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乐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08652770
作者:北岛 编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诗人、作家,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现居香港。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作品被译为三十余种文字出版。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最短的诗歌作品是《生活》,诗歌内容只有一个字——网。

书籍目录


灯光转暗 你在何方?
舒婷
在上海武夷路的日子
毅伟
蝉蜕
王安忆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陈力川
“一个精美的蓝空”
(法)尚德兰
顾城是一座孤城
大仙
《片段》补记
(德)顾彬
最后的日子
顾晓阳
猎人与野兔
(美)艾略特· 温伯格
一个本真的诗人无法逃避的悲剧
钟文
最后的顾城
文昕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诗作纯净自然,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顾城与妻子谢烨相识相恋、隐居新西兰激流岛的浪漫生活也同样成为一个传奇故事。1993年10月8日,童话诗人却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他的英年早逝,是当代诗坛的损失;他的人生悲剧,也是文学史上令人扼腕叹息的谜。
《鱼乐:忆顾城》就是顾城的友人所创作的怀念文集,包括11位知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译者所创作的纪念顾城逝世二十周年的回忆性散文,如舒婷、王安忆等;更收录了66张珍贵历史图片,全面立体地展现了顾城的诗歌人生。
斯人已逝,悼念之情真挚,不管是体味人间真情,还是深入了解顾城及其人生悲剧背后的种种深层原因,《鱼乐:忆顾城》集中收录的都是真情流露的好文章。


 鱼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中国七十年代末之后的诗歌圈,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以结局来说,北岛居香港,美国国籍,组织‘香港国际诗歌节’,诗歌之王般的存在;江河,北岛密友;舒婷,居厦门;顾城,杀谢烨后自杀;芒克,现居北京,从事油画创作;张枣,居德十多年后回国,因肺癌去世;杨炼,现居伦敦;多多,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海子,自杀;骆一禾,死于脑溢血;西川,清华美院人文学院教授;翟永明,居成都,白夜酒吧;韩东,居南京;沈浩波,磨铁公司创始人。以传奇性而言,首推顾城和海子。这和他们的诗歌风格以及死亡有关。本书名为《鱼乐》,据王安忆写:在北岛终于安顿下来的香港的家中,壁上有一幅字,应该是篆体吧,写的是“鱼乐”两个字。北岛让我猜是谁的字,我猜不出,他说:顾城! 想不到那软软的小身子,永远不愿长大的小身子,能写下力透纸背、金石般的笔画,一点不像他,可就是他。人们都将他想得过于纤细,近乎孱弱,事实却未必。他蜕下的那个蝉衣,也许还是一重甲,透明的表面底下,质地是坚硬的,坚硬到可以粉碎肉身。顾城是怎样的呢?顾城是从《诗经》、李后主、贾宝玉中一路孕育出来的。他如此纯粹,如此理想,如此极致。他要在滚滚浊世里建一个自己的‘桃花源’,他找到了激流岛。可是,结局却是那么血淋淋,像是‘桃花源’终被世人知晓,而被叨扰,而被侵占,而被焚毁。“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岂止是任性呢。贾宝玉出家前,光头赤脚,尚要三叩谢恩,拜别父亲,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顾城呢,一把斧头,一桩命案,生以写诗,死以沉默。那么决绝,像是早已不在此世。难怪他写“人时已尽,人世还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天才是可怕的。人间纷纷扰扰事,几多欢喜几多愁。斯人已逝。道德之论不如放下吧。
  •     记忆的碎片能否拼出一个顾城   夏学杰  顾城如若不是杀妻,作为一个天才,他的一生可以算得上差强人意了。不过,大多数人都纠结于他最后那个选择,那个几乎将自己所有都断送的选择,走得太远,似乎已忘记了当初。在这本友人回忆录——《鱼乐:忆顾城》中,对此问题的纠结依然饱含其中。  为纪念顾城和谢烨逝世二十周年,北岛向舒婷、毅伟、王安忆、陈力川、尚德兰、大仙、顾彬、顾晓阳、艾略特·温伯格、钟文、文昕等11位顾城的友人邀文,最后形成九篇纪念文字。此书为何名为鱼乐呢?大概是因为顾城曾经送给北岛的那幅毛笔字吧,那幅字只有两个字——“鱼乐”。顾城似乎对鱼情有独钟,他还曾送给尚德兰一幅字写着:鱼在盘子里想家。  顾城的悲剧结局,即便是如今,不论是读者,还是他的友人,都是无法绕开的一道墙。这不光是源于众人的好奇心与八卦,甚至是消费,更是凝结着叹惋与幽怨。尽管王安忆理智地写道:“当事人均不在场了,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待每一点细节。所有的细节都是凌乱破碎的片段,在反复转述中组织成各式版本,越来越接近八卦,真相先是在喧哗,后在寂寞中淡薄下去。也许事情很简单,最明智的办法是不做推测,不下判断,保持对亡者的尊敬。”但王安忆还是气愤地写道:“贾宝玉做和尚,还在完成功业之后,并且向父亲三叩谢恩安。哪吒如此负气,也要最后喊一声:爹爹,你的身子我还给你!而顾城说走就走,没一点回顾,天才其实是很可怕的。”  几乎所有人对他的回忆,都绕不开他的死,绕不开这个至今让人不解之谜。不过角度不一样,有人从精神层面分析,有人从感情裂变层面破译。钟文认为,那是“一个本真的诗人无法逃避的悲剧”。“诗人为了追求纯真的本我,要么是疯,要么是死。要么像荷尔德林、尼采、克尔恺郭尔都疯了,要么就像保罗·策兰、曼德尔施塔姆、海子都自杀了。”舒婷回顾了自己所看到的顾城的生活细节,她认为顾城生活得太苦,“经济的重轭”一步步将他压垮。陈力川在顾城早年的诗中找到关于他的死的伏笔,大仙则说:我们都是诗歌的难民。文昕认为他“死在最不纯洁的情感纠葛里,成为污秽的牺牲品”。 顾城的母亲则说,悲剧其实在他小时候从窗户上摔下去大脑受到损伤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我不想谈伦理责任,人生不易,甘苦自知,但是我也同样拒绝大仙式的抒情——“别跟顾城谈生命,别跟海子讲绝情——这是中国诗坛的座右铭”。  北岛在本书序言中写道:“写下词语与空白之间,要说记忆并不怎么可靠,但又是真实的:碎片的拼凑或影像的重叠,构成我们共同的往事与梦想。”这些记忆的碎片,能还原真相不?能在读者头脑中拼出一个顾城不?我看,都是奢望。一切都成为了历史,我们也只能自说自话了。谁又敢说了解别人呢?北岛曾经让王安忆猜“鱼乐”那副字是谁写的,王安忆猜不出。王安忆得知后惊讶道:“想不到那软软的小身子,永远不愿意长大的小身子,能写下力透纸背、金石般的笔画……人们都将他想得过于纤细,近乎孱弱,事实却未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旁观人永远无法知晓别人的苦与痛,即便是透过他的文字。  我偶然间读到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一段话,似乎可以用在顾城与谢烨身上。马洛伊·山多尔在小说《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中写道:“真爱的目的不是幸福,不是田园诗般的浪漫,不是在盛开的椴树下,在沐浴着微醺灯光、散发着惬意香气的家门前手牵手地散步……这是生活,但不是爱情。爱是一道燃烧得更加颓丧,也更加危险的火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说:“从唯道德论的角度看,顾城也许不应该被写在这里,但是从一种更大意义的悲剧和诗意的层面上理解的话,他就变得很有必要。顾城文本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所有当代诗人,这是我们无法将他绕开的理由。他的精神现象学意义虽然有更多负面的角度,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中也包含了更多幽暗的和深渊式的人性复杂内容,使其单纯的表达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斯人已去,唯诗流芳。  像艾略特·温伯格说的那样吧,“这是道家的一个悖论:当你忘记顾城时,你开始去阅读他。”这何尝不是最好的选择呢?
  •     顾城总是赖在海滩上不走:我就埋在沙滩里,你们明天来刨我吧。童年时期顾城就梦想能有自己的一块地:“风摇它的叶子,草结他的种子。”顾城说:花了二十多年,才跨过那个倒霉的世界,找到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说,顾城不在意烹调,也不仅仅是珍惜食物。他能饿,所以深知能吃饱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吃饱。好像永远不知道下一顿在哪里似的。让人回想起来更加难过。谢烨说,顾城从小能睡,最高纪录连睡两天50多小时。那时在这个小屋里,充满了温馨与快乐的气息。顾城也常常戴着他自制的帽子,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在屋子与天井里走来走去,自我欣赏。我去武夷路小屋,常常见到顾城坐在天井里洗衣服,木盆里放着搓板,他在搓衣服。他说他洗衣服的诀窍是让衣服在水里多浸一会儿,这样脏东西自然会掉水里,说这是科学方法,谢烨和我都说他这是懒汉理论。顾城谢烨的木房子无人居住,由于人迹罕至,周边的树林越长越密。听起来,那木房子就变成了个小虫子,被植物吞噬,顾城不是写过这样的句子:“我们写东西,像虫子,在松果里走路。”对。就是吃虫子的松果。这样,童话就有了结尾。世界上只有难看的人,没有难看的树。树也会痛苦,但痛苦的树仍然是美的。顾城讲话的时候,眼睛几乎不看听众,而是看着远处,好像不唯对眼前的听众说话。他的声音轻柔,甚至单调,好像说话的不是他,而是其他什么人,就像西川描绘诗人孩子的语言时说的:“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顾城和孩子都属于天才型的诗人,对他们来说,诗和生活是一体的,诗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诗。“诗人的工作就是要把破碎在生活中的生命收集起来,恢复它天然的完整。”真的话都是非常简单的,像用海水做成的篮子。可见真话真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候,往往不会被当真。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他是那么远离喧嚣,他干净得像一条无人知晓的小溪,仅仅流淌在他自己远离尘世的深山里。生命醒来时发现自己是一树鲜花,在微风中摇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分在倆個冬日午後讀完了這本書。自由、童貞、純樸的顧城讓我感動、懷念;逃不過世俗的情的束縛的顧城讓我遺憾、悲哀。這樣一個童話中的,簡單的生命,最終還是得到了現實的豁免。
  •     明月常有而归帆难求。顾城有点可怜。还是一如既往喜欢他的诗他的画。看完也没有变。只不过谢烨……
  •     北岛他老人家自己不写!
  •     明月常有而孤帆难求
  •     11位老友回忆顾城,大多以作家的理智为顾城的象牙塔崩倒而惋惜,最后一篇文昕的文却风格突变,充满了对顾城的情感悲剧、对咪咪、对谢烨的强烈控诉,真是好强烈的感情。他们都爱顾城,只不过爱着不一样的。
  •     不算本温暖的书吧……某种角度很可以理解谢烨为什么可以接受三人生活的状态。
  •     舒婷、王安忆这两篇不错。
  •     顾城啊 一个天生的诗人 却也是天生的偏执狂
  •     难以体会
  •     你是一座孤城
  •     人心太冷
  •     有的人,你了解之后会想要去追随他的作品。而有的人,你了解过后只渴望敬而远之。
  •     消费死者的茶。有本事消费一下活着的,混到了他梦寐以求物件的人啊。比如,消费一下对村上的回忆嘛,村上赚了那么多钱。消费一下对莫言的回忆嘛,莫言得了他北岛觊觎多年的炸药奖状。
  •     比传记有趣。
  •     诗人们从精神上的天才和生活上的孩子认识顾城,让人对他的天才和现实的羁绊造成的撕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诗人是“本我”的表达,现实社会的人,谁都无法逃脱“他人”的影响,就像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当这种拉扯达到极点是,悲剧就发生了。
  •     之前不了解顾城,通过此书了解了个大概。
  •     读完王安忆那篇眼睛很酸……从一开始我想了解的就只是顾城这个人,至于故事,就只当成故事吧
  •     他生活在童话里 他就是童话
  •     “现在每天都能和胖子一起,我在学他的儿童英语,地久天长,愿有一天能带他回家。他得到了太多的爱,因为他好。我天性不是快活的人,但现在十分平和,和胖子玩小车。” 谁说他一直是个孩子呢。
  •     原来顾城也有这么窘迫的,现实的时候。 一直以为他不食人间烟火,原来也会大笑,会羞涩,会因为没钱而着急 。
  •     署名为北岛,还以为是北岛回忆的顾城,不想是多人文章的集合,这样的书籍很多,这一本里还是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吧,记不得是哪篇文章里了,对顾城与谢烨的描述中说,谢烨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帮助英儿去激流岛,而且毫无怨言的为她处理一切,其实是真的想让英儿去代替她的,而她想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样的顾城,任谁也没有办法去忍受一辈子的,基于此,对于谢烨的做法,于我而言终于有了个相对合理的解释,其实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每个人只需有自己的一个态度即可,逝者已矣,一切都是推测,只将诗人最美好的东西就给我们就好,还是最喜欢文昕的文章,也宁愿相信他讲的基本都是事实,希望这对夫妻在另一个世界得已安详
  •     诗人啊,精神。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顾城和他们那一代人共同的梦。
  •     不同友人对顾城的纪念,让我重新想读顾城的诗。看着看着,许多地方,恍惚像在说自己
  •     原来顾城是这样的顾城。那些一天到晚说精神和物质分开的男男女女看这样极端的生活,再崇拜,也抵不过生活的举步维艰。
  •     一口气看完,我竟然哭的可,哭的很伤心。 也许是知道转眼我就会回到平庸。
  •     现代诗里最喜欢的是顾城的诗,其他诗人的也就一两首能看。然而……其他的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可能还是比较认同王安忆的那篇里的观点。。。
  •     其中王安忆的文章最好。
  •     生命与生活无关。这是关于一个毅然决然的割裂灵之轻与肉之重的活在虚妄中的人的追忆录。故事的开头有多铺张,结局就有多惨淡:天才其实是可怕的。这让我很难过,又觉得是情理之中最适合他的归处。
  •     北岛对顾城的一些怀念吧
  •     顾城,宛如一个迷,来到又离开。
  •     特别奇怪的一本书,很多篇都有强行的味道,每个人用他观察到的顾城放纵开来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顾城,想要贴近他,也许一个读者只能接受一个哈姆雷特。
  •     博库书城
  •     假期第一天。找到一家很好的书店。更好的是又遇到这本书。重逢甚是惊喜,迫不及待地进入人们对顾城的回忆。多个角度的描绘,虽有喜欢有不喜欢,诗人的形象却丰富立体起来。他是孩子,也是俗世中人。所以啊,先去生活,再谈理想,大致可以不落于戛然收尾的结局。然而,我还是羡慕他。
  •     里面居然没有北岛的文字,所以一直没弄明白为啥是北岛编著哈哈
  •     读其诗 而不必识其人
  •     顾城看我们很远,看云很近。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面对现实又无法逃避,只能是悲惨的命运!
  •     其实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也不一定透彻地了解,更何况是通过很多人转述的顾城。不过这不要紧,真相也没有太大意义。人与人相处得越久,越容易不善待对方,并会把他用力地往外推。不奢求世界多一些温柔和善意,只求自己的温柔和善意不被时间消磨。
  •     最后一篇文昕的内容有点主观了,但能够这样直接写出来,也是很有勇气
  •     不管怎样,顾城还是那个顾城!
  •     关于一个诗歌天才的诗歌回忆
  •     我爱上顾城,就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但是我不后悔
  •     顾城作为诗人超脱了一切,却超脱不了内心。依然还是执拗与情感。我执对于他来说是好处与壞处共存,最后一篇真实的解读了一切,悲情诗人。
  •     顾城重伤谢烨后自杀,谢烨被送往医院抢救没成功而死亡/王安忆的一篇真乏味
  •     “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成就与毁灭皆缘于童话。 一份天真,最终渐趋平淡,归于生活。
  •     读其诗,却不懂其人。就这样罢。
  •     这本书是我在颐堤港的Page one书店站着看完的(3个小时 分两次看完)page one的音乐总是淡淡的 好像梦境 这本书又都是不同的人拼凑着对顾城不同时期的回忆 虽然有时觉得捉摸不透 但真的足以让我理解顾城最后为何会以这样的悲剧来收场 以前只以为他是个疯子 但读完这本书发现很多事情都是有缘由有预兆的 所谓的“一语成谶” 有时并非巧合
  •     有很多笑中有泪 又破涕为笑的章节段落。 可是我最终是不能喜欢最后一篇的。不能喜欢那种最接近真实可能的顾城、谢烨。这是一种先入为主,来自于十多年前我高中阅读课的一次偶遇。 事情已经无法辨析了,罗生门一般的修罗场。我又仔细端详了一遍顾的照片,他的眼睛大,眼白多过眼珠。我曾经也认识过这样的一个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由谎言筑起的世界里,最后众叛亲离。 顾城最后给文昕的信中,有安于庸常生活的意思。而一切都太迟了。
  •     出乎意料的好看,很生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