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到德国

出版社:夏芊若 作家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6363723
作者:夏芊若
页数:28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德国过了几天童话般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后,妈妈的一句话把我带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爸妈给你联系了一所德国的学校,现在学校放圣诞节假,等假期一过妈妈就带你去报到。”我听了之后,心里万分紧张,都不敢去想到时候会发生些什么,不过总觉得离那一天还很遥远,结果一转眼就到了去学校的日子。出门前,爸爸看到我脸上不自在的表情,安慰道: “今天就是去报个到,很快就会回来。也许老师看你一句德语不懂,会让你先在家自学一段时间。” 听了爸爸的话,悬着的心稍稍轻松了一些,心里自我安慰道:“是啊,我反正不懂德语,肯定让我先回家自学,我一定努力学。等会说几句德语了再去上学不是更好吗?!” 这是一所德国的中学,因为德国的小学是四年制,所以在中国应该上小学六年级的我到了德国就变成了中学生。 一路上我想象着学校的情景,眼前浮现的自然还是中国小学的环境:气派的教学大楼、大操场、带花坛和喷水池的校园。可惜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失所望,我的学校只是一栋普通的五层楼房,几乎没有校园,楼前的一块空地就算是校门口了吧。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发达的德国,学校的外表竟然是这么的简陋。 此时应该已经开始上课了,校门口空无一人,在寒冷的冬天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的心感到有些冰冷。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学生从远处飞奔而来,显然是迟到了。她很快便到了我们的跟前。这个女孩披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身材偏瘦,穿着黑色的羽绒服,围着雪白的毛围巾,一条深蓝色紧身牛仔裤让她的腿显得格外细长,脚上一双半高帮厚跟的黑皮靴。德国女孩看上去年龄要比我大一些,她拉开了教学大楼那扇笨重的大木门走了进去,刚要关门,看见妈妈和我跟在她的身后,便帮我们扶着敞开的大门,妈妈说了句:“Danke!”这个词我知道,是德语“谢谢”的意思,女孩冲我们嫣然一笑,我也向她回笑了一下,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僵硬。她很热情,看上去丝毫没有因为我们是亚洲长相而感到奇怪。记得在杭州时,难得在街上看到外国人。一旦见到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要盯着看半天。女孩的随和多少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心里默默期盼她就是我的同学。刚走进楼里,就感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暖洋洋的,让人忘却了外边的寒冷,我的心也开始热乎起来。楼里所有的地面上都盖着一层墨绿色的地毯。那个金发女孩站在楼梯口脱下外套,把书包放在地上,脱下的羽绒服也丢在地上,里面只穿了件白色的T恤杉。妈妈利用这个机会向她询问秘书办公室在哪儿,她边说边指向前方,接着拎起了所有的东西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了楼梯。 来到了秘书处,一位打扮得体的阿姨迎了上来。妈妈和她说了几句,这个阿姨笑着看看我,拿了张表格要妈妈填,然后自己走了出去。我赶紧利用这个机会提醒妈妈: “妈妈,我们今天先回去,我学一段时间德语再来,我保证好好学!” 没多久德国秘书带回来了另一位德国女士。她们俩和妈妈嘀咕了几句,妈妈解释给我听:来的人是我的班主任,叫鲁道尔夫,她是来带我去上课的。听到要带我去上课,我的心突然再次掉入了冰窟窿里,感到自己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无异于走上“刑场”。此刻,我绞尽脑汁地想着一切能够让自己逃离学校的办法,我觉得决定权在妈妈,一定要说服妈妈。于是我再次央求道: “妈妈,你快跟老师说,我回去学好了德语再来,下个学期就来!” 班主任老师一头金色的披肩发,套着墨绿色的西装外套,穿着牛仔裤和休闲鞋。她伸出手和我们握手,手腕上戴了个金色的手镯。这位德国老师一直笑着,笑容十分灿烂,露出两个很深的酒窝,从碧蓝的眼睛中投来的目光非常和善。 第一次见到这位外国老师,我感到既陌生又亲切。陌生是因为她有金色的头发、高鼻梁和蓝眼睛,但是她的笑容还是让我感到很亲切。

前言

引言我十一岁时随着父母去了德国生活,在德国的教育体系内走完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整个过程。对比自己在中国接受的五年小学教育,以及亲戚朋友在中国接受的中学和大学教育,我感到中国和德国在教育宗旨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完成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学业之后,我想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读者讲述一下,在德国,老师怎样上课,学生怎样学习,中学生怎么进入大学,学生和老师如何相处,学生犯了错,老师如何对待,学生遇到了困难怎样得到集体的帮助,德国的大学生怎么学习和生活,以及他们如何经历社会实践等等。德国的教育注重三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他们对于人生的希望、自信心和沟通的意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尝试、努力与取得成就的快乐,促使他们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二是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存活能力,传授给学生在社会上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的知识,训练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多变和复杂的事情时所需的能力、态度和行为;三是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把他们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他人、集体、社会和社会的和谐,使他们能够自发地担负责任和义务,维护权利和自由,重视规则和道德。这样的教育最终收获的是社会上的人有爱心和诚信,对待他人能够尊重和宽容,处理事情时能够有理性和负责任,整个社会的秩序因此得到维护,社会上的矛盾少了,国家也就安宁了。当然,德国曾经有一段黑暗的历史,在纳粹时期的教育中,上述这些教育宗旨遭到了极度的破坏,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作为一个在中国和德国都有成长经历的女孩,我特别想把自己在中西文化中经历的一些生活细节和趣事,跨越两国文化时遇到的困惑和艰辛,以及在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一些幸运与挫折与你们分享。回想自己走过的生活和求学道路,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个熟悉的德国人的身影,我感谢他们出现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是他们拓宽了我的世界观,使我的人生阅历变得丰富多彩。我希望通过此作品,读者能在对那些发生在中西文化间的故事感到新鲜和乐趣的同时,充分了解德国的教育,并激发大家去思考中国的教育与德国的教育之间的差异。

内容概要

夏芊若,生于杭州,十一岁随父母去德国生活,高中时期回到中国,就读于北京德国学校。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硕士学位。

书籍目录

引言1 第一卷去德国 第一章 1多年之后爸爸说:“那时怎么了?向自己的学生借钱,如何张得开口!” 2德国签证官被我发音极不标准的英语逗乐了 第二章 1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到德国了!” 2“你要是喜欢,天天都可以来喂天鹅!” 3我很明显地感觉到,罗登太太一直站在二楼房间的窗口看着我 第三章 1就这么一拉,我从此便被拉入到德国的教育中 2在中国的小学,这样是不允许的 3我竟然连考过试了都不知道 4我庆幸学生的分数在德国是不公开的 5鲁道尔夫太太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另外一种老师的形象 第四章 1真没想到,在德国的班级里,一个老师包揽了所有的课 2爸爸看到少女杂志的一个栏目叫“我的第一次(性生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3“爸爸,我不会也被遣送走吧?” 4德国的中学主要分三类:职业预校、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 第五章 1我的天啊,原来新学的德语词汇是什么“反对党”、“联盟” 2上课的时候,桑特曼老师几乎是手舞足蹈 3“给一个年轻人上课不是填一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 4“中国的皇帝是很有智慧的,解决问题不像我们欧洲人那样野蛮!” 第六章 1小朋友看见爸爸闯红灯,立刻大叫了起来 2有规则和道德的地方,人的心里才能感到安全、平静。 3“人要有勇气支配自己的大脑。” 4发言不仅仅是人的权力,而且是人应有的义务 5让孩子从小建立自我,学习尊重他人、接受民主的决定,遇到任何矛盾时不以暴力的方式解决 第七章 1地理课放映一部介绍中国的片子,我才看了开头的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2做完报告后,一个喜欢动脑筋的同学,一下子把我给问住了 3让我最感到惊奇的是,大熊猫“宝宝”听得懂德语 4我是不会让芊芊的妈妈把应试教育方式搬到德国来的! 第二卷回国求学 第一章 1邻居提出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既意外又兴奋的解决办法:北京有一所德国人办的学校 2“欢迎来到北京,欢迎你成为德国学校新的成员。” 3八十年代给北京德国学校的学生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路边、房顶和阳台上都铺天盖地地晾晒着大白菜 4初到北京,让我感到最难以适应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1我已经是第四次面对新班级了 2老师索性把课本一丢,一屁股坐在了讲台上,讲开了北京的见闻 3当一位德国母亲从老中医那里听到自己怀有两个月的身孕时,立时瞪大了蓝眼睛 第三章 1刚上德国学校不久,我就成了全校的闻名人物 2德国文化中为了追求民主和团结集体的力量,经常运用的方法就是收集签名 3“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直传达给学生们,在很多情况下,出于人道主义的刚直不阿绝对是有必要的。” 第四章 1当全班在谈论怎么帮我凑钱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不好意思 2学生们通过筹款的方式解决举办活动的经费 第五章 1小摊贩嚷嚷道:“这个老外真抠门!” 2我的故乡在建国门外 第六章 1我身上究竟被贴上了什么标签 2我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女孩也学习过起了“夜生活” 3在这样一个外国人圈子里,我渐渐感到自己与之格格不入 4看到她手臂上的针眼,我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那是注射毒品后留下的 第七章 1我要重新回到德国去 2我被拒签 3我撒了个弥天大谎 4校长太太说:“当着许多人编一个那么大的谎话也是需要勇气的” 第八章 1对于我长期请假,校方看作是我自动退学 2校长真心希望我不只是人回来了,而且心也回来了 3高中毕业考试时草稿也是要上交的,老师需要准确把握住考卷背后那一个个独立的思想 4“我要特别祝贺你,因为你是这所在中国开办的德国学校毕业的第一位中国姑娘。” 第三卷德国的大学生活 第一章 1海德堡是座大学城 2海德堡大学没有围墙,所有设施几乎都对公众开放 3海德堡大学的宗旨在二战后被定为“服务于真理、公正和人道的活跃精神” 第二章 1阶梯教室的后排竟然坐着一个乞丐模样的人 2亲爱的韦伯爷爷,求您指点迷津 3“我的心遗失在了海德堡。” 第三章 1首先让大家了解,中国人为何称自己为“中国” 2教授安慰道:“失恋是让人很伤心,不过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化悲痛为力量’!这样报告一定会准备得更好!” 第四章 1“你知道汉语中,像什么社会、文学、科学、国家、艺术、历史等这些词是哪儿来的吗?” 2中国的某些专家太以自我为中心了 3隐瞒事实,以及创造假事实,长期来说对社会是非常有害的 第五章 1我向驻中国的德国记者站发出了申请信 2采访穿着花花绿绿睡衣上街的上海人 3采访孙道临 第六章 1学生要给考官教授提供一张书单 2瓦格纳教授说:“看看我上次去中国时带回了什么!” 3我的两位指导教授 第七章 1我为去北京参加或观看残奥会的人做报告 2他想坐着轮椅在故宫的宫殿屋顶拍照片 3我得到了一张残奥会开幕式的贵宾票 4残奥会的贵宾席却没有残疾人的专用通道 5听到德国的残疾人在生活上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瞪大了眼睛 尾声学生与教授的对话

编辑推荐

《十一岁到德国》是一本朴实而精彩的书籍,描画了德国的风土人情。一本真实的留学指导手册,帮助每一个想要出国留学的孩子。一本直面教育的书:“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作者简介

《十一岁到德国》内容简介:一个中国女孩芊芊十一岁时随着父母去了德国生活,在德国的教育体系内走完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在中国和德国都有成长经历的女孩,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在德国,老师怎样上课,学生怎样学习,学生和老师如何相处,学生犯了错老师如何对待,学生遇到了困难怎样得到集体的帮助,中学生怎样进入大学,大学生怎么学习和生活以及他们如何经历社会实践等等。


 十一岁到德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思维,具体的事例描述了德国基础教育的内容和重心。 做父母的可以一读,让人思索教育本身(除去国籍的差异)的本质,重点,内涵到底应该是什么?另外,作者用第一手资料描述了北京国际学校的高中的事情。对考虑让孩子上国际学校的人,很有帮助。 比如, 讲德国基础教育:德国学校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孩子从小产生对人生的希望,了解自身的能力和强项,自己找到做某些事情的意义, 让他们亲自感受到为一件事付出努力而得到成就的快乐。 而成绩只是相对的。 我们要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成绩。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作者自娱自乐作个纪念,根本没有写出来和阅读的必要。
  •     这本书让我对德国的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去德国留学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BTW,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北京的外国人圈子有多混乱~作吧~
  •     舒适的生活本身并不是人类本性所追求的,而人类追求的是通过勤奋工作换取舒适生活所得到的尊严。--康德
  •     先进国家的教育注重小朋友的自信,逻辑,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
  •     真实,对初步了解德国很有意义
  •     个人经历的全景纪录,值得一读
  •     看一下其他地方的教育……
  •     想去德国读书,只要一段时间就好。中国人多,热闹,这大概是吸引外国人的一个原因吧。抽时间读漫话德国吧~
  •     感觉还不错很真实亲切
  •     文化也许真的无法相容。一本对我很有价值的书,去德国留学的同学也都可以看看。
  •     还行吧,前面部分还挺好看的,中间和后面有点流水账,且发表的某些感想有点像小学作文儿……
  •     作为比较教育学材料还是可以的,比较中德两国教育,究竟差距在哪里?
  •     很朴素的需要,没有华丽的修饰,跟平实的语言。下半年去德国,其中跟德国人接触来说,这本书一些地方真的很真实了
  •     写得客观,思考全面
  •     女主优异的学习能力已经克服了一切。
  •     Kindle/环境/氛围是多么的重要+我真的不了解中国。
  •     写的还不错,说明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呀!
  •     看完夏芊若的《十一岁到德国》,感觉有点复杂。加上我从苏州回到一个西部小县城,有些感觉更是相当明显。一言难尽。关于教育制度的问题我是搞不懂也说不清,但我却深深地感觉到教育制度在我身上留下的不好的印记,无论是性格上的还是学习上的。很想经历另一种人生,但早已被命运牢牢掌控。。。
  •     作者写了德国的生活 不过是很多年前的德国了现在肯定有些变化 不过还是非常好的
  •     历历在目。
  •     个人感觉作者以客观中立的态度看待中德差异。其中对于残奥会残疾人。中国设计的一些东西,用户体验很缺少,没有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得为使用者考虑。08年的时候残疾人不敢出门,8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爱之深,叹之切。我只能说,谈不上爱国的高度,只是爱这个地大物博,养育自己的家。学习他人的好。
  •     一般不会看这种类型的书,这次完全是因为想了解德国教育才买的。令我惊讶的是使馆人员的女儿居然能晚上带同学进使馆玩......
  •     作者以亲身经历,详细叙述了德式教育。跟中式教育完全不同,德式培养的是每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发挥个人能力。没有贫富攀比,没有你死我活地竞争。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可能照搬,但德国教育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出发点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     往常来说,我最羡慕这种具有双重文化的人,说起外语和母语毫不费力,本书作者道出了其中的辛酸,在追求身份认同感的路上无所适从。德国的教育当然是超赞啦,目前作为年纪如此大的我,已然不可逆,在作为教育者的将来,又能多大地与中国的现实对抗。最后一章谈到德国的残疾人生活,说什么励志的话就免了,全因如此健全的社会保障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啊。好奇作者有没有德语写作的书。
  •     教育体系优越,没什么好说的,我的心好痛。
  •     真正的以人为本,人类至上。文笔朴实,但没有一句废话。学到很多东西。真心佩服德意志民族。
  •     对在德国的生活给予全方位展示,很好。
  •     作为一个靠着良好记忆能力完成中国应试教育,也因此而“收益”的农村学生,对比德国,深深感到从小学校怎样扼杀了独立思考的能力。27岁的成年人到现在仍然搞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强项,所学的专业也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真的pathetic 。。。寄希望将来能让自己的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     前面德国教育的那部分特别赞
  •     另一种生活
  •     从一个客观的视角看待中国,看待中国教育,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现在自己的学习方式
  •     蛮不错的一个角度来理解文化差异和教育问题。
  •     强烈推荐给移民德国或留学德国的人看!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也道出了亚洲人在德国的心声
  •     本来要当工具书的 结果看了一本日记
  •     很棒,从在德国的初中时代初识西方文化,到高中回京后中德文化的强烈碰撞,再到重回德国后的熟悉亲切,直到一笔带过的工作经历,看完每一部分,好像自己也经历了一遍似的。
  •     这本书也非常好 值得好好看
  •     一直很想了解德国,这本书的作者详细地描述了中德文化的差异,通过自己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文化的碰撞。读完后对德国更向往了,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德国的文化。
  •     作者总能从积极角度想问题,对自己的经历也记录得很客观
  •     看了这本书真的觉得德国的教育好棒。
  •     一口气读完,非常平实。 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和人沟通,自己寻求帮助是很正确的态度。
  •     很贴近生活的一本书,喜欢.
  •     很一般的书,想去德国旅游或者送小孩去德国的可以看看
  •     大学及以后部分写得没那么感触
  •     可以拍一部《杭州人在德国》,也许是他爸爸是写剧本的缘故,觉得这个语言挺朴实,描述也很细致,特别是心理活动。读了之后更加理解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不会一味的推崇欧洲国家,旅外华侨更重要的是寻根吧
  •     一个年轻女孩在中德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真诚,这样的真诚体现在作者对成长经历细致的回忆和总结中,她不但记录了下她在两国求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下她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的所思所想。这无形中形成一种对比,也让我们看到中德两国的差距所在,尤其是教育方面。令我不解的是第二和第三段缺少过度:按照作者的记述风格,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分析得有理有据,然而她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海德堡大学、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这样重要的内容作者避而不谈,给人感觉好像有意隐瞒,不知道是为什么。【25万字】【Kindle】
  •     嗯,作者的价值观真的好正啊,尤其是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做的那个有关香港的报告的准备活动真的有打动到我,才那么小就知道做事情要认认真真,还有以后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不断摸索不断成长的,只能说,真的值了,但是有关德国的生活,尤其是课堂的美好程度,总觉得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美化了,实际生活哪有总是如意的。(ps:相对于我的初高中生活而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