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阿里

出版社:北京大方弘文图书有限公司(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0578540
作者:马丽华
页数:214页

作者简介

《西行阿里2007(修订版)》描绘了神奇阿里的古往今来:众多的文化之谜,古老的象雄与古格;千古传奇的历史人物,遗世独立的岩画和洞窟壁画;中、南亚多种宗教信仰的神山圣湖;作为边缘结合部、多种文化交汇之地的奇丽美风景;由一个村庄隐现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阿里首府狮泉河镇的成长,以及世所罕见的土林景观和令人心动的山川之雄奇,构成了西部西藏无与伦比的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


 西行阿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十年前一本马丽华的《走过西藏》伴我十年走遍西藏,奉为圣经。现在回头仔细再看她的四部曲。反而觉得可惜,这么珍贵的早期藏区行走经历,被她写成了琼瑶小说。可惜。可惜。不过在这本书,扉页上,“八八”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的祝福,却变成了珍贵的永恒。可爱。可爱。
  •     我一直犹豫要不要为马丽华的《西行阿里》写点什么。对我来说,阿里这个话题实在太“致命”,以至于我很担心我一动笔就不知道是在给别人的作品写评论,还是在给自己的梦想作白描;我还担心,对于阿里那种无比强烈的渴望会使我自己丧失对关于它的作品真正意义的冷静判断。于是,我想在豆瓣上看看别人都说什么。可是搜索的结果不仅令我失望,甚至愕然:没有评论!再参考性的打开《一个人的藏地》、《藏地孤旅》和《藏地密码》,前两者至少还有几句简单的话,而后者甚至有属于自己的论坛了!那么,还是为《西行阿里》说点什么吧。很显然,《西行阿里》是一本不同于上面提到的三本书的作品,或者说,它不是属于时下流行的西藏题材或者行走文学类别的作品。如果要寻同类,同样成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间巴荒的《阳光与荒原的诱惑》大体可以算是一个。这两本书的作者,一定都比今天各种各样在路上的体验者中的绝大多数要艰难、困苦、辛劳很多,但是她们却没有把叙说的重点放在身体忍受的折磨和沿途个人的喜怒哀乐上。她们沉入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反省使她们的精神步履沉重、饱受痛苦。这种反省式的痛苦之所以发生在西藏的彼时彼地,不仅在于西藏本身的遥远、神秘、不为人知(西藏今天依然如此),更在于她们作为社会研究者和艺术家所扮演角色的责任与其宗教般的“拯救”情怀的冲撞。她们试图并正在进入那个等待发现的西藏,历史的和空间的--无论是巴荒对于古格绘画的研究还是马丽华对于科加的社会学调查,都从外在表现为一种职业的素养,内在回归为心灵的反思。更具体的说,我完全同意《西行阿里》李敬泽的序言中的观点。在那篇序言里,作者把世界对于西藏的认识分为不同的阶段。如果说,西藏本地人心目中的藏地是神的属性的话,那么二十世纪初的西方探险家们以及受西方学术影响的早期中国研究者眼中的西藏却是有待清楚绘制到地图上并测出山高水深等一系列数字的一块未知土地。在他们的眼里,西藏是荒凉、贫乏而落后的。但是,在上世纪末期,精神城堡的一个个沦陷使信仰的回归变得如此不可或缺,西藏神的属性开始被人们再次发现。马丽华和巴荒们深受两种“西藏观”的影响。她们下意识自觉有责任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为日益迷失的精神建立新的家园。这既不是纯粹的宗教上的匍匐,也不是精准的科学上的审视。她们希冀用曾经辉煌的历史发端西藏今天虔诚宗教的本源,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蛛丝马迹还原一种精神至上的合理存在。另一方面,背景上的专业素养使她们在科学或社会学角度上客观、严肃、一丝不苟。但是她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如痴如狂进入一个自己内心深处业已创建的宏大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斯文赫定填补知识空白的纯粹发现之旅的。甚至,很多时候,这会是一种矛盾。例如,她们总是游离在宗教信仰的若有若无上;或者,她们彷徨在历史发掘与反思的意义上。所以,她们享受发现的乐趣,但更要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进行攀登。这个沉重的背负不只是属于她们个人自己,也属于她们内心认为的整个社会。很自然的,在如此高远的目标下,你就很难从她们的文字中找到个人情感多愁善感或者世俗世界的藕断丝连。她们是真正的干脆洒脱,无牵无挂。但是,你又能从那凝重的文字中感觉到她们内心一种举步维艰、徘徊反侧的彷徨。这份情感不是用共鸣打动你的内心,不,这往往是我们这些读者从未经历过的心路历程;但这是一种渐入佳境式的大感发,在全书浑然一体中飘逸而出。所以,它比较其他行走文学冷静、清醒、平淡,然而却藏于心间,历久弥新。而《西行阿里》在冷静方面,远甚《阳光与荒原的诱惑》。我以为这无关优劣,作者性情不同而已。说到作者,我不能不承认,我的内心对马丽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没有道理的抵触。那时候我还没有读过她的任何作品,但我见到很多文化人的西藏文字中提到她,或者是相见,或者是引用,甚至是和作者自己对比。我对“文化名人”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这可能来源于我所在的城市里那些总是抛头露面语出惊世的“文化人”。但现在,我必须承认我错了。能够写出这样文字的人,无论现实生活中如何,她曾经写在纸上激荡在我们心里的那种真诚、责任和坦率都应该值得我们的尊敬。有必要再多说两句前面提到的序言。我读的是2007年的修订版。修订版有两个特别之处。一个是如古书注释一般在页面的左侧或者右侧加上了作者本人的一些关于术语或者历史的注释,另一个就是这序言。打动我的书很多是因为作者开卷的第一句话。但这次却是李敬泽的总序。不仅标题引用尼赫鲁传记的“山上宁静的积雪,多么令我神往”,是如此精彩凝练,其内容能够高屋建瓴的谈论百十年来世人对西藏文化的认识发展变化过程和内在逻辑,实在也不能令人叹服。此论不只是有益于我很好的理解马丽华在这本《走过西藏》中的心路历程,也使我自己能够反思并检视我们这代匆匆走向西部的人们的内心和精神。似乎李敬泽本人没有去过西藏,果真如此,他这局外人的目光真是太富有洞察力了。最后,回到豆瓣上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巧合。但也可能是一种线索。我们无法否认,时间进入新的世纪,当时尚旅游的观念被作为杂志名称大行其道,当去西藏成为某种标志,当藏传佛教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西藏和西藏的宗教作为社会主流文化中纯洁信仰的象征被不容置疑的符号化或者形式化,今天,我们对于西藏的认识真的是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上世纪末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对西藏的认识一方面更加个人化、自我化,另一方面却也被轻易的雷同化、简单化。积极的说这是一种苏醒,消极的说在苏醒前的梦里我们听了太多同样的故事。所以,人们的感发往往缺少思考的深度和宏大的气象。人们的描述往往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而从来没有穷根究底。也可能是,现在到西藏相较以往实在太容易,今天走在路上的人们,更多的只是本质意义上的旅游者,无论人们打着多么眩目的探险或者考察的旗号。真正的探险家在这条路上或者已经走得更远,或者一去不返。纵然如此,我还是希望,能够多一些不同的文字--因为,至少,关注自己内在的小我才会有不同--就像《一个人的藏地》和《藏地孤旅》,同为一个人,却各有各的性格和精彩;而只有足够多关注每个小我的不同自己,才会有看到超越小我的大眼光的希望。我自己都没有做到的,却要求别人这么多。我是不是太苛刻了?马丽华走在路上,大约也没有自觉的要想肩负这么多文字的重任吧。那么,放下思想,随手抽出那套丛书里的《灵魂像风》,静静的读书吧。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马年正月初三,结束这一本书的阅读,印象最深的是马丽华这样的一番话:“这个世界有多种境界,且让我一如既往的远物质,重精神,避喧嚣,多沉思,终生面向优良境界,并为世界做这一方面的代言人”
  •     不喜欢文风,过于矫造
  •     原来鼻祖在这呢
  •     文字也是有代沟的..o(︶︿︶)o
  •     一直挺喜欢马丽华的
  •     因为看过这本书,阿里一定会去。
  •     不是很习惯这样的写法,对于藏区的概念也尚未建立。除了让我对冈仁波齐大感兴趣(被嘲笑为“少见多怪”)之外,唯一的八卦就是我们霍院长居然是“舞!场!王!子!”啊哈哈哈哈哈哈!
  •       十年前一本马丽华的《走过西藏》伴我十年走遍西藏,奉为圣经。现在回头仔细再看她的四部曲。反而觉得可惜,这么珍贵的早期藏区行走经历,被她写成了琼瑶小说。可惜。可惜。
      不过在这本书,扉页上,“八八”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的祝福,却变成了珍贵的永恒。可爱。可爱。
  •     马丽华虽然琐碎,但那是那个时代真实的看西藏,看阿里的眼睛。
  •     让我下决心去阿里,哪怕是高反到吃止疼片也要去的原因。
  •     好看的游记,加之又有大量的文史知识。
  •     从马丽华的书里面,很清晰的流露出她对藏文化传统的流失的惋惜之情,也丝毫不能掩盖自己对于西藏的敬畏和深情。 但是平心而论,马丽华的这本书除了经历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这一点令人失望。可以说,如果没有那段经历,这本书没有可读的价值;问题在于,有了那么多那么丰富的经历却写不出好的作品,失败!
  •     其实我看的是91还是94年出版的那本。。。。好古老,有时候觉得这么多年后遇见是种注定的缘分。。。我不适合搞科研我适合做神婆因为只在这种奇怪的想法上才有想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