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9-2012年第3卷总第9卷

出版社:高全喜 法律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1842121
作者:高全喜 编
页数:25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为了把每个人都当作其自身的目的,并严格尊重每个人的绝对价值,康德反对通过个人慈善来为穷人提供救济,因为这种慈善行为在施予者和接受者之间制造了隐含的不平等,施予者会有不自觉的优越感,从而在道德上贬低了接受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康德主张由国家救济来取代个人慈善,从而把救济穷人变成国家的义务,同时每个人都有为此而向国家纳税的义务。结果是,得到国家的救济对于穷人来说变成了某种权利,而不再只是慈善的恩惠。这样,康德就突破了上述第一个观念障碍。不过,康德从未说过正义要求国家为穷人提供救济。第一个正式表达分配正义的现代观念的是1796年流产政变的领袖“格拉古”巴贝夫。在法国大革命的狂热动荡时期,国家被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时也是在前述一系列思想家所奠定的新观念的基础上,巴贝夫第一次明确“把摆脱生活贫困作为一种政治权利,是他第一次把人人得到社会经济地位的权利列入政治议程”。与公民共和主义者不同的是,巴贝夫强调人人拥有平等的经济权利主要不是为了保障人的政治权利,而是基于对人的平等价值的基本尊重,后者才是分配正义的真正的现代含义。 现代分配正义概念虽然在18世纪末第一次获得了清晰的表述,不过它要一直等到20世纪才得以进入主流政治思想,这是因为l9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理论对它并不友好。这些政治理论除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保守主义的反弹(如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外,还包括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功利主义。由于分配正义被视为伦理学问题,而实证主义恰恰强调要把事实与价值区分开来,着重研究事实问题,因此,分配正义被排斥在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议题之外。毋庸置疑,马克思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但弗莱施哈克尔指出,马克思并不是分配正义的捍卫者。因为马克思把个人权利看作资产阶级的术语,他认为首先需要分配的不是产品而是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正义是用来描述法律关系的,但不适合描述经济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使经济关系人性化,所谓人性化就是使人真正成为社会人,消除个人与社会的差别。而个人主义和权利学说以及在此之上建立的分配正义概念都是以个人和社会的对立作为前提的。在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中,物质极其丰富,同时社会也改善了人性,使人的觉悟极大提高,这样,正义问题就不存在了,因为供给不足是导致正义问题的主因,共产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了供给问题,正义也就成为不必要的了。在科学发展和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相信人能改造国家和改善社会的乐观主义情绪中,功利主义主张通过打破个人权利的禁区来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这对正义观念(当然包括分配正义)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正义尤其被认为是保护个人不被任何更大的社会利益而牺牲的美德”。

书籍目录

一、“世界秩序中的中国”:刘苏里对话于向东 产业梯度转移的终结:中国工业化的前景——“世界秩序中的中国”之三·刘苏里对话于向东 绝对不均衡:中国经济成长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世界秩序中的中国”之四·刘苏里对话于向东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冲突——“世界秩序中的中国”之五(上篇)·刘苏里对话于向东 世界主义:中国民族意识的转向——“世界秩序中的中国”之五(下篇)·刘苏里对话于向东 二、专题论文 “大海军建设”与威廉德国的海洋转型 分配正义的古今之辨和古今之变 经验、二元和现实主义——卡尔国际关系思想的架构和评判 权势与威胁——乔治·凯南对苏联的认识与冷战初期美国对苏政策的缔造 三、宏文与解读 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 舰队·均势·安全:《克劳备忘录》与世纪之交英国的安全观 四、翰墨短简 “中国的”政治哲学 “政治方案”与“政治问题”——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问题意识 稿约

编辑推荐

《大观(2012年第3卷)(总第9卷)》高全喜主编。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又岂能离开世界。认识他者,同构于自我认知过程,建立周边世界的常识性认识结构,也是完成自我定义无可取代的前提。只有在此项工作完成基础上,中国人才能重新构建基于我们自己视角的全球格局体系,从而探索我们的利益所在,为世界规模的和平治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作者简介

《大观(2012年第3卷)(总第9卷)》是一份介于专业的学术刊物和通俗的大众出版物之间的思想性丛书,它着眼于对古往今来历史上大国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以为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转型及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思想资源。


 大观-9-2012年第3卷总第9卷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