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020053001
作者:高小刚
页数:223页

章节摘录

书摘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一个被人反复唱响的旋律。    闻一多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像当时无数具有传统国学功底,同时又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年轻人一样,他以自己强烈的个性生命力,自觉并且热情地沟通中西文化。作为一个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他有着开放的国际视野;但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种族偏见面前,他又深感受压迫的屈辱。内心极度敏感的他用诗表现了自己流落异乡的情怀。在把中国形容成“如花的祖国”(诗《忆菊》)的同时,闻一多把自己说成是“失群的孤客”(诗《孤雁》);在高歌要“投入祖国的慈怀”(诗《回来了》)的时候,又把令人痛恨的国内现实称之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诗《死水》)。在北美无数焦虑的思乡的夜晚,他呕心沥血地倾吐着自己复杂的心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在个人与国家之间注入的如此巨大的情感,熔铸成为他的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美学特质。    闻一多诗歌里表现出的融自我和国家为一体的观念,无疑是属于二十世纪中国的。这种我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的抒情形象,也广泛出现在其他一些旅居西方的作家作品里,例子多得几乎不胜枚举。老舍是另一位思想和感情深植于传统中国的文化人,他1924年开始在英国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任教。旅英的经历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他对民族/国家这个话题变得十二分的敏感。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几乎不能再用一向幽默平和的风格。在《二马》中他说:“二十世纪的人,是与国家相对待的。强国的人是人,弱国的人呢?狗!”他并且罕有地大声疾呼:“中国人,你到了应该挺起腰板的时候了!”    显然,近现代中国一大批知识分子是怀着富国强民的理想,负笈远行,到工业和文化发达的西方学习救国之道的。这些古老中华的子孙们,从他们到达西方的第一天起,就在种族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开始了想像中国、定位自我这一特殊的心路历程,并形成了他们以“爱国主义”为特殊标志的海外写作。中国和中国文化,是他们在异国生存的主要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在西方主流文化面前受到排挤,感到屈辱的根源。中国对于他们的意义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文字符号,还是他们每日每时难以彻底摆脱的、对他们的灵魂纠缠不止的拷问的对象。他们通过记忆、传说和想像等方式创造出的对故国的叙述,也一并表现了他们的骄傲和屈辱、自大与自卑、认同与拒绝等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因素。    这的确是一群在文化和种族的炼狱里闯荡的人,他们尝遍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撞击后的精神震动和寻觅认同的苦闷滋味。就像闻一多所说:“留学苦非过来人孰知之?作中国人之苦非留学者孰知之?”他们曲折的个人经历调动了巨大的内省力量,而这种内省力量又转化成一种新的精神能源,鞭策着他们成为勇敢的普罗米修斯和新世纪的先行者,为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带来光明。赵毅衡等学者曾经讨论过,西方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现代化人才,却未必调教出多少西方文化的崇拜者。究其原因,恐怕正是和中国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国家意识”以及他们深刻的内省精神有关。对于这些灵魂的叩问者和思索者,中国风物和中国文化,在他们笔下被不断加以强调、翻译、解构、移植和重建,构成了一个特别的文本。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想像,变为一种普遍的诗意成分和美学内容,映象在东西方文化交往的背景上,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人集体的共识和普遍的记忆。P3-5

书籍目录

摘要第一章 想像的解构与重建    一  中国意识的产生:从中心走向边缘    二  故国想像:一个东方的文本传统    三  华人写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 金山梦中的故国    一  恳请宽容:生存夹缝中的华人写作    二  天使的愤怒:北美早期华人歌谣    三  自传写作:华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第三章 文化废墟上的自我重建    一  中文西作:种族关系寒潮中的轻音乐    二  故国与写作:一种双重的想像    三  文化乡愁:二十世纪最后的文化美学第四章 留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  一点回顾:新时期留学生写作概述    二  我与中国:留学生写作中的身份认同    三  哈金的写作:给英语留下些什么结语参考资料后记

编辑推荐

《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研究一百五十年来美国华人移民和美国华人创作的历史面貌;分析美国华人创作赖以生成的文化社会土壤和作者们的主观愿望;并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笔下对“故国”的不同表述,从而说明“故国”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是一个变化的文本传统。

作者简介

《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简介:北美华人写作是近来人们较多谈论的一个题目。按照传统的思路,它是一种相对于国内写作、重点传达华人海外生活经验的文字。在研究中,学者们喜欢把它与国内的主流写作脱钩,以突出和放大它的一些文学和社会的专有“功能”。我认为,无论北美华人写作有着如何不同的特质,它传达的仍是十九、二十世纪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普遍性经验。作品里有关对中国的想像、对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思索,都是和国内新文学写作同步和一致的。从分析北美华人的“故国想像”入手,也许是一个较好的观察这一写作的窗口,能让我们看到在现代中国的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矛盾、复杂和多样化的特征。


 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李文倩国家,这一行走在人类聚居地的庞大的政治怪兽,自从其所诞生的那天起,就显示出“超越”于社会的顽劣脾性。越到后来,这种脾性越为顽强,社会共同体被彻底剿灭,残留于民间社会中的一丝生机和活力由此灰飞烟灭。所谓的“人民”大众,则被国家威权彻底绑架,眺望和膜拜国家主义的伟大身躯,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经过半个多世纪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潮之后,在雄壮威武的国家主义面前,中国人民彻底失去了缴械投降之外的其他可能。于是,“人民群众”纷纷自愿加入国家主义的大合唱之中,将一己肉身死死绑在“国家”这一战车之上,在“现代化”这一响亮口号的伟大号召下,向和谐、美好的未来世界一路狂奔。在此过程之中,民族主义的嘹亮歌喉如醉人的春风,柔软地吹进每一个“群众”的心田,滋润着他们焦渴的神经和疲倦的面容。所有这些,构成了当代中国一幅夸张而怪诞的风景。我们不禁要问: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它真就有那么大的威力吗?国家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表明了对于“传统”的怀疑和不信任。因为“传统”的观念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与身俱来的,咱们的老祖宗就是这样干的,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高小刚在《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一书中就指出:“现代国家观念在中国的出现,以及个人作为公民所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感,是近代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所谓“中国”、“中国人”这一对伟大而神圣的概念并非自古就有,它只是“近代历史的产物”。这样的视角,引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察纬度——历史的纬度。进一步追问,有关“中国”的国家观念,为什么直到近代才产生?它产生的机缘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高小刚在书中做了认真的阐释和回答。从他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促使这一观念产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外部世界力量的强有力的介入。在书中他引用日本学者竹内好的话说:“东方之所以成为东方就是因为它被包含到了欧洲之内,不仅欧洲只有处于欧洲中才能被实现,就连东方也只在欧洲中才能被实现。”在这里,欧洲与东方各自成为对方的“他者”与参照物,也正是有了这种参照物的发现,东方与欧洲才被对方所照亮,并从相互的映照中确立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但有一个事实必须指明。即在欧洲与东方相互的对比和映照中,东方扮演了一个弱者的角色。正如传统中国一副常见的生活图景所昭示的:被双方家长指定结婚的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在相互羞涩的观望中明确自己作为男人或女人的身份;但是在此情景之中,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扮演了“被看”者的角色。在欧洲与东方的不平等“对视”中,东方成了传统中国的一位小脚女人,“含情脉脉”地任人“端详”、蹂躏。而具体到个人头上,那种被压迫、受侮辱的受伤感则来得更为直接和汹涌澎湃,有时可以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彻底打垮,甚至毁灭。比如,美国于十九世纪后期颁布《排华法案》后,大量的华人劳工遭到野蛮的驱逐;从那之后,对于华人劳工来说,要进入美国的更是难上加难,常常遭到对方侮辱性的身体检查。而这种因家国贫弱而带来的个体创伤,在那些留洋的、敏感的知识分子身上,常常表现得甚为猛烈。通过写作来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尊严,是他们常常采取的策略。以北美为例,容闳、李彦富、闻一多、冰心、林语堂、水仙花、汤婷婷、白先勇、於梨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年轻一代的作家则有哈金、严力、严歌苓、阎真、少君等。正是在他们强有力的书写中,“故国”显示出或迷人或焦灼的面容,而“想像”则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中国”、“中国人”等观念由此得以初步确立。高小刚指出:“……中国作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反复描写和想像的对象,是一个文本的概念”;“……‘想像故国’不但使叙述者发现了自我,同时也创造了故国本身”。这也正好印证了王德威的观点。他曾在《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一书中指出:“作为社会性象征活动,文学与电影不仅‘反映’所谓的现实,其实更参与、驱动了种种现实面貌;作为大众文化媒介,文学与电影不仅铭刻中国人在某一历史环境中的美学趣味,也遥指掩隐其下的政治潜意识。”而有关中国的想像与书写,还存在着另一股重要的力量。如果我们将海外华人带有强烈民族体验的写作视为一种“千里之外”的“外部”书写的话,“近在咫尺”的“内部”书写同样存在,有时甚至表现得甚为激烈。我要指出的是,这部“外部”与“内部”的划分只是一种十分粗糙的归纳,更不可能是一种科学的模式。就从事这种想像性书写的个体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他们有可能从“外部”到“内部”(比如闻一多,冰心),当然还有林语堂这样“脚踏中西文化”的“骑墙派”。毫无疑问,和“外部”书写一样,有关中国的“内部”书写同样是一种“想像”性的书写,因为没有一个人到过“中国”大地上的所有地方。即使是疯狂的旅行家,也只能是肤皮潦草蜻蜓点水。而有关“中国”的宏伟大厦,就这样通过“外部”与“内部”的联合性“想像”书写而构建起来了。因此作者说:“中国是一个经过‘想像’而形成的多民族生活共同体,中国文化作为国家观念的具体象征,也是在历史中不断变化、充实、巩固和发展的。”2008-3-28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c83ab01008wk9.html
  •     文章名 作者 年代 类型唐人街 林语堂 1948 华人小说女勇士 汤婷婷 1970 华人小说金山勇士 汤婷婷 1970 华人小说中国人致尊敬的伯格勒州长的信 1850 记录中华六大公司致旧金山警察长的信 1851 记录排华法案 1868 法案美国国会对中国移民的政策 李天录 1916 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 吴景超 1928 论文二马 老舍 小说木屋诗抄 诗集金山歌谣 诗集一个中国人的故事 1903 自传当我在中国是个孩子的时候 李彦富 1887 自传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於梨华 小说纽约客 白先勇 小说花鼓歌 黎锦扬 1958 小说情人角 黎锦扬 1959 小说远行集 1980 小说丛林下的冰河 1980 小说到美国去,到美国去 1980 小说北京人在纽约 1980 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1980 小说纽约白日梦 1980 小说女博士旅美打工记 1980 小说扶桑 严歌岑 1990 小说女房东 严歌岑 1990 小说人寰 严歌岑 1990 小说少女小渔 严歌岑 1990 小说波西米亚花瓶 严歌岑 1990 小说无出路咖啡馆 严歌岑 1990 小说纽约不是天堂 严力 1990 小说纽约故事 严力 1990 小说与纽约共枕 严力 1990 小说最高的葬礼 严力 1990 小说遭遇911 严力 1990 小说奋斗与平等 少君 1990 小说人生自白 少君 1990 小说曾在天涯 阎真 1996 小说母语的遭遇 严力 等待 哈金 池塘 哈金 沉默之间 哈金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假如几年前我也在困厄中加入北美华人写作大军,估计后来的走势就会大不一样了罢?
  •     虽然观点不是很新,作者还是查了很多资料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