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青海去》书评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5312521
作者:顾执中,陆诒
页数:344页

这不是一本有趣的书

书名挺有煽动性,有点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事实上这不是一本有趣的书,文笔甚至赶不上如今各旅游网站流行的文艺游记。要是抱着看故事的心态翻开它,一定会失望。但是书名还是戳中了我,也许是因为有过在青海的经历,所以在首图看到这本书,翻开来又看到一堆熟悉的地名,就欣喜地搬回家,一页一页翻,略有感受。作者一行五人,于1933年7月3日启程去青海,8月22日返回上海结束行程。顾和陆二人记录下路上遇到的大小诸事,并记录途中经过的每一座城市,在《新闻报》连载,后结集出版。作者喜欢记流水账,比如某地学校若干所,学生若干人,物价、田价、矿产、农产品等。有一手史料功用。但是作者的资料来源基本来自当地政府及少数士绅,跟劳动者对话较少。仅有的几次走访农民还是在甘肃境内,到了青海之后,收集资料非常依赖当地政府官员和党务官员。现在看来,调查不够深入,资料来源单一,缺乏求证。而且事无巨细必录,看得好烦躁。有一点难能可贵,作者身为记者,只是忠实记录各地资料,少有褒贬。(当然,称呼少数民族为“番人”、“蒙番”,有人也认为是污蔑性的。)比如记循化县,说当地少数民族“有病不信医药,终日向泥神磕头”。看到这儿时不禁笑出声来,几乎可以想见作者边写这句,边摇头叹息的场景。(当然这是我瞎猜的)有些地方风俗很有趣。比如记循化县有三害:风害、狗害、小儿害。风害容易理解,就是常年刮风嘛。狗害是因为城内流浪狗太多,常咬行人(@@作者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小儿害更匪夷所思,指小孩子在街巷游荡,趁人不注意时破坏新建门墙,听起来就是小流氓团伙嘛。后两者如果多加管理,完全可以消除,竟然成为地方一害,不知道城市的管理者在做什么。记化隆县,说“番民宁死不读书”,并举例说,当地回教为了促进教育,创办小学,推行强迫教育。番民就雇汉人子弟去读书,而且出金不菲,小麦五斗银四十元,相当于普通店员半年收入。不知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要是普遍情况的话,那番民为何如此抵触教育,作者应该去挖原因。要是个例的话,何必大张旗鼓地写在书里,为了迎合上海洋场读者的猎奇趣味么?记互助县,一大特点为农民嗜酒,不禁想起当地人喜爱的互助头曲。“沉于酒酿之间者,比比皆是”。当地民风淳朴,村民善饮,连少年小儿也不例外。记得支教时,一个男生描述理想中的生活:天气好的时候和伙伴拎几扎(一扎为九瓶)啤酒或几瓶白酒,去山里,划拳,喝,喝醉后躺下睡,睡醒再喝,喝醉再睡,直到天黑再回家。(听完以后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除了会早死之外没啥缺点。)据说,清明端午时,山里随处可见醉倒者,酒瓶扔得遍地都是。20世纪30年代,互助的主要输出商品有两种,一种是烧酒(每年15万斤),一种是青油(每年6万斤)。记共和县,民风剽悍,户口调查无法推行,调查者会被村民打出来(为啥?作者没写原因)。于是警察们扮作商人,走乡串户,联络其他的商人,才调查了个大概情况。记大通县,专门提及衙门庄1932年建立高级小学一所。(我就想是不是民中上边那个小学啊)大通的风俗是——赌博。不过戒赌的原因也很务实。“全县人民,向嗜赌博,现因连年歉收,民生凋敝,此风大减。”没钱还赌啥。但是,吸鸦片之风不减。按照作者列出的数据,吸鸦片人数占到全县人口1%左右。看青海教育一章列出的各种数据,乐都县教育水平早在九十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省内其他县市,仅落后于西宁。看来传统还是很重要的。这本书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作者在记青海各县人口状况时,总有一项游民乞丐数量,而且把这个数据作为评判该县工作的指标之一。十几个县里游民乞丐多则四五百人,少才十几人。数据来源不详。难道当时户口普查,游民乞丐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而存在么?最后吐槽一下这个版本的排版,不忍直视。每篇文章分为大标题、小标题和正文,居然是三种字体。而且大标题字号极大,和正文对比鲜明。想问这本书的责编:这样看起来真的很舒服吗?


 到青海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