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书评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807065265
作者:【美】迪伊·霍克
页数:290页

雷同的惊喜

总是会发现正志同道合之人的惊喜,思想相似的兴奋,行为巧合的自信,从爱因斯坦到卢梭,从普鲁斯特到德鲁克,从《美德的起源》到《混序》。而这岂不正是人特性的一个体现吗,总是去参考外界的,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当发现别的有成就和自己的行为想法相似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也会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念,可是当外界几乎没有人赞同自己,认同自己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觉得沮丧,失落和孤独。凡是人,都会由此情绪。但是,真正伟大的人,正是在后面的一种失落中,孤独之中,不断的变得坚强,坚持自己,最终才有所成就。“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每天我们都在与邪恶,弱点,进行斗争,真正的胜利者,最是默默无闻,不断向前。

成功的意愿,妥协的风度

一些感悟:如果你不能成功,那么要么是因为成功的意愿不够,或者是缺乏妥协的风度。这是一个普适的道理。事情过后,总有些人认为如果用他们的办法会更好,当他们这么说时,你甚至无法反驳。事后诸葛亮总是好做的,而未来则模糊不清。如果要问未来是否一定会怎么样,我无法证明,无法回答。我只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也希望你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你播下了种子,即时自己无法享受到浓荫,但总有人会在这些大树下幸福徜徉。只要给他们施展的空间,普普通通的一群人就能干出一番伟业来。未来有无限可能,无限做得更好的可能。功成名就,解甲归田。向往!

VISA的成功可复制吗?

VISA算是个企业,但在我看来,更像是个企业联盟。VISA做到了混序的组织结构。但其成功是可复制的吗?我们来看看VISA的基础是什么?是一个个科层制的银行。由于这些银行能够独立、有序的运行,即使VISA失败了,他们也可以继续生存。书最后举了几个混序组织的例子,比如世界天气监视网、嗜酒者互戒会等。这些组织之所以可以采取分布式授权,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组织的基础——分会——采用的是科层制。那么,对于此类的联盟,完全是可以实现整合的。通过整合,让原本各自为战的组织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对于基础组织,能否采用混序组织呢?书中提到了西班牙的蒙德拉贡联合公司,在网上搜索后我发现,这是个跨行业合作制联合体。下属各类合作社。每个基层合作社是如何运行的,却没有详细的资料。我的直观感觉是项目制,每个项目人数较少,这样才能够自上而下地贯彻混序原则。我怀疑如果一个基层组织采取这一”制度“,是否会长久,发展壮大后如何维持这一模式。即使是MCC,它旗下的各个子公司也是有先后顺序的,而且有着不同的经营需求,如何使这个模式结合不同行业呢?新中国曾施行的合作社,是农业方面的,在这个行业里面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性。现在很多高科技公司也在实行这种模式。但银行业、零售业这样的行业,也可以在基层组织上施行吗?多么有意思的组织模式啊。

变革的实例

这是一个组织变革的实例。当下,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让人目不暇接,而往往又只是纸上谈兵。知道一种理论,与能吸收其精华,并真正应用于实际中相差很远。在这种情况下,实例尤为珍贵。而将某种构想真正应用于实践,比发明一种理论要难很多,因为人们本能的抗拒变革。迪伊作为推动者的思考和感言,于我心有戚戚焉。迪伊成功建立了这样一个组织,证明我们也能成功。

关于混序组织的三点想法

第一,阻碍混序组织建立的障碍,不是人的MIND,而是权力控制的欲望。VISA的下面是很多银行,而股东们有对银行的权力控制。如果VISA要剥夺他们对银行的权利控制,他们一定都会扼杀VISA。因此,混序组织其实是为下面一级权力组织服务的。第二,不是所有的组织都适合混序组织。混序组织的最底层单元,一定是权力组织或个人。到底哪一级适合混序组织,哪一级适合权力组织,是值得思考和尝试的。一个混序组织的银行或者加工厂,是怎样一个概念。第三,我们的权力欲望应该在合适的一个层级停下来,如果超越了本不应该超越的层级,那么就是在做愚蠢的事。比如建立单一的世界政府。Google的野心算不算是愚蠢的事呢?

《混序》与互联网的分享精神,还有民主

《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这本书读了很久,至今总算是完整读完一遍,部分章节反复看了多遍,但也只能说理解很小的一部分,还是值得在未来不断读,不断理解和领悟。《混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社群的描述,这让我想起我所信仰的互联网的分享精神,尤其是free share. 需要用货币交换的分享当然也有价值,也无可厚非,只是,我更崇尚不求回报的非货币性交换的分享。而也正因为有互联网,有越来越多乐于分享的人,知识和经验才有了更多价值——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有了更多被理解、拆解、重新组合、再创造的机会。《混序》中这样描述社群:社群的本质,它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价值的非货币性交换。我们做某些事和分享事物,是因为关心别人并希望为地方造福。社群是由我们不能测量的东西所组成,基于这点,我们没有记录,也不求回报。价值的非货币性交换并不都是出于利他的动机。它也是出于自我利益与社群利益不可分割这样一种深刻、直觉的理解。个体的善和整体的善不可分割,所有的食物既独立又互相依赖——单数的“一”同时也是复数的“一”。在真正的社群里,虽然我们并不认同他人的价值观,但仍然给予尊敬与包容。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信念同样有赖于别人的尊敬与包容,或许因为我们对那些与我们持不同信念的人了解甚深,所以会理解和尊重那些所有差异之下隐藏着共同的人性。真正的社群,也要求亲密性,即由人、地点、物所构成的相互之间持续的互动。生命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份礼物,是与生俱来的一份礼物,是施予的艺术。社群就是我们施予礼物和接受别人礼物的地方。分享于我,就好象是一种信仰。而我始终坚定地相信,人性中这份与生俱来的善。至少在网络社区,这个开放的社群,免费的分享,还是真正值得推崇的。毕竟,是分享促进了社群的发展。而尊重与包容,是分享的基本态度。《混序》中有一句关于民主的定义,个人觉得非常精辟:民主,就是一个我们共有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大家在其中学习相互之间如何共存。要共存,就必须要懂得尊重和包容,难道不是吗?也许当我们更懂得分享,也就更懂得民主。我开始理解毛向辉说的:只有当大多数人意识到分享主义的优势时,即时民主才会出现。分享主义适用于所有的文化著述,社区守则(Community of Practice,CoP),或者用于解决问题。既然封闭主义(sharelessness)让社会每况愈下,分享主义也可以称为社会萧条的一种解药。期待民主时代的来临!原文地址:http://www.ourdearamy.com/2009/10/10/one-from-many-community/

混序組織正在身邊演進

原文在我的blog里:http://www.qienkuen.org/2008/03/16/chaordic-organization-is-growing/到今天為止,已經讀了兩遍,但還是意猶未盡。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彻底攺變了對“管理”、“經濟”、“組織”類書籍的看法:原来它們可以被寫成這樣啊!以至於我在讀另外一些管理類的書時,總是越来越感覺空洞或者枯燥,不禁感歎《混序》文字的優美!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跟 Danny、Oliver等朋友經常交流,他們也都在blog中寫下了自己的心得和相關知識。作者一邊“講故事”一邊和老猴子(作者的理性思維)一起做思考,幾虖每章都有老猴子出場,老猴子和事件一起幚助我更清晰地思考着。正好我最近在寫週五論壇的回忆,這才有了標題中的那句話。後来我们開始相信,社羣的本質,它的核心和靈魂,就是價値的非貨幣性交换。我們所做的某些事和分享某物,是因為我們關心别人並希望為地方造福。……價値的非貨幣性交换並不都是出於利他的動機。它也是出於自我利益與社羣不可分割這樣一種深刻、直覺的理解。個體的善和整體的善不可分割,所有的事物既獨立又互相依賴——單數的“一”同時也是複數的“一”。……我們每天都輸入着大量的信息,如果不能保證相應的輸出,這些輸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會爛掉,甚至輸入它們本身都成了浪費時間的事情。但如果在輸入的基礎上,保證了幾虖平衡的輸出,這些一次輸入的信息就得到了扩散,它們之中的某些部分就會有了二次輸入,並且不只是對我的二次輸入,也是對更多参與了這一次小循環(一次輸入→一次輸出→二次輸入……)的人的二次輸入。“一次輸入”可以是任何方式的;“一次輸出”也可以是任何方式的,輸出可以通過個人 blog、twitter等各種手段来實現,也可以面對面地交談——基於任何一條有用的信息,都會形成一個network,這樣想来,每個人將䖏於衆多相互關聯的network中,這些network的交點既是人,同時也是信息——通過至少一次的輸出和再輸入,信息被强化,理解亦會加深,我認為這也算是“信息過濾”的一部分。而這種形式的交流,参與越深的人收獲也往往越大,這一點可能在許多類似的場合都有所體現。這也正是我主動参與多個社區的原因,也正是為何從週五論壇開始我更加堅信“Open Mind & Free Share”。關於信息,Hock在《混序》中也有經典的闡述,正好也印證了我所主張与堅持的合理性信息與有限的物質資源不同,它通過傳遞而扩增,而且用之不竭。傳遞信息對發送者而言沒有喪失甚麽,對於接收者卻是一種獲得,人人都可以利用信息而不會使任何一個人受損失。我們知道,信息供應是無限的,因而並不遵循任何工業時代的觀念與供不應求的規律,它只服從無限豐富、無限利用和無限重組的觀念與原則。……信息能夠繁殖,當一項信息與另一項結合時,就會形成新信息。……以信息為基礎和以物質性為基礎来思考社會要求完全不同的觀點與意識,但我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差别,而把那些在機械的工業時代有用的觀點、價値、觀念與假設直接帶入管理信息時代(更精確地説,是心靈創作的時代),例如,所有權、有限供給、陳舊、運輸損耗、限製、稀缺、可分性、定量測量與支配控製管理。二次讀完《混序》之後,發現原来我們的某些觀點有很多共同之䖏,這讓我更加相信“混序組織正在身邊演進”。後記:初翻開《混序》,我不是被衆多名人對它的吹捧所吸引,而是被彼得﹡聖吉所做的序所吸引:卽使是見聞廣博的企業領導者,似虖也很少有人把維薩(VISA)視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組織。雖然它的營業額是沃爾瑪的10倍,市場價値保守地説也是通用電氣的2倍多。我常常想,這究竟是甚麽原因?世界上最大的商業機構怎麽能同時又是世界上最隱形的一個商業機構?……維薩相對隱形的原因與其成功的原因是同等重要的。而作者自己在序言裡提出的三個問題則更加發人深省:* 為甚麽任何地方的組織,無論是政治的、商業的還是社會的,都越来越難以管理自己的事務?* 為甚麽任何地方的個人與他們所屬的組織會日益產生衝突和疏離?* 為甚麽社會與生物圈越来越混亂?

世界是最大的混序

在早上临上班前的十几分钟,“匆匆”看完了《混序》的最后十几页,应该说,最后一章基本就是在列举世界上更接近混序的一些“组织”,比如互联网、戒酒会等,从某种意义上,其实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一个混序的组织,当然,在这个大组织内部还有一些试图脱离“混序状态”的组织,这是一个矛盾,到底是混序的世界更奇妙还是有序的组织更有前途,联想到小时候提的最多的“共产主义”,我在想是否可以在二者之间划一个小小的等号或约等于号?和豆瓣上一些读者一样,看完第一遍也有点懵懵懂懂,对于情节没有太深刻的把握,对于思路也有些理解不透,不过文字里面的火花还是能隐隐觉得这是一本关于 “未来”的书,容易理解也许意味着内容更接近于现在,而不是未来。在畅享速写集里,我摘录过书里面的一段话“任何一个意欲成为管理者的人,首要的责任是管理自己---自己的正直、个性、道德、知识、智慧、脾气和言行。它之所以被忽视,主要是因为它比命令和控制其他人的行为要困难得多。”无论在将来的组织还是现在的组织,甚至个人,这句话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原则,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抱怨、不满以及指责的对象都是针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相交往的人,结果是造成更多的冲突和矛盾;很多公司中的领导在管理人的时候都是要求员工如何如何,但是其自身却无法树立良好的形象,究其原因,这句话可能会隐含着答案。这本书是一本讲述组织的书,借助于visa的诞生、创立、发展,探询一种松散组织的意义,它打破了我们印象中组织的等级、严密、有序,更希望借助于每个成员自身对组织的理解更加积极有效的在组织中工作,保持工作的更高效,当然这对于成员的自律和职业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其实这也是对个人积极向上的一种回应和期盼,社会在进步,人也在进步,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梦想来指引我们前行,更何况这个梦想已经触手可及。未来的组织不一定都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模式,也可能是综合的模式,比如整体是混序,局部是金字塔结构,或者相反,无论怎样,追求组织的效率,使之更和谐健康发展才是根本。

美国的独立就是一个典型的混序

尊重个体独立的判断,自己根据价值观赋予自己权力,个体根据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自愿地结合。这个组织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每个人都有极大自主意识,真正的主人翁精神。现在的组织,存在太多的命令和官僚程序,打击的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混序就是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解答。其实,美国的独立,和美国宪法的写就和签署,就是一个伟大的混序过程。它具有本书所说的一切混序的特征。

混序: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

题目写得大了一点,有些Aggressive,不过Hock心里面大概就是这么看VISA的。这本书原名 One from Many: VISA and the Rise of Chaordic Organization,显然这里没有直译。不过,意译的书名很简洁,也好理解。Chaordic,“混序”这个词,你查词典是查不到的,它是Hock自己发明的词,意思是将Chaos(混乱)和Order(次序)合二为一,同存一体。作为VISA的创立者,Hock早期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但正是这番历练,让他深入思考、领悟并发展了一套金融业的管理思想。Hock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工业化时代那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组织,“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量组织失败的时代”。信用卡业早年的大规模违约事件,以及所造成的的金融秩序混乱,使得金融业濒临崩溃。Hock清楚地看到,只有“以超越理性的力量设计出一个组织”,才能协调当时已经兴起的全球金融交易网络。这就是VISA,一个没有股东、没有全球性总部、成员共有的网络组织。新组织要求新思想。Hock想模拟大自然的协调机制——“为什么人类组织不能像热带雨林一样运作?人类为什么不能仿照生物概念与生物方法?”在生物系统中,控制是分布式的,变化是动态的。而在人类社会中,现行的组织习惯于“必须由某人控制”。Hock构建了一种新的经营哲学,不再争论实行哪一种组织结构,而是找到了组织的遗传密码。VISA的出现具有很大的威胁性,相对于传统的资本主义,它代表的是一种破坏性的创新。VISA、Internet、ATCS,这些与众不同的组织,管理体系中没有总裁、没有独立的所有者,他们都是由自由的行动主体组成的网络。这类组织都处于动态建构中,虽然有着自己的一系列问题,但它们又都伴随着各种问题迅速成长。实际上,它们都是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跨国公司这种经济体系下出现的、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如Hock在书中所说,“它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关于新时代正奋力破茧而出,关于已有400岁高龄的旧时代在慌乱不安地为重生而做垂死挣扎的故事”。这本书就是讲述Hock如何创建、经营、管理VISA并获得成功的故事。后记:说了半天,什么是混序组织,可能还没有说的太明白,举一个书中的例子吧,很有意思的例子:“恐怖主义也是混序组织——既没有人拥有它,也没人控制它。恐怖主义没有全球性的总部,当任何一个恐怖主义受到攻击时,它会马上解散,接着以另一种模式自组织,然后通过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出现。”

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

要主动质疑我们深信不疑的看待组织与管理的惯常方式。预期中的礼物根本不算真正的礼物,那只是一种交易。繁华中能发现邪恶,逆境中最能发现美德。任何一个意欲成为管理者的人,首要的责任是管理自己——自己的正直、个性、道德、知识、智慧、脾气和言行。不能出色地管理自己,就算得到了再多的权力,他也不适于掌权。浮动的时间在缩短。事实上,一家公司或者任何类似的组织并不实际存在于思维中。它仅仅是用来吸引人们追求共同目标的精神构造物,是社群这个十分古老,十分有利的构想在观念上的体现。信用卡的第一项功能是让卖者认同买者,也让买者认同卖者。第二项主要功能是作为价值数据的保证者。第三项主要功能是价值数据的创造和转移。如果你想你自己做不到,那又何必去想呢?相信自己,每颗心都会为这条铁铉而颤动。——爱默生未来不是关于逻辑和理性,而是关于梦想,希望和信念。The will to succeed, the grace to compromise.成功的意愿,妥协的风度。报酬的数额若过于巨大,往往会诱使人们将自己的构思以及有价值的信息私藏起来,秘而不宣。生命的真正喜悦时为了你自己设定的目标献身,在遭丢弃前,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成为大自然的一股力量,取代你那茫然、自私大的病态,还有你那对世界不能满足你幸福的抱怨……生命中唯一的真正悲剧就是你确定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被自私的人所利用。在一个人下决心的那一刻,神的庇佑不期而至。大量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全都来相助。一连串事情的发生都来自那个决定,所有无法预见的意外、会面以及物质援助都会以梦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协助你达成心愿。未能全盘实现我们的梦想并不算是失败,但如果我们对有可能实现的事缺少梦想,那才算是真正的失败。

还需要再三地读和思考

《混序》一书,我在读书笔记中记录如此:购买 时间:2009-09-26阅读时间:2009-10-2重读时间:2009-10-3作者:Dee Hock由何处知道:王甲佳知道时间:2008年4月24日从上可以看出,从知道到看到,相隔很久,人与书,也要讲缘分。第一遍看时,有很多不懂之处,坚持着看到结尾,很多人看书,遇到难点即在难点上纠缠,所以往往一本书看来看去总是开端,为了加深理解,在网上搜索《混序》的评论,所得甚少,人们习惯于摘录但不太习惯自己思考,我在看完第一遍时,感觉迷惘处很多,只是写下简短的几句:震撼是必然的,因为书中揭示了某些颠覆性的道理,能够在过去,看到未来,这就是洞见,而洞见的培养,还是需要依赖经验。学习看待事物的四种方式:它们的过去它们的现在未来的可能未来应有的状况学习从噪声、数据、信息、知识、理解,到智慧的逐层上升。这要比自己从前讲个人知识管理时的知识金字塔更加传神。为了从书中跳出来,从图书馆借了《强者生存:特种兵部队毅力训练手册》,关注点在于“毅力”,看完,简单地记下:阅读完《强者生存》一书,有启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一是偶遇,二是因为需要。曾经写过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所需的知识不同,这本书印证了我的看法(当然,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我们并不是要成为特种兵,但是,至理相通,从中仍然能够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筛选、训练新兵、军队领导需要具备的素质、领导才能。工作在紧张的时候,事实上就是战争,要保持冷静,就必须在平常训练有素并且拥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在次日,看完第二遍后的记录就多一些,当然,第二遍的速度,也要比第一遍快:《混序》一书,今天看完第二遍。从速度上来说,自然超过第一遍,因为某些地方不必细看,但是,仍然没有看懂全部,对自己,也并没有目前一下子看懂的苛求,毕竟,这是一本艰深的书,需要相应的知识,而有些知识,如量子物理学,我还不具备。我的疑问:1、维萨组织到底是怎样运作的?比如我手里持有的招行卡,也有VISA标志,它们和VISA的关系是什么?一张卡如何加入VISA?意义是什么?在整个价值交换体系里,VISA起一个中介的作用,但它如何盈利?(收取会员费?加上VISA标记需要付费?)这些都还不知道。而如果不了解其运作,有些关键性问题就还是不能明白。2、在目前牢固的金字塔型组织中,有可能转变为混序组织吗?(虽然混序是趋势,但是,如何打破?是以组织的消亡,另一组织的新生体现?还是组织本身的蜕变体现?当然,已经不乏有前者的实例,比如LINUX的出现,我所关心的,是后者,即:我们这些人的出路在哪里?是随着金字塔组织的蜕变而蜕变,还是必须转投甚至新建新的组织?)3、在一个金字塔型组织里,有可能把一个小团队转为混序组织吗?如果能,二者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如何化解?(大组织是否能够允许小组织这样变动?)4、是一切的组织都需要转为混序?还是有些组织适合金字塔,有些适合混序?5、如何找到混序组织中的那个驱动力?怎么确保原在金字塔组织中不思进取的人们,到了混序组织就一定进取?处理问题的令人惊异的点:1、黄金袖扣:成功的意愿,妥协的风度2、说服:海边(除了自己的角度,还有他人的角度,以利他性说服对方)和游泳(在对方心情舒畅的时候,以自己的弱来体现诚意,博得对方的认可)3、运用伪卡调研4、住友银行代表家传盆景树的故事(现知现用,使用超乎一切的生命本质来感动其他人)


 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