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史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11720692
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
页数:360页

内容概要

伊丽莎白•阿伯特Elizabeth Abbott,加拿大作家、历史学家。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历史学博士,1991年到2004年担任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University of Toronto)大学女生部主任。她对社会正义和女性问题、动物治疗、环境等领域有特殊兴趣。其人类关系三部曲《婚姻史》《独身史》和《情妇史》深受好评,被翻译成16种语言出版。1991年获得国家杂志环境写作奖。其著作《糖:苦甜参半的历史》获得2009年查尔斯•泰勒奖非小说类提名。阿伯特还是书评家和演说家。她新近成为祖母。她是个流浪狗救援者,和三条狗、两只猫住在多伦多。

书籍目录

鸣.谢
第一部分 .历史上的婚姻
引.言 .过去的婚姻(真相)
第一章 过去的丈夫与妻子
第二章 婚姻与生命礼仪
第三章 婚礼与婚后
第四章 婚姻中的爱与性
第五章 婚姻与家居
第六章 你们要生养众多:作为婚姻核心的子女
第七章 出现问题怎么办
第二部分 现在与未来的婚姻
引.言. 我们心目中的过去与现在的婚姻
第八章 未婚者与时常单身者
第九章 从同性恋角度看待婚姻的本质
第十章 现代婚姻中的子女及其抚养
第十一章 无论贫穷富足:婚姻与金钱
第十二章 婚姻与种族
第十三章 婚姻政策
第十四章 婚姻争论的核心问题
尾.声 休止符
注.解

作者简介

加拿大国家最高奖——总督文学奖入围作品
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开,又不乏精彩的细节重现,如同婚姻一样充满魅力
一幅关于爱情、性、誓言、离婚、种族、金钱、婚礼……的历史画卷
从古迄今,婚姻无疑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因此作者说:“我们的社会总是哀叹婚姻是个即将衰亡的制度,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结婚,还经常再婚。在研究和组织材料的时候,我频频为过去到现在的各种巨大变化感到震惊——甚至也为那些至今没什么改变的事物感到震惊。”
《婚姻史》不仅精彩记述往事,而且试图阐述和分析今日婚姻的状况,作者的雄心是定位和讨论与婚姻发展历程有关的最重要的问题。换言之,《婚姻史》的潜台词,是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婚姻曾经是什么样子以及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本书内容宽泛而有针对性,批评尖锐又满怀希望,行文智慧与信息性并重,风格幽默狡黠,带领我们深入观察和思考人类的行为和个体的生活。作者是一位令人愉悦的故事讲述者,新见和趣事散布全书,令人难忘。
作者以热情与好奇,将最公开又最私密的婚姻关系——男男女女之间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字里行间
“婚姻”对人类和每一个个体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备受称颂的历史学家伊丽莎白•阿伯特将其视为一种法律、习俗和宗教方面的制度,并在爱情和责任、性与忠诚、育儿与同居、经济互相分担、社会认知等方面探讨婚姻的真相,涉及同性结合、父母包办、嫁妆、自婚和童婚、婚姻礼仪等。
配偶双方除了在一起还有什么别的选择?以死亡为终点的婚姻,平均延续时间有多长?穿长裤的丈夫和穿裙子的妻子每天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男人剥夺女性的投票权、控制属于她们的金钱、获得她们孩子的监护权、不受惩罚地搞外遇,到底有多普遍?家务管理的标准和现实是什么样的?食物如何准备?离婚还很罕见的时候,离婚法是什么样的?富人和穷人的婚姻体验分别是怎样的?解开古老规条的婚姻今天面临哪些问题?人类婚姻的前景到底如何?
对《婚姻史》的深度赞扬
我们真的能在不思考婚姻的本质——社会与性的联合以及传统观点对爱情的定义——的前提下理解独身主义或情人关系吗?伊丽莎白 •阿伯特的新书从社会史学的角度完成了精彩论述人类亲密关系的三部曲。如往常一样,她的行文智慧与信息性并重,风格幽默狡黠,具有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自我的价值。任何思想深刻的人——无论已婚、独身还是具有质疑精神——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马克•肯威尔,《实在的空想》和《了不起的加拿大人:格伦•古尔德》的作者
无论你视婚姻是地狱还是天堂,是过时的制度还是人生理想,伊丽莎白•阿伯特以探寻的历史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既脆弱又有韧性的婚姻制度的发展过程。婚姻的图景并不总是美丽的,但却一直充满魅力。
——朱迪斯•蒂姆森,《家庭事务》的作者
我爱这本书。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个令人愉快的故事讲述者,她明智地认识到我们只有在理解单身主义变化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婚姻变动的本质。
——贝拉•德帕罗,《精挑细选》的作者
伊丽莎白•阿伯特写就了一部杰作……《婚姻史》内容广泛,反映出社会对不同形式的个人生活的影响,是一本值得众多读者欣赏的著作。
——艾哈迈德•萨伊杜拉,《幸福与其他混乱》的作者
伊丽莎白•阿伯特以其天才的选例能力和特有的智慧与亲和力巧妙地阐述了婚姻的过去与现在,发现了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处,为帮助未来的婚姻制度提出了建议。《婚姻史》内容宽泛而有针对性,批评尖锐又满怀希望,如同被它赋予生气的婚姻制度一样,品质是有保证的。
——苏珊•奥尔丁,《随笔人生》的作者
引人入胜。伊丽莎白•阿伯特的书包含大量关于婚姻的过去与现在的有趣信息。婚姻绝不仅是永恒不变的浪漫仪式,你应该了解它的过去。浪漫?根本没这回事。
——莫林•詹宁斯,《默多克侦探系列丛书》的作者
如同任何婚姻一样,这本书充满了惊喜。伊丽莎白•阿伯特对束缚我们许多人的症结的关注的是活泼而有智慧的。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凯瑟琳•邓菲,《摩根泰勒:艰辛英雄》的作者
对伊丽莎白•阿伯特其他作品的赞扬
野心勃勃……她的研究详细全面。她善于关联事实,不仅描述了几个世纪前人们的人生成败,而且让读者了解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她令我们……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
——《哥伦布电讯报》
伊丽莎白 •阿伯特运用其洞察力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阿伯特条理明晰、激动人心的著作展现了生活及其当中的无奈……她最打动人、最夺目的成就是从不走寻常路、不会选择说教或者老生常谈的文风。就像所有优秀的史学著作一样,她的书是引导读者了解陌生世界的方向标。
——《卫报》
有趣、迷人,经常引人思考。
——《公报》(蒙特利尔)
野心勃勃且内容广泛。
——《纽约客》
内容丰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历史。
——《环球邮报》


 婚姻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尽管这是一本关于婚姻史的书,但是一开头,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就想把我们的思绪从过去拉回现实,她刚参加完自己一对同性夫妻朋友的婚礼,是的,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允许同性恋人结婚了。于是伊丽莎白忍不住就问,如果婚姻不是为了繁衍后代又是为了什么?让我们细数一下婚姻的外延吧。甲、家族。婚姻的本质是让家族得以延续,所以必须要结婚,才能使得自己的家族更庞大。乙、财产。如果细数欧洲中世纪史,你会发现各国的战争更像是一场家族内斗,他是他的舅舅,他娶了他的侄女,一场婚姻,可能引发领土的纠纷。丙、爱情。尽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仍然有很多人假爱情之名成为夫妻。当然,如果从离婚率高企这点来说明现代人的不负责任就不太合适了,恰好,他们对自己都很负责,所以才让自己忠于爱情,死于婚姻。当然,作为一个历史,婚姻所涵盖的还远非如此,比如中世纪臭名昭著的初夜权,是不是所有屌丝都会觉得这个权力太变态了?但实际上,领主或许也真的不想要什么初夜,要知道十个罗玉凤一个张柏芝,这种支配权更像是对婚姻的许可权。还有一个涉及到的或许是关于种族的繁衍乃至人种的保留。在很长一段时间,黑人在美洲大陆是不允许跟白人结婚的,因为黑人是肮脏的,会破坏白人的基因的,但最终,现在竟然演变成一个成功的黑人总喜欢找一个白人老婆(尤其是体育明星),这算不算婚姻史上的另一桩奇谈呢?还有,如我们所知,斯巴达的孩子是集中抚养的,那么这个时候的婚姻是不是更纯粹呢?难怪柏拉图之恋会发生在希腊。不过很可惜,尽管作者提到了三种模式,比如西欧的核心家族,东欧的大家族,但到底能反映出什么,作者好像只是简单的归拢。这或许也是本书最大的一个缺憾吧,看完之后有很多想法,但总是没有一个脉络能说得清,难道真应了那句古话:清官难断家务事?
  •     从作品本身来看,仅仅凭借其流畅性及史料的丰富性,便足以放入“值得一看的通俗历史作品”行列之中了。这本书的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一位加拿大作家、历史学家。目前是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历史学博士,1991年到2004年担任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University of Toronto)大学女生部主任。她对社会正义和女性问题、动物治疗、环境等领域有特殊兴趣但她最重要的作品还是其人类关系三部曲《婚姻史》《独身史》和《情妇史》。这三部作品深受好评,被翻译成16种语言出版。1991年获得国家杂志环境写作奖。除此之外,其著作《糖:苦甜参半的历史》获得2009年查尔斯•泰勒奖非小说类提名。阿伯特还是书评家和演说家。尽管热衷于对婚姻之事“说三道四”,但她自己的家庭生活似乎还算圆满。她新近成为祖母。她是个流浪狗救援者,和三条狗、两只猫住在多伦多。阿伯特大刀阔斧地将她要讲述的历史分为两部分,一是“历史上的婚姻”,二是“现在与未来的婚姻”。在每一部分,阿伯特都分别阐述了人们所关心的话题,譬如在第一部分,她关注了婚姻的礼仪、婚后关系的微妙变化、婚姻中的爱与性、婚姻与家居、婚姻中子女的地位以及离婚制度的演变。通过对历史的关注,阿伯特实际上也期望借由如此“人类社会局部细节刻画”,来透析人类社会的微妙、缓慢但深远的演进过程。而在第二部分,阿伯特对现代人类关心的婚姻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未婚者与时常单身者、同性婚姻、现代婚姻中的子女及其抚养到婚姻与金钱、种族、政策等外在因素的关系,试图勾勒现代人婚姻的特征速写,窥望未来婚姻领域发展的可能。叙事生动流畅,史料丰富、图文并茂,读来很是轻松。婚姻的本质始终是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在作者看来,这一课题经历了大幅度的演变,但这种演变似乎如万物一般正在践行轮回。从一开始的以生育为目的的本能,到人性解放后爱情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信仰,再到现如今婚姻与后资本主义时代生活模式紧密关联,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其实也反映了每个时代不同的特征。如此,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倒也无从谈论了。但有一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对婚姻的选择,其实也同样可以折射出个人的精神特质。这姑且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又一个秘密吧。
  •     关于婚姻的种种说法中,也许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来。”这种对婚姻的无奈的想法是当代人的对婚姻的一种感受。是不是婚姻向来如此?还是别有洞天。阅读了这本伊丽莎白•阿伯特笔下的《婚姻史》,可能你会有另外一种视野,来重新审视婚姻制度演进的多彩的历史画卷。这位书的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一位加拿大的女性历史学家。她对女性问题有特殊的研究兴趣。这本《婚姻史》已经是她一套三部曲作品的第三本书了,前两本书分别是《独身史》和《情妇史》,也是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这本书探讨是婚姻的历史,当然少不了过去几百年中男男女女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具体细腻,令人愉快。不过中国男男女女的故事基本上没有涉及,作者主要讨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祖先的情爱往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当今欧美社会的婚姻状况,并对跟欧美社会婚姻发展历程有关的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可以说,这本《婚姻史》对婚姻制度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细腻的介绍、分析和讨论。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婚姻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到透视婚姻的真相、核心价值和意义。配偶是什么?一定要是异性吗?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问题,同性可以结合吗?历史上有很多同性恋案例。多大可以结婚?这个初婚年龄问题,特别是女性的初婚年龄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初婚年龄其实是一个关乎某个群体的整体人口繁育能力的重要的因素,所有与人口繁育有关的社会习俗和惯例都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这个问题跟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夫妻关系、财产的继承都有一定关系。作者也探讨了婚姻模式。作者把欧洲地区的婚姻模式分外三种:西欧、东欧和地中海模式。而这些模式都与婚姻双方的初婚年龄有密切关系。西欧模式,婚姻双方的结婚年龄都相对较晚,而且夫妻的年龄差距也不大,他们组成的往往是所谓的“核心家庭”(一般指只有父母和孩子两代的家庭)。东欧模式一般男女双方年龄很小就结婚了,而这种家庭往往是大家庭,通过新娘加入新郎家来实现。地中海模式的特点是“老牛吃嫩草”,年长的男人娶一个比较年轻的女人。历史照亮现实。通过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实的婚姻,更好的认清婚姻的本质,更好地理性地对待婚姻中出现的争论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社会生活史,拎着书脊抖一抖,都能晃出血来,特别是前半本。感叹一句科技拯生命,文化拯救生活,阿弥陀佛
  •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社会进步真是好啊!
  •     加拿大国家最高奖。以北美为中心。
  •     女性的成功,恐怕就是不要再把“婚姻是女性最重要的轉折點,要麼在餘生中比任何人都幸福,要麼比任何人都不幸”這句話當做真理吧。
  •     北美+欧洲 婚姻史
  •     好书,管中窥豹,可见全貌
  •     译名略不严谨,改成北美婚姻史或新英格兰清教徒婚姻史还差不多……
  •     无比赞同的一句话:“我们真的能在不思考婚姻的本质—社会与应的联合以及传统观点对爱情的定义—的前提下理解独身主义或情人关系吗?”这正是读此书的目的。
  •     以北美为研究对象。东西方在婚姻上共同点还是非常多的。以情感为主要考量的婚姻从二十世纪开始逐渐成为主流。种族金钱社群需要从来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     应该叫北美婚姻史。
  •     这里面的故事,围绕婚姻拍电影的话,那简直太有料了。人类就是这样愚蠢的在探索中繁衍。
  •     相当优秀。以北美为主的婚姻史研究,涵盖着庞大的命题。因为婚姻就是涉及到每一个人,它对独身离异、家务、女性权益、性别差异、少数族群乃至阶层出身等全部问题都进行考量。读过才会发现,北美的白人直男癌保守思想根本阴魂不散,最近十年才有了些许变化。而追求公平幸福与至善之路漫长,必须付出每个人的努力。
  •     时代永远在进步,感谢让我生在了当下。PS,真希望能做类似的研究,也希望单身史赶紧翻译出版吧
  •     以北美婚姻为主题进行古今现代关于婚姻爱情宏大命题的探讨。更深入地居然写了同性婚姻变化到合法。其中不乏以亚洲婚姻特别是日本中国为例,深入浅出。很有意思。
  •     informative
  •     抛开繁殖,真心不明白婚姻有何用
  •     越读越产生对当今生活的幸福感。
  •     婚姻史也是社会发展史,柴米油盐的时候,有人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研究你每日的快乐和烦恼。虽然可能然并卵,但还是蛮有趣的。
  •     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表达观点的时候抒情性大过议论性,关于中国婚姻数据的引用有一种直接百度百科的诡异感…做个微信文章之类的绝对声情并茂,但整本都是这个风格过于宽泛和轻浮了
  •     西方婚姻史~跟中国国情不太一样,但女性的心路历程都一样。
  •     蛮好玩。
  •     虽然比起斯特劳斯的《家庭史》缺乏足够深刻的见解,但用来破除对婚姻的迷信而言还是值得一读的。
  •     有时多么希望自己不是个女生
  •     不是特别有趣,但把婚姻作为对象,读起来还是比较令人专注的,比较期待单身史那一本。
  •     婚姻的细节了解。为何要离婚,小15岁的妻子如何顽强地抵抗丈夫的影响,如何保持旺盛与发展的生命。上层社会如何促进年轻人互相认识,容易地结识同阶层的人。如何在“社交季”抓住机会结个好婚(现在不必了,还是旺盛发展自己的生命吧)。婚姻之大观,浸满了眼泪的历史。另:注解三十余页,可见作者之严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