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章节试读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44323048
作者:黄欣祥,陈文心
页数:429页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笔记-第216页 - 建设班级文化

第五章建设班级文化
原则: 方向性,教育性,时代性,实际出发
1、方向性原则
•内容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目标,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目标。
•在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前提下,营造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
2、教育性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要具有教育性,始终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目标。
•班主任所营造的班级文化应避免出现注重班级文化活动的形式、气氛和热点而忽视文化活动的教育性这种倾向:
Ø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Ø 有利于娱乐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性情、潜移学生品性、培养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灵魂;
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Ø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Ø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时代性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必须体现时代发展特征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体现社会发展的未来需求。
•培养与时俱进的、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4、从实际出发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必须选择与本班级学生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条件,力求使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
(1)符合班级现实条件
(2)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文化层次
•班级文化的各种目标和管理制度,还应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是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够做到的,能够给学生以动力、压力和激励作用。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笔记-第340页 - 个别教育

第七章 班级学生个别教育
一、学生个别教育的策略
深入调查,掌握特点,分类教育
激励学生良好行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提供实践机会,体验成功
系统训练,巩固提高
二、学生个别教育的方法
培养优秀学生的方法
1、对优秀学生的评价要做到一分为二
2、在尊重信任学生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
教育中等学生的方法
1、了解中等学生的个性特长
2、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
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
1、了解学生产生偏离行为的原因
*主观因素:错误认识;错误的情感;自我意志力差。
*客观因素:社会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不当;同伴团体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2、对问题学生给予关爱
3、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点
4、给学生提供成功体验的机会
5、注重学生行为的系统训练
三、学生个别教育的艺术
n爱学生的艺术
n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n说服教育的艺术
n树立榜样的艺术
n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
举报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笔记-第171页 - 组建班集体

第四章 组建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与班集体形成的特征
◆班集体是指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的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坚强的领导核心
3、正确的集体舆论
4、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
5、优良的班风
◆建立班集体的原则
集体主义方向性,学生主体性,集体教育原则,集体建设与个人发展相统一
二、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一)制定班级目标的技能
(二)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技能
(三)正确选拔和使用班干部的技能
(四)培养优良班风的技能
(一)制定班级目标的技能
1、确定班级目标的原则
方向性、激励性、中心性、渐进性、可行性、尊重个性
2、确定班级目标的方法
1.学生参与设计
2.班主任设计
把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结合一致
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结合一致
班级工作计划
构成要素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教育内容和措施时间安排、检查措施
基本要求
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具体要求确定班级工作目标。有明确的工作计划目标并表述准确,由具体的项目指标,具体的项目实施措施,体现群众性
2、班干部评选的标准
(1)起榜样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而且热衷班级工作。
(3)责任心较强。
(4)身体素质好,有较充分的精力。
(5)性格开朗,待人诚恳,有忍让精神。
•运用干部是应注意以两点:
1、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
2、在实践中培养,使之日趋完善。
3、选拔班干部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1)实践考核
(2)民主评议
(3)实行“短期改选制”或“轮流执政制”
◆主要岗位轮换比例不低1/3,不超过2/3,保留2/5—3/5之间较为合适。
◆轮换的时间间隔不要过于频繁,每学期1次,每人可连任1次。
◆下岗干部课参与别的岗位的工作。
4、正确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1)班主任要有培养意识。
(2)大胆放手,小心扶植。
(3)严格要求,帮助班干部不断完善自己。
(4)培养干部的主体意识。
(5)在工作中提高干部的能力,帮助干部树立威信。
(四)培养优良班风的技能
1、班风的概念: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作风,又称之为“组织人格”。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
2、班风的意义
(1)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2)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
(3)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3、班风的内容
(1)良好的纪律。
(2)勤奋的风气。
情景:下课,学生仍做题,背题。
◆课堂学习气氛热烈,求知欲望强。
◆课后复习积极主动,独立性强。
◆博览群书,兴趣浓厚,知识面广。
◆积极锻炼身体,身体素质好。
(3)正确的集体舆论。
§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培养
●集体舆论的概念: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奉行的言论、意见和态度。
●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指根据是非标准对各种事件进行褒贬。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的方法:
◆列入班集体建设目标,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
◆结合社会时尚、班级具体活动,教给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并引导学生在班级日常活动中践行这些标准。
◆结合班级具体活动和日常管理,引导全班学生对不正确的舆论进行评论。
◆建立集体舆论阵地。
◆树立先进榜样,运用评价机制。
4、班风建设中班主任的导向艺术
(1)对学生评价要善于进行表扬和批评。
◆表扬是一种激励,批评也是一种激励。
◆表扬要遵照事实,依靠事实本身的说服力。
◆批评时内容不失真实,语气不失委婉。
◆表扬与批评都不能借助职业权势。
(2)在舆论导向中,善于在班级中设置讨论题。
◆情景描述:在乔小雪老师的班里,有一名语文课代表,每次都把不交作业或抄袭作业的名单原原本本汇报给老师,一名同学背地叫他“叛徒”。如果你是班主任,该怎么办?
◆问题:对这一现象你准备如何设置讨论题?
A、所设的讨论题在班级建设中起导向作用。
B、适当的讨论题,每经过一次讨论,都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进而使学生思想风貌发生一次变化。
C、设题要具体而生动,既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又不伤害学生。
(3)善于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行为的暗示起示范作用。
◆青少年具有模范的特点。
◆教师的表率作用要给学生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应发生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而不是停留于表层。
(4)善于寓教于乐。
◆“向你介绍一本好书”。
◆为班风建设添砖加瓦。
◆游园观光,每周一歌,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
(5)善于把竞争机制引入班集体。
◆在学习、体育、劳动、卫生、纪律、勤劳、创造、自立、礼仪等方面开展评比活动。
◆让民主与科学走进班级
◆利用班级文化创建优秀班集体
◆如何运用网络班级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笔记-第33页 - 班级管理者

第二章 班级管理者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与任务
(一)班主任的角色
1、实施者
2、指导者
3、管理者
4、协调者
(二)班主任的任务
1、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1)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2)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道德长跑日记
–病历卡
–道德银行
2、建设班级文化,强化班级影响力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这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层,这是班级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如教室四周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及班训、定期出班级黑板报等一系列教室内环境布置与设计等。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教师的素养
(一)教育素养
1、知识素养
(1)广博的文化知识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班级教育管理理论
2、能力素养
(1)敏锐观察力
(2)组织管理能力
(3)沟通能力
(4)指导能力
(5)应变能力
(6)教育科研能力
3、教育艺术素养
教育艺术素养是指教师把自己了解的专门学问,包括知识、情意、技能、方法等内涵,选择学生能接受的方法,传授给他们。
教育艺术素养实质上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智慧等素质的综合体现。
(二)人格素养
1、高尚的师德
现代师德是一个由教师能力、人格、价值观三大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具体体现为:
一个核心:服务
三个维度:能力、人格、价值观
四个关键词: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为人师表
服务是核心:表现为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包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学生的引路人,为提高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严格要求学生。
能力是基础:学习能力、传承能力、创新能力。
人格是动力: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根本。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现代师德必须强调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利他性这两个人格特征。
价值观是方向:科学精神、人文意识、奉献品质、创新观念。
三、班级教育管理的艺术
–人与事结合
–教育的内化过程和教育的外化过程结合
–共性和个性结合
–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
1、 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
★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理解
变:教育==不许xx
为: 教育==许XX
研究学生需要——按需施教
(1)合理的 —— 满足
(2)过分的 —— 引导
(3)错误的 —— 纠正
2、外化教育与内化教育结合
★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
v助人自助 促人自悟
v变“要他做”为“他要做”
(1)助人的过程是他助、自助、互助的过程
(2)满足学生尊重、信任、理解承认的需要
(3)助人自助、促人自悟
(4)为人格完善创造机会
(5)惩罚的目的在于激励
3、共性与个性结合
★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
v吕型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变“劣势”为“优势”
(1)劣势≠缺点
(2)不强化劣势 要强化优势
(3)变劣势为优势
(4)制造优势
(5)做科学型老师
4、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
★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 ——重在责任
v如果德育就是一只大鹏,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正是这只大鹏的两翼,它必须同时煽动,这只“大鹏”才会腾空万里,展翅翱翔,德育才会呈现出无比的生命力。
四、班主任在培训研究中获得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v就业准备期
v职业求生期
v职业适应期
v职业成熟期
v专业成熟期
2、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之研究
魏书生老师班级管理方法:两大点一小点
v两大点:民主与科学
*民主(4小点):为学生服务;建立互助师生关系,互相帮助;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个性;决策过程要民主。
*科学(3小点):建立计划系统;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建立总结、反思、反馈系统。
v一小点:松、静、匀、乐
(二)班主任应在课题研究中寻求发展
1、树立教育科研意识
–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所谓研究意识,是指教师要善于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研究国内外科技领域、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发展变化的情况。
–所谓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所具有的发明、创造的能力以及预测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育行动研究
*为行动而研究
*关于行动的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
•教研工作不能“等、靠、要”。学校领导、上级教研员的职责只是提供参考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然是一线教师从事教研所应遵循的程序。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笔记-第87页 - 班级管理理论

第三章 班级管理理论
第一节 班级管理理念
一、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
人才和教育两个角度
(一)全面发展人才观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关注每个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差异性,在关注并培养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或特长的同时,保证学生在原有天赋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学生主体观
承认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受教、被动受管向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班级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教育活动观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合适的多样化的班级实践活动规模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的同时,发挥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
(四)系统整体观
具有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意识到班级是社会教育系统中的有机部分,其运行受到班级各种内部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并对影响班级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班级影响因素的特点及其对班级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针对地制定班级管理的措施,确保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五) 开拓创新观
对教育环境和学生个体的变化要有敏觉力,思想上勇于进取,大胆创新,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班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使班级管理措施适应环境发展的变化,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实现班级管理效果最优化。
(六) 教育法制观
二、善于建立个人的班级管理理念
如何形成
1. 建立一套各项问题并作出回答,日后不断修正
2. 学习有关理论或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问题,把理论经验和信念加以联系,形成一套策略
3. 在建立理念时思考: 是否各方面皆公平、是否以学生心理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善于寻求合作的协助与建言。
三、班级管理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
帕森斯的GAIL图式
盖哲尔与谢伦的班级社会体系观
艾雪黎等人的班级教学理论模式
斯金纳的行为改变技术模式
现代班级管理的理论模式
果断纪律理论
尊严管理理论
内在纪律理论
可借鉴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笔记-第3页 - 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一章 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主任的任务、职责
一、班主任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1、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2、指导学生学习。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劳动。
4、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5、与科任教师沟通,做好本班的教育工作。
6、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评定工作。
7、与家长、社会沟通,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
一、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
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
三、热爱、尊重学生
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一、有关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大都较重视相对集中的、阶段性的主题型活动,而对每天在班级中存在和必须做的事却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二、侧重抓思想品德教育和考勤工作。其它工作重视不够,且工作能力也不尽人意。
三、缺乏科学管理观念。
四、缺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
五、缺乏知识更新的机会。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的意义、方法
一、意义:
1、培养学生的班主任角色意识,引导学生进入班主任角色,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
2、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方法:
本训练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合格的班主任角色只有在适合的实践环境中才能训练出来。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抓好“训”与“练”字。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笔记-第281页 - 班级常规管理

第六章 班级常规管理
意义
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形成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建立安全感
预防行为问题
要求
遵守公平原则
建立班规权威
预防重于治疗
运用自治规范,注重合作而非命令
随时予以正向引导
掌握机会教育,表扬优良表现
运用团体制约策略
重视个别辅导
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
内容
教学常规管理
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学生风貌管理
班级档案管理
班级校外、假期管理


 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