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梦见你离开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47413781
作者:张怡微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张怡微,1987年生,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班在读,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写作专业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学士。
获得第35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第36届台湾《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小说组首奖、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第33届台湾《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散文组评审奖、第三届中环杯《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第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等各大奖项。
出版有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下一站西单》《梦醒》,短篇小说集《旧时迷宫》《时光,请等一等》《青春禁忌游戏》,散文集《怅然年华》《都是遗风在醉人》等著作。
数十万字中短篇曾发表于《人民文学》《收获》《上海文学》《小说界》《鲤》《萌芽》以及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短篇小说》等杂志,专栏、影评、书评发表于《南方周末》《文汇报》《新京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香港《苹果日报》,台湾《时报》《联合报》等报刊。
张怡微以小说名世,却在散文写作中不断开掘文字以及自我的多重可能。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她或许醉心于时光之于生活面貌的多般塑造,积极探索人与人、人与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然而,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她似乎对文字与影像所创造的第二世界更为倾心。她的文字有着诚恳的感悟力与知性的美感,呼唤着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她关于文学本身的理性思索,必将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丰沛的滋养。
——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授奖词
我相信一点,有自己文学世界的作家,未来会建造她的大厦。张怡微是一个安静的作者,这种安静源于她的不在意,不为批评耿耿于怀,不为表扬得意洋洋,反正都按自己的步骤写下去,好与坏都是自己的,得与失也是一个人的。不在意,不等于偏执,更也不等于封闭,不在意是一种写作态度——不功利,更纯粹。
——书评人李伟长

书籍目录

楔子
水城一春今日尽
奥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
桥下
冷冷之初与冷冷之终
末日
梦见春天不来,我久久没有话说
因为梦见你离开
绵绵
而吃菠菜是无用的了
喜相逢
我仿佛是在对你们讲一个梦
后记
行行重行行——岛屿札记

作者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在台湾生活五年所写下的岛屿故事集,是“这些人,那些事”,一切都是原地的,原地的沉闷与哀悯,原地的太想被懂得又害怕被看穿。至少从地景,从切肤的毛孔的呼吸里,我能窥见城市性情之外的普世端倪。
经营着一家不成功的照相馆的何明夫妇,最大的收获便是发现生活里总是有很多秘密,而过时的秘密是青春里最值得回味的东西:那位白发苍苍的小姐看着何明还给她的旧照,眼眶红了又红。她大概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照片藏在老贾身边,老贾思来想去觉得最适合藏匿这些“青春罪证”的地方竟然是何明的照相馆。
在昭元先生的店里,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过了赏味期,包括清朝的宫廷纸、退出流通的越南钱币、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女人用来扑在脸上的香粉,他什么都有过,就像托尔金小说中的史矛革巨龙,一座孤山,满地金银。他也收那些报章杂志上记者写他的文章,用大红色记号笔批注“胡说八道”,像个勤奋的皇帝。
对劲吾而言,庞大的挫败与难以启齿的自卑,在那一刻像泡腾片一样在沸水中化开,很难说那不是一种营养的聚合,但怎么看都有一种灰飞烟灭之感。
……
作者是上海才女作家,文艺清新的文字底下透露着心底最挂念的故乡深情,而一踏上那片土地就受限于倒计时的我所遇到的朋友,正如作者所说:我是异乡人,最不缺路过。一眨眼,恐怕会与所有深爱的人,再没有更具体的照面。
这篇作品把人物、岁月留下的痕迹,掌握得很好,写出庶民小小的梦想、小小的磨难,有文笔,有历练。
──台湾评论家郭强生评联合报文学奖获奖作品《奥客》


 因为梦见你离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大约三四年前的光景,张怡微在初次踏访台中逢甲后对宝岛上的年轻人有如是的描述:“许多大陆生到了台湾以后发现,与同年级生相比较起来,他们远比台湾学生来得世故……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高度发展,令他们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去做年轻人喜欢做的事,谈恋爱、搞派对、打工挣钱出国玩,而不是像我们一样忧虑房价、生活费、无薪实习、低就业率、出国旅行的各种抵押证明与繁琐的签证。”(《都是遗风在醉人·华丽岛流水》)不难发现,当时的张怡微以台湾为镜反观大陆(上海),得到的结论是我们过早涉入人生的罗网,艳羡的是他们“无知感”的天真。然而,随着她与宝岛的缘分愈发难舍难分,她才真正深入台湾的肌理,看到天壤之别的皮相下对于人生悲喜的共同参透和默默承担,此时的她,才真正走出故乡,也才真正接近故乡。《因为梦见你离开》是张怡微“台湾系列”的第二本书。书中罗织了一幅宝岛的人物风情图,既包括早餐铺的老板、老板娘,也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生;既有只是在等待垃圾车时闲扯一二的邻居,也有已经望到人生边界的老作家……比起张怡微先前随笔中的人物速写,这部短篇集中的人物全然褪去了与宝岛有关的各式标签,不再是老兵,甚至不再被强调是陆客或外省人,台湾的所在也被化作生存的背景——他们在人生中的挣扎与沉浮,是与我们别无二致的。肯特和麦扣看似无忧无虑地租住在保怡路上“一栋不起眼的旧宅”内,整天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然而却是因为背负着一个不能对家庭言说的秘密而不得不选择自我放逐(《梦里不知身是客》);看上去踌躇满志、光鲜亮丽的洁西实际上暗中皈依了“真正的神”,她将命运的曲折归咎于“灵”与“身”分开的解释,还多次劝“我”去听分享会(《梦见春天不来,我久久没有话说》)。年轻人不再如张怡微初入台湾时所看到的那般轻松自在,他们一样有包袱,有无法弄懂的人生。洁西甚至令我联想到杨德昌导演的《一一》,电影中NJ的妻子婚姻美满,儿女双全,却还是被人生的虚无所困扰,时不时要到山上去“修行”。张新颖教授解读《一一》时写道,活着就意味着一大堆麻烦,但又确是这些麻烦证明你还活着。我想,张怡微展现的正是看似轻如鸿毛的人生表象下隐含着重如泰山的五味杂陈,而这也是她笔下的年轻人初尝的人生滋味。麻烦和存在的相互纠缠、相互印证如若换作张怡微的口吻,则是她经由作家蒋晓云发现的“‘悲’与‘喜’之间的纠缠”,尤其在她最为擅长的世情小说中,这类悲喜桥段的设置与衔接常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寒心酸鼻。诸如《末日》里垂垂老矣的昭元先生,他自嘲说,“如果世界末日真的降临的话,那他最后一眼看到的,一定是A、B、C、D中的一位”,所谓的A,是借钱的小偷,B则是A的女友,C则是B的小弟,D又是C的女友。而在张怡微荣膺联合报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奥客》里,喜欢唠叨儿女有多孝顺的老妇还是必须请社区照相馆里的摄影师何明帮她从储存有几千张照片的SD卡中挑几张照片洗出来,因为她“眼睛看不清楚”。这一切被何明目光锐利的妻春丽看在眼里,“(子女)再孝顺,就连帮忙挑照片这种事,竟都要外人做”。但张怡微并不停留于对酸楚的揭露,而是聚焦于“疗愈”,她发现“世情生活中,必然有一些特别细琐的安慰,可以疗愈创伤”(《亲爱的人生》)。昭元先生看上去傻,甚至竟糊涂到被这些心术不正的小偷骗钱,可是这个远在台湾的昭元先生,不就是现在遍布上海各个社区里明知别人是骗子,还愿意花钱去买他的医疗仪器,去买他的保健品的老人吗?因为只有他愿意来看看自己,陪自己聊聊天。《奥客》里老妇的孩子不一定不孝顺,正如老贾临终前想拍照还被妻子儿女嫌作“实在不想多活几秒钟,脑子有病”,但并不因此就意味着亲情浇薄。很多不需要狠心说穿,戳破的“喜”,就藏有人生的“悲”,而究竟是喜是悲,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张怡微在水城久居后对于自身经验的丰润与完满,《奥客》据她所言就是将浦东三林的故事嫁接到台湾当下的,能够成功乔迁故事实际上反映的是经验与情感的双向流动。正如禅人说禅那样,她早已超越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现在的水城于她而言,或是一扇切近故乡的窗户,就好比她的老师带她特意去望一眼“什么都没有,黑白一片”的海,只是为了要对她说:“对了,你爸爸是海员吗?想让你看看,海上真的很无聊,很枯燥。像现在。”(《水城一春今日尽》)
  •     读了《因为梦见你离开》,一如之前的猜测,和张怡微的性情并不投合。开始的时候还读得进。因为自己正处在写不出散文的阶段,无情可抒,有情亦不必抒。一是因为懒洋洋,想着有时间无病呻吟,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时间都拿来看书、写作业,那样似乎才能问心无愧一点。但终究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二是因为卑怯,对这废物感体会日深,便愈加感到诸事皆无意义。无法触及心中颓废感的文字似乎没有读和写的必要,而倘若真的触及,又因为这心灵太丑陋不堪,也是给见到的人徒增困扰罢了。所以情绪只是在暗地里发酵着,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闷闷地问一声,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呢?是什么时候心碎的,怎么就幻灭了呢?回忆里好像事事都是好的,人人都是善的,答不上。无药可救。张虽然也写颓废的情绪,消极负面的情绪,但她似乎并不讨厌它们。就是在那一刻,我非常羡慕她,羡慕她仍能与自己的情绪安然相处,而不管她究竟对世界了解到了哪一步。而全然不管世界观似乎是不可能的,所谓的同时代人,一定是某些重要事件的共同见证人——见证之后的态度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见证本身便蕴含了一种态度。要达到能够与张共情的阶段,我们之间一定还失落着许多版图。偶然地也能懂,在雨后的小水塘里照自己的花裙影,我也做过。只是过后往往心碎不已。和她相比,我没有去生活的勇气。我就不为招安了一个靓词而满足,我太难满足了,我想要的是整个大海。除开字里行间的情绪与生活旨趣不谈,就体裁而言,这本小说集给人的感觉是张怡微并不擅长虚构之事。——开始我并没有把握,随笔散文的性质更强一些,后来翻到版权页,确实归到了“短篇小说集”这一类,所以也就从善如流了。张不擅长写进行时。这是“梦”的诅咒,云山雾罩,没有一次是正在经历,而是“仿佛在经历”。和这本书的编排也有关系,有好看的照片,照片似乎都被同一种滤镜刷过,色彩鲜明,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也许想表达“精致而飘零”的意思吧。所以也没有真正的叙事,而是看照片说话,我是想说,这些话并不自由,它们一总地被框在照片所凝固的事件与情绪中。没有真正的,属于“时间与事件”的自由和灵活,而是一个已经死去的方程组,一张被解答完毕的卷子。所以,张和她的文字之间有一种因指挥失灵而产生的迟缓感。我在其间感到分外地不畅快。之前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看到一位网友的点评,说“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81185/discussion/60858166/),之后摘了两句辞藻堆砌而显得表意不确切的句子。深感佩服,这确实是症结所在。写世情是有的,也勾起了我对马路和人家的记忆。其实,看这本书最感慨的倒是她正儿八经大大方方讲自己生活经历的那些事情,也就是楔子和后记里提到的,干活和写作,操心和操劳之类的事情。看到《奥客》里写“春丽觉得老贾代表了再老实的男人心里也是不老实的”写春丽的小聪明,“不知道会不会怀孕,哈哈哈哈哈哈哈!”,觉得她什么都不懂,仅仅是对人性有些道听途说的猜想罢了,并且连玩笑也开得这样不合时宜。但又想,这样认真工作过的人,总不会比我天真吧?!心里就又迷惑一下。总的来说,张的文字有一种精致的沉沉暮气,有她的聪明,也有一些我欣赏不来的幽默。虽然我感觉不像是聪明,只是学了个聪明架子,是架子端得好的人。
  •     在阅读张怡微的第二本关于台湾的散文集《因为梦见你离开》的时候,我刚好收到了她寄来的小礼物,在微博上给她晒了一张她书的全家福,她就准备了礼物回报。真是一个热忱的人,买书是爱书的读者该有的行为,作为作者,她倾注在书中的心血已经远大于读者支付一本书的钱。赠送礼物,全是出于真心。活动开始,我只是关注,某天晚上翻到一些以前写的关于她的文字,颇有感慨,就连同全家福一起发了上去,并不是为了礼物,而是想要在微博上跟她亲近一些,借此吸收她的才气。礼物很复古,很精致,包装是用传统手工制作的毛边纸,上面扎着细细的草绳,系着一根素朴的枯草,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角落里盖着一个小小的印章。不舍将包装扔去,收集了起来,里面是一张明信片,画面是《都是遗风在醉人》的封面,破旧的小站,雨后湿漉漉的铁轨,以及远处氤氲的水汽,颇有《恋恋风尘》中阿远跟阿云放学时停靠的车站的感觉。除了明信片之外,还有一本褐色的国立故宫博物院的笔记本,简单却暖心。《因为梦见你离开》是张怡微在台湾生活五年所写下的岛屿故事,有同学、朋友、老师、陌生人,她所能窥见的整个台湾风情。在台湾,她比在上海的时候更亲近自然,更亲近自己,她在楔子中说:“以为台北是我人生里的一鳞半爪,后来才觉醒,我对台北来说,连一鳞半爪都不是。记得莱辛写过:所谓人的成长其实是“不断发现个人独特的经历原来都只是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这本书就是一丁点的不断发现。“她谦虚地觉得这些只是一丁点发现,观察这些“发现”,写下这些“发现”,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呢?不过,对于勤于耕笔的她来说,这些一定是一种幸福。“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丢失的人也越来越多。整理照片于是变成了可怕的经历,我们拥在一起笑得那么甜,但其实我们骤然又成了陌生人。”阅读她的这本书,想起很多曾相识的人,他们的脸庞和笑容在眼前一一闪过,他们的身影在梦中一次次出现,然而却再也不联系。照片并不可怕,可怕的记忆,他们总是清晰地存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开始的时候很茫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后来慢慢地了解,这些人可以在脑海中慢慢发酵,也可以成为素材写出来,“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并不是为了增加多少知识,而是在你茫然无措的时候,在你孤独前行的时候, 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跟你一样想法的人,你们有了相应的摺叠,你们相遇,就不会显得那么寂寥。张怡微,感激与你相遇!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哀婉惆怅。几近掉泪。
  •     三星半
  •     散文夹着小说的集子一时间不知道哪篇写的是作者真实的生活,但感觉这也并不重要了。如果真的能去次台湾,我希望能把身心都浸泡在那氤氲的空气里,好好的体会一下那里的气候和人情。不过后者想必也不是游人能随意感受的到的吧~
  •     有些矫情做作了。
  •     ”人生万事,总是有缘无缘大家来作伴。总是一言难尽,一言尽。”
  •     静静地看了一个下午,做了笔记,挺好
  •     对于怡微,尽管在各个不同的平台或者媒体都读过,但再次遇到每一篇,还是会认真读完,不是某一篇,是每一篇。
  •     有些故事描写很细腻。
  •     异乡人的感同深受
  •     奥客很见技巧,后记也好
  •     最好看的是奥客和梦里不知身是客,总之是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
  •     张怡微的书就像绸缎呀,滑滑的挂在脖子上好舒服!然后趁你一个不注意勒得你想哭。
  •     ……我可能再也不会读张怡微的书了吧。我不懂她
  •     张怡微写在台湾的生活,台北的雾和台北的雨,文静外表下洞若观火的性格,写出来的句子有一种缱绻的疏离感,甚至有那么一点对抗虚无的意思。
  •     冷冷之初与冷冷之终。这一篇文章是早先在杂志上刊登偶然读到的,然后我就住了张怡微这个名字。最喜欢她的就是那一种好像把自己分隔于世情之外的但是实际上却又是带着那种或许是哀愁或许是顾虑去融入世情的那种感觉。虽然有时候会觉得要正能量啊哪里那么多哀愁顾虑,实际上在读她的文章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更多的是一种平静,并没有带着多少消极。如果就是随意翻阅的话,觉得这种带着冷淡的平静是矫情也是正常,但是我还是认为,细心读下去,去体味到她作为一个陆生在那片土地上的感悟,那种平静就不会被误会了。
  •     ‘我是异乡人,最不缺路过。’
  •     我不是理想读者。读来胸闷得很。一个心得:以后凡是插了太多照片的书我都不读了。(《奥客》应该算叙事散文吧,不想承认这是小说。。。)
  •     图书馆进了一批书。抱着电脑来学习的,竟然惘惘然看了一个晚上。
  •     虽然她总说自己的文字是来谋生的 但是还是很动人 凄清与克制
  •     据说和作者熟了再读会感动,但我大概是个刻薄的读者,万分不愿意读书前还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生平...
  •     寫人情淡薄。疑心《試驗》里那篇脫胎于《奧客》。
  •     很喜欢《丰年记》和《爱》这两篇。
  •     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80后作家
  •     她好好地温柔地讲一些世情故事要比刻意卖弄一些文艺的句子好多了。。。
  •     《而吃菠菜是無用的了》很好看,而最後的《島嶼札記》說出了我的心聲。
  •     心里走过的千山万水,老来什么都看不出来,好在老照片会说话。 写进心里的话太多,真好。 为什么是四星呢。我也不知道。 大概是想着,她的下一本书会更好吧。
  •     第一次读这样子不是闽南感也不是浙江感的关于台湾的文字,都到了现在,地缘也难以造成陌生了。
  •     有什么样的经历便有什么样的文字…
  •     老了。难见欢心雀跃,也不再期待被人懂,不再被人理解。一切归为天意,留下的,留不下的,都是天意。
  •     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     或许是同在热带异乡求学的缘故吧,在这本书中找到许多共鸣:初春阴沉的冷雨、初夏绵长的雨季、蜿蜒且隐在云雾中的海岸线…与它相处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都是倒计时。
  •     原谅我无法容忍满纸的无病呻吟.....
  •     翻两页就抬头看看窗外的雪。可能真是有了生活的钝感吧,岛上的温柔细碎故乡异乡都都像是无病呻吟。好无聊,需要暴烈。
  •     实在喜欢不来
  •     原来小说写的是自己的故事 唉感觉还是停留在堆积词汇的阶段
  •     作者的文字比一般的八零后上海女作家更平实不做作,最喜欢”因为梦见你离开”这个故事,带着台北潮湿褶皱的冷漠感,对台湾的想像太多,今年去一次就好了。
  •     我是异乡人,最不缺路过。 这本书是作者在台湾生活五年所写下的岛屿故事,是那些人、那些事,像漫流的水一直没有进入河床,有时感觉生活就是这样。谈不拢却说了很久,擦很远的肩;力所能及,也不尽惘然。张怡微的文字读起来让人称赞,合上书却又不知所云,抛却故作文字腔的文字,纯粹会更好。
  •     绵绵密密琐琐碎碎冷冷淡淡的记忆呀
  •     不如第一本《都是遗风在醉人》。落了自己的俗。
  •     近乎囫囵吞枣地读完,心里觉得有些愧疚。但是捧着书的时候心里非常安静,于是觉得这样也就够了。作者和读者某种意义上有一点共性,譬如我,窃以为或多或少得到了与作者的共鸣。
  •     读过《家族试验》以后再来看的,不能一口气看完,絮絮叨叨,有点像梅雨季怎么都不结束的雨。《奥克》倒是让人流了泪,但是想想,每一个人情的细节都故意写出来,倒有点过头的感觉。
  •     插图和配文很美。
  •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的是困惑和纠结,仿佛在泥泞中挣扎不出。语言有些啰嗦。总的来说,阅读体验并不好。写不快乐的故事,并不需要在写作风格上带给人不快乐。
  •     无感
  •     透过略有些小作和矫情的文字还是能读到作者满满的才情和敏感多思的笔触,对文字的驾驭娴熟之余难免有些卖弄之嫌,总觉得有些凌驾于其中的情感之上了,配图下的quote都很精彩。
  •     很好
  •     台湾。
  •     相见不如怀念
  •     照相馆那篇小说记忆深刻。读得感觉很好。
  •     怡微心里的台湾因为没被神话,和我们的平常人家一样,不远也不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