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中的将军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44274373
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页数:238页

内容概要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2014):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9年出版《迷宫中的将军》。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作者简介

《迷宫中的将军》成书于八十年代末。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的历史学家们一起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本作品描写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生命中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幻影般的最后一趟旅程。这趟旅程在信件与各种各样的回忆录中几乎没被提到,这恰好给了作者在历史真实的范围内创作自己的故事的自由。
作品中,玻利瓦尔在疾病困扰、心灰意冷和种种超出了他的控制的不利条件下,重访了河岸边的城市,重走了见证他起伏辉煌的战绩、满载着他曾经的抱负以及他所遭遇的同路人和遭受的背叛的道路,一直向远方的大西洋奔赴。
与此同时,读者从中可以真正感觉到玻利瓦尔这一历史人物在他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乃至作为个人达到最高点时的风貌。将军为了从西班牙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接续了他统一拉美大陆的未完成的梦想,然而最终他带着最大的失望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迷宫中的将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没看过加西亚的书,第一次买了这本迷宫中的将军。有网站给迷宫中的将军分类是玄幻,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书中讲述将军下台之后旅行的一系列事件,其中穿插以前的事迹来塑造将军的血肉。看到一半时,我突然意识到,这讲的是一个将军的故事,而不是旅途中遇到奇形怪状的神奇事件。看完书,合上书后,我不打算以后再将这本书看一遍。里面的现实,将军的偏执带给我的是心刺痛的感受。如果他能放下一切就好了,就能活的更久远,就能出国感受生活。一向都不喜欢战争小说或者这般叙事小说的我,居然看完了这本书,匪夷所思。这个人物让我佩服也让我鄙夷。
  •     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南美洲解放者玻利瓦尔逝世150余年后,马尔克斯为我们重现了将军生前最后一段旅程的悲欣。“逆境与梦想之间的疯狂追逐这时已经到达终点,余下的只是黑暗。”让我深受感动的是,马尔克斯的叙述是如此饱含深情而又如此克制,这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所能达到的最深刻的理解,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对另一个伟人所能给予的最深沉的怀念。
  •     翻译家王永年,四年前的今天去世。本来也不了解他,最近在看马尔克斯的作品。目前唯一能看明白的,就是他翻译的《迷宫中的将军》。笑点频出,也会莫名泪目。也许马尔克斯所有的作品,都是《百年孤独》的番外。他所要找寻的童年,河流上黄晶一样的天空。处女座《枯枝败叶》据说是百年孤独的前身,可是主线在三个身份间跳跃,好像第二天就是世界末日一样,迫不及待灌输了所有。原来连自我,都是漂移不定的,我一头雾水。开篇就是埋葬——安提戈涅中,仪式感与无意义之间的挣扎。《霍乱时期的爱情》,我更希望这是,玻利瓦尔的妻子从未去世的情况,他依旧是那个半世风流的公子哥,从未革命,从未奋斗,也从未徒劳无功;只是幸运地等到了最初的时候,和她在霍乱中暮霭的河流上飘游此生。《番石榴飘香》采访集,一贯的简讯。《迷宫中的将军》偏传记类,终于有点实实在在的把握。他为了这个关于玻利瓦尔十四天的旅途,连几十年的月相都搞的清清楚楚。通篇关于孤独。玻利瓦尔,三岁失怙,九岁失恃,二十岁失去新婚一年的妻子,此后终生未婚。去世时痛呼:“我该怎样才能走出这迷宫啊!”“这里没有人爱我们”。将军玻利瓦尔一开始就明白,开始生命中最后十四天的旅行。一如既往地逞强、重情、幽默,爱面子而独裁,也会像小孩子一样大吃番石榴,违背医嘱喝加了蜂蜜的驴奶,因为这是童年时候妈妈的偏方。河流一直在流动。权力在讼师窝一帮最好的学院派那里导致内战,还是为了统一而依旧由军人把持。他一路革命,却在这个问题上无力回天。于是往昔种种,从洪堡开启的自然有绝对统一性的启发开始,天性浪漫的他,走在黄昏里,给一条落水的沙皮狗命名:玻利瓦尔。那里依然四分五裂,被西方文明所不齿。在他死后多年。他虽深受启蒙影响,也是在巴黎、马德里度过青年岁月,可他深知,那个梦寐一样的国度无需模仿别人。别的国家两千年都尚未解决的一些焦头烂额的问题,他不想二十年解决,也更喜欢自己中世纪一样的国度。可爱的是,马尔克斯最讨厌的历史人物,就是哥伦布。几乎所有的上校都拥有一张吊床,在某个时刻。马尔克斯的吊床情结一直不改。幼年也是同祖母一样长大的马尔克斯,流亡,逃难,东躲西藏。上校总会闪现在故事的某处。他的作品还没有看完,只是刚刚开启这扇大门。没有什么魔幻现实,现实,本来就魔幻。在这本书中,分不清何时是玻利瓦尔的咳喘,何时是马尔克斯的任性,何时是王永年的焦虑。三个灵魂,在纸页中呼啸而过。我不敢翻看到最后,怕最后那个句点到来时,会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失去。我想说王永年。他是张爱玲的同班同学,那个时候,上海圣约翰。精通四国语言,在离乱的间隙生存下来,译注颇丰。其实张爱玲被现在的小资平面化了,她远远不止是一个文青。从李安《色戒》中费尽心机,而又只捕风捉影地说,自己在拯救一段会被遗忘的历史,就可见一斑。看张爱玲的日记,那时中国大学真是国际化,人类学是她的案头书,遥在海滨的探险,都被她一一指摘深评。那个年代,她关于社会学,文化间的碰撞,真正了解,身处其中,一日千里地通透着。产业化制造的我们,模型相似,温室无忧。只是叫嚣,却语言不通,耐心不足,也觉得没有必要。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搁笔,是1989年1月。传入中国,不知道经历了多久。准确日期目前没有找到,报纸上只说是王永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接触了。王永年在那个时候,于著述颇丰的马尔克斯中,单挑这一本,为什么呢?他通篇翻译的,还有博尔赫斯的全集。巧合的是,博尔赫斯作品中,很重要的意向,也是“迷宫”。《小径深处的花园》,时间织就的迷宫,甚至延伸在中国的园林角落里。我妄自感受着,这本书中,相似的历史。如果那个人,退位,出走。会怎样呢?玻利瓦尔在最后慨叹的“哥伦比亚只会陷入懦夫手中了,接下来只是一波又一波,相似的平庸暴君蹂躏”。其实何止暴君相似,在并不遥远的同一个星球上,时空也只是风物有别,连事件都是相像的。迷宫。一路追赶,雄心壮志,徒劳无功。玻利瓦尔始终没有站到那片无垠的青天下。就如洪堡最终是否找到了统一性,都不得而知。很快的,洪堡的理论被个人主义淹没。玻利瓦尔自认为解放了的国度又陷入风雨飘摇。马尔克斯搁笔的1989年,相似的迷茫发生在像迷宫一样的,那个有园林的国度。王永年去世后两年,马尔克斯去世。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过交流。总感觉那个年代的翻译都是迅速的,中国还没有和世界脱节太久,世界新的声音被很快感知。不像现在,学术界都是拉下五十年不止。以前沉溺纪德,至今印象深刻的,是盛澄华和纪德之间,因为翻译而有的友谊和美谈。那大概,是迷宫所不会影响的,大地的盐味。(注:“我没有尝过大地的盐,也没有尝过大海的盐。我原以为自己就是大地的盐,也曾害怕失去自己的咸味。”——纪德《人间食粮》)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样写玻利瓦尔的,没有第二部。
  •     被褪色的荣誉与残存的理想撕扯着牵绊着。 莫问英雄归路,生生死死几度往复。
  •     将军到死也走不出那权利的迷宫。
  •     雨下个没完,潮湿开始使记忆出现了裂罅。气温很高,晚间也不减退,将军的衬衣老是湿漉漉的,一夜要换好几次。“我像是待在蒸笼里。”他抱怨说。
  •     传记小说。
  •     4.7
  •     从后半段开始直击人心的部分就在作品中不断出现,将军的政治光荣和他身体的逐渐衰弱交织在回忆与现实中,虚荣所构成的“逆境和梦想之间的疯狂追逐”或许就是他“很富有却还不够”的那个迷宫,是他直至生命的尽头也没能填满的空洞,随着他已过世的妻子——那个唯一能称得上爱过的那个女人,被他强忍悲痛而埋葬在遗忘深处了。PS:本书人物名字真是灾难。
  •     比马尔克斯其他作品更棒!
  •     令人发抖的漫长死亡
  •     马尔克斯的叙述方式啊,实在是不能不服。
  •     2017#004实体书已收入/1此书又名“被拉丁语系人名玩儿死没商量” 本以为百年孤独已经够要命 没成想这本书也不逊色 看起来薄薄一本拿它当睡前读物就太大意了 每个人都像是新登场/2若干时间后再拿出来读又是一个新故事/3翻译的很精彩 完全增色.
  •     应该先看了哥伦比亚的历史再来看这本书会好点,因为一无所知书中叙述的事情犹如走马灯一样匆匆而过,只留下了大概印象:玻利瓦尔是一个好色虚伪又的政客,作者对他难掩讽刺之情,但是对他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同情他的命运就像在同情美洲大陆人民的命运。
  •     这是生命的的最后的闪光,在今后多少个世纪内,这样的生命将再也不会在人世间重现,玻利瓦尔是整个南美的传奇!!权利为将军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孤独,再强大的人生也无法走出宿命的迷宫!!!
  •     将军在旅程的各处节点都会想起戎马生涯的种种韵事,但在书尾时才终于流露出执着真情念出了多年前亡妻的全名,就像我们从插叙中不断窥探到将军的昔日荣光,但到最后也只能感慨将军伟大坚定的梦想终成泡影,这是一个关于南美的悲剧故事
  •     加西亚·马尔克斯真的带我目睹了一场盛世烟花的开落,完全浸入了马格达莱纳河的世界里,目睹了那场激烈的对抗和不可挽回的失败。唯有惊艳二字可形容。读一遍是远不过瘾的。 哪怕人生末了终归黄土,也要曾像烟火一样试图做夜里的太阳。
  •     “将军的想法只有将军自己知道”
  •     写成小说就要把历史背景写得简单易懂啊,这么复杂,人物还三三两两的散落在各个角落,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在说什么。
  •     并不好看,但仍旧是一部杰作。
  •     O HOW CAN I EVER GET OUT OF THIS LABYRINTH OF SUFFERING!
  •     我们吃屎吧
  •     理想的破灭与无力的抵抗
  •     他把独立的理想播种的太深,如今人们互相都在搞独立
  •     一口气读完,对于南美历史的生疏和一贯的人名恐惧完全抵挡不住被流畅行文一路带走,老马就是老马,这种春秋笔法令人想起茨威格,但诸多神秘魔幻的细节又增添了独特的味道。作为失败的英雄,将军的敏感冲动注定了一生如西西弗斯般受挫奋起不断循环,唯独承受不住成功。爱花爱马爱狗爱古龙水,寻求女人又逃避她们,走不出迷宫的人,活着是一个世界,死去是一部历史。
  •     对南美历史一窍不通,可马尔克斯的文字本身足以让人沉迷。
  •     十年后再读,必定会有新的领悟。
  •     对拉美历史不熟读起来枯燥无味
  •     马尔克斯的作品总是从无数的细节中透漏出孤独,总是让人怅然若失,以波利瓦尔最后的河上旅行来诉说一个伟人和凡人。
  •     知道是好书,但死活看不下去,囫囵吞枣读了个大概,只觉得人生如梦一场空。
  •     没有魔幻,而是记录生人最后的时光
  •     相较以往的作品,这部受限于真实事件,感觉作者有些束手束脚。尽管带着镣铐跳舞,仍是杰作。
  •     重複,無感。
  •     玻利瓦尔。 “我老是看不够,眼睛都酸了。”他说。 漫长的死亡与贯穿的荣光都是易缩减的皮囊,只有孤独,孤独是永恒地入骨。 “那是守候了十年方始下手的猎获”马尔克斯说。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     依然是马尔克斯一贯有的第三人称风格
  •     解放者已去世,他伟大的事业已湮灭,我在牙买加退隐,致力于整理他的文件,写我的回忆录。 除了玻利瓦尔谁也不知道的人,不过是一个迷宫中走不出来的读者。
  •     如果你得到了权利,就要捍卫它。
  •     看得不是这一版的。。。盗版 因此没标吧
  •     顺着河流去走完自己一生吧。
  •     正如那把著名的玻利瓦尔之剑,南美的民主与自由,只是个光鲜的摆设
  •     不要活在小框框里
  •     曾经的辉煌以及未来的死亡。
  •     英雄末路美人暮年最是伤怀、梦想与逆境之间的相互追逐到了终点,余下尽是黑暗。
  •     纪实小说。
  •     开篇既以将军即将出发为导读,全文主要讲将军的旅游全过程和以此展开的由将军自己在做梦或生病或者是到达某个地方讲述的他的以前的丰功伟绩,即使经历过刺杀、被政敌诋毁、为一些人民所不信任,但他依旧执着于他的政治理想,他热爱美洲大陆为其独立做出杰出贡献,并且想要保住其稳定。是一个真正的将军
  •     玻利瓦尔解放了整个美洲,但是最后发现他什么都没有解放
  •     老马的书,越看越孤独,后半部分直到结束,孤独到骨子里。
  •     而我却在迷梦中摸索,寻求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     整本书读下来只有震撼可以形容。这个一生以统一大陆为目的的将军无疑是孤独的,如他所说,聚老、病、累于一身,万念俱灰,四处受敌,遭人毁谤,还被恩将仇报。最后一章反复看,将军临终之前回望一生依然存在疑惑,是没有所谓自由的,事实恰恰相反,我们一辈子都富有,但我们什么也没有多余过。
  •     1930年末的马格达莱纳河,载着一位曾攀上解放美洲顶峰的落魄英雄,在马尔克斯精湛细腻的笔触下,将军残烛怒燃的孤胆形象孑然立于一页页历史真实与文学艺术交织升华而成的信纸之上。读这本书还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学习到了关于南美洲北部的地理知识,这对一个工科狗来说实属不易。
  •     狗改不了吃屎
  •     很遗憾并没有真正读下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