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家庭iFamily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42640925
作者:沈奕斐
页数:361页

名人推荐

本书运用丰富的田野资料描述了城市多元而流动的个体家庭,在风险社会中,个体依靠紧密的代际关系应对现代的“不确定性”,家庭成为个体抵御风险的最后堡垒。任何想要理解中国城市家庭的现实和中心地位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文字优美论据翔实的书。——Deborah Davis (Yale University 教授)一本好书不仅为读者提供满意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沈博士提出的个体家庭概念一定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众多学者的兴趣乃至于挑战,中国人类学和家庭研究也会因此而向前迈进重要的一步。——阎云翔(UCLA 教授)个体化理论为我们洞察人类社会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有助于我们看到以往被既有的概念、理论甚至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现实,有机会根据新发现的社会现实去检验、修正与发展社会科学理论。《个体家庭》就是沿着这个路径展开的一次“思想的探险”,其中的一些新发现让人耳目一新。 ——张乐天(复旦大学 教授)

内容概要

沈奕斐
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性别研究、家庭研究.
开课情况:自2002年9月起曾开设:社会学系专业必修课:“组织社会学”;社会学系专业选修课: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社会性别与发展”、“社会性别研究”、“家庭社会学”;全校公选课: “社会性别教育”、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授课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次。2011年春季,开设双语课程:家庭社会学; 2011年秋季与UC教授合作,开设全英文课程:全球化争议。

书籍目录

序一  张乐天  序二阎云翔  导论:个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家庭     第一节 家庭现代化的海市蜃楼:核心家庭     第二节 从“家族主义”到个体家庭     第三节 个体家庭分析框架  第一章  深度访谈的混合模型:个案金字塔阵     第一节 主题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节 建立深度访谈的“个案金字塔阵”    第三节 访谈过程中的技巧与伦理   第二章 理想的家庭结构:“两扇门。一碗汤”     第一节 “两扇门,一碗汤”  -  第二节 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     第三节 为什么父母愿意做“第二个妻子”  第三章 多元而流动的家户结构    第一节 多元的家庭结构     第二节 流动的家庭结构     第三节 变化和流动的节 点:第三代的出生和成长  第四节 一户两家第四章 从个体出发的家庭认同    第一节 谁是“家里人”    第二节 谁的家?    第三节 家庭认同与经济行为   第五章 家与家的关系:融合与对立     第一节 家与家的融合:单边亲属关系    第二节 两个源生家庭的关系:两亲家,不聚头    第三节 两个个体家庭的汇合点:嫁娶与第三代姓氏  第六章 血浓于水:以已婚独生子女家庭为例    第一节 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     第二节 两户一家    第三节 欧莉的故事:双独夫妇   第七章 水难溶于血: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    第一节 孝顺的逻辑     第二节 与配偶父母的矛盾    第三节 从陌生人到亲人的历程   第八章 后父权制时代:性别与代际交叉视角下的个体家庭  第一节 中国的父权制     第二节 夫妻关系:平衡还是平等     第三节 第二个“妻子”:父母对小家庭的服务    第四节 后父权制家庭中的弱势方:老年父母  第九章 结论:个体家庭的时代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案简介    附录2 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同行者     附录3 参与年轻夫妻年龄图    附录4 夫妻收入图  后记

编辑推荐

《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编著者沈奕斐。    本书运用丰富的田野资料描述了城市多元而流动的个体家庭,在风险社会中,个体依靠紧密的代际关系应对现代的“不确定性”,家庭成为个体抵御风险的最后堡垒。任何想要理解中国城市家庭的现实和中心地位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文字优美论据翔实的书。

作者简介

《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等质性方法来深描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分析上海家庭的多元和流动背后的逻辑,展示个体、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构了个体家庭(iFamily)的概念,强调以个体为中心但受制于社会条件而代际关系紧密的家庭模式。作者认为今天中国的家庭变迁并不在于从主干到核心这样一种转变,而是在于年轻一代逐渐脱离了家庭主义,每个个体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界定家庭,在自己的利益上选择和决定家庭的结构和关系;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和社会变迁以交织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结构和内部关系;而个体的选择和决定并非是自主决定的,它是在具体的语境下与相关家人的互动、协商、妥协中形成的。


 个体家庭iFamily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首先,我承认在当前同类的家庭研究中,沈奕菲的这本《个体家庭》算是不错的一本作品,尤其是在阎云翔的作序和推荐下,让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坦率来说,沈奕菲的理论功底不错,在这本书中,她对文献的梳理做的非常的详细和完整,并且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也很不错,整本著作的文字书写很流畅,而这也是我个人认为此书的价值或者说优势所在。但是往往呢,优势也是其最容易受人攻击之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导论部分以及正文中,作者在文献梳理这一块引用了很多过去和当前有关中国家庭的研究,可是作者显然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她所梳理的文献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中国农村家庭的研究,而作者的研究对象却是城市家庭,而且还是中国的超级大城市——上海。虽然我不否认农村家庭研究的一些观点可以为城市家庭研究所借鉴,但是从我个人的了解来看,当前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的差别仍然很多,尤其是农村家庭与上海家庭的差别。所以说,作者的理论梳理和表达虽然很不错,但是将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研究运用到城市家庭的研究上,显然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说到文献梳理,不得不说的还有一点,就是此书的结论部分。按理说,结论部分应该是作者研究的一个总结和提升,虽然在此书的结论部分,作者分条块介绍了自己在这项研究后的几点结论,但是相对来说太过简单,相反,在结论部分作者还是与导论部分一样,对很多前人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可以说,作者在结论部分的很多观点其实并非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总结和心得,而是对他人研究的一个总结和梳理。其次,这本书的另一个价值所在是其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问题,正如阎云翔在“序言”中所说,“一本好书不仅为读者提供满意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从这点上来说,沈奕菲显然做到了。在书中,沈的观点认为,“今天中国的家庭变迁并不在于从主干到核心这样一种转变,而是在于年轻一代逐渐脱离了家庭主义,每个个体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界定家庭,在自己的利益上选择和决定家庭的结构和关系;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和社会变迁以交织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结构和内部关系;而个体的选择和决定并非是自主决定的,它是在具体的语境下与相关家人的互动、协商、妥协中形成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显然是在否认当前很多有关中国家庭研究中的核心家庭一说的,因为从居住模式来看,现在很多的城市家庭都显示出一种”父母住我家“的格局,作者据此认为核心家庭的概念对于当下中国城市家庭的研究分析缺乏可行性,甚至这些概念成了一个”僵尸类别“。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个人是同意沈奕菲对当前中国核心/主干家庭研究的批评的。与此同时,作者在书中也认为当前中国的家庭虽然对个人依然存在很多束缚和影响,但是从当前中国的城市(其实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上海)家庭来说,个体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已然超过了家庭,个体的利益超过了家庭的利益,个体思考问题的逻辑也更多的是从自身而非家庭角度出发,个体成为了家庭的中心,是个体形塑了家庭的面貌,而不是家庭决定个体的生活。虽然说,当前中国的个体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很难同意作者据此就得出结论一个“个体家庭”的结论。与其相反,我个人认为当前中国家庭,包括城市家庭,依然还是家庭重于个体,否则作者为何在书中说当前的城市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协商和妥协的结果?否则为何在作者的很多案例中,女性一旦生完孩子就会有长达几年的时间是合孩子一起睡,而不是和丈夫共枕眠?这难道不是在为刚刚孕育出来的小家庭着想么?否则又为何当家庭矛盾发生时,很多女性都会选择站在自己父母的一边,而不是站在配偶或大家庭的立场?显然,从这诸多的现实和问题都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国家庭还没有达到作者所说的“个体家庭”的程度。相反,根据我个人的家庭生活体验以及相关的一些调研和阅读,认为目前中国的家庭还是在朝向核心家庭结构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的核心家庭不能仅仅从居住方式来进行定义,而是要更多地从家庭内个体的主观想法以及个体在家庭实践中的具体行为来思考核心家庭的定义和说法。此外,我认为如果作者真想探讨中国社会当前的个体与城市家庭的关系,是否可以尝试从城市离婚率和法律等角度来思考。第三,作者的这项有关上海城市家庭的研究,是基于性别、代际和经济地位这样三个维度来开展的分析。但是,我个人在阅读了这本书以后,尤其是在看了作者的46个访谈资料之后,深刻地感觉作者的研究和分析缺少了一个维度,那就是教育。因为在作者的所有访谈对象中,基本都是有着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并且绝大多数还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要知道,对于这些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上大学或是大学毕业的群体来说,教育程度与其日后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准以及经济地位都是有着很大的正相关性的,而作者在文中有关经济地位维度的分析中竟然没有考虑到受教育程度的问题。并且从作者访谈对象的资料也可以看出,其中的大多数在上海都属于中上阶层,显然基于这样一个少数群体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代表上海乃至中国目前的城市家庭状况。作者在导论部分明确否认了其从阶层维度来分析家庭,可是她的访谈对象以及整本书偏偏就给人一种上海家庭阶层分明的感觉。虽然沈奕菲的文字功底不错,但是细读这本书,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作者在表述上的不严谨之处,或者甚至可以说作者是在有意犯这样的错误,以误导读者。例如,作者在结论部分说,“……在这样的理念下,个体家庭的提出意义就更为重大,如果代际关系对中国人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家庭内容的关系显然不仅仅是横向的平等那么简单,它还涵盖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协调,而这正是今天已婚80后们的家庭矛盾所体现出来的特征。”(P287)在这里,作者通过前面一连串的分析得出来的结论竟然是针对80后群体的,然而,从作者访谈资料中我们再次可以看出,这些被作者所调查的对象基本都是70后(除了两例是80和81年之外),要知道80后与70后在关于家庭以及个体价值的观念上显然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其实也有提到现在的人每隔5年就会有很大差别),所以说作者在这里的表述和结论都不够严谨。当然,除了疑惑和问题之外,作者从这项研究中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和观点我个人也是非常同意的,例如,作者认为在当下中国,女性还远没有实现与男性的平等,年轻女性的很大部分权力其实是从年老的父母那里获得的,以及亲子关系的倒置,等等。最后补充一点,作者在全文中非常多的地方都有引用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变革》一书中的内容和观点,可是在参考文献部分,我竟然没有发现将其参列出来。是遗漏了还是?(这属于抄袭么,哈哈)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家庭的运作和发展与国家是一样的道理,所以《礼记》中也有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对于中国来说,家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冯友兰所说,“家庭制度就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可以说,家庭研究乃是窥视中国社会及其发展的最佳窗口之一。也因此,从学术研究的层面来说,纵使沈奕菲的《个体家庭》一书还存在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其价值和意义同样也不可忽视,甚至值得鼓励。故,在此推荐大家阅读此书。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好歹这本厚厚的博士论文拯救了我的讨论课!
  •     很多观点值得商榷和做进一步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     一本用个体化理论研究中国问题的好书。个体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趋势和结果之一,但这一事实却是近些年才被学术界认识到。20世纪80年代,贝克就敏锐地提出,第二现代性的三个主要维度:风险社会,个体化和全球化,而中国的学者更热衷于风险社会和全球化的视角去研究社会,最有理论洞察力或更贴近与30多年来的中国社会实践的个体化理论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近些年,也是国外的学者先行对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做研究,中国国内学者研究甚少。个体家庭这本书,是第一本以上海城市家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里面个体是如何实现自身的,包括个体对家庭的认识,对家庭形式的选择,对家庭关系的界定,家庭已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而是一个个个体行为选择的结果。但愿这本书,对更多的中国研究者尤其是国内的学者一个参照。当然,这本作者花费6年时间的著作里面有生动形象的故事,甚至也适合家庭妇男们作为提高修养的书籍去读。
  •     集体主义惯了的国家需要围观的看看这些组成集体的个体
  •     太多社会学人类学的书都在剖析中国问题的时候带入性格分析,这些文化因素是最精彩的部分。
  •     收到作者的签名赠书了。
  •     挺有意思,我们既不是传统的家庭主义,但也不是西方的核心家庭
  •     前后重复、结构不清、用访谈替代分析,反正每种毛病都粘上了。没能从标题中的“现代化进程”着手,反映当代中国家庭变迁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得出了和柏阿姨著名的“嫌你家不够乱”节目类似的结论。
  •     仔细读过,但其实觉得是三星半水平。资料丰富,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理论功底的扎实,各种理论及其脉络分析信手拈来,描述也清晰。而且文中所提的观点还颇有新意。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主要线索不够清晰,枝枝蔓蔓各路分头讲一些,显得不够连贯,或许因为笔者所讨论的“家庭”本身也是一个说不清的结构吧。
  •     讀得比較粗糙。作者訪談很細緻,有“訪談過程中的技巧與倫理”一節,我頗感興趣。雖然有46個個案,但是其中真正的“上海人”家庭不足三成,如果把它當成針對上海家庭的研究來看,那難免感到粗疏。——不可忘記書的副標題,“中國城市”,雖然田野是在上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