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1
ISBN:9787535462299
作者:余秋雨
页数:38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他这声叹息,不知怎么被传到了世问。也许那天出行因路途遥远,他破例带了个同行者?或是他自己在何处记录了这个感叹?反正者声叹息成了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直到二十世纪,寂寞的鲁迅还引用过,毛泽东读鲁迅书时发现了,也写进了一封更有寂寞感的家书中。鲁迅凭记忆引用,记错了两个字,毛泽东也跟着错。 遇到的问题是,阮籍的这声叹息,究竟指向着谁? 可能是指刘邦。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利了,原因是他的对手项羽并非真英雄。在一个没有真英雄的时代,只能让区区小子成名。 也可能是同时指刘邦、项羽。因为他叹息的是“成名”而不是“得胜”,刘、项无论胜负都成名了,在他看来,他们都不值得成名,都不是英雄。 甚至还可能是反过来,他承认刘邦、项羽都是英雄,但他们早已远去,剩下眼前这些小人徒享虚名,面对着刘、项遗迹,他悲叹着现世的寥落。好像苏东坡就是这样理解的,曾有一个朋友问他:阮籍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其中“竖子”是指刘邦吗?苏东坡回答说:“非也,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人耳。” 既然完全相反的理解也能说得通,那么我们也只能用比较超拔的态度来对待这句话了。茫茫九州大地,到处都是为争做英雄而留下的斑斑疮痍,但究竟有哪几个时代出现了真正的英雄呢?既然没有英雄,世间又为什么如此热闹?也许,正因为没有英雄,世间才如此热我相信,广武山之行使阮籍更厌烦尘嚣了。在中国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雷击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之后,阮籍的木车在夕阳衰草问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重的气流涌向喉头,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喉音、鼻音翻卷了几圈,最后把音收在唇齿间,变成一种口哨声飘洒在山风暮霭之间。这口哨声并不尖利,却是婉转而高亢。 这也算一种歌吟方式吧,阮籍以前也从别人嘴里听到过,好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循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因此特别适合乱世名士。尽情一啸,什么也抓不住,但什么都在里边了。这天阮籍在木车中真正体会到了啸的厚味,美丽而孤寂的心声在夜气中回翔。 对阮籍来说,更重要的一座山是苏门山。苏门山在河南辉县,当时有一位有名的隐士孙登隐居其间,苏门山因孙登而著名,而孙登也常被人称为“苏门先生”。

内容概要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书籍目录

中国文脉 笔墨历史 猜测黄帝 感悟神话 发现殷墟 老子和孔子 黑色光亮 稷下学宫 第一诗人 《离骚》今译 历史母本 那一家 魏晋绝响 田园何处 走向大唐 佛教的事 仰望长安 唐诗几男子 乱麻蕴藏 陌生人 断裂 六百年郁闷 十万进士 大地小人

编辑推荐

《中国文脉(便携本)》编辑推荐:《文化苦旅》后余秋雨最珍视的总结之作。余秋雨教授感叹当下“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重大的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中国文脉(便携本)》肯定是中国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余秋雨在很多重要场合一再声明,《中国文脉》是一部“意义重大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并将其隆而重之地放在余秋雨书系的第一卷,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我们可通过《中国文脉(便携本)》,读懂中国文化精神内核,找回文化自豪感,重塑民族自信。隆重梳理中国文化脉络,瞻仰巅峰文人的生命格调,探寻中国人的精神主脉。《中国文脉(便携本)》核心篇目《中国文脉》《笔墨历史》,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为余秋雨教授全新作品,此前从未发表过。在这两个核心篇目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的精细论述,通过对23个中国巅峰文人的生命历程及其作品的品读,深度解析了中国人的精神脉络,流露出对中国文坛长期以来文脉衰弱的隐忧与关怀,组成了一部罕见的《中国文化人格史》和《审美精神流变史》。余秋雨首套便携本,设计清新,小巧便携,平价超值,随时随地品读经典。本套系全部使用32K小巧便携开本,精致的双封面设计,更适合上班族与学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品读余秋雨经典之作!本套系将余秋雨所有作品全部收录,并做了更加细致、更加完美的删补与完善,堪称史上最完美的余秋雨作品之版本。

作者简介

《中国文脉(便携本)》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叹当前“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重大的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
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中国文脉(便携本)》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第一核心篇目《中国文脉》,酣畅地通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和美学主脉。此前从未发表过;《中国文脉(便携本)》第二核心篇目《笔墨历史》,也酣畅地通论了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此前均从未发表过。在这两个核心篇目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的精细论述,组成了一部罕见的《中国文化人格史》和《审美精神流变史》。其中不少文章,已成当代经典。


 中国文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最先接触余秋雨的书是十几年前读书的时候,那时对他的书感觉不好,总是认为他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评论这个,感慨那个,很假很虚伪。当时的觉得怎么不来点干的,不去论证、考据史实,让人多知道点,竟是哼哼唧唧的。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正处于或倾向于不断去吃没吃过的,没时间回味消化。重读余秋雨的书,完全感触有些不一样了,可能本身也处于吃了一大堆好的坏的东西,需要消化的阶段,在消化的过程中,也不自觉的冒出评论、感慨,也开始想哼哼唧唧的了。中国文脉按着历史的走势,系统的总结了我们的文化演变过程,虽不详细,但对于其中的闪光点和关键处,很是发表了一些独到见解,促进了本身的思考,也为今后去吃什么开出了食谱。以前确实没意识到屈原、墨子、司马迁、陶渊明、曹雪芹的伟大之处,不知道北魏的气魄宏伟,不知道甲骨文现世的可贵,需要以后再找点新东西好好吃吃,再消化。写着写着,不自觉的用上了,余秋雨所鄙薄排比、堆砌的现代式骈文词句,只能无奈的笑,没有办法啊,从读书到工作,写的东西都是按老师教的和平时读的来弄的,怎么也不好办,反正也不想当文学家,就只能这样了。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开篇的猜测黄帝、感悟神话、发现殷墟和结尾的十万进士、大地小人几篇。因为家中有小孩读书考试,说点私货,对其中十万进士最有点想法,如何选材是个大课题,古时从推举、品评、察举、科考与自荐结合到最后纯粹的全民科举,再到取消科举向西方方式借鉴靠拢,是有一定的道理,撇开社会制度弊端和个体隐秘黑暗,个人认为还是从绝对的不公平到相对公平的过程,现在的高考改革怎么觉得是历史的倒退呢,自主招生、提前录取,让偏远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学生怎么去参与自主和提前啊。
  •     名字大气,行文随性,善用比如,少有定论,感慨过多,新料过少。用散文的形式来写中国文脉,从此看他的行文用字,概况评价能力也就那么回事,没看过其他文章,仅限于此书。尤其在作者挚爱的司马迁一章中,喊着爱的深沉,但是对其描述概况并没有比大学教科书高明深刻许多。唐代诗情诗性写的真好!P196,真正自信的人,总是能够简单的铿锵有力。评价曹操,极好!P253,人类最勇敢的脚步,往往毫无路标可寻;人类最悲壮的跋涉,则以白骨为路标。P274,一座伟大的城市,应该拥有很多“精神孤岛”,不管它们来自何处,也不管它们在别的地方有什么遭遇。P281,历来真正的大诗人都是这样,说是影响人们的心灵,其实都是从改造人们的感觉系统入手。先教会人们怎么看、怎么听、怎么发现、怎么联想,然后才有深层次的共鸣。
  •     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国庆前夕,终于读完了同时推荐的《中国文脉》,这本书是我在杭州博库书城买的,那时候还是5月份,结果转眼就到10月了,时间确实如白驹过隙一般。书的作者是余秋雨,我读高中的时候,正好赶上他那本《文化苦旅》热火朝天的时候,但是我知其书却未读书,《中国文脉》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发现确实很有意思。全书主要按照历史的顺利来分布各篇文章,每篇文章相互独立,但由似乎构成一个整体,开篇即《中国文脉》,这篇读下来写的最好感觉,结合历史娓娓道来中国的文化,让我没想到屈原、司马迁的文化高度会如此之高,而后一篇《笔墨历史》从书法的角度来写出中国文化的变迁,王羲之家族对书法的态度确实也非常有趣,之后随着历史的脉络逐渐铺开全书的主题,知道了中国的文化并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么简单。但是,我觉得所谓《中国文脉》仍体现在跟动笔上,书法、诗词歌赋、绘画等等都与动笔有关,而音乐、舞蹈等难道就不算文化范畴之内吗?其实应该算,但是倒没有介绍,这一点倒是挺可惜的。当然,全书感动的我,还是在于实地的考察,感慨当初文化的创造者那种意境,漫这样的感觉,对于电气工科男来说,犹如来到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巨擘工作的地方,感慨他们当初的巨大贡献。说道这里,我感慨逻辑化的思维让人很难有写下去的念头,而文化仍需天马行空,正如为什么同样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惊讶,李白只能做诗人?而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却成为了科学的巨擘?后来想想,一个在于惊讶大自然其表,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述自然的美丽,而一个惊讶于大自然其内,用逻辑的方程来描述自然的和谐。与其说想象力重要,还不如好奇心吧。这种好奇心所带来的才华是如此的横溢,令人震惊,无论文化还是科技。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喜欢余秋雨的书,包装精美,内容丰富
  •     火车上慢慢读很有感觉
  •     看得心很累,不过也有可取之处…
  •     初看确实惊到了,细细看了觉得只能当个引子,后来的事就几乎没引子的事了
  •     大笔一挥,勾勒出中华文化流淌五千年。浓墨一洒,回荡着民族包容融合源远流长。皴擦点染,文人墨客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文笔荡气回肠,心态豁然开朗。悲伤也写的豪气,情爱也写的雷霆。最后总结了文脉之根在于魂脉,即人格和精神。为我这个初学者梳理了文化历程,值得精读几遍。
  •     购于太古里之方所。冬季躲进文轩里阅读...
  •     其实很一般,有值得读的观点,但是少了文化苦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     写的太随意了,皇帝和小人的部分感觉是为了凑稿费
  •     再次虚心学习
  •     从远古时期到明清,顺着历史重新梳理一遍文化,很多地方很多人,值得再看一遍。历史文化很重要很重要,一个民族的品性,人民的性情,都依此而生。读史以明智。
  •     2013年5月1-4日读。2013-109。
  •     超爱余秋雨的作品,佩服他的从来不争辩,看过他的作品,了解了他的生平,才知道他有多艰难。那些以攻击他赚取暴利的人,何以为人?
  •     比《山河之书》好看些
  •     有惊喜~
  •     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就算不对,也令人钦佩
  •     余秋雨的著作我基本上是每本必买,这次看到后当然是要买了。
  •     金句
  •     “歌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余老师的文章正如他说描述的《诗经》一样。可歌可舞,足韵悠然
  •     好书,但是已经不记得了……尴尬……
  •     余秋雨先生的书曾经是我大学代最爱读的书之一。但读了顾准先生的书之后,我已无法把这本《中国文脉》读完了。顾准先生的思想如同冷冰冰的解剖刀,脚踏实地,一针见血,震撼人心;余秋雨先生的书像天安门的大花坛,好看但无根,语言优美但无料。我猜想,也许事实上余秋雨先生的书的品质没有变而且可能更好,变的只是我自己的思想审美和阅读需要。余秋雨先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是我十分敬佩的,但过度的堆砌就显得有点浮夸和做作了。余秋雨先生也反对汉赋等辞藻华丽、言之无物的表达,但一不小心他的语言表达却成了他反对的那种语言表达。
  •     这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学史的看法
  •     余秋雨的书大家都应该看,它可以唤起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     个人感觉这本书,算余老写得一般的一部作品。
  •     非常喜欢余秋雨的书,前后也买了很多,一直也都是给满分评价的,关于本书内容方面就不做过多评价了,很好非常喜欢。但是这次到手的书实在让我伤心,先是扉页折角然后是目录页破损。亚马逊发货的时候能不能稍微检查一下东西是否合格呢。
  •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他说,他不喜欢汉代华丽的骈文体,华而不实,但实际上,他的文字也具有那种华丽的美。
  •     从科技史、经济史再到文化史,不同领域不同思路
  •     e
  •     人们对社会事态和世俗心态的过度关注,是深思的障碍、哲学的坟墓。(布莱希特) 这是书中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     还不错吧,没有《文化苦旅》好
  •     有高度、有气度的中国文化脉络梳理。
  •     用优美的文字梳理伟大中国文学的文脉,有什么理由不推荐呢?
  •     好看呢!真的,有部分都快看哭了!
  •     @藏书
  •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就是有点太啰嗦。
  •     观点。态度。学识。
  •     真的很方便,放在车上闲暇时读读,感觉不错
  •     对中国文学大作的一次脉络梳理。的确,文学的等地不能交给民主,纯粹民主的选择是发现不了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曹雪芹等一位位真实的文学大家的,而只会把哗众取宠的取悦大众的作品推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文学如是,其他又何尝不是?民主、专制之间有条界线不明又千古难辨的屏障……
  •     惟最后两章笔力最深,见识最到,此两章足以传世
  •     作为余老师的路人粉,感觉这本书读完之后变得很……民族实在主义。按王小波的话说。 另外就是作为书单的价值了。毕竟只是导读,想要看干货的话还是应该好好看原文。写的蛮煽情的,不过那些文章是真的很好。
  •     十八卷要看到何年何月。。。
  •     民间派著作,适合科普,经不起考究
  •     这本书你值得拥有,很不错
  •     任何人不付出辛劳的付出怎么能得到伟大的收获??
  •     旧书重读,颇多收获
  •     语言很稚嫩,像高考作文。
  •     以人带史,以品呈脉。很久没有读到关于气节品格的故事,真的可谓珍惜!让人心旷神怡,敬畏不已。最喜欢的耶律楚材,其次是曹操,然后李白杜甫,还有魏晋之风陶渊明,个人命运依附世情的跌荡起伏,唏嘘喟叹!不足的是司马迁和曹雪芹,不够深入,
  •     值得花时间看
  •     书友推荐给我的,我推荐给大家
  •     余的确有时在形式上用力过猛了,但他的内容委实是不错的。
  •     看多了畅销书,看回余秋雨严谨、认真、深思熟虑写成的作品,非常喜欢,受益匪浅。三十而立,对余秋雨笔下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理解更深
  •     最开始接触到这个人,用词文风慎重的样子,都喜欢得要死。到后来盗版事件甚至诈捐,因为对公众舆论背后的公关造势多少有过了解,长期以来也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一个人被大多数人所抛弃的时候,原来的立场就很难再保持。甚至偶尔会在心里质疑,学术和道德应该是成正比的不是么。想到无论是社交还是别的什么,这条规则应该统一适用 ——不要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就算你持有的比想象中重要千百倍。
  •     酣畅地领略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和美学主脉
  •     一本野心很大的书。文脉啊,这要细数是何等工程。 虽然也许有点做作,但爱死他这样拿捏文字了。而且见解也确实能引起共鸣。 笔墨历史一篇是个惊喜。 我也好想做一个博学的人。
  •     包装超级好啊,太喜欢了。
  •     挺不错的
  •     帮同事买的,余秋雨算是当代大文豪了,涉及了中国文化包罗万象。
  •     少了《文化苦旅》的悲天悯人,多了整体脉络的梳理、把握,值得一读!终于赶在2016年前读完。
  •     还可以的,随便看看咯先,文笔是比较闲散的,这个冬天,晒着太阳,看看这个书,感觉还是不错的,ps 从今天开始撸诗经,争取3个月撸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