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看建筑

出版社:祁嘉华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01出版)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60842066
作者:祁嘉华
页数:198页

章节摘录

插图:在内地,以街道而著名的城市很多,像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西安的东大街等,街道的名气几乎与所在城市的名气旗鼓相当。在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四方街的名字代表的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整个少数民族地区。不管是省会城市昆明,还是远近闻名的大理、丽江古城,就连群山环抱之中的巍山、沙溪那样的小地方,甚至像香格里拉那样交通不便的小镇子上,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名字。显然,“四方街”已经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共同拥有的一种人居环境,分布极广,影响极大。共同的名字,说明“四方街”曾经具有着共同的功能,发挥过同样的作用,承载着相同的历史和文化。四方街的地下全由五花石砌成。无论街道曲直长短,宽窄高低,全部以石作基,给人一种坚实,永恒的感觉。五花石是从当地山上采来的,石头中包含着五种色斑:红、白、紫、蓝、黄。因为年代久远,古往今来,在千万人、亿万次的踩踏磨砺之下,四方街上的五花石已经没有了棱角,表面有光,但并不滑溜,用手轻抚,有一种冷冻的油滑感。这种石头铺成的街面不仅别致,还具有很好的防滑作用,远远看去,仿佛是一种具有艺术属性的“地毯”。四方街是人流最多的地方,每天各种足音在这里交汇,形成悦耳的声韵。石头的坚实为四方街铸就了基础,风雨不动,实实在在地承载着生活,也延伸着历史。

前言

祁嘉华教授的俭朴、平实和执著奋进,给我的印象一直很深。我和他平时很少见面,一旦相遇,两人的谈话总是围绕着他的学术研究展开。他喜爱将美学与实际相结合,在上个世纪末就出版了服饰美学方面的专著。新世纪伊始,他又为自己确立了“与学校强势专业相结合”的科研意向,从美学的角度切入建筑学。短短的几年间,他便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建筑美学”和“人居环境美学”两门新课,同时为博士生开设了建筑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为学校与“中冶集团”、“海螺集团”、“酒钢集团”等企业举办的高层培训班讲授建筑欣赏。2007年12月,他的《中华建筑美学》出版发行,引起了建筑界的密切关注,此后,约稿、采访、联袂合作者不断登门。2009年,他创建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组成了一支有实力的学术梯队。不久前,他给我送来了自己的新作《建筑的三个看点丛书》书稿,并嘱我为其作序。面对厚厚的一摞书稿和他那诚挚的目光,我能想象并体会到他所付出的辛劳,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涌起一种伴随着感动与敬佩的心绪。《美眼看建筑》、《醉眼看建筑》和《冷眼看建筑》,从名字上就能反映他对建筑的关注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平面,而是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更大视野。在他的眼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造型,其中体现着美的规律和形式;建筑还是一种艺术现象,同样可以陶醉人的心灵;同时,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有着说不尽的内涵与外延。能将建筑进行如此多角度的品鉴与思考,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底蕴,更需要大量的实际考察,绝不是坐在书斋里读几本书就能奏效的。

后记

2007年12月,本人的《中华建筑美学——风水篇》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很快便有报社的记者找上门来,想了解一下学者眼里的风水与风水先生眼里的风水有何不同。参加这次访谈的还有建筑学院的王军教授。访谈结束,王教授邀我再给他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专门开一次建筑文化方面的讲座,我欣然答应了。记得那次讲的内容是“从居住环境选择,看中华民族的美学心理趋向”。可能是由于角度与观点的新颖,来了很多学生,反应也异常活跃,时间也只得一拖再拖。那次讲座以后,先后有不少学生到家里来讨教,其中有学建筑的,有学环境设计的。这其中,建筑学院岳邦瑞博士的来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天我们谈了很久,从古到今,话题一直围绕着建筑。临走时他告诉我,以前建筑在他眼里是冷冰冰的,现在看到了温度。他认为我是在引导他用美眼看建筑。后来又听到和看到了不少有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字和图像材料,参加了一些古遗址开发方面的论证会。面对那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巨大投资,来自海内外的设计方案,铺天盖地般的广告宣传,眼花缭乱之余也不免产生了一种担忧——担忧古遗址的文化韵味被这样的操办变了味道。至今我还记得,在一次据说有几百亿投资的项目论证会上,我的一番关于古遗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不管是修建还是恢复,在征集各路专家意见的同时,切不可忘记了征求祖先意见的谈话,引起了主持人的一再追问。在他看来,有外国专家参与设计可以提高该工程的知名度,而我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设计人员会像祖先那样了解这些遗址。

内容概要

祁嘉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中文系丰任。新世纪以来出版《中华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专著200余万字,发表《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精神》、《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思考》等论文60余篇。自2005年至今,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省部、学校及其他级别的纵、横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个。

书籍目录

1 窑洞畅想2 白族建筑使人醉3 魂牵梦绕四方街4 世外桃源有一方5 五花石上有人家6 数字中的白族建筑7 亦寺亦园亦风流——感悟白马寺8 草堂何以留千秋(上)9 草堂何以留千秋(下)10 祠与陵的较量11 清静之地有家园12 感受党家村13 秦岭山中的明珠14 马头墙的文化余韵15 都江堰的建筑情怀16 让建筑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7 怀抱中的建筑更有味18 唐苑品鉴19 天主圣地的中国味道20 建筑的性别21 日本古堡掠影22 行旅中的建筑物语23 醉在青木古川中24 大地上的营造——陕北建筑巡礼25 石材妙用映栋宇26 金丝峡里的老屋27 不忍离去的下沉式窑洞后记

编辑推荐

《醉眼看建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这句由古代的大儒说出来的经典,今天只能在古籍中偶尔读到.而在实际生活中,又能得到多少落实?比较起来,没能留下如此精到言论的白旋祖先们.却将顺天行事当作最高;隹则,而且羞不多是行之今日而不变于是,在汉族文化越来越西化的今天,能够代表汉族文化的建筑也越来越少,以至于出现了在自己国土上建造标志性建筑,还要恭恭敬敬地请洋人来掌舵把关,恢复祖先留下的古建遗址还征求洋人意见的滑稽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找不到自己文化根脉的人们离开大城市,到一些还没有完全被西化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去寻找祖先的生存痕迹,领悟祖先留下的建筑得以长久不衰的个中真谛,不也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吗?这可能就是白族建筑那样具有吸引力,陶醉了无数城里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作者简介

《醉眼看建筑》内容简介:作为艺术之冠,建筑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之人成,将人们的审关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由人创造出来的“第二空间”,建筑可以给人以全方位的庇护,遮风避雨,休养牛息,简直就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这些都使建筑具有丁令人迷恋的性质,身临其境,便可以得到安令,获得陶醉,让人流连忘返。《醉眼看建筑》全是在建筑欣赏中发出的肺腑之言;有远离喧嚣后,在青山绿水巾静静体味的忘情之思;有面对少数民族建筑,发现其中建造智慧后所产生的惊义;有在穷乡僻壤的占村落中徘徊流连而产牛的种种感怀;仃射佛门净地建筑环境的品鉴与欣赏;有对异国建筑风情的…味与怀想……《醉眼看建筑》的文字主观多于客观,感慨多于记录,饱含着作者的体温与情愫。

图书封面


 醉眼看建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作者有建筑师的责任感。
  •     作者是西建大中文系主任,千禧年后为“与学校强势专业结合”,将目光投向建筑学。只能称之为作者的游记+笔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