,有一本是美国神学家阿伦•瓦兹的重要作品《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在这部作品里,阿伦•瓦兹认为人产生痛苦与焦虑的原因,在于自我的分裂。一方面追求内心的宁静,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身体的欢愉;想要当下,又常常踮起脚张望未来,或是对过去耿耿于怀。那么人要怎样放下执念呢?无非是舍弃欲望,随一切于自然,因为主观与实在的矛盾本就无解,自我即是独自运转的宇宙。只有二者同步运转,一切才会和谐自在。可这样的局面实现起来终究不易,尤其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都看似可以改变的现代世界。去争执,去苦心孤诣,看似是必然又合理的人之责任——“人生来便是要改变世界”。可我们,真的可以通过无限的改变,来成为世界的主宰吗?无论如何,《山中最后一季》的结局都是美满的。面对自然和生活,人始终是渺小又无力的。可这也无法断绝人关于纷争的念想。好在不论怎样,每个人都将找到一个无比安静的存在——终有一天,每个人都将跟随自己的心灵,抵达世上最安静的地方,一切静默不语,又安然无恙。

从山脉的角度领悟“失踪”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他说,“因我以为,每一个作家都应当简单而诚恳地写出自己的生活,就好像是他从远方写给亲人写信”。大多数自然文学沿袭这一传统,也许因为自然文学更多面对的不是叙事角度这一难题,而是如何朴素都表达我们存在的事实。   但《山中最后一季》是个例外。它以第三人称展开,记录着一个自然主义者的失踪。对出版方而言,它首先是一个传记作品,埃里克·布雷姆记录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但我仍旧愿意把它当做一本自然文学作品,因为这本书的潜在读者或者这本书所指向的是自然文学,是内华达山脉,而不仅是失踪者蓝迪个人。   失踪者蓝迪在整部作品中是以第三人称存在的。这是大多数传记存在的前提条件:记录的对象已经死亡。不同的是,作者演变了这个事实,传记的主题变成“内华达山脉吞掉蓝迪”,而不是“蓝迪失踪于内华达山”。于是,整个搜救过程,看起来不是对蓝迪的打捞,而是对第一人称的打捞。搜救队成员回忆说,他们时时浮现出蓝迪轻松走过来,对他们说“你把我的住所搞乱了”。但这个第一人称始终没有出现,没有人出来回答他们。这搜救就像没有回应的呼声一样尴尬。搜救是一种猜谜,这种猜谜最刺激的部分,不是谜面,也不是谜底,而是谜底一度触手可及而你浑然不觉。整个阅读的过程,我们最担心的不再是蓝迪是否健在、或是否绝望而死,而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种虚无感对搜救者的折磨。“有时候悬而未决比得知真相更不好受,因为心灵创伤一直无法愈合,会延续很多年”。   电视中,每年有大量的失联等没有结果的东西在折磨我们,直到它们被下一个娱乐关注点冲淡。我们等不到当事人的归来,对第一人称的打捞常常是徒劳的。这种徒劳已经成为常态,也许宇宙并不守恒,失踪总在拷问我们。然而蓝迪告诉我们,“冰就像世上一切事物一样,只是表面坚硬不移而已”。我们总是想不透,蓝迪可能也在想,“也许我在这里更久一点,全神贯注,仔细观察,我就会懂。”   书中,作者埃里克·布雷姆,穿插叙述蓝迪的成长和对蓝迪的搜救,像同时断开又合上、形成又消失,这种回忆与失踪并存编排的方式制造了一种对话、回声的假象。一边是呼唤蓝迪没有回应,一边是蓝迪在悄悄地成长。直到搜救进行到一定环节,蓝迪停止成长,作者完成对蓝迪存在的叙述,答案在慢慢合拢。   《山中最后一季》以寻找失踪受害人的方式重构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存在。读完该书,你就要重新审视失踪的本原。失踪首先是指称上的失踪。“失踪”总是针对他人而言,没有人对自己失踪。你要当心成为第三人称的存在,因为那是传记文学的开始。我们却看到蓝迪站在了山脉的角度上看待自己,在《我听到猫头鹰呼唤我的名字》中,“如果蓝迪当时明白了什么,他所领悟的应该是自然有其循环,而自己也是循环的一部分。”正如他看见一群草原狼吃完野鹿大餐后抬头嚎叫,便在日志里写道:“的确值得高歌。“   如果你把《山中最后一季》当作一个传记,我想蓝迪会说,“山里不缺我一具尸体”。大概从山脉这端看过去,从草原狼的嚎叫看过去,你才能理解这是一部绝佳的自然文学作品。

生活和爱情给不了你的,高山可以

在这个浮夸的年代,环游世界追寻伟大事物容易,留心身旁发生的微小奇迹很难。晨曦、花朵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琐细事物,构成了世界的美丽存在。——安塞尔·亚当斯瓦尔登湖今年毕业季,随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寄送给新生的,是梭罗的《瓦尔登湖》。校长邱勇的用意十分明显,他希望生长在焦虑和浮躁中的一代,能够透过这部作品感受到宁静带来的另一种力量。有这种想法的不止邱勇一人,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这样一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哲学家的著作,依然是一件难事。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到底是《瓦尔登湖》能够使我们重塑自我对抗喧嚣,还是拥有洁净高远的心灵才能读懂梭罗和他的世界。相比之下,美国作家埃里克·布雷姆显然更懂得如何抓住读者的心,这大概与他《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的身份不无关系。在他耗时八年完成的传记作品《山中最后一季》中,不仅将主人公蓝迪摩根森传奇的一生以悬疑故事的方式渐次铺开,更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不为人知的神秘和圣洁。说真的,要不是这样,又有谁会愿意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传记呢?故事是从主人公蓝迪的失联开始的。作为一个拥有28年高山经验的巡山员,这样的遭遇起初并未引起同伴们的担心。用蓝迪的顶头上司的话来说,“在山上问蓝迪比看地图还有用”,更何况无线电故障早已是国家公园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随着失联天数逐渐逼近红线,搜救小组不得不按程序启动救援。与此同时,作者巧妙地以插叙的方式层层揭开蓝迪过往的生活,一些未曾想到的线索开始接二连三地暴露出来。原来,与妻子长期分隔两地的蓝迪曾在高山上经历过一段婚外情,这段关系不仅使好友与他疏离,也曾使他产生过自我了断的念头。在偏执性格和抑郁情绪双重影响下,蓝迪又不可避免地与游客发生过两次争执,使对方怀恨在心。更令人绝望的是,当蓝迪与妻子茱蒂复合无果时,情人莱尼斯也已经转而投入到另一段感情中。随着蓝迪心路历程的逐渐清晰,案件也变得越发扑朔迷离。到底是蓝迪为了逃避困境一声不响地独自下山,还是警方怀疑的被冤家谋杀,又或者是挚友敢想不敢言的那个可怕原因——因为极度抑郁而自杀。恶劣的天气和搜救小组悲伤的情绪,使这个谜团直到五年后才得以解开。而当故事接近尾声时,作为读者的我们会恍然间发现,留在内心深处的并非如惊悚小说般跌宕的情节,而是蓝迪对大自然如痴如醉的依恋。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很容易被现代人解读为懒散和消极,更像是一种看似“高雅”的逃避现实的方式。但我们应该承认,有些人生来便具有无法掩饰的自然的野性。正如蓝迪的好友南希·威廉姆斯对他的评价:”我认为蓝迪活着有很明确的使命,只不过他自己当时还不清楚。他只是顺从自己的心意,学校不是他的教室,高山才是。“美国国王峡谷公园显然,蓝迪生来注定伟大,因为他心里有更大的目标和追求——拥抱自然,寻找自我。这种强烈的欲望促使他有足够动力放弃学校、亲人和婚姻,踏上他钟爱一生的内华达山脉。蓝迪内心力量之大足以触动身边的人,最终使妻子茱蒂在这场人与自然的感情之争中全身而退。茱蒂深刻地知道,离婚协议书对于蓝迪而言并非意味着抛弃,而是自由。蓝迪的日记中,随处可见他的自在与洒脱:”终其一生都有人为你指点方向,要你往这里或那里前进,决定哪一条路对你最好,现在是你寻找自己道路的机会。不要问我怎么去麦基峡谷或双十一零湖,你自己去走,要有冒险精神,不要尽找简单的道路,走你自己选择的道路。别求助路标或坚固的桥,别要我跟你说山在哪里。你自己去找,靠自己……身为动物,这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你却常常否定自己。放自己自由,不要再冀望从周遭寻找善与好,给自己一次机会,什么都不要做,别在一定时间抵达某个地方,别朝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在这里,你可以随心所欲。“《山中最后一季》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从蓝迪的经历和感悟中看到“活在当下”的意义,再次激发对生命和内在的渴求和向往。作者埃里克·布雷姆既是一名登山爱好者,也曾多次参与过蓝迪的搜救工作,可以说,他对自然的理解,是与蓝迪心意相通的。读他的文字,不仅会再度激起我们重读《瓦尔登湖》的欲望,更能感受到他将读者一步步推向自然和本我的努力。读过《山中最后一季》的人都会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在他们眼中,世界洗刷了虚幻的外衣,宛若新生。如果你有幸来到美国国王峡谷公园,或许会想到以蓝迪命名的“摩根森山”一睹芳容。这是一个未被官方认可的名字,也是蓝迪精神追随者的暗号。就像査令十字街84号在爱书人心中的地位一样,“摩根森山”也是探险家和灵修者的麦加。在那里,你总会找到属于你的远方。

【七彩童心悦读】最后的荒野之旅

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蓝迪·摩根森本书对于景色的描写相当不容易,尤其是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想要爱上主人公所喜爱的情景的描写更难。本书这一点做的确实很好,才看了几页就让我对内华达山脉充满了好奇,对荒野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激起了我要去大山走一走的欲望。周末,协同家人,备足水源,便开始了我们的野外之旅,沿途拍下秀丽的景色,各色的花草,就像蓝迪一样。但我没有他父亲那么博学,我只能给孩子说出其中不多植物的名字。不过,孩子还是很开心,他这是第一次爬这么高的山,一路上兴致勃勃。“一九六三年夏天,蓝迪和朋友泰勒到南边的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打算走一段内华达山脉步道,从东往西穿越山脉”。旅程的最后一天,泰勒就忍不住不停的催促不要晚了当天晚上的工作要匆匆赶路,而蓝迪呢,不疾不徐的欣赏美景、拍摄照片,平静的建议同伴扔掉手表,抓住眼前的美景,他的不慌不忙在欣赏到美景的同时准时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按照蓝迪的建议,我没有催着大家快走,而是停下看看花儿,跟毛毛虫说说话,研究一下掉下来叶子,听听山谷里的鸟叫,心情舒畅,又陶冶了情操。回去时一看时间,刚好11点,哈哈,没有晚了做饭,这位大山之子,果然是位智者!不幸的是,蓝迪失踪了,在他为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服务了二十八年之后。他的领导,他的同事都不能相信,随着搜寻面积的扩大,搜救人员越来越多,各种猜测,各种怀疑扑面而来,蓝迪是遇难了?还是到了本区域外?还是自杀了?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好友,他的领导都在思考,分析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高山、雪崩、小溪、山谷、盆地,查看他的日志,探寻任何一个他认识的人。谁都没想过搜寻的结果逐渐向“收拾”发展。每一个“巡山员”都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和人类的保护者,他们用爱守护着这片区域,蓝迪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将灵魂都扎根在了晶莹的花岗岩中,他的失踪,引出了他生活状况的糟糕,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他也知道不好,就在他挣扎着去重新生活的时候,意外出现了。他将自己的全部献给了内华达山脉,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青春、婚姻、生命都是紧紧的与这片园区缠绕在一起。“你应该知道我身体里流淌着高山的血液吧?山永远在呼唤我”,他的执着将爱人感动,感染,赶离,当然赶离的导火索是因为另一个巡山员,这个意外也不算意外,毕竟,人不能脱离社会,人也不能仅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山中最后一季》带我们领略大自然的奇迹,让我们了解巡山员们的艰辛与努力(当然,他们很快乐),在给我们展示蓝迪传奇一生的过程中,又向我们阐述了生命、灵魂、情感与激情的错综复杂,是一本值得深读的好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瓦尔登湖

文/宝木笑表爷爷当年走的时候是个星期天,初秋已过,天气逐渐褪去燥热,表叔全家按照惯例去表爷爷家,人很齐,孙男娣女,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老爷子有睡午觉的习惯,和最小的孙子玩儿了一小会儿,就回房睡觉,剩下的人在客厅和其他房间说说话,等老爷子午觉醒来,该走的走,想留的留。这一觉竟然睡到下午四点,大家撞开门,发现人已经凉了,面容安详,仿佛还在午睡,手边是常用的茶壶,儿子给买的晨练用的可外放的MP3还在放着单田芳的传统评书《白眉大侠》……表爷爷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一辈子在工厂里,也抽烟也喝酒,但都不算上瘾,就是喜欢听个评书,特别是单田芳的。儿子买了个带内存卡的半导体一样的MP3,存满了单老的评书,这下老爷子可是高兴了,整天带在身边,从早听到晚。下葬的时候,大家把那个MP3充满了电,就放在表爷爷的衣兜里,大家都说表爷爷的去世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一点儿痛苦没有,而且听着自己最喜欢的评书走,这是喜丧。人要如何伟大,才能死的安详?这本身就是一个莫比乌斯环般的假命题,我们越长大,越沉迷在这样的概念偷换中不能自拔,从来都是心里喊着“天下英雄出我辈”入世,嘴里念着“一入江湖岁月催”迷茫。当面对这样宏大的生命拷问,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嘴里叫着忙忙忙,心里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逃避,活该自己活的憋屈。一个叫埃里克•布雷姆的人,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郊外的农场长大,1994年,他从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传播学院毕业,很幸运地凭借专题写作拿到了赫斯特奖,后来又因为精彩的报道获得了麦格罗希尔奖,于是开始了全程开挂的赢家人生。在任全球最畅销的滑雪板运动杂志《超级滑雪板》编辑五年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选择了环游世界,随后转为成功的自由作家,合作对象包括《户外》、《男人志》、《背包客》、《洛杉矶时报》等。他在伊朗德黑兰市郊山区玩滑雪板、在新西兰挑战极限运动……当然,也在仲冬滑雪横越过内华达山脉。埃里克•布雷姆在内华达山脉探险,他不知道他会遇到自己生命中一段珍贵的经历,一位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巡山员蓝迪的故事,让他心甘情愿花费8年时间,采访蓝迪身边的朋友、亲人和同事,探索这名传奇巡山员的心路历程,给我们讲述一个不平凡的动人故事——《山中最后一季》。就像表爷爷的去世,平凡人即使离开,也不会带走一片云彩,更不会激起波澜。《山中最后一季》的主人公蓝迪一辈子也没有离开山,他生在山中,长在山中,最后将自己还给了山。也许是因为记者出身的缘故,埃里克•布雷姆的行文风格客观实际,不花哨,纪录片的风格,白描的语气不急不缓,这种理性,反而让读者的感性得到更大挥洒的空间。这样的行文风格带来的是开放式的阅读体验,蓝迪当初的神秘失踪、大篇幅的搜索白描、5年后的确认殉职、巡山员的生存状态、登山户外、环境保护、心灵解读、生存态度……总之,就像吸引作者的那本记录着蓝迪几十年巡山工作的日志一样,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等着你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出解读。不管后来华盛顿的因公殉职碑上有了蓝迪的名字,还是巡山员们用蓝迪的名字命名了国家公园中的一座无名的山峰,读过此书,我们知道,其实,蓝迪不会在乎这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所爱,也有自己的缺点,更有自己的烦恼,他面临着婚姻的危机,他有着过人的经验直觉,却也曾经和游客发生冲突,他,只是一个凡人,就像每天在公交车和地铁里上下班的你我。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里考证过一句话,却最后因为陈道明大叔而火: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在很多人看来,蓝迪这样的人,活的似乎很没有“意义”,没去过三里屯,没见识过网红,没喝过鸡汤,没每天读一本书,没参加励志男神的线下活动,没去疯狂考证改变命运……这个很多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男人,就这样在内华达的群山中,默默的生,默默的活,默默的死,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走过。可是,蓝迪找到了自己的寄托,甚至是自己的宗教,他在1966年的巡山日志里说“只要独自在山里待久了,心境自然会空灵起来”,1973年他形容自己感觉“接近某种伟大没有边际的东西,将我吸纳进去,包围着我,我只能微微感觉到它,却无法理解它是什么,只要留在这里够久,全神贯注去感觉,我就会知道。”这种“伟大而没有边际的东西”是什么?也许就是《瓦尔登湖》作者梭罗的宣言:“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这不是自卑者找到了逃避的角落,而是人作为一个无法拥有永恒空间与无限时间的生命体,觉醒了自己最根本的自尊,我的生命之光只为自己燃烧,不管世俗的评价和眼光,我就是我。蓝迪有他的巡山日志,而《瓦尔登湖》就仿佛梭罗的自然日记,梭罗两年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小木屋旁的开荒种地、春种秋收,与湖水、森林和飞鸟的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不是《瓦尔登湖》近乎完美的笔触征服了世界,而是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让“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的我们有幸得到了启蒙。天气热,人也显得更浮躁,写到这儿的时候,楼下一片喧嚣,两辆对向而来的私家车互不相让,竟至刮蹭,身后被阻的汽车长龙一起鸣笛抗议,如丧考妣;后楼卖瓜的老哥操着浓重的胶东腔和一位抱孩子的大婶儿吵的难解难分,孩子哭,大人叫,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对面楼的那对儿小情侣又在没空调的出租屋内大声吵架,歇斯底里的旋律里伴随着杯碗尽碎的声音,你不爱我了,我要走了,你特么神经病啊,一派莺歌燕舞;楼上的李爷爷打开阳台窗户,一定又探出了头,老旧的收音机颤颤巍巍传来全国各族人民期盼中国军团里约奥运首金的遍野哀鸿;网页不知咋的也从笔记本弹出了窗口,仿佛突然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女子水池中热舞惹围观”、“女星遭未婚夫当街暴打,上下失守”、“baby这双腿比她的脸蛋还要美”、“坦克压马路撞坏对面小汽车”……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坐在自己搭建的小木屋外,望着湖面粼粼的波光,忽然发现地上两只蚂蚁竟然在“决斗”,梭罗嘴角微微上翘,他不知道9年后他的《瓦尔登湖》才会出版,他只知道前面的湖水和这里的小屋,就是他的“心家”。1996年7月21日,54岁的蓝迪望了望前面绵延的群山,整理了一下无线电和背包,把看了很多遍的离婚协议书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眯着眼睛一声叹息,他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巡山,他只知道比起世俗的烦恼,前面才是他心安的皈依。2010年10月17日,82岁的表爷爷逗弄完小孙子,回到卧室,看了看走了两年多的老伴儿的照片,微微摇了摇头,然后喝了一口茶,躺在床上,打开那个“奇妙”的机器,听了一辈子的评书,还是喜欢单田芳的《白眉大侠》啊。记得第一次听的时候,小儿子还刚上初中呐,这一转眼啊,孙子都满地跑啦,表爷爷摩挲着手里的MP3,听着老单熟悉的破锣嗓子,好像越过了时间,恍惚中,似睡非睡,他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午睡,他只知道虽然一辈子都没什么本事,但自己很幸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瓦尔登湖,终将陪我们走过山中最后一季……—END—

风火死生,正行不灭

在中国人的眼中,隐逸于自然山水的人生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和冲淡的恬美境界让后来不知多少文人趋之若鹜,却又因为入世情怀为两相煎熬。其实,无论中外,世人大抵如此。在《山中最后一季》里,美国的传奇巡山员蓝迪•摩根森,在知天命的年纪里殉职,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就这样贡献给了大河山川,整本书不仅仅讲述了那些让我们羡慕的大自然生活,也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蓝迪的人生缩影,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身为一个人所存在的痛苦与喜悦,思考与彷徨。正如佛家所言,忘不掉,放不下,都是执着,都是痴念。唯有风火死生,正行不灭。“风火死生,正行不灭。”如果我们把“正行”理解为蓝迪的毕生追求与信仰,那些他一生的“实践”就是其活生生的写照。和中国的隐士退而寄情山水不同,蓝迪从小就受其父母亲的影响,热爱自然生活,他一生的梦想就是与自然相伴,是一个真正的“隐居者”。而自然山水不仅仅是他的梦想,更是他的需求。早年在泰国、中国、印度、日本等地旅行的经历和读书的爱好,使得他的思想其实比一般人都要深邃。他喜欢日本的禅宗,喜欢中国的儒道,也痴迷于意境深远的佛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麻木而单调的城市生活无法满足他的精神境界,更无法与之契合。为此,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离开了大学,年纪轻轻就放弃了人生所谓的前途,选择到更荒原深辟的内华达山脉,做一名自由自在的国家公园巡山员也是情有可原。但真正的自由并不存在。庄子早在《逍遥游》里就看破了这一事实,世间万物皆有所依赖的载体。蓝迪有妻子,有父母,有兄弟,他也需要吃饭休息,需要维持最低的生活开销,并非无牵无挂。与父母的不合,中年的出轨危机,离婚协议书……有太多的烦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蓝迪,那些山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能无声的承受与静静的释放。有人说,人生就是矛盾与对立,一旦你无法说服自己,那就只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们很难说清楚蓝迪究竟是自杀还是因公殉职。在书中作者列举了蓝迪最后失踪前发生的一些事作为蛛丝马迹,供读者猜测,我们可以看到与静谧美好的山水截然不同的千疮百孔的人生,也可以看到那在厄运漩涡里无奈的挣扎,但这些都无法成为蓝迪死亡的确切原因。《我听见猫头鹰呼唤我的名字》中说:“死亡在每棵树后面等待,他与孤独、死亡和匮乏成了朋友,但他的背紧靠在信仰之墙上。”蓝迪深爱这本书,是因为他深知,他和人生信仰,他和迷恋的自然,仿佛从来都是如此紧密地靠着,即便是风火死生,即便是命运使然。

于无声处,静听生命等候

于无声处,静听生命等候文/米雪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蓝迪-摩根森古人云:近山而志高,临水而聪慧。美国巡山员蓝迪一定同意这句话。蓝迪-摩根森是美国作家、记者埃里克•布雷姆 Eric Blehm作品《山中最后一季》的主人公,他是一位有着28年巡山经历的传奇巡山员,在一次意外巡山中下落不明。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在这最后一次巡山中,他与妻子感情因为自身出轨而至感情破裂,心情极其沮丧,他的背包中还有一份未曾签字的离婚协议书。这一切未知,每一点,都会让蓝迪的生活重心偏离原先的轨道。埃里克•布雷姆将这一切可能都写进了《山中最后一季》。他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郊外的牧场上长大,热衷于经典的探险文学,从大学期间开始写作,曾获得“威廉•鲁道夫•赫斯特奖”优秀特稿奖和“麦格劳•希尔奖”特稿写作奖,亦被吸收进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他在写这本书时,称自己“在山海一般的资料中‘跋涉’”, 花费八年时间,遍访蓝迪的亲人至交,阅读蓝迪留下的文字书籍,为我们还原出一个山野之子的人生传奇,无论结果与否,就像作者在《作者访谈》中说的:大自然永远是赢家。这已经为蓝迪的结局埋下了伏笔,要不怎么会是‘山中最后一季’?对于如何展现这位传奇的山野之子的人生,作者很是花费了一番编排,开篇就是从蓝迪的失踪写起,其中穿插着蓝迪的生活,爱情和友情,以及蓝迪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荒野保护的积极态度。蓝迪于自然的喜爱,是发自内心对自然生态的憧憬,这份骨子里的特质与其家庭环境分不开。他的父亲母亲,都是环保的支持者。他的父亲,更是为了亲近荒野和草原一般的美好生活,舍弃银行的职务,拿起了曾经喜爱的照相机,给大山、河流、冰川留下一帧帧宝贵的图像,这对于蓝迪的影响是深远的。尽管处于经济和远景的考虑,蓝迪的父母并不支持他做巡山员这一份职业。保护原有的荒野,拒绝任何可能破坏生态地貌的现代生活,对于自然,蓝迪就像对一个“家”的敬忠值守,维护脆弱的高山草原成了蓝迪的最高使命。在约翰-麦克菲的《与荒原同行》中,戴维-布劳尔被誉为“荒原保护的代言人”,在笔者看来,他的行动和主张与巡山员蓝迪的态度和想法不谋而合。尽管领域和工作不同,他们都在为绿色的家园做着最大的努力。“清走一批美国畜生留下的东西。一群造孽的龌蹉之人……靠着上帝、天赐的暴风雨和前仆后继的巡山员,或许一万年后这里就会恢复自然原貌。”蓝迪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类似的话,荒野的灿烂还要巡山员长长久久的维持,尽管蓝迪被众多游客、登山员表扬谦虚有礼、知识渊博、能力出众,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一次次因为他人破坏草原、山地而与人争执。最纯粹的草原、冰川、高地、湖泊,就应该保留其原来的底色,不能因为人类频繁的活动而失去原有的光彩。作者用生动的笔法和语言,呈现出一个立体的蓝迪的人生,一位英俊、知识渊博的巡山员,他也将巡山员这职业的危险、无保障和长久的寂寞在字里行间里不时体现。是怎样的挚爱,才能将大半生托付山野?对于这份诚挚的托付,他背后的国家,他心里的山野,将如何回报这一份满满的情谊?喧嚣的世界,寂静的山野,无声处,听见空旷之中真诚的回应。

山之骄子:就这样融进大自然

如果你喜欢侦探小说,那么你一定喜欢《山中最后一季》——蓝迪•摩根森是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传奇巡山员。他救助过许多身陷困境的登山者,也指引过许多游客领略山野之美,是“行走在园区步道上最和善的灵魂”。 1996年7月21日,54岁的蓝迪在巡逻途中失踪。此后,园方出动100名人力、5架直升机、8组搜救犬,展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搜救行动搜救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蓝迪在山谷中出生长大,在国王峡谷做过28年夏季山野巡山员、十多年冬季越野巡山员,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刻就会知晓。这让他的失踪愈加成谜。搜救结束5年后,国家公园的偏僻角落浮现出蛛丝马迹。怎么样,是不是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如果你喜欢人物传记,那么你一定喜欢《山中最后一季》——《山中最后一季》是一本户外类的纪实作品,但又有小说的结构,有解密的过程,更有心灵的解读。书中展示出大量的照片、日记等纪实资料,努力做到真实再现。因为一本记录着蓝迪几十年巡山工作的日志,吸引着本书作者花费8年时间,遍访蓝迪的亲人至交,阅读他留下的文字书籍,并踏着蓝迪的足迹,多次寻访美丽的圣地,探索这名传奇巡山员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还原出一个山野之子的人生传奇。如果你想读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喜欢《山中最后一季》——我们身边没有蓝迪这样的人,但当我们读到他的经历,相信一定会被他深深感动。他活在远离喧嚣的世界里,实现着平凡的梦想,他有一个自由的灵魂。平日里,蓝迪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山林中,阳光、溪流、森林编织着他的生命。他曾帮助过无数迷路的登山者,他凭直觉就能判断出失踪游客的位置,没人比他更熟悉这片山林。对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而言,他就是一个传奇。然而,正是因为蓝迪丰富的山林经验,使得他的失踪更加扑朔迷离。如果你热爱户外运动,那么你一定喜欢《山中最后一季》——《山中最后一季》的内容涵盖很多方面,包括“登山户外”、“高山搜救”、“环境保护”、“心灵解读”、“生存态度”等等。其中有很多知识类的内容,比如,在大面积的山林中进行搜救的方法。书中多次围绕蓝迪进行户外搜救展开情节,很容易联想到假期中警方搜救“驴友”的新闻,从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蓝迪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个优美的地方,从出生、成长到工作,直至死亡。他用一生守护着那片如画般的山林。他的生命轨迹是单一的、纯洁的,他是高山真正的良心与门徒。捧起这本书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不平凡的动人故事。

荒野之子蓝迪《山中最后一季》

荒野之子蓝迪《山中最后一季》在美国西海岸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叫做内华达山脉,这里山高林密景色优美,山中也有很多很多故事。蓝迪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内华达山范围广阔,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缪尔,缪尔被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他从苏格兰移民美国,在美国旧金山长大,旧金山就在内华达山的西部,在缪尔的推动下,内华达山脉最美丽的部分成立了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而这本书的主人公蓝迪就在优胜美地山区长大,长大以后的蓝迪成为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一名巡山员。当然和缪尔相比蓝迪并不是一个名人,只是一个普通美国人,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无比热爱自然,尤其热爱内华达山。而且蓝迪的文笔也很不错,留下的很多文字都带有诗意。巡山员是做什么的呢?其实巡山员就是中国说的国家公园的临时工。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中有一条重要的小道就是以缪尔命名的缪尔小道,但是小道以外都是悬崖瀑布荒野之地,在这里有十个左右的巡山员,夏季常年住在山上,用无线电和总部联络,复杂清理垃圾,巡视,帮助和管理游客和登山者,如果遇到失踪和遇险他们负责救援。他们只夏季上班,工资微薄,但是这工作让人感觉非常浪漫,所以很多人去申请。不过很多都是干一季领略到山中美景也就够了,只有蓝迪在这里做了二十多年的巡山员。他完全可以成为永久巡山员,就好像中国有编制的体制人一样。但是永久巡山员其实不用巡山的,是在山下工作,而且目标是提升到国家公园的管理层,甚至走入华盛顿的国家公园总属。而蓝迪的理想就是在这内华达山上,在这荒野上生活,没有退休金,工资微薄,环境艰苦恶劣,这都不是问题。这么一个巡山员有什么故事呢?书的开始就是从蓝迪失踪讲起的,这样一个在优胜美地出生长大,并且做了几十年的巡山员的蓝迪,突然失踪了。在优胜美地虽然每年都会有登山者失踪甚至遇难,还没有发生过巡山员失踪的事故。于是整个优胜美地都投入到寻找蓝迪的救援中。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救援组织越来越扩大,所有巡山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甚至军方的直升机都调动了起来。最后增加到一百人。书里大量描写了救援的细节,虽然是二十年前的故事,但是依然让人感觉美国的救援很专业。如果是游客的话,搜救七天没有结果搜救就结束了。因为在内华达山中失踪的飞机就有很多架,有的几十年后才被发现,有的至今没有任何线索,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人,不过因为失踪者是他们的同事,是他们的伙伴,所以一直搜索了十天。加上发现蓝迪失踪开始搜救就有三天过去了。一共就是十三天。搜救并不是无限制的,每天投入到成本非常巨大,而且在高山搜救,很容易出现搜救人员的伤害,搜救过程中一位巡山员的手指就折断了。所以十三天以后搜救结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于是就好像侦破小说一样,作者开始讲述蓝迪的故事,尤其是蓝迪最后的这段时间,和大家对蓝迪之死的各种推测。蓝迪是自杀吗?他的妻子正要和他离婚,他带着还没签字的离婚协议上的山。是被杀吗?蓝迪曾经和一位游客发生冲突,游客扬言要杀了他。是偷偷的下山跑了吗?以前曾经发生过搜救遇险者无果,结果遇险者其实已经下山隐藏起来。一切都成了谜。五年以后在大家搜索过多次的区域里,发现了蓝迪的无线电,还有背包,和蓝迪的几块遗骨。这些东西散落在上百米的溪流和瀑布中,于是大家重新侦破蓝迪之死,努力还原当年的情景。以及推倒为什么当年搜索的时候没有发现蓝迪。随着时间流逝蓝迪的名字也被雕刻在华盛顿的因公殉职碑上,得到了很多荣誉和奖励。可是他生前二十多年的巡山员工作,只得到过两次奖金。书里面并不是只写了这么一个巡山员遇难的故事,还讲述了内华达山的美丽,讲述了国家公园的历史,讲述了巡山员的工作,讲述了蓝迪的文学梦,讲述了蓝迪的爱情,讲述了蓝迪出轨的错误,讲述了美国人如何搜救,如何管理国家公园,如何打官司为蓝迪的遗孀争取抚恤金……一个小故事,你可能从中看到很多很多美国的侧面,让你了解到美国其实也有很多问题,美国也很官僚,一个巡山员的艰辛,争取抚恤金的艰难。但是也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临时的巡山员也有自己的梦想,而且很多很多美国人尊敬这样的一个临时巡山员,当确定他是穿着制服在冬天调入冰雪覆盖的溪流死在自己巡山的路上时,美国人给了这个临时工无数应得的荣誉。不过巡山员们用蓝迪的名字命名了国家公园中的一座无名的山峰,虽然谷歌地图上查不到这个名字,但是他们相信时间会让这个世界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叫蓝迪,这才是对蓝迪最好的纪念。

群山相伴,告诉你每天都一样好

山里的时光漫长的恍如隔世,长到大自然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提出那些我们从未自我意识到问题。Randy的睿智渊博源于他长期住着远离喧嚣的大自然中,他的直观经验和救援知识以及他对大山生态环境的敬重,使得他与大山和睦相处。作为一名巡逻员,他沉浸在干净的空气、生活在最自然的光线中,用每一天感受着冬之夜深如夏之昼长,他如虔诚的信徒在深林中灵修。这样的生活,他的每日生活,他的亲密爱人,至交好友,甚至丰富的专业知识,都留在山林之外。每一天都是重新学习的机会,每一天都告诉他那些生活和那些人,并不是生命中理所当然占据全部的事。著名的登山员Norman Clyde曾说:这里的群山会永远相伴,让你感觉你每天都活得一样好。Randy每日与这类想法相伴。Randy是令人羡慕的,他把毕生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他追寻的是内心渴切的事。这本书让你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不足,他的成就,以及护林巡逻员的生活,让读者享受这份追随文字的体验。我们都缺失这份纯净。Randy的人道主义情怀,掩去了他的诚实木讷、奸佞狡诈、虚荣虚伪、怜悯同情、愤怒迷茫、还有爱,一并掩盖了。他慢慢成为一名单纯的巡逻员,交付了生命线,逃离了充满人的都市生活。故事的结尾,他是有争议的形象。但他仍是读者们敬佩的。我们大多数人感叹大自然的山之美好,水之清灵,我们在一次次旅程中沉迷自然之美,却转身忘掉它,继续过着忙忙碌碌的生活,看着车水马龙的都市。我们做不到Randy那样,把生命托付给深山。我们只能在心理留出一块,存放这些关于美景的记忆。感谢这本书的作者Eric Blehm把Randy和护林救援人的生活向读者详细展开。他的详细调查影响深刻。作者对文字的把握也是经过层层思虑,我不怀疑他的专业性,作为一名媒体人,他很认真地把握,虽然他也曾在写作时对于如何把握故事背景信息和进展节奏,以及所要花费的文字深深挣扎过,但最后他都努力寻找到平衡点。他成功塑造了Randy的形象,我们随着文字,感受这个有瑕疵的男人,绝对环境主义者,为了深山,付出了婚约,付出了志向和抱负,付出了人生。

山中最后一季

“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这是本书《山中最后一季》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正是有这样一个信念,才有了这本书,这个故事。《山中最后一季》的主角蓝迪-摩根森是一名在美国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工作了很多年的巡山员,其在山谷中出生长大,对于山林间的熟悉度及热爱之情自文首那句话即可看出,但是在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这一天,蓝迪在巡逻途中失踪,之后展开的全面搜救行动一无所获,其究竟遭遇了什么,至今成了一个谜。本书作者埃里克-布雷姆用了八年时间搜集信息并采访了与此次事件相关的人员,试图推理还原一个真实的蓝迪。在正文之前,有各路人士推荐,也附了当时在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搜救范围的地图,还有蓝迪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公园游客对其做出的评价。故事正文从背景环境开始讲述,紧随文字一起看过蓝迪的童年,他生活的周遭,家人、朋友、工作以及他热爱的自然,贯穿了蓝迪由生到死。书中还附有少量的照片,使得人物更丰满、真实。可是即便活在他儿时渴望的生活中,蓝迪还是有他自己的烦恼、困惑,当然也有他的不足,其中婚外情摧毁了他平静的生活,在“传奇巡山员”的光环下,我们看到蓝迪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山中最后一季》不仅是在讲述蓝迪的故事,也是在讲述整个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全体巡山员的故事。他们的工作内容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只是漫步风景优美的山野,顺便再清理一下游客的“纪念品”。他们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救人或搜寻尸体,这个工作不仅辛苦甚至有时还有生命危险。而他们其中大部分人还只是“临时工”,福利并不好,在此工作了几十年的蓝迪也是其中之一。蓝迪对其工作的绝对掌控让他人自然生成“蓝迪绝不会在这个他极熟悉的地方出事”的惯性思维,可以从事发前的描述中看出,即使他已经失联四天,却仍未引起同事的高度警觉。设想如果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第一天发现失联就引起重视,开始全力搜寻,结果会否不一样?又或者如朋友事后所提供的线索推测出另一个境况,蓝迪的失踪是因其真的有了轻生的念头?自蓝迪失踪后,同事、朋友、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寻找,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即使它看起来如此渺茫。2001年7月,距蓝迪失踪已经五年,其遗骸终于被自然保护团的团员发现。虽然死因最终还是有诸多疑问,但蓝迪的失踪之谜总算是解开了,生者释然,死者安息。本书出版后,不仅获得了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圣地亚哥图书奖,甚至还入围了普利策奖。就像本书封底的上架建议那样,你可以将本书当做领略自然风光的书来看,也可以将其当做一本人物传记来读。无论怎样,你都将被触动。——疯猴勿杀9.12

蓝迪摩根森

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这句话出自蓝迪摩根森。可能你不知道他是谁?但是看完这本书,你将会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融入山野的纯粹的人。美国国家公园和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巡山员可能是各种不同职业的聚合,有森林、地理、信息或艺术硕士,也有些是老师、摄影师、作家、滑雪教练、冬季向导等。这群人是荒野医师、执法人员和搜救专家,二十四小时在荒野待命。他们是荒野的主人,是地理学家、自然学家、植物学家、野生动物观察人员和历史学家,替荒野发声。需要寻找失踪的登山客、照顾失温的游客、赶熊或救人性命的时候,人们都把他们当英雄。然而捡拾垃圾、取缔非法营火或开罚单的时候,人们又把他们当成狗熊。不过话说回来,这份工作最辛苦的还是必须寻找尸体。巡山员中没有签约永久员工的巡山员,没有工作保障,没有退休金,家人也没有医疗优惠。他们不能申诉,因为当初进来就知道情况。他们还必须自费接受执法和急救训练,而且只在游客如织的夏天工作,是一群临时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个绰号称呼他们,叫“九十天奇人”。蓝迪是巡山员中的老手,在巨杉和国王峡谷执勤将近三十年。他救助过许多身陷困境的登山者,也指引过许多游客领略山野之美,是“行走在园区步道上最和善的灵魂”。与妻子茱蒂相处时,他能将一群蚊子变成世上最浪漫的事物。能和妻子在山上亲密地呆在一起相处一个冬天。在山里,只有彼此,再来就是林中的动物。他们每天都会发现新的事物-大自然另一个精妙的创造。各种动物憨态可掬的神态。蓝迪在此期间写道:“只要回到文明世界,我就会开始质疑,这样活着干吗?这算什么生活?可是在山里就没有这些问题,不是问题解决了,而是问题根本不存在。”美好的日子一直在延续。后来妻子发现蓝迪外遇,蓝迪自己陷入自责懊悔中,于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巡逻执勤中失去联系。七月二十四日园方做了初步搜查,隔天早上正式展开搜救行动。园区大部分巡山员参与救援行动,但无所获。搜救行动第八天,蓝迪失联第12天,搜救停止。所有人陷入悲伤氛围中。五年后,山脉才吐出了蓝迪失踪的种种迹象,让人活生生的看着一个与山脉合二为一的纯粹的人如何由有到无。正如蓝迪所言:“要彻底察觉活着的一天,深刻感受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以及身处其中的自己。不要在大地上盲目行走,追求成就,却不晓得要迈向何处,何处可以轻轻走过。”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留心身旁发生的微小事情。

卿本自然,何须雕琢

一个人能对自然热爱到何种程度?我们对自然文学的宁静和谐心生向往,却鲜有人真的乐意置身疾风骤雨去感受自然的力量。蓝迪·摩根森是特别的,他与自然同舟共济,几乎是顺应本能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乃至最终长眠于此。美国记者埃里克·布雷姆亲自走访吸引兰迪的山野,历时八年,将兰迪的故事载入《山中最后一季》:经验丰富的巡山员蓝迪突然在一次巡逻途中下落不明,人们搜救无果,只能作出种种猜测。有人剖析蓝迪的心境,有人感怀蓝迪的救命之恩,有人惋惜兰迪的敬业和专业,有人唏嘘没有替他分担愁闷。真相直到搜救停止的五年后才被查明。在书中,我们读到了人与自然共处的美好姿态,亦包含追逐自然的人生态度。自幼靠近山野,蓝迪本能地听到自然的呼唤,所以待遇不高又危险重重的巡山员工作对他格外有吸引力。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他既是山野之美的见证者也是保护者。如同满怀慈爱注视着孩子成长的父母,蓝迪为山野的点滴变化魂牵梦萦。巡逻记录也好,他自己的文学创作也罢,都卒见他的用心。而山野同样滋养着他,予他庇佑和安慰。“伴随工作所产生的'拥有'的满足。这样的满足不是源于自私的占地为王的快感,而是一种骄傲感觉,脚下的土地真真实实属于自己。”和细腻的安妮·迪拉德、感性的亨利·梭罗一样,蓝迪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和地感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一味追求世俗的犒赏。他最烦那些憧憬“最快、最大、最有钱”的人。“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大概更能表达蓝迪的心情。蓝迪也有个作家梦,除了自我抒发,他希望能像梭罗、约翰·缪尔那样唤起大众的共鸣,乐于以自然之道处世、珍惜自然之美。可惜囿于才华,这条路并不顺遂,作家朋友认为蓝迪的记载过于自我。不过,窃以为蓝迪是努力错了方向,他就是自然,何必为了迎合市场反复雕琢。试看蓝迪的偶像们,除了缪尔毕生深入山野,迪拉德和梭罗都只因人生际遇短暂旅居,蕾切尔·卡森也是生活所迫中年以后才回归乡村。或许一个人对自然的贡献不应当以他是否浸淫其中来丈量,但显而易见,蓝迪和他们是不同的。譬如卡森认为,即使身在城市,亦可“在厨房窗下的一撮尘土里看见种子的萌芽”,对蓝迪来说,真的热爱自然,胡不审谛之、近之、乐之!不知为何,读《山中最后一季》时,脑海中常常浮现出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这么说绝不是贬低蓝迪。他的生命就在山野,在广阔的天地间,人世间的不平等、诋毁和诽谤伤害不了他,他可以从心所欲不去迁就人情世故,也会顽固地一遍遍怒斥利欲熏心的人对自然的攫取和破坏。蓝迪走了,与他最爱的自然融为一体,怀念他的人以他的名字命名山谷。或许蓝迪有知只会淡然一笑,这哪比得上通过禁牧方案让他称快呢!——丙申年读埃里克·布雷姆《山中最后一季》

大山会让人好一点,但不要全指望它。

拿起放不下的一本书。最后的追悼会上,没有一点煽情,却流下泪来。人要不断安抚自己,都市喧嚣?放到山里也是一样该烦躁烦躁。内华达山最后没有治愈蓝迪,或者治愈不是终点,是很长很长的路,大山已经给了他很多平静。但问题会一直出现,我们要一直正视它,不要躲,躲掉的会找回来。

山野之子

读这本书我没想到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不是书很难读,而是读的过程让人心里很不好受。读这本书和读以往的书都不同,我没有按照顺序依次阅读。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将本书主人公蓝迪的成长经历和一九九六年夏天蓝迪失踪后大家对他的搜救过程分成两条主线推进,我不大想面对那个让人悲伤的结局,所以选择了他的成长经历那条线。二是刚读到这本书时正好我自己处在一个有些恐惧的心理状态里,我以为搜救的过程会让我更加担心。所以选择看“安全些”的那些部分。并且我不大敢直面有主人公照片的页面,可见我有多么的胆小啊。这样第一遍读下来囫囵吞枣,我得到了一些片面的印象。第二遍再读,这时我的心理状态好了些。我可以从容淡定的再次阅读第二条线,对蓝迪为何从事巡山员这一职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也可以直面园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如何制定搜救计划,如何从一开始的充满信心和希望到最后的逐渐麻木的心路历程。介绍下内容梗概吧,蓝迪是本书的主人公,他从小在美国的优胜美地长大。受到父母的影响,也是他自己的天性使然,没读完大学他就认定了自己此生的目标——做一名巡山员。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蓝迪在巡逻中失踪。本书的另一条主线即叙述了搜救的过程。起初我以为这是一本类似寻找彭加木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我不了解的美国人,讲述的我完全不了解的巡山员这个职业。带着兴趣和好奇,我打开了蓝迪的人生故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迪在刚刚担任巡山员期间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蓝迪头发长度适中(如我们见到的大多人男人一样那么长),露出温暖的笑容,身穿巡山员服装,双手插在腰间的腰带上。给人感觉很有安全感和能够让人信任。第二张走入我视野的照片中蓝迪显然已经做了多年的巡山员,头发长至耳际和嘴唇周围的胡须相接,头发和胡子围住了他消瘦的脸庞,他坐在大树旁的石头上,拿着相机凝视远方。没有来由的根据,我以为蓝迪会很高,事实蓝迪身高173cm,称不上高大。也许因为看了众多山中游客给蓝迪的评语:当我们需要你的时候,很高兴你就在身边;他的确让这个山谷更加安全和美好。。。。。让我感觉蓝迪像大山一样可以让人信赖。可惜,我的这个结论很快就被推翻了,蓝迪最终在大山的怀抱中安静的悄无声息的“雪藏”了五年,大山知道他在哪,可大山不说。蓝迪在28年的夏季巡山员生涯中给无数游客以指点,解救了众多身陷困境的游客,在游客和伙伴心中他是责任与道德的化身。蓝迪是个本真的人,完全沉浸在与自然,四季为伴的世界里,成日泡在荒野里。 冬天如此,夏天如此,不停的拍照片。可是他也是一个凡人,也有着凡人的痛苦和烦恼。这个痛苦在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六年达到顶峰。1992年,母亲病重 1993年,母亲去世1993年和莱尼斯开始交往,蓝迪犹豫是否应该离婚一方面感觉到莱尼斯正好弥补了妻子朱蒂的不足(朱蒂有自己的工作,不能长时间的陪伴蓝迪在山上),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出轨行为感到愧疚不已。蓝迪在矛盾交织的状态下纠缠了许久。与莱尼斯彻底分手后,蓝迪与妻子对挽救婚姻做出了很多努力: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共同旅行,蓝迪答应这个夏天不再去山上。本来事情已经有了转机,在他们共同旅行的那几天。可是蓝迪说他不确定两个人的未来。这几年不晓得伤了她多少次,朱蒂没空处理蓝迪的举棋不定。她她递交了离婚协议书。以上种种,可以看出蓝迪在一九九六年夏季上山巡山时心情是何种的复杂。因为出轨的事情,他的好友德奇,纳什都和疏远了。那时的他,世界彻底陷入黑暗,而且越来越糟。也是在这个时候,一向对山中生活兴奋不已的蓝迪对同事流露出了这份工作的无意义感。无论是那段期间蓝迪写的日记,还是他读的书,还有他和遇到的人所说的话,无一不在表明他的意志很消沉。我在设想,如果蓝迪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好,那个夏天蓝迪不上山,他自然就不会误走上雪桥而跌落,不会发生意外,也不会丧生。如果朱蒂答应了蓝迪的邀请,愿意和他上山,蓝迪能够振作起来,不至于在巡逻途中分心分神,也不会发生意外。如果蓝迪携带的无线电通讯工具能好使些,他能和组织取得联系,对搜救也会有极大帮助不是吗。事实是蓝迪已做了28年夏季巡山员,巡山对于他,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山在那里,一直吸引着他,在山野里他才会感觉到自在和回家。事实上朱蒂已经被蓝迪伤了心,她不是耳根子软的人,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被说服。事实上,蓝迪就像坏无线电通讯的磁石,总是拿到坏的无线电。其他巡山员搜救蓝迪的周折,辛劳,危险,焦虑,担心等等不多描述,他们秉承的信念让人心生佩服:我们不是在找尸体,而是救一个人,救蓝迪。一句话道出了行动的意义。二零零一年七月,游客在溪水边发现了蓝迪的背包、登山鞋等物品,报告给园方。至此找到了重大突破点,蓝迪的无线电,衣物等也浮出水面。园方工作人员还原出蓝迪当时遇险的经过:蓝迪通过雪桥时不慎坠落,冲到瀑布里,然后被冲到下游,蓝迪被卡在“犹如铁壁的花岗岩上的大凹口”水流中无法动弹。发现时,只余下16根骨头。这段文字,我不想再读第二遍。我想起了特意早起给挑夫和向导泡茶的蓝迪我想起了那个年轻的意气风发的在山中巡逻的小伙子蓝迪,我想起了给游客指点迷津的蓝迪我想起了写下那么多动人文字的蓝迪我想起了8岁时就独立攀登上戴纳峰的蓝迪我想起了在那个在小小的木桶里洗澡的2岁时候的蓝迪……………….仅以此来纪念这位山野之子


 山中最后一季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