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体的失落与重建

出版社:李延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05出版)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300169231
作者:李延仓
页数:274页

内容概要

李延仓 男,1975年生,山东郓城人。2002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师从丁原明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道教哲学研究,已出版《(庄子)哲学思想论纲》、《早期全真道教哲学思想论纲》(合著)等学术著作,在《文史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唐代以前庄学的演进  一、先秦的《庄子》    (一)“子之言,大而无用”    (二)“杨氏为我”辨    (三)“蔽于天而不知人”  二、汉代的《庄子》    (一)关于研究《庄子》的论著    (二)关于对《庄子》的援用    (三)关于对《庄子》的评价    (四)其他受《庄子》影响者  三、魏晋南北朝的《庄子》    (一)庄学盛况    (二)非《庄》    (三)庄子不是“圣人”  四、《庄子》与汉唐道教    (一)道家哲学的宗教渊源    (二)汉唐道教的发展与《庄子》地位的升降    附:论《庄子·天地》篇中“玄珠”与道教的关系  五、《庄子》与汉唐佛教    (一)《庄子》与佛教之缘    (二)汉唐佛教对《庄子》的融摄第二章  道体的演化:从“道”到“无”到“非有非无”  一、从“道”本体到玄学“无”本体的确立    (一)“道”的本体意涵    (二)“圆道”观念的形成    (三)“无”与“道”    (四)“无为”:“道”本体到“无”本体的中介    (五)“无”本体的确立  二、从玄学之“无”到重玄学之“非有非无”    (一)玄学的主题及理论局限    (二)玄学理论局限的挑战与重玄学的接续    (三)重玄学的理论本质    (四)重玄学产生的若干逻辑环节第三章  道体的失落与重建  一、郭象对《庄子》道体的解构    (一)郭象解构道体的思想背景    (二)郭象对道体的解构  二、成玄英对《庄子》道体的重建    (一)成玄英重建道体的理论背景    (二)成玄英对道体的重建第四章  “自然”义比较  一、庄子:自然乃道之自然  二、郭象:自然乃物之自然  三、成玄英:自然乃道、物之自然第五章  “齐物”义比较  一、庄子:“以道观之,万物一齐”  二、郭象:“理虽万殊而性同得”  三、成玄英:“物无贵贱,道在则尊”第六章  “逍遥”义比较  一、庄子:“登假于道”  二、郭象:“物冥其极”  三、成玄英:“破兹迷执”第七章  “命运”观比较  一、庄子:“吾安能弃南面王乐”  二、郭象:“天性所受,各有本分”  三、成玄英:“向明背暗,舍滞求进”结语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一 《庄》、《易》关系浅论附录二 成玄英《庄子疏》的易学思想管窥后记

编辑推荐

《道体的失落与重建(从庄子郭注到成疏)》由李延仓所著,该书正文共七章,首章前有“引言”,末章后有“结语”。第一章对从《庄子》、郭《注》到成《疏》之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线索做了考察。第二章论述了老庄道家的“道”本体到玄学的“无”本体、再到重玄学的“非有非无”本体之间的逻辑演进过程。第三章论述了道体在《庄子》、郭《注》、成《疏》之间的失落与重建。从第四章到第七章分别从“自然”义、“齐物”义、“逍遥”义、“命运”观四个方面,对《庄子》、郭《注》、成《疏》的哲学思想做了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庄子》、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被学界视为庄学史上的三大里程碑。《道体的失落与重建(从庄子郭注到成疏)》由李延仓所著,《道体的失落与重建(从庄子郭注到成疏)》超越个案研究、考据学研究等方法,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三者做了研究。本书用具体的史料清晰揭示了三者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在庄学史上的历史坐标,并从学术思潮的逻辑演进及道体论的视角厘清了三者之间相异的思维理路,再现了由不同的时代感受和文化心态所导致的三者由正而反、由反而合的义理推进过程。


 道体的失落与重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书是写论文用来参考的,很好地比较了三本书的差异与连续性,赞一个。
  •     内容需要慢慢品,不过书的纸张排版都属上乘。
  •     我主要是阅读庄子与汉唐道教关系那一部分。内容虽然平实了点儿,但也没什么错误,总体还值得参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