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憶往口述歷史

出版社:史政編譯室史政處
出版日期:2008-4-1
ISBN:9789860137552
作者:曾瓊葉 主編
页数:390页

作者简介

越戰時期國軍以「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南星計畫、協修計畫」等3項任務協助越戰美軍。本書首度完整記錄這段國軍支援美軍執行「推展及建立越南軍隊政戰制度、北越邊境敵後空投、修護戰損器」的艱辛過程。書中訪問20位參與或協助越戰之國軍及美軍耆宿,除深刻記錄中美共同奮戰史實,兼記國軍在抗日及剿匪作戰中,令人動容的英勇故事外,並穿插200餘幀難得一見的珍貴歷史照片。


 越戰憶往口述歷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書算是台北當局的軍事單位出版較新論述越戰的口述史,內容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及偏向性。交代背景系當局欲中華航空為名義掩護,意圖在國共對壘中,爭取冷戰國際戰略的立基,披露了其參與了蘭德公司,西方公司指導的“南星計劃”,其系以國軍空軍出人替美軍偵蒐PLA及中越邊境情勢。及支援南越軍隊的政治作戰及後勤保障支援,企圖全面逆轉保大軍隊對胡志明遊擊隊攻勢節節敗退之勢。其主要幹部都系Bac 仔(對台灣省籍相較來講,是即中國北方各地省籍軍官)。從書中表面上及人物排序看,湖南幫得佔有主導權。實地從近些年來坊間揭露和當年當事人的披露,當年掌握軍、情實權是贛南系統。是故,比較有軍事史價值的也就集中在這幾個人的口述部份。尤其王升將軍對美國和南越軍方做的簡報后的部份,大致回顧了1950-1975年美國在南越的政治作戰及隱蔽戰線的佈局。及南越軍,美軍,國軍,北越遊擊隊各自組織架構圖。著實是本書在學術研究方面的一大貢獻!
  •     1954 年 6 月,法國政府軍與北越在奠邊府激戰,法軍落敗退出越南,結束與越南近百年殖民關係。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為避免越南赤化危及東南亞國家與世界安全,發表聲明,接替法軍加入越南戰場。韓、泰、菲、奧、紐、義等國紛紛響應派兵聲援,一場自由民主與共產極權對抗,長達十餘年,牽連 160 餘萬各國籍部隊征戰沙場,造成 30 餘萬美軍傷亡的近代史大戰,正式登場。越戰期間,臺灣因戰略位置鄰近越南戰場,基於國際互助合作與堅決反共立場,決定協助越南。 1960 年,越南總統吳廷琰邀請王昇將軍赴越,洽談兩國軍事合作事宜。 1961 年 1 月王昇將軍正式率領「奎山軍官團」 6 名軍官抵達西貢,臺灣人長達14年的越戰親體驗因之開展。臺灣人在越南戰場雖不若美國大兵,替越南人拋頭顱灑熱血,寫下如電影《漢堡高地》、《越戰獵鹿人》那般可歌可泣的歷史,卻也有許多用鮮血換來的戰場故事。歲月匆匆, 30 餘年過去,他們的戰功卻逐漸為世人遺忘,國防部因此排除萬難,訪問了 20 位當年參與援越工作的軍民,請他們口述歷史《越戰憶往》。根據本書記載,臺灣的援越任務分三方面:一、「中華民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軍建立政戰系統,提供反共政治作戰經驗。二、「南星計畫」,與美軍合作,先後派遣中華航空公司人員與空軍第34中隊(黑蝙蝠中隊)軍官協助北越敵後情報空投任務。三、「協修計劃」,協助美國越戰戰損武器修護。 3 項工作中,由於「南星計畫」是直接在戰爭前線與敵交鋒,故事最精采,但傷亡也最慘重,因之有關該計畫的口述歷史,佔本書三分之二篇幅。南星計畫與中華航空公司的成立密不可分。 34 中隊軍官王振忠回憶,美軍早在正式派兵越南前,即空投情報人員與物資至北越工作,後受限國際條約「美軍不得越過北緯 17° 線」規定,美國空軍不得駕駛飛行器到北越,只好轉而與我國空軍洽商合作,由美軍出錢、臺灣出人,繼續執行空投任務。1959 年 12 月,衣復恩將軍受命成立中華航空公司,當時空軍與華航乃孿生兄弟,華航人員皆由空軍調派,且都還有軍人身分。草創初期財務捉襟見肘,營運十分窘困。空軍少將呂德琪(注)回憶, 1962 年,為了接手美軍在北越的敵後空投任務,華航奉命成立「南星小組」,這項任務讓華航賺進大筆美金,奠定公司日後茁壯發展的基礎,但也造成 10 架飛機被擊毀、 40 餘位飛行員的壯烈犧牲。 前華航航務處長戴樹清中校回憶,南星小組派往越南的 2 架 C - 46 是由空軍倉庫封存機身,加上另外購置的發動機拼裝而成。也就是說華航人員是駕著兩架「拼裝機」到越南去打仗。飛行、機務人員抵達西貢新山一機場後,大家都取了越南名字、使用假身分,開始執行任務。當時擔任越南空軍中校大隊長的阮高祺(後來的越南總理),也親率數位越南飛行員與 C-54 飛機加入南星小組。這就是謂的「南星 1 號」計畫。北越敵後空投運補工作十分危險,戴樹清說,有一次 C - 46 因找不到敵後情報員設定的空投點,在空中盤旋半小時,讓北越軍隊偵測到航線,造成下一班飛機被甕中捉鱉,執行空投時遭擊毀,機上華航人員全數罹難。另一次戴樹清執行空投越南情報員任務,飛機到了北越,越南情報員竟膽怯的跑回機艙不敢往下跳,眼看北越軍隊就要發射攻擊,千鈞一髮之際美軍的空投兵Kicker,只好踹起大皮靴,一腳把他們踢下機。呂德琪將軍曾以華航駐越經理名義,執行空投任務。他說,有一次飛行員李金越等人遭北越地面砲火攻擊,飛機受損、兩名飛行員受傷,緊急迫降後立即發射信號,幸虧美軍搶救及時才得以平安返回芽莊。華航在 1963 年結束階段性任務,專心經營國內與國際航線,北越空投工作由空軍第 34 中隊接手,就是所謂的「南星 2 號」、「南星 3 號」計畫。吳鍾珍少將回憶,在越南期間, 34 中隊弟兄仍以華航員工身分執行勤務,日常補給也以華航名義與美軍來往。當時北越軍事實力已逐漸壯大,戰事越來越吃緊。1968 年農曆除夕夜,北越發動春季攻勢,半個西貢淪入越共炮火。當時執勤的范元俊少校回憶,清晨 6 點一顆未爆彈落在華航與美軍宿舍前的操場上,華航的毛強經理(真實身分是34中隊副隊長),立刻召集弟兄駕機轉進新山一機場,全體隊員住進法國人開的「梅傑士旅館」。這家西貢最大的旅館,一夕間擠滿了從世界各地來的戰地新聞記者,撐到第 7 天旅館就缺糧,此時西貢市區道路封鎖, 34 中隊以緊急電話聯繫龍潭美軍第一飛行分遣隊總部,派憲兵前來,才把人員接回芽莊。筆者父親也曾派駐越南,春季攻勢時中華民國駐越大使館被炸,國內報紙刊登一名楊姓軍官大腿被炸斷有生命危險,但沒說全名為何?我們全家立刻陷入愁雲慘霧中,家中來了許多父親的朋友與同事,大家七嘴八舌的想辦法,還好事後證實受傷的另有其人,並非家父。事隔 40 年,我至今仍記得那股恐懼的氣氛,可見當時越南戰事的緊張。但是戰區所面對的槍林彈雨更為可怕。范元俊少校曾數度前往作戰中的溪生機場,當地越共躲在茂密叢林中,不斷向機場發動砲擊,戰事最激烈時砲彈如雨下,跑道無法降落,飛行員只能迅速降低高度打開後艙門,對準跑道猛加油門,同時把機艙中的物資全數推下,再緊急爬升脫離戰火。空軍少校劉教之回憶, 1965 年 6 月越共發動攻擊, 34 中隊的兩架飛機緊急從芽莊起飛避難,由楊存厚中校駕駛的飛機遭砲火攻擊,機上 10 名空軍弟兄、 2 名華航員工、 2 名美軍人員全部罹難。數月後骨灰運回臺灣,飛機在松山機場盤旋 20 分鐘,向罹難人員致敬,蔣經國與空軍總司令徐煥昇上將親自接機。當天是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團圓,棺木經過街頭時尤其令人鼻酸。1964 年 9 月,王昇將軍自越返國後積極成立「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以鄧定遠中將為團長,率領 15 名軍、將官赴越南與美軍共同推展越南政戰制度。陸軍中將陳祖耀回憶,當時臺灣曾邀請美軍與越南軍、將官來臺參觀軍中政治作戰制度,並由中越雙方共同遴選人員組成聯合小組,完成「越南政治作戰總局」編制草案。 1965 年 1 月越南政治作戰總局開始運作,要求我方派員到總局任顧問, 1966 年 4 月更進一步要求臺灣軍官下部隊到越南各戰術區任顧問,我方又增派人員到越南。越南戰場共有 4 個戰術區,陸軍上校王炳勳回憶,第 2 戰術區位於叢林地帶,越共在此大量挖掘地道,運用叢林游擊戰,在地上與地下鑽來鑽去,使得美軍在此作戰有如行軍,找不到越共敵蹤。王炳勳曾親見地道規模的深遠;也曾赴北緯 17° 線上的前線第1戰術區,觀察峴港戰情。他認為我國協助越南成立的政戰制度,幫助越軍安置家屬與來降越共,也穩住了越南軍心,助益甚大。根據美國國防部公佈,美軍在越戰陣亡官兵 4 萬 6,397 人,因意外死亡 1 萬 300 人,受傷 30 萬 6,657 人,失蹤 2,949 人。這場戰爭讓美國子弟兵付出慘痛的代價。陸軍中將趙本立曾隨同美軍援越司令部中校教士傑姆士,前往第 1 戰術區工作 5 天,親眼看到在壕溝裡奉獻生命、殺敵作戰的美國大兵,戰地傳教士的工作更令他動容。美軍傳教士都掛軍階,作戰時直接在戰場第一線,擔任鼓舞士氣的工作,以上帝的慈愛之心撫傷慰死。教士在戰地非常受歡迎,當然他們的死傷比例不亞於官兵。美國在越南戰場投入大量的新式武器及裝備,戰損後需要修復,但從美國到越南的後勤補給線距離太遙遠,不符經濟需求,因此希望在亞洲國家尋求幫助。陸軍中將董萍回憶, 1965 年我國與美軍先簽訂「勤業計畫」,由臺灣派員赴越向美軍學習武器裝備修復技術,並採購戰損武器回臺,修復後供國軍使用。由於我方修復技術愈來愈專精,受到美軍青睞,派巴施克上校來臺與我簽訂「協修計劃」,由美軍將戰損武器如吉普車、戰車、M-113人員裝甲車、飛機零件等運來臺灣,交由國軍後勤部隊修復,再由美軍包船運回越南戰場。臺灣對協修計畫十分重視,空軍少將李國屏回憶,當時的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經常到三軍後勤各工廠巡視,「協修計劃」因此順利執行了許多年。1973 年,風雲詭譎的東南亞政情起了很大變化。空軍上將趙知遠回憶,當時由胡志明帶領的越共在中共強力援助下,兵力與武器已不亞於美軍;同一時間,美國民間反戰情緒高漲,胡志明利用這個弱點,在國際間故意製造北越的弱勢形象,引發國際同情譴責美軍,終於達到停戰目的。 1973 年 1 月 「巴黎和平協定」簽定,美軍退出越南, 1975 年 4 月底越南全部淪陷。陸軍中將陳興國親眼見證越南淪陷,他回憶, 1975 年 3 月 10 日越共攻進邦美蜀,越南政府軍兵敗如山倒,前後只有 50 天就國破家亡。分派在各戰術區的 31 名我國國軍官兵,隨著大批難民在兵荒馬亂中逃生,有的幸運搭上飛機、有的搭上漁船在海上漂流,想盡辦法回到西貢團本部時,個個蓬頭垢面,只剩一只隨身皮箱。但他們的返臺之路更驚險。筆者在華航服務時,與負責飛機採購的李一正科長熟識,他就是最後一班華航撤僑專機的地勤人員。李科長告訴我,西貢撤僑當天越共的砲火已打到新山一機場,出境室擠滿了心焦如焚的臺灣人,大家都想上飛機,但是座位不夠,兵荒馬亂中李一正靈機一動,下令拆掉所有座椅,在飛機上拉起兩條最粗的繩索,讓機場的同胞全部擠上飛機,拉著繩索搖搖晃晃的起飛。這時,越共已經打進機場,子彈射中飛機尾巴,還好華航飛行員技術高超,凌空而去,脫離炙熱火網。當年駕著「拼裝機」到越南去打戰的華航弟兄,十幾年後,就這樣駕著沒有座椅,擠滿難民的撤僑專機,飛越千山萬水,降落松山機場,結束了臺灣人的越戰故事。(楊靜文/文字工作者)注釋‧文中所提各軍官軍階,皆為當事人回臺後,退伍時之最高軍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