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瓦里斯托·卡列戈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3276818X
作者:[阿根廷] 博尔赫斯
页数:128页

内容概要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5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芙、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1986年6月14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书籍目录

目 录
i_ 序言
iii_ 说明
1_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巴勒莫
15_ 埃瓦里斯托· 卡列戈生平
31_ 异端的弥撒
49_ 市郊之歌
73_ 可能的总结
75_ 补篇
83_ 马车上的铭文
91_ 骑手的故事
99_ 《埃瓦里斯托· 卡列戈诗歌全集》出版前言
103_ 探戈的历史
123_ 信两封

作者简介

随笔集,一九三〇年出版,是博尔赫斯对于阿根廷诗人埃瓦里斯托•卡列戈生平和作品的介绍与评价,同时也是他对于阿根廷市井生活的想象。埃瓦里斯托•卡列戈是一位根植于市井的诗人,他笔下的市郊,与博尔赫斯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遍布欢声笑语却又随时剑拔弩张。探戈、六弦琴、匕首、英雄、叛徒等等市郊生活的关键词,汇成了博尔赫斯眼中的江湖。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序言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郊区长大的,那里街上不安全,到处显露出衰败气象。事实上,我成长的地方是一个有铁矛似的栏杆围着的花园和藏有无数英文书籍的书房。以匕首和六弦琴为特征的巴勒莫(人们让我确信)就在门外的街角上,但是早上出没在我身边,晚上给我带来愉快的惊吓的是斯蒂文森笔下被马匹踩伤后奄奄一息的瞎眼海盗,把朋友丢在月球上、自己离去的叛徒,从未来摘来一枝凋谢花朵的时间旅行者,在魔瓶里被禁锢了几百年的精灵,波斯呼罗珊的蒙面先知,他那缀着石珠的纱巾后面是一张麻风病人的脸。那么,铁矛似的栏杆外面有些什么呢?离我几步之遥,在那乱哄哄的杂货铺里和危险的荒地上,发生了什么本地的暴力事件呢?那个风景如画的巴勒莫曾是,或者可能是什么模样呢?本书要回答那些问题,但它资料性的成分少于想像的成分。豪· 路· 博尔赫斯
  •     可能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第一次被博尔赫斯吸引,都是因为那首《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是呀,我也是被这首诗深深吸引,对于任何一个苦闷哀伤于无法留住心上人的人来说,博尔赫斯此诗中流露的那种布城郊区的绝望和哀伤,无疑是能激起强烈共鸣的。《英文诗两首》(上面这首即其中一首)中的另一首,开篇“无用的黎明在一个荒凉的街角发现了我,我活过了黑夜”,亦是“绝望而哀伤的布城郊区”风情。我便是被这种风情所深深吸引,以至于在不了解博尔赫斯之时,还以为博氏风格既是如此。但实际上,在后来阅读的博尔赫斯的诗和小说中,我渐渐发觉如两首诗中那样直接而强烈的感情流露还是比较少见的。博尔赫斯,实际上是一个书卷气很浓的作家。恐怕正如他在这本《埃瓦里斯托·卡列戈》序言中所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郊区长大的,那里街上不安全,到处显露出衰败的气象。事实上,我成长的地方是一个由铁矛似的栏杆围着的花园和藏有无数英文书籍的书房。”博尔赫斯出生在一个优渥的书香门第之家,从小沉浸在西班牙语和文学的氛围之中。郊区,这种充斥着贫穷、破败、孤独、纵欲、悲伤的被遗忘之地,似乎与博尔赫斯真正该有的生活格格不入。尽管如此,我还是被最初所见的“布城郊区”所吸引,我渴望发掘博氏作品中更多的此类风情。所以在查看这本书介绍,知晓此本书所传的乃郊区作家时,心中万分激动,想细探博氏的“布城郊区”,更想知道,“布城郊区”是否便是博氏文学的灵感来源。本书的第一章,似乎回答了我这个问题,而且还是肯定回答:“我把记忆中的这些往事写下来时,忽然无缘无故地想起《乡思》里那句诗:“此时此地,英格兰给了我帮助。”勃朗宁写诗时想的是海上的自我牺牲和纳尔逊阵亡的旗舰—我翻译时把他祖国的名字也译了,因为对于勃朗宁,他立刻想到的是英格兰的名字—对我却是孤独的夜晚,在无穷无尽的街区着迷似的散步。布宜诺斯艾利斯十分深沉,我失望或痛苦时,一走在它的街道上,不是产生虚幻的感觉,便是听到庭院深处传来的吉他声或者同生活有了接触,这时我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安慰。“此时此地,英格兰给了我帮助”,此时此地,布宜诺斯艾利斯给了我帮助。那就是我决定写下这第一章的诸多原因之一。”哈哈,看来我猜对了。但是说实话,第一章之后的阅读过程,真是惨不忍睹。博氏文字,向来隽永凝练,晦涩难懂。我阅读这篇《埃瓦里斯托·卡列戈》真可谓被凌虐。可能是因为语言、生活环境和阅读经历大为不同,博氏这片传记中涉及的太多东西无法理解。即使是《小径分叉的花园》也只是让人困惑一时,事后回想还是意蕴无穷。而《埃·卡》则直接让我最浅层的阅读上都有了问题...哎,阅读能力还是不行吧。回到上面所言的“布城郊区”,我找到了吗?哎,说来有点小失望,阅读障碍的存在,直接横亘在我所期望的那种感觉之间,当然也很有可能,我所期盼的感觉其实并不存在于博氏的文学,至少是这本《埃·戈》之中。哈哈,后者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吧,此书之中,博氏所作传的这位郊区诗人,自然是充满了“布城郊区”风情。除此之外,探戈、骑手、马车铭牌,哪一个不是郊区气息浓厚呢?恐怕这是真正的布城郊区,或者埃·戈的布城郊区,还没有博尔赫斯所再创造的“布城郊区”气息吧。所以我初读来,没有感触,没有震动。博尔赫斯在给《埃·卡诗全集》所作的序中写道,“郊区创造了卡列戈,而卡列戈又创造了郊区”。同样的,我也能说,郊区创造了博尔赫斯,而博尔赫斯又创造了郊区。不过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可读之处的,我在豆瓣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笔记都献给了《埃·戈》,哈哈。天啊,我都写了些什么破东西。
  •     我把记忆中的这些往事写下来时,忽然无缘无故地想起《乡思》里那句诗:“此时此地,英格兰给了我帮助。”勃朗宁写诗时想的是海上的自我牺牲和纳尔逊阵亡的旗舰—我翻译时把他祖国的名字也译了,因为对于勃朗宁,他立刻想到的是英格兰的名字—对我却是孤独的夜晚,在无穷无尽的街区着迷似的散步。布宜诺斯艾利斯十分深沉,我失望或痛苦时,一走在它的街道上,不是产生虚幻的感觉,便是听到庭院深处传来的吉他声或者同生活有了接触,这时我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安慰。“此时此地,英格兰给了我帮助”,此时此地,布宜诺斯艾利斯给了我帮助。那就是我决定写下这第一章的诸多原因之一。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郊区创造了卡列戈,而卡列戈又创造了郊区。对我却是孤独的夜晚,在无穷无尽的街区着迷似的散步。布宜诺斯艾利斯十分深沉,我失望或痛苦时,一走在它的街道上,不是产生虚幻的感觉,便是听到庭院深处传来的吉他声,或者同生活有了接触,这时我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安慰。
  •     感觉他玩的特别开心(?
  •     平时甚少读外国文学,而且是首次接触博尔赫斯的作品,决定先读随笔集。各种语境的不适应,读得最舒畅的部分竟然是讲述成吉思汗的那一小段。受限于狭窄的知识结构,看第一遍还是有诸多不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不同人人群,陌生而新鲜一次阅读。感觉卡列戈像是小说的虚构人物但确实真实存在的诗人。感觉人物刻画的还不够深刻还是我读得过于泛泛?
  •     不是传记,统一在卡列戈诗歌下的一座城市一点风情几则故事,算是博尔赫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设定集,看博的小说前应该先看这本(如果能看进去这本的话)。
  •     埃瓦里斯托 卡列戈,幸运有博尔赫斯写传,毕竟现世已经将他遗忘,可博尔赫斯永存!此书也不想传,只作为一条串接线,夹杂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郊区描写,探戈(创造自妓院?!)等。
  •     每一章之间好像都没什么关系又有那么一点关系,卡列戈存在与不存在似乎并不重要。“郊区创造了卡列戈,而卡列戈又创造了郊区。”把这里的卡列戈换成博尔赫斯也丝毫没有问题。
  •     不求甚解,似懂非懂。
  •     刀子和探戈
  •     「我曾经想过,人们的生活无论如何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事实上只有一个瞬间:也就是大彻大悟,知道自己是谁的那个瞬间。」
  •     匕首和吉他 阿根廷式的激情
  •     这本比较难读。假装是传记 写的其实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郊区和郊区市民 算是书卷气浓厚的布市风情赏吧。。(原来Palermo都算郊区了啊
  •     说故事的时候,还用资料进行评论…
  •     我怎么觉得这个诗人是虚构的?
  •     描写了一个作家所描写的阿根廷高乔人的生活,他们赶牛放牧,跳舞拼刀子,但是如同历史上的众多骑手一样,消失在时光滚滚的烟尘之中。
  •     短评里一头雾水、第一次读博尔赫斯、很少读外国文学的小伙伴们不要就此放弃啊!读一读小径分叉的花园!一如既往有趣的文学评论夹杂个人文学理念和少许反讽的散文集,读了巴黎评论以后再来看博尔赫斯感觉又不一样了,可以重新开启全集的发掘大事业了
  •     不太读的懂。
  •     或许是博尔赫斯的作品读得太少,总觉得里面充满了“恶棍”形象,莫名其妙地动起来刀子,并不是因为血气方刚。就算是谈论诗人的篇章里,也少不了酒吧里的斗殴。与其说是谈论诗歌,不如说在谈论民俗民风。那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吗?也许对家乡的描绘总少不了想象,而这想象也就是十足的感情和情感了。答案都在序言里。快速读一本书,然后忘掉,随意想象并重构这部书,大概就从马车铭文开始联想,来到空地看人斗刀,酒吧不间断地跳着探戈,一个醉汉唱咏着粗鄙的诗歌,也许是贫苦的社区,但言语仿佛筑造了巨大的宫殿,我从里面抽取一本书,打开后进入了新的一天。把书不断重构就是关于书的思想游戏。
  •     越读越入迷的一本小书,对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郊,以及探戈、匕首、吉他等都有着迷人的描述,给人以充满张力的想象空间
  •     这本不太对我口味……
  •     你不知道卡列戈的存在有几分真实,对各种风土人情的详细描述又是否纯属虚构。你只能确定,在他的心目中,那会儿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是那番模样。
  •     入戏慢 可充满情怀 看得我简直想去写一本描述东北貂文化的书……
  •     看不懂。举手投降。
  •     434
  •     他们的面貌。 我们再也看不到。 在记忆里会是什么模样?
  •     2017年2月12日读,2017-46,图32。
  •     思考相连——《骑手的故事》:我们不知道如何管理/利用城市,只好摧毁或试图摧毁它。同作家,作家始终是流亡者,只负责破坏。《探戈的历史》:文学到底是什么?
  •     #十九君的深夜书局#【2016 NO.174】看书的过程中我在时刻警惕着不被博尔赫斯笔下的故事所迷惑,我知道这本书是通过资料与想象追溯诗人卡列戈的身世及文学渊源,也知道博尔赫斯试图从卡列戈笔下的文字构建他心目中旧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街头场景”。然而不得不说,博尔赫斯强大的虚构杜撰能力还是让人完全分不清他笔下的人物与真实历史的界限(虚与实),以至于让我一度以为埃瓦里斯托•卡列戈是一个杜撰的人物,实际上确有其人。#柔情是漫漫岁月的光环#
  •     一个诗人与一座城市,几个好故事,博尔赫斯的江湖广阔、奇异;没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黄昏和夜晚就不能跳探戈、、、
  •     可能是因为语言、生活环境和阅读经历大为不同,博氏这片传记中涉及的太多东西无法理解...
  •     卡列戈真有其人?诗歌痛击真实,注释。抹掉真实与虚构,抹掉文体的界限
  •     在《埃瓦里斯托·卡列戈生平》中,博尔赫斯轻松跳荡的郊区文字偶尔平静下来,变缓变慢,压抑着他回忆起卡列戈的所有时刻。 卡列戈是博尔赫斯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对自己的居所,对自己与他人,对自我本身进行探讨的浓缩。如他所言,“仿佛卡列戈分散在我们的命运里,仿佛我们每一个人有几秒钟暂时成了卡列戈。” 在《卡》中,博尔赫斯的困惑大于他的确信。卡列戈是他的一个重大发现,但并未让他获得安宁,仿佛变得愈加恐惧。
  •     读不懂。
  •     館長我們好像不在一個頻道上……
  •     东北的娘们需要貂,阿根廷的爷们会玩刀。
  •     通过资料与想象追溯诗人“卡列戈”的身世及文学源源,更是从卡列戈笔下文字引发构建博尔赫斯心中旧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街头场景”。博尔赫斯强大的虚构杜撰能力让人完全分不清他笔下人物与真实历史的界限(虚与实)。
  •     博尔赫斯第三本,最难看懂的一本,只能隐约感受到郊区人民的勇武,柔情和个人正义
  •     随笔似小说 虚构于真实
  •     我始终以为埃瓦里斯托·卡列戈是一个博尔赫斯杜撰的人物,没想到实有其人。
  •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 实在还是想象?
  •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