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08646126
作者:[英]汤姆·斯丹迪奇
页数:376页

内容概要

汤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毕业于牛津大学,学习工程和电脑科技,目前是《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掌管杂志的网站及其移动端版本,此前还在《经济学人》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也为《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其历史著作还包括《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以及畅销书《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书籍目录

前 言 西塞罗的网络
第一章 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人类为什么天生喜欢分享
第二章 罗马的媒体:首个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第三章 路德的观点如何疯传:社交媒体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
第四章 流动的诗篇:用于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的社交媒体
第五章 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管控社交媒体的困难
第六章 到咖啡馆去:社交媒体如何促进创新
第七章 印刷的自由:社交媒体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
第八章 人民的哨兵:暴政、乐观和社交媒体
第九章 大众媒体的兴起:集中化的开始
第十章 社交媒体的反面:广播时代的媒体
第十一章 社交媒体的重生:从ARPA网到脸书
结 语 历史将自己“转推”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在散播信息上面统治了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
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物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和审查之间的张力到社交媒体在启迪创新和激发革命上的作用。这是一次对社交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也是基于历史对未来趋势的完美预测。
---------------------------------
【编辑推荐】
◎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能不知道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本书就是一次对社会化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完全颠覆你的传统思维,重塑我们对社交新媒体的看法。
◎ 从莎草纸信到小册子、咖啡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介怎样进化?
◎ 从古罗马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再到阿拉伯之春,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变迁?
---------------------------------
【评论】
汤姆•斯丹迪奇又一次完美展示了他将历史与现实的争论联系起来,并激荡出新知的天赋。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论证也很具说服力。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
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今天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肇始于古罗马的社交媒体传统的延续。这就让我们能更清醒地感知人类现在是如何在转推历史并同时创造未来的。
——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craigslist创始人)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本书结合《乌合之众》与《公众舆论》一起品读有奇效。《莎草纸》以历时的顺序,讲述在历史中长期存在的社交现象和社交媒体。《乌合之众》作者勒庞在19世纪即揭示了群体极化现象,个人在进入群体后将表现出从众、情绪极化等特点。时至今日,在互联网空间中仍然适用。人肉搜索、极端评论等网络暴力行为无不体现此种现象。《公众舆论》同样出生于19世纪的李普曼在其书中提出“刻板印象”“拟态环境”等概念,沿用至今。我们常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改变,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革命见证了标准化生产方式的诞生,20世纪见证了劳动力成本的急速下降,21世纪将要见证思想和信息传递成本下降。然而,在这么多急剧的变革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基本需求、人性的善与恶是永恒不变的。把握这一点,就能够让我们从善如流面对社会的变迁,发现历史变迁的不变趋势。
  •     “不管将来社交媒体采取何种形式,有一点是清楚的:它不会消失。如本书所述,社交媒体并非新事物,它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今天,博客是新型的小册子,微博和社交网站是新型的咖啡馆,媒体分享网站则是新型的摘记簿。它们都是共享的社交平台,使思想从一人到另一个人,沿着社会关系网一波波传送,而不是非得挤过广播媒体那严格把关的瓶颈。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重生代表着一个深远的转变——在许多方面也是对历史的回归。”——书内摘约在5000年前人类发明书写,来满足人类自史前就有的渴望,“简言之,和别人建立关系,和他们分享信息,这是人的本能。”(P.012)人类最早的交流源自语言的沟通,继而有了文字的记录,再有了印刷术的分享,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进步,无线电和电视技术的应用得以让音像信息高速传播,依托于电子工业极大发展的互联网也接踵而至。从有限传播(手抄稿)到无限传播(古登堡的印刷术),再到有限传播(更大的选择余地分薄了看到的人数),社交媒体的发展恰似一个循环。现如今媒体图像的出现好似变成了文字的克星,文字须凭借朗读强化印象,加深记忆,图像则更为直观的将信息呈现。媒体图像被介入的配置声音充满,成为单向灌输,割断了自我主动朗读与文字的亲密关系。说到图像带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对技术发展持欢欣喜悦态度的作者不同,《娱乐至死》的作者则为我们勾画出了另一幅图景,尤其是对电视的普及。他讲到,电视上每个镜头出现的平均时间是三点五秒,眼睛根本无法得到休息,大脑来不及思考就移向下一个画面。画面不是展示思考,而是展现瞬间印象。所以,他最讨厌的就是新闻播音员的口头禅“好……现在”。这句话提示你对上一个新闻的关注时间已经够长了,观看者应该转移注意力到下一个画面,再残忍的谋杀,再不可饶恕的政治错误,再可怕的地震灾难,都应该在头脑中被迅速切换掉。因为每段画面拼接出的一段故事,按指定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四十五秒钟,否则电视公司就会遭受亏损。无法想象,原来图像的丰富带来的却是思考的短路。显然,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不管多大似乎就没人是真想到课堂来“听”什么的。说得严重点,老师站在PPT播放的画面前就仿佛变成了一位新闻播音员,他扮演的角色犹如影像衔接的剪辑师,他不管说或无法说他就是影像内涵的权威解释人,因为当他一站上讲台,往往就已经认定自己不过是即将上演的异彩纷图像的配角。反之,他如果故作高深的侃侃而谈,在渴望被图像震撼的“儿童”面前就会像一个傻子。因为画面不需要解释,学生更不需要枯燥的说理,只要被动的接受灌输记忆就够了。“儿童”终于成熟到了跑步进入另一种不假思索的“纯真年代”,事到如今,面对经典,学生们不但喊不出来,而且也读不进去。这意味着学生们是在积极主动的放弃思考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对教学机器提出异议者认为,让成千上万的孩童每天待在房间里守在冷冰冰的机器面前消磨大把时光,实在是一个很可怕的前景。谁知道呢?也许,会有不少的家长或老师认为这样倒还更好些,孩子变得更好对付了不是么。大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欧美推崇复古生活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了。有些激进的支持者甚至以不随身携带手机,家里不放电视、电脑来展现自己的热情。至少在一些人来看,没有游戏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享受家庭生活及自我提升上去,或者更加频繁和亲友同事聚会出游,能够令他们变得更有人情味儿╮( ̄▽ ̄”)╭这种想法虽然有些极端,但也不能说是全无道理的。好吧,书归正传。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不错,看起来实在很有格调,而且内容也算可以。应当说,这是一本出乎意料的有意思的书,作者将其深刻的思考,包裹在了轻松诙谐的笔调之下,对科学技术所推动的人类社交工具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开篇即从生理分析入手得出结论,“人的大脑是社会性大脑,特别善于分析群体中朋友和对手不断变化的意图和倾向。我们的大脑就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网而生成的。”(P.018)然而,除了最开始篇幅不大的部分,打后面的罗马时期开始,作者就开始过分的关注那些名人轶事,甚至会让人混淆了该书的主题。难怪有人抱怨这本书的浅薄,内容的流俗令想要阅读到更具深度东西的读者不免大失所望,中间对英国皇室那些琐碎八卦的津津乐道太占篇幅,后面对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介绍又稍显简单。不是特别差到不值一看的地步,也没有多好到值得人典藏,总的来说内容还算可以的书。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常在基于数码技术的“新”媒体和之前的“老”媒体之间做出区分,但现在我们清楚地看到,老媒体其实才是历史上的非正常现象。“有150年的时间,人对人的媒体被广播模式的集中化大众媒体所湮灭,现在钟摆又荡了回来。流行几个世纪之久,基于分享、抄送和个人推荐的社交形式的媒体如今借互联网的东风强势回归。”(P.347)只是媒介被技术改变了。就像书上提过的那样,报务员才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线上社区的成员,借助于电报终端设备的联系,与远方的同事保持着即刻间的联系。不过对那些报务员以外的人来说,电报却并不能算是一种合格的社交媒体,甚至连后来的电话和传真机都不能算是。这其中自有缘故。并非技术限制使其无法及时反馈的问题,试想一下,当初全球所有报务员加一起划了划了才有多点人,现在全国的网民基数又有多大,就算折合进去两者间的人口增长比例,想也知道这两者差在哪儿了。新社交媒体和旧社交媒体间的差距是如此巨大,别看今天的人刷微信和古时罗马人看涂鸦墙似的,“墙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不出意外,现代公共厕所墙上常见的和性有关的吹嘘和淫秽的笑话庞贝一样也不少,但还有一些涂鸦更能说明当时的情形,它们显示了人们当时的想法以及日常生活的片段,正如现代社交媒体上的情况更新。”(P.058)要这么说的话,也能说通,但还是感觉有什么不对( ̄ー ̄〃)“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能使人与社交关系网内的朋友或追随者分享信息(而他们又会把信息与别人分享),还能让人们就分享的信息开展讨论。使用这类网站的人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他们也发出信息,对信息进行评论、分享、讨论,甚至改动。结果创造出一个共有的社交环境,在分散各地的网友之间形成一种归属感。”(P.012)信息的分享从来都是如此的,随着社交面的扩大,各种各样互相冲突、未经过滤的意见掺杂在了一起,无论你需不需要,想不想要。在古登堡的印刷术出现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印刷品,因为价钱比书便宜得多,得以成为了第一种老百姓买得起的读物。一般篇幅在8到32页之间的小册子,路德时期的售价仅约合一只鸡的价格,对一个工匠或商人来说偶尔买一份小册子是可以轻松负担的开销。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不断降低,这种几页十几页的单薄印刷物的“小册子”,除了广告宣传册指南手册说明书的形制上还可略见旧观,今时今日早已基本退出了大众的视野。不过,相对老百姓青睐的平价印刷品,上流社会的人们倒有其他的更优选项。说真的,科技越发达人就越懒,现在离了键盘,还有几个能够勤勤恳恳的做手抄的?无论什么时代,写得一笔好字,都会给人留下教养良好的印象;文章的书写也并非是简单识字所能应对得来的。这意味着以无形中更高的门槛将人的阶层区隔开来。所以,在印刷技术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才会对手写文章愈加推崇。毕竟,相较千篇一律的印刷体,手写字体不仅更富个性,还会予人以更具诚意的感觉。属于非正式系统传播的手稿流通网的个人小圈子,网络中的关系人通过收集再分配信息构成交流,“这样建立起来的手稿流通网可以用于自我提高(收集教育性或励志性的文件)、自我表达(一个人传给别人的文件反映了他自己的性格和品位)和自我推销(因为诗作和其他的作品起了赞助人和受赞助人之间社交沟通的作用)。”(P.109)所以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现在玩的这套,都是老祖宗玩过的,只是媒介——由纸质的变成无纸的——不同罢了。手写的内容物仅仅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尽管有再多的人参与抄写也是一样,若想要让更多人看到发布的信息,就必须要依靠技术的力量。“和古罗马时代一样,消息能否广为流传取决于社交网络中各个成员所作决定的集聚效应。但与古罗马时代不同的是,社交网络中的某些成员——印刷商——具有超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可以快速复制大量副本。(用今天的互联网词汇,可以说他们是网络中的“超级节点。”)”(P.081)“在现代人眼中,17世纪40年代混乱又充满对抗性的媒体环境和互联网的博客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博客环境如同英国内战时期的小册子,是用文章织成的一张网。在这张相互联结的网中,各种文章互相参照,互相争论;作者偶尔匿名,发表的东西有时不可靠,但大都立场鲜明;写作的题目随心所欲,张贴的格式多种多样。”(P.153)“在受众参与传播的社交媒体系统中,传播的材料必然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需求,也无法强性传播任何东西。”(P.089)哎嘛,吓死本宝宝了!谁能想到呢,被网上无数人喷了又喷的被转发超500次,或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的可判刑算个毛线,上溯几个世纪可是连发个信息就可能会因此被绑上火刑架、剁手、剪掉耳垂的黑暗时代啊喂~~o(>_<)o ~~当局对于信息传播从无约束到有约束再到无约束的过程,就像是个循环,历史的车轮滚动又慢慢地转了回去。可以说,时下的“微博和其他的网上论坛给人们提供了发泄的渠道,也是政府监督舆情的方便的工具。正如17世纪英国的手抄新闻网络和大革命前法国流传的诗歌。”(P.346)只是制约惩处手段上要更“文明”,或者说更“审慎”了许多。随着时代的进步,咖啡馆的出现提供了人们一个绝妙的聚会场所,和通常乌烟瘴气的小酒馆不同,在这里,你可以搜罗到最新的小册子、单张的新闻纸、公报和新闻信札。“看来17世纪40年代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充满活力。那时,政治首次成为公众交谈的话题,而驱动讨论的就是媒体的信息分享。自由出版除了使得政治思想传播得更快、更容易,还因讨论的参与者努力争取并影响公共舆论而改变了政治讨论的性质。”(P.152)就中衍生出现代新闻自由的观念。得益于此,报纸出现后并没遭受太多阻力,事实上报业在美国很快蓬勃兴旺了起来。和小册子相比,报纸把时效性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为此牺牲了报道的深度。“报纸在另一个方面也与读者拉开了距离。在1便士报纸的新模式中,广告商成了比读者更重要的收入来源。从生意的角度来看,现在报纸的目标是尽可能扩大读者群,以增加广告的受众。不再把读者视为报纸上通过文章进行的讨论的参与者,他们变成了纯粹的信息消费者,也是广告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消费者。报纸不再是传播和讨论其他人提出的观点的平台,而是成为发表自己报道的渠道。”(P.264)此后相继出现的电台和电视亦是同样的做派。然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一切,“21世纪的互联网在很多方面与17世纪的小册子或18世纪的咖啡馆相通,和19世纪的报纸或20世纪的电台和电视却大相径庭。简言之,新媒体和老媒体很不一样,但和‘真正老的’媒体相差无几。中间插进来的老媒体时代只是暂时现象,并非正常情形。媒体经过了这段短暂的间隔——可称为大众媒体插曲——后,正在回归类似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形式。”(P.353)“老媒体其实是历史上的非正常现象。它起源于1833年纽约《太阳报》的创立,该报采用了创新性的大众媒体模式,招揽大批读者,再把他们转卖给了广告商。”(P.353)不幸的是,新媒体同样沿袭了大众媒体时期的老问题,“社交媒体营造的新的网上公共领域基本上掌握在私营公司手中,而那些公司只听命于广告商和股东,并不为用户的利益服务。”(P.365)简言之,为了招徕人气公司往往抛出免费服务为诱饵,但这种经营模式却无法让公司的经济收益,和广大用户群体的利益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交媒体使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迅速与他人分享信息,因此使普通人获得了集体设置议题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过去只掌握在大出版公司和广播公司手中。确定这一新的媒体环境的影响及其长期的后果是人类目前集体进行的一场巨大实验。试验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P.347)所以,“尽管对微博和其他互联网论坛有所控制,但在一定限度内对政治讨论的容忍无疑使民众有机会利用这个新手段发表他们的关注,……微博的出现使中国的网民得到了发表意见的新自由,但仍然有由政府仔细界定的限制。”(P.347)或许这还远不是最完满的解决方案,但这已然是当下我们能够找到的最能让更多人接受的办法了。“据说拿破仑说过,1000把刺刀都不如4家怀有敌意的报纸可怕。一个自由的社会需要自由的媒体系统,但法国大革命的教训是,无人管理的自由媒体系统不一定能带来自由社会。”(P.248)民主和自由之间是有一个悖论的,当两者相冲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怎么办?
  •     我的博客原文地址:http://delai.me/blog/social-media-in-2000-years/一、为什么会读这本书我承认我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吸引了——标题党和抢眼的包装总是那么有效,傲娇如我也不例外。我本身也比较喜欢历史,又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这个书算是Get到我的点了。二、简单点说这是一本关于社交媒体历史的书,从作者的过往作品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这方面的行家:作者汤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毕业于牛津大学,学习工程和电脑科技,目前是《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掌管杂志的网站及其移动端版本,此前还在《经济学人》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也为《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其历史著作还包括《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以及畅销书《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全书的主旨归结成一句话就是:社交媒体是从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就有了,主流的社交媒体一直是分散的去中心化的,直到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兴起的100多年间全球的社交媒体才进入了中心化的状态,近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流行又恢复了它原本的去中心化的特征。三、都说了些啥这里我主要罗列一下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对我们现在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内容:1、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 脑容量与社交 “相对于哺乳动物,灵长类尤其人类的大脑相对于身体要大很多,而大出来的部分就是新大脑皮层。研究发现:在各种灵长类动物中,新大脑皮层的大小(占总脑容量的百分比)和群体的规模有着惊人的相互关系”。名词解释:新大脑皮层是负责形式高等职能,如空间判断、感官感受和有意识的思想。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智人这一支在群体规模和新大脑皮层大小上得到了最好的发展,于是在竞争中胜出了。- 大猩猩的社交:梳毛 没有语言之前如何社交?答案就是梳毛。“灵长类动物通过称为互助梳毛的行为来维持同盟关系,或是一对一的互相梳理,或是分为叫作“同盟”的小组彼此梳理。灵长类动物花在梳毛上的时间远超过了纯粹的卫生所需。通过选择给谁梳毛,梳多久,以及允许谁在一旁观看,他们还可以发出社会性信号”我似乎明白,以前爷们儿们在澡堂互相搓澡意味着啥了- 古希腊人:记忆、言语优于文字 “苏格拉底抱怨说,书写使人不再需要记忆,因此而削弱了大脑的功能,造成学习者灵魂的健忘,因为他们不再运用记忆力;他们将依靠外部的书面字词,自己不再记忆”。柏拉图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更推崇对话而不是书写。不过,“柏拉图的这一论点得以延续至今,是因为他把他们写下来,这真是讽刺”是不是似曾相识?后面的历史也总是重复着这样似曾相识的偏见。人们常埋怨电脑和手机让我们记忆力越来越差,让我们不会写字。自打08年我开始用iPhone,真心觉得记忆力差了很多,但,so what?2、古罗马的Facebook- 有钱人的游戏 古罗马地域广大,各地贵族、官员之间通过信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先后在罗马和小亚细亚任要职的西塞罗的通信是先进保存下来的那个时代的最完整的通信记录——900封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常常会将自己的演讲稿群发给自己的好友。除非特别说明,通信是可以被公开的。流行转发别人的信件并附上自己评论。一般都有自己的抄写人队伍(人员有多有少,大V可能需要几十人):为了保留原信,转发前需要抄写一遍;群发则需要大量的抄写工作。由于远离罗马的人对资讯有强烈的需求,出现了专门在罗马收集信息信息并定期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其客户的最早的“新闻工作者”。这不就是现在的Twitter、微博、Facebook、大众点评嘛 :)- 平民的涂鸦 而这些在当时是有钱人才能玩的游戏,平民百姓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涂鸦。因为被火山掩埋,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保存了当时大量的建筑涂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罗马的人民就像现今的网民在论坛里发帖一样通过涂鸦来表达观点、寻找人、做广告。比如:有人在一家客店住过后,觉得很不满意,于是在不远处涂鸦给这家店留了个差评。- 《新约》的来源 “从公元1世纪中期开始,地中海沿岸的基督教会之间就开始不断地交流信件和其他文件。《新约》的27篇中有21篇是信件(使徒书信),剩下的6篇中2篇含有书信。”所以,你知道圣经《新约》是怎么来的了吧?不好意思,那真不是上帝的话语,只是社交网络里的精华帖罢了。3、路德:史上第一号大V马丁路德的故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就不重复了。本书中提到的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古罗马帝国覆灭后,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识字率越来越低。文字的书写和传播只停留在少部分贵族和僧侣之间。由于1440年前后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极大地提高了文字复印的速度。社会精英经由出版“小册子”从教会那里渐渐夺回一部分话语权。罗马教廷通过卖“赎罪券”来维持其奢华腐朽的生活,马丁路德认为这是不对的,于是出版了个“小册子”讨论这个问题。当时没有版权的概念,每个印书商都可以去印自己认为有销路的“小册子”。于是,马丁路德的多本抨击天主教的“开源”免版权费的小册子经由欧洲尤其德意志城邦的印书商的复印病毒式地在欧洲传播开来。罗马教廷作为当时的当权派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回击则舆论被路德这个小刺儿头带走了,如果回击则意味着“承认神学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承认公众有权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价后做出自己的决定,而这两者都有损于教会的权威”。是不是似曾相识?4、咖啡馆使我们变蠢了咖啡馆这种场所在17世纪从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后就很受欢迎,很快成了重要的聚会场所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咖啡馆的气氛鼓励陌生人之间的交谈,阶级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完全被抛在一边。一套印刷而成的咖啡馆规则规定:‘无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都不必为地位高的人让座’”。查理二世曾经因为担心它成为阴谋造反的中心企图在英国取缔咖啡馆。几个有趣的事情:当时伦敦还没有实行门牌号。咖啡馆成了人们收发邮件的地方(有点像现在的便利店代收包裹)。传统精英对咖啡馆的风行以及人们热衷于每天泡好几个小时咖啡馆表示出了担忧。牛津大学甚至“提出了反对,担心会造成学生的懒惰,影响他们的学习”。——又一个似曾相识的偏见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实际上就是一个咖啡馆。号称是当今世界保险业中信誉最高、名气最大、资金最雄厚、利润最多的一家大保险公司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的前身也是一个咖啡馆。现代科学的奠基之作,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原理》——起源于咖啡馆。《国富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亚当斯密在大英咖啡馆里写成的,这家咖啡馆是他在伦敦的基地和通信地址。5、电报社交网络“没有电文传送、闲着无事的时候,报务员除了聊天、交流传言和开玩笑之外,还在线上下象棋,玩跳棋。他们经常通过线上交流成为朋友;报务员在线上认识,后来发展成为情侣的事也时有发生。”6、电视,国民的麻醉药“曾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任职的约翰逊宣称电视是不折不扣的失败:它不仅没有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实际上反而使我们不如从前。电视产生了‘普遍而有害的......麻醉效果’”。“1950年平均没人每天看4.5个小时电视,1960年5个小时,1970年6个小时,1990年7个小时,21世纪初每天8个小时”“看电视这种完全单向被动的活动成为无所事事的代名词。比看电视更省力的恐怕只有睡觉。广播模式把广播电台的听众和电视观众视为纯粹的被动消费者。比起使人们能够创造、传播、分享以及重改和交流信息的媒体系统来,电视属于另一个世界。它是社交媒体的反面”——又一个似曾相识的偏见7、互联网:人人可以参与的社交媒体好在,互联网把我们从电视里拯救了出来:)。所以如果又有人跟你说:互联网、手机占用了你太多时间和精力了,你可以回一句:呵呵呵。四、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阅读的书,但因为里面透露出来的观点并不那么地颠覆,所以并不属于强烈推荐的那种,所以 豆瓣评分 也是四星居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作者是个记者,作品是个通俗读物而已,但是很多内容很好玩,比如咖啡馆文化史
  •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已经描述清楚了,观点和结论需要自己总结,是本开放性读物。就还行
  •     从社交媒体到大众媒体再到社交媒体
  •     如果这是篇博客 我给五星,作为一本书,讲的太浅了
  •     9月里读完的第三本书。全书所展现的恢弘的视野,把社交媒体置于人类历史的维度下,让人着迷。其核心观点认为今天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其实是罗马的公共广场,或者17世纪欧洲咖啡馆的回归,更加符合分享,开放的创造精神,而近150年历史的大众传播历史则更像是一段插曲,其趋势已可预见。值得一提的是,林华的翻译流畅而到位,与本书作者的才华交相辉映。好书好书,力荐。
  •     回顾社交媒体的演变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观点很明确。 只是所选用论据导出结论的过程略显随意,甚至让人觉得牵强。
  •     不足在于案例都太正面了
  •     了解一下所谓媒体的发展历程吧,不然搞什么新媒体?
  •     前五分之三都有趣极了,与现代生活越紧密、内容也开始变得越无趣。到底是我们无趣,还是我们的时代本身就很无趣。“听闻很多事情却毫不受益、他们看起来无所不知,其实却一无所知”,苏格拉底一针见血,吾辈却仍沉醉在信息社会的伟大中兀自感动。
  •     还行吧 比较清晰 就是结尾预测有些狗尾续貂 还特么想对用户收费 真是活在梦里
  •     史论真的好无聊
  •     历史书。。
  •     主要讲述社交媒体自古以来的各种形式演变,反映出的是无论媒体传播技术如何更迭演变,人类对于交流的社交本质需求几千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除了讲述历史故事意外,作者对历史事件背后的观察总结也值得一读,比如自由媒体系统给美国和法国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一个自由的社会需要有人管理的自由媒体。整体读完对于自己从事的数字营销工作来说,更多的价值还是在于知晓了社交媒体的演变历程,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推广,还没能从中得到很好的启发。
  •     这本书其实是梳理了西方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的方式,从以个体为传播主体和以某一类权威媒体为传播主体之间的摇摆勾勒出了西方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莎草纸-小手册-咖啡馆-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这一脉络就是此书的内容。比较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分析这一脉络中人类分享信息的异同和规律,只是在字里行间带过了一些,有些不够清晰。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中文版的出版,在最后两章节中对于社交媒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部分,作者热情讴歌了阿拉伯之春中社交媒体的作用却也非常积极地评价了中国政府的媒体管控,有点诡异。此外,此书并没有涉及社交媒体对于恐怖主义传播的作用,双刃剑怎么能只说一边呢?
  •     社交媒体简史。
  •     有点虎头蛇尾,头重脚轻。前半段对历史中传播进展的描写可谓绘声绘色,后期丢互联网时代的描写过于简单,两个时期的对比本来是重头,但也草草收尾,其实就是一本传播历史阶段的描述,不必牵强加入互联网的内容。
  •     有些浅显了
  •     视角很独特,用社交媒体这一框架来重新建构世界新闻史。可以为我的外新史课程补充很多丰富的细节。
  •     外新史
  •     SNS is rubbish,get a real life
  •     自己缺少这样的敏锐,自叹不如
  •     未来的互联网属于处在社群中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中心,没有边界。
  •     新的视角
  •     这本书可以算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中间涉及了各个领域与之交集的内容。笔法通熟易懂,不生硬,可读性强。
  •     关于是与非的争论竟在变更面目后延续至今。从古希腊老牌哲学家对记录思想这一想法的抵制,到近年社会上对微博时代等碎片化信息生活的反思,人类对新事物的摇摆态度一脉相承。3.6.两章尤其喜欢。
  •     像一本历史书,挺通俗的传播学读物,好读,也比较有意思
  •     很有趣
  •     梳理性强,最后的章节内容再丰富点会更好
  •     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冒着误解伟人意图的风险,我认为他说的是我们都喜欢用今天的理解来看待历史。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著作:社交媒体早就有啦,太阳底下无新事。我很讨厌这种腔调,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任何一门社会学科的研究差不多都要走这条路。按理,我们理解的社交媒体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脸书”和“微博”,但人类思维的特性就是发现“现象后的本质”,无非就是通信、就是传播,从根子上讲,人就是以此来区别于动物的。好在追溯历史是为了反思现在,不得不佩服类似本书作者的很多外国媒体人,他们有着学者的严谨同时有着媒体人的敏感,能将很多知识都融贯到体系化的表述中去,很有阅读价值。从这一点看,我们的很多学者也好、媒体人也好,都很难写出这样有趣的作品。
  •     扯远了……
  •     从历史中观照现在,许多争论早已有之。
  •     (2017-1)如果想要了解一门学问是如何被教科书毁掉的,那么新闻史一定是绝好的观察对象。当然,这本书的作者选择告诉我们,它可以是、本来是、应该是,多么TMD有趣。
  •     不错,挺有趣的,就是不深入。但是对于浮光掠影的了解下这个历史还是够了。
  •     说几点感受:媒体的影子无处不在,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媒体都有着无可替代地作用;媒体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但是力量没有好坏,有好坏的是使用它的人和用它的目的;媒体终究是媒体,他只是工具,离开人去考察媒体,会陷入怪圈;社交媒体是关系的媒体,依靠的社会关系是社交媒体存在的基础,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如此,所以又回到上一点,人还是最重要的。再多说一点,关于书,是一本畅销书,内容生动有趣,但比较浅显,想多了解还是要看媒介史的书籍。
  •     把21世纪的互联网和17C 小册子18C 咖啡馆做类比,现在的社交媒体和以往的议事广场诗集小册子咖啡馆一个道理 写得挺有意思的
  •     人类媒体发展史,媒体作为人类思想交流的主要平台,作用日益巨大,技术的发展也给媒体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选题很好,阐述稍显单薄,突出媒体作用方面叙述到位,但客观的放到历史长河中,只有媒体没有历史时期的机缘巧合,很多事情不会发生。 另一个感触是国外的创业看起来似乎都有某种情怀...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无道理。 从新的角度梳理了媒介发展史,本以为社交媒介是由单向传播往双向传播发展的过程,但这本书告诉我,今天相对开放自由的媒介环境在百千年前就存在过了,被动接受报纸广播电视才是不正常。 作为半个外新史,这本书比教材有趣多了。不过后五分之一有点过简了。
  •     似乎看了满满一整本的媒介案例
  •     当下来看,社交媒体不算什么,但是回到古罗马时代,考证那时的社交媒体就别具一番风味。 从早期的莎草纸卷、诗歌和小册子之类的社交媒体,甚至更具原始雏形的咖啡馆,交流信息是这些媒体不断发展的强需。在互联网大众化泛滥的今天,研读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也更清晰地看到历史上政府对社交媒体的利用、引导和控制,包括历史上曾经对大众媒体的控制失败事件。《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回归生态与历史的考量,还原2000年社交媒体的全貌,也反思社交媒体的利弊得失。
  •     一本生动的传媒发展史,胜过大学看的所有教材
  •     粗略介绍了社交媒体形式的历史演变。从小册子、书信、咖啡馆,到广播、电视,再到现在的互联网,作者认为是从分享、互动和参与,到单向的被动接受,再到大众参与的回归。此外,古希腊人认为,言说优先于书写,这点也很感兴趣。翻译五星。
  •     历史梳理得不错 但内容有些浅薄
  •     纪录片解说词
  •     从古至今,社交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毫无代沟的书
  •     观点很有意思,但不够深入,基本上变成了媒介发展史梳理
  •     好书一本,我们学的新闻史都乱写。还不如这畅销书呢。
  •     通过回顾社交媒体发展的历史,作者提出应该回归“真正老的”媒体时代。信息控制权不应掌握在公司和政府手里,而应在用户手里;交互性。
  •     作为通俗读物很流畅,基本写法是先拟定当今社交媒体的几个特点,然后再反推历史上的各种传媒发展史,所以就把书籍史、印刷史、咖啡馆文化史、新媒介发展史融合了起来。如果按学术著作来看,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注明材料出处(不知原著是否如此),如果按通俗著作来看则清晰简单。
  •     通俗读物,作者很有意思,回顾了媒介与交流的发展史,一句话:,当下种种,古已有之
  •     博客是新型的小册子,微博和社交网站是新型的咖啡馆,今天社交媒体的重生既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深远转变,也是对历史的致敬与回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