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书法品鉴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801419828
页数:31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毛泽东书法的三个阶段 有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来形容毛泽东的书法: 龙飞凤舞势奔腾,笔走险锋神鬼惊。 多得名师曾指点,自求一体浑天成。 毛泽东晚年的时候书法有一股豪迈、气势磅礴、浑然天成之气,着实让很多人大开眼界,强烈的感染力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并因此震撼了他们的心。很多崇拜和喜爱毛泽东书法的人,将其誉为“毛体”。 毛泽东是如何练就的这样高超的书法技艺的呢?这期间又有什么名师给过他指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早年临摹大家 毛泽东的少年时期是在外婆文家度过的,文家是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族,好诗书的家庭传统,使得整个家族中不乏饱学之士。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毕业于当时的湘乡师范,书法功底深厚,在小学里任教师,对毛泽东的成长非常关注,平时经常教导毛泽东练习书法,并亲手写了练字需要的大字范本供毛泽东平时练习。年幼的毛泽东在文运昌的指导下,对学写楷体字很感兴趣。毛泽东此时所临摹的是二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通过不断的临摹,使得他小小年纪竟然也能写得有模有样。 毛泽东8岁离开了外婆文家,开始进入私塾读书,先后辗转了6所私塾,总共读了6年的书,这段经历后来被他称为是“6年孔夫子”,6年的时间,他不仅学会了很多国学经典,书法的技艺也是不断地提高。 毛泽东正式的第一位书法老师是南岸私塾的毛宇居。毛宇居是毛泽东的堂兄,长毛泽东12岁。毛宇居的书法特别好,当地的乡亲们经常请他来代写书信、对联等。后来人们为了感激和尊敬他,特地送给他“韶山一支笔”的美称。 毛泽东从毛宇居那里接触到了许多专业的书法知识,如果说以前的毛泽东只是会临摹大家的笔法,只能求得形似的话,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学会意临,开始学着在综合前人书法优点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东西。毛泽东此时主要临摹的是欧阳询的欧体,欧体的工整性,对毛泽东影响很大。从后来他的一些手迹上,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毛泽东在楷体的书写上,一定下过大工夫。 1910年,毛泽东走出故乡韶山冲,到湘乡县城附近的东山高小读书。毛泽东的入学文章《言志》,工整的蝇头小楷博得了后来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老师袁仲谦的赞赏。在东山高小,毛泽东第一次接触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政治思想,并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来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到日本刊印的《新民丛报》合订本,并在《新民说》的“论国家思想处”加上了自己的感想:“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这是毛泽东最早的政论文字,从此段文字的手迹上,可以看出毛泽东已习得二王的真髓,此时的字体,摆脱了年幼时的拘束,用笔更加自如轻松,劲道十足,风格儒雅,颇有二王的风范,以至于当时他的字迹被同学和老师称为是“兰亭体”。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了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开始了他求学和革命实践道路的重要历程,也正是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书法有所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第四师范后来合并到第一师范学校,当时的学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既有国学、西学功底深厚的杨昌济,又有文学修养、书法造诣深厚的黎锦熙,此外还有徐特立、方维夏等。当时学校内学风淳厚,对学生的学业都有严格的要求,就书法而言,为了让学生练就一手好字,学校规定:“习字科多习正楷”……“务求劲端秀丽”……“矫正执笔、运腕及各种姿势”“购备碑帖,宜习隋碑”“下笔不可率易,务求使转分明”。除了这些规定,学校每周会还会有两节专门的习字课,毛泽东更是每天都要练习碑帖,“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就是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勤练书法的心得。 笔耕不辍的练习使得他的书法水平大大提高。从毛泽东在1908年前后写的“还书便笺”手迹,用笔的严谨、开拓的气势,已经看得出他的书法功底。

前言

书法是毛泽东一生都不曾割合的爱好,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从1905年毛泽东12岁写的“还书便笺”开始,到1975年做的读书笔记的手迹来看,在毛泽东的人生岁月中,除去战争年代遗失和无法保存的书法作品外,存世的书法作品有四百五十多件。这些作品篇幅有长有短,长的多达千字,短的只有两三字。从书体而言,有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些书法作品虽不能说件件都是经典之作,但其中有很多作品是弥足珍贵的精品。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毛泽东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纵观毛泽东一生的书法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与他所下的苦工夫是密不可分的。从毛泽东8岁进私塾开始,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练习楷书,到后来的行书、行草,再到他晚年时登峰造极的狂草,毛泽东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自己在书法上的蜕变和提升。要知道,一蹴而就的神话,在书法艺术的世界中是无法实现的。    毛泽东的书法经历大致上分为三个时期:早年是楷书时期。大革命爆发后,环境的改变,使得毛泽东的书法也发生了改变,开始转为行书和行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人们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开始走上了国泰民安的强国之道。此时的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更有时间练习书法了,于是他的书风再次发生改变,从原来的行书转变为草书,就是这一改变,让他的书法开始登上了其书法人生的顶峰,并成为后人临摹和研究的对象。    成功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成为很多人磨炼自己的座右铭。虽然毛泽东无心做书法家,也无心成为一个在历史上墨迹流芳的圣人,但是他对书法的热爱和常年坚持不懈的练习,却为他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早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毛泽东的书法就已经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他对王羲之字体的临摹,实现了从形似到神似的升华,他的字体因此被誉为是“兰亭体”。湖南一师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教师的专业指点、毛泽东勤奋的刻苦学习精神,都为他一生书法风格的形成和转变打下了基础。毛泽东在一师学习期间曾这样说过:“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勤奋的努力,在毛泽东的书法上得到彰显,从现存的毛泽东早期手迹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坚实的书法功底,在融汇了书法大家的优点后,写出了带有自己风格特点的书法。    大革命爆发后,毛泽东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他的军事才华,很快在战争中显现,成了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同志。此时是他诗词才华的进发期,戎马疆场的人生经历、为国担忧的赤子情怀、对家乡亲人的殷切思念……无一不化为涓涓诗作,从他的笔端流出。对他的书法而言,此时也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期,战事的紧张、条件的艰苦、随时随地的根据地转移,都没有使毛泽东放弃对书法的坚持。就连从江西苏区转到陕北根据地时,毛泽东没带多少行李,但是他却将晋唐小楷一直带在身边,有时间就翻看。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发现这里的碑记甚多,于是经常在工作之余徒步到那里进行读碑,随行的人员为了消磨时间就在一边闲聊、打扑克,但是毛泽东却一直在静静地读碑,丝毫不觉得厌烦。就是这样的精神,革命的二十几年时间中,毛泽东的书法没有停顿,他在这段时间中不断摸索,不断的否定自己。工夫不负有心人,毛泽东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铿锵有力的笔势,方圆结合的用笔,力道十足的下笔,倾斜的结体,扬撇抑捺的风格,都成为他书法的鲜明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篇章,人们热情的空前高涨,冲天的干劲儿,都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渴望。环境的改变,心境的改变,使得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也发生了改变。此时的毛泽东书法开始从行书过渡为草书,他广泛地读帖临帖,张旭、怀素的狂草字帖,成为他每天的生活必需。早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时候,毛泽东就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写草书,在他看来,草书的率意而为,龙飞凤舞的书写方式,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心境。条件的成熟,让毛泽东在晚年的时候,终于实现了这一年轻时的梦想。他不断地请人为他搜集各种字帖、碑帖,不管是从友人那里借也好,还是从博物馆中借也罢,他无暇顾及这些,他潜下心来静静地揣摩其中字体的奥秘,不断练习。他不仅拿自己的作品练习,古代的诗词同样成为他练习的对象,有时候一首词可能要写七八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毛泽东的书法成就不仅仅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而且与他的战斗生活经历同样分不开。    毛泽东在领导红军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气概、不畏艰难的革命浪漫主义在他的书法中同样有所彰显。书法不仅仅是他平时生活的调剂,更是他感情的释放处,正如很多人后来评说的那样,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心忘于手,手忘于书,心手达情”的境界。欣赏他的书法,磅礴大气扑面而来,力透纸背的劲道让人赞叹。很多人将他登峰造极时的字体誉为是“毛体”,并有很多人拿出相当的精力进行临摹,但是没有人能超越他,关键的问题不是专业知识上的欠缺,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毛泽东的那种经历,没有他的那种气魄。在这方面,曾有专家将怀素的书法和他进行过对比,结果发现,在气势和多变方面,甚至怀素都有些逊色。    书法作为我国传承已久的一项文化,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演变,传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灿烂的文化继续传承给我们的子子孙孙,让书法继续绽放出辉煌的光芒。但是因为对书法的陌生,书法与很多人已经绝缘,甚至是一辈子的绝缘。毛泽东的诗词已经开始走进学校的课堂,但是对于毛泽东的书法,我们在生活中鲜有涉及。而他的书法却是了解他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不可缺少的一项。    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毛泽东的故事,也可以在故事中学到很多专业的书法常识,进而可以更好地赏析毛泽东书法。    为了让书籍更有吸引力,我们收集了很多毛泽东的手迹,并配上了专业的赏析内容,希望这样图文并茂的讲述,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由于资料不全,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缺漏和不当之处,亟盼广大读者和专家的不吝赐教。

名人推荐

毛泽东的书法和他的文章、诗词一样,豪迈潇洒,深邃流畅,奔放自如,自成一体,风格独创,使你百看不厌,给你一种美的享受。 ——王廷芳:《半个世纪的友谊——毛泽东与郭沫若》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和书法艺术以及他的战争艺术和政治艺术是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关联,精神独到,意气纵横,尽情挥洒,狂放之 极,实无愧于楚国之才俊也。 ——李敖 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 ——郭沫若 主席乃中国近代狂革第一人。 ——舒同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毛泽东的书法和他的文章、诗词一样,豪迈潇洒,深邃流畅,奔放自如,自成一体,风格独创,使你百看不厌,给你一种美的享受。    ——王廷芳:《半个世纪的友谊——毛泽东与郭沫若》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和书法艺术以及他的战争艺术和政治艺术是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关联,精神独到,意气纵横,尽情挥洒,狂放之极,实无愧于楚国之才俊也。    ——李敖    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    ——郭沫若    主席乃中国近代狂草第一人。    ——舒同

书籍目录

纵观自成一派的毛泽东书法
1.毛泽东书法的三个阶段
早年临摹大家
中年独创风格(1921-1949)
晚年登峰成体(1950-1976)
2.毛泽东书法的四个特点
豪放行草:执笔圆活,用笔有法
字形不羁:倾斜飞动,重轻并施
精巧布局:全局在胸,匠心独具
高超境界:纵横之志
3.毛泽东其人与毛泽东书法
追求艺术解放、不受任何羁绊
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知识渊博、包罗万象、独具风格
感情上既炽烈豪放又细腻丰富
对话独树一帜的毛书心得
1.我写我的体
2.毛泽东对书法的深刻认识
宇就像人,要有精神,有个性
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与诗相称,似乎适宜
要仿其形,取其神
毛泽东手书自作诗词书法品鉴
贺新郎·别友
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黄鹤楼
西江月·井冈山
清平乐·蒋桂战争
清平乐·会昌
忆秦娥·娄山关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清平乐·六盘山
沁园春·雪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水调歌头·游泳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贺新郎·读史
十六字令三首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毛泽东手书古代诗词书法品鉴
春日偶成
大言赋
登岳阳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
山行
忆江上吴处士(句)
从军行·之五
出塞(句)
鹊桥仙
黄鹤楼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琵琶行
回乡偶书
山园小梅(句)
苏幕遮
惠崇春江晚景
凉州词
牡丹亭·惊梦(句)
过零丁洋
开元后乐
登鹤雀楼
满江红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梅花九首之一
登高
西厢记·第一折句
自 嘲(句)
从军行·之四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句)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江南逢李龟年
筹笔驿
题华清官
沁园春·斗酒彘肩
灵隐寺(句)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毛泽东信笺书法品鉴
致萧子升
致许德珩等人
致何香凝
致徐悲鸿
致刘思齐
致胡乔木
致臧克家
致华罗庚
致郭沫若
致于立群
趣谈“喜怒形于书法”的毛泽东题词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在《明耻篇》封面上题词
题写“夜学日志”
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为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题词-
毛泽东与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的几幅题词
为消灭文盲而斗争一为“消灭文盲三万”活动题词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为《中国妇女>创刊题词
三题新华书店店名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南泥湾和三五九旅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为雷锋同志题词
推陈出新——为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
实事求是——为中共中央党校题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邹韬奋题写挽词
“诗言志”——为诗人徐迟题词
“人民日报”——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
“第一师范”——为湖南第一师范题写校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一定要根治海河”
附录:书法小知识

编辑推荐

《毛泽东书法品鉴》不仅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毛泽东的故事,也可以在故事中学到很多专业的书法常识,进而可以更好地赏析毛泽东书法。《毛泽东书法品鉴》收集了很多毛泽东的手迹,并配上了专业的赏析内容。

作者简介

《毛泽东书法品鉴》讲述了书法是毛泽东一生都不曾割舍的爱好,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从1905年毛泽东12岁写的“还书便笺”开始,到1975年做的读书笔记的手迹来看,在毛泽东长达八十三年的人生岁月中,除去战争年代遗失和无法保存的书法作品外,存世的书法作品有四百五十多件。这些作品篇幅有长有短,长的多达干字,短的只有两三字。从书体而言,有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些书法作品虽不能说件件都是经典之作,但其中有很多作品是弥足珍贵的精品。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毛泽东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毛泽东书法品鉴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