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现代心灵的佛法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05730311
作者:杨慧南
页数:269页

章节摘录

第三章传法祖祖唯心旨,春融日正长。霜轻莎草绿,风细药苗香。月满真如净,花开觉树芳。庭前莺啭处,时听语圆常。──唐•常达是日午斋后,果然下了一阵大雨!众僧都躲在寮房休息。弘忍披着蓑衣,戴着笠帽,扶着手杖,匆匆来到后院。惠能正在小屋舂米,弘忍推门进入,眼睛射出赞美的光芒说:“求道的人,为了真理,都应该像你这样,不辞辛劳地工作呀!”惠能看到五祖驾临,也不管地面的肮脏,一骨碌就跪拜在地上,雨水从弘忍的蓑衣上滴下,滴在惠能的衣服以及头、脸上,五祖伸手扶起惠能,神采异样地说:“米舂好了没有?”“舂好很久了,只是缺少了个筛子!”惠能回答说。这一问一答间,仿佛流露出无限的禅机!弘忍点点头,拿起拐杖在舂碓上敲了三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屋外。屋外的桃树上,一只淋了一身雨的八哥,不知为何正高兴地唱着美妙的曲子!是夜三更,丈室灯火通明,五祖穿着代代相传的红色袈裟,垂眼静坐。门外传来了三声清脆笃定的敲门声,五祖连眼皮也不抬一下。柴门咿呀地开开又关了起来,进来的正是衣着破烂的卢惠能!惠能上前拜了三拜,五祖睁开双眼,却好像没看到似的,独自脱下袈裟,径往窗边走去。不一会儿工夫,窗户已被袈裟密密遮住。丈室外只有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柳摇蛙鸣,再也看不到一点灯光了!五祖一页页翻着经文,嘴里不急不缓地喃喃说着,而惠能正聚精会神地听讲深奥难懂的《金刚经》。红里带黄的烛火,熊熊地燃烧,噼噼啪啪放出火花,无量无边的烦恼仿佛就在这火花中消失殆尽!惠能先是目瞪口呆,倾听着,血脉狂流般地奔腾。渐渐地,渐渐地,他平静了下来,绽出了喜悦的微笑。五祖的声音,变成一首淳甜的老歌,绵绵密密地沁入他的心胸!当经文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触电似的,全身颤抖了起来。而那弘忍大师竟随着袅袅上升的檀香飞腾在半空中!芬芳的檀香化出千万朵白色的莲花,五祖浑身放射金光,那正是源源不绝的真理之光!仿佛回到了老家,仿佛见到了白发苍苍的老母,仿佛置身在故乡一望无垠的菜花园里,惠能泪水潸潸。流走满腔满腹的愚痴与辛酸吧,流出无穷无尽的觉性和喜悦吧!五祖轻拍惠能的肩膀,慈祥地抚摸他的头顶。宇宙间的所有事物似乎都改变了。每一本经书都是一朵莲花,每一粒灰尘都显现出千尊金佛,甚至丈室外的一景一物,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渗进墙来,历历分明地现在眼前!月光下,桃花开得分外艳红,荷叶上瞌睡着的青蛙,像是半透明的古玉,放出美丽的青光。青山外,古树下,猕猴熟睡;天之涯,海之滨,浪花似雪!这宇宙中的一切,仿佛具足在心田,从来不曾缺失!每一件事物都从自性流露出来,每一众生都是本心的化身!这中间,没有美与恶的对立,没有美与丑的区别;没有喧嚣,没有憎恨,只有无边无际的寂静和清凉!生灭、一异、来去,乃至贫富、尊卑,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溶化在这无限的自性当中!这不正是梦寐以求的“正法眼藏”吗?惠能不禁欢呼了起来,一字一句竟化作朵朵桃花,打从口里飘出:“没想到自性原本是清净无秽的!没想到自性原本是不生不灭的!没想到自性原本是具足一切的!没想到自性原本是寂静不动的!没想到自性原本是能生万物的!”五祖知道惠能已经悟到了自性,很高兴地说:“不认识自性,再努力修行也没有用,若认识了自性,才是大丈夫、天人师、佛!现在你已体悟了宇宙间最珍贵的真理,我就可以安心地把衣钵和祖位传授给你了。从现在起,你是本宗的第六代祖师!希望你广度众生,光大我佛救世济人的本怀!”弘忍说着,取下窗上的袈裟,披在惠能的身上,然后唱了一首短歌: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①!唱完了歌,五祖指着惠能身上的袈裟继续说:“以前达摩祖师刚来我国,为了征信国人,禅法确是释迦所传,因此以此袈裟作为信物。事实上,真理是无形无相,不可传递的,历代祖师,不过是善用机缘,引发徒弟自证自悟而已!经云:众生本具佛性。每一个人自古就含藏着无穷无尽的自性宝藏!这袈裟是有形之物,容易引起是非争端。从你开始,只传无形的心法,不要再传有形的衣钵。若传衣钵,你的性命恐将难保!现在你赶快离开这里,免得招惹杀身之祸!”“弟子应该去哪里?”惠能疑惑不解地问。五祖说:“你从九江驿②搭船离去,碰到了有‘怀’字的地名,就留住下来;碰到了有“会”字的地名,就赶快隐居下来!”“师父!”惠能仍然面露难色地说,“我是岭南人,对这山上的地形不太清楚,请问九江驿是怎么走的?”“这样吧,”弘忍说,“让我送你一程!”夜色苍茫中,师徒二人连奔带跑下了凭墓山,来到九江驿。明月照得江水粼粼发亮,令人兴起“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之叹③!二人跳上了一只无主的小船,拿起橹桨,五祖往那江水拨去。惠能把桨抢了过来说:“请师父休息,弟子来摇桨!”“应该是我来渡你才对!”五祖微笑着说。“迷的时候由师父渡我,现在我已开悟,应该自渡了!”惠能边摇边说。“哈!哈!你老是喜欢跟我顶嘴,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五祖笑得很开心。江中翻起一条小白鱼,激得水花四溅,月光下,像一粒粒珍珠似的直往船上飘来!惠能前俯后仰地摇着,橹桨噗噗拍在水面上,船到了江心。五祖远望江边点点灯火,又唱起歌来:有情来下种,无情花即生,无情又无种,心地亦无生!不一会儿,船就到了对岸,五祖说:“你快上岸去,以后佛法全靠你了!我已老朽,三年后即将离开人间。你最好一直向南走,不要急着出来说法,否则会有大难!”说着,拨桨摇了两下,将船滑入江中。惠能向五祖一再地拜谢,直到看不到船的影子,才向南方匆匆奔去。回到东禅寺,天色已经微明,众僧正在殿里早课。弘忍把神秀叫进丈室。室内的门窗紧紧闭着,半晌,只听到丈室里传来呜咽的哭声,神秀掩面冲出门来,直往凭墓山下奔去!此后二三十年间,谁也不知道神秀的行踪,有人说他正在深山里苦修,有人说他已还俗做了普通的百姓⑤。直到八十五岁那年,他才再度出来说法。十一年后,以九十六岁高龄,接受则天皇帝的征召,入宫供养,成为江北禅宗(渐禅)的一代高僧⑥!半个月来,东禅寺似乎酝酿着大风暴。南廊的诗句、神秀的哭泣、惠能的失踪,件件都让寺僧感到不解。今天, 情形更加令人狐疑了,弘忍大师停止了例常的说法,连丈室也不踏出一步!一千多名寺僧渐渐骚动起来。是夜晚课后,众僧终于推派了一位代表,来到丈室。“请问师父,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或是我等招惹师父令师父烦恼?”代表怯怯说着。“唉!病是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烦恼!”弘忍一动也不动地坐着,连眼都不睁开地说,“而是衣钵已流到了南方,我想我也该休息几天。”“请问师父,是谁拿走了衣钵?”代表僧奇怪地问。“能力强的人拿去了!希望大家不要轻举妄动!”弘忍说,像随时都准备接受突来的打击一般。代表僧听到了这话, 惊得目瞪口呆, 一时之间也没有弄清楚,是大师亲传衣钵?或是歹徒强抢而去?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却再也明白不过;神秀的哭泣、惠能的失踪,以及大师的神情,都印证了他的想法!他奔出丈室,连柴门都忘了关上。众僧听到报告,整座寺院立刻陷入纷乱当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突然,一个粗眼浓眉的和尚闯了出来说:“这短嘴狗竟敢抢夺大师的衣钵!大家快把他追回来!”众僧附和着。不一会儿,数百支熊熊燃烧的火把,沿着崎岖的山路,像火蛇一样地通到山脚下。义愤填膺的僧人,浩浩荡荡直往九江驿奔去!注释①本偈《敦煌本坛经》第四十九节作:有情来下种,无情花即生,无情又无种,心地亦无生。这两首诗大意是:有情感的众生,由于具有灵明不灭的自性,因此,只要遇到名师指点,机缘成熟,即可像植物一般,开花结果。相反的,若是没有情感的草木石头,既然不具有灵明的自性,那么就不可能生出智慧,解脱成佛了!②即九江府浔阳驿。九江府在今江西省,离凭墓山相当远,故印顺法师在其《中国禅宗史》第五章说,五祖连夜送至九江驿之说,不可轻信!本书仍依原经所说。③唐•贾岛诗。前两句是: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④见注①。⑤详见《全唐文卷》二三一“大通禅师碑”及“传法宝记”。⑥详见《传法宝记》《历代法宝记》。此中北禅(渐禅)乃相对南禅(顿禅)而言。神秀在江北传法,其主张是渐修成佛,故称北禅或渐禅。惠能在江南传法,其主张是顿悟见性,故称南禅或顿禅(参阅本书第十六章“南能北秀”。)

前言

序余秋雨我的书房里,书籍更替的频率很高,但有一套书一直安安静静地放着。这套书分量不小,长长一排多达六十多册,书脊为青莲色,上面的书名为白色,而封面的底色则是象牙色。这套书的总名,叫《中国历代经典宝库》,每册分别是一种重要经典。书的初版日期是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出品,一算,已经三十多年了。时报出版公司出过我的不少书,因此很熟。有一次,我对莫昭平社长说,希望能邮寄这一套书给我,我自己买了背回来就太重了。莫社长说:“这是给青少年读的,您也要?”我说:“我也要。我在台北的书店已经翻阅过多次了。”于是,两箱子书,很快就寄来了。我关注这套书,是因为它对于中华文化与当代世界的关系问题,作出了令人愉悦的回答。而这个问题,在很多学者那里,却总是处理得那么片面,那么极端,那么铺张,那么艰涩,那么繁琐,那么纠缠不清。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这套书的优点。第一,这套书,坦陈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度量。凡是把中华文化搞复杂的,绝大多数是陷于一隅一角,守一家,偏一学,张一经,析一谋,而无视其余,或不知流转,结果,硬筑壁垒,徒生龃龉。很多人认为,青少年没有时间和能力领略整体,只能让他们背一点古训、啃一些古诗。其实这是一条歧路,既把中华文化削薄了,又把青少年做小了。这就像我们领着学生看长城、游黄山,必须先让他们俯瞰雄伟整体,惊叹天地大美,而不是立即让他们埋头去玩弄一砖一石,一花一鸟。眼前这套书,把中华文化的主要典籍,不管是哲学、历史、诗歌、小说、散文,科技、宗教、杂学,都一一收录,可谓洋洋大观。不难想象,当青少年读者得到这套书,在还没有细读之前,光看书目就已领悟中华文化的整体度量、浩荡规模。这种领悟,既开拓了他们的文化认识,又鼓励了他们的文化选择,在人生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其实,这套书的开阔胸襟、坦然情怀,也正是中华文化的第一品性,与数千年历史相关,与五湖四海相关。如果不知这种第一品性,也就失去了根本。第二,这套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人生质感。好端端的中华文化为什么总是变得令人却步、甚至令人厌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少浅尝辄止的文化人总喜欢把我们的古人塑造成喋喋不休的玄学家、道学家、书呆子。好像,我们的祖先只会板着脸在居高临下地教训人,说着一些成语化的简单四字句,不容商量,不容讨论,没有性格,没有脾气,不准顽皮,不准游戏。但是,眼前这套书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我在为北京大学的学生讲授《中国文化史》时曾说:“从古到今,中国民众对于抽象学理缺少消费欲望”。“根子上的农耕文明使中国民众很难信奉一切离开脚下大地太远、离开直觉经验太远的东西。躲避喂食,有可能是生命的一种自救。天下长寿之人,大多简食薄饮。中华老矣,回首渺茫生平,得寿的原因之一,是不很喜欢精神文化上的浓脂厚味、巍楼巨厦。”我的这段话,大体说明了我不赞成那种过于学术化、滥情化的中国文化表述,而赞成这套书的原因。我为什么特别要对北大学生说明?因为对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尽早解除那种貌似深沉的误会。这种误会,目前在很多高校里都很流行,不少教授把自己那些取材狭窄的论文当作了课堂讲述内容,而越是浮薄的社会气氛又越容易把晦涩当作学问。于是,好好一个可爱的大结构,被裁割成了可厌的小条块。第三,这套书,测试了中华文化的时间张力。我所谓的“时间张力”,也可以称之为“跨时代延伸度”。这个问题,是一切古老大文明都遇到过的。事实证明,比中华文化更年老的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摩亨佐•达罗文化、克里特文化等等都缺少足够的时间张力来构成与现代的对话。成功实现了对话的只有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并由此开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华文化延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它与现代对话的可能,还在测试过程中。从近代以来,这种对话已经开始,但进行得非常艰难,很少成功。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都投入了,但章太炎、王国维在晚年都删削了自己的现代行止,陈寅恪则由于社会变迁和身体障碍也无法继续推进。其他被后人誉为“国学大师”的诸位学人,在这种对话中基本上停留在一些介绍性、引进性的文化枝节,而又于社会民众基本无感。这一点,只要与欧洲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数百年间知识分子在一切公共空间中的巨大作用相比,即可明了。我曾一再论述,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一对话中真正做成的两件事,是破读了甲骨文、推广了白话文。其他事端,则离文化本体太远。眼前这套书,虽然浅显,却以白话文裹卷着现代思维常识愉快地拜访了传统文化,有一种新鲜感。例如,它为一本本古代经典分别取了一个个现代标题,这也是它当年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它为《论语》取的标题是《中国人的圣书》,为《孟子》取的标题是《儒者的良心》,为《老子》取的标题是《生命的大智慧》,为《庄子》取的标题是《哲学的天籁》,为《墨子》取的标题是《救世的苦行者》……这一些,对诸子百家而言,都相当贴切。这些标题,是现代开启古代的钥匙,表现了编写者的今日情怀,并由此可想见书中的思路和语气。我感兴趣的还有以下这些标题:《泽畔的悲歌》(楚辞);《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一位父亲的叮咛》(颜氏家训);《汉代财经大辩论》(盐铁论);《瓜棚下的怪谭》(聊斋志异);《文学的御花园》(文选);《袈裟里的故事》(高僧传);《净土上的风烟》(洛阳伽蓝记);……仅举这些例子,大家也许已经能够感受到白话文的特殊魅力。在这些白话标题背后,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们惊喜的眼神。本来,他们的眼睛也许早已因那些太古老、太自守的书名而黯淡。如果让古代仍然蜷缩在古代,或者封存在一个刻意营造的“伪古代”,那么,对话就停止了,张力就消失了,延伸就中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为青少年阐述古代经典,并不是大人对于小孩的恩惠,而恰恰是大人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型,而这种转型,有可能带来古老文化的整体转型。这就怪不得,在欧洲,一直有很多才高名显的现代权威,不惜放下身段来做“经典新写”的事情。说了以上三个优点,这套书还给了我一种特别的“暗喜”。那就是,目前中国大陆传媒间掀起了一种低层次的“民国文化”崇拜,把兵荒马乱中某种初步的西学引进和临时的文教努力,当作了至高无上的楷模,在国际学术界闹了大笑话。好了,这套书的编写者,恰恰是几十年前台湾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多数是从大陆过去的,应该说是“民国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应该最有资格评判“民国文化”了。但是,就连他们自己也承认:“民国以来,也有过整理国故的呼吁、读经运动的倡行”,“遗憾的是,时代的变动太大,现实的条件也差,少数提倡者的陈义过高,拙于宣导”,“使得历代经典的再生,和它的大众化,离了题,触了礁。”那么,这套书也可以提醒大陆的读者,不要把民国以来的“文化触礁”,继续夸张为“波澜壮阔的文化碰撞”。不,触礁就是触礁,那种“波澜壮阔”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新的航程,需要重新谋划,重新开启。除了承认“触礁”的诚恳外,这套书的编写者还表现出了另一种诚恳,那就是肯定“这套书必然仍有不少缺点,不少无可避免的偏差或遗误”。为什么“必然”和“无可避免”?因为工程太大,经典太多,时间太远,而当代文化思维的变化又实在太快。为了写这篇序言,我认真翻阅了这套书中的部分内容,发觉其中的主要缺点,并不是“偏差或遗误”,而是功力。什么功力?那就是横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思维功力和表达功力。以我看,这套书的编写者们对古典的讲解能力不错,但在古典和现代之间的共通内涵挖掘上还缺少足够的深度,而现代文字的表达也没有达到更高的水准。这就需要新一代的学人和作家来继续做这件事,因为这套书毕竟编写于三十多年前,已立草创之功,已开风气之先。在这个问题上,我对大陆学人抱有更大的希望。大陆由于政治运动,曾经中断过对古典文化的亲近,但毕竟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大陆在文化体量上的宏大气势,在风雨岁月中的深刻体验,在历史转型中的国际认知,有可能产生对中华文化更透彻的感悟。而且,由于人才的绝对数量十分惊人,那种能够融汇古今的文字杰作也容易期待。那么,这套书,又成了一种殷切的期待和呼唤。是为推荐。

名人推荐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余秋雨这套书,上下古今,纵横万里,为中国文化传香火于天下。衷心希望,《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编印,将是一扇现代人开向古典的窗;是一声历史投给现代的呼唤;是一种关切与拥抱中国的开始;它也将是一盏盏文化的灯火,在漫漫书海中,照出一条知识的、远航的路。——主编寄语这可以说是一套青春版的,通俗版的国学的,国粹的著作。我们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都问了好几年了,也挺酸的——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我是谁?咱们都是中国人;我从哪儿来?这下可真把我问住了,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从这套书里面也许就能答案。——王刚 著名演员、“天下收藏”主持人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经典。我们了解史性文化的经典,可以发现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和当代人之间文化基因的“形成,嬗变,解构,再形成,再嬗变,再解构的过程。”——梁晓声 当代著名作家这套书在台湾有深厚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非常深湛,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十分可靠的,所谓把中国的文化尽收眼底。通过一套书可以让你充分掌握中华文化原典的全部内容。——张颐武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代经典宝库》选择在这个时候问世,我想他起码给我们这个浮躁和喧嚣的社会带来了几点好处。以文明,化育人心,生生不息。在当下,让文明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发生关联。所以我说,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出台,是功不可没的。——于丹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人问我,能不能推荐一套经典书籍。在这里,我隆重推荐《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走进经典,品味人生。希望大家关注《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在阅读中找到人生的答案,在阅读中找到那份心安。——延参法师 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这套书能把传统文化做通俗化的处理,做了很多解释和翻译的工作。所以这对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是有好处的。所以我很愿意向大家推荐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这套书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解玺璋 著名文化学者一个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的民族,一定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充满自信。《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正是这样一套提升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前途自信的读物。这一套能为我们年轻人打底子的书,这套书能够凝聚起我们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名家推荐余秋雨作序,于丹、王刚、梁晓声、张颐武等10多位文化名人倾力推荐。台湾人从小读到大,畅销海内外30年!60余位国学大师倾力协作,25万册古书遴选精华,告诉你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读经典?如何读经典?名人推荐语王刚(著名演员、“天下收藏”主持人)这可以说是一套青春版的,通俗版的国学的,国粹的著作。我们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都问了好几年了,也挺酸的——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我是谁?咱们都是中国人;我从哪儿来?这下可真把我问住了,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从这套书里面也许就能答案。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经典。我们了解史性文化的经典,可以发现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和当代人之间文化基因的“形成,嬗变,解构,再形成,再嬗变,再解构的过程。”张颐武(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套书在台湾有深厚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非常深湛,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十分可靠的,所谓把中国的文化尽收眼底。通过一套书可以让你充分掌握中华文化原典的全部内容。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代经典宝库》选择在这个时候问世,我想他起码给我们这个浮躁和喧嚣的社会带来了几点好处。以文明,化育人心,生生不息。在当下,让文明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发生关联。所以我说,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出台,是功不可没的。延参法师((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有人问我,能不能推荐一套经典书籍。在这里,我隆重推荐《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走进经典,品味人生。希望大家关注《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在阅读中找到人生的答案,在阅读中找到那份心安。解玺璋(著名文化学者)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这套书能把传统文化做通俗化的处理,做了很多解释和翻译的工作。所以这对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是有好处的。所以我很愿意向大家推荐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这套书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一个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的民族,一定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充满自信。《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正是这样一套提升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前途自信的读物。这一套能为我们年轻人打底子的书,这套书能够凝聚起我们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

内容概要

杨惠南,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大哲学系教授,并曾在文化、东吴、世新等大学任教。著有《佛教思想新论》、《当代学人谈佛教》、《惠能》、《佛教思想发展史论》、《禅史与禅思》、《禅诗的密林里》等。

书籍目录

楔子 / 001
第一章 辞亲、求法 / 008
第二章 神秀呈偈 / 016
第三章 传法 / 026
第四章 大禹岭 / 033
第五章 隐遁 / 039
第六章 春归 / 047
第七章 风幡之争 / 054
第八章 不二法门 / 065
第九章 祝发 / 077
第十章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087
第十一章 菩提树下 / 099
第十二章 宝林寺 / 109
第十三章 山色岂非清净身 / 124
第十四章 青原行思 / 137
第十五章 南岳怀让 / 153
第十六章 南能北秀 / 172
第十七章 入灭 / 186
后  记 / 206
附录 原典精选 / 213
行由品第一 / 213
般若品第二 / 220
疑问品第三 / 221
定慧品第四 / 222
坐禅品第五 / 223
忏悔品第六 / 223
机缘品第七 / 224
顿渐品第八 / 231
护法品第九 / 232
付嘱品第十 / 232

编辑推荐

《直通现代心灵的佛法:六祖坛经》编辑推荐: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最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余秋雨作序,于丹、王刚、梁晓声、张颐武等10多位文化名人倾力推荐。台湾人从小读到大,畅销海内外30年!影响海内外的国学启蒙读物,辐射五大洲华人圈!60余位国学大师倾力协作,25万册古书遴选精华。强大写作阵容,力推中华传统经典;时代华语图书重金重磅独家引进出版。

作者简介

《直通现代心灵的佛法:六祖坛经》是一本六祖大师传。约梁武帝的时代,达摩祖师来到中国,成了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达摩传给了第二祖慧可(神光),陆陆续续又传到了唐朝时代的惠能禅师,也就是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六祖惠能是中国禅宗中最伟大的禅师。他那光辉灿烂的一生和朴实自由的思想,风靡了全中国,带给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活泉!他滋润了思想家的心灵,丰富了诗人们的想像力,使宋、明两朝的文化界开出了灿烂缤纷的花朵!
《直通现代心灵的佛法:六祖坛经》每一章节的前面都附有一首与该章内容相关的诗词。这些诗词大半都是历代高僧的作品。不仅有丰富、华丽的词藻,还深含浓郁的禅意。

海报:


 直通现代心灵的佛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关于六祖惠能,人们熟悉的大多是这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作为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关于修行、关于修心,关于做人。《六祖坛经》以惠能大师的说法为主要内容,经后代禅师们增删、编撰而成。以前读过《六祖坛经》原文,文言文,有些难以理解。而这本书中以白话文讲解,每章前面的小诗搭配得都很精心,可见著者的用心。就像读故事一样,我就这样跟着书走了一遍六祖惠能大师的世界。从他在村里当一名目不识丁的樵夫,到遇见有人吟诵《金刚经》,再到辞别家中老母投奔五祖弘忍大师;从在东禅寺劈柴、打水,到写就那首人人皆知的诗,成为禅宗第六代法师,从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的猎人生活,到广州法性寺的落发为僧,弘扬佛法……每一章都让我对六祖惠能大师了解得更深。他关于“顿悟”、“不可说”的言论,他弘扬佛法、讲学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我眼前。佛法精深,而关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这一命题,又有几人穷及一生能够领悟得到?佛法是一生的修行,不知在何处,不知在何时,也许就能豁然开朗了。神秀作为弘忍大师的座上弟子,自从离开后,也潜心修行,最后终以85岁高龄 出面指导江北禅学,行成“南能北秀”的局面。他又何曾想过,精心研究佛法的他,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又何曾想过,目不识丁的惠能,却得到了五祖的真传?他阐扬的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渐禅,而惠能阐扬的是“顿禅”。书中故事已过千年,而书中所讲述的真谛却永远流传。现代人更需要读佛法,领悟禅宗所谓“空”的境界。一个人若有放下一切的勇气,就不会被各种烦恼所牵绊,也会活得更潇洒自如。佛法于我们,不仅是修心养性,更是一种对于内心的锻造,从佛法中领悟人生。很喜欢书中这句诗:“江南月,如镜亦如钩。如镜未临红粉面,如钩不展翠帏羞,空自照东流。”仔细想想,其实很多事不过是庸人自扰。当你以一颗禅的心态,空的心态去看待时,很多烦恼、羁绊,都会在不经意间烟消云散。
  •     当六祖慧能在佛前静寂时,此时的我们自然不会知道当时的他是怎样的心境,看着青灯闪灭,佛音缭绕。六祖合十的双手竟然落在膝上,他笑了。佛,不是身传口授就可得知,大智慧,也绝对是无形无相无臭无味。  六祖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安静无语的禅的世界,而杨惠南老师给我们看到的六祖,却是一个和所有佛前静寂思修的祖师不同的六祖,他踏青而来,驻波而停,他不是一直在念说晦涩难懂的佛经,他在白话的世界里时,反而生动的让人感觉就在身边,在一个个可以言语可以对话可以辩论可以讲述的处所,擦肩路过,他可以打柴饮水,可以欢乐惆怅,可以吃饭睡觉,南无阿弥陀佛也终于不是停留在书里口中,它在我们做饭喝茶时,一句念语,显得如此可爱。  我想早就应该有这样的一本书来念说六祖,来给我们心平气和的讲述一些六祖的常事,在我们听到佛这个字的时候,我们不时的心中感觉敬畏,而不知敬畏是在为何,我们读着经文,我们一直在念:怜悯,超度,慈悲,无欲无求。就像我们一直在嚼着已经干涸的甘蔗,在所有的糖分都已经消逝的时候,我们做的奉献也终于变成了例行公事,民众对佛不了解,他高高在上,他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口吐金莲的合眼静坐在我们的头顶,似乎这样的形象我们才可以接受,才可以称之为佛。是的,在众多的传记文献中,关于祖师的却尤其贫乏。我们终于开始承认自己对信仰的盲目,对佛的敬爱已经超越我们的想象,既然这样,何不让他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呢?或诙谐或生动或哀默或静怡。在何种形象之前的他,都不曾这样靠近我们。而我想,这就是杨老师要写这本书的原意。  在每一个小结之前,著者都拿一首小诗放在前面。这些禅意十足的诗句在我们随意翻开书的时候都饶有趣味,而且最为精细的是,每一首小揭都和内容十分妥帖:  “来鸟非昨鸟,今花岂昔花。岫云无定相,风雨总交加。”这是我最喜欢的弘一大师的诗。今天飞来的鸟不是昨天飞来的,今天开放的花难道和昨天的花类同?万物转变的哲理浅显却真实,这首诗放在了入灭一节中,大师在衣钵传承之后正式离去,所有的一切变数在他面前却成了定数。佛法无边,他却说:不可说。著者是要我们知道,在所有的美的事物前要保持本心,其实也并不要刻意的努力,只要你懂得这就是人理常务,一切都简单了。所谓的淡然,其实只是要我们沉静。所谓的禅,就是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白话文的好处就是更加通俗易懂,也更能让人觉得六祖这样一个遥远的大师其实跟我们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师参透了人生的真理,了悟了般若的真谛。其实只要有放下一切的清净心,人就不会被各种烦恼所牵绊,庸人自扰,如果以平常心看待一切,内心强大,自然活得潇洒自如。
  •     值得一看,了解一下佛转经典的故事
  •     不是很喜欢这种改编 不过最后有附原文 值得看一遍 简单易读是真的
  •     经典作品,价格都不高。原来看蔡志忠经典系列的漫画,有了看看原作的冲动。
  •     文笔的艺术性远远不如原文,但经过作者的改写以后,更加通俗易懂了。
  •     有些修改
  •     水老和尚问马祖禅师,“什么是解脱者?”马祖一脚把水老踢倒,水老因而开悟,哈哈大笑起来,“自从一吃马祖踏,直至如今笑不休!”佛性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不永恒的;不是善的,也不是不善的;不是美的,也不是不美的……恒与不永恒是二,善与不善是二,美与不美也是二!凡是落于相对的、两端的,或是有所分别、等差、阶级、渐进的事物,都是二法,不是令人见到佛性、得到解脱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只有平等的慈悲之心才能进入。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妙了,太妙了,像您这样,没有语言文字,连一字一句都不说,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呀!
  •     般若。
  •     价格有点高,内容太苍白,包装很差。
  •     入门读物,第一本读完的佛教读物。
  •     有点失望,写的像小朋友的故事书
  •     能看懂了。
  •     演义的“经典”,彷佛就是在伪装着写小学语文课本。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易懂
  •     如果不是后记写出原委,会觉得作者不懂原始佛法。这样的大乘化,于我小乘修者而言确实不喜。但不得不说作者确实是懂得佛法的
  •     没有拗口的古汉语,只是现代文的演绎版,很容易看懂,非常适合初学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