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日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536078064
作者:马利亚什·贝拉
页数:158页

内容概要

马利亚什·贝拉,匈牙利当代知名小说家、画家和音乐人,笔名和艺名为“马利亚什医生”。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三日出生于塞尔维亚的诺维萨德市。一九八七—一九九一年在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学习音乐,一九八八年组建了曾风靡巴尔干半岛的先锋乐队“学者们”,他担任歌手和小号手。一九九一年为了躲避南斯拉夫内战而逃到匈牙利,之后定居在布达佩斯并加入匈牙利国籍。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他一直活跃在匈牙利的乐坛、画坛和文坛,成为知名的多栖文化人。马利亚什的所有作品都带着浓重的“东欧味道”,特别是“巴尔干元素”:沉重,犀利,黑色,现实。

余泽民,作家,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心理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移民匈牙利,现居布达佩斯。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匈牙利舞曲》,长篇小说《狭窄的天光》 《纸鱼缸》,文化散文《咖啡馆里看欧洲》《欧洲醉行》 《碎欧洲》 《欧洲的另一种色彩》 《北医暖记忆》。主要译作有凯尔泰斯《船夫日记》 《另一个人》 《英国旗》 《命运无常》,马洛伊《烛烬》,《一个市民的自白》,艾斯特哈兹《赫拉巴尔之书》《一个女人》,巴尔提斯《宁静海》,道洛什《1985》,纳道什《平行故事》,德拉古曼《摘郁金香的男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撒旦探戈》等。

书籍目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高兴
致我的中国读者(作者序)/马利亚什·贝拉
一部喘着热气的恐怖百科(译者序)/余泽民
楼门外
底层一号 管理员
二层四号 艾米大婶
二层一号 小卢迪
三层八号 特鲁曼大叔
底层五号 卡塔
底层八号 蒂沃道尔
一层六号 水暖工
三层十号 阿敏和娜达
楼顶
三层三号 女舞蹈演员
二层二号 大卫
三层七号 安迪大叔
二层七号 塞巴斯蒂安
三层九号 芭比大婶
底层三号 奥丽兹
三层四号 兄弟俩
二层九号 玛丽卡
洗衣房
一层七号 医生
一层五号 偌尔德和茹若
底层二号 温德尔
三层二号 安努什大婶
二层六号 埃米尔
三层六号 帕拉博士
底层四号 小侏儒
三层一号 老妇人们
庭院
二层八号 野兽
一层二号 贝尔塔
一层三号 理查德
一层八号 伊万
三层五号 修瓷匠
底层十号 佩皮
二层三号 马伽什大叔
底层七号 小波莉
楼梯井
一层九号 魔鬼
一层一号 莱吉
二层十号 安德拉什
二层五号 马尔顿大叔
一层十号 盖佐
底层九号 伊什特万
一层四号 波戈拉尔卡
底层六号 玛雅
地下室

作者简介

大型东欧文学丛书“蓝色东欧”,是由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历时三年重磅打造的十年出版规划,这套重点品牌图书的第一辑已于2012年1月隆重推出。丛书将囊括东欧近百部经典文学作品。作为现当代东欧文学一次整体性的巡礼,“蓝色东欧”丛书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发掘度之深,都是国内出版界前所未有的,因而已被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本书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一栋摇摇欲坠的老旧公寓楼为背景,知名的律师、疲惫的医生、意气风发的学生、充满幻想的失业者、机灵的商人、出色的厨师、古怪的发明家、疯癫的工程师、自暴自弃的精神病患者、渴望赚钱的骗子等形形色色的人居住其间,通过对他们生活状况的描写,诠释了这些社会底层人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巧妙地藏在作品中人物的背后,通过他们离奇,悲惨,甚至恐怖的命运,指责时代和社会的不公。比如警察伊什特万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了绝望,认为整个社会都烂透了,无药可救了。于是他把怒气发泄到老婆身上,实施家暴以缓释愤懑。比如可怜的精神病患者卡塔姑娘,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但这幢楼里的男人们,像虫子般生存的男人们,却集体卑鄙地侮辱她,亵渎她,轮奸她,最后在全楼人的冷漠注视下,卡塔把自己套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自尽了。公寓楼里视卡塔为自己未来标本的小姑娘小波莉被这一场景吓住了,她隐约看见了自己的将来……
本书的价值在于:以文学形式记录东欧剧变给普通人造成的灾难,揭示社会动荡及无序带来的道德滑坡及精神虚无对弱者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垃圾日》以极致的手法,表现了动荡时期东欧某些人心理的阴郁、幽暗和沉沦,可谓小说版的《恶之花》。
——高兴(著名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
“社会恐怖小说的开山之作。”
——凯莱斯图利•蒂伯尔(匈牙利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史学家)
“这是一部天才的小说,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但跟所有肥皂剧相反的是:它讲述的不是爱情,而是生活的真实而悲剧的一面!”
——瓦戈沃尔基•B•安德拉什(匈牙利作家,电影导演,著名记者)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栋破败的公寓楼,楼里的居民们也同样落魄,他们的命运与建筑交织。楼和居民的现在与未来完全相互重叠:楼层与房号逐步揭示社会关系残忍孤独,展示出惊悚、怪诞的贝克特式群像。”
——彼特•约翰克•雷斯威尔(英国作家,书评家)


 垃圾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周末去钟书阁晃荡的时候偶然拿起这本书。在看这本阴暗的小说集之前,我先是生活区看一本有关手作咖啡的书,然后又看了一本文具的画册。当天有个分享会,人群熙熙攘攘吵吵闹闹的,看完一本书一抬头,居然看到一架摄像机对着人拍个不停,觉得有点厌烦,躲到人少的里间,一抬头就看到了这本书。“垃圾日”是个很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在东欧的匈牙利,政府规定一天,允许人们将自家用不到的大型垃圾、废旧家电家具、各种不常回收的废品摆在家门口的街道边上,第二天清晨,由政府派车去沿街回收。有句话叫做“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可以预想,会有人沿街打量别人家的垃圾,拿回家中让它们发挥余热。作者借用“垃圾日”的概念,以生活在一栋破旧不堪、潮湿腐臭、摇摇欲坠的老公寓楼里40户人家为蓝本,描述了群魔乱舞的怪诞故事,由读者自由挑选。这些故事是不是一文不值,也由读者自己来定夺。这40户人家自然不是一无所有,然而头顶一片瓦可以遮风挡雨,却换不来衣食,解决不了冷暖。并不是所有人家都是孤苦伶仃、身无长技的高龄者,但就算有一份半分工作,也大都是修修补补打扫卫生之类,还必须搭配出卖自尊与身体。当然也有典型的三口之家,父亲的工作也不乏公司高管、政府高官,但他们没有一个人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过早地放弃了现实的一切,中邪似得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用尽一切手段去满足自己奇怪的情感需求。一位不断伪造交易,套出公司大笔钱财,按时在外地举办派对,请一大堆妓女营造出回到童年的虚幻情景;一位用一幢房子换一个男孩的童贞,结果死在那位出卖儿子的父亲手中。当我看到第三个故事,艾米大婶肚子饿,却连农贸市场的垃圾都捡不到,偶然间发现医院的生理垃圾还能果腹。饥饿战胜了生理上的厌恶,重复几次就变成了习惯,麻木了。从我的脚心蹿上一股凉意,直到头顶。又看到姐姐抽打弟弟到重伤,然而妈妈用弟弟的裤子擦地板,裤子上都是血,妈妈一边咒骂一边拧着血水。深深感叹在恶劣的情况下,人心居然可以这样的残忍。居住的环境于居住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好坏,难以撼动、不会停止。在这本小说里描写的40户人家,住在这破败的楼里,一群颓丧的人纠缠在一起,也说不清是谁改变了谁,哪一桩悲剧又是谁的责任。只知道他们耳濡目染都变成了空虚的人,变成了有一天挨一天的人,公寓变成了监狱,变成了墓地。做一个虚无的人实在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有一天你决定:从今天起我不干了!两手一甩,床上一躺,自然也就变得空虚,因为一切都会自动地消失不见。很多时候,最糟糕的情况不是一天之间就出现的,而是慢慢地慢慢地滑落,人会在浑浑噩噩的某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然而却再无力改变。人性天生是向往美好的事物的。看完这本充斥着阴暗、沉重、残忍的故事集,我深深意识到一个再简单也没有的道理:一觉醒来,还有期待,还有目标,还能努力,是一件多么幸运与美好的事。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与之相比,《肠子》如同儿童文学。
  •     之前在《世界文学》上看过选段。全部读完还是觉得好丧,太丧了,这个世界就是他妈的一个垃圾场。(我曾经有过和作者一样的设想,就是这样的万花筒式的人物群像,就是这样的基调
  •     还好,还有作家能写出这魔幻的世界
  •     东欧残酷物语。匈牙利黄暴百科。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能出版的,吃人,恋兽,奸尸,小男孩操狗,艺术家操钢琴,小女孩当众自慰,轮奸机器人……作者还组了个前卫乐队,叫Tudósok ,非常难听了。
  •     看了自己生活之外的生活,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
  •     匈牙利异化森林
  •     这种题材、这种体裁,对于作者的技术实力要求是很高的,那种火候的把握,出手的速度节奏,在表现残酷事件时流露出来的那种恰如其分的零度亮光,在活着的写作者中并不多见。
  •     民众无解体,内外动摇
  •     一口气读完,胸腔总像有东西堵塞一样难受,重口和荒诞之下的是东欧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赤裸。
  •     沉重,阴冷,怪诞,死沉,腐烂,癫狂....将各种黑暗的内心类型表现的淋淋尽致,一个个内心却就像心灵被吞噬的黑洞,阴暗而恐怖。人物基本上囊括了社会中各个职业年纪形形色色的所谓大众,每个人物的特征都是那么鲜活各异。这是被生活压榨得失去灵魂和精气的底层群体,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极端变态表现。沉重而令人怜悯,反思社会,也反思自己。 PS: 今年到目前为止,算是读过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小说,有且仅有这一本。
  •     少见的东欧文学,内容黄爆,也许是那个时代夸张写照,值得一读蛮有意思。
  •     已购。畸人列传,作者描绘的这栋楼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这里不存在道德准则,只有为了生存而变态进而成为常态。把作者的前言和译序作为作品的一部分来看待才真正可怕,因为作者说几乎小说中的每个变态者都有原型,东欧文学的背后有一片巨大的阴影。。。
  •     是很阴暗,确有启迪
  •     还算带劲儿
  •     歇斯底里的群像素描,兽交、乱伦、恋尸癖、食人者、瘾君子、纵欲狂,但是也都止于符号化的归纳之中。欧文·威尔许的《酸臭之屋》可比这个好看多啦。
  •     像是杨。史云梅耶创作的《米格尔街》,或是恐怖版的《耳证人》。人物的古怪,不仅有我们熟知的类型(异装癖,恋母症等),也有异常惊悚的恐怖分子(如野兽,埃米尔,伊万等),还有被抽空人格后用物的属性替代的奇葩(脂肪城堡和小熊锡兵,被当作抹布的涌血的裤子,武器收藏库等)。故意打乱楼层和房号的叙事方式,既是隐喻了隔阂疏离,与被迫捆在一起的矛盾共处的人际关系,也是营造了“垃圾人间”的混乱气氛。
  •     是不是说要是能理解书中的人经历和非一般的人, 会比较奇怪一点呢?很多时候已经分不清什么是人的善恶了,那些关于,人、性、人性、和怪诞,我想不仅仅是在那样的环境中特有的,是我们所有人共有的,我在想要是给我一个那样的小公寓中的小房间,我会吃人肉吗?我会参与轮奸那个姑娘吗?我会目睹她吊死院中,无动于衷吗?或者也会为了生存,去迎合那些不堪入目的行为和作为。人不孤独,因为人本邪恶,人太孤独,因为人各有各的邪恶。
  •     一口气读完,四十多个短篇人物素描组成的群像图,故事一个比一个重口,吃人肉、恋兽癖、乱伦、强奸犯、侏儒变态组成的一个怪人的世界。
  •     我觉得有点过了。
  •     有些是灵的,也有些不管不顾就造次起来,让人厌恶,忍不住问:有劲吗。两星半。还有,夸张的事实算不算事实(虽然这是小说啊)读到76页。
  •     勉强
  •     作者签名本
  •     底层怪诞群像 东欧残酷物语 一口气读完倒吸两口凉气 (楼的设定莫名想起「危楼愚夫」
  •     。
  •     楼里的所有古怪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是垃圾:恋尸癖、杀人犯、恋童癖、捡尸体吃的大婶、露阴癖、暴力狂、为房产杀害父母、被父亲性侵而弑父……几乎每一篇都因为“性”而受到伤害。绝望的人类最后只能依仗“性”作为精神的出口。小说的技巧说不上多厉害,但这座楼的每一间都是病房。/我们最后将坠落。坠落。坠落。坠落成碎片。/
  •     贫穷污秽性无解逼人至残暴无理地步,角度真切。故事按门牌号彼此独立都是草草的 snapshot of someone's life 篇幅如段子,不过串在一起又是长篇小说这点算有意思。总体写作水平真的很一般了(同理,并不喜欢《肠子》);这套东欧书丛别的作品或许更值得看。
  •     令人绝望的尺度,底层凌辱的「恐怖」小说!东欧酷盖!睡前必读(开玩笑的)!
  •     框架故事。框架除了象征意义之外几乎没有承担任何叙事功能。而故事本身的同质化又太严重。刚开始看略有战栗感,看到后来就只剩下乏味。
  •     重口味脱敏期
  •     少数狠,整体不行,篇目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机械。
  •     如果评价它是小说版的恶之花,我认为言过其实了。战乱过后的匈牙利,人民及生活都有如吊悬,本末倒置,黑白颠倒。一栋底层人民的公寓楼充满故事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能从故事中抽离出什么样形而上的精华是更吸引人的地方。恶之花凭借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丰沛的感情做到了,可垃圾日只是记录了故事,且故事间没有形成互文,没有提炼出精华是很遗憾的地方。
  •     和其它让人惊骇的故事不同,作者告诉我们几乎每个故事都有原型。借着晨光读完两则就后背发凉,若不是地狱一般的环境,哪会有这么多可怕素材让作者随意使用,继而造出这么一幅怪诞群像。
  •     爱爱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