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变而生活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106036928
作者:格蕾斯·利·博格斯
页数:365页

内容概要

《为改变而生活(格蕾斯·利·博格斯自传)》是本英文自传的译著。传主格蕾斯·利·博格斯(Grace lee Boggs),中文名字陈玉平,祖籍中国广东,父亲是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她1915年出生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伯纳德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参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美国工人运动和种族斗争活动。20世纪50年代她嫁给了黑人工人运动领袖杰米·博格斯。晚年她积极参与底特律的社区重建活动。本书记录了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作者简介

《为改变而生活(格蕾斯·利·博格斯自传)》是本英文自传的译著。传主格蕾斯·利·博格斯(Grace lee Boggs),中文名字陈玉平,祖籍中国广东,父亲是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她1915年出生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伯纳德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参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美国工人运动和种族斗争活动。20世纪50年代她嫁给了黑人工人运动领袖杰米·博格斯。晚年她积极参与底特律的社区重建活动。本书记录了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为改变而生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春节假期一直随身带着这本书,利用一切被探亲访友挤压成碎片的时间重读它。实话说,中国电影出版社能有幸出版这本书,为我们2013年的工作增色了,这本书当之无愧是我社去年的好书之一,要我推荐的话,也可列为近五年来电影社的好书前10位。但是,这不是说我们编辑工作有多出色——此次读下来,还是遗憾地发现不少问题——是作者,这位有两个名字格蕾斯/陈玉平的传奇女性,写得太好了。读者们,你们可以先打开作者的序言。她一上来就写到:“我觉得自己生为一位美籍华人女性是非常幸运的……如果我不是女性,也不是美籍华人的话,就不会这么早地认识到社会需要彻底的改变。如果我不是女性,也不是美籍华人的话,很有可能最终成为一名大学哲学教师,一位观察者,而不会积极参与到20世纪后半期的能升华人性的运动中去。”我被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也许是因为在我们这里看“观察者”们的高论看得太多了,以至于当他们试图为普通人说话、做人民代言人时,都让人觉得油滑和虚伪;也许是因为格蕾斯对自己清楚的定位,让她的八十年来的生活记录读起来是那么的亲切可感,即使是上世纪10-90年代的事情,即使是远在中国的读者,我不但能理解她的境遇,时常还反躬自身,因为她为我们描绘的能让我们相信是源于她的人生经历和真情实感,更不用说这份血肉丰满的人生答卷里面详尽了一个女人一生各阶段中关于生活意义的提问和反思,而格蕾斯投入到了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让其精神的追寻格外具有说服力。在序言中还有一句话打动了明尼苏达州大学出版社的斯坦利先生,同样的,我也被这句话打动了。她说:“杰米去世不到一年,而我还在努力地思考靠我自己可做的事情,或者说,是否还有‘我自己’。”当你失去一个与你共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人,你需要时间去适应没有人分享你所做的所看到的事物,不会知道走了的人将会怎样看待一些新的变化。作为一位女性读者,我很想知道她是通过什么重新对自己感兴趣的,也许写自传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果然她在这本书里写了与父母亲的关系,写了教育对自身的影响,写了不同背景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原因和过程。其中,她的父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经历了兴旺的充满自信的时代,人们相信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就能实现。他父亲由一个非法移民者成为一个把饭店开到了当时大众娱乐中心的时代广场上的中产阶级。他的利陈餐馆在当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因此在美国出生的格蕾斯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他的父亲一定有着深重的中国情怀,同时,他的发家之道也是中国式的。他强调教育和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他对于商业化行为的提防,他对于店里工人的家族化管理,这些都是传统中国商人的特点。格蕾斯说他父亲是以中国人背景为骄傲的,从社会意识还是从政治意识上说,都是向着中国的,而对美国的兴趣是自私的,就是想挣美国人的钱。他希望自己的家乡更加现代化,曾经请人给自己的家乡绘制了一幅配有学校、铁路和飞机场的草图。他非常敬佩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为中国农村带来的变化,“毛泽东做了我想做的事。” 格蕾斯唯一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在上世纪80年代,她说她相信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是因为她看到在中国有许多像他父亲一样的人,聪明、勤劳、精力旺盛,把生活看作是一种探险,把挫折和失败视为追求生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他们总是不断前进。 从格蕾斯的父亲、丈夫杰米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共通性,而格蕾斯也饱含深情地、甚至是有意地,强调这种源自艰难的生活中摆脱出来的普通人的力量,格蕾斯认识到他们,比自己这样的从小就过着中产阶级生活的人来说,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意义更加重大,因为他们一直在生活中斗争,不仅拯救自己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人类发展。由此,我想到,我们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写英模平凡一面之外,在写农民工苦情之外,能不能深入挖掘到他们在生活中的力量,能不能把这种力量升华为未来的人性出路。格蕾斯在自传中两次批评中国的年轻人,一次是父亲给他安排的相亲中所见到的出身名门望族的海外学生对于出租司机和侍者的蔑视态度,一次是回国中遇到的一些对中国年轻干部,“我觉得他们缺少尊重,而且对曾经将中国人民从日本人的侵略和国民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牺牲和斗争漠不关心,他们谈到让自己变的更富有时的那种不知羞耻让我觉得恶心。”而我们是不是对这些人都已经麻木了呢。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到了快上大学的年龄,倒逼着我开始面对我们口中糟糕透顶的高等教育。我细心地阅读了本书中的第二章,在这一章节中格蕾斯谈了她自己求学的经历,但更重要的是她思想发展的过程。我意识到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从来也没有把求学和铸造个人的思想体系联系在一起。格蕾斯的20年代的布林莫尔学校田园诗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疏离而陌生,尤其是对于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读者来说,那种熟悉的气息可以说是扑面而来。但是,我发现,我们对于大学的认识和格蕾斯的大不一样。在我们看来,大学是为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必要的措施,为了缓解压力和竞争强度,大家关在学校里几年,然后拿到一张谋取工作的证书万事大吉,因为达到了这个目的,所以问心无愧地过着寄生虫的生活。而在格蕾斯看来,这样的学校生活是要不得的,因为寄生虫的生活就剥夺了年轻人自然懂得因果关系、行动与结果关系的机会,而这是人类为生存和进化需要的必要条件。在格蕾斯笔下,她进大学,“我关注的不是成绩,而是希望在哲学中能够找到自己生活的有意义的答案。”那时的美国所有人都期望美好的未来,代替了经济萧条时期的不安全感和绝望;而生产的不断变革,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使得一切固定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她被自我激励着想做一位活跃分子,一位谋求把知识用于社会改造中的知识分子。这让人不禁想到鲁迅时代的革命知识分子们,他们在广大群众行动的基础上创见新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自己对于生活的意义的从个人的不懈斗争中逐渐转换成全世界为自由而战的一部分。 有些哲学专业的读者,或许对于她在自传中提到的阿尔弗莱德•怀特海、康德、黑格尔、米德等哲学家的阅读笔记有不同理解,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对于哲学的迷恋是怎样转变成作者对于政治的行动的。然而,作为女性读者,不用有太多的知识背景,就可以很容易了解格蕾斯和杰米的婚姻是多么不易。我相信她说的,他们结婚是因为那时她对于自己的生活是失望的,她需要让自己参与到更加具体的事务中拯救不可救药的空虚。她知道自己的学历和激进思想,与杰米的源于个人和社会经历的痛苦和愤怒,显得无根和偏狭。随着她加入到杰米的生活中,她确信正是杰米们真正了解美国工人正在想的和正在做的,她自己也变得像他们一样,满怀憧憬地像发现宇宙的秘密一般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为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而不懈斗争。对于杰米事业的描绘,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句话:他们斗争的目的不是财产关系或是要求更多的东西,而是鼓励社会底层的人民发挥他们自主行为,扩大他们自身天生或者习得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已经被社会扭曲了践踏了;他们看重工人、黑人、妇女和年轻人,尤其看重他们身上对于挑衅的抵制、在压力下的隐忍等等特质,特别是紧紧抓住他们最终获得自由的美好愿望,这些就是底层人民的力量所在。读到这里我不禁再次感慨,这些人、这些精神气质,难怪我们已经过着土豪生活的文艺创作者写不出来。最后,我最喜欢的是本书第117页的一段以爵士乐对于杰米这类人的魅力的颂扬:“爵士乐是一种表达个人观念的艺术。每一次真情表演(而不是商业演出),都是每位艺术家在向其他人进行的挑战;每一次独奏或即兴表演都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定义:个人的,作为集体成员的,亦或是与传统有着某种联系的。所以,正是由于爵士乐在这种对传统物质永恒的演奏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所以爵士乐表演者即使在演奏中找到自己的身份也必须放弃它。”最后一句话,我相信还可以翻译得更好些。但是稍有历史常识的人,的确能够或深或浅地理解,在革命的领导者身上“在找到他自己身份的同时,他也失去了自己的身份”这种情形,格蕾斯对此体会得更深。因此格蕾斯说:“在他身上,我没有看到自私自利,没有看到以自我为中心,也没有看到傲慢。”这让我们想起过去的革命时期的一代人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不是注定要随着革命而生而灭呢?格蕾斯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自动化时代的一路走来,她能够以反思的态度把她的生活,记录为一个女人、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生存意义的追寻过程,难怪这本书的策划人骆晓戈女士说:这部自传是“美国高校课堂上关于美国历史的常用教材”。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这就是王政教授在“她说”论坛讲座上提到的那位了不起的女性的自传!终于知道她的名字了1!……我已经out了几十年了……
  •     详说他人,简说自己,全都是无私奉献于公民正义事业的精神
  •     ‘革命就是改變你自己。如果你不去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偉大的女性,抗爭的一生,Grace Lee太酷了!在美國家喻戶曉,可惜國內了解她的人太少了。
  •     她活了一百年,见证与参与了美国民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环保与社区建设等社会运动。长达七十年的社会运动生涯充满了传奇,年轻时获得了博士学位,受到黑格尔和米德的启发,决定通过实践实现人生的价值,后来一直扎根在底特律,嫁给一位黑人工人,从未停止运动,直到2015年,她一百岁去世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