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到德国》章节试读

出版社:夏芊若 作家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6363723
作者:夏芊若
页数:283页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68页 - 发言不仅仅是人的权利,而是人应有的义务

一个老师说:“好感是很主观的感觉。 我不对所有人都有好感,但是我能够开放地面对和尊重所有人。 ”
德国课堂上主要宣扬的是理性和宽容, 学习知识也是理性和宽容的基础。
关于分组讨论: 我们反复经历的是,人要敢于面对冲突,但是要冷静,理智地面对。 我们练习在什么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值得的,而什么时候应该让步。
适量的矛盾和冲突好比汤里的盐, 但是如果盐太多, 汤就被毁了。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 能够理智地面对矛盾和冲突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和社会能力。 关键是如何避免愤怒,报复心理和失去勇气,以及不强求谁赢谁输。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183页

由新鲜兴奋到彷徨犹豫,到求变抗争,再到沮丧逃避,跌入低谷,慢慢地又由绝望到茫然,再由茫然到产生新的勇气与力量,最后又重新站在了生活的面前。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全书 - 全书

摘选两小段。为了方便阅读 & 视觉上舒服一些,打了若干回车。
一、转入文理中学时,作者在校门口看到的——
第一条写道:“每个人都有价值,他是独一无二和特殊的,他有自己的强项和弱点。人生和求学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造就了人,这两点都属于做人。人的价值远远高于他所做出的成绩。”
第二条写道:“每个人都有发展机会,只要他能够保持好奇、开放和热情。他需要目标,同时也需要界限和好评。在他的发展道路上需要开放、真诚以及给予帮助的陪同者。”
最后一条写着:“每个人都是同胞,每个人都要在他个人和社会的身份中找到平衡。他要能够重视他人,他在和别人的相处当中要态度认真、有感情和可靠。”
二、到了海德堡大学之后——
魏格林(教授):我没有深层地研究过教育,只能以个人经历讲讲。
总的来说,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并不完全同意那个普遍的说法,说中国的学生缺少创造和革新;
另一方面我也经历到,中国的大学生往往没有那种勇气去拥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普遍应该拥有的想法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在维也纳,这里也有很多中国的留学生学习汉学专业,我发觉他们有能力表达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学术性地论述和提出根据,不带任何成见地去讨论问题,也就是说讨论的最终结果是未知的,这方面我观察到,不仅仅年轻人就连那些从事研究工作多年的学者们也很难做到。
(中略一小段)
芊若:在维也纳大学,在德国的大学,都有大量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您认为他们和欧洲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和学术工作方面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或者您能看到些什么问题?
魏格林:我能观察到,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特别是在中国,大学的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变成了一种很形式的事情,对于研究和了解某项事物的热忱大大减少了。欧洲的大学接受外国留学生一般比较容易,比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门槛要低,大学收费也很低。
从在维也纳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身上我看到,他们很少对于大学的某样学科真正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来国外只是随便学习和完成一门课,对于中心课题没什么兴趣,随便拿拿分数。尽管这是一个目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学生身上尤其突出。我不相信这只是留学生的问题。实际在中国自己的大学里也是这样的,学生们学某门学科的目的是功利性的,只是为了找工作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选什么课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最主要他们学了一门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88页 - 总结德国中学学习过程

我能看到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并排行驶着两列通向未来的“火车”: 一列车中储备知识: 而另一列车中渐渐增多的是尊严,人格,自信,兴趣,学习意愿, 思考,判断,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标准,保持客观, 表达,沟通,合作,独立,自律,责任,信任等等一系列做人所需的基本素质教育。
这两列火车, 缺一不可,因为只有它们相互弥补才是完整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67页 - 人要有勇气支配自己的大脑

在德国的学校,学生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就是原原本本,不带任何评价就把别人的看法当成自己的。 这种行为甚至是有些可耻。 老师会批评你说:“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吗? 不是吧, 为什么不自己动动脑筋去想想呢?! 是因为你懒惰吗? 拥有灵活的大脑但不去用? 那太浪费了吧!如果哪一天走出学校的大门, 却没有学会自己去判断,分辨和产生个人观点,那你真是白做了回学生啊!”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58页 -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在哪些德语课的小说中,我们除了学习语言,更在了解人性, 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和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老师为什么频繁地激发我们去思考, 其实就是让我们一次次地分辨好与坏,判断自己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 老师一直强调,只有当我们有了信念,价值观和标准之后,我们才有权去评价任何事物。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65页 - 有规则和道德的地方,人的心里才能感到安全,平静

伦理课。 整个一小章节 都很不错。
在德国的课堂上,如果某个学生的行为严重干扰了课堂气氛,就会被老师请出教室。 这个学生 往往要在课后写一篇作文, 例如, “为了一节课的成功我能做些什么?”, “我要避免哪些行为?”。 老师这样要求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规则的意义和原因,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1页 - 《十一岁到德国》笔记

德国的教育注重三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他们对于人生的希望、自信心和沟通的意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尝试、努力与取得成就的快乐,促使他们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二是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存活能力,传授给学生在社会上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的知识,训练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多变和复杂的事情时所需的能力、态度和行为;三是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把他们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和谐,使他们能够自发地担负责任和义务,维护权利和自由,重视规则和道德。这样的教育最的是和,对重和,时能够有理性和负责任,整个社会的秩序因此得到维护,矛盾少了,国家也就安宁了。
在德国“1”分最好,也就是满分,“3”分是一般,过得去,“4”分相当于中国的60分,刚及格,“5”分就很糟糕了,“6”分代表最差,可能跟零分差不多。
鲁道尔夫太太对妈妈说,她本人不支持学生的成绩用一个数字来表达。德国学校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孩子从小产生对人生的希望,了解自身的能力和强项,自己找到做某些事的意义,让他们亲自感受到为一件事付出努力而得到成就的快乐。而成绩只是相对的。我们要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成绩。
德国中学六年级的课程有德语、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以及技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除了体育和技术课以外,所有的课都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教!
在德国学校非常注重孩子的安全意识:懂得自我保护,避免伤害他人。一些安全常识,小孩子一旦懂得,一辈子也忘不了。
德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在孩子十二岁左右时就开始性教育。中学的生物或生理课上会使用香蕉或黄瓜教学生们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目的不是鼓励孩子们提早开始性生活,而是通过传授知识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避免因缺乏知识和意识而怀孕或传染上性病。
大部分德国联邦州的小学是四年制,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上同样的课。小学的前两年老师是不给分数的,而是给家长写个评语,指出孩子的强项和弱点。这个评语在孩子上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就会用来确定未来学习的方向,适合去哪一类中学。德国的中学主要分三类:职业预校、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职业预校是五到六年,课的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要学一些技术类的课程。毕业以后一般再上几年职业技能学校,就可以开始工作了。文理中学要上到十三年级,课的内容较深,毕业考试后直接升入大学。两种程度之间是实科中学,可上可下,毕业后可以去职业学校,也可以进人应用技术大学。
老师为什么频繁地激发我们去思考,其实就是让我们一次次地分辨好与坏,判断自己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老师和学生借用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把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拿来对比和讨论,目的是让大家一步步去完善它。桑特曼先生一直强调,只有当我们有了信念、价值观和标准之后,我们才有权去评价任何事物。
现在我越来越明白,在德国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德国的老师们特别不希望学生去死记硬背书本上或者他们讲述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自己对某事物的讲解使学生对此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想起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我感到在德国当老师挺不容易的,表面上看工资高、假期多,但实际上如果老师在课外不花心思去准备上课的内容,课堂上不能够吸引学生,只是不懂变通地按照教学大纲上课,又不懂得如何人性化地和学生相处的话,那么他在拥有很强个性的德国学生面前会特别难做人,完全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我相信,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表露出他认为内容很无聊,那么他的学生也一定不会打起精神去学习。我几乎每节课上都能感觉到老师的感情和性格,课的内容随时随刻牵动着他们的神态、表情、动作,这种个人色彩牢牢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能明显感觉到,老师们都很享受和年轻人在一起的环境,他们自己对课的内容很感兴趣,经常讲着讲着自己笑了起来。其实课上的那些内容对老师本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这种态度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和思维,老师把那种发现了意义的喜悦也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我们。
德国的中学每星期都有宗教课,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课程。别的宗教或是不信教的学生们就在一起上伦理课。伦理课的目的不是让我们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学习道德规范,而是让我们理性地去理解和探讨社会规则背后的原因,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有了道德和规则,生活才会更美好。
每当我们抱怨一些看似无用的社会规则时,伦理课老师就会说,在任何地方都避免不了规则,因为规则给人安全感,让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同时也能预计别人的行为。其实每一条规则都是在提醒和帮助人们考虑到别人的处境。有规则和道德的地方,人的心里才能感到安全、平静。一个混乱的社会无法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康德在自由即自律理论中说: “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会成为各种事情的奴隶。”
自从进了德国的中学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学习榜样”的教育。课本里讲过印度的甘地,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等这些伟人的事迹。但是老师也好,课本也好,从不教育学生要把谁当成榜样去学习,而是教育学生要寻找和了解自己的“身份”,想做怎么样的人自己来决定,更确切地说,就是以自己的良知和世界观来决定。
德国老师让我们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任何说法和观点,不论它们来自书本、老师、媒体还是什么社会权威人士,在没有通过自己思考和审视之前,都不能采纳和相信。康德这位哲学大师是我们课上经常接触的人物,他说过: “人要有勇气支配自己的大脑。从监护人那里解脱出来是很难的,因为被监护是如此的舒适。” 在德国的学校,学生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就是原原本本、不带任何评价就把别人的看法当成自己的。这种行为甚至有些可耻。老师会批评你说:“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吗?不是吧,为什么不自己动动脑筋去想想呢?!是因为你懒惰?拥有灵活的大脑但不去用?那太浪费了吧!如果哪一天走出学校的大门,却没有学会自己去判断、分辨和产生个人观点,那你真是白做了回学生啊!”
德国,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看法,只有当一百个学生得出一百个不同的答案时,老师才会对自己的教学感到满意。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来自内格特的名言: “一个愿意学习的学生应该问老师的话是:我怎么能学到您所知道的,但是不变成和您一样的。”
根据德国教育法,老师对于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的看法在学生面前必须是中立的。学生们基本上什么都可以说,任何想法讲出来大家都不会觉得夸张。这种上课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比光靠听讲更有利于吸收知识和深层次地理解事物。老师向学生们提问题时,经常说,我希望听到错误的回答。老师普遍认为,课要灵活多变,过程和结果不应该是预知的,学生的答案只是积极地参与,不需要像成绩单那样被盖上图章。错的答案并不是负面的,反而有正面效果,因为根据错误的解答,老师才能了解怎样去更好地解释某些内容。德国学生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对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有时甚至能问得老师无法解答,只能说下课后和同科的老师谈谈或者回家去查查这方面的资料,下节课再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在德国的课堂,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在一个民主社会,发言不仅仅是人的权利,而且是人应有的义务。而说话和论述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课堂的讨论来提高。桑特曼老师平时最注重的,就是我们在对话和写作中表达的思想和感受是否有条理。在讨论当中,让学生练习的,除了勇敢捍卫自己的思想之外,就是尊重别人的独立思想。别人的想法和你再不同、再对立,也要把他人的话听完,也要试着去理解不同的看法,或者拿来补充、完善自己的。
我听说在德国一些小学采用跨年级上课的方式,一、二年级或三、四年级在一起上课。
我发现德国学生在与人沟通方面特别大胆和成熟,遇到了难题,比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是和父母闹矛盾,就算年纪还很小的学生,也会选择主动找老师,直视老师的眼睛,诚恳地说:“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和您谈谈。”这种与人沟通时表现出的自信几乎相当于成年人。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他们信任老师,知道老师不会训斥或惩罚,而是会提供帮助和保守秘密。德国学生往往不把老师看做是一种权威,而是平等的交流伙伴,只不过这个伙伴的人生经历更丰富、知识更渊博,因此遇到问题时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他右手的手指捏在一起,放到嘴边,又迅速张开。这是西方人表示味道好极了时常做的一个动作。
圆形的会客桌中间摆着一盆植物,绿叶中间开着几朵蓝白相间的花。边上放着两瓶法国依云牌矿泉水。几只干净的玻璃杯杯朝下,扣在铺有一张浅蓝色的餐巾纸上的托盘上。三种裹着不同味的巧克力黄油饼干放在一个玻璃盘子里,旁边是一小沓餐巾纸。这是几样典型的德国办公室的必备物品:植物、饮用水和小点心,目的是在严肃的办公室里创造出家的气氛和舒适。
当天,我上网查了一些关于收集签名的信息,才知道虽然集体签名这种活动在德国宪法中规定是公民的权利,但还是有一些我不知道的限制。收集签名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大众的看法,只要能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签名,不但能向权威人士施压,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政府的某项决定。
通过德国多年的学习生活,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贫富上的差别在德国的学校里是不会被大家所关注的,因为在德国人眼里,家里的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社会地位都不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老师和同学们只根据这个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在学校的表现来对待他。在德国人眼中,社会公平极为重要,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贫富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很难显现出来。在德国期间,我进过普通中学和高级中学两类学校,曾经是三个班级的学生,有过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同班同学,竟然从没有在学校听到过关于任何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或经济状况的谈论。这样的社会文化使德国人特别不讲究面子,也无须讲究面子,而是非常看中实际和事实。
她总结出的人生经验是,求学的过程是不能中断的,一旦中断就需要付出双倍甚至多倍的辛苦才能补回来。
在德国,火车是再方便不过的交通工具,有很多频繁往返于城市间的短程火车。从路德维希港坐火车出发,三分钟后便驶进曼海姆的火车站,二十几分钟以后就到达了海德堡。
小时候第一次来到海德堡的时候我就听爸爸说过,这里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是大学生。
海德堡市中心就坐落于这梦幻般的青山绿水之间。城市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位于国王宝座山上用红褐色的内卡河砂岩筑成的中世纪古城堡的遗址。这座城堡始建于13世纪,历时四百年才完工,但在17世纪德法战争中多次遭到破坏,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外国学生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则不可以在大学注册,也不可以延长签证。
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在德国境内建立的第一所大学。从16世纪开始,海德堡就已经成为欧洲艺术、文化以及宗教改革的中心,海德堡大学因此吸引了大量来自欧洲各国的学生。许多世界知名的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和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等等都在海德堡大学担任过教授。毕业于海德堡大学的名人数不胜数,其中除了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有在1817年于法国巴黎发明自行车的德国人德莱斯。大学里还流传着一件事,那就是在二战中,盟军空军在空袭德国的时候,没有向海德堡投下一颗炸弹,据说是因为盟军的不少高级将领都毕业于海德堡大学,于是特别在空袭地图上抹去了海德堡。
校长还特别介绍,在1919年到1933年的魏玛共和国期间,海德堡大学曾经充满了民主的精神,大学的题词以及追寻的宗旨为“活跃的精神”。可惜在希特勒以及纳粹党控制德国的时代,海德堡大学是德国第一所宣布追随纳粹主义的大学,很多犹太血统的教授和学生们被赶出了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有名的德国哲学家以及精神病学家卡尔雅斯培。1933年5月,师生们还在大学广场进行了烧书运动,大学的宗旨也从“活跃的精神”改为了“德国精神”。海德堡大学的名声因此一落千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卡尔雅斯培等教授回到了海德堡大学。为了更新学校的风气和思想,把大学的宗旨再次定为“服务于真理、公正和人道的活跃精神”。
由于美军的司令部就在海德堡,因此这座城市以及海德堡大学也就成为了“新思想”传播的活跃之地。城市以及大学的很多建筑中都定期举办讲座和讨论会,德国人会自嘲地称它们为:给我们洗脑的方。
在德国的大学里,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们都有一门主修专业、两门副修专业,或者两门主修专业。
大学每天的第一节课一般在早晨9点开始。课程表上会写明是9点c·t或是s·t这是大学课程表表达时间的特殊用法,c·t是拉丁文,意思是“有时间”,就是说9点的课其实9点15分才开始。如果表明是s·t,代表“没有时间”,就是说课是9点整开始。这样安排时间是为了给学生和老师们在课和课之间提供一定的休息、赶路以及准备的时间。为了在不同的系上课,大家往往要从一个教学楼赶到另一个教学楼,有时甚至需要穿越半个城市。这种教学时间的运用在瑞士和北欧国家很普遍,而在德国并不是每所大学都使用。 大学里绝大部分课都是自选式的,只有某些必修基础课,规定必须在一定的学期内修完并且拿到学分。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好几门专业,上课的时间上往往有很多冲突,因此大家都精心安排自己每个学期的课程表。大部分学生的上课时间都是同样的:上午是9:15-10:45以及11:15-12:45,下午在14:15-15:45和16:15-17:45学生们都选择在中午13:00-14:00吃午饭,这个时候,大学食堂里的每个收银台前都排起了长队。
我们在阶梯教室里上大课的时候,听众中除了正规注册的大学生们,经常出现老年人。曾经有一位七十多岁满头白发的老人家坐在我的旁边听课。他听讲的时候全神贯注,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我询问了他的情况后得知,他以前在一家企业里工作,退休后认为自己的精力还很好,再加上对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都很感兴趣,现在终于有时间来好好钻研一下了。通过申请和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成为正式的“旁听生”。他已经是老“旁听生”了。他告诉我,旁听生需要交一定的费用,根据听课的总数量,每学期的费用在五十到七十欧元之间,如果经济上不宽裕,只需要交二十几欧元。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在马克斯韦伯的一生中,海德堡大学以及海德堡这座城市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1882年起他海德堡大学就读法律专业,在柏林大学取得了法律博士学位并在那儿获得教授资格。之后,马克斯韦伯正式在大学授课。1897年开始,韦伯在海德堡大学担任国民经济学的教授。但是由于严重的精神问题,不得不中途离职休假。直到1902年才返回海德堡大学继续任教。他1919年和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藤尼斯共同成立了德国社会学协会,并于1919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设立了德国大学的首个社会学系。马克斯韦伯最有名的著作就是从1904年出版并一再再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马克斯韦伯还在海德堡的一间陆军医院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院长。马克斯韦伯和夫人玛丽安妮在海德堡拥有较大的住所,女今已改建成为海德堡大学给外国留学生提供德语和文化课程的学院。他们夫妇被埋葬在海德堡的山同墓地里。
我和大学的不少同学交谈过之后才知道,不论是政治学、哲学、经济史、法律学、历史学或宗教学等等,马克斯韦伯的著作都是必读的,他的理论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把人和社会理解得很深刻,分析得很透彻,是一位无人能及的大师。
据说海德堡的山冈墓地,无论是环境还是风景,都是德国数一数二的,许多德国政治、文化以及学术界的名人都埋葬在这里。
在德国的大学中,学生们最终所要学习到的能力就是怎么学术性地讨论问题,写短篇文章是这样,写硕士和博士论文是这样,毕业考试中也要体现这种。
大学的老师和教授们在教导学生时,所强调的永远是三点,第一,所研究的课题一定要是自己相对感兴趣的,因为理论上的探讨本身就很枯燥,如果完全不感兴趣,那就很难得出好的研究成果;第二,一定要带着问题去看理论著作,只有这样,书中的内容才会在脑子里有所保留,这本书才算没有白看;第三,学生论文中所有引用的来自别人的文章、书籍或材料中的内容,一定要标明引言出自于哪位作者,哪一年出版的哪一本书或哪一篇文章中的第几页,要不然就属于“盗窃别人的思想”。
说到写论文,不得不提海德堡著名的“哲学家小路”,大学生们总是期待在这条路上寻找写论文的灵感。哲学家小路是海德堡的一大景点,虽然标有路牌,但是游客很难找到它,因为太不起眼。 “哲学家小路”的在内卡河的东岸总共大约有两公里长,前面一段是上山的蜿蜒盘旋的小径,路上经过的一个花园,门竖立着一个大型的手掌雕塑,手心上写着一句话: “今天已经哲学过了吗?” “哲学家小路”的主要部分是一条横穿半山腰的较宽的路。走在这条路上,往下望去,内卡河和老城的全景尽收眼底,向前望,是被郁郁葱葱的山林掩映着的壮观的古堡。听说这里是海德堡观赏日落的最佳位置。小路上每隔一小段就摆放了一张长条木椅。经常能看到大学生坐在长椅上读着讲义,或是在手提电脑上敲打着键盘,时不时在阳光的照耀下闭目养神。其实哲学家小路只不过是一条普通的山路,由于居高临下,面对如织如画的美景,人的眼界往往变得特别开阔,思维也特别清晰和活跃。海德堡的大学生们都知道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描写这段小路的一句诗: “漫游的人,来哲学家之路瞧瞧吧!在山谷中,你能寻找到答案。” 宗教人类学中最经常出现的一句名言就是:“任何事物本身没有意义,人类用自己的思想赋予了它们意义与文化。”之所以在人们的眼中,海德堡的这条哲学家小路拥有厚重的历史意义,那是因为很多著名的文人和学者都曾经来这条路上散步:黑格尔、马克斯韦伯、维克多雨果、马克吐温、海明威,等等等等。最有名的就要数歌德了,据说那时每天下午4点,这位文坛大师都会准时出现在这条路上,从一头漫步到另一头。歌德一生中八次来到海德堡,他曾经说过: “我的心遗失在了海德堡。” 因此不论是海德堡的大学生,还是来自各方的游客,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去哲学家小路走一走,在那里感受一下海德堡历史上的一幕幕,同时也为自己找些灵感和启示。
瓦格纳教授曾多年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研究,客座讲学,说英语犹如母语般流利。我和同学好几次在周末凌晨三四点路过汉学系时看到瓦格纳教授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那一刻我们都非常佩服这位汉学家旺盛的精力,我们这些年轻人经常是为了娱乐才熬夜的。
如果你今天去问一个有学问的中国人,运动这个词从哪里来,他一定会说中国词啊!事实上这也是日本词语。劳动也来自日文。几乎所有科学上的专用词语都是这样来的。”
瓦格纳教授在1993年被授予德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一莱布尼兹奖。他把高额的奖金几乎全都投在了图书馆的建设上,使海德堡大学的汉学系图书馆成为了欧洲条件最好以及资料最齐全的汉学图书馆之一,光在这里就能找到三百多份外文原文的汉学杂志。而他收集到的一些早期中文杂志,连中国国家图书馆都没有。
中国学者们给人的印象就是,他们的肩上背着整个国家的担子,他们要负起整个国家的责任。而在西方,我们对政治也好,对别的方面也好,都会保持距离地去看待,不会把我自己和国家画一个等号,而中国人恰恰是这样做的。

《十一岁到德国》的笔记-第72页 - 让孩子从小建立自我

我发现德国学生在与人沟通方面特别大胆和成熟, 遇到了难题,比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是和父母闹矛盾, 就算年纪很小的学生,也会选择主动找老师,直视老师的眼睛, 诚恳地说, “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和您谈谈。”这种与人沟通是表现出的自信几乎相当于成年人。
班级参议会: 把两个同学矛盾后, 把解决矛盾的整个过程被制成了“黑板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联系这些准则, 它们渐渐形成了我们为人处事是的一种习惯。


 十一岁到德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