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于漂泊之中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0
ISBN:9787532109074
作者:彭兆荣
页数:239页

书籍目录

前言
十七位闽南青年出走南洋
“大保山”号
闽人的“山海经”
写在“水”上的文明
“五缘文化”
“抢唐话”
我是谁?
华人“群”的文化认同
绿叶对根的情义
“德士”里的对话及其他
新加坡“中国银行事件”
“他们”中的“我们”
在“佛”的怀抱中
“林姑娘墓”前凭吊
大马国酒店里的箭头
“祖荫之下”
插歪了,星条旗
多元一体
向东、向东
“孔夫子”来了
另一种“零度结构”
鱼尾狮怪物
Baba,你好
火火的罂粟花
我的瑶族兄弟
金三角的“边缘人”
哦,人妖
湄南河畔的邂逅
“公共领域”与华社
华人家族企业
华人家族企业的结构
生态与橡胶业缘
一个操闽南话的国际化企业
“蜕变”的企业生态
后记

作者简介

一个祖祖辈辈生在中国,具有纯纯正正中国血统的中国人,一旦漂泊到异乡,他会变成怎样?读者可以跟随作者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作一次文化旅行,去看一看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还有希望得到读者教正的作者观点。


 生存于漂泊之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人类学在研究文化变迁时有一个常用的词汇,叫做涵化。意思是说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互相接触,彼此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要发生变化。马林洛夫斯基功能学派中提到所有的巫术等自然宗教现象,无不满足着人们的“基本要求”(basic needs),这是结构派学说的学术基准,可是功能学说不能解释文化变迁的问题,如果人们需求是不变的,那为什么外化的现象会改变呢?那么我们谈到的“涵化”就可以解释文化的变迁。文化的变化必定伴随着与异文化的接触和碰撞。现代社会文化的交流也随之出现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如彭兆荣所说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吞噬。文化交流的程度的方式需要我们的思考。另外这段话还要一层意思,是点出了文化也是有界限和边缘的。文化人类学研究颇讲究“单位”(unit)范围的限度和同质性。事实上,一个族群、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条街区都可能,可以成为研究单位,单位的确定依据最重要的在于视其“同质性”,视其是否具备某种代表性,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学研究并不限于研究某一个对象特殊性,还要从中提取能够超越具体“单位”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人类学田野的选点在准备过程中往往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我们也许有很多个地点可以进行选择,那么最适合的地区、村落也许就可以事半功倍。彭兆荣的这一段话相当有深意,我们的研究不是限于研究某一个对象的特殊性,反而是研究其普遍性和规律性。按照我的理解,人类学的调查当然是要与众不同,当然是要特立独行。其实不然。美国人类学家戈尔兹《文化解释》一书中的一段精彩论述。他首先从文化概念和意义的多层面入手,得出“文化是一张地图、一个筛子、一个子宫”的类比。文化是一张地图,我们按图索骥可以追寻祖先的踪迹和过去。文化是一个筛子,我们被不同的文化区分成为不同的民族和人种以及地区。文化是一个子宫,我们被孕育在这个母体里,成长、吸允。文化还可以是很多……所谓“社会地位”,实指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的职位与身份,而于此相关的“角色”,则指对占据某种社会地位的人所要求和期待的行为,地位的获得有两种类型,人类学家将它们总结为“获致地位”和“归属地位”,前者指通过人的努力、劳动等获得的地位,后者指天生而来的地位,如王位继承、财产继承、男女性别等。一个人的地位在社会上是何等重要的事,有多少人为了一个名利而奋斗争夺。可是在人类学者的眼里,地位不过是一个面具、不过是一个被赋予的符号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东南亚族群研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