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和他的主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2
ISBN:9787532730117
作者:[捷克] 米兰·昆德拉
页数:169页

章节摘录

  第六场  主人 我的遭遇在继续,结局是很可怕的。是一场遭遇所能有的最坏的结局……  雅克 一场遭遇最坏的结局是什么呢?  主人 想一想  雅克 我想一想……一场遭遇最坏的结局是什么呢?我的遭遇,先生,也是远远没有结束。我失去了童贞,我发现了最好的朋友。我太幸福了,就出去喝了个烂醉,我父亲痛打了我一顿,一支部队从当地经过,我一气之下参了军,打了一仗,膝上中了一弹,人家把我放在大车上,在一个破旧的小屋子前停下,一个女人站在门口……  主人 你已经给我讲过了。  雅克 您还要打断我?  主人 好好,继续讲。  雅克 不讲了。我可不愿意老是被打断。  主人 (生气地)好极了。我们继续走一段路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呢……仁慈的上帝啊,我们怎么没有骑马?  雅克 您忘了我们是在舞台上。舞台上怎么会有马!……  主人 为了一个可笑的戏,我得徒步走路。虚构我们的大师原本是给了我们马的!  雅克 当太多的在师虚构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面临这样的风险。  主人 我常常自问,雅克,我们是不是好的虚构。你认为人家很好地虚构了我们吗?  雅克 先生,您这个“人家”是指谁?是天上的那一位吗?  主人 天上写着我们的故事,地上才有人写,我纳闷,他究竟写得好不好。起码他还得有点儿才能吧?  雅克 如果他没有才能,他不会写的。  主人 什么?  雅克 我说如果他没有才能,他不会写的。  主人 (大笑)你刚刚证明你不过是个仆人而已。你认为每个写作的人都有才能吗?有一天来拜访虚构我们的大师的那位青年诗人怎么样呢?  雅克  ……

内容概要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书籍目录

1 一种变奏的导言
2 雅克和他的主人
3 关于变奏艺术的变奏
4 戏谑性改编
5 关于剧本的作者按

编辑推荐

  最细腻真挚的文字,最鲜明震撼的观念,让您深切体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独家中文简体字版权  ·北京、南京、上海翻译大家联手  ·作者特别指定、根据2002年最新修订法文版全新翻译  米兰·昆德拉(1929- )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一直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本书译者郭宏安,著名译作还有《红与黑》(司汤达)、《恶之花》(波德莱尔)。

作者简介

《雅克和他的主人》是昆德拉颇有影响的戏剧代表作,剧本完成于1971年,先后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搬上舞台,被公认为当代戏剧杰作之一。
《雅克和他的主人》这部剧作改编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小说《宿命论者雅克》。故事从雅克和他的主人的漫游经历开始,主仆二人在途中不但对当时社会的流行话题,从宗教、阶级到男女关系、道德伦理,不断加以反思和辩论,而且以调笑的口吻讲述了各种各样的趣事。这些应接不暇的主题、层出不穷的插曲,以及大量涌现的离题发挥,使整个剧本情节错综复杂,也构成了阅读剧本的最大乐趣。

图书封面


 雅克和他的主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最近看书。因为网络的不便基本上就一直呆在图书馆。有很多大家都看的书已经烂到我都不忍去读。于是看到一直没人碰过的《雅克和他的主人》。米兰·昆德拉。冷静而清醒的目光,然后把小说把一切都当成笑话写到故事里。作为戏剧代表作到底又如何呢。说起来,也许就因为是代表作,我的感觉是超过了某些小说。原作据说是别人写的,他只是一种变奏。作为变奏,自然要求作者有极高的水平。一开场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雅克:我们从哪里来?(指身后)我们就从那边。雅克:我们到哪里去?(嘲笑地)你们知道你们往哪里去吗?所有人都不知道往哪里去。这个问题自然也是首尾呼应着。在剧本的最后,用一个玩笑般的真理回答了这一切。对于我这个文艺理论不好的人,看到的是很多好笑的荒诞。然而还是觉得,其实世界也是这样的。三个人他们那交叉的故事,构成那荒诞的命运的脉络。
  •     读书时想看昆德拉的书,终究都是翻了几页没有看成,这次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的是序言中的这段话:“陀斯妥耶夫斯基令我反感的东西,是他的书的气氛;一个什么都变成感情的世界,换句话说,一种感情被提升至价值和真理的位置”,这是我必须要弄明白的,什么是昆德拉的真理,还有这是一部三幕剧,出于对戏剧的偏好和对变奏概念的偏好,我相信好的变奏可以胜于原作,我读了这本书,结果却和我之前所预感的一样,有那么点糟糕,也恰好解释了我之前那些书没有读成的原因,我确实不是昆德拉的读者。故事本没有错,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哲理本没有错,即便是那个天上的人也依旧如故事所说的行使着他的权力,但这种抽丝剥茧,说的好听了,应该是抽筋扒皮所谓的变奏的做法,这种表达方式确实使一切都丧失了原有的意义,就像所有的哲学论题归终到最后都是关于“死亡”,人无非一死,难道哲学就丧失了其意义?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人人都超脱了去寻死,问题就在于我们本身就都是矛盾体,哲学辩来辩去所阐述的就是这些矛盾,这才是我们的人生,而不是有了个终极结果,我们就可以一路向前,走向结果了。在剧中,人物成为了真正的木偶和脸谱化的人,昆德拉在走一种文学的极简主义,莎士比亚那些大段大段的抒情诗显然都是啰嗦和唠叨,但极简主义用在表达人性的文学上似乎有些行不通,那只会使人物成为一种表征,而不是真正的人,有情感有血肉之躯的人。所谓人心是肉长的,只要你的心脏在跳动,那你就无法逃脱喜怒哀乐这些人本性的情感表达。人并非都如剧中所说如此简单地生活在这世上,一切都在周而复始地循环,不单故事在循环,历史在循环,但人在进化,我们也许进化了某方面的同时退化了某方面,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故事。人的灵魂,活着的驱动力,无非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对每个人公平,毫无权贵低贱之分,但有一件事是事实,我们都是造物主造物的产物,我们都是不同的,我们在有限的空间和能力下构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的思想深度,情感波动,没有人能真正确定走进任何人的内心,我们只能说走近,所以对于陀翁笔下的角色,我们也只是信以为真他真正走进了那些角色的内心,而人性是想通的,所以我们从中产生了共鸣。还有共鸣的程度,我们仅非因为这个故事的共鸣而产生感动,冷眼旁观是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但永远无法使人真正走入事物的核心。我们是高等动物,有思想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深度,以及生活的经历,这些取决了我们共鸣的程度。否则我们的阅读和审美将永远停留在童话和具象画阶段。哪些东西使我们大笑哪些使我们哭泣,哪些使我们想笑却笑不出,想哭却哭不出,那些内心的震撼绝非这样一部冷眼旁观的三幕剧所能给予我的。尤其是最后的向前走,一种看似看穿世态的消极的态度,并非是我们作为一个观众所需要的,并非所有故事都只是在告诉我们“生活在继续,苦难永无止境”。虽然陀翁的大多数故事也都在讲述一个故事,而且通常有令人伤感的结尾,也并没有指引什么方向,但重要的就是那种灵魂上的深度共鸣。其实在这世上我们有没有行路的方向并不重要,恰恰生命因为未知而精彩,也许前面有惊喜有彩蛋也有死路,我们从未因为终点是什么而放弃行走和欣赏旅途风景的权利,同时我们需要的是不孤独,无论那是从现实中还是书中或是其他任何方面。而这部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生是无趣的没有方向而且是没有意义的,而将一切都表征化的后果就是将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而事实恰恰相反。正如雅克和他的主人无法分离是有其原因的,相反雅克和他的主人如果必须要分离也是有其原因的,上帝不做绝对的事情。而且上帝不会告诉你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如果昆德拉在这里假设了一个上帝的话,那他和陀翁的上帝即便是一个上帝,但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那种存在感是不同的,一个是存在的但存在地毫无意义,一个可以是不存在的但作为虚幻的存在可以给人带来信仰的意义。人总是在觉得犯错或是良心上过不去了才去寻求上帝,而事实说明人自身有那种犯错或渴望被救赎的意识,所以虽然他寻求的是上帝,救赎靠得是自己,他自己就是他自身的上帝,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上帝,由信上帝本质上成为信自己而自己以为那是上帝的作用那是宗教的魔力。无论我们的人生在随波逐流中消逝还是在风口浪尖戏逐,我们作为和上帝同为人类同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而存在。最后一篇作者按的结尾很有意思,但女人绝非善变,要变变的只是环境,在说女人善变的同时,请看看自己是否变了,若大家一起在变,那很好,如果你说你没变,那请回到你们曾经相遇的那个原点去证实一下,如果一切还都回得去。
  •     读这个剧本,放任意识中跳跃昆德拉式的节律,体验一次一次打破陈规的惊喜。他打破了现实世界与心理世界的界线,使现代时的人物与回忆中的人物互通。他打破了局内人与局外人的界线,使戏剧中的人物与舞台下的观众互通。他打破了创作者与被创作者的界线,使剧本中的人物与虚构了他们的大师互通,也与我们观众互通。他打破界限的界线。……我不禁怀疑,今敏在《千年女优》中的表现手法借鉴了米兰昆德拉的混乱天才。我又不禁渴望,能找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把这部戏剧演绎一回。将来,一定会有机会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小说的形式,舞台剧本的形式,被米兰昆德拉玩坏了。嘻嘻。
  •     詼諧、有趣,字裡行間散發著“人類一思考,上帝即發笑”的油墨香氣。舞台上“過去”和“今天”的模糊界限,回應著昆德拉不同作品中的“重複”一說。對劇本的改編,是一種“變奏”——這應該成為我一段時間內解讀話劇的視角和工具。
  •     昆德拉以狄德罗小说《宿命论者雅克》的主角为人物,重新变奏(演绎)为这本戏剧。“所有地上发生的事情已经被重写成百上千次。人类的历史反复被重写,人们都不知道他们是谁了”这是雅克的台词。他和他的主人发现无论人(命运)朝哪里看(发展),人类故事的结局都是重复,重复是抵达命运边界的方式。但无论是否抵达,人都不能停,要往前走……(导言看得出昆德拉挺自恋的)
  •     
  •     有趣的故事。
  •     读昆德拉的每一种形式的作品,都能看到新的东西,他在创新上永远孜孜不倦,但背后总有一个不变的政治背景。在捷克那个不能自由呼吸的时代,小说给了他自由。这部向狄德罗致敬的三幕剧,内容借自狄德罗,却最终却仍充满昆德拉的气质。
  •     三幕剧,文字很少,但是台词很耐人寻味。
  •     喜欢序言部分!可收藏
  •     精绝!无需多说。想看《宿命论者雅克》。
  •     形式值得借鉴。内容上不是很能get到这个宿命论者雅克的点。每个人/每组人的命运都是相似 是重复的变奏。
  •     米兰昆德拉在这剧本里用了空间重叠,光读剧本比较难感受到,但是如果放在剧场里,会特别的精彩!大爱
  •     这部让昆德拉自诩为「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的戏剧,意外地没有赢得多少中国读者。一种变奏和重复的艺术,对彼时政治社会常态和肮脏本质用戏谑的口吻叙述的艺术,被打断和被交织的,永恒的昆德拉。
  •     原作我没读过,但这本戏剧非常有意思,开篇就让剧中人向观众问好,将戏剧的现场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     哈哈哈哈
  •     有趣。
  •     不余遗力发掘和展示创作的可能性的。
  •     我要去读宿命论者雅克= =
  •     一九八一年七月,昆德拉在巴黎这样写下他的忧伤: 仆人和主人穿越了现代西方的整个历史。在布拉格,这个伟大告别的城市,我听见了他们远去的笑声。怀着爱和焦虑,我依恋这笑声,正如人们依恋脆弱的,要消失的事物一样,这些事物已被判决。20161130。
  •     比喻好巧妙
  •     当然还是郭老师的译本好。
  •     欲知18和20世纪「朋友」和「女人」有何不同,翻翻这个剧本。
  •     没有读过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但作为昆德拉向先辈的致敬之作,尽管是戏剧,却一点也不隔。
  •     2008-112
  •     还比较有意思,不太熟米兰昆德拉和捷克和俄罗斯的那段历史以及狄德罗。补课。
  •     最喜欢的一本
  •     神 人 路标都永远不会原谅诗人的平庸。
  •     有意味
  •     昆德拉是被装逼的,昆德拉的文字是有魅力的,跳耀的思维让我们看到雅克和他主人折射的阶级矛盾斗争危机,未来。在哪。
  •     居然真的是戏剧,。匆匆阅过,还没有抽时间看狄德罗。。
  •     不太看得懂剧本。但导言里对于小说的那些描述还是让我很喜欢。“小说怀疑世界让我们相信的东西。”
  •     挺好玩的,玩味重了点
  •     昆德拉用大篇幅的文字为自己辩解:宝宝这才不是改编什么的!是变奏!是变奏!!是变奏!!!并且他还执拗地不许别人变奏它。这确实是天才会说的话。
  •      看到喜当爹那一幕笑了~~
  •     好棒的剧本!虽然没看过狄德罗,雅克与朋友的女友偷情以及主人背朋友背叛那一幕精彩极了(啊,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记忆力,人物名字真是过目就忘)变奏什么的真有趣
  •     冲着昆德拉的名字去读的,相较于《生轻》的难懂,本书节奏轻松,对话幽默,剧本式的结构令人读了就停不下来。当时阅读欣赏水平还比较低的我也看能看得津津有味,推荐一下。
  •     当你重新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好像再重读过去的自己。米兰昆德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剧本,大概是因为看不懂的缘故。。。
  •     有时候在想一个作家不同寻常的部分跟他的经历或许有关,有的作家更表现在自己跟自己打架,有些表现在情感跟理智打架,昆德拉很多是世界跟人的自由本性打架,可能跟布拉格被占领有关吧。书中,第一人称和旁白的跨界对白很有意思
  •     想跳脱出普遍的循环,寻找变奏挺好玩的。
  •     这是我课外唯一读过的戏剧,必须承认我更喜欢舞台上戏剧的声情并茂,虽然读文字并不影响我对作品的想象、歪歪和奇异的解读,但我仍然坚信好的戏剧演员团队可以演绎出别样的舞台效果。本书里的许多台词都很经典,也许就是许多网上流行语的源头呢。
  •     好玩
  •     开启一个无法改变事情发展方向的上帝视角 补个狄德罗
  •     1月5
  •     变奏初识,感觉眩晕
  •     我认真读的第二本戏剧,第一本是《雷雨》。
  •     读的第一本戏剧剧本,荒诞不经,黑色幽默;作者无意为观众制造惊喜,也不像讲一个异彩纷呈故事;只是用两个荒诞的人物的对话和过去场景的重现来呈现内容;人物的语言也很夸张造作,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当时的文化形成浓浓的话剧腔;读过剧本却一直无法想象出剧中人物的形象,想来还是自己见识短浅,想象力缺乏吧;永恒的问题,无尽的轮回,可能我的三观和昆德拉的很接近吧!
  •     读米兰.昆德拉是从小说始。然而,昆德拉戏剧写得比小说好,评论写得比戏剧好。他爱十八世纪,毋宁说他爱十八世纪的狄得罗,又毋宁说他爱狄得罗的《宿命论者雅克》。
  •     在艺术里没有什么比一个矫揉造作的低能儿手握大把金钱所造成的破坏更具灾难性了
  •     小说是一种消遣,戏剧是另一种小说的复现。英国人对戏剧的热爱深刻的影响了从奥斯汀到毛姆的几个世纪的人,布拉格亦然。老城和城堡区随处可见的剧院证明波希米亚人的音乐和戏剧鉴赏力。昆德拉痛恨布拉格之春,但是这部戏剧几乎看不到反苏情绪。为什么?捷克的民族意识就是在文化骄傲和军政羸弱错综复杂的结果。杰出的捷克人不像捷克人,更像是法国人,捷克人的灵魂被泽巴尔德这样的外人刻画得更清晰。
  •     20160504,首先这是我看的第一个剧本,以前老是觉得剧本靠着多费劲啊,那么多名字旁白的,现在还好,不那么怕了。听我讲!有一天,鞘和刀像捡破烂的一样吵了起来。刀对鞘说。亲爱的鞘,您真是一个荡妇,每天您都接待新的刀。。鞘回答刀说。刀,我亲爱的,您真是一个淫棍,每天您都换鞘。。活生生的一个段子啊。
  •     跳脱在剧本之外讲故事,又立在剧中通过人物对话来自嘲。这样剧中剧外的跳脱,可爱又难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