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典

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9-1
ISBN:9787500219248
作者:张南庄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张南庄
[清](约公元一八六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号过路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清穆宗同治中前后在世。生平亦无考。著有《何典》十回,—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陈诗仁为之评。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题记
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
重印《何典》序
关于《何典》的再版
此出何典,何出此典
第一回 五脏庙活鬼求儿 三家村死人出世
第二回 造鬼庙为酬梦里缘 做新戏惹出飞来祸
第三回 摇小船阳沟里失风 出老材死路上远转
第四回 假烧香赔钱养汉 左嫁人坐产招夫
第五回 刘莽贼使尽老婆钱 形容鬼领回开口货
第六回 活死人讨饭遇仙人 臭花娘烧香逢色鬼
第七回 骚师姑痴心帮色鬼 活死人结发聘花娘
第八回 鬼谷先生白日升天 畔房小姐黑夜打鬼
第九回 贪城隍激反大头鬼 怯总兵偏听长舌妇
第十回 阎罗王君臣际会 活死人夫妇团圆

作者简介

自清乾嘉问世以来,两百年间众说纷纭,毁誉不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大即将关门,刘半农出版此书以自救。且作狂语:“凭你是天皇老子乌龟虱,作者只一例的看做了什么都不值的鬼东西。”因而引发一场文坛大战,被陈源攻击为“大学教授而竟堕落于斯”。 鲁迅怒而撰文:“即便我是怎样的十足上等人,也不能反对他印卖书。”并极赞此书“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 人对世间流传的不可靠话,爱问此出何典,意思是莫非大天白日说鬼话也。原因乃是清代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所著的《何典》,书中一个一个两脚行走的动物,无一属于人类,说的是鬼话,干的是鬼事,吃的是鬼饭,看的是鬼戏,怀的是鬼胎,做的是鬼官。 新版《何典》为新世纪第一部名家评点插图本。野莽指点鬼府,笑说红尘,句句幽默,字字入骨,可令国人大笑而长悲。


 何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如果要抱着研究古代文学的态度来研读此书,恐怕你会失望;但如果要是作为暑假的读物,权作消遣则足矣。故事的讽喻值得一看,自是鬼话连篇自成一家,每每遇到针砭之语不妨会心一笑;看过镜花缘的未免失望,远不及彼辛辣过瘾,于是恍悟为何只排了个第十一才子书:P
  •     这本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野莽先生点评的何典,定价二十元。不值。为什么这么说呢,本书两百余页,却是空空荡荡一片,白白花花皆纸,印刷质量倒是不错。点评本(抑或市面上炒炒作作的“心得本”)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不消花多大精力,排个漂亮的版型,挂几张精美的图片,空白的地方就让它空白下去吧,这样读者看着才舒服嘛,于是印刷成色,广为销售。近来很多在网上、口头上骂某某心得之类的话语,我也记得不清楚。从这本《何典》来看,浮躁近利之气在本世纪初甚至上世纪末叶便在书商、出版机构作祟,正如现如今的所谓教育一样,先挣钱,再考虑所贩售的货品质量。就这本野莽先生评点《何典》而言,当初在图书馆发现,书脊上赫然一行“这本书拯救了北大”,于是肃然有了敬意,特意去洗手间净了手、漱了口,方才敢从书架上取下。此书封底又如此写道:“野莽指点鬼府,笑说红尘,句句幽默,字字入骨,可令国人大笑而长悲。”看完一抿嘴,想这点评必定黄金不换,几个字占了老大的空白栏,自有其不败之道理也。及至看完,由周树人、刘半农大师之序,至海上餐霞客之跋,并未见得野莽先生之点评存在之必要性。有些续貂添足,硬做冯妇之感:明明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地方,咱非要插上一嘴,还需读者翻了白眼子在点评栏察看一通,岂不是有些实在大煞了美好风景。那古小说中所用字眼也不是现代汉语可替换解释的,在书旁另加点评而不用注释,徒增多少空页白字,便真是有了挂着羊头不卖肉,搜刮读者银钱的蹊跷了。举几例。正文P35:“哪里回报得出?”野莽先生说:“回应做汇”,这是个低级错误。不管它,再看P10,正文:“出名的孟婆汤,从不曾吃着滋味。我们难得到此,不可错过,进去吃他一碗尝新。”这段话,大抵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便能懂得。野莽先生在“他”字上下了功夫,点评道:“他应作它”。不知有何深意。正文P29:“既是黑漆大头鬼打死的,如今凶身那里去了?”点评“那”字曰:“那应做哪”。晕了晕了,这类的“点评”层出不穷。我想野莽先生也是看过红楼西游的,不知道那书中的注释,有没有逢“他”便注的,明明是明清白话小说的用词习惯,注一次也罢,注两次尚可,通书皆注,是不是把读者当弱智了?难道这个人称代词“他”到底是指鬼,指物,指男鬼,指女鬼,还是指不是鬼(不对,应该是“不是鬼”),用得找一个点评家絮絮叨叨告诉我们吗?还有很好笑的点评,不知道“句句幽默,字字入骨”是不是幽默得过于高深,反正我是看不出来。再来举例:P25,第二回开头诗中,有一句“赃官墨吏尽贪财。”先生于是在右边点了四个字:“你才知道?”我想了好久,不知道是不是冷笑话。P69原文:“托着一碗枣儿汤”,野先生点评曰:“补肾。喝了肾宝你好我也好。”P8对“奈何桥”点评:“奈何桥者,奈河上之桥也,而非奈何桥”,此点评及其诡异,不知此言所指到底是啥。还有一些明显错误的对文意的理解,谬误甚多,评点进而伤文。例子免了。怎么看着着点评像小学生搞笑作文呢,要么就是网上常见的恶作剧帖子。这一类现象不胜举。点评原是有感而点,灵光一闪拍床砸凳跳脚而评,这倒好,像是生了久病的床头佬,你要他笑,他便干干笑给你看,一点生气活力都没有。点评不精彩也罢,姑且一看,但本书中的点评却是影响阅读了,如P12拜佛的点评,就是露了后文剧情,让人没法看下去了。以上发发牢骚。《何典》原文,当然不是点评那么差劲,也许是原文过于精妙,将这高水平的点评比了下去,倘若这样,我得道歉。《何典》,清朝张南庄先生著。章回体,共十回。鲁迅赞曰“用新典一如古典,谈鬼物正像鬼间”,已道出其所旨,我自然不必多说。鲁迅先生以及半农先生均有言在先,我呢,只是依我个人之喜好,每章说一些精彩之处,令人拍案之语,权作个人心得(这年头,怎么又是心得……)。忘了说一句,野先生序中所言“不过我总觉鲁迅先生太忙,半农先生又催得紧,未顾得看完全书,急于交卷,做了一篇无非是借题发挥的杂文……”这段话,对其不置可否。本书(当然不能包括评点!)真是难得一见,雅俗具在,令人咯咯傻笑,笑而有道,不是乱笑的搞笑作品。瞅瞅看看,分明是写人间丑态,作者却正襟危坐,摆明了要与我谈鬼。告诉你“不是人,是鬼”,讲的又是人事人趣,还夹杂了鬼的特征以及鬼化了的鬼的风俗,各类精心雕琢而成的“鬼话连篇”,用“忍俊不禁”形容看书时的状态分毫不差。下面我分章写一些东西,都是笑过之后的狂言,切勿当真。第一回 五脏庙活鬼求儿 三家村死鬼出世这一回,与其他章回体小说并无不同,无非交待主鬼公的出身家事。鬼界与人界类似,也有婚娶生子之事。这阴间三家村有财主个活鬼(姓活名鬼)没有儿子,心里难受呀,妻弟形容鬼(不知道这鬼是不是复姓“形容”)就出了个主意,于是两鬼带着小厮前往孟婆庄五脏庙(脏字一定是利用了该字的多义项)求子。不负有心,活鬼老婆雌鬼便生下个儿子,取名“活死人”(这个名字实在有趣。野莽先生评说人死便是鬼,父子俩是一样的名字)。于是活鬼不太情愿的还愿造庙。本章中,活鬼性格凸现。用《孟子》原句谐音逗趣形容鬼那段,真是一绝。活鬼虽是财主,看来却比他妻弟脑子好转一点,也懂得大道理,会来事,见佛便拜,这鬼竟像家邻一般活灵活现,甚至能联想到他拜佛求子时的猥琐神情来。等得了儿子,活鬼便摆出了赖皮相,用“口说无凭”搪塞推辞,真是看着有趣,活脱脱一个建筑包工头子。形容鬼心里有东西,表现得却不像活鬼那样,不过这鬼贪图活鬼家财倒是看得出来。茅坑拉屎欺负打狗喷蛆一场戏,堪称文字中的极品哑剧,不是一个绝字可以形容得了的。雌鬼身怀鬼胎,十月生子,看不出什么性格,不知下文如何发展。第二回 造鬼庙为酬梦里缘 做新戏惹出飞来祸地保抗丧鬼在势力场上搭了戏台子,为活鬼庆贺。形容鬼出了鬼主意,要做出新戏来唱。这时有个黑漆大头鬼,打死了当地恶霸催命鬼的兄弟跑了。贪官饿死鬼借口抓了活鬼敲诈银钱,于是活鬼家属去找饿死鬼的也婆娘,方才出钱了事。催命鬼领着弟兄前来敲诈却看到一片空场的描写,可以与《阿Q正传》中捉拿阿Q那一场对比来看,妙得很。饿死鬼的贪官嘴脸还没有刻画完,本回变尽了。那婆娘私吞银子,可谓层层揭皮。由于本回涉及鬼物多,没有特别凸显的形象。形容鬼果然外强中干,遇事则没了主意。这与前文对照成趣。第三回 摇小船阳沟里失风 出老材死路上远转活鬼放出来,因屁股打烂了,便乘船回家,听说动用了家中银子便急火攻心,正巧碰上风浪,阴间的阳沟翻了船,等回到家一打一惊一冷,恰似那个贾瑞一般死得冤枉,请了鬼大夫来也救不活了。活鬼变成死鬼,这个形象塑造完毕。吝啬鬼,贪财鬼,小气鬼,胆小鬼,短命鬼,含冤大头鬼,倒霉鬼!活鬼临死以及死后的场景显然比同类文学作品中的描述高明得多。寥寥数语,坟地自现。形容鬼这时又恢复了活力,办丧事他可拿手了。第四回 假烧香赔钱养汉 左嫁鬼坐产招夫雌鬼守寡,果然觉得寂寞。因私出生了叮屄虫这么一个秽物,便去找怕屄和尚那里生长的虱子治疗。两鬼蝇营狗苟,雌鬼正中和尚下怀。之后,雌鬼因闺房空空,急急忙忙就嫁给了刘打鬼。和尚这名字起得妙极,明明是怕屄和尚,却是个老色鬼。买卵触屄,赔钱养汉,俨然成语一则。雌鬼在这里一改前几回良家妇女的形象,摇身变为思春女,真是寡妇死汉,无忌无惮。自己得了好处,嘴上还要怪罪和尚,回家又想个不停,三言两语,虚伪嘴脸跃然纸上。叮屄虫这个故事,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文,不过容易教坏小孩子。六事鬼百般应酬精通无比,当是集媒婆、军事、秘书于一身的鬼才。形容鬼权益被侵犯,当然极不自在了。第五回 刘莽贼使尽老婆钱 形容鬼领回开口货刘打鬼得了活鬼留下家财,立即蜕变为浪荡公子一条。耗尽家财,雌鬼被活活气死。临终前雌鬼将儿子活死人托付给弟弟形容鬼。形容鬼老婆醋八姐待活死人不厚。形容鬼被做官的同窗白蒙[原文为白字加蒙字]鬼叫了去。雌鬼临死,与前夫活鬼如出一辙。形容鬼虽贪些小便宜,倒也是义鬼一个,抚养起姐姐遗子尽心尽责。可惜好景不长,物是鬼非。看到一半时,觉得没有开头几回那么畅快。文字不及先前巧妙了。第六回 活死人讨饭遇仙鬼 臭花娘烧香逢色鬼舅舅一走,活死人在家中受到百般虐待,正是活死人一条。听得小儿撺掇,便弃家讨饭去,突遇野狗,不想遇到了个神通广大的鬼仙鬼救他,给了他一些丹药吃下。活死人在鬼庙中,发现恶少欲要非礼女鬼,见义勇为救鬼出了庙。这一回突出反应活死人逆来顺受以及幡然悔悟。不过将活死人与他爹相比,就是没有活鬼形象生动——大抵正义耿直的形象,不容易为人所记忆吧。群狗乱出的场景绝妙,读之若闻狗吠一般。第七回 骚师姑痴心帮色鬼 活死人结发聘花娘插叙臭鬼一家鬼,以及女儿臭花娘为母治病进庙受非礼之事。活死人救了臭花娘,两鬼便眉来眼去,等到了臭家,活死人掏出仙丹治了丈母娘的病,一来二去便与花娘定下了婚事。仙鬼催活死人前去寻找鬼谷,活死人告辞臭家。这一回中,集中把一门糊里糊涂的亲事写得惟妙惟肖。女鬼因恩托付终身,男鬼因貌决意要娶,娘家看出男鬼有才有发展前途,方才许配女儿。一场势力婚姻展开帷幕。活死人拔毛结亲,臭花娘害羞不肯拔毛,臭鬼老婆便批评女儿“一毛不拔”,绝妙绝妙,并非一般作家所能想出来,真是挖空心思,一窍套一窍,一窍胜似一窍妙。第八回 鬼谷先生白日升天 畔房小姐黑夜打鬼活死人与鬼谷弟子冒失鬼打而相识,一道拜访鬼谷。活死人学艺有成,鬼谷悄然离去。色鬼色心不死,听从手下鬼计,强抢了美女鬼豆腐西施。色鬼的老婆大发雷霆,误棒杀了豆腐西施。本回南庄先生设计了一个套索式故事结构,鬼谷先生的高妙跃然。豆腐西施这名字似乎在江浙一带甚是通行,但凡有姿色的都要这么叫了。抑或说,卖豆腐的都是有姿色的?抑或说,有姿色的都是卖豆腐的?我脑子乱了。色鬼活脱脱一个在外拈花惹草色心不死的孬货,在家里便是一团软皮囊,真是该打一顿解了气的。这一回叙述颇为平实,只是前半回的故事结构十分出彩。第九回 贪城隍激反大头鬼 怯总兵偏听长舌妇豆腐羹饭鬼听说女儿被打死,悲愤至极,想要拼命。经鬼劝解,便去向城隍告状。已升任城隍的饿杀鬼害怕开罪有权势的色鬼一家,便嫁祸给黑漆大头鬼与青胖大头鬼二鬼。催命鬼带人趁黑漆大头鬼吃醉了酒,捉了回去,再捉青胖大头鬼却被其一一打死。青胖大头鬼索性集结了鬼起义军,准备救出黑漆大头鬼。牢内大头鬼也奋力作乱。起义鬼放了一把鬼火,后与黑漆大头鬼两路会合,称王作霸谋反起事,要攻下那鬼门关。恰好形容鬼正辅佐总兵白蒙鬼治理鬼门关,阎王命其镇守。长舌妇撺掇白蒙鬼逃之夭夭,形容鬼效忠鬼王,落水自杀,变了落水鬼。起义军势如破竹,即将进攻阴阳界。全书动态最精彩的一回,很有英雄好鬼的感觉。起义的理由很鲁莽,行为也很鲁莽,正是农民起义之悲剧性所在。这帮鬼起义军真是有趣,骑的是吃文字的老虎,拿的是怪模怪样的兵器,一齐杀将过来,起的是鬼义,杀的是鬼贪官,不管它结果如何,杀起来真是爽快无比。这黑漆大头鬼,大概是《水浒》中李逵(要么是李鬼)演化而来的,写鬼却比写人多了一分情调。第十回 阎罗王君臣际会 活死人夫妇团员大头鬼攻势凌厉,阎王张榜征集能士。臭花鬼在难民潮中和家人走散,偶遇罗刹女,又巧遇活死人。活死人一行几人前去应聘。活死人等杀败了大头鬼起义军,各自领了封赏,与臭花鬼完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最精彩的一回!理由:野莽先生的评语也逐渐清晰可看了起来。这一回可着实令人遗憾。好端端的活死人,最后也不是沦为了鬼王的臭奴才,命运又要和他的父亲活鬼一般了。通篇侧面描写活死人的奴态,回头再想想那伪仙人的劝化之言,更感到悲由心中来。本回中气势磅礴,讽喻绝佳,看似褒,实则痛贬,看后令人抚掌长叹:好一个活死人——甘心做那贵奴才,可不是活死人怎的?耗时八小时,总算是看完了书,胡写了一点东西。照例要总结一下的:《何典》净是鬼言鬼语,谐趣自然,极其精妙,并非一般大脑可作。写此鬼不忘顺带讽彼鬼,真是一言二鬼,乃至一言群鬼。无心成章,便要扎得那鬼神子寒冷心口凉;故意而言,就是想让世间这不善之人汗充栋。张南庄者,鬼间鬼才也。
  •     如果用一句话介绍,那是清朝张南庄先生首次把“单口相声”汇成文字记录的先河。我喜欢听郭德刚单口传统相声,如说书先生般可以说上三天的故事,噱头比比皆事,另人忍俊不住。何典几乎半白话文的单口相声,又名《鬼话连篇录》,是刘半农先生在北大快关门时编辑再版,热销的钱拯救了北大。这好象《人民出版社》快关张无奈之下出了《木子美》一样,造到社会名士的啐骂。现在看来,那书中鬼的故事如此热闹,文字如此淫秽恶心,故事简单平淡,却让人读而不厌,却是此书的独特卖点。书中有如外号大全,偷馒头的狗叫“急屎狗”,造反的鬼是“黑漆大头鬼”,武器都是“两面三刀”,“班门弄斧”,坐骑是“衣冠禽兽”等等,看的人不由笑口常开,主角“活死人”是“活鬼”的儿子,后来生了一双龙子叫“活龙活现”。简直是清朝的哈里波特。作者张南庄先生江南乾嘉年间邑中十位怀才不遇的高才布衣中的老大哥,据说此人岁入千金,全部购买善本藏之,曾经写过编年诗书稿十多本,后来光绪年头内乱中全部烧毁。只留下这本张先生写着玩的《鬼话连篇》(又名《何典》),他看不上此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属上。在这里,不想说什么“以鬼欲人”,什么“深刻比喻”,那些都被鲁迅和刘半农在序言中说了,只是想告诉大家要听得懂过去说书人的方言土语,要听得懂郭德刚的传统相声,看这本书就对了。想想这种随便一挥笔就写出本单口相声的雅士如今没有了。过个百年,有谁还知道我们现在的惯口俗语呢?今后有时间,我一定把这书改写成现代白话版的单口相声给郭爷寄去。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
  •     好玩
  •     真乃辛辣之笔
  •     高中时读的,今天读琉璃厂看到这书的传奇故事,过了一会才想起是那本怪异的书
  •     高中时代读到的奇书~
  •     1.方言写作,吴地方言有特色,值得当地语言家研究;2.修辞手法,比如点上一把无名火,冒失鬼、色鬼、大头鬼都活灵活现,令人捧腹;3作者借助鬼世界暗讽人世界,妙在语言和修辞两种,看本文不是看故事是看世相;不是鬼头鬼脑,是看人心人性。
  •     15年前,我们初相见
  •     一本无聊的书 老生常谈 陈词滥调 该邪不邪 一点鬼气都没有 只是作者知道这些 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拾得篮中就是菜,得开怀处且开怀。
  •     灯光下的银黑封面泛起了阴森森鬼火青。⊙▽⊙。读得酣畅淋漓,好似鬼梦一场。。。
  •     读了以后感觉受骗了,实在是很奇怪的书啊。
  •     没笑...
  •     奇书一本~
  •     文笔犀利,暗骂的酣畅,果真令人读了大笑而长悲。
  •     出版社囧了点,书还是不错的
  •     写的还行,方言比较生动,有表现力;多了一些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类似的用法,比较有意思;把事或物人化,有点神话思维的特点,也比较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     爽快
  •     那天装病从学校溜出来。或者我还做了点其他重要的事,不过不记得了,之后在新华书店罗嗦了一天,就是这本
  •     人鬼殊途?万贱同悲
  •     嬉笑怒骂 好不快哉 给它想了另一个名字,活死人历险记 哈哈哈
  •     一本奇书 语言粗鄙活泼 故事也蛮有意思 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对封面上"这本书拯救了北大"好奇才去看的 看完了觉得北大也太好救了呵呵 以鬼写人 讽刺社会 但是总觉得缺乏深度和新意 这个版本阵容最强大 但是评注真的不敢恭维
  •     格调不高,后半部崩坏
  •     清朝上海人写的,怎能不捧场? 即便是现在去阅读,仍然能从不同的鬼身上看到当世许多人的影子
  •     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单口相声
  •     读得是古本竖体
  •     这本书的封面的广告推销倒做得好“这本书拯救了北大”,呵,太吓人了,直吸引人想去一睹其真容探个究竟,倒是应了鲁迅先生在序里说的大实话“既要印卖,自然想多销,既想多销,自然要做广告,自然要说好,难道有自己印了书,却发广告说这书很无聊,请列位不必看的么?”书里讲的虽是鬼事鬼话,又何不是人世百态,借鬼说人是也,妙语妙哉,岂不捂肠大笑拍手称快。野莽的点评显得多余了,而且好多都是很傲娇的,明明很简单的一定要跳出来说上一说,把读者当成什么了,这都看不懂的话,还不如不读了,岂不卖弄做作自作聪明了,很不讨喜,自娱自乐我也不觉得有多好笑。为什么拯救北大还是不明,有空得去把那段时间的事找出来消化消化了。
  •     以鬼话道人话 以鬼事道人事
  •     非常可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