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命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08639154
作者:梁漱溟
页数:197页

章节摘录

中国文化五大病中国文化原只有一早熟之病,旧著曾设为譬喻云:好比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本当与其身体发育相应,或即谓心理当随身体的发育而发育,亦无不可。但中国则仿佛一个聪明的孩子,身体发育未全,而智慧早开了。即由其智慧之早开,转而抑阻其身体的发育,复由其身体发育之不健全,而智慧遂亦不得发育圆满良好。(《中国民族自救之最后觉悟》第九六页)本病虽只有一个,而表现之病象则有五:(一)幼稚——中国文化实是一成熟了的文化,然而形态间又时或显露幼稚。举例言之,人与人之间的隶属关系,为封建社会之象征者,在中国社会中即未能免除。子女若为其尊亲所属有,妇人若为其丈夫所属有。乃至主奴之分,许多地方亦且有之。中国虽已经不是宗法社会,不是封建社会,而总被人指目为宗法社会封建社会者,盖亦由此等处而来。其实它乃以走伦理情谊之路,既鲜两洋中古对于个人过分之压制干涉,遂亦无两洋近世个人自由之确然奠立。不惟自由不曾确立而已,如我在上章所论,个人且将永不被发见。这样就让宗法的封建的形迹有些遗留下来,没有剥除。再如有不少幼稚可笑的迷信流行在民间,似亦为文化幼稚之征。其实中国古人远在二三千年前,头脑思想之开明有非任何民族所及,神话与迷信比任何地方都少。但为它不走科学一条路,对于大自然界缺乏考验,没有确实知识之产生,就让这许多幼稚迷信遗留下来,未及剥除。其他事例尚多,不备举。总起来说:骨子里文化并不幼稚的中国,却有其幼稚之处,特别在外形上为然。流俗认病不真,即执此以为中国是幼稚落后。其实中国若单纯是一尚未进步的社会,那问题不早简单容易解决,没有今天这么麻烦了吗?(二)老衰——中国文化本来极富生趣,比任何社会有过之无不及;但无奈历史太久,传到后来,牛趣渐薄。此即所谓老衰了。譬如骑脚踏车,初学亟须用心费力左右照顾。习惯成熟,便抽出其中自觉心,而动作机械化。必要这样机械化,才腾出心力来向更高阶段用去,如骑在车上玩许多巧妙花样把戏等。社会亦复如是。常将许多合于需用之事,保留传习,成为习俗制度。自一而谈,这于社会生活极有方便,是很好。但另一面,又因其变得机械僵固,积重难返而不好。中国文化一无锢蔽之宗教,二无刚硬之法律,而极尽人情,蔚成礼俗,其社会的组织及秩序,原是极松软灵活的。然以日久慢慢机械化之故,其锢蔽不通竟不亚于宗教,其刚硬冷酷或有过于法律。民国七八年间新思潮起来,诅咒为“吃人的礼教”,正为此。举例言之,如一个为子要孝,一个为妇要真,从原初亲切自发的行为而言,实为人类极高精神,谁亦不能非议。但后来社会上因其很合需要,就为人所奖励而传播发展,变为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了。原初精神意义浸失,而落于机械化形式化,枯无趣味。同时复变得顽固强硬,在社会上几乎不许商量,不许怀疑,不许稍为触犯。触犯了,社会就予以严厉之压迫制裁,此时一遇西洋新风气的启发,自非遭到厌弃反抗不可。厌弃就是因为领会不到它的意味,反抗就是不甘服这种强性压迫。假使在当初中国文化方兴,礼俗初成,意趣犹新,自觉未失,则断不会有此。所以其病完全在老衰这点上。(三)不落实——西洋文化从身体出发,很合于现实。中国文化有些从心发出来,便不免理想多过事实,有不落实之病。何谓现实?何谓理想?现实不外两个字:一是利益之利,又一是力量之力。力量所以求得利益,利益所以培养力量。二者循环发展,可通为一。从身体出发者,所务正在此,是故西洋文化为现实之路。反之,若一发乎理性要求,而不照顾到此,那就是理想了。从心发出的中国文化——中国之社会人生——就恒不免这样。东荪先生近著《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一书第十七页,有下面一段话:欧人自由主义开始于反抗不自由。例如英国一二一五年所谓“大宪章”亦仅立若干琐事,都是当时的实在情形。又一七八九年之“人权法典”,亦只是历举若干件君主侵犯议会的事情,以禁其再犯。我写到此,忽感觉中国的情形恰与西方相反。两方是从实际上把一件一件侵犯自由的事实打消了,顶回去了,然后乃实现抽象的自由之全义。中国自辛亥以来即是由在上者先自己宣布一抽象的自由宪法,而实际上却依然一件一件来破坏人民的自由。张先生指点在西洋抽象之理念为后出,而中国恰与之相反,自然很对。其仅举辛亥以来为例,益犹未悟西洋文化是从身体出发,而中国却从心发出来,一则从事到事,理念在后,一则从理到事,理念在先。彼此原来不同也。。慈孝仁义,最初皆不外一种理性要求,形著而为礼俗,仍不过示人以理想之所尚。然中国人竟尔以此为其社会组织秩序之所奇,缺乏明确之客观标准,即其不落实之本。例如政治制度,在它即为其礼之一部。说它是专制与说它是民主,同样不恰当。它固不曾以民主为礼,又何曾以专制为礼?事实上亦许不免于专制,然而那非它本意。从其本意表现得很好之时,便具有高度之理性,不过不甚多见。前曾说中国社会秩序恒自尔维持,若厄假乎强制之力,那确有其事,有非西洋社会所能梦见。但治世少而乱世多,像西欧国家可以近二百年无内乱者,又非我们所能梦见了。谈中国文化总不能以其乱世作代表,而要举其治道治世来说。但这样说,义嫌理想有余,事实不足。又我常说:中国之民主存于理(理念),西洋之民主存于势(形势)。存于理者,其理虽见,其势未成;纵然高明,不能落实。存于势者,其势既成,其理斯显;虽或了无深义,却较稳实。这就为西洋是从现实(利与力)中发展出理性来的,而中国人却讳言力,耻言利,利与力均不得其发展。离现实而逞理想。卒之,理想自理想,现实自现实,终古为一不落实的文化。(四)落于消极亦再没有前途——与其不落实之病相连者,尚有一病,就是落于消极。政治为力之事;然而不独为力之事;没有一点理性是不行的。经济为利之事;然而不独为利之事;亦恒必有理性在其间。总之,凡是人的事缺不了理性,只是理性多少问题。人类文化渐高,原是利、力、理三者循环并进。然人的理性日启,则利与力的地位随以递降,这是一面。又一面,利发达了,人之所需无不给,则利亦不足重;力发达了,人人有力。则亦难以力服人。末后经济上完成社会主义,政治上完成民主主义,那便是利、力、理三者同增并富,而理性居于最高,以决定一切。西洋循现实之路以进,闩能渐次达此一境,其文化都是积极的。中国理性早肩,以普其利于伦理而经济不发达——经济消极,失其应有之发展进步。以隐其力于伦理而政治不发达——政治消极,失其应有之发展进步。它似乎是积极于理,而不积极于利与力;然理固不能含利与力而有什么表现。卒之,理亦同一无从而积极,只有敷衍现状,一切远大理想均不能不放弃。中国文化多见有消极气味者以此。同时,官亦再没有什么前途。(五)暖昧而不明爽——以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如西洋文化)——相对照,令人特有“看不清楚”“疑莫能明”之感。例如在宗教问题上,西洋有宗教,是很明白的,中国却像有,又像缺乏,义像很多。义如在自由问题上,西洋人古时没有自由就是没有自由,近世以来有自由就是有自由,明朗而确实。中国人于此,既像有,又像没有,又像自由太多。其他如:是国家,非国家?有阶级,无阶级?是封建,非封建?是宗法,非宗法?民主不民主?……一切一切在西洋皆易得辨认,而在中国则任何一问题可累数十百万言而讨论不完。这一面是其内容至高与至低混杂而并存,一面是其历史时进又时退往复而不定。盖暧昧不明之病与其一成不变之局。原为一事而不可分。

前言

“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代序)梁培宽3年前即2010年本书首次问世,可至今没有“前言”或“后记”。现在想来,有些须介绍或交代的话还是不宜略而不谈,何况现在又将再次加印,正可借此机会增补上去。同时,这本仅10万字的小书,据出版者说,至今已加印12次。这使出版者与笔者均感到有些始料不及。昨天偶然有两位客人来访,谈起来这本小书。他们都对本书热心关注。那影视总编导说,她一下买了60本,分送友好。而另一位从事生态农村建设的工作者,说她曾前后买过100多册,分给追随她工作的大学生义工。听过这些,笔者更觉得有写一些的必要了。现在即就至今尚未收入《梁漱溟全集》的《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第二辑)与《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第三辑)两篇文字,作些介绍与说明。先说《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以下简称《中西殊途》)。此文于1942年5、6两月在《思想与文化》杂志(成都)上连载,是为首次发表。1944年9月,又由中周出版社(重庆)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发行。这都是抗日战争中日本投降前两年的事,距今已70年了。香港脱险后,1942年2月初梁老回到桂林;1944年9月因日军由湖南入侵广西,又离桂林避难昭平;计息影桂林前后约两年半。在这段岁月里,他为奔走国共合作抗敌及民盟工作已暂时退居次要位置,而讲学与撰写已成为其生活的主要内容;撰写又以与《中国文化要义》有关的文字工作为主,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亦以此居多。依此来看,《中西殊途》即写于初至桂林之时是极为可能的。从《中西殊途》标题看,其内容主旨已清清楚楚:由于中西两方社会演进路途的殊异,其结果——形成的社会组织结构,也明显不同。《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底首次出版)其主旨与《中西殊途》完全相同。它同样是阐明中国千余年历史演进,其结果是以伦理组织社会,或说社会以伦理为组织,且历久少变。西方社会与此对照来看,他们以团体组织社会,或说社会以团体为组织;团体或称集体,有宗教的、政治的(民族的、阶级的等)、经济的,彼此对立、竞争、对抗、斗争不断。由此可见,《中西殊途》与《中国文化要义》二者阐释的是同一问题,只是前者写成在前(1942年于桂林),后者撰成于后(1949年于重庆北碚);一前一后,只有深浅精粗之别而已。据以上笔者对《中西殊途》有关情况两三年来的考查结果来看,现在收入本书不过是首次发表约70年后,又重新发表。可是首次发表于战乱年代中,能见到它的恐极为有限。即是梁老本人,是否曾见到发表它的书刊也无从考究了。因1996年于上海图书馆发现此文单行本时,全集已出完,故《中西殊途》至今尚未收入《梁漱溟全集》,所以现在重新发表,对读者来说犹如首次发表了。读者对《中西殊途》一文给予较多的关注,或与此有关。现在再说本书第三辑,即《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其内容一如标题之浅显易晓,无须赘述。应说明的是,它本是1949年梁老在北碚的一次讲话的记录,曾由北碚管理局以单行本小册子印行。至于本书第一辑《中国文化之精神》,其中多选录自《中国文化要义》。所以总览全书一二三辑,其中心就在于从多方面(如宗教有无、民族精神、阶级之隐显、国家不像国家、缺乏政治上民主、详于人事而忽于物理——科学,等等)阐明老中国社会之特征——以伦理组织社会。认识老中国,方能建设新中国;而认识老中国社会特征之必要,不言而喻。最后,讲一下梁老有一次接受记者访问的事。1988年5月17日,在协和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卧病在床的梁老接受来自台湾的一位记者采访。她是《远见月刊》的尹萍女士。因病人已极度虚弱,谈话极简短,其内容如下:尹女士:梁老愿不愿对台湾青年说几句话?梁老: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可读我的《中国文化要义》。尹女士:梁老对中国的未来有何期望?梁老:要顺应时代潮流。访谈至此结束。梁老此生最后一次答记者问(此次答记者问后的第37天——6月23日,梁老即与世长辞),他所说的这两句话:“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值得我们深思。这两句话,似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合情合理的走向。按此走去,中华民族的自救、中国国家的振兴将会因此而较顺利地实现?姑且将笔者个人一些所知、所见及所感,写出如上,作为本书又一次加印的代序。梁培宽于北大承泽园2013年4月1日时年八十有八

名人推荐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没有经过许多层次阶段,而是一步登天;所以现在只有等着人家前来接受它。否则只是一个古董,人家拿它没办法,自己亦无办法。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我只指出两大古怪点:一是那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前的文化;一是那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在世界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我可能比其他的普通人不同一点的,就是我好像望见了,远远地看到。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王阳明,看到了孔子。我是望到,远远地望到,并且还不能很清楚地看见;好像天有雾,在雾中远远地看见孔子是怎么回事,王阳明是怎么回事。——梁漱溟

内容概要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书籍目录

代序 “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代序)  梁培宽
第一辑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二 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
四 中国人则怎样
五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六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七 宗教在中国
八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九 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十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十一 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十二 中国文化五大病
十三 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
第二辑 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
一 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
二 近代西洋社会生活
三 最近潮流之转换
四 对照来看中国社会
五 试解释其所以然
六 文化之形成和变迁
七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八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
九 基督教的精神
十 集团生活之血底锻炼
十一 欧洲中世社会
十二 基尔特制度
十三 城市自主
十四 何谓集团生活
十五 中国之缺乏于此
十六 中国民族性的缺点
十七 中西社会构造不同
十八 伦理本位底社会
十九 职业分途底社会
二十 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
二十一 人生态度之特点
二十二 最大之偏失
二十三 人生第二态度
第三辑 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
一、中西文化长短之比较
二、西洋文化的长处在人对物
三、何谓民主
四、中国人究竟缺乏什么
五、西洋人团体生活之发展及转变
六、今天世界文化之三大类型
七、中国何故无民主
八、世界今后文化之新趋势
九、中国民族精神两特点
十、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
十一、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编辑推荐:梁漱溟先生尘封七十年的遗稿首次呈现,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最有价值的读本。本次《中国文化的命运》重装推出精装珍藏版!梁漱溟长子梁培宽亲自做序推荐!梁漱溟“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学术思想自定位为:“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朝话》),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收录的内容多数属于首次面世,此次所集之稿侧重于中西文化比较,在比较之中重点讨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走向,作者最为关心的还是中国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全书通过三个辑子,各有侧重地向人们阐释了“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引外国的长处”等三部分内容,汇集了国人品格、文化通病与奇迹、道德与宗教、民族精神、人权自由、社会构造与制度、人生态度等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

《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诸多问题的思考,可启发我们去积极思索:在未来30年,中国文化到底将走向何方。


 中国文化的命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梁先生自称“问题中人”,他的一生精力全在于求解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和“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而中国文化又是与这两大问题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可谓是“中国问题”的源头。解释东方文化也就成了梁先生的一大重任。前天刚听完霍桂桓讲人文学术书籍的读法,第一步即确切地了解作者在说什么,要理解书籍的要点、结论,最好是要分析作者的推导过程。作者梁漱溟的思路很清晰,书中三辑的名称已经说明——“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文章虽已写就几十年,但考察当代中国,其内容亦不过时。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一切问题的讨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这特殊性可见于许多方面,譬如罗素说的三点:1.文字以符号而非字母构成;2.以孔子之伦理为标准而无宗教;3.治国者为由考试而起之士人,非世袭之贵族。又可从小处见于中国特有的节日风俗与饮食,大处谈文化源远流长不曾中断,博大精深而具非凡的包容性,文化放射影响四周之大…然而其最根本的特殊性,在于梁先生指出的中国文化两大古怪点:“一是那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前的文化;一是那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这两大古怪点是中国文化的现象,且不谈其优劣,且看这“古怪点”是如何得来的。我以为是从文化早熟中来的,梁老谈早熟的五大表现:一为幼稚,人与人走伦理情谊之路却有隶属、主奴、等级之嫌,再者虽无宗教,民间却流传有许多可笑迷信;二为老衰,社会习俗既成,却在停滞的发展中愈加强化,使得儒家松软灵活的礼法成了吃人的礼教;三为不落实,现实本自依赖于“利”与“力”,二者并行发展方能落实,所谓“力量所以求得利益,利益所以培养力量”,但中国向来务虚,重文法,导致“其理虽见,其势未成,纵然高明,不能落实”;四为落于消极亦再没有前途,社会发展依靠三样事物:经济之利、政治之力与文化之理。在中国同样是发展不平衡,理性虽早启,“以普其利于伦理而经济不发达,以隐其力于伦理而政治不发达”;五为暧昧而不明爽,盖中国文化的内容至高至低混杂而并存,其历史时进又时退往复不定。然而真是从“文化早熟”得来的“古怪点”吗?细想似乎所言虽有差异原是一事,如此解释是犯了同义反复的毛病。然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停滞不前呢?这一面平静的湖水为何波澜不惊呢?常言经济决定文化,却不尽然,二者并不完全同行;文化对于经济具有反作用,私以为这一点在传统中国是很明显的,以家庭为重的社会构造形成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雇佣关系的出现为标志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末才出现,不可谓不缓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与西方对比着来看。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并非一路高歌。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西方、印度都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时期。中世纪的西方,受到了极为严厉的宗教管教,而后才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进入社会发展的明爽期。在中国则不然,首先,中国是几乎没有宗教的,文化每以宗教开端,这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重大事实,夏商时期甚至更早,中国也是有宗教的萌芽的,譬如图腾、占卜等,而后儒家提倡不谈怪力乱神,不谈与现实无关之事,把宗教修正为“诗”,也就成为了艺术。然而中国人缺乏宗教,是否缺乏了宗教的作用呢?梁先生说“人生极不易得安稳,安之之道乃每于超绝知识处求之”,这个“超绝知识”便是宗教,宗教的作用便是安慰人心。儒家曾被称为儒教,可猜测儒家教化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然而我更愿把儒家看作介乎宗教和哲学之间的某种东西,首先他并非从超绝知识处入手,并未独断地要求人信仰一个神灵,因此他不是宗教,但他却具有宗教般高贵的祭祀礼仪,“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拥有指引人生向上的力量。没有宗教如何约束人们不要做坏事呢?前者教人上帝在看着呢,后者教人文行忠信,孝悌之道,内心反省,以求良心自安,这就是“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终以道德代宗教。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古怪点——文化停滞不前,但在此中生活的中国人却有着“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的民族精神,似乎两者之间有矛盾处,不过中国文化本来暧昧不明,内容至高至低混杂,理想固然高明,只是那修身克己之功难以达到,不能普遍落实啊。中国人的理性观梁先生着重区分了“理性”与“理智”,前者侧重不期好恶而判别自然明切者,后者指的是必须摈除感情而后其认识乃锐入者。他还总结“西洋偏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则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西洋侧重物理,静态地观测物体而避免犯知识上的错误,但我并不认为西方就一直地用“静”或者说机械的眼光看世界的,在文艺复兴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认识你自己”,衍生出了民主制度,虽然其后可能有个人主义泛滥的倾向,但社会的发展怎能毫无偏差,圣贤也不能力挽狂澜,而后在启蒙运动中更是着重强调“理性精神”,即运用你自己的判断力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后也有伯格森的生命哲学,可见西方是理智与理性都发展的,或可说其理智促进了理性的发展。而中国侧重情理,强调灵活变动,是人的感觉和推理,用于指示人们行动的方向。儒家把“理性”看作是一种自然的东西,是“天之所予我者”,人天然地生活在他的一个群体之中,以自我为中心,以孝悌忠信向外推去,形成一道道的水纹状的人情脉络。然而人情之厚薄,各有所异,有重情重义者,便“凡同样亲切处,就是自己,何必区区数尺之身”;有薄情寡义者,其情只限于家庭甚至只在自己。运用感情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天然地也有自己的界限,在面对公共事件上,倘若徇私枉法,便引出多少冤假错案,人间乱世,这也是中国目前批评较多的——缺乏法治精神。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有坚定的约束自己行为的人,既不失公正,也能顾及他人情感,这就类似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吧。中国的“理性”早启,恐怕也与儒家倡导的人生追求有关吧。中西文化之“心”的差异这也是助教在邮件中提示的问题,但不知此“心”该作何解,我有两种猜想: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核心差异,本书第二辑讲的是中西社会演进上的差异,大抵最核心的差异该从此处来。西方是团体社会,在团体中一部分人经济进步,要求得到更多利益,形成了新兴的阶级,以抗衡原来的阶级,如此演进,资本主义、阶级、民主、自由由此发展而来。而中国以伦理为本位,重视家庭,缺乏集体生活的锻炼,连“国家”的概念都是模糊的,朝代的更迭不过是一朝皇帝终于失尽人心,另一群人顺势而起而已。何况中国广阔,“天高皇帝远”,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一般少于对自己家庭以致家族的关心。第二种理解是在中西文化中,人生态度的差异。西方社会在中世纪宗教的过强干涉之后,强调人本身的价值,欲望抬头,追求现世的幸福,情感置后,人生是不断地向外实现的,由此权利观念凸显;在中国,强调人生可贵,要郑重度过,要摈弃个人欲望,以致情感抬头,欲望置后,注重家庭,从而义务观念抬头,在感情中,人往往忘了自己,人生的向上只在自己,要向内用力,讲求博学寡要,要反省自责,一切反求诸己,个人不被发见,这一点被目为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新儒家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儒家发展起来,他们的任务,可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表达。梁漱溟是新儒家一代表,了解中国文化特点之后他也提出了一条中国文化可能的命运——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他提出要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霍桂桓老师提到读书的第二步是逐步把握对方为什么这么说,把握其基本立场和观点,基本方法论和视角,尤其是要把著作放在相应的学术传统中,通过对比,发现优长劣短。第三步是换位思考,说出自己想法。然而,在第一步就有些力不从心,好像模模糊糊知道作者讲了些什么,但细想过去,又经不起推敲,第二步更是艰难。梁先生讲的有些我是深有体会的,但有些我又是难以想象的。譬如儒家真的那么乐活自然吗?那种境界惟圣人才能达到,圣人才能使生命成为智慧的,而普通人只能往前盲目机械地生活。而在今天,在市场冲击下,多少人还能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成自己的志向?传统中国把欲望置后,情感抬头,而今天,情感依然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欲望也在悄悄抬头,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传统文化像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古建筑,古香古色,高高地檐角翘立,在时间的洗礼下,有一部分依旧屹立不倒,而有一部分,将要面临拆迁的风险。有时候觉得社会变化这么快,我一介书生,能起什么作用呢?不如顺着时代来,未来的结果总会显现的,好的坏的又怎样呢?可是有时候,又觉得社会本来就是我们创造的,我们的一举一动也许会引发极大的变动,又不觉小心翼翼起来。看完梁先生的这本书,心里有许多自豪感,“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中国精神啊,中国文化一步登天啊;但同时又有很多担忧,素来说中国人是缺乏合作能力的,现实中我亦有体会。但我也是怀抱着乐观的心态,相信“世界是会往好里去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包装很好,这点亚马逊做的一直不错。梁漱溟是位大师,他的书绝对值得认真地读,不断地读,不断地学习!
  •     私以为梁先生把准了中国文化的脉。
  •     不论是排版还是封面字体啥的 都很不错 摸上去很有质感 虽然只是随手翻了一下 可就是好喜欢啊~
  •     喜欢这本书,难得的中国知识分子
  •     差不多就是《中国文化要义》的摘录和部分手稿的汇编。
  •     作为精编本,体例更加完整。
  •     极有启发,耳目一新,茅塞顿开。阅读上开辟了新天地。
  •     梁先生霸气,敢下断言,至今思之,犹以为然
  •     恕我孤陋寡闻,中国学者在民国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相当自信的,看到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并不觉得低一等。而现在的教育给我们文化不自信,应该推广文化自信心的教育和倡导。
  •     中信的书排版印刷没得说,内容还不错
  •     大师之作
  •     据说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四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书中系统阐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和东西文化的异同后,积极的指出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且用亲身实践来对这种方法给予了具体的阐释,应该说是我们梁先生留给后辈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也是解决我们现实很多问题的一剂良方,值得大家深思!
  •     出差在机场买的。买之前以为会看不懂,特意多翻了几页,感觉还不错,毅然决定拿下。是梁漱溟先生早期发表的一些作品集,多数观点放在当下都不过时
  •     收录文章似乎有部分作于1950年代,其余辑录旧稿。梁氏一生积极于中国(含乡村)之建设,于新中国成立后仍抱有幻想。这一系列文章仍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所谓“伦理情谊、人生向上”之精神来组织中国社会,进而引入科学技术,实现中国文化与国运之复兴。梁氏一以贯之,强调中国伦理中对他人的尊重与合作精神,此种“人对人”的态度,迥异于西方之“人对物”的态度,可以更好地驾驭西方的科技与理性。基于此,梁氏认为中国文化必定会复兴,遭受挫折的西方文化会向东方的中国寻求转变。大体上而言,梁氏的这种观点,几近于否认西方技术和制度中存在道德的制约,因而需要东方道德体系作为补充。此种观点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但梁氏对中国人民族性所存在的缺点的批判,今日看来仍是有意义的。
  •     梁公对中国文化给予了精炼而不失准确的概括。态度上并没有因当时国势之羸弱而丧失自信,没有通盘否定一切;思辨上也没有因西方学术之强势而落入他人语境,陷入生产决定论似是而非的巢臼。但是梁公的分析从整体来看依然是静态的,始终都围绕着“中国文化早熟”的核心结论打转,而没有提出一种中国文化与其它诸多因素如何互动的解释。因此面对现代诸事物愈趋高度动态化的客观事实,认为中国文化将复兴进而拯救世界的预言显得空泛而不切实际。其理论基点在于中国文化相信人本身,这种朴素的人本主义在当代依然有很强的号召力,对世界的整体技术化和文化的黑暗化倾向不失为一种抵抗。然而对人性本质的认识从未统一过,也不可能有统一,相信人(类)伦理从根本上就有失之偏颇的危险。
  •     几十年前的见解,如今来看,依然真知灼见光芒万丈。
  •     这本书包装很好,值得购买。
  •     不错,很好很喜欢很喜欢喜欢
  •     虽然有很深的历史烙印,但是梁先生的文字依旧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     值得读好看,有趣,值得一看
  •     这个包装很好,简洁但是精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