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书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9753125
作者:[日] 野岛刚
页数:224页

装帧大败笔

装帧工艺实在是太烂了,好多地方使用双面胶,过两年你看看,保证污糟到不堪入目。硬皮子不规整,有点扣不上。以极为荒唐的方式粘了一个清明上河图印刷品长纸片,软兮兮吊在那里,导致你想读都不能把书拿起来,必须平摊在桌子上看。天知道怎么出来这么荒诞 设计————你不考虑功能性的么?平面设计结构本身并不难看,但搞些所谓的下作花活,工艺实现的技术也很不好,最后出来的是一个破烂。他妈的新出炉也不是香饽饽。还忽悠什么限量珍藏版————果真是叫“珍藏版”的无一例外全是垃圾货。正经东西谁会给自己脸把子贴签说“珍藏品”?哪个良家妇女出门会在脸上贴纸标签“清纯女学生”?定价不算高,甚至可以说,从成本核算角度来讲,是个良心价。问题是,价钱不高,东西也太不成了。还有那个清明上河图印刷件,贴的双面胶现在已经变质变色了好吧。就不能多花一分人工用白乳胶来贴吗?过两年,双面胶老化丧失粘性,纸芯散成三四片,你就是想自己拿胶水粘起来的话,那变质的胶像油一样,你刷浆糊都不粘的。这他妈的工厂图省事了,你倒是也替买单的消费者想想好吧。另外,印刷件线条极其模糊。网上免费下载的清明上河图照片能看出来的细节都比这印刷品要清楚得多。印这么烂,是因为没有好的数码片?还是因为没有修片?还是工厂印的时候没把版调清楚?你印东西不考虑呈现效果吗?不用考虑纸张跟印刷效果的匹配关系吗?对装帧团队充满敬意。毫不迟疑地,为这件失败的产品,打最低分。++++++++++++++++++++以上评论只针对装订印刷纸张等等,不涉及也不针对内文的文字内容。内容我也不看。这书装成这样,没法看。那些打四星五星的,都瞎了么?——比如那个说“精美装帧,赞一个”的下流胚。从常识推测,他们最有可能是出版团队自己的人,王婆卖瓜,出门忽悠钞票就靠一张无良的嘴。这商人啊,脸面和尊严真是不值钱啊。当然了,要脸的人谁会来做这样的事情?

关于一幅画的百科全书:《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如同名人一样,世界上的名画,往往也有着自己的命运。然而,如果没有八国联军的大肆掠夺,似乎中国美术史上的名画,其命运也不过就是在皇宫与民间“穿梭”,或者在某个朝代与另一个朝代之间流传。这样的经历如果被称为命运的话,似乎难免有些雷同。但是当我们单独拎出其中某一件作品时,这样的经历却可以成为“传奇”。而伴随着这些“传奇”的,便带有奇幻的瑰丽色彩。号称中国美术史最重要的画作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目前在世界上有大约50件藏品。其中大部分是北宋之后的临摹品。而这幅中国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画作的真迹,于1950年被杨仁恺老先生鉴定于沈阳,随后这幅画作被保存在东北博物馆,也就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后来重新开放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存空虚,便借用《清明上河图》在国庆期间展览。没想到一借未还,并在十几年后,这一藏品归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有。但仔细想想,一幅中国画闯过近千年岁月是非常不容易的(《清明上河图》创作于1101年)。比如长时间保存在潮湿的地方,画作会发霉。比如改朝换代的战火中,画作可能付之一炬。不过,这本书介绍的重点,并不在于《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的绘画技巧,更多地在于其颠沛流离的经历、各地藏品的特点、绘画产生时期的北宋人文习俗、画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等。尽管不能称得上事无巨细的描写,但单就一幅画来说,这本书称得上是比较全面的旁征博引型百科全书了。如果这本读起来很像博士论文的书的作者是中国人,能称得上有趣。偏偏这本书是由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所著,难免让人有点别扭。中华的大国心理让我们可以说出,茶道的起源是中国、花道的起源是中国、武士道的起源是中国……。做精做细做出特点来的却是日本。中华文化是缘起,更愿中华文化是精髓。------------------------------------------------分割线-------------------------------------------------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关注与介绍:艺术、建筑和清新感文字

日本人帮我们普及中国名画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名画,基本上是家喻户晓,其影像也广泛出现在各种艺术、非艺术、风雅与附庸风雅的各种场合及器物上。但普通人却几乎很少了解到《清明上河图》的深层次身世及画面图景,有幸目睹其原作的更是少之又少。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的镇馆之作《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引发国人排队围观。这个运用高科技展示中国历史上的都市繁华,给观众的印象是震撼,大家在拍手叫绝的同时,感慨创意的有趣,感叹原作的魅力。当时,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我,也是如此的观感。但是,围绕《清明上河图》的更多知识和基本信息我却不知:都知道作者是张择端,此人到底存不存在?原作的真迹在哪里?2012年台北故宫展出的《清明上河图》,是原作吗?如果不是,为何还吸引了众多陆客围观?原作表现的的都市繁华,具体是如何呈现的呢?画作为何成为中国第一名画?……于是,一位叫野岛刚的日本记者,用极其通俗的文笔,帮助我在内的诸多中国人普及《清明上河图》的基本常识。正如其作者所言,这本《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只能算是一个喜欢和研究《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入门书。对普通读者而言,这已经足够了。虽然有诸多历史之谜,虽然此书也是以迷为名,但作者并没有完全解开这些悬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知道了这幅画的多舛命运,知道了这幅画上的场景到底有什么,遍布世界的50种同名作品,为何日本保存的最多?《清明上河图》历次出宫入宫,拥有者也伴随着多舛的命运;真迹、仇英本及清院本,名画的三大系统版本在声名远播之外,更是对宋代以降中国历史烟尘的再现和追忆。在艺术价值上,与写意空灵的山水国画相比,《清明上河图》的写实与表现社会人间百态,被人们评价为“二流作家画出的通俗画作”,评价不算太高。但就是这滚滚红尘中的人间百态,杂沓真实而为普罗大众所喜爱,深究起来,莫过于画中的芸芸众生,其实就是你和我。最后,给野岛刚先生提个建议,他的摄影水平还需要提高。书中的摄影插图,我只好忍住无视。

装帧精美,赞一个

装帧精美,赞一个。这是一本好书,可惜又是日本人写的。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很多细致的介绍,包括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北宋的生活、围绕图本身的未解之谜以及五度出宫、四度入宫的多舛命运。没有学术著作的“深沉”,却别有趣味。

中国第一画的故事

书封面设计独特,有创意,给人耳目一新。还买到作者的签名版,实在高兴。在上海博物馆看过清明上河图的真迹,隔着玻璃,在人群中眺望已经让人觉得清明上河图不愧是中国第一画,画中的细腻和传神,真是妙不可言。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由一位日本学者所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野岛刚先生描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关于中国第一画的收藏过程。描写细腻生动,故事打动人心,使我们从他的书更加对中国第一画更加喜欢和珍爱。希望甲骨文继续推出装帧精美,设计独特,翻译精准的好的译著。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