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7509752609
作者:李春玲
页数:468页

内容概要

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青年研究》副主编。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曾经是法国高等师范学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分层与流动、教育社会学和青年研究。主要著作包括《性别分层与劳动力市场》,《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理论》,《Rising Middle Classes in China》。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 言/1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80后/4
第二节 如何研究80后/9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11
第二章 80后现象的产生及其演变/18
第一节 “小皇帝”与“垮掉的一代”/19
第二节 “另类”与“反叛”的80后作家/22
第三节 80后社会形象的逆转/25
第四节 市场竞争压力下的奋斗者/28
结 语/30
第三章 80后人口特征/31
第一节 中国人口变化趋势与青年人口比重的变化/31
第二节 80后人口数量、比重、民族和城乡分布/35
第三节 青年人口年龄段性别比失调/37
第四节 青年阶层结婚率降低/40
结 语/43
第四章 教育机会增长与80后的教育状况/46
第一节 教育扩张及教育机会增长/47
第二节 升学机会的代际比较/50
第三节 80后的基本教育状况/54
第四节 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增长趋势/60
结 语/63
第五章 80后青年话语的建构与表达/65
第一节 青年话语的建构传统/65
第二节 青年自身的话语表达方式/72
第三节 代际视野中的80后认同/82
结 语/90
第六章 80后职业群体的比较研究/93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变迁、教育和职业/94
第二节 80后青年的职业群体划分/100
第三节 家庭背景与代际流动/104
第四节 收入、消费和生活方式/108
第五节 阶层认同和社会态度/114
结 语/118
第七章 80后大学生的基本状况/122
第一节 个人与家庭特征/123
第二节 学业表现与就业/125
第三节 消费与网络行为/126
第四节 观念与态度/128
结 语/130
第八章 80后农民工研究/133
第一节 80后农民工的概念界定/134
第二节 80后农民工的主要特征/137
第三节 80后农民工的就业与经济地位/139
第四节 80后农民工的消费特征/144
第五节 80后农民工的生活压力与社会态度/148
结 语/154
第九章 80后独生子女的生命历程/157
第一节 制度塑造的公共生命历程/159
第二节 选择独生子女的结果/162
第三节 独生子女的公共生命历程/167
第四节 国家政策对家庭生育决策影响/171
结 语/173
第十章 80后知识精英的多元分化机制/179
第一节 知识精英的界定/180
第二节 上大学与上好大学/182
第三节 先赋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分化机制/189
第四节 先赋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分化机制/190
第五节 先赋因素对社会交往的分化机制/192
第六节 先赋因素对就业预期的分化机制/194
结 语/196
第十一章 80后“蚁族”群体的生存现状/201
第一节 “蚁族”群体界定/202
第二节 人口学特征/205
第三节 就业与收入/211
第四节 居住与消费/218
第五节 网络行为与社会参与/224
第六节 社会态度/232
结 语/235
第十二章 80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245
第一节 毕业生的人口特征/246
第二节 毕业生的就业率/247
第三节 毕业生分流现象与继续教育/250
第四节 初职月薪及“文凭贬值”现象/251
第五节 预期月薪与实际月薪/254
第六节 工作单位选择与实际就业分布/255
第七节 影响就业率的因素/257
第八节 初职月薪的影响因素/259
结 语/260
第十三章 80后985高校毕业生消费和收入状况/262
第一节 消费状况/264
第二节 收入状况/271
第三节 房产拥有状况与影响因素/275
第四节 收入的影响因素/278
结 语/284
第十四章 80后知识精英婚恋观/288
第一节 相对开放的恋爱观/290
第二节 相对理性的择偶观/297
第三节 传统与理性相容的婚姻家庭观/301
结 语/309
第十五章 80后奢侈品消费与时尚文化研究/311
第一节 奢侈品符号消费在中国/312
第二节 “年轻化”的奢侈品消费/317
第三节 青年时尚消费的影响因素/325
第四节 “符号压力”下的社会后果/332
结 语/334
第十六章 80后青年的政治态度/338
第一节 改革以来的青年政治态度研究/339
第二节 80后青年的政治态度/343
第三节 80后青年政治态度代际比较/353
结 语/360
第十七章 80后知识精英的社会政治态度/363
第一节 关注话题与社会满意度/365
第二节 社会态度/369
第三节 政治态度/370
结 语/373
第十八章 80后网民的个人传统性及现代性/376
第一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和研究/376
第二节 个人现代性研究简略回顾/381
第三节 80后网民的个人现代性和传统性/388
结 语/396
第十九章 80后政治信心的国别差异/401
第一节 金砖国家的兴起与七国集团的衰落/401
第二节 金砖国家与七国集团80后政治信心的国别差异/406
第三节 政治信心差异的三条解释路径/412
结 语/424
第二十章 双重转型下的80后青年/428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个人转型的互嵌:80后的崛起/428
第二节 一个代际群体和一个时代:80后的境遇与态度/432
第三节 双重转型的烙印:80后的共性与分化/439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442
附录一 表目/445
附录二 图目/450
后 记/454

作者简介

80后是在完全没有计划体制保护下,需要依靠自己努力立足的第一代。他们经历了改革从发轫至今的逐步深化,见证了中国的经济腾飞,卷人了中国的全球化进程。改革的一系列进程构筑了他们的“公共生命历程”。全书从总论、80后群体的内部差异、80后大学生的生活境遇及80后青年的社会政治态度这四个部分,全方位展现了这一代人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生活境遇及他们的应对和态度,试图从具体承载者的角度,为社会转型提供另一种表述。


 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个人来讲,我对此书是比较失望的。据说这本书是社科院整体的研究成果,那么这本书首先在内容上存在如下的特点:(1)每一章似乎都讲了一些80后的特征,也做了一些分析,也有一些数据统计,但这些分析给人的感觉就只是简单描述,而没有背后深层次起源的分析。对这些现象深层次分析,就不简单的是社会学的事了,可能会涉及政治学、政治观念史、哲学史、历史等多个学科,不知道是编者故意隐藏了这种分析,还是缺乏这种分析所要求的学术素养呢?不是80后选择了历史,是历史选择了80后。他们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时代,只能先活下来,然后才考虑其他。但既然是时代的选择造就了这样一群人,那么这群人的何去何从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一些制度性的引导。这种引导也许应该交给政府,也许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但至于究竟如何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2)在分析80后的蚁族等现象时,作者提了一些解决办法,但这种解决办法看起来就跟看《新闻联播》里的评论一样,太官方了,说的都是大家都知道的观点,而且是点到即止,没有深入的讨论。这样对于80后这一代人面临现象的解决益处并不大,如果社科院的学者都是这种水平,那么中国的社会学有什么希望呢?从结构上讲,此书是有点凌乱的。首先是从目录上让读者看的不明所以,然后从每章叙述上最有价值的就是每章结束的结语,而其他的内容几乎都不需要阅读。这些结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些成因,也能略微感受的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样子的。那既然是这样的结构,完全没有必要搞那么多章,有的章节完全合并就可以了。我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多数章节是由社科院的多人完成,而不是由一人去完成,毕竟是“编著”的嘛。如果原因真是这样的话,那可真是苦了读者。读者需要自己去提炼相邻的两三个章节的内容讲的是什么。总结:中国目前所处的环境是一种独特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面临这巨大的变迁,而80后如果可以称之为一种现象的话,那必将是这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是从社会学的统计数据上分析,那很可能只是事物的一面而已。我当然不能强求专家学者们面面俱到,但至少请揭下其他面的一角吧,让我看到对这个现象还有其他可能的成因。进而对决策者、80后的父母、80后本身都有一些启示才好吧。最后建议读者去西单图书大厦先去浏览下这本书再决定买不买,因为你花80元买完这本书后很可能会后悔,我就后悔了,真是太天真了。有80元,我宁愿买两本港台或外国大学研究中国社会现象的书籍。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基本没有购买必要
  •     扎实。
  •     论文的形式过多。有太多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学术文字障碍。看完会对整个80后有个整体了解,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观点。老生常谈的居多。
  •     一直对社会转型方面的话题很感兴趣。自己也是80后,读完这本书有很多地方感同身受。这本书应该是结合了很多大型数据库,涉及在校大学生、毕业生等过个群体,涵盖教育、就业、文化、消费等专题,从社会学视角对80后青年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全面呈现。其中很多矛盾点值得深入探讨,比如80后在理想与现实中不停挣扎,比如80后深陷“集体焦虑”又努力改变命运,比如80后将“网络”这个毒药变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利器等等,还是很接地气的。另外,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消费理念不同的80后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圈,比如我们常说的“月光族”、“卡奴族”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青年群体的内部分化和细化。大家更乐意从共同兴趣中寻找小圈子与角色认同。
  •     典型。。写作 厚厚一本书基本没说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     刚开始看,格式很工整且规矩的社会学论文那种感觉,比如上来就介绍background info., targeting group, methodology包括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什么的,倍感熟悉。用只不过自己成为了研究对象。议题挺有意思的,剩下的,看完再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