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书评

出版日期:2015-8-10
ISBN:9787301258585
作者:[美]肯·贝恩(Ken Bain)著
页数:304页

揭示卓越之密径与坦途

揭示卓越之密径与坦途时间: 2015-11-25 来源: 广州日报   王晨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培养这样的人?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道生万物”一样,衍生出诸多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这本书或许可以给出你答案。  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做一次区分,一般而言,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会有两个相异的回答方向:一个是培养当下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另一个则是培养关注社会却又超乎社会之上的有创造力的自我成长的人。这本书显然关注的是后者。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显然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来?答案是:深层次学习。肯·贝恩认为学习分成两种,一种是浅层次学习或策略型学习,只关注外在奖励,在乎荣誉、分数,迎合着人们的认可或各种测试要求;另一种就是深层次学习,这种学习为了自我的需要和动机,解决自己认为重要、有趣或美妙的问题,主导和控制着自己的学习和探索过程,联系和整合各种事物,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习惯,建立自己独特的深层次理解。当然,它还要求有探究世界的强烈好奇心;理解别人苦难和寻求社会正义的高尚价值观;谦虚而自信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能与自己进行对话和反思;能不断从失败中学习;……有了这些优秀品质,想不成为卓越的人都难。  实际上,除了热情、信念、态度,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提到的保罗·贝克教授的能力整合方法,即如何实现将广博的信息、知识和体验整合成自己的独特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我们知道,要在两个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或者因素之间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的,而创新往往就产生于这种没有可能的联系之中。你能否用一种音乐的节奏打出对一个人的特质的理解?你能否从一截树枝、一块奇石等物体创造出符合事物特性和节奏的一个人物及其生活?这些要求你的思维能够在空间、时间(节奏)、动作(方向或线条)、声音(或无声)及形状(或色彩)这五种要素进行结构化的思考和联系。实际上这一方法可以迁移,当你的脑海中有着各种不同的元素,如何在一种结构化的框架内将这些元素进行各种可能的立体空间内的排列组合,以寻求一种独特的创新联系,然后进行解释和论证,这应该是思维创造的基本方式之一,以这样的方式来充实和训练自己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操练。

早看到这本书就好了,就不会虚度大学时光了

  当卓越大学生寻求开发自己大脑的潜力,让好奇心推动生活的时候,这些追求便超越了分数和荣誉,成为他们在校动机的一部分。无疑,卓越的大学生都深刻地思考过生命的根本问题,他们在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我是谁?我为什么来到这里?我的角色是什么?出于这种追求,他们一直在思考自己重视什么、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创造什么样的世界。

卓越大学生教你四招成为写作高手

写作技巧的磨砺是一件须要不断练习并倾听反馈的事情,《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教你三招成为写作高手。第一,首先牢记写作的形式和语法规则都不重要,表达本身胜于一切。每个学生的一生总会有一些特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写作必须遵循特定的要求,不过在驾驭特定写作之前,首先要记住:这种脑子里没有任何标准的写作有巨大好处。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系学生曾经坚持在整整一学期里,每天两次,每次花15分钟写出自己最重视的事情,而这些学生比班上其他学生的考试分数都高。第二,最有效的写作者都能够意识到写作究竟和什么相关,这也是最重要的。要知道,一定范围的读者和作者都会期待某种特定的写作形式。尽管最理想的写作形式有着千差万别,但它们绝非随意出现,都是经历了若干世纪沉淀而成,并且都服务于一个目的,让文章更吸引人、更清晰、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没有生来错误的语言或标点,只不过不符合特定群体的预期罢了。第三,好的阅读会孕育好的写作,反之亦然。就像所有明智的初学者,卓越大学生会关注语言大师们哪怕是最细小的策略,他们善于识别好文章,然后慢慢开始模仿。他们十分关注那些历经世代传承下来的语言规则,尊重好的想法,不过最后他们不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他们会反复玩味一个个句子,推敲琢磨,将之拆成各个部分,然后按照不同方式组装,去发现语言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他们会研究并满足读者的期待,同时还懂得如何增加恰当的惊喜以及在何处增加。第四,写作须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满足读者期待的阅读方式。人们通常是通过写作及得到写作反馈来学习写作,最好的学生常常自己去寻找那种能给他们反馈的课程,但并不局限于学校。他们对自己清晰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有浓厚的兴趣,并不断磨练。尽管天体物理学家尼尔格拉斯泰森已经出版了9本科学畅销书,还发表了大量文章,他仍然在写作中挣扎,还很羡慕在《纽约客》(New Yorker)中读到的那些清晰而又深入的文章。“我十分留意语言的作用以及文字组合的趣味,并且渴望能拥有那样的文采,”

大学,培养一种思维模式就够了

我是一位工作三年的职场人士了,在工作的这段时间,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就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人生。而我们的思维模式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大学时代是最主要的形成时间段。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被应试教育逼迫下,除了考出好的成绩,好像无暇顾及其他。而大学,考试压力相对减小,我们才有时间重塑自我,发展自我。美国著名教育家肯•贝恩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中,恰好给了大学生重要的引导。《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这本书,我认为和其他的同类励志指导书是不同的,它没有列举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去做,方法是什么,而是通过大量的调查事例,引导我们怎样的行为方式能产生好的结果。第一章我认为是书本的精华,只有完全了解第一章作者的思想,后面部分的内容才有意义。这一章主要提到了贝克的“能力整合课”,正是通过这门课程,改变了很多同学的一生,让他们走向了成功之路。这门课为什么这么神奇,是因为在这门课上,贝克教授引导同学们去追求“高层次的成长”,成长不是为了增强记忆,也不是为了做一些事情能够熟能生巧,而是要挖掘大脑的无限活力,要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做事的方式,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大脑。贝克教授的卓越学生,不是那些单纯追求优异的学习成绩,或者混个大学文凭,而是能欣赏自己品质和经历,并将其带到所有事情中。要了解自己的内心,停止对结果的关注,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过程中,从而构建新的人生。在这本书中,我受益匪浅的另一方面就是书中的三中学习方法:浅层次、深层次和策略型。通过对比,我才发现在我的大学生涯里,我一直都是浅层次和策略型的学习者。我过多的关注考试的结果,想要在班级里出类拔萃,甚至有些厌倦学习,感到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原因就是,我从来没有进行过深层次的学习,我没有挖掘自己的兴趣,不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这本书中还讲述了如何学会自我管理,如何从失败中获益,面对棘手的问题怎么处理,如何进行自我激励以及学会选择等方面的内容,每一点都通过实例分析,让我们更清晰的学习到遇到这些状况究竟怎么去做。不得不说,这本书如果在我大学时候能够读到,我的大学生活必定又是另一番景象。即使现在读到,对我的工作也是获益良多。每个人的思维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渐固定,好的,或者不好的,都很难改变,但是通过学习这本书,让我相信固有思维也是会被打破的,固有的学习方法也可能转变为深层次的。这本书对我们中国的学生,一定有很深刻的意义。

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这本书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相信所有选择这本书的读者都是急于知道答案的人,而且我相信,占这部书读者比例最高的一定是在校大学生,其次是家长和大学教师。我们在迈进大学的校门之前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可是很多人可能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没能找到答案。渴望卓越,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然而,什么算作卓越?怎样成为卓越的人?却不是谁都可以回答的。大学生可以说是未来社会的领头军,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甚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培养并造就一批卓越的大学生无论是对于学生自己,还是对于学校和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著名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务长和分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美国影响较大的四个大学教学中心——纽约大学优秀教学中心、西北大学瑟尔精英教学中心、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学中心和蒙特克莱尔新泽西州立大学教学资源中心的创始人的肯·贝恩(Ken Bain)教授历经30余年持续研究,深入采访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德利·赫施巴克、《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掌上电脑发明人杰夫·霍金斯等数十位卓越大学生,探讨了这些极具创新精神的人是如何通过大学教育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帮助他们做出睿智而关键的决定, 最终脱胎换骨,成长为生气勃勃、富有创造力的人。作者把美国最新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与受访者生动具体的学习成长经历结合在一起,揭示了卓越大学生的成长之谜。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振奋的科学结论:卓越大学生的成长经历证明,最重要的不是你上了哪所大学,而是在大学你做了什么最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你找到内心的激情,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然而,依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当下的中国大学在很多学生心里并非是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地方,而是享乐休息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责任不仅仅在于学生自己,更多的在于我们基础教育应试的弊病,在应试教育的大氛围下,太多的中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我们的老师也经常这样教育我们的学生:“好好学习吧,现在苦点累点没有关系,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想怎么玩怎么玩,没人会管你。”看吧,在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的眼里大学都是“想怎么玩怎么玩”的地方,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可想而知。平时旷课贪玩打电竞,考前翻书挠头开夜车,这样的大学生活,谈何卓越?想要成为卓越优秀的大学生,需要的是由内而外的变化,只有自己有了渴望,有了动机,并辅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够改变不令人满意的现在!

努力成为卓越大学生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大学里该怎么做,怎么学习,如何成为优秀的大学生。本书从八个部分,来探讨大学生教育的问题。作者肯·贝恩通过采访深入采访数十位卓越大学生,探讨那些极富创新精神的人是如何通过大学教育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帮助自己更好的做出正确的决定,作者把学习理论与受访者的学习经历具体结合,把系统性的学习方法与一个个的故事相融合,从而来讲述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写道:“海登天文馆馆长,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克拉斯·泰森曾说过:’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有人会问你以前考了多少分,分数无关紧要。‘”在这之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类似的一句话说:“我们一直以来为之前仆后继的分数,绝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人的判断总是会被分数所局限,在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里,分数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努力,聪明与否的标准,总是会忽略人内在的创造力,而正是人们所忽略的东西,往往更有价值。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一个人可能得了很高的分数,可他并没有学到什么,并不代表他对这门功课就掌握的多么好。我们应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失败,并没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不要逃避,要合理的归因成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使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更好地学习。卓越大学生该如何做出选择?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专业的选择对其在大学里的学习、个人的发展以及以后的工作、创造力发面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才会有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有时候,选择会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选择对了,事半功倍,选择错了,事倍功半。拿我自己来说,我大学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当初之所以会选报这门专业,也是家人朋友的推荐,一方面的原因来自家庭,家里人希望我可以学一门比较实用的专业。虽然相对于我自己喜欢的专业,现在所学的专业更好找工作,但我一点也不开心,对于现在所学专业总是提不起兴趣,学起来也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我无法将注意力全部聚集到这门专业的学习上。对于学习我们应该保持热情,快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从中学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选择真的很重要!大学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当你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你已经步入社会,你要开始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需要汲取什么知识,并从这些知识中获益。学会和自己对话,时常反省自己,进行总结,对学习时刻保持热情,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中努力发掘自己的创新精神,努力让自己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大学生。《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这本书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或者是在大学任教的教室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这是一本关于教育、探讨人性精神养成的好书。

成就卓越原来有章可循 ——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有感

成就卓越原来有章可循——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有感文/岸晓风也许大家还在为《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这本书拍案叫好时,美国著名教育家肯·贝恩(Ken Bain)又推出他的新作——《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为大学生大学阶段实现“卓越”设置“计划表”和“路线图”。毫无疑问,《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是一本值得广受重视尤其是学生和家长重视的书。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学生而言,这本书三个突出特点。一是脉络非常清晰。通俗的说,这是一本“说理”占很大篇幅书。作者能够教导大家该“怎么做”,首先必定对为什么、怎么样是了然于心的。当然,这也是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质,即说理非常透彻,层层递进。全书的主要脉络是“他们为什么会成功”,文中列举了贝克教授的课程和几个成功人士的例子。接下来依次是“专才”的炼成过程、自我管理、应对失败、面对棘手问题、自我激励、自由教育、学会选择,读完全书,发现这个脉络一环扣一环的,非常严谨。二是细节非常真实。我们现在经常提到一个词细节,无论是好的新闻、好电视节目还是好的书籍,“细节”都是举足轻重的。好的脉络是骨架,好的细节则是血肉。如果说这本书能够在众多励志类书籍里卓尔不群,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它细节。当然这个细节是要做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中,作者深入采访过包括《哈利·波特》作者J. K. 罗琳、掌上电脑发明者杰夫·霍金斯、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威廉·阿伦在内的数十位卓越大学毕业生,获得了大量翔实丰富的经验个案,这些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已经决定了本书成功。三是操作性非常强。经常有同学和朋友向我抱怨,有些励志类、自我管理类书籍的确在短时间里给力他们较大帮助,但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使得这种“正能量”不可持续。与此相反,《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则是一个绝佳的成功范本。比如书中对于“面对乏味课堂该怎么办”等之类具体的问题均提出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实用的合理建议。同时还详细诠释了“十一条深度阅读经验”、“提高学习效率的九条建议”、“学会写作”等问题,“处处皆干货、熟读有惊喜”,作为一个目前介于“成功”和“不成功”之间的、一个曾经大学生,我真诚的推崇这本书。(转载请联系anxiaofeng998@126.com)

如何在大学开展深层次学习?

□ 郑渝川 原载于《南方教育时报》《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被归为励志类书籍,但它显然不同于市面上的普通励志图书。美国著名教育家肯·贝恩在书中直面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很难摆脱拖延症的袭扰,对学业课程不感兴趣,无法有效实现自我管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在美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中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突出反映。在很多人看来,大学课程从教材到教学,再到实践练习,都很难避免对科学研究、学术进展、市场状况的滞后性;而“书呆子”学霸拿到高分,却无法很好地适应职场竞争的许多案例,更被解读为学习无用的例证。真是如此吗?肯·贝恩认为,大学中虽然存在高分低能的例子,但同样也有不少“考试得高分的深层次学习者,他们适应性强、善于解决问题、具有高度创造力和热情”,很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都属于这类人,如默克尔、希拉里,还有中国的很多现任领导人。此外,考试成绩一般,但善于进行深层次学习的人,他们也能获得成功。深层次学习之外,还存在两种学习方法:浅层次和策略型。策略型学习指的是为了通过某项测试、升学考试、资格检测所开展的学习,跟浅层次学习一样,学生实际上对学习内容毫无兴趣,会随着学习压力、迎考难度的加大而感到焦虑甚至抑郁。而深层次学习的前提在于,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的和动机。肯·贝恩指出,学校应当鼓励学生满怀兴奋、憧憬和好奇地开展学习,唯有如此,才会形成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动力。肯·贝恩还认为,学校、教师教会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重要性不亚于使其掌握关键课程的知识。自我管理的前提是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学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动偏见”、“表达偏见”、刻板影响等对人的认知和行为造成的干扰,鼓励学生摆脱成见,更为主动地开展学习。学生需要追求成功,也要学会从失败中获益,实现这两点的关键是,对成功的界定要建立在对自己的衡量而非与他人的对比之上,所追求的成功、所要避免的失败更应确定为是否专注投入。肯·贝恩还介绍了大学生面对和解决棘手问题应具备的思维方式、进行自我激励及在困境中自我救赎的恰当方法,其给出的建议很富有实用性,对于中国学生及高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

卓越不是少数人的专利——美国教育家肯·贝恩对话中国大学生时

2015-11-09 10:24:54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王义遒  现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约有三千万,是世界各国人数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了。大学生的心愿是什么?不言而喻,都想“成才”,但是究竟怎么“成才”并实现“卓越”呢?这个问题不仅大学生关心,校长和老师都在研究,涉及的文章、著作大概成千上万。不久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教育家肯·贝恩(Ken Bain)教授的新著《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他以近30位美国卓越大学毕业生的鲜活案例,丰满灵动、趣味盎然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贝恩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务长和分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是美国影响较大的四个大学教学中心(纽约大学优秀教学中心、西北大学瑟尔精英教学中心、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学中心和蒙特克莱尔新泽西州立大学教学资源中心)创始人,被誉为美国最好的大学教师之一。他的前一本书《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在中国颇受好评,最近,他应邀来西南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作讲座,与师生交流互动,场面热烈。  “卓越”不等于“名气”  在人们心目中,“卓越”者等同于“名人”,于是,“名气”、“名次”、“排名榜”成为各行各业人人紧盯的目标。无论是人还是物,是业绩、成就还是性质、能力,都有定量指标,都可以打分统计,从而确定“名次”,至于不同的人与物、不同的单位或机构,人们的社会贡献是否有“可比性”则在所不计了。人似乎为“名”、为“面子”而活着(当然“名”后还有“利”),实在可悲!  其实所谓“成才”,就是实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价值。人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是特定时段的特定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对他人和社会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实现自我价值。此时此地我所做的别人不能替代,就体现了独特的创造力,就会表现“卓越”。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  被肯·贝恩列为“卓越大学生”的近30位受访者中,只有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德利·赫施巴赫、掌上电脑的发明者杰夫·霍金斯、《哈利·波特》作者乔·罗琳等少数人可说是鼎鼎大名的“名人”,而有的虽也得过大奖,也算“成功人士”,但名气却不大。比如,一位检察官怀抱正义,执意将上世纪80年代美军在萨尔瓦多的一起屠杀事件写成剧本公之于众;一位本科志愿者将一个沉淀15年的黑人杀人犯冤案平反并抓到了真凶。还有人创造了城市农业,有人发明了新诊病方法。这些都被作者列为“卓越”行列,因为他们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就是“成功”。这并不取决于与人相比和排名,他们拒绝攀比,“只跟自己竞争”。所以人人能够创新,也人人能够成为“卓越”!要说有“人生设计”,就该是这样。  大学教育是自我教育  贝恩特别欣赏保罗·贝克教授开的一门“能力整合”课的场景,这门课在周围都是舞台式的特殊教室里上,师生热烈互动,让学生体会到:成长就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发挥自己潜能,“成长意味着挖掘大脑的无限活力”。在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拥有跟你一模一样的身体、经历和大脑,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历史偶然性的产物”,要想充分展示创造力必须首先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行事方式。这其实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讨论。  每个大学生想做好自己的“人生设计”,首先就得想一想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有的学生埋怨,自己没有“成才”是教育不好。我认为,大学学习与中小学学习的根本区别是:大学生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具有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的权利、义务和能力。大学学习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个体选择,不是义务教育,没有人强迫你去学。高校给你提供学习条件和环境,你对它们是否满意,你可以选择,提出适当要求,让学校改进和完善。但是,你能否善待自己,充分享用学校所提供的设施和条件,学得好不好,一切由你自己负责。这样,个人前途和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切依赖于自己的主动和努力。  “自己掌控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就是来自于自己掌控教育”,这也是该书的规劝。作者说,“要自己为自己教育做主”就是“成功的根源”,所以,大学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具备了这种认识,学生就能坦然而充分地享用学校所提供的教学设施和活动空间,在有选择的教学、课外活动和师生交流中,得心应手地汲取营养,追求卓越。  启动快乐学习的开关  有的大学生不想追求“卓越”,更无“成名”奢望。他们上大学只为谋职挣钱做准备,对学习“提不起神来”,“跟着感觉走”,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考试及格按期毕业足矣。“对有些功课,明知有用,却很厌烦”,他们学不好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态度”问题。因此,寻找激励、取得上进驱动力是第一位的。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  其实,学习是有兴味的,不过要自己去寻找。寻找过程要投入热情和专注,在钻研中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对一些事情还有新奇感、有趣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还有点创造的冲动。这就像小孩玩透镜,将太阳光聚焦点燃纸捻觉得好奇,非常兴奋,现出“童心”。这时,你就会建立起自信,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独具的才能,从而大大激励自己的上进心,并认识到,原来之所以对那些东西感到枯燥无味、学不会,是因为自己没有钻进去发现其中乐趣而抱持放弃态度。这样,你就建立了上进的起点。当然,这种动机要真正出于“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为了得高分或某种奖励等。否则,这种激励就是短暂的,不能持久。  总之,要学会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很多科学创造者都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玩”,“玩耍和学习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启动快乐学习的开关”一节中作者说明,大脑在思维、探索、工作、遇到挑战时是非常兴奋的,它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这体现在思维与工作的过程中,而不是在结果中,学习就要回归“童心”。  兴趣还建立在对学习或工作的意义感之上。你要知道,你所学、所做的对自己、社会、国家与人类是重要的。为此要了解社会及其需求,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长处与社会对接,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对社会反映我们要淡漠。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往往会受社会负面成见的影响。比如,当下社会上有一种舆论说:80后、90后“难管”,他们个性张扬,缺乏社会责任感,经受不住艰苦和压力。一些年轻人就会在这种负面舆论或偏见的影响下不自觉地自暴自弃,打击自己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当然,正面影响也是有的,比如说他们“独立性强,敢想敢干”,我们也不能因这些赞誉而自负。总之,认识社会,又不为社会舆论所动,有自信、不自傲,充分相信自己怀抱热情,能够承担责任,又能虚心向人学习,这样就会成就事业,达到卓越。  调适和管控自己的思维  正确思维也是大学生能学好、成就卓越的关键。几年前,学者调查过中美两国顶尖大学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表明,我国顶尖大学的课程教学质量不差,但学生对学习的意义感和深度思考两方面有较大差距。前者涉及学习兴趣和动力,后者关系到学习方法或思维问题。  贝恩认为,大学生学习思维方法有三种类型:浅层次学习、深层次学习和策略型学习。浅层次学习者善于死记硬背,关注能否通过考试。深层次学习者善于不断追问为什么,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将各种事实和知识“碎片”整合在一起,从而在自己头脑里构建出一个“世界”模型。他们阅读文本,思考其背后含义及其应用;他们能发现不同观点,分析其论证的根据与结论,并与之前学到的内容进行比较。卓越大学生都是深层次学习者,他们的共性是具有良好心态:乐于探索未知,敢于迎接复杂任务的挑战。策略型学习者在大学里往往也是成绩优秀生,但学习目的却在于考试得高分,升读研究生,受父母欢心与他人赞扬。他们关注的是考题的类型和范围,以便在考试中轻松取胜。  不幸的是,当下我国很多高校现有教学造就的有不少是这种浅层次或策略型学习者。虽然他们有的成绩优秀,却未能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实际应用,因此他们在学习工作中很难开拓创新,也不能体会其中乐趣,反而对学习感到抑郁与厌烦。  贝恩用实例揭示了大脑思维的运作过程,说明大脑是如何构建认识,理解新信息,反复重新建构,实现顿悟发现,做到创新。大脑也会“偷懒”,处于“无意识”、“不假思索”状态。人要学会调适和管控自己的思维,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的。有些学生总说自己“不够聪明”、“无能为力”,从而放弃深入学习。对此,他引用一位学生的话说:“聪明的定义是,看你究竟有多努力”。这话与爱迪生名言:“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多么相似!  贝恩特别强调要从失败中学习,他认为“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方式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有着重要影响”,正确总结成败原因就是学习的良机和动力。他还指出,批判性思维与反思性判断在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中的重要性,引述了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的说法,深层思考需要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  学会选择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有学生认为,“成功人士”能取得卓越业绩,是因为他们“命”好,碰到了好机遇和“好运”。其实,人生旅程中不乏好机遇,有人抓住了,有人却随意放过。没有人能对一生作出周密规划,人生会走过许多十字路口,能否适当抉择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正确选择的基础是要了解自己,了解对象,知己知彼。《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就大学课程、阅读、复习、写作,以及是否加入社团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如何作出选择阐述了看法,值得我们借鉴。贝恩就此大做文章,是要说明学生拥有教育主动权。他提出了15条选择课程及教师的标准,在谈到阅读时,他归纳了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所采用的11种方法和技巧,对复习方法也发表了不少独到见解。他反对死记硬背,但强调记忆对学习的重要性。  我想特别指出贝恩多次提到的观念:如果你只关注短期成功,获得好声名,你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和荣誉,也不可能真正具有创造力。他强调学习要花时间,需要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学习新内容要做好必要准备,“功到自然成”!这对当今我国大学生很有意义。眼下中国社会充斥着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观念,追求“一夜成名”。一些策略型学习者不肯进行深层次思考,借口就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目标不过是分数而已!  要学生学会选择,高校就要为学生建造选择空间与舞台,在教学制度和培养方案中给学生以多次多种选择的机会与条件,包括专业、课程、导师、学制和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都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总之,贝恩的书非常值得去读!最后,我想用全书“结语”来结束本文:“只有当你学会去认识自己可能发挥的独特贡献,并且培养出从他人创造当中获益的能力时,你才可能成长为一个充满好奇心、创造力,以及批判精神的、生气勃勃的独立个体”。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超级适合大学生看的一本书!!!!!!!!

所有的这些研究对象都明白,内在动机的作用要胜过分数、荣誉等外在奖励。他们告诉我们,“分数无关紧要”,一切都源自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内在需要。尼尔·德格拉斯·泰森曾说,“根据我的人生经验,抱负和创新永远都会胜过分数”。

愿你成为一名卓越的大学生

在看这书的时候,我不时想起对我影响很大的两名大学老师。这话我在没毕业的时候已经和身边比较熟悉的人提了不止一遍。我很难想象,如果我的大学没遇到那两位老师,现在的我又会是怎么样的。第一位是班主任。第一次上他的课,我像往常那样,想着课上该怎么打发时间。尽管日常接触班主任,觉得他这人有点意思,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课会有趣。大概是因为上大学后碰上几个只会照书读的老师,也碰到几个上课讲的例子会重复两三遍的老师,那样的课十分无趣。往后,对要上的课,不再抱有过多的期待。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的第一次课,和我们讨论感冒。他问了三位同学,感冒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一个说,他会多喝水,那是爸妈说的。一个说小感冒他不会吃药,而是让自己慢慢好起来,严重一点的感冒则会吃药。一个说他会做运动,那是奶奶说的。感冒是好了,可我们怎么判定用的这个方法就真的是有用的呢?班主任由此引出话题。那一次听他的课,我似乎抓住了什么,又好像抓不住。再后来,他和我们讨论,中医到底有没有用。中医怎么会没用呢?这是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它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和西医并列的,有些吃了西医的药不管用,喝了中医的药却好了。班上的同学举出一个又一个例子和班主任辩驳,败下后又再搜刮例子再战,直至下课。下课后回去搜集了很多资料,然后下一次课再和班主任辩论……那次课,我震惊了,我也终于明白那我之前我看似懂却又抓不住的是什么东西了。作为一名成年人,我竟然才发现,从小到大一些我耳濡目染的东西,我从来都没去多想一想,动动脑子。我从来都没有多问一句: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这样?究竟……?第二位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的老师。在课上他聊到自己曾经的工作,后来到国外进修,再后来到我们这儿当了一名教师。在对这个社会还不太了解的时候,我们身边人(更多的是父母、亲戚)可能是这样跟我们说的:当老师好,有两个寒暑假,不用像上班族那样那么辛苦。公务员好,福利好,铁饭碗,国企也不错啊……而老师只是简单地说道自己毕业后在某单位工作,后来因为遇上些事才认清那儿并不适合像自己这样的人,然后选择出国深造,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回来后在我们学校当一名人民教师。不再是过往的那些人告诉我的那样,这里面有迷茫、有现实、也有苦涩。不再是完全没有含金量的一些话,里面有经历后的一些个人感悟。不再是片面之词,他有说到好的方面,不好的一面。听着他的经历,我第一次认真地想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第一位老师让我察觉到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那门课上完后他说:“这门课教学大纲并没有思维模式这样的内容。但如果没有的话,再听往后的内容,你们一定会因为你们过往固有的思维模式而不能理解。加之,你们是读师范的,毕业后班上会有人去当老师的,如果你们自身的固有思维模式都没有摆脱,又怎么教育下一代?”尽管后来学校并没有专门开一门讲思维模式的课,但在班主任争取之下,下下届的师弟师妹,他们大一就可以上这门课了。后来,我要实习了。学校规定实习必须和自己专业相关,我去了一家公办学校实习。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我通过这个实习,看清自己的心。爸妈不解我为什么没有当老师,我解释,他们还是不理解,我坚持下来了。再后来,我在一家公司实习。转眼间,我毕业,转正了。前些日子部门开小会,原本是同事互评,后来老大也出来说了他对我们每个人的看法。“XX呢,小小年纪,有批判性思维,这我是没想到的,也觉得很难得……”当初两名老师,一位有心之举,一位无意之谈,意料之外的蝴蝶效应。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都是不断重复的行为的结果。因此,卓越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愿你在翻阅《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的时候,细细品读,慢慢咀嚼,去回顾、反思、总结自己,然后改变、前进。

人生因卓越而精彩------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人生因卓越而精彩作者:郭震生说到教育,我们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这套程序:教、学、考。关于教育的目的,很多时候被人忽视,直到学生考入大学,这种单调的应试教育模式才得到释放,然而,象牙塔之中,又有多少学生在青春的迷惘和恍惚中度过了四年时光,是他们不想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多数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方式和方法,学习的习惯还被禁锢在十二年寒窗的岁月里。如何突破,如何找打一条正确的路,这很重要。说到底,教育的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北大的校长也曾经说过,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是帮助学生成长。如何帮他们呢?美国教育家肯•贝恩撰写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清晰的为大学生刻画了一幅“成长规划图”。在这本书中,他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样的大学教育才是当代大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怎样打破只学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瓶颈。怎样在科学的学习中使得自己的获益最大化,从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这本书中,肯•贝恩教授阐述了“卓越”的概念,告诉了我们驾驭理想翱翔的人是一种怎样的精彩!我们羡慕天才,也希望成为“专才”,天才和专才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得到的,它要我们努力去追求,怎么追?先迈哪条腿,看了这本书,你就会了然于心。当然,人性也是有弱点的,比如焦虑、抑郁、拖延、固执、和偏见等等,怎样克服这些呢?肯•贝恩教授也指出了具体的方法,利用这些开出的处方,我们可以轻松的找到自己的顽疾所在,对症下药,逐步矫正,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与其说这是一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读本。它看似在传输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它是在剖析精神层面的薄弱点,将我们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寻找那渴望已久的思想和学术自由。没有激情的学习是痛苦的,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只能成为“人力”而永远不会成功。本书作者肯•贝恩教授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和畅销书作者及众多杰出人才甚至天才进行多年的研究,探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在大学中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将他们的方式方法幻化成浅显的文字,可以说,认真读过此书后,对任何爱学想学的大学生来说,都会受益匪浅。一个思想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生,如何在较短的时间脱胎换骨,迅速成长,让人生变得无比精彩,除了坚持,就要有一个声音来指引,那个声音不需要有多厚,它只要一点五厘米就足够!

一本引导(准)大学生为迷茫的大学生活寻找、建立意义的书

作为高考的过来人,虽然我已在全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里接受了三年的本科教育,算得上是十八岁那场残酷战役的胜利者,但脑海中关于在案牍前奋战的日子、高考结束后对大学的想象、进入大学后长达两年的挣扎的记忆,依然是鲜活不已。进入大学,就是进入一个全新、陌生的场域。不仅是物质环境的变化,更是思维、学习方式的全然颠覆。再也没有人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每一步该怎么走。教授、行政老师、师兄师姐……这些在学习、生活中的权威,只能以自己的学识与经验告诉你存在着的可能性。至于是否适合自己、如何辨别其中的信息,全靠自我。大学作为个人真正进入社会之前至关重要的一站,为我们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资源及时间,去思考: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怎样做才能到达目标?而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中,作者肯▪贝恩以足够多的典型案例以及他个人对于大学教育的深刻思考,为正要进入大学、或者已进入大学却仍对学习、生活充满疑惑的青年人提供了相当全面的建议,同时引导读者进行自我思考。就我的大学体验而言,虽然肯▪贝恩写作此书的基础是美国的大学教育,但他描述的情况、提出的不少见解对于中国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顶尖的研究型高等学府而言都相当切合。对于迷茫的准大学生和大学生人群而言,此书可借鉴的内容实在是不少。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乏“相见恨晚”之感——如果能早些邂逅此书,也许我能更充分地利用好大学的资源和在校时间?也许会少走不少弯路呢?

这本书确实不错,不光是大学生,职场人士也值得看一看。

书中介绍了一种有关创造力的简单有效的思考方法:贝克强调所有创造都包括五个要素:空间、时间(节奏)、动作(方向或线条)、声音(或无声)及形状(或色彩)。“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会思考这五个要素,”谢里说,“它们已经成为创作过程的一种通用语言。”我们会在所有其他研究对象的创造中发现这些相同的元素,无论他们从事艺术、商业、工程、科学还是法律领域。 ”

看到北大校长的推荐

这本书的作者肯·贝恩教授,曾担任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务长和分管学术的副校长,并获得了很多美国的教学成就奖,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他曾经出版过另一本书《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影响很大,并成为畅销书。这本《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也曾获得2012年哈佛大学的“教育与社会”年度好书奖。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从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角度,看待大学教育。贝恩教授不仅自己深入采访了几十位卓有成就的大学毕业生,参考和研究了影响人们创造力的心理学因素,还把最新的学习理论和策略与受访者的具体经历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让我们体验卓越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本书会让你建立信心。你不必聪明绝顶,也不必记忆力过人,只要你能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心激情,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你就能成为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就能成为一个卓越的大学生。另外,书中对很多问题的阐述,例如,如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如何进行理性探究,如何从失败中获益,如何驱动自己的热情和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如何选课、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与人交往等问题,对于学生把握自己,更好地利用大学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机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卓越大学生的九大复习秘诀

学生们总会有必须复习的时候,这时他们采取的不同方法也会产生巨大区别。20世纪70年代末,在此环境下詹姆斯•詹金斯(James Jenkins)和托马斯•海德(Thomas Hyde)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实验,从此开启了何为最佳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后来吸引心理学家的一个简单的理念是当学生主动、有意义地去处理信息时的记忆效果比机械重复或者只注意细枝末节时的效果要好。在随后四十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继续进行着最佳学习方式的调查。是否存在这样的关键性技巧,既能发掘大脑潜力,又有助于学习成功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究竟告诉我们应如何最好地进行复习呢?第一,阐述、阐述、阐述。该书在介绍詹金斯和海德两位教授的想法时,我刻意将他们置于明尼苏达大学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因为这有助于读者回忆起他们进行原始研究的地点,甚至是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你会想起单词呈现的节奏、其含义的线条和色彩。如果你进行的联系越多,将来回忆起来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试图记忆前先加深理解。要理解就须要建立深层次的联系网,正是这些复杂的网状连接使记忆成为可能。第三,重复、重复、重复。在大考的前一夜一遍遍地重复复习有价值吗?还是把相同的重复次数延长分散到几天或几周当中,所用的总时间更少、更有价值呢?近来的研究却发现一些传统复习过程可能是浪费时间。所有研究都显示,把复习分散在几个星期而不是在大考前堆积时间会让你的收获最大化,尽管在学习几个星期之后,最后一分钟的温习有助于提高考试时的准确度。此外,只有当你在有意义的、复杂的工作当中进行重复时,收获才会最大。第四,测试的效果胜过排练。越来越多的证据有力显示,如果测试自己一个词汇,即便错了,那也比自己简单地一遍遍重复这个词汇学到的东西要多。当我们强迫自己去挖掘大脑最深的地方时,我们的大脑中就会发生一些事情。这种搜寻、试图回忆、拼凑的行为会构建一种牢固、稳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无法通过一遍遍的重复产生。这或许有助于解释,向他人解释某个概念为什么会有助于自己去记忆那些自己已经理解的东西。在这种环境下,你会不断检验自己的记忆力。第五,不要总是呆在同一个的地方学习吗。在不同的地方学习有助于增进多样性,这种丰富的经历能提高你的学习效果。第六,不要同时完成几个任务,但要同时学习几个科目。这听上去似乎自相矛盾,事实并非如此。一边看历史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写论文一边玩电脑游戏,这会让你无法专心致志。不过同样有证据显示,当学生们把不同科目不断整合到一起学习时,即使是像化学和历史这样不同的科目,他们的记忆效果也会更好、理解程度更深。因此,同时学习两门或更多的科目能够促进整合的产生。这或许意味着通过不断寻找科目间联系的方式进行学科间的转化,意味着在一种学科背景下去思考另外一个学科的问题。第七,找一个尽可能没有干扰的安静的地方。或者两三个这样的地方。有的学生认为他们在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效果最好,但若干研究已经发现,无论是性格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边听音乐边学习都会让他们学到的东西减少,性格内向的人尤其明显。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器乐要比声乐效果好,但两者都会对学习产生干扰。听音乐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诚实面对自己。 第八,运动。近年来大量证据显示,规律持续的运动、充分规律的睡眠、健康平衡的饮食有助于大脑和学习。纽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温迪•铃木(Wendy Suzuki)发现,在听讲座前先进行一小时有氧运动的学生的听课效果显著好过其他学生。第九,有时候在知道答案前,去大胆推测可能的答案并建立连接。在遇到数学问题或历史谜题时,先去猜测一番,假想各种可能、发展各种假设,不过要记住所有假设都须要接受考验。不要总是等着别人给你答案。

卓越的大学生的十大阅读秘诀

当你拿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迅速浏览上面的文字时,你的大脑在想些什么呢?当你继续读下去时,大脑又在想些什么?阅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会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告诉我们,那些展现出高度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的学生在阅读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1.卓越大学生们具有深刻的阅读动机。翻开一本书之前,他们已经满脑子都是问题: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关键性的内容是什么?和其它学科有什么联系?它会如何挑战我现有的知识?他们就像是谋杀案中那些搜寻蛛丝马迹的侦探,带着一个个问题在书中四处搜寻,这些问题又引导他们进行更多的探寻。他们会把这些印刷符号当做一扇窗户,通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从而去寻找书本之外的意义。2. 卓越大学生们会在阅读前仔细思考自己有何期待,并在阅读中对这些期待加以证实或抛弃。优秀的读者会把他们认为即将阅读到的这本书的内容先虚构出来。他们会在大脑中设想出各种问题和可能的答案,然后用最后在书上看到的内容来衡量自己的猜测。3. 卓越大学生们会在阅读前对书籍做些调查(尤其是非小说类书籍),包括浏览目录寻找书籍目的和结构的线索、先读摘要、略读标题、留意各种证据和主要结论。某个学生告诉我说,“我阅读前通常会花30到60分钟时间来提出问题”。这本书是演绎式还是归纳式结构?何时出版?我对作者背景知道些什么?她的写作原因是什么?他试图回答什么问题?这本书有图表吗?它们能告诉你什么?这本书是一套丛书其中的一本吗?如果是,那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什么,这本书服务于什么更大的目的?我想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我想通过这本书回答什么问题?本书是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还是聚焦在我主要关注的一些重要方面上?在看这篇学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前,我看懂摘要了吗?在辛苦地阅读实验部分之前,我是不是应该直接看讨论部分呢?4. 卓越大学生们会一边阅读一边建立各种连接,把阅读内容和更大的问题相连,不时停下来思考并整合。他们会在空白处做笔记,或者在笔记本上速记下自己的各种想法和感悟。有时候,他们也会努力思考自己心中的问题,这些努力都会成为他们阅读过程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在科学、数学、工程学领域,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要设想(visualizing)概念、抓住想法、思考涵义及应用,询问某观点或实验的证据,并审视程序和步骤,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思考这一切背后的想法,把刚刚浮现的理解应用到更大的问题上。5.阅读文学作品时,他们有多种建立连接的方式。这篇小说或短篇小说提出的是什么重大哲学问题,如果有的话?它如何帮助我去面对我的人生及生活的世界,或者说如何帮助去我去实现要想的世界?假设是我,处理这个剧本或小说的方法会有何独特之处?根据我的背景、出身、成长环境、接触人群和家庭,为什么我会对这部作品所采用的习俗文化作出这样的反应?当我读《百年孤独》开篇的第一句话时,“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为什么这些词语会魔法般地唤起我如此强烈的意境、神秘以及兴趣?6.阅读非文学作品时,建立连接通常意味着首先要在文中找出观点,要认识到不是每个陈述都会包含一个观点,但每个观点都包含着某个结论及支撑该结论的前提。建立连接时还要清楚有些结论是隐含的,没有明示,有些前提也同样如此。当学生们积极地分解某个观点时,他们就会开始对各部分提出问题。前提能否支撑结论(或者就像我们经常所说,“这有道理吗?”)我能通过相同的信息得出其它结论吗?什么被遗漏了?如果我接受这个前提是否就必须接受结论?或者这个证据是否让结论具有高度可能性?该论据采用了什么主要概念?作出了什么假设?这和我其它课程上学到的内容以及我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7.他们会评估证据的质量和本质。如果是通过推理得出证据,追问推理的来龙去脉有意义吗?有没有其它可能的办法去分析同样的证据?如果是通过观察得出证据,找出观察者和观察的角度对理解证据有帮助吗?8.很多研究对象会边阅读边写大纲,然后压缩最初的总结,在原先笔记的基础上反复再作笔记。通过每次的压缩提炼,他们开始对证据和结论进行判断,搜寻具体证据和一般概括、关注概念的使用、假设的提出,并思考其含义和应用。许多人都随身准备了字典,用来查找不熟悉的单词或更好地理解可能的词义,然后通过上下文猜测定义;有机会时对照参考书时印证这些假设。9.最优秀的学生会同时参与所有认知活动。他们会在阅读的同时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并评价,然而许多大学教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却好像学生们必须依次进行上述活动,而不是采取整合的方式。他们坚持认为,学生们要先记住大量信息,然后才能对数据进行思考,但其实人类大脑的运转方式并非如此。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Bloom)及其同事在提出著名的人类大脑所能够参与的活动列表时(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该分类学中并没有指出要分开掌握这些目标,不过许多老师仍然在这样组织课堂。10.最好的学生会像打算给别人上课一样去阅读。约翰•巴奇(John Bargh)和他的同事们早就发现,哪怕学生们学习时只是打算去教别人,那么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也会更好。卓越大学生们还不止于此,他们不仅会牢记单词表,还会进一步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适合高三、大学生阅读,对成年人也有启发

书中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前沿理论,还有调查数据,是本通俗但也有一点学术氛围的书。尽管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但它反而更像是在说出中国学生的问题。中国学生过于重视外在的评审标准(成绩——这是高中带来的通病,追求高绩点;还有找好工作、好实习等等),让人们忽略了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心动机”,结果让大学要么和高中差不多,埋头苦读,要么就像是踏入社会了一样,浮躁不安,最坏的是有一些人根本不学也不做,还到处宣扬“大学无用论”——其实大学本身有它作为一段学习时光独特的价值。当然,正如本书作者指出的,这种事情不仅中国,美国也存在。但他所观察到的许多欧美的成功者,恰恰是抓住了大学时光的机遇。成为卓越大学生,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大学阶段有一系列漂亮的履历、出色的成绩,而应该是在大学阶段,作为一名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学会理性的思维方式、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积累去到未来成为“卓越之人”的资本。

卓越大学生教你四招成为写作高手

写作技巧的磨砺是一件须要不断练习并倾听反馈的事情,《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教你四招成为写作高手。第一,首先牢记写作的形式和语法规则都不重要,表达本身胜于一切。每个学生的一生总会有一些特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写作必须遵循特定的要求,不过在驾驭特定写作之前,首先要记住:这种脑子里没有任何标准的写作有巨大好处。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系学生曾经坚持在整整一学期里,每天两次,每次花15分钟写出自己最重视的事情,而这些学生比班上其他学生的考试分数都高。第二,最有效的写作者都能够意识到写作究竟和什么相关,这也是最重要的。要知道,一定范围的读者和作者都会期待某种特定的写作形式。尽管最理想的写作形式有着千差万别,但它们绝非随意出现,都是经历了若干世纪沉淀而成,并且都服务于一个目的,让文章更吸引人、更清晰、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没有生来错误的语言或标点,只不过不符合特定群体的预期罢了。第三,好的阅读会孕育好的写作,反之亦然。就像所有明智的初学者,卓越大学生会关注语言大师们哪怕是最细小的策略,他们善于识别好文章,然后慢慢开始模仿。他们十分关注那些历经世代传承下来的语言规则,尊重好的想法,不过最后他们不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他们会反复玩味一个个句子,推敲琢磨,将之拆成各个部分,然后按照不同方式组装,去发现语言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他们会研究并满足读者的期待,同时还懂得如何增加恰当的惊喜以及在何处增加。第四,写作须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满足读者期待的阅读方式。人们通常是通过写作及得到写作反馈来学习写作,最好的学生常常自己去寻找那种能给他们反馈的课程,但并不局限于学校。他们对自己清晰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有浓厚的兴趣,并不断磨练。尽管天体物理学家尼尔格拉斯泰森已经出版了9本科学畅销书,还发表了大量文章,他仍然在写作中挣扎,还很羡慕在《纽约客》(New Yorker)中读到的那些清晰而又深入的文章。“我十分留意语言的作用以及文字组合的趣味,并且渴望能拥有那样的文采,”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