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549581967
作者:【美】尤拉·比斯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尤拉·比斯,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曾以Notes from No Man’s Land一书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她的文章经常发表在Believer 和Harper’s Magazine上。

作者简介

本书由三十篇文笔优雅、思想深入的文章构成,讨论了众所关注的“免疫”及“接种”等问题。
本书作者尤拉·比斯新为人母时,这个全新角色使得她陷入了妈妈们常有的一种焦虑当中:对政府和医疗机构无法完全信任,担心孩子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用的床垫、吃的药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么……她发觉人们实际上是无法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对这个世界免疫”的,于是,她开始了一场针对“免疫”的细致的调研,而本书则是她研究内容的集结,本质上,也是与新父母们,以及社会大众的诚恳交谈——谈信任问题,谈取舍问题,谈科学的可贵,以及人们有时候的急功冒进。
比斯正视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共同忧虑,她理解这种焦虑正是面对诸多信息来源,面对人类自身的偏见、脆弱、不能相互信任,以及面对永恒的不可知与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时的一种无力反应。然后她在书中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其实都在一次次地面对着生命中的重要“抉择”,在我们每个人都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代中,人们应当如何动用理性的力量去思考各种重要问题,如何去除偏见,如何接近真实,如何判断,如何抉择。
这本书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广泛涉及到历史、文学、神话、及医学历史,视域开阔,充满了思想的力量,仿佛在科学与文学的接壤处生长。可以说,这本书讨论“免疫”,但最终讲的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和命运到底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相互关联起来。


 免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文/吴情准妈妈们常常会为自己的宝贝担忧。试想一下,一个脆弱的生命,如何才能在充满各种细菌、病毒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呢?接受过些许医学教育的人可能提出建议:接种疫苗,打预防针。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却牵扯到一系列论争,经济政治学方面的,社会学方面的。生物学意义上单纯的预防举措(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社会层面的解读则变得复杂多面。那么,当我们谈及疾病预防或免疫,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呢?《免疫》(On Immunity:An Inoculation),美国西北大学教师尤拉•比斯著,一本谈论免疫却又不完全拘泥于与“免疫”相关的事物的生物学意义的作品。其实,严格说来,书名应译为“论免疫:一种联合”。正如译者所注,“Inoculation”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联合或加入,狭义指将病菌引入某人的身体里面。全书的重要观点之一便寄托于“联合”之义:“我们的身体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彼此”,宗教意义上如此,生物学意义上或许亦复如是,尤其在大规模接种某些疫苗这类事上。在系统论流行的时期以及当下,我们多数人常常认为,一个人的身体构成了内在自足的系统,“都是一座孤岛”,能够自我适时调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疾病入侵。这一观点有部分证据能够证实,暂不能斥之为伪科学或谬论。可在流行疾病动辄波及千百万人的今天,这一观点不能不说带有局限性,当周围人都被流行疾病的阴影笼罩时,你能确保自己安然无恙?当周围人不少遭受感染,你如何能够全身而退?比斯强调,“我们的身体可能属于我们,但我们自己却属于由许多身体组成的更大的身体。在身体层面,我们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关于疾病预防或免疫的有效性,一个杰出的例子是天花疫苗。不过,近些年来,免疫遭遇到来自各方的挑战。有人指出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造成致命危害,有人怀疑疫苗是富人为维持自己对穷人的统治而采取的消极举措,还有人担忧公益组织在接种疫苗的活动中获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比斯坦言,自己就接触过不少存在各式忧虑的人,包括平凡的母亲、专业学者等等。疾病预防对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恐惧可以理解;但任由恐惧驱使我们做出一些之后悔不当初的行为,则令人遗憾。一个有效的措施或许是,即便深入钻研某一个领域,却也不妨将头脑向其他领域敞开,以学问为师,导向幸福生活,如《免疫》中初为人母的尤拉•比斯。她虚心向专业人员请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在关乎孩子身体健康的任何事上得过且过。或许与比斯学习人文学科有关,《免疫》更多的不是免疫学导论,而是糅合了神话、宗教、文学、历史、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的“杂文本”。贯穿其中的,有对“免疫”这事物古往今来历史演变的历时性描述,也有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毕竟,免疫学不同于具体的免疫实践,它涉及理论居多,具体的免疫实践则作用于社会属性和个体属性合二为一的人。人与社会,二者间的关系,远非三言两语能够详尽述之。在比斯看来,具体的免疫实践,既关乎疾病预防,主要是保护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又关乎社会信任。由于大规模的疾病预防受众通常较广,免疫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社会信任问题。社会信任涉及两方面力量,一方面是你我等普通人的主动接纳,承认专业人员的权威,另一方面则要求社会组织增强其透明度和公信力。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双赢。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     即使经历了十月怀胎,在那一瞬,你依然会觉得没有做好准备。他(她)躺在小床上,小小的一团,软绵绵、柔若无骨,真的可以健康平安地长大吗?至少在这个小生命的初期阶段,你必须要保护他(她)规避所有可能的风险。你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有责任感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国作家尤拉•比斯撰写《免疫》的出发点,就是初为人母的爱子情怀。婴幼儿需要疫苗接种。“阿喀琉斯之踵”这个古老的神话,犹如暗喻悬挂心头,当忒提斯在冥河浸洗阿喀琉斯时,她以为她可以帮助孩子将未来的灾祸阻挡在外,但是命运难料,福兮祸兮,母亲的好心或许反而会害了孩子。每个好妈妈都有成为好医生的潜力。努力去弄懂和孩子健康有关的各种细节。尤拉独自阅读有关的研究报告,然后想方设法联系作者解疑答惑。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听一则新闻,或者偶尔和邻居的交谈,因为牵挂,处处事事仿佛都能勾起联想。《免疫》是一个母亲“想多了”的结果。确切地说,还要加上定语,“学识渊博的母亲”。我们会邂逅伏尔泰、笛福、马克思、桑塔格、乔治•奥威尔、蕾切尔•卡森等人,我们会穿梭于历史、哲学、文学、心理学各领域,思想如吉光片羽,闪烁书中。它不是纯粹的科普读物。如果说“怀疑态度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职责”,那就少不了要对医学发起质疑。尤拉不是疾控专家,尽管这本书必然会出现很多的学术名词和医学概念,但她首先是一位母亲,一位有着内心敏感体验的母亲,一位怀疑一切既成的解释与结论的思想者,所以她对免疫的诘问是有感情的,真诚的,也是有慧根的。《免疫》是一部随笔集。读它的感觉,有点像读蒙田。它的叙述和评论不是冷静的专家口吻,而是基于生命层面的深邃而又克制的追索。直面病痛,想象死亡,体悟人生的不可预测。对于饱受肾结石折磨的蒙田来说,16世纪的法国医学在他身上鲜少起效,所以他最终顽固地抱持一种“无医自处”的姿态。21世纪的人们远比蒙田要幸运得多,至少我们在技术手段上可以解决很多疾病,我们的怀疑往往不是因为医学本身,而是担忧隐藏其中的人性魅影。如果说尤拉的怀疑是一支利剑,它必然最终更多地指向人和人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医学伦理和金钱伦理,何者至上?尤拉说起一件事:“在我儿子人生第一年中,CPC发布的新型流感病毒警报曾起到的最大作用,看起来只是催生了蓬勃的抗菌肥皂和净手液产业。”这听起来很耳熟,海盐、白醋、板蓝根……它们曾经屡屡掀起抢购风潮。人们真的很无知吗?不是的。我们期望专家是可以信任的,可是激流冲击人的良知,“领航员”常常反而把你领向了歧途。《免疫》中提到一个例子。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在1998年的研究中将麻腮风疫苗和自闭症联系起来,造成大面积的公众恐慌。在随后的几年中麻腮风接种率大幅下降,并导致2012~2014年英国各地相继爆发麻疹疫情。这个医疗丑闻的出炉是由于韦克菲尔德与疫苗公司因金钱利益而起的私怨。专家的意见是这个社会的强音,渗透到我们生活每一方面,每个普通人都会遭遇到他曾愿意相信的权威们的分歧。众声喧嚣,可以相信谁呢?《免疫》中也有一些拒绝接种的父母。每一个拒绝,都是不信任的强烈表达。但是将孩子置于险地的风险太大了。有谁愿意回到没有疫苗的年代?笛福在《瘟疫年纪事》里描绘的人间惨剧实在太可怕了。曾被称为“黑死病”的腺鼠疫依然存在,所幸它已经不复当年之威。如果没有接种,全人类都将处于危险之地。如果疫苗作假、以次充好,这不是质量问题,“疫苗之殇”这样的事件绝不应该发生,它突破了底线,动摇了我们的生活信心。免疫不仅是生理机制,它也是文化的演变,科学伦理的基线,企业良心的呼求,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大堤坝。尤拉用她的独特解读重新建构了“免疫系统”,她在最后说道:“不管我们如何去认识社会,我们都是彼此置身的环境的一部分。免疫力是公众分享的空间——它是我们共同照料的花园。”如果说疫苗代表了公信力,对它的怀疑就是拷问社会的良知。那么,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也需要时时打上预防针。
  •     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的病毒恐怖,让人窒息,最后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才摆脱死亡危机。《免疫》这是讨论人类关于成长中接种疫苗的故事,请信任它们,它们会为我们带来健康,对病菌免疫。作者尤拉•比斯,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本书主要讲述关于免疫、接种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对一个刚出生孩子的健康显示着内心的焦虑。从内容上,书中表达了两个部分,一是关于疫苗的问题,从社会环境、种族、宗教等方面讨论;二是作者时刻都在表达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他的小心翼翼,也因为他的出生,比斯开始调研免疫、接种。从结构上,整书有三十篇短篇组成,语言略偏于学术,加入了科学例子,近年来的社会传染疾病等等,贴近生活,使人并不陌生。书的开篇竟然是关于神话阿喀琉斯的传说,也是比斯第一次听到免疫力这个词。阿喀琉斯身体的健康、英勇,其实就是免疫力的体现,而他的脚后跟的缺陷,也许就代表着某种疫苗中的风险。比斯因为人们的传闻,在为孩子接种疫苗时,一直在犹豫着,但她还是相信政府,选择接种。接种,原来是指植物学上的接芽或者接穗,可当它用于种痘时,它比喻的是疾病的移植,比喻将以接受者的身体为根本,生发出累累果实。英国大使的夫人蒙塔古相信了人痘接种,把它引进了英国,死刑犯做了接种实验,使得活下来,并对天花免疫,这一试验也挽救了当时天花受害者威尔士王妃的生命。反之,天花幸存者伏尔泰感叹说,如果法国能像英国接受人痘接种,1723年在巴黎被天花扑灭的两万人现在还可以活得好好的。接种疫苗,信任疫苗,使得身体具有免疫力,才是正确的。书中在《如果接种这一行为能被当成战争手段,那么它同样也成为爱的手段》篇中,呈现了一个典型抵抗接种疫苗的事件——脊髓灰质炎运动,发生在尼日利亚。宗教和政治领导者们宣扬接种疫苗是西方势力的邪恶计划,怂恿大家拒绝接种,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尼日利亚侵入到17个国家,后来尼日利亚当局批准使用某种特定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抵制才结束。脊髓灰质炎病毒慢慢消散。另外,比斯展示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所有的爱,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手术,她都小心翼翼,为他选择做好、最安全的成长方式。《免疫》也是她作为母亲成长的书,不仅为自己的纪念,也承载所有母亲对孩子的爱。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东拼西凑,无一深入,缺乏系统性和事实理论依据或分析。全书只是一边倒的推荐接种,难以理解怎么来的高评分。
  •     独立性只是个幻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陪闺女买书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拿起来读了序言挺有意思就买来看了看,结果发现书名很有迷惑性,极力推荐给刚当爸爸妈妈的朋友们看看。
  •     有关疾病的社会心理的通俗读物,文笔尚佳。
  •     这位女士还是太宽容了,也不用什么都从各色人等的复杂价值观来找合理性,很多事情“因为他们蠢啊”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     这个人的读书方式和我很相像,她爸的一些想法也和我挺像。
  •     可读性很强。很适合普通大众读。
  •     我觉得这本书蛮好的。很多中国的父母们都想要知道具体怎么给孩子打疫苗,列出个一二三四,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不然的话,很容易被来自伪科学的一二三四带到轨道之外去。这本书就是把理性思考带给他们的。
  •     读完后觉得,只读前三分之一左右就够了。
  •     没读完,没有为人父母的语境,读起来有点不耐烦。改日送个怀孕的朋友好了。
  •     在科学与文学之间谈论免疫。浅显易懂,特别棒,推荐!
  •     很神奇的书,小时候觉得接种疫苗不是什么大事,书里居然上升了这么多高度去讨论…还是有文化差异和国情在里面吧
  •     私心很喜欢的一本书,两年前经历了作者描述的状态,常常困惑想这么多是不是庸人自扰,或者后悔有些选择做得不好。但将个人的感情放在更大的环境里,竟然得到了不同解答,视角的转换反而让看似无解的问题有了一点解决的理由和希望
  •     一位母亲对免疫的思考总结成书,太多比喻太多主义,不是很好读。但可以从她的视角稍微了解一下母亲究竟是怎样面对孩子健康方面的诸多焦虑的。
  •     关于的免疫的比喻,作为一个文科生,做得很棒。但是科学性还是少了一些
  •     一本很不错的随笔,借由接种、免疫引申出对医疗信任、环保、生理歧视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也是恰逢自己女儿频繁接种期,有感于这么幼小的身体就要挨这么多名字都看不懂、也不知道后果会如何的针,再加上前段时间毒疫苗的心有余悸,难免会有本能的担忧和疑虑。但想想,保持对加之于她身上的事物的怀疑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职,而在这怀疑下如何作为确实是我们一辈子都要摸索的事情了。
  •     尤拉•比斯这本书未把某种现成的“正确观念”交付到读者手上,但却是在教会人们一种在问题及困惑面前应有的态度。
  •     在每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种恐惧,害怕被独自剩下,被上帝遗忘,无声淹没于茫茫人海中。克尔凯郭尔在他1847年的日记中这么写道。那一年,他完成了《爱之工》一书,在书中,他坚称,爱不是通过言语而只能是通过结果来表达。 可悲的是,我们越是觉得脆弱,我们的思想就变得越狭隘。
  •     一位母亲和一位诗人所写的一本认真的关于疫苗医学及其他的书。在机场充满期待地买下这本书。读它的过程,始于对其无趣的失望,而终于对其有趣的震惊。这是一本值得再读的书。撇去讨喜的部分,它的缺点是没有目录,且译文略显生硬。
  •     任何一个在科学语境下有严格范围和定义的概念,在经过处于不同环境,经历不同处境的人的眼中,都有可能呈现出异常分裂的丰富的面貌。免疫这一概念,由于涉及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以及风险和效益的矛盾和平衡,变得尤其引人注目。对于一个多年接受科学教育的人,感谢作者从历史学文化学阐释学的角度全面审视了一个科学概念。
  •     一本首先从母亲之心出发的书籍。“怀疑态度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职责。”进而从科学、文学、哲学、医学、伦理众多角度,碎片化的拼图逐渐聚拢,重建对“免疫”的全方位认识。
  •     书是好书 引人思考 翻译得加强啊 有的句子都…不是中文的逻辑
  •     文科生写的书,是还蛮好看的。但看完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
  •     确实是 "科学与文学接壤读物",一位惴惴不安的母亲对接种疫苗及免疫力相关研究的产物,写满"身为人母的能力和身为人母的无能为力",她的焦虑其实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人对现代医学、疾病、环境的焦虑,不仅当妈的大家都值得来读,观点明晰,摆事实讲道理,很涨知识,触及不少带来启发与深思的观点,译笔简洁流畅,兼有文学性,看完收获颇丰;"当我们遇到和我们信念相左的新信息时,我们会倾向于去怀疑新信息,而不是去自省自察我们自己的信念",这点显然不仅仅适用于针对疫苗的态度
  •     “化学制品是我们不信任的现代巫婆煎药。虽然在事实上,疫苗里并不含有醚和抗凝剂,但这些名词挑拨着我们对工业化世界的焦虑感。我们已经习惯性地将糟糕的健康情况和环境污染迁怒于各类化学制品,而这些名词则引导着我们去联想那些负面感受。”——这本书与《寂静的春天》不同,这本更容易读,因为她是一个现代妈妈的焦虑,对于接种疫苗的一种焦虑。作者是一位大学教授,在生下儿子之后写的这本书其实是一种对于自己迷思的解开,最终得到答案了吗?我觉得而并没有,现代医学往前发展,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但是这本书,足够让普通读者去了解到疫苗浅层的方方面面,如果要往深处读,就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再去找专业的书籍读吧!
  •     150925
  •     一本鸡汤,毫无价值,浪费时间。絮絮叨叨。广西师范大学的耻辱。
  •     作了妈妈以后,越来越觉得不懂的事情很多,我觉得这是一本让人惊喜的书。作者是一个和我们有点焦虑的妈妈,她从最本能的妈妈的焦虑写起,从疫苗这个角度解释了我们和孩子生活的这个世界。书还是要好好选,不然是浪费时间,这本值得推荐。
  •     这书疫苗市场人员和公卫人员应该看,看看没受过理科教育的文科生会怎么曲解基础概念,会对疫苗产生怎样莫名其妙的曲解,还用文学手法来描述。
  •     人类学家如何看免疫?
  •     原以为是一本科普类读物,但其实是一位母亲深情感悟,充满着人性关怀文字,特别适合初为母亲读者。作者思考医疗体系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得出结论为了自己孩子也为了所有孩子,注射疫苗利大于弊。 现在社会上也充斥着对于免疫的偏见,这本书可以起到拨乱反正作用,让你具备最基本常识,用更科学理性态度来看待孩子注射疫苗这一问题,消除无谓的担忧。 疫苗是外来物,而注射疫苗得益并不止于自身,疫苗引发出思考是,我们身体边界究竟如何确定。关于“自我”与“他者”的讨论最终把这本书推到了哲学的高度,留下值得深思的东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