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馬特遺書

出版社:印刻出版有限公司INK
出版日期:2006-9-29
ISBN:9789867108791
作者:邱妙津
页数:195页

内容概要

邱妙津,台灣彰化人,1969年生,1991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1992年12月前往法國留學,1995年6月25日在巴黎自殺身亡,享年僅26歲。邱妙津多方面的才華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充分顯現,曾以〈囚徒〉獲得中央日報短篇小說文學獎,並以〈寂寞的群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新人獎。除了寫作,邱妙津還擔任義務性的心理輔導工作、雜誌社的記者,同時拍攝了一部長度三十分鐘的十六釐米影片《鬼的狂歡》。
1995年6月邱妙津驟然辭世讓台灣文壇一陣驚愕,隨即引起一股同志文學的討論風潮。同年10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書中的「拉子」、「鱷魚」等詞也成為台灣女同志襲用的自我稱號。1997年2月台灣同志首次舉辦十大夢中情人票選活動,邱妙津獲得女同志夢中情人的榜首。2000年9月,她的遺作《蒙馬特遺書》不但在上海正式授權出版,也由前衛導演魏瑛娟搬上舞台,這都證明邱妙津作品的影響之日久不衰。她的主要著作有《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鬼的狂歡》等。

书籍目录

见证
第一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第六书
第七书
第八书
第九书
第十书
第十七书
第五书
第十一书
第十二书
第十三书
第十四书
第十五书
第十六书
第十七书
第十八书
第十九书
第二十书
见证

作者简介

此書於邱妙津自殺次年問世,相隔十二年,重出新版將增加原書未及發現收錄的「第十五書」、「第十八書」、「第十九書」內容近萬字。
邱妙津最後的書信體小說。從此她保持緘默。她曾誓言用一生來證明自己的美與愛,也以人生終程在異鄉展開瀕死跋涉放出愛與美的憂傷凡花,永恆回歸了藝術家與愛人者身份。
相反地,
我的人生是由不忠走向忠誠,
她的人生是由忠誠走向不忠,
這些都是我們各自生命資料展現的歷程,
只是在這歷程交錯運動的瞬間,
我脆弱的人性爆炸了,
我這個個體無聲無息地在天地間被犧牲。
一切都僅是大自然。
絮,我是個藝術家,我所要做的,就是去體驗生命的深度,去了解人及生活,並且在我的學習與創作裡,表達出這些。我一生中所完成的其他成就,都不重要,如果我有一件創作品,達到那個目標,我才是真正的不虛此生。
作為邱妙津最後一部小說作品,本書不僅是一部充滿豐富哲學思辯過程的創作,更是作者以最後生命與濃烈情傷鍛鑄、並向世界告別的懺情書信;既蘊藏自畫像的況味,更刻畫了一個年輕女子在異國落寞孤寂生活中的夢想追求,以及脆弱生命底下充滿無限可能的愛與執著。


 蒙馬特遺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0条)

  •     這是一本非常深澀自我的書,要跟著邱妙津專牛角尖的思路才能看下去,字裡行間強烈的愛與恨,太濃厚。所以我老是浮出來透氣,斷斷續續的一個月才看完。較及前書鱷魚,對於性向的問題已然克服,她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本質了。這次的問題是愛情,這裡zoe更像是個討厭的獨裁者,自卑與自戀極致的存在在她的身上。因為知道自己纏繞在這樣一種情緒中,所以寫字,使勁的想要梳理清晰好讓自己不至於溺死在這種怨天尤人的感情裡,她要跨過這道坎,活下去。書的最後貌似光明了,但,遺憾的是,一個月後,邱妙津用一把水果刀插進自己的胸膛,心臟,魂歸蒙馬特。
  •     清晨醒来。在十一月的巴黎。床头放着一位台湾朋友送的《蒙马特遗书》,他讲,书是邱妙津写给一个叫絮的女生。记录着她和絮在巴黎的林林总总,语调热烈激荡慷慨缠绵。写完此书,邱妙津戳胸而死,她的激烈把自己推向高度的暴力和自毁。想来,若我是她身边的女生,亦会离开。十一月的巴黎和三月的巴黎风景有异,人亦不同。在北大现当代建筑史课堂上,老师时常提起这座城市,华美沧桑。我仍爱它,可没了当时的欣喜和热情,只是暗暗生出一种懒散的眷恋。我甚至提不起劲来去枫丹白露,很长时间以来只是呆在Ritz靠阅读以前的书信打发日子,往日的一切不断像幽灵一样浮现在我眼前。我最终的结论是:太多了,我得到的太多了。对一个人的命运来讲,我得到了太多的善良,这让人抬不起头来。
  •     我得说,这是一本好书。打开第一页时,由于文字中透出对爱情的执守过于炽烈,读起来有些喘不过气,但也正因如此燃起了我对这份纯粹最终结局的期待。作者是一个有着精神洁癖的人,哲学的思考方式成为作者彻底看透爱情本质的工具,难能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向世俗生活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坚持着灵魂与肉体、自我与主动的高度一致性,正如书中作者描述轻津那般,非每个女人都能像轻津这样经历过完整、丰富的人生,且能脱落一切凡俗的迷障与羁绊,拥有一颗如此自由飞翔,晶莹剔透,洞穿真实的心灵…… 书中每一句对爱情观念的哲学阐述,都能引起我良久的思考,她帮助我看清爱情的原本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情感和特征的最真切定义,这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曾经对朋友讲过,读过三毛,就会明白,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看的足够透彻,又不愿意孤寂苟且的活着,那死亡是最好的解脱。对于,作者邱妙津,我仍怀同感。我是个世俗的人,但对她们这些不愿坠落已千疮百孔的现实中的人总是怀有敬意,想象着自己也能将世间苍凉看尽的同时也能保有这份最原本的心。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看英文翻译的似乎更烂
  •     因為去了解北一女的自殺事件而看到這本書
  •     太傻了。
  •     你太认真,太诚实。不如浑噩,不如麻木。
  •     和太宰治一样。或许这样的人。死才是一种解脱吧。
  •     眼前的世界太狭隘,爱爱情胜过爱自己和对方。
  •     祝您安康幸福
  •     最狂暴的爱往往也是极端的恨怒,在年轻尚飘荡的人性里,为了爱,我们总是不断伤害,不吝严苛的自毁和惩罚。
  •     神经病啊!
  •     看完之后觉得有点后悔。吓死喵了。。。用着绝对理性的哲学思辨去剖白绝对不理性的爱欲其实是件很恐怖的事,这必然导致自我认知失调和强烈的对现实的失望,最后只能以死来保存对生的热爱。。。
  •     期待很久的书,希望当当以后多多引进INK出版的书
  •     如此潔癖自戀狂暴的生命
  •     理解不了作者激烈且偏执的爱
  •     推薦這一版,不喜歡廣西師大版的,腰封和介紹都在搞噱頭,並且讓人覺得不舒服。 看了一下評論,無奈。 不喜歡,可不可以對作者抱有最基本的尊重。
  •     两本书对照着看
  •     2016.3.2 半夜读完鼻头酸酸的,被爱情伤害得太深的作者以生命像《哈德裏安回憶錄》内的少年和《亚历山大大帝》宣誓忠于一桩永恒之爱 从开始的声嘶力竭 到文末的回忆缠绵 作者彷佛喝醉了酒 跌在一场枯槁的爱情中
  •     怨气 怨气 还是怨气 每一篇都读不下去
  •     我不喜欢这些文字,却不由自主哀悼那一个心思敏感为爱不顾一切又深深为爱所伤的女孩。 书信中的文字风格让我想起在书店买过的萌芽和新概念作文,企图借由那些还稚嫩的文字去探索我的心灵,后来在成年的我看来全是无病呻吟。 那些孩子没有错,她们尝试去与自己对话。我从这些我并不喜欢的镜头里打望过世界,它变成了我青春的一部分。 妙津也许是那些懵懂少年中的一员,也许只是历史长河里浮沉最终被牺牲的一只蝼蚁。她有想要好好地去爱另一个她,哪怕没有了她自己。她在努力地接受自己,也努力地争取别人的接受。她多么敏感。渴望爱,又害怕受伤。受过伤,却还是要爱。可是在那个年代,这一份爱总是背负着太多的无奈。可同时,她又太软弱悲观。太过爱别人,不够爱自己,以至于深沉的爱变成刻骨的恨。 留下一些话,给那些曾经孤独和正在孤独着的心灵。
  •     這是一本靈魂要足夠強大才能讀的書。
  •     自深深处。不顺从,也不改变,只问为什么。
  •     繁体字,竖行,读顺了才行。
  •     不要被欺騙,她早已必死無疑。
  •     一段關係,需要兩個人共同的努力。她自己從不改變,戀人的離開也情有可原。自我陶醉。
  •     一个重度抑郁女同生活爱欲的深度自白…太深沉T_T读的人都有点不轻松了o(╯□╰)o
  •     纠结而抑郁
  •     恶魔的私语
  •     生与死,深情而痛楚的诘问,或许沉浸后的超脱,是最完满的流离。
  •     你不得不感动 因为这股真实
  •     抱头痛哭……
  •     说实话不喜欢这本书,作者有点zuo,怪不得最后把自己带沟里了……可能文艺的人执念也比较重
  •     如果你活着,那该多好。
  •     除了不誠實之外,我們別無所懼。爱好复杂。
  •     「『愛』要經驗的是全部的人性資料,或隨機的部分資料,包括自身及對方生命裡的人性資料,我們別無選擇,除非不要愛。」
  •     有些片段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读出了声,读着读着就想到自己的感情,忍不住感同身受,然后泪如雨下
  •     真正打动我的不是她近乎呓语的表白与忏悔,而是她和小咏在日本有烟火气息的街道上骑行,是她在火车上点了一支烟问自己还能如何变换形式地爱絮。将生命献给永恒之爱,这是多么自私的伟大梦想。
  •     那是一顆生了病的靈魂在纏綿病榻之際捶心泣血地剖析自己的心理,表達對生命對藝術的熱愛,還有對自己對愛情對整個人世間的悲憫……很不幸,我也生了同樣的病;很幸運,我讀了Zoë留下的字句……
  •      我有些傷心,讀到這樣的作品。所有問題的不能盡述,全在被否決以後。我知她意圖,明她愛意,不是沒有愛的歸宿,是愛的負重太深,沒有生活的情趣讓我們時時刻刻感覺都在赴死。不能怪絮也不能怪自己情感的皈依,反正那些不好的情感處理讓我每每讀到想落淚。我們不能談藝術,不能勉強自己對這個世界抱有希望,所有的消極都是來自於內心最底端的感受,為甚麼選擇在二十六歲死去。我想也許死去是對內心那些空白問題最完美的回答。也許理想的國度裡不存在生也不存在完美的和諧,每一次愛欲的湧動都是閃瞬的煙火,也只能自己完成它。
  •     信这种东西,写了最好不寄,寄了最好不登,登了最好不出;隔五到十年看过去,会情涌而哭,隔二三十年看回去,会莞尔一笑。
  •     我實在是吃不消
  •     重读,但更多感觉到一些肉麻。身体写作的典范,或可说用生命去写作,写作真实的典范。这样的代入感是其他的小说所难以给予的。“我”,双性恋,爱得热烈,更接近于一种男性的索取的占有的欲望。我将爱情比作“意志”,爱欲、性欲、死欲结合为一。爱得深切,表现为责骂而不是体贴。絮的离开是必然。这样的爱情必然灭亡。小说中则描述为“我陷入了必须爱你的命运”。不肯放下。爱不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么?
  •     命懸一線間與命中注定沒有區別
  •     “人世間什麼樣的愛情關聯都不夠可怕,生活、身體或其他鍵結方式的長久關聯都不夠可怕,唯有這種『發源性』的靈魂歸屬(甚至是『孕育』)的關聯,才是最可怕,最磨滅不掉的……『忠誠』不是一種被動、消極的守門姿勢;『忠誠』是來自生命內在完全的完全打開與燃燒,是一種積極、意志的熱望,需要全然的自覺性及實踐性。”
  •     我选择酒神,选择狄奥尼索斯。
  •     极端且矛盾,那种愤俗感啧啧啧。反感。
  •     书信体,或者说都是别人搜刮来的寄给爱人的遗作。蒋勋说这是"死亡美学"。
  •     在诚品书局买的第一本书 读完反而顿悟很多 希望自己能够走出这些文字 不管是她的还是自己的
  •     小咏,我所唯一完全献身的那个人背弃了我,她的名字叫絮,连我们三年婚姻的结晶,她所留在巴黎陪伴我的兔兔,也紧接着离开世间,一切都发生在四十五天里。此刻兔兔冰凉的尸体正安静的躺在我的枕头旁,絮所寄来陪我的娃娃小猪就依偎在它旁边,昨夜我一整个晚上抱着它纯白的尸体,躺在棉被里默默嚎泣…… http://tieba.baidu.com/f?kz=12900596
  •     人生中看的最艰难的一本书,持续了半年,难过的看不下去无数次,哭过好几次。
  •     不太能理解
  •     好书,陪我度过一个长夜。在温情深处,酝酿多少的酸涩,在自我牺牲之中,隐藏著多少绝望,又有多少恨意夹杂在爱意之中。我害怕我会爱你直到我们死去。
  •     这是在心的深沉底部和孤望内里里和自己虚构的「大人格」说话。
  •     从第二十书看起 翻开看到太宰治 就知道作者最后会决绝赴死了 这种炽热的感情没有经历过 所以无法产生共鸣 甚至觉得这种感情绝望得可怕 只能一声叹息有才华如她 走得太可惜
  •     物极必反。有时候爱,哪怕再纯粹再激烈,也要学会退后一步,才不会吞没,才能共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