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中国的南北情貌与人文精神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03
ISBN:9787800887918
作者:辛向阳,等
页数:1132页

书籍目录

目录下)
第十章:新潮一族香港人
中西合璧边缘人
香港人当了大英帝国的顺民大概也是出于无奈,这条罪过应归于无能的
清政府和野蛮的鸦片战争。
二战结束,香港回归祖国的机会似乎来了。但是邱吉尔强硬地继续坚持
“租用”,回归的梦算是做不成了。也有个别人为此欢欣鼓舞,他们抱着“宁
可当有钱人家的一条狗,也不愿作穷人家的一尊神”的心态,欣欣然继续当
他们的顺民。
香港是条变色龙,香港是个不倒翁!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香港功不可没!
大陆解放初期,香港很“揩”了上海的油!
社会主义需要外汇,香港是个透气孔!
英国不想损害香港殖民地的利益,率先承认社会主义新中国!
香港人瞅准时机,两边做中介,大获其利。
香港人面对海外,他是“金黄色”的;面对大陆 他是“红色”的;这
次真的要回归了,香港人会怎样?
拓展地盘的香港人
现在,用寸金之地形容香港恐怕都不够了。
香港的繁荣离不了华人财团,但华人财团当初在英资财团的夹缝中拓展
自己的空间时却至为艰难。然而华人财团终于熬过来了。
李嘉诚、包玉刚做起了“当铺”老板,收购英资产业 引起巨大轰动!
华资膨胀!膨胀!挤得英资迁资外埠。
香港人在家门口站稳了脚跟后,开始向国际大举出击!
香港人来势凌厉,正与海外华资融汇成当今不可忽视的华人经济军团!
“信自己”的香港人
说香港人是假洋鬼子,不知道香港人会作何感想 因其假 他们就既不
是英国人,也不是美国人等等。
又因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被“新客家”融合了 所以谁也不敢说自己是
“根于此地、世代相传”的香港人。
香港人很难定位。
香港人讲求个人奋斗。
香港人防别人要胜过防自己,就剩下信自己了
信自己,使香港人极大地挖掘自我潜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使信自己的香港人丢掉了中国人传统道德的烙
印,吸纳了西方的个人功利主义。
香港人,成也“自信”,败也“自信”环境使然!
“抢”时间的香港人
想当年全国上下学深圳速度蔚然成风,现在这些年不提了 不知道是深
圳速度慢下来了,还是国人学多了,抑或是习惯了!
但是,香港人的抢时间、抢速度却是真刀真枪的。
某人开会迟到了1分钟,其他60个人抱怨他浪费了他们的1个钟头。
熬夜多了,人困马乏 就用“猫睡”的办法随时随地打瞌睡。香港人真
有办法!
懂得享受的香港人
享受有很多具体的标准,还有一个品位的问题。
享受,直一点说就是受用、舒服。这又分精神的和肉体的
香港人很重仪表,宁可饿死,也要穿好,男的要绅士一些;女的要淑女
一些(这是英国人的臭毛病吧?)。这样自我感觉好,别人看着舒服。
香港人嘴巴刁,弄不好 外面来的美食还未登陆就被迫撤退 港人饮食
习惯变化之快,令人咋舌。
但是,终究是弹丸之地,天天面对水泥森林,也够厌烦的。香港人需要
的是真正的森林。那么好,挣了钱,到外面的世界风光一下。重回大自然,新
鲜的空气、绿色的原野、湛蓝的湖水,香港人寻找的也许正是这些。
追求新潮而又怀旧的香港人
鸡蛋的吃与不吃都能看出是否时髦或新潮。
因追求新潮而忘了祖宗的事也是有的。这一点香港人被洋人坑苦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新潮过后尽管还有新潮,但总会出现空当 怎么
办呢?怀旧可能是个好办法。
香港笼民的生存空间
香港地方狭窄,住在香港的居民有“蜗”在香港之说。
英国人爱谈论天气,美国人爱谈论棒球,香港人爱问:你的房间有多大?
45米?楼梯、电梯、走廊也算在里面吗?“住”成了香港人的大问题600万
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4平方米,相当于一张大床。
香港黑道 :一个恶性毒瘤
在香港街头,大概除警方外 谁也不会辨认出黑帮分子的身份 但这些
黑帮分子在暗地里却坏事做尽。
全港约7000间食肆和娱乐场所中有五至七成向黑帮交保护费。
小巴司机成为黑帮控制下生金蛋的鹅,任何小巴司机若想走赚钱的“黄
金路”要给10―15万元的入线费 仅此一项就使黑帮累计年收入达1亿港
元。
香港黑帮活动范围很广,插手东南亚,远征美国。他们教授东南亚犯罪
集团制造几可乱真的信用卡;充当“人蛇”“帮助”偷渡客偷渡美国,收取费
用。据估计,后一项,每年黑帮的收入可达24亿美元
值得玩味的是,香港黑帮的老前辈已晋身到上流社会 可那里又有多少
人的鲜血啊!
香港黑道 社会地狱!
赌马:香港的第三驾“马车”
香港马迷赌马的狂热激情 在每场赛事开赛之前和结束的刹那 尤其生
动逼真、变化万千!
斯时也,不管烈日当空,还是风雨交加,出赛马匹依次集中于起跑线前
的闸箱内,只等待起跑信号的发出。这时人人呼吸急促,而电脑显示的赔率
仍在不断地变动,空气中飘荡嗡嗡之声,有如成千上万的蜜蜂在周遭争鸣。终
于起跑信号发出,蜂鸣渐渐加大,最后变成狂风暴雨,这是感情的爆发。
马匹跑过了终点,人们在欢呼,在跳跃,在号叫,在挥动手臂或在跺脚,
叹息,垂头丧气,表情千奇百怪,仿佛自己的生命,全由这一场赛马的成败
得失取决。从马迷们的种种表现 即可感知他们在这场赛马中的输赢。
香港人包“二奶”:“饱暖思淫欲”
一段儿子与妈妈的对话:
“妈,你为什么睡不着,翻来覆去?”
“儿呀,你不知道,你爸想娶一个年轻女子到我们家了。”
“妈,这不是很好吗?你应该学文王后妃。她真好。她也失眠,倒不是怕
她先生讨小老婆,是愁她先生娶不到小老婆。想到发热昏。真真足为模范。”
“谁说的这种话?”
“学校里的老师。”
第二天,张太太、李太太,约同赖太太、杨太太 一齐打到学校里去。老
师早已闻风,由后门逃出去了。几位太太没法 只有把学校里的诗经课本全
都撕烂了。
这是讲笑话。
香港人包了“二奶”“大奶”们会有文王后妃的热昏想法吗?
“乘龙快婿”与“北上新娘”
“乘龙快婿”与“北上新娘”这两种人一打眼就能体会出男与女的主与副
的关系,也充分印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定律”。人往高处
走,水往低处流嘛!
无数英雄竞折腰,成为富豪家的“乘龙快婿”,虽寄人篱下,但总有“从
奴隶到将军”的时候;而“北上新娘”则总不会担心先生去“包二奶”吧?
第十一章:血脉―宗台湾人
台湾人都是哪些人
有的人认为,“台湾”名称起源于荷兰人1624年占领台湾之后 修筑楼
台于海水入湾处所致。
有的人认为,“台湾”之称是由“大湾”一名转化而来 大湾得之于安平
的大海湾,道光二年后,由于洪水作用,完全陆化。
清莆田周婴在《远游篇编》中将台湾写成“台员”。“台湾”是“台员”二
字的转音。
还有人认为远在明中叶前,原安平地方,有一个土著民族称为台窝湾族
后经演化称全岛为“台湾”。
台湾这一个地名的来源竟与台湾人一样那样复杂!
“精神遗族”
关于台湾人,台湾的徐宗懋先生的论述颇丰 他的《台湾人论》是台人
论台的很不错的论著。
大凡开国君主和他的后继者们无不梦想自己的朝代永久存在下去。从秦
始皇开始,历代君王尽管明了前朝兴亡之事,但满朝文武君臣却都在说着当
朝将要一世以至万世的热昏的胡话。
宋太祖赵匡胤兵变后登基,大宋江山的确开始了辉煌的历史,但他想不
到最终他的王朝却意外地在闽南沿海的一个小地方―― 赵家城落幕收场了。
有趣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江山竟也在赵家城的对岸“轰轰烈
烈”地划了一个句号。
明朝亡了,郑成功拼命要恢复它;然而 郑也亡了 子孙们作鸟兽散了
留下的是一个“精神遗族”。
大陆与台湾:宋末伊始,帝国由盛转衰,新兴中原势力崛起带动了改朝
换代的旋风,残余宗室流窜于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另立中心以延续香火,
重振雄风。如此过程在过去几乎每两三百年即在闽台重演一次 长期积累的
结果,塑造了闽台极为特殊的地域文化。
“中原梦”中的台湾人
郑成功与满清决裂了,因为他决计恢复大明江山;但他的儿子在位时,却
不得不与满人坐在谈判桌上了,甚至让满人同意不用削发,比照日本、朝鲜
列为藩属。于是郑氏家族的奋斗目标大打折扣,已有了从恢复大明朝到巩固
小明朝、从恢复大中国到创立小中国的演变。
但他们的精神支柱依然是“奉正朔”。拿西方人和台湾人做一个比较就可
以看到一点影子:欧洲移民到达美洲后,为了适应新的大环境,将精力专注
在开拓大自然上,其原有的宗教和生活礼俗仪式有一个很大的简化过程,成
为一种较为节俭、纯朴的形式。但在台湾的情况却不一样,汉人移民从福建
和广东带来的一套完整无缺的婚丧喜庆的规矩,即使在工业化的今天,这套
繁复的规矩仍很大程度上被坚守着,难以舍弃。
但是,“中原梦”总有醒的时候!
“漂流岛”上的台湾人
台湾本地电影里,把台湾称做“漂流之岛”。
台湾在台湾人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地方?是永居之地?抑或是“客栈”?
迁台的人们是因着要拥抱海洋才来台的吗?可他们分明是背负着几千年
大陆的传统文化的重荷!
他们是孤臣孽子吧!?
台湾人的性格
地域人群的性格与历史极有关系,今天台湾岛内有“本省人”与“外省
人”之争,看来是与历史传统相承的。
清代在台湾的汉移民与原住民之间恩怨互衔;而汉族中的闽人对粤人
(主要是客家人)则取歧视的态度,相互之间大规模的杀戮事件时有发生。历
史文献记载:“闽每欺粤,凡渡船、族舍、中途多方搜索钱文。粤人积恨难忘。”
“治时闽欺粤 乱时粤诲闽”。
第十二章:冰封雪域东北人
关东文化的内核
提起东北人,人们习惯于以出产于此地的大型食肉猛兽――虎而喻之。
从秦开、卫满、朱蒙、高淡德、阿保机、阿骨打到成吉思汗、忽必烈 努
尔哈赤、多尔衮……他们的走马征战,兴衰荣辱便成了东北的沉浮史。
东北人爱他们,也恨他们,更怕他们 这种复杂交织的情感正是历史在
每一个普通东北人的心中的演进。
其实,文明的春风是能吹进任何一个角落的 善良勤劳的人们和淳朴温
情的风习才是真正的东北!
寻根――东北人,你在哪里
东北大地,几度桑田,几度衰草,几多征战,几多白山黑水的大幕下上
演了一场场悲壮的、史诗般的活剧。忽而白骨成山,忽而人烟千里……似乎
在人迹罕见的密林中,在几经耕耘的沃土上,在舒缓平静的河汊间 在金戈
铁马的历史厮杀中,我们更能找到东北人的足迹。
当最早的东北人第一次目睹中原文化时,是何等地惊愕和悸动!那份心
情绝不亚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后第一眼看到的美国
被“阉割”的土著文化
东北的历史是一个神秘的过程,但东北的历史却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
东北人啊,在你享受外来文明的膏脂时,你就没感到失去什么?
当然,明智的东北人是很不必为此而感到失落的 先进的文化就是融合
的文化。
但乾隆皇上却坐不住了,当他发现东北的土著文化被残酷地阉割了之后
便火冒三丈,下令禁止这种“伤风败俗”的做法
东北文化的变异
有人曾戏称:关东文化入主中原只有两次:一次是张作霖那句颇带草莽
色彩的国骂;一次是赵本山饮誉中华的诙谐的表演。
今天,居住在东北的大多数汉族人是明清以来移居东北的山东人 河北
人,所谓“闯关东”人士也!
在东北,七八十岁的老人中竟有很多人讲一口流利的日语。
在哈尔滨、大连、长春、沈阳,俄式 日式 封建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仪登基与满洲人的心态
革命的炮火,将溥仪帝轰出紫禁城。
流离失所,溥仪却备受日本的庇护。
溥仪在“复辟”梦中,日本与汉奸勾结,将其骗至新京
东北三千万子民,拥有了一个“宣统帝”。
中国出现第一大玩偶――宣统,
东北成为了满洲帝国,
失望,无奈 满洲人的心态
东北人的“虎气”
柏杨先生曾给中国人归纳出一丑:“只要瞪他一眼 马上动刀子”
这一丑放在一些东北人身上似更妥贴。
东北人打架一个是“猛”字,一个是“虎”字,外地人似乎缺了这两点。
比如说,打起架来,东北人一定要就近找到武器。如果地上有砖头,决
不会拣土坷垃;地上有铁棒,决不拣木棒;地上有斧子,决不拣镰刀,什么
解决问题找什么。而攻击的部位上,也是找中要害:如果能打脸,决不打屁
股;如果能打心口决不打腿部;如果能抡拳头,决不扇巴掌。
细想起来这也符合东北人的豪放性格
东北人的亲情
东北人心肠热,但也心肠硬。
狗肉贴不到羊身上。婆媳之间势不两立;妯娌之间明争暗斗
爱儿子,爱女儿,而不爱儿媳,婆婆的恶劣之处。
爱丈夫,爱母亲,而不爱婆婆,妻子的不善之举。
东北婆媳之间、妯娌之间缺乏爱心铸就无数的故事 这些故事没有一个
讲出来会令人畅快舒服的
好喝懒做的习性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听到
这豪言壮语,就会知道是东北人在喝酒。
让大火烧毁我的家――酒后的东北人
卡拉OK比经济繁荣……
风流局长怒咬人……
铺张浪费的东北人……
轮流坐庄吃猪肉炖粉条的东北人
不干小活的东北人……
喜欢猫冬的东北人……
狂喝豪饮,警察以为是歹徒――酒客东北人
观念落伍的东北人
东北人到底封闭到什么程度?举一个例子 吉林省长春市有一位记者去
香港采访,不料,几位很能闯世界的香港人士竟然发问:长春在辽宁的什么
地方?好在我们的这位记者见多识广,颇有一些地理知识,告诉香港人士说:
长春在吉林省,而不在辽宁省,原来 东北不仅有辽宁、黑龙江 还有一个
吉林,而吉林还有一个省府长春。
其实,这些怪谁呢?应该怪“醒得晚起得晚”的东北人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某二人转艺术团在辽宁省辽阳市政府俱乐部演出时,剧场忽然停电。人
群在黑暗中骚动起来。正当观众愤愤不平的时候,大门外卖瓜子、卖花生、卖
水果的商贩们冲进门来,用手中攀着的汽灯照明 演出得以继续。
“看二人转不浪,不如回家睡凉炕。”
“电视可能代替电影,但不能代替二人转 二人转谁也顶不了。”一位村
长如是说。
二人转就是有这么大的魔力!
遍地开花的大秧歌
大秧歌是“下里巴人”的艺术,城市“土老冒”的艺术。
扭秧歌可以扭掉生活的沉重 扭掉生活的寂寞;表现那火辣辣的粗犷的
情怀和制造出吉庆祥和的氛围。
民间自发的秧歌队没有什么规范,也不刻意追求形式,人们披红挂绿,涂
脂抹粉,打扮得妖艳灿烂,手里挥着红绸子,排起队来就扭。人物扮相也根
据条件,能扮个啥就扮个啥。但是各地的秧歌队不论多土瘪,大都离不开丑,
民间叫“傻柱子”。这个人物反穿皮袄,脸抹黑灰,手拿酒壶 再把马铃铛摘
下来一副,挎在脖子上,围着秧歌队前前后后地扭,滑稽透顶。
“贼”与东北方言
国人称:烟台人说话满口海砺子味儿,东北人语出则像煮熟的大米查子,飘
溢着玉米的味儿。
东北人家喻户晓人人皆说“贼好”,其他省份的人都认为此语是东北出品
的其实这是北京特产 只是当满人带到东北生根后 北京却不说了
第十三章:文明朴实河北人
文明朴实河北人
河北人的神韵在哪里?
河北人的风貌是什么?
河北人没有峥嵘的头角,也不算潇洒风流,但河北人并不平板 河北人
有挺直的脊梁,有厚实的腰板,有勤劳的双手,有憨直的笑脸……
河北人的神韵不在眉目间,不在话语中,不在于某一细小的特征 而在
于其背景中透出的厚重的历史感,在于蕴涵在其文化中的“味”儿。
河北人是普通人,河北人是中国人,河北人是普通的中国人 有着普通
中国人的平凡与伟大。但河北人也有着自己的区域特征
河北人有:
厚重的历史,
独特的文明,
朴实的民风,
奉献的精神!
河北文明像一棵老树,历史的变迁在她身上留下了太多的伤痕 但每一
处伤痕总会长出一脉新枝,用最鲜嫩的绿色诉说着历史……
京津文明是河北孕育出的两块瑰宝,是河北人对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
长久以来,河北人生活在京津文化的夹缝中,无所适从。
“风水轮流转”,今天历史的罗盘又指向了河北 河北人要走出历史的沉
疴携手京津,走向世界 重振燕赵雄风
涿鹿之战与洪洞大槐树
河北有什么特色?聪明人玩弄玄学,答曰:“没特色就是最大的特色!”
“河北人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文化!”社会学家如此断论。
谓予不信?且看!――“涿鹿之战”“阪泉之战”……
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树,河北文化便是深植于中华大地的一条虬根。
河北在中华文明的各大源流中可以算是一家“老字号”了。
当大批日本人跪在河北“千童县”寻根时 目瞪口呆的河北人才恍然大
悟,原来日本人身上流的还有咱河北人的血!
河北人怎么也不会忘记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河北人以最小的脚趾是否
有层鳞状趾甲来判断是否同出一脉。
如果说河北人对自己的历史有太多的盲点,完全是由历史本身一次又一
次的断层所造成的
胡骑与朝服的变奏
有人赞美长城,称它是历史的分界线,不仅保障了内地的和平安宁,也
划清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限;有人嘲笑长城,说它是虚弱的标志,只
是一种心理慰藉,没有丝毫的实际作用
拱卫京畿,谈何容易?
河北定居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点上,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岂
是一条绳线似的长城所能阻隔得了的?
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的缘故,河北一下子跃升到直隶的位置 成为
中原“腹里”。
河北无疑是中国大地上文明冲突最激烈 震荡最频繁的地区 因此 河
北也曾是中国最开放与最封闭的地区。
河北与京津:两个文化圈的共生与交错
燕赵拱卫京津。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首都圈”
古城保定,燕南第一重镇,又称北京的“文化陪都”。
塞上重镇张家口,既是北京的军事屏障,又是南北贸易的要冲
“大行宫”承德,“海上门户”秦皇岛……
同为圈中人,河北人与北京人、天津人理应共存共荣
性格各异的河北名人
“南陈北李”。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离不开李大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方正的李大钊生在河北,死在“河北” 他的壮烈功绩撼天动地
燕赵之地无人望其项背。
官拜相国的冯道、末科状元刘春霖岂可与守常君同日而语…
被唐太宗尊为“人鉴”的魏徵 刚直倔强 是河北人的骄傲!
棉花与菊花:河北的农民与士人
“棉花”,河北农民文明的巅峰!
大约是盛产棉花的缘故,河北的农民多了一件“奢侈品”:白汗巾 河北
农民的“白汗巾”其风味与江浙农民的毡帽有异曲同工之妙!
方言是河北人用来鉴定身份的主要标尺:语字铿锵的张北话 细缓绵软
的邯郸话,豪爽如山东音的沧州话,嗲声嗲气、柔中有刚的唐山话……
有人说,中国的精英产在南方 而北方只出产平民 此系“血统论”还
是“环境论”?
棉花与菊花本来并非对立的东西 但历史却让它们矛盾地生活了很多
年。
今天,河北人的文化人已经开始将棉花与菊花结合起来了。
在河北,一项用文化来治“土”改“土”的工程已经展开
文明朴实:河北人的新形象
“酒好还怕巷子深”市场经济讲求包装 河北人“对镜贴花黄”第一次
注重自己的形象。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文化热”冲击下 河北人顾盼历史和未
来,寻找自己的文化定位。
“文明 朴实”,河北人用厚重的底蕴谱写新的形象
“文化大省”与“经济强省”,河北人既“美容”又“健身”……
河北人开始注重形象 注重包装,目前,河北开展的“形象大讨论”足
以说明这一点。
有人以河北地图形容说:河北是一只紧握有力的拳头!
又有人以此比喻,河北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
河北人,光大你的形象吧!
天时?地利?人和?哪个属于河北人?
法国“年鉴学派”的“三时段论”颇似吾国的“天时 地利 人和”一
说。
中国人早法国人一千年 这又该是中国人的一大自豪
“风水”先生说:
河北有天时。文明起源最早,民族的冲突融合都有过……
河北有地利。扼南北交通咽喉 处文明交汇宝地,更踞怀抱京津 可谓
寸金宝地……
人和呢?河北这么多的杂居民族都消失了 汉化了
河北牵动着中国的神经。
今天,中国的时针又指向了河北 河北人却已经不在乎“天时 地利 人
和”的说法了,河北人有更大的气魄。
莫格勋爵说,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是中国
我们说,中国最有潜力的是河北
有辞为证!
第十四章:泱泱大都北京人
纵横四海家园梦
人类,渴望自己的家园。当诺亚携他的子孙们从洪水的噩梦中醒来 从
飘游的方舟中走出来,脚踏坚实的大地,鸽子正衔着嫩绿的橄榄枝飞翔。
没有土地的家园,心,永远不得安定;心,永远沉沦、动荡 飘泊 圣
奥古斯丁曾言:“因为我是一个朝圣者,久久渴望自己的国度。”
都城,是一个国家人民心灵的家园。
英国的象征是雾伦敦,那古老的伦敦塔桥、大笨钟、美丽的康桥、白金
汉宫、唐宁街……
浪漫的法国人想起了那些为“自由 平等”抛洒热血的人士、断头台 巴
黎市政广场上的铭文、凯旋门、巴士底狱、圣母院、埃菲尔铁塔……
美利坚的公民不会忘记他们那婉辞皇帝建议的平民英雄华盛顿将军(华
盛顿将军当总统后 曾有人劝进,希望他做美国国王)杰佛逊、帕特利克、
亨利、《独立宣言》和白宫门前的绿茵……
在北方的漫天飞雪中,俄罗斯那些忧郁的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曾为
祖国在专制的暴虐下呻吟而吟唱,莫斯科潮湿的天气,使人想起了俄罗斯人
的血泪……
“混血”的北京人
北京文化是水乳交融物,而决非层层见异的鸡尾酒。
北京文化亦如数的排列与组合,有其多动性,亦有其相对稳定性 虽形
变而神不改。
谁都不能自诩为血统纯洁,谁都可能是“混血”或“杂种”
因为北京曾是种族融合的大都市。
20年代说的北京人与现在说的北京人恐已不是一个概念。向现代化的
迈进与外来“移民”的涌来正使北京人从狭小的胡同中走出来
天子脚下的宠儿
当官的得先学会做奴才,然后再学做主人。(当然,也仅是小奴才的小主
人,大主子的大奴才。)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小一级憋死人。
宰相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居显要,但毕竟是一人之下。皇帝对宰
相可以降阶相迎、尊之又尊,然而宰相却在皇帝面前必三拜九叩,主奴的名
分是不能没有的。宰相是皇上的大奴。
京城的人,无论官吏与平民们都可以做外地人的主子,因为他们受着皇
上的恩泽,仿佛自己就有了当主子的资格,这意识是透在骨子里的。在他们
的内心里早已给自己加上了“宠儿”的封号。
这些“宠儿”们,尤其是为官者因其“宠”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特权 特
权的大小与其受宠程度的深浅而成正比。
宠儿的性格是扭曲的,既要当奴才,又要当主子 着实不易
滑稽与做戏: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北京人
童话中那个可爱而“聪明”的皇帝穿上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衣招摇过市,举
城之人皆不愿被誉为“愚蠢”,不敢道破“天机”。
现实中的人比童话中那个皇帝还要聪明,穿起了华丽的新衣,但弄不明
白的是为什么仍掩饰不住那根丑陋的家伙。然而不要紧,大家尽量不去关注
那东西,只看那漂亮的衣服即可。一个附加条件是心术要正,不思淫邪!
北京人的祸福
宁为天子脚下一丸泥,不做他方一撮土。
然而做天子脚下的臣民当真有那么快活么?历朝历代的北京居民在“皇
恩浩荡”之后,那种都城变乱年代的烦躁、围城或改朝换代时的惊恐,处在
帝王家门口的谨慎,说明北京人曾经活得不易。正像《霸王别姬》一片中展
示的:当老太监能将晶莹剔透的玉器当溺器端到北京小艺人面前时 也能施
展其摧花折柳的本领。
近水楼台可能先得月,可也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时刻。
逝者如斯。那舒适闲雅的步态早已变做“只争朝夕”的焦虑。
祸福参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在对传统氛围的留恋与新浪涌来
的洗礼之间;在贵族文化没落与平民经济奋起的冲突之中 北京人的心态步
入了纷繁复杂的漩涡之中。
粗豪尚武的遗风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司马迁如是定论。
北京奔放着阳刚雄健之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便从这里出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北京人大刀王五为黑夜的血腥中增添
了一丝亮色。
北京人尚武,与朋友交,守诺、重信,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就是今天在北京的商战 其粗豪之风亦猎猎作响 北京人办公司,气派
正直、勇敢、诚实的北京人
正直就是君子要骂娘。
勇敢是一种表现为随时准备去死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勇敢是理性的 表
现为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东西;一是不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
诚实是一种品质,意即真诚、实在,在暴虐面前敢于坚持真理 它有别
于“老实”,老实是一种性格,往往代表无能。
幽默的北京人
北京流行的幽默故事一:
一个乡下不识字的农民第一次来到北京,当他走到一个写有“浴池”字
样的地方时,觉得口渴,便走进去讨水喝。掌柜的见他一身老农打扮,手里
拿着油光发亮的烟袋,一副幽默滑稽的模样,以为是存心逗乐,便对伙计说:
“给他打碗水来!”伙计便从浴池中舀出一碗水,乡下人接过来看也不看,咕
嘟咕嘟地喝了下去。待走出门,发觉味道不对 折回去找掌柜的,说:“掌柜
的,你这水得赶快卖,有点馊了。”
北京流行的幽默故事二:
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年轻姑娘不小心把口红印在前面一男青
年的衣服上,姑娘非常尴尬,连连道歉。那男青年报以善意的一笑,然后风
趣地说:“没关系,不过我更喜欢你将口红印在我嘴唇上!”姑娘不安之情一
扫而光。
北京流行的幽默故事三:
一知识女性骑车到一胡同,迎面突然闪出一穿片鞋小伙。知识女性慌乱
中来不及捏闸,前车轮却卡在小伙胯下,待欲下车致歉,却只见小伙腿一偏,
两手握车把,一转身,一用力,一声“走您的!”车子在加速度下又前行了。
知识女性回头一望,片鞋小伙没事儿人儿似地站在原地微笑地看着她
幽默是北京人的财富。
北京人的性格弱点
在“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歌声中 北京人与外地人有
不同的体味,一个是自傲,一个是虔敬。
居于“太阳”身边者与向“太阳”朝贡者心态是不同的。
但这种心理定式也终有改变的时候,在来自异地排天巨浪的冲击下 却
也幻化出北京人的惶恐与自卑。
北京人伪诈、浮躁,一老一新的病症。
历次政治风云深深地印在北京人的脑海中 这风云都是无常的;社会深
层变革使北京人在精神的土壤里找不着北。
文化水准的差距造就了下层市民与贩夫走卒们之间的俚语;生活环境与
漫长的冬季等使北京人趋于懒惰。浮华的氛围与物欲的享乐之中,北京人渐
变为谨小慎微、保守怕变
北京人的精神误区
中国人曾走过漫漫的“左”路 北京人首当其冲 既是“左”祸的受害
者,又是传播者。
“左”过之后 北京人疲惫的心灵似无以安 步入真空态 借开放之机
“洋祸”乘隙而入。
但北京人毕竟不是上帝的子民,在“崇洋”的背后更多的是可掬的俗态
这近似邯郸学步的举动是不是在说明着北京人对价值观的判断能力?
语言的自恋
台湾一出版商曾讲述了一个关于以北京话还是闽南话为国语的传说。他
说此事是以投票方式解决的,因为在倾向于闽南语的人中出了一个“叛徒”,
投了北京票 北京话才得以微弱的多数占了国语的位置 否则 闽南话就成
了国语了。
说这话的大约是闽南人 因为武汉人也有这样的故事 不过换成了武汉
话与北京话之争。
北京人善“侃”且陶醉于其“侃”甚至“侃”到只重辞句 不重内容
的地步。
北京人的说话也是一种休闲,所谓“海聊”“神聊”‘神吹海哨”“侃
大山”等等是也,仿佛都没有什么事儿干。
北京人说话夸张挖苦。到饭馆吃饭,问老板什么时候能上菜,他会说
“说话就得”,好嘛,这“说话”的工夫可就大了,按北京话就是“且等着呢!”
坐公共汽车,外地人不知何站,打听该下的站还有几多,北京人会说
“还有一百多站呢,急什么呀您!”
北京人吵架很少动手,全靠嘴皮子,且尖酸刻薄,用不脏的词儿骂出最
脏的话,本事大得很。例如吵到酣处,会突然来一句:“哟!这是谁家的闺女
裤带没系紧,露出你这么个秃小子。”
北京人对他们的语言艺术是很陶醉的 别人也确实骂不过他们
太监文化与阉割恐惧症
中国的太监文化存之久远,所以形成了阉割恐惧症这种病。
症状一:深陷于往昔那最痛苦的一幕,肉体、精神备受摧残,伴发变态
心理,兼具自虐狂、受虐狂和虐待狂的特性。在阉割恐惧症背后滋生出的另
一种病症是阉割渴望症。
临床实例一:清代有独具一格的内廷制度。皇帝选中做爱的妃子,必须
在太监面前脱光上下衣,用大氅包好胴体,由太监背到御榻前,与皇帝交合。
敬事总管与驮妃太监在窗外等候,如时间过长,总管则高唱“是时候了”,皇
帝不应则再唱。虽然被阉割了性功能,仍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性欲,当皇帝
在里面享受天伦之乐时,窗外的太监会用干咳以示干扰。
临床实例二:明代大太监刘瑾,人称“刘皇帝”,势焰熏天。正德三年夏
天,刘惜发现攻击他的匿名书信之机,罚百官跪在奉天门外听训,结果有数
人耐不住酷暑而死。他还强迫京师寡妇尽嫁,一时风雨满城。
症状二:具传染性,患者通过精神渠道向外传播病毒,使官场和文化界
大部分人都表现出太监的病症,尽管他们的生殖器官是好好的。
临床实例三:中堂大人李鸿章给慈禧祝寿献媚,欲献上刻有“万寿无
疆”字样的上好墨宝。他的一个幕僚系绍兴师爷,聪明之极,及时制止了这
一行为,说当墨磨损后“疆”字消失,岂不变成“万寿无”了么?李鸿章吓
出一身冷汗,向师爷致谢不已。
八旗遗风
来自旷野的血性的民族终于由带着硝烟的骑射文明走到了遛鸟唱曲的
休闲文明。
用地位与金钱筑就的八旗子弟的温柔乡早已不复存在,但其魂犹在 塞
满了每个老牌北京人的细胞之中。北京人在往昔贵族徽章折射出的荣光中,
依旧提着鸟笼子傲视着行人。
没吃过猪肉,可是见过猪跑 宰相门前七品官 伴在天子脚下 每个人
岂不都成了宰相!
一种由封闭而致的夸张了的虚荣,使他们觉得除了北京,都是乡下 天
津、上海、南京、广州,连同巴黎、伦敦、纽约都算在内,通通是乡下。
连老舍先生也自傲于“北平人”了,他曾用天真而夸张的笔调说道:“在太
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
字来的水果。”“北平的菊种很多,式样之多,足以甲天下。”
提笼架鸟
北京人艺上演过一部叫《鸟人》的话剧 非常成功 十几场下来仍然场
场爆满,其时,能得一票已备感荣幸。
《鸟人》当然是说遛鸟的人,那个从海外归来的心理医生,愣说遛鸟的人
有病,一定要办一个“鸟人康复中心”,免费为“鸟人”治疗。
“鸟人”果真有病?不知曾遛过鸟的人看了这部话剧做何感想?
票友的绝唱
清道光前后,一些皇亲国戚 贵族子弟平日无事可干,常常聚会演唱。演
唱需报请清廷内务府批准,批准后,则得到一张内务府的执照。执照印有两
条金龙,美其名曰“龙票”。票面上写着“发给×××票房”。于是票房之名
称便由此流传下来;而在同一票房一起以唱戏为乐的人则互称票友。
票友唱京戏在北京不被梨园行家看重,他们称票友为“丸子”,意即“不
是好肉做的”。而票友在别人延请去唱戏时,为他们准备的酒席是不许有丸子
的,尽管他们也许爱吃丸子。
而在葛优出演袁四爷(票友)的《霸王别姬》一剧中我们看到了将甲鱼
头诱出,刎颈,滴鲜血于汤
北京的饮食文化与其艺术确实是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的
票友唱戏犹今之唱卡拉OK,自娱自乐也
“京戏”:你方唱罢我登场
京戏既是中国的国粹,也是北京的“商标”,京戏之于北京犹川菜之于四
川,“九头鸟”之于湖北人一样,是本地不可或缺的特色文化。一个不懂京戏,
不喜欢京戏的北京人似乎算不上纯粹的北京人,而试到公园、地铁站口看看,
又有多少戏迷、票友沉醉于那婉转 悠扬的京剧演唱中?其如痴如醉的程度
丝毫不下于今天疯狂追逐港台明星的“追星族”们。
外国名人看北京
当公元1289年 在元朝政府供职的马可・波罗随军来到当时的大都
――汗八里(北京)时,他看见的是一座多么繁华的都城啊!从四面八方蜂
拥而来的商人和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地穿过它那十二座城门,每座城门有一
千名士兵把守。马可・波罗说:“凡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
里找到。”帝国各地的产物,被源源不断地运往这里。其中仅用马车和驮马载
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在城郊,由国家监督合法经营的“红
灯区”内,竟有二万五千余名妓女,然而据说还不足以满足这样大量商人和
其他旅客的需要。而每当外国专使来到京都,为了表示天朝大国的盛情,妓
女的总管要给使节团的每一个人,每夜送去一名高等妓女,每夜换一个人。马
可・波罗说:“妓女们也把这种差役看成是自己对皇帝应尽的义务、所以不收
取任何报酬。”
第十五章:坚韧平和河南人
殷商之地中州人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话说黄河古道,几易河床,浪淘尽多少春秋事。
河南人,古称“中国人”。实实在在是最古的中国人 想当初 人文始祖
三皇五帝还不都起于河南的地面?!
三皇者: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
五帝者:少昊、高阳、高辛 诏尧、虞舜。
最早的河南人恐怕就是他们了。难怪今天的河南人一高兴张口准是个
“中!”好一副皇民“嘴脸”!
华夏人与夷人的划分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由此 足可见河南人
文化根基之深厚。真可谓:“黄河古道,中州厚道”
古风犹存的中州人
北宋南迁后,帝王之气在河南黯然收敛。
有钱有势的人,成群结队地逃往杭州 从此“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歌
舞升平,偏安一隅。
有诗为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都临安府,一夜之间“繁荣昌盛”。丢下的是河南老乡亲的苦难和血泪
河南人只能站在黄河边上,听混浊的黄河水共和悲音
儒家文化与河南人
一个超稳定型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
河南人是儒教最彻底的实践者。河南人的惰性心理正是儒家政治浸透了
血肉之躯的印证。
一条姓“儒”的八爪鱼 紧紧缠住了河南人的手脚 中原大地一片沉睡
某天醒来,忽觉“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
警惕!中原人再抱古不放,哪天中原也会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殷墟”
农耕壁垒与河南人
有人看了中原地理概貌 居然说“要培养河南人的海洋派性格呀!”简直
奇谈怪论!
可一细想,中华文明不正是源于“黄河”……
“水是人类之母。”位居黄河之滨的河南人当然无求于“东海”于是“海
洋文明”与河南人无缘相识。
这也难怪!就连孔孟那样的高人 也只会说:“道不行 乘桴浮干海”。而
绝无关于海洋知识的具体论述。
“仁”高于“智”。孔子把安定的山置于易动的水之上,这正显示了一个
“大陆――河流型”思想家追求稳定的风格。儒家文化铸就了河南人农耕经济
的壁垒 “儒”“农”,河南人性格的两个基本点
多忠烈与名人的河南人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是岳飞被赐死时在供状上写的八个大字。何等悲壮 何等忠烈!
据说襁褓之中的小岳飞,是被岳母姚氏,坐一口水缸 从黄河的洪水里
逃生出来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更显大义凛然!
河南多忠烈,古之比干、苏秦、岳飞,今之杨靖宇、吉鸿昌、彭雪枫;更
有历史名家,有张衡、张仲景、玄奘、杜甫、白居易 韩愈,今之冯友兰等。
呜呼!哲人其萎 泰山安仰!
“仕”“土”本位的河南人
不要小看河南人!
倘若你在穷壤僻野遇上一位老农 他可能是位学富五车的隐者
河南人,怪!
让我们去参观一个叫南街村的街景吧!一进村 村口写着“奔向共产主
义”的口号,村里人人实行配给制,生老病死,集体一手包办,拒绝卡拉OK、
麻将。村中央竖立毛主席像,每天由两位民兵守卫 一切按马克思的共产主
义模式去办,听说他们要推广全国呐!
如何评说呢?现在,他们“守乡守土”守得不错嘛
乐天知命的河南人
河南人乐天知命。
这要归咎于他们的祖先 既无游牧民族迁徙之苦 亦无海洋居民与海搏
斗之险。
“饱暖思淫欲”轮不到河南人,但他们还是容易满足的 他们是稳定的一
群。难怪历代的统治者都称赞河南人!
宗教崇拜的河南人
文物大省数河南。
宗教大省恐怕也一定是河南。且不论千古龙门石窟 少林寺 单说这近
年来异军突起的天主教、基督教,就让人目不暇接!
祥林嫂惧怕的“锯开”,得见于此。封建迷信回潮的根源又在何处?有人
说,河南人的劣根性是中国人的劣根性。
中国人的劣根性是什么?值得深思!
特殊部落河南人
“犹太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马克思、基辛格、爱因斯坦……
最苦难、最顽强的民族。以色列国在历经千年的亡国苦难生涯 于二战
后复国。
寻遍世界各国 犹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部落 而在中国 犹太人则杳无
人迹。
何故?请历史问河南,问开封!问一位不知名的学者
下面就是这位学者的论文――
民风古朴的河南人
“天下功夫出少林。”此只一句。
少林功夫出河南。”这才是真谛!
少林武术,深深烙上河南人的性情:外柔内刚,讲求心平气和
只此一项,河南人就数得上是“研究汉文化的活化石”!
豫剧与中州美食,更显中原文明之精华!
第十六章:老成在高原里
保守封闭间以开放的陕西人
陕西有走不出去的高原,也有能流出去的江河。
正是与这两点有极密切的关系,使陕西人的性格有了多样性。
中国的开放之风气始于西汉,甚于盛唐。而汉唐的首都均在陕西的长安
可见陕西人对外开放的历史已足够悠久的了。
但有人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汉唐的对外开放,依据其发生的最初动因,不
是一种自觉的开放姿态,而是一种被动的姿态。
后来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北移,经济中心的南移 使陕西人失去了许
多许多,那么那些失去的是不是本来就不该得的呢?
从路遥到贾平凹到陕西人的性格
陕北的黄土高原走出了路遥;陕南的“小江南”走出了贾平凹 这一南
一北的两个人物及其他们笔下的人物把陕西人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
如果说陕北人是以高原文化为主,间以夹杂着些许草原文化,那么陕南
人就是以长江文化为“红花”,黄河文化为“绿叶”。
还有一块陕中盆地好像更代表着正宗地道的陕西,生活在盆地里的人性
格最能代表陕西人的性格。不过,这话最好不让陕北人或陕南人听见,否则
要打起来。
粗中有细的陕西人
一个王朝的建立“需要北方人的粗犷与豪放,需要一点真正可爱的流浪
汉性格,需要爱好战争和混乱的天才”大概才能做好。
因此,在陕西先后有十几个王朝建立也就不奇怪了。
陕西人性格豪爽,所以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快人快语,不拐弯抹角,这
一点不似南方人讲起话来和风细雨,话中有话,工于心计 陕西人总爱嘲笑
广东人和浙江人,说他们讲话,叽哩咕噜,“鸟语花香”。
但是一个《走西口》可道尽了陕西女子的细腻深情!
老成温厚与圆通狡猾的陕西人
陕西的妹子总喜欢陕西本土的汉子,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 陕西汉子胸
脯宽广,让人放心地依靠。躺在陕西汉子的怀里就觉得心里踏实。
陕西的男子们听了这话,心里美滋滋的,口出狂言:“还是咱爷们经得住
考验。”
南方商人评价陕西商人:比较老实,但也耍花招 可惜技艺拙劣
外国游客说陕西人:变着花样骗我掏腰包。
大学生们如此评价陕西籍的学生:默默无闻地做自己的事 说和做都不
“火”。
贪图安逸与吃苦耐劳的陕西人
如果有安逸的日子谁也不会拒绝,除非是个劳碌命。但安逸到了贪的程
度,则转化成了懒。靠天吃饭的人有时是不得不“安逸”的,因为很多时候
天公不作美,又有什么法子呢?
事实上,我们的农民们只要有条件 绝大多数是要辛苦在田里的
贵族情结与自卑意识的陕西人
陕西人曾经是贵族,但如今只剩下贵族梦了。
一位陕西人南下独闯深圳,偶与同事们闲聊 在他大赞特赞兵马俑 华
山、华清池等名胜古迹之后,那群广东仔们惊叹不已,向往之情溢于言表。不
料,他们忽问:“在你们陕西牧区,你们小时候上学都骑着马吧!”这位陕西
朋友没好气地说:“我们骑的是狼!”这帮广东仔们面面相觑
原来,在某些人心目中,陕西人只是“土”贵族哩!
吃与吃出学问的陕西人
东北有三大怪,陕西有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也是一
道菜,房子一边盖,大姑娘不对外,板凳不坐蹲起来,泡馍大碗卖,碗盆难
分开,帕帕不装头上带,唱戏大声吼起来。
陕西有“秦腔”,当然也有“秦菜” 但勿把“秦菜”听成“芹菜”“秦
菜”可比“芹菜”好吃。
陕西人的吃,因了帝王的缘故,很有内容,也很有学问。
陕西人的吃,吃中有景,吃中有情,吃中有史,吃中讨吉利
陕西人把“腌菜”当嫁妆送,可见其贵重。
陕西的小吃开大店。羊肉泡馍 西安饺子宴的招牌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
都不小。
玩得“土”玩得雅的陕西人
安塞腰鼓在当年北京亚运会上大抖威风 令国人激赏,更令老外瞠目。那
场面真是有些华夏雄风的写实了。
腰鼓起初是部落男性用于驱赶野兽的,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至宋代
便多用于边关 今天的安塞县在北宋时与西夏国的边界相接 为安定边界设
立了“安塞县”,“安塞腰鼓”亦因此而得名。
“安塞腰鼓”历千年而不衰。据查,安塞县十几万人口约有2万家有腰鼓
会舞弄者达七八万人之多
乐在歌中的陕西人
人生在世,吃喝玩乐。很多人都这么说。
陕西人吃得有味 喝得尽兴,玩得爽快 这样的日子 岂不乐述迷 乐
悠悠、乐陶陶?
陕西人吃好了,喝好了,玩好了,所以整天笑哈哈,乐观豁达。
陕西人的乐,是用那歌声来表达的。一走进陕西,就如同走进民歌的海
洋,在歌声中,你能捕捉到陕西人内心的喜悦、知足与幸福之情。
“一声秦腔吼,可使八尺男子眼泪流 出嫁的姑娘也回头,也会吓死山坡
那头老黄牛!”
秦歌道出了秦的多少悲怆与深情 宣泄了多少对生活单调的反叛!
失落的部族
陕西人曾经拥有一切,即使在今天,陕西人把虚虚实实的加在一块儿 也
是“破家值万贯”,或者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地下满是秦砖汉瓦的陕西人想不古也不行,但是只靠卖老祖宗的东西过
日子也未必是最好的法子。
陕西人,请再振作一些 除了老祖宗 还有你自己!
第十七章:统政理财山西人
徜徉在黄河古道遗风中
“五台山什么样?”
从未去过的人这么问。有人调侃曰:‘那里什么粮草都不长 ,光长和,尚寺
庙,’不能不说这算“三晋一怪”。
“二圣”又指什么呢?答曰“阎老锡的窄轨铁路”
“三圣”么?自然是“山西老陈醋”。
“三晋三圣”。此乃“瞎编”!偏偏有好事者夸张说,北京的火车进军娘子
长时便一路“喝醋,喝醋……”吆喝着,否则便不能进晋“攀亲”了。
四关锁土,古道遗风。山西人的纯粹自理自治,正是此种古风的表征。试
想一个连粮草都不长的山区,尚能养活如此众多寺庙和尚,这是什么精神?
山西人不与外人染指。气候干燥,他们拖着重重的鼻音说话……
质朴有加:典籍中的山西人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 ――摘自光绪《陵川县志》
三晋学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且看查阅历代古藉县志之艰苦 却整理出
有关山西人性格词目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朴质厚道”,高踞榜首;
“礼让文雅”,位于次第……
难怪司马光吟诗赞曰:“太行横拥巨川回,三晋由来产异才。赵树理笔
下的李有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山西老农堆儿里“一抓一大把”
经商理财独霸天下:明以后的山西人
“金钟今尚笑西后,无有曹家怎北上。”
清王朝的贡品,怎会流落到太谷曹家?掌故一定有趣儿。
利希霍芬这样描述山西人:“具有卓越的商才和大企业精神,有尤比优越
的计算智能,有发达的数量意识和金融才华。”
世界经济史学者甚至将山西商人与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无怪乎 无论
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权柄几乎均为山西人执掌。
政治与革命的情结:近代的山西人
“理政统兵”,对山西人的又一评价。
“三晋有三性”:忍性、韧性 耐性。山西人行为处事以“中庸”为法 沉
着冷静,遇着大事不轻易点头,也不轻易摇头,深谋远虑,从长计议。
说“阎锡山、孔祥熙是山西籍政治家典型代表”恐有偏颇之处。
孙中山曾赞曰:“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乃山西之力。”
三晋春秋史册,记载着一长串名字:武则天、关羽 尉迟恭、薛仁贵 杨
业、阎锡山、孔祥熙、徐向前 彭真、薄一波……
勤劳勇敢:山西人笔下的山西人
晋派作家名重一时。
“山药蛋”派作家群的笔下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晋风民俗
图”
赵树理说的那个“小二黑”、“李有才”绝妙无比 与之相映成趣的“二
诸葛”、“老秦”亦煞是可憎可嗔。
“节俭自私”。陋实的山西人。令人捧腹的一群!
吃醋的山西人:民俗一瞥
喝醋喝出了“健胃”;
喝醋喝出了“美容”;
喝醋喝出了“民俗”;
喝醋喝出了“三晋文化”;
“三晋文化”犹同大同石佛 五台山的梵钟 度世上的一切苦厄 化解一
切“酸甜苦辣”。
山西人,永恒在“醋”中
第十八章:浩荡――脉齐鲁人
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双重变奏
想当年,山东的齐鲁两国各领风骚几百年,然其风格何其迥异?
齐国的开国国君姜子牙乃能人也。其头脑机敏,不局限周王朝之“红头
文件”,在齐因地制宜,重商而不轻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齐民争为渔
盐之利。齐鼓励百姓消费,故齐人大都潇洒有余,齐相晏婴家居市场边上,齐
景公怕其受扰,欲为其搬迁。晏婴婉拒,说,早晚买个东西方便。
瞧,晏婴可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受益者,齐国亦有“特区”之味道。
鲁则不然。伯禽死守其父周公之礼仪,在鲁治理整顿达三年之久方初见
成效,跑到周公那里汇报工作,周公亦嫌其迟。鲁重农抑商,不重视经济建
设,有严重的“计划”之嫌。
儒学的发展与山东儒学的特点
楚兵北上……鲁国亡了;
秦兵东进……齐国亡了,
――齐鲁之学何处安魂?
结束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文化革命”汉儒董仲舒参与制定意识形
态“八字宪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风雨沧桑两千年,山东人株守于儒学大树之下,端坐在大树的“正根”上
目光有些呆滞……
鲁先于齐而亡,说明了什么:
董仲舒之功过,千古难断。
鲁之儒学的失落 墨守成规之罪乎?
山东人:儒学的后裔
人类就像传说中愚蠢的渔夫,他们费力编织成了鱼网 却把自己封在其
中――这是一支无形而巨大的文化之网。
面对无形的文化之网,每一个人都不能成为“漏网之鱼”齐鲁先人给后
代留下的文化之网是儒学。
齐鲁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书写一个个“儒”字 山东人是它
的“人”字旁。“儒”,从人,从需――山东人的需要?
孔夫子曾面对摊在书案上的《春秋》,叹曰:“知我者其春秋乎 罪我者
其春秋乎!”
今天,面对摊开在齐鲁大地上的儒家文化 山东人又何尝不可这样感叹?
豪爽、敦厚、豪迈的山东人
豪者,气魄大也;直爽痛快也,爽者,不粘乎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人 山东人的存在给人类情感辞典
增加了不少有价值的条目。
人间之事,以小见大者多也 一根针落地之后 从寻找这根针的方法和
结果,你可以辨别出一个民族!
这话也许言大了,但事实的确如此
那么山东人对这根针咋个态度?
正直、爱国、忠诚的山东人
河北出响马,关东出土匪,山东出好汉。
好嘛!好人都跑到山东去了,令咱外地人看了真是脸红。
亚圣孟子我们至今难以想象他是什么样子,不过他那么有学问,是一个
谦谦君子。他尚能时常做“舍身取义”状,更甭提那些孔武有力的汉子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在十四大上大做山东人信
义“广告”,说:山东人讲义,不会做对不起朋友的事 听罢此肺腑之言 不
来投资,更待何时?
义十信=正直。没有正直的品格 不配为齐鲁人
吃苦、耐劳、肯干的山东人
一个德国人说:没有比山东人更优秀的铁路工 矿工了 因为他们能受
任何艰苦。
山东人天生对懒惰有免疫力。所谓痛苦,就是一个磨练灵魂使之能更好
地适应更痛苦的世界的准备过程。山东人在这一过程中竞技状态始终甚佳
重教、办学、育才的山东人
乞丐,据说是一种向你的良心征税的人 这种税官的工作难度甚大 且
时常遭人白眼或污辱。
武训即是这样的税官之一,不过这是一个高尚的税官,为有钱人不能比。
武训“征税”也不是平白无故的,他要给你表演一些活吞蝎子和蛇之类
的惊险绝活,不是因为那两样东西味道好,而是请你多交“税”,他好去办义
字。
山东人也真给武训壮脸 你看“至今东鲁遗风在 十万人家尽读书”
“愚忠僵化”的山东人
给你讲个故事:战国财有个叫尾生的人,一日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到底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 观念开放 竟有学子在桥下与女子约会之
浪漫故事。
你猜后来怎么着?结果大雨瓢泼,桥下涨水 那该死的女子没来 尾生
坚守信约,抱桥柱而不去,直至淹死
这个尾生是哪儿的人?
就是鲁国人呀!其它国家的人也许早就逃命要紧了,哪会这么傻
山东人忠诚 很可敬;可过了劲儿,变成愚忠,那就该打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山东人
统计学家对平均或平均数颇感兴趣。
比如甲收入10元,而乙收入5元,那么统计学家会说甲乙平均收入7
5元,乙的收入就多了两块五。
或者可以这样说:假如一个人左脚站在一个热火炉上,右脚踩在一块冰
上,那么统计学家的判断是,就冷暖平均值而言,这个人应该是舒服的。
山东人可不满足做这种虚之又虚的统计学家,而是要确实付诸实践。孔
老夫子就曾言“患不均而不患寡”就是说少点没有关系,而不均则为患,不
均则要闹事。
农民起义最高纲领往往都是均贫富。你有100元 他有10元 少废话
把你的100元抠出45元给他,扯平了事。
我没有,也不能你有。农民们烧宫殿 毁田产 无非是要出一口平均的
鸟气。
缺乏机敏的山东人
聪明与愚蠢据说是只差一步的,因此 两者实难界定。于是有大智若愚
大愚若智之说。大智若愚者,真聪明也,面上不说,心里有底数。
大愚若智者,小聪明也,绣花枕头一个,表面漂亮,内里无物
大而言之 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不少洋人亦持此看法。
就境内而言,又有人主张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 南方人尤擅机敏 而北
方人则略显愚钝。
山东人如之何?
不敢冒险的山东人
山东人真的不敢冒险吗?
这问题算你问着了。山东人可以吃苦,但绝不可以冒险。孔子向来主张
“父母在,不远游”于是,山东人宁肯稳坐家中吃煎饼,也不肯出外闯荡一
番。
但说山东人绝然不敢冒险,至少有两个例子可以反驳。齐人徐福曾率五
百童男女,东渡扶桑,据说后来成了日本人的祖先,还有山东人曾大批地闯
关东,建设了东北,不异于美国西部开发,怎么能说没有冒险精神呢?
山东人东靠黄海,有交通海外之便利,可山东人楫舟远航者甚寡 没有
多少人漂荡海外或南洋谋生。在海外华侨中,有宁波帮、闽南帮、南粤帮,唯
独没有山东帮。这怎么解释?那个徐福 不用说他是传说人物,就是确有其
人,山东又有几个徐福?
泡在酒缸里的山东人
端着酒杯醉,抱着酒瓶睡。
山东人几乎个个都有喝酒毕业证。
西方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一次火车撞车事故中,有个老酒鬼被撞得奄
奄一息。人们为了救活他往他嘴里倒了一点酒。他品着酒,喃喃地说:“波以
拉克酒,1873年产。”说完,他就死了。
这临终品酒 且专业水平之高令人五体投地 山东人总该不次于这个老
酒鬼吧。
酒,上帝赐给男人的最好礼物,除了你就是女人
没有酒,人生不就少了一半乐趣吗?
山东人潇洒也!
封闭守旧的山东人
传统对于循规蹈矩者它是一个劫数,难以逃脱。
祖宗之法不可变,变则为叛,不管这祖宗之法是个什么玩意儿
穿着死人的鞋走路,或者穿自己的鞋子走死人的路。
历史的磨道里,行进着一批周而复始地转动的人们 这人们中间 山东
人可占着多数?
未完的话


 人文中国--中国的南北情貌与人文精神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大阿姨的老书
  •     1998年我在市图书馆借到了这套书,然而,书在教室被偷了,为此我很郁闷。 赔偿了图书馆的钱,我查到了出版该书的出版社,直接给出版社打电话,邮购了此书。
  •     这种程度的书已经有些过时了~不过内容还是挺丰富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