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论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87
ISBN:9787108001863
作者:伊.谢.科恩著

作者简介

个人社会责任心的一般水平首先取决于个人的一般——集体主义的或者个人主义的——方向:集体主义取向的个人倾向于为共同事业承担重大责任,同团体的价值观更为紧密地融为一体,等等。但是个人的世界观方向不能决定个人的典型活动方法和自我实现方法,这些方法都取决于信息调节潜力及动力动机潜力。一些人明显地表现出“好斗”的品质,改变周围世界、克服障碍等等的要求。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适应—依附性活动,易于迁就环境的要求或根据环境的要求改造自己。还有一些人在这两方面都不擅长,常常借助心理防御机制逃避冲突情境而明哲保身。


这些秉性特征与道德—政治特征不同,代表着个人解决冲突的典型方式,而与冲突的内容无关。一个经常“克服”某种东西的人可能是集体主义者,也可能是利己主义者。他的能量在一些情况下是有益的,在另一些情况下是有害的。适应性性格具有从众性,但同时也容易照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等等。具有明显的“明哲保身”反应的人在冲突情境中不为别人注意,在深层的原则上却往往坚定不移:他不想改变形势,也不想迎合形势,不肯妥协,借以保护内在的独立性。


……


控制倾向与其它许多个人心理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内倾的人的特点是社会责任感强,生活意义和目的意识较为发达。在他们身上随和、坦率、自我控制、接受自己的“自我”和情绪稳定等特点表现得比较强。外倾的人则相反,更多地具有猜疑、紧张、从众、教条主义、专横、无原则和挑衅性等特点。内倾的人具有较强的为了达到长期目标而推迟得到直接满足的能力,在需要作出应激反应的情境及面临群体压力的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坚定性。由于内倾可以联想到自主性,它被认为是正面的、宝贵的品质。


 自我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自我问题如此之难,是我目前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涉及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还涉及“伦理学”。换句话说,这不仅是个智力上的谜语,还是个心理感受问题。本书引用过这样一个anecdote:一个学生到办公室去,遇到一个教授(一个著名的逻辑学家):“教授,有一个问题使我苦恼,我想向您求教。”“什么问题?”“怎么说呢,我有时候觉得我并不存在。”“谁觉得你不存在?”教授问。“我觉得。”那学生惊慌失措地回答了一句,再也没说什么就溜了。他感到自己的问题有些荒唐,感到难为情,所以不敢说下去了。这个故事中,这个大一学生从一个智力上的困惑,转到了感情上的尴尬,结果智力困惑被丢弃了。关于自我的问题,大卫·休谟也很困惑。他承认,他的哲学体系最后只能落得一场“绝望的孤独”,这使他“害怕和惶惑”。相比之下,康德们自以为得到了最后的真理,但到头来也全是谬误。不过,显然,康德的心情和休谟好多啦。最初的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人的智力还很原始。最初,人们隐匿名字,以欺骗敌人和鬼神。哈利波特中就以“you know who”来代替“伏地魔”,古代埃及人避讳法老的名字,中国人也不能提皇帝的名字。当然,这种避讳主要是为了避免灾祸。而避免灾祸,必然是原始人最为关注的中心。萨宾娜可以在巴黎的大街上,既不担心猛兽也不担心饥饿,于是感受到内心空荡荡的,感到空虚,想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然而,恐怕很难有一个原始人,在Savanna草原上,在某一时刻坐在石头上休息的瞬间,也感到生死不过一瞬,打猎捉野兽和woo部落里的某个女人senseless,想知道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假如把一个原始人放在现代,他最终也会想这个问题(当然,必须是个聪明的原始人)。我们不正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原始人吗?我们的这个大脑只是适应吃不饱的原始环境。所以,在现代的世界里,大脑开始不合用了,于是,昆德拉开始慨叹生命(的轻重)之难以忍受。古希腊的神和人,也都还是停留在抽象的表达上,并不像现在这样指具体的人性(洛谢夫)。他们的雕像和其他艺术并不刻画具体的个人,只是用于表现理想的美。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这种能力,而是,他们的文化和审美朝向这种理想。但由于科学认识和能力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命运表现出一种悲哀的屈服。正如Oedipus那样。他们对于能力有足够的自信,这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获胜了,对自己有着信心。然而,他们对命运没有信心,或说对战胜命运没有信心。比如,他们能够召集能够征服世界的海上大军,但却经不住一场暴风雨的惊涛巨浪,能让他们全军覆没。于是,在达到力量的顶峰之后,却发现无法克服的永恒之殇,使得他们只能哀叹,反复哀叹。不过,在其余的时候,古希腊人不也在写喜剧吗?相比之下,幸福的克里特岛人想象中的神都是可人的开心神;而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埃及人,则焦虑不安地认为神是喜爱发怒的神,所以埃及人有听天由命的消极和悲哀。至于“不由自主地把支配自己的人甚至自然力人格化”,这个地方似乎解释有误。我认为这是大脑的一种倾向,就是把社会、经济、国家、自然力、集团、集合人格化,以便于理解和认识。对于人身上的冲突,从原始时代就存在,也被体会到了。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统一整体”,同时,“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相反的糊涂参事:快乐和痛苦”。如果说人只是“神的奇妙傀儡”,那么“我们的各种内心状态……就是一些绳和线,各向一方拉拽我们,牵引我们,因为它们是对立的,所以也把我们引向对立的行动,这也是善与恶的分野”。在最初的这些思想者那里,有许多难以解释的东西。我们在今天遇到的许多问题,他们也都感受到了。比如灵与肉的问题,然而,就是身体的功能他们也不懂,受科学知识的局限,他们只能求助于神。在所有迷惘的地方,都请出神来搭救。然而,就是到我们今天,虽然我们知道了许多,但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我们依然无法回答灵与肉的问题。只是,我们不再等待神了,而是,等待科学来回答。希腊的哲学家们教导说,人的力量不仅表现为善于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且还变现为善于控制自己的热情、保持镇静和思想的明确性。这正是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啊。对我来说,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有理智来引导,有意识地规避和控制那些习惯性的反应。时间在流逝,时代也在不断变换。古希腊的人们追求真理,人人追求知识,推崇智者。奥勒留一边骑在马上去打仗,一边沉思做人的道理。那时候,人们都有了见识,弘扬美好的品质。然而,正如在所有时代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普通大众的认识有限,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亚里士多德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民众有意要与他为难的时候,他为了避免民众再次(对智者)犯错,自己离开了。等到了让·德·拉布吕耶尔,他看到的人们已经不同了,他不无揶揄地写到“人们一个个冷酷无情,忘恩负义,办事不公,目空一切,自私自利,不顾别人,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人们天生就是这样,这是他们的本性,如果看不惯这些东西,那就好比因为石头要往下落和火焰要往上冒而生气”。就感情和理智的斗争问题,卢梭说在他自己身上总是感情获胜:“一旦我的义务与我的内心发生矛盾,义务很少能够取胜……我总是不能违心行事。”卢梭在他的《忏悔录》里说话特别激烈,正是他内心很紧张的表现,失掉了平常心。而且,关于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谓“生命背后隐秘的推动力量”,他也只能坦白承认“……对于我的大部分举动真正的原始动机,我自己并不像长久以来所以为的那样清楚”。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或在《小说的艺术》里的访谈中),说肉体就是个牢笼(谈特丽莎灵肉分裂时)。赫尔曼·黑塞认为“人格”就是“你们蹲的一座监狱”。过了青春期后到成人,有一个关键期,就是从不独立到独立生活。埃里克森认为有四种状态:散漫型认定,先决型认定,缓期型认定,和成熟型认定。散漫型认定就是不认定。比如托马斯、特丽莎和萨宾娜,没什么选择和决定,过哪儿算哪儿。先决型认定就如弗兰茨,按照一套世俗的观念来走,找个好工作,成家,立业。缓期型认定比如我,到了30岁才确定下来。这是因为缺乏引导,成熟的太晚。以及,成熟型认定。“我感到年老的自己依然是那么年轻,血气方刚……可是在镜子里,竟然是一个老人在望着里外都仍年轻的我……简直像是梦幻!简直像是演戏!”奥廖沙这样写到。托尔斯泰笔下的伊万·伊里奇直到临危时“才忽然想到:也许我从懂事起整个一生果真都“虚度”了。”圣奥古斯丁写了《忏悔录》后,晚年的时候觉得自己之前写的一切可能都毫无价值。陌生化和异化。当老师被警察抓走时,他的学生会产生陌生化。把母亲看做一个男人的妻子,千万个女人当中的一个,也同样需要“陌生化”。陌生化,就是熟悉的东西失去熟悉的感觉,变得陌生。异化作为一种病症的称呼。自我异化,就是自我看上去陌生,失去实在感。法国学者吉拉尔研究过许多毕生记私人日记的人物(包括司汤达·阿尔弗雷德·德维尼、德拉克罗瓦、米什勒和本杰明·康斯坦等——这几个人物人名翻译需确认)的生平。吉拉尔说,所有这些人都具有过多考虑自己,喜欢自我观察,较为敏感和易动感情等特点;他们和几乎都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感到孤独。(形象地说,在内心深处,他们好像一生都是少年,始终充满着对青春的幻想而又不能获得幻想的青春。)有较高自我认识水平的人对自己矛盾的内心状态描述得比较准确,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这样一些可贵的品质,比如说到做到、诚实,帮助别人和遵守社会公德等。(自我监督)。阿希Ash?的线段从众实验中37%的从众了。在英国人们会说“他们在建设大桥”。在社会主义苏联会说“我们建设”,把自我融入到国家中。也就是说,他们经常站在领导者和发号施令者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是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以后得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罗曼罗兰说:”四十年后你再翻一翻自己年轻时代的内心”日记“,你常常会感到惊奇:你在那里发现了另外一个人,他的存在几乎已被你忘却。他似乎完全是一个陌生人……我在自己面前看到一个陌生的男孩子,他挂着我的名字,并且像——不,他不像我(我在他身上认不出自己来!),而像我认识的另外一个人,他是谁呢?“创造如果没有自信心和自主性是不可能的。但是,借用马雅可夫斯基的形象说法来说,”探索未知“即紧张执着的探索,也可能伴随有巨大而痛苦的”现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断裂。在富有创造性的人身上,特别是容易受到伤害、情绪迅速变化、对自己不满足的富有艺术创造性的人身上,摇摆性也独创性往往会结合在一起……自我意识是矛盾的,在情绪高昂的创造兴奋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一蹶不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面临这种大起大落时控制住自己。许多伟大的使人和画家——帕特林克?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勃洛克、福楼拜、舒曼、霍夫曼、卡夫卡和福楼拜尔等,向我们揭示了人的心灵深处,但他们自己的心灵并不健康。我在跟自己的心理做斗争……泪流满面啊。“我们尽情欣赏奇怪的音乐、美丽的图画和世界上一切有没的东西,但我们不知道,创作者为此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失眠、哭泣、歇斯底里大笑、神经的激烈波动,气喘、癫狂、极端的忧愁苦恼,这比什么都糟糕……”普鲁斯特说。普鲁斯特自己应该是如此的吧,写得这么真实细致。圣爱克苏佩里说,“当帕斯特冰柱呼吸,附身于显微镜之上时,他的内心生活充实到了极点。正是在观察时,帕斯特完全地成为一个人。这时他勇往直前,这时他分秒必争,这时他本人虽然一动未动,但他却是在阔步前进,这时在他面前展开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塞尚默默地在自己的画稿前面发呆,但也过着极其宝贵的内心生活。正是在他沉默着、凝视着、思考着的时候,他变成了完全的人。这时他的画布对他来说变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这是高峰体验,那种人生在世不过短短一瞬,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的感觉,沉浸在美中无法自拔。要是在刺激快乐中枢的另一种形式……人生虚无啊。结尾的时候,作者说他自己作为一个教授,每次发现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学期结束考试时居然都不记得,很沮丧,觉得自己上课没价值。后来他不这么想了,长期讲的都不如临阵磨枪死记硬背的东西。而且,每个人都在选择性接受。教授讲的东西,被学生五花八门地根据自己特点接受。此外,一个坏的导师授人以鱼,一个好的导师授人以渔。
  •     很喜欢这本书上篇的前4章,作者娓娓道来,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常常惊异于作者的才气和渊博,而感叹自己的浅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看过,并详细做过笔记的书
  •     有了自我认识的需要,后来才知道这种书其实没啥用
  •     这个从各个角度说明了,人类对自我认识的发展,有的地方为自己的知识面着急,看不懂,有的地方还是挺受启发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