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33941969
作者:[法]居斯塔夫·勒庞
页数:228页

短评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寂寞犹如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可是,在当今这个很浮躁的社会里,难道不是正要学会自己独处嘛,学会享受孤独。我并不害怕自己一个人,相反,我还很喜欢这样,格外珍惜一个人的时光,那样,我可以做好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一个人静下心来看喜欢的书,不用被乱七八糟的打扰,听听平时喜欢的歌,或者写写日记,记录一些成长路上的感悟。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读书报告

发现一个情况。在这样的集体读书环境下,大家似乎都更愿意读一些“久仰大名”的作品。虽然早就知道一些书很好,甚至有将它们列入自己的阅读清单,但每次挑选下一本要读的书时,又好像老是容易偏向私人趣味一点。于是,大作们一不小心就被束之高阁了。而在集体环境中,找到跟自己的意向完全一致的人不容易,于是在选择上就不得不拉大范围。一本本之前一直心心念念却又一直错过的经典大作,就这样出现在了大家选择意向的交叉点上。想想,这是不是也能算作一种群体效应?对群体这个话题一直很感兴趣,或者说,很畏惧。以往看过的一些涉及到群体的虚构作品,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都是消极的深刻印象。《浪潮》中,从实验走向失控的过程,正是群体感情极端与盲目的表现;《巧克力战争》中,校园里的明争暗斗让人动容,但更让人惊心的是群体的顺从与漠然;《21世纪少年》中,群体的巨大力量已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在这样的力量面前,似乎只有被其裹挟着前进,连反抗都不知该从何下手。要说更实际的例子,当然就是我们中国曾经历过的那黑暗的十年。最开始还是通过虚构作品进行的了解。“伤痕文学”,记录的是时代留给国家,留给整整一代人的创伤,触目,惊心。破坏力之大,甚至于今时今日都还有影响残留。这样的内容让人内心无比难受,又无比疑惑。为什么?为什么明明很睿智的人突然变得那么愚蠢?为什么那些显而易见的不理智会被那么多本应理智的人忽略?为什么他们疯狂得如此理所当然,如野兽一般?!每每想到这些问题都百思不得其解,以至于渐渐地,但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时,内心变得愈发暴躁。今次的阅读,算是给了我一部分答案吧。为什么群体会如此?因为它是群体,群体就是如此。它冲动极端,它易受暗示,它专横褊狭。群体就是由一个个渺小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盲眼巨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会怒吼着挥舞双拳,砸烂身周可触及的所有东西。而那些被毁掉的东西是好是坏,并不在它的考虑范围之内。它不会思考,也不用思考,自有人会指引着这个这个巨人,去破坏,去为他自己开辟一条光明大道。若是掌握了恰当的驾驭之术,迎合其需要,用言语编织一个能够驱策它的幻境,那么恭喜,时代将属于你。不过,狂怒的巨人也不是那么容易驾驭的,一个操作不当,也可能被它所毁灭。但另一方面,历史之所以能够前进,也是借了这巨人之力。仿佛冥冥之中,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牵引它前进的方向。之所以说是一部分答案,是因为这本书的观点其实并不算全面,只能让读者对群体这一存在略其大概。而受限于自身出身和时代条件,作者的一些观点也确实有失偏颇。但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滥觞之作,意义深远。而若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学科,当然还需要拓展延伸。总觉得,又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啊~

乌合之众

这本书学术性太强,不是很喜欢。但还是有用的,知道了群体的一些优点和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在智力上,群体的表现远不如构成这一群体之中的个人,所以在涉及到智慧这方面上,我们是绝不能依赖于群体的。第二:群体比个人更有力量,但是群体的表现是极不稳定的;而个人无论是智力还是能力方面,总是维持在一个平均的水平线上的。第三:群体的行动是受感情激起并主导的,这种感情的强弱程度,直接决定着群体的行为能力。第四:群体的表现有可能比个体更好,或者更差。究竟群体会表现得更好还是更差,这完全取决于周边的环境如何。第五:群体能够干出什么来,取决于影响群体的暗示具有何种性质。如果这种性质是积极的、进步的、有意义的,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是相应的积极进步而有益。反之,如果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是负面的心理能量,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非常可怕——如果把群体比作是同一个人,那么这种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力量就好比是人的思想,如果这个人的思想是善良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善良的,反之亦然。第六:群体往往会构成骚乱的因由,但群体更多的表现,却是一个英雄主义的群体。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标题比内容精彩的空洞口号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各个经典书单的常客,如果把“乌合之众”这个精彩书名去掉,不知它是否还有这样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你希望掌握更多给喜欢鼓吹民主的“公知”打脸的知识,《乌合之众》就是本必读经典,它是本很过瘾的吐槽集,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智力上升的快感,合上书那一刻,你会发现你与民粹分子站在五百米开外的地方,头脑清楚到恨不得抽身拍拍自己肩膀夸自己一下。它甚至对一些有远大理想的人来说也是有用的,如果你想搞传销、成为被崇拜的偶像或领袖,这本工具书或许能提升你的段位。第一次看这本书时,我惊讶地发现希特勒的很多言论与之似曾相识。如果你果真对大众心理好奇,这本书就该扔在一边。今天大众心理研究已被不断细分为多个领域,按照庸俗的学术套路,勒庞的《乌合之众》不但很难被归类,甚至不能算严格的学术著作——它基本上没有清晰的概念辨析,也省略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它是用举例和激情澎湃的价值判断来感染人的。如果你真对革命、对社运这类话题感兴趣,这本书也该扔在一边。这本书无论是在事实性的了解,还是技术性分析上,都没有什么帮助,今天相关的研究专著真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如果你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成见,本书倒是不错。《乌合之众》对拉丁人“国民性”的批判会让人觉得特别过瘾,因为这会自动被脑补为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而且它又是这样的警句迭出、痛快淋漓,非常适合中国人用来批评中国人,世界上还有谁比中国人更瞧不起中国人的?更重要的是,它特别符合多数中国人对中国革命、对文革的理解——而且几乎是不分左右的——但这种共同认识的基础,恰恰是对中国历史的普遍误读。我不推荐它的理由是,虽然《乌合之众》是经典著作中比较薄的,但对真正需要它来巩固自己看法的人来说,还是稍嫌太厚,“韩三篇”(韩寒的《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的长度显然更合适,因为可以这样认为,“韩三篇”是《乌合之众》的中华田园版。选自微信号:大象公会,文/黄章晋。标题为转者所拟。

众之乌合

全书似乎都在从不同方面不同实例讲述一个道理:群众没有理性,没有观点,只有感性和情感,无意识,智力程度减弱。这正好印证了我之前看到一句话,媒体观众没有观点只有情绪(所以任何一个媒体公关都很重要)。群众可以是同质性也可以是异质性,即可以是由于派别、身份团体和阶级构成的群众,也可以是出于某种利益、某种十分相像的生活和教育习惯而组成的群体。而人在群体中,往往会换了一种方式来感觉、思考和行动。群体会将性格中的普遍品质变为共性,这也告诉我们,群体永远无法完成要求知识水平较高的事情。个体在失去个体意识后,会服从引导者的心理暗示。那么这个引导者在群体中的作用可想而知。事实上,很多优秀的领导者正是不断的通过给群众暗示,甚至让其以为看见了其实没有看见的东西。心理暗示真的是一种可怕的心理,就好像理性瘫痪,被催眠。集体观察不能由于人数多就认为正确率高,相反,集体观察常常陷入某个人的幻觉,通过传染暗示给了集体中的其他人。由此我们可说历史,和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他们的真实情况其实并不可知。事实上我们也不关心他们的真实模样是什么,我们想了解的是民间传说所创造的伟人。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每做一件好事都要照相留念一张的雷锋,被情化的喇叭仓央嘉措,以及那些成功学上所讲述的成功人士。这也正好印证了我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看到关于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上校在成功学中的介绍,或许有时候不真实比真实更重要。因为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不真实,或者说是真实的一部分。譬如我们看到的一幅风景,它的客观存在不会随着我们视角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我们所表现出来的,例如绘画、摄影,都是受视角所限的真实的一部分。没有人能画出不是通过人眼看到的东西,或者说不站在人的视角,那在人类眼里才是最大的扭曲。整本书其实也正在用一种“断言、重复、感染”的方式在向我们断言事实,而非解释。而这种所谓的“断言、重复、感染”的方式恰是作者论述优秀讲演者所惯用的技巧,和群体领导人常用的无逻辑无推理但是广为群体接收的方式。“洗脑式的理论断言叙述和引用结论”,让整本书成功的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20本书之一,因为很明显书中论证不足,断言很多,解释很少,事例几乎为历史事件,但是历史事件正如作者所讲述已不可知不可观。作者讲述残忍与破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此处很值得商榷,中国信奉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群众因为缺少责任感和道德束缚,往往会做出很多不道德,残忍,犯罪事情。群众的情感极端而强烈,受到暗示后,常常会发挥出每个人的想象力。要充分发挥群众的想象力和幻想力,使其综合各种无意识的渴望和实现它们的希望,那么这个暗示必须是概念性的,不具体的,意思越不明确的越能引起行动。恰似摄影家惯用的黑白照,当一副黑白照展现在不同人面前,不同人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心情自动带上个人想象力和色彩倾向填充,使其成为心中的“蓝图”。所以说黑白照最容易捕获群体的心理,概念性的暗示最容易被群众接受。书中也讲到了教育,正如作者所说“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判断力、经验、创造力和性格是先决条件,而这些都不是书本能够给予的”,“教育既不能让人变得有道德,也不能让人变得幸福,它无法改变人的本性和天生的激情”。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我说,“还是当学生好啊”,我就越来越认识到,其实当学生是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是群体头脑改善或者恶化的土壤,它是诞生群众观念和信仰的源头。一个群体的意志几乎总在由意志强大的人引导,而这些意志强大的人总知道如何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这个无观点只有情绪的群体中的其他人,聚集成群的人也最终走向某个有主见的人。群体最害怕的其实不是无理性无自由,而是无领导,他们想要的恰是被“奴役”。群众的犯罪在历史上并不少见,那些后来令人发指令人难以想象的罪行,却往往在当时的群体被认为是一种光荣的行为。他们扮演者双重的角色,丝毫也不认为是在犯罪。书中举了巴士底狱和九月大屠杀例子,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或许站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大概能解释当时人们的心理。同时作者也提到了一些很重要的团体,重罪法庭陪审团和选民团体。那些陪审团体根本不会受限于群体成员智力的高低,就能对非智力完全技术性问题给出多么高低不同的意见。陪审团体正如所有的群体一样,有着少理性、受情感支配的硬伤。“做为一个好律师,首先要做的救生衣影响陪审员的感情”,“陪审团还我清白的机会要比法官大得多”。而选民团体选举时常常只受个人声望影响,甚至不关心被选出来的人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自己许下的诺言,哪怕当初选他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承诺。这种普选的缺点,也正如所有群体做选择一样的无知和不理性。书中也论述了议会群体,在此不再做赘述。乌合之众,恰如社会心理学所述精髓——众之乌合。

微博生态下的乌合之众

网络社区在用户层面形成了一个群体,比如说帝吧的"屌丝"、天涯的"八卦人士"、QQ空间的"小学生"、豆瓣的"文艺青年"、知乎的"中产阶级"以及微博的"热血青年"。放到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同时拥有许多不同的社区账号,他们有着极高的重合度。也就是说,你所认识的知乎的A可能就是微博的B。即便如此,他们却在不同的社区里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气质,由此构成上述不同的群体。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指出:『首先,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教条主义、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与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这个概念有共通之处:『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反之,当人们的观点和多数人一致的时候,他们就会勇敢的说出来。』所以我经常觉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所有人并不是在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安全地表达『大家(群体)』的观点。微博用户,许多账户聚在一起,通过对某件事情的评论而形成了一个群体。而微博言论之所以会在匿名状态下变得不负责任,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群体的『人多势众』。当某件事通过媒体发酵变成了热点时,我们点开热门微博下的评论,居然发现观点是如此雷同,连用词都变得一致。比如谈及《太阳的后裔》,他们会沿用咪蒙的说法——『势均力敌的爱情』。如果评价《欢乐颂》,许多人会沿用某个营销号的评价——『曲筱绡』这个角色『双重标准』,该剧价值观不正确。再比如评价周冬雨——大部分人都在说,人品不好。就如同以前评价赵丽颖一样。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认识明星本人,甚至没有看过她的作品,造谣的成本如此之低,而谁都不愿意为了不相干的人付出认真考证的时间。他们相信的只是意见领袖,喷子们的不断重复,关于人品的偏见深深地植入了他们的脑中。人们害怕鹤立鸡群、独树一帜、特立独行,本质上是害怕被孤立和排挤。人们需要合群,因此只有在变成庸众的时候才能获得安全感。所以我经常觉得合群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基本上,个人身处群体,已经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逻辑体系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只会轻易听信别人的观点,而不敢于表达不同的声音。而这也印证了勒庞的说法,首先:『 (受困于群体意识)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群体只有很普通的品质。 群体只有很普通的智慧。 群体也只有最基本的智能。 群体同时也只具有最低甚至更低层次的智力。』盲从才是群体的基本品质,我们怎么可能指望在群体观点里获得什么真知灼见。大部分微博评论者除了粉丝就是喷子(喷子即强烈反对者,而水军可以同时充当这两个角色)。粉丝充满偏爱,而喷子充满偏见,大家各自抱团取暖。其次,『数量在人类社会中会经常性地产生一种充足的理由。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便不然,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他们在行动时就表现得理直气壮。 但是当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处于孤零零的单独个体的时候,后天的教育与内心的良知都对他起着约束作用,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对自己的这种本能行为加以控制。』所以,数量庞大的粉丝和数量庞大的喷子一样可怕,他们都正义凛然理直气壮,没有商榷的余地,极端地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两个阵营对喷的时候,粉丝同时也充当着喷子的角色,所以本质上,他们在一个群体里——微博用户群。数量的意义在于,群体的自我暗示,『我』身处『一口一个唾沫可能会被淹死』的网络社区,我融入,我安全,我与大家同在。另外,『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不起丝毫作用』;『在群体中,任何一种感情和行动——只要这种感情与行动不合常理——都会很容易传染开来』;『群体情绪的夸张也会受到另一个事实的强化,那就是不论什么样的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就会通过心理暗示和传染过程加速传播。无论这种感情是赞扬还是诋毁,它所造成的效果都会成倍加强 』。当微博热门出现群情激愤的大事件时,评论区就处在一个相互传染的群情激愤中。在评论时缺乏理性,狂热,出口成脏、毫无顾忌。观点相互引用,除了能看出『复制粘贴』这个功能以外,也看出了群体情绪的传染性。网络舆论反转的例子屡见不鲜,就比如说近期网络民众对于『余文乐、周冬雨(宇宙夫妇)恋爱节目』的看法就是一个例子,女明星的形象『洗白』。大众的任何观点都站不出脚。愚蠢、数量即正义、狂热,综上几点,我立马想到文革历史里表现出的群体意识的恐怖性。『群体最热衷于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 可以肯定地说,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打动群体的手段。』没有人意识到,当年的那种恐怖随时都有可能重演。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我们所受的学校教育(我认为是大学以前),缺乏逻辑教育,缺乏怀疑精神,缺乏批判精神,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当群体已经陷入狂热状态时,这时你所面对的就是一群脑子空空的躯壳,无论说什么,群体都会相信,这时你需要做的只有一样,就是大胆地给出结论,让群体开始振臂高呼。』钓鱼岛问题时,抗日游行砸车砸店的那群愚蠢的中年人,是狂热的群体。前段时间帝吧远征FB事件也同样表现出了明显的群体意识,由此衍生出了『小粉红』这样的标签。但是比起『小粉红』,我更觉得这就只是『帝吧用户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群体意识,这样的标签显然忽视了帝吧用户一贯表现出的『自嘲』特征,而把一个单纯的『调侃』行为统统纳入『爱国(甚至是爱党)』这个在现阶段社会反而令人尴尬的点。微博用户上的『粉丝』和『喷子』是在一个语境里的,而『帝吧远征军』和『FB台湾用户』却是截然不同的群体,这种交流就如同微博评论区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所以在性质上,我更愿意将这场『狂欢』称为『无伤大雅的两岸亚网络交流』,是两岸年轻人在隔绝状态下交流突破口。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在否定群体本身,但一提及大陆人、台湾人……哪里人,我们这样概括的时候,就已经被纳入了不同的群体。而我们实际上默认,任何一个群体的狂热属性都可能会让文革(或是法西斯)重蹈覆辙,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以及中年人)与当年那批年轻人有着同样的民族意识。这就像《死亡诗社》和德国电影《浪潮》一样,即便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也都表现出了的盲目热血共性,变成乌合之众。『尽管理性永远存在,但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就像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这些东西。』在保持警惕的同时,我们又重新回头思考大众观点。群体被不停地贴上标签,『90后』、『直男癌』、『女权者』、『小粉红』。人们反感标签,反感自己被划入某个群体,同时又不断沿用别人提出的标签。而我对于人们提出新词汇的能力也是感到很欣赏。在微博上,由大V以公知或营销号的形象首先提出观点或者标签(包括热点事件、电视剧、明星的评价),紧接着由大众开始传播。这也印证了《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一书中提到的,『建立社交安全网的关键在于,找到并培育网络意见领袖。西方消费者更加信任同伴推荐,而不是公司广告,中国的消费者也是这样,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意见领袖在群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利用自己的名望来影响具体。勒庞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名望对人的作用更大,它往往是某个人、某本著作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支配力。而这种支配力,会完全麻痹我们的批判力,让我们心中充满惊奇和敬畏。』而名望分两种,一种是『先天的名望』,另一种则是『个人名望』。『先天的名望来自称号、财富和名誉。它可以独立于个人的名望而存在。』拥有先天名望的代表人物,在微博上当属王思聪,他的财富就能让他享有足够的名望,在发声的同时让人无法忽略其财富的背景,而他对娱乐圈的评价则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所以说这种天生的名望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威信。当然后来表现出的网红价值则应列入『个人名望』里,但必须承认,财富是他的第一名望。『个人名望是一种这样的品质,它与一切头衔和权利无关,只为少数人所具备。这种品质接近于个人魅力,他们强迫周围的人接受他们的思想与感情,众人对他的服从,就像吃人毫不费力的大型动物服从驯兽师一般。』在此不得不提及韩寒,作为曾经重要的意见领袖,哪怕现在随意手滑点赞仍会被当做热门讨论。群体有偶像崇拜情结,粉丝成了明星们的信徒,服从偶像的命令,并发扬偶像的信条(如同『宗教本能』)。所以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争论通常就围绕偶像进行。热门评论之下的用户们,他们忙着轻信偶像的观点,营销号的观点,热门点赞最多的观点。他们相信一切,不容许质疑,也不质疑。他们融入群体之中,彼此拥抱,随时愤怒,随时倒戈。他们一直在评论区发表观点,然而这些观点都不是他们的。社会心理学是个很有意思的层面,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有很多偏见,同时他所举的不少例子都过分夸张,年代和背景也都太过遥远。但是不得不说,很多想法具有深远的意义。阅读的同时,我不由感慨,哪怕仅仅只是微博这样一个网络生态环境,已经明显表现出了他所提到的群体特征。以此总结。

记得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年前,现在的领导刚调过来,因为与前任领导风格不一致,刚开始种种不适应,以致于经常把这种不高兴放在脸上,而且还经常跟部门同事之间互相吐槽,标榜自己的对领导的各种不屑,结果越吐槽越觉烦躁,现在也不记得到底是谁开了头,或者是大家都对新来的领导有意见,反正是烦躁加抗拒,很多手头的工作消极对待,结果导致自己最后工作的被动。这是这几天在读《乌合之众》时脑袋里经常冒出来的情形,群体的冲动、多变与易怒,群体感情的夸大化和简单化,缺乏判断力和批评精神,读起来都贴合自己当时的状态,当时没考虑到领导的大度和敬业,没想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和风格,也没有试着调整自己的状态更别提跟领导沟通。总结下来,告诫自己任何情况下要冷静三秒钟,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破除集体主义或群众路线的执念

1、100多年前法国人写的书,难免有些政治不正确,所谓妇女歧视和种族歧视(拉丁种族);2、深圳几年前的反日游行有砸日本车或者一伙人一起推翻警车的不理智行为,最终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个人却是日常生活中检点的人;3、勒庞的这本书就是开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4、群体中,个人的智力或技能不再重要,不再是理性主动群体思维而是感情或者感性。这种感性的波幅很大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外一个极端。这种感情具有传染性,但这种传染性必然是以共同的心理或民族性等慢慢渗透所引起的共鸣;4、群体心理是羊群行为崇尚英雄和领袖。所谓的英雄和领袖不是智慧而是一种姿态一种权威或威望;5、群体要用简单直白的口号行结论去感染,而非理论逻辑推导;6、断言、重复和感染。7、勒庞后文例举的几个群体,很讽刺中国当下绝无可能,因为仍是寡头政治,而非群体制的议会制或选举;8、网络时代相隔千里的网民可以成为乌合之众或者群体意识么?例如MOLIHU 或 天鹅绒革命?其实最终还是街头聚集情绪的感染,这种激情式的行动是即时的。长于行动,而短于思考。9、在公众聚集场合面向公众去说理或晓之以理是愚蠢的,动之以情才是上次,引导他们内心希望或倾向的主张。

我们说走不出现实的洪流,然后我们成为了乌合之众

居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代表作,勒庞之前的人更多的研究领袖和英雄,随着社会运动、科技发明和工业进步,群体力量不断壮大。如英国脱欧通过一人一票公投决定国家命运。在勒庞看来,群体冲动、多变、易怒、愿意轻信、专横、多变。想起前两天的“爱国倡议”不让吃肯德基和麦当劳,其实我们早就是成为他们的股东,而爱国是要有底线的,而不是成为变向暴力的理由,12年西安反日货,愤怒的“爱国者”一对夫妻半辈子攒钱买的丰田车砸了,还砸伤了车主,群体给暴力贴上了爱国的外衣。勒庞说群体心态,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幻觉,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又因法不责众,知道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受到惩罚。如网络暴力,女演员袁姗姗在TED上说,谁从一年365天每天被骂,而我就是那个人,而我伤害过他们吗,没有。这些网民伤害了一个没有伤害他们的人,而且没有一个网民为此承担责任。看勒庞的书,让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以来的许多大事,懂得了它,就像拥有一道强光,照亮了许多历史现象和经济现象。

我们也是某群体中的一员

下班后的三个小夜晚读完了此书,老实说看完乌合之众并没有觉得像网络推荐的那般好,通篇看完的在脑袋中学习到的感受:1、 群体是没有理性的,要感染和抓住他们要用感情或情绪来感染2、 一个群体之中,搞定感觉最有影响力的一两个,就相当于搞定了一个群体3、 有些史书记录的历史不一定真实,有可能是大众杜撰几回合的“神话”4、 历史现象和经济现象较受群体的影响发展,那么经济现象这边是否有挖掘的可以用到参的地方呢?嗯~貌似只这三点吸收,再重翻一遍,记录一下书摘:1、 人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差距,却会有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感情。2、 见证者即使人数众多,也会完全弄错,越多人证明的事件往往不可靠,可能是一两个人的幻觉,通过暗示传染给了别人。3、 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对他们来说,善良是一种弱点4、 一件事情,最能打动群体的总是其中最美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那部分(人参故事?)5、 今天大部分统治者没有祭坛,但是有塑像或画像,对于群体来说,必须有个神。6、 能打动群体想象力的东西不是上百件小事,而是一桩震撼的大事。7、 职业教育8、 懂得影响他们的演说家,从来只针对他们的感情而不是理性。9、 要迅速带领一群人最管用的还是榜样的力量。10、 断言、重复和感染。11、 修辞中最有效的,就是重复。12、 在人群中,观念、感情、激情和信念的传染力跟细菌一样厉害。13、 引导群体靠的不是论据,而是榜样。每个时代都有一小部分个性很强的人在传播自己的行为。已上记重翻一遍的笔记,可以发散吸纳。谢谢作者。

一部颠覆之作

其实一直是信仰群众的力量的,尤其是在思想剧烈碰撞的变革之期,似乎每次的社会进步都是经由群体迸发出的能量所改变的。但是最近一次亲身经历过的社会事件——微博上的讨论——则让我对于“众”的力量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不论对于文章的出轨还是陈赫事件,大家的讨论热情都是瞬间高涨,浏览量以亿次计,话语也由最初的声讨变成不同观点对立的污言秽语的谩骂,从这些话语中能够明显感觉到参与讨论的人已经失去了理智、礼貌以及思考,大家享受的是一种对于公共事件的参与感以及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狂欢。看完这本书我觉得用“乌合之众”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本被奉为群体心理学奠基之作的书,确实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不仅可以看做是任何一次群体性事件的解释范本,即使在成书100余年的今日,依然具有其现实意义。这本书对于群体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分类,细致分析了影响群体信念的因素,并试图对于特定群体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某些方面作者的观点冷酷而准确,比如群体的精神统一率,群体只要组成,个性就被磨灭,取而代之的是无意识现象;群体具有的冲动、多变、易怒、易受暗示、缺乏主见、感情的夸大与简单化,群体的偏狭、专横与保守以及——残暴,这些观点在成书100余年的过程中被各种群体运动一次次进行着诠释以验证其正确性,不论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野蛮还是世界大战的残酷,不论是运动的血腥还是文化大革命的荒唐,都在一遍一遍印证着群体的力量与情感。这是一本无论对于统治者还是群体中的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深刻力量的书。同时这也是一本让人看了内心感觉荒凉的作品,因为作者不仅对于群体的心理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同时对于历史、制度、教育乃至于宗教的意义,都做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历史是我们选择去相信的不真实写史书不如拌石膏,制度没有用处,教育扼杀了青年人的天性和思想,而宗教那不过是人类自己骗自己的游戏。甚至所有的饱学之士在面对未知因素众多的社会问题时也是隐秘无知的。这是一本颠覆之作,作者的才气纵横,令人吃惊。因为其观点新颖而奇突,而这些观点又建立在有效的论证上,令人信服。但是不能不提及的就是本书作者虽然具有真知灼见以及洞察真相的能力,但是本书依然有其局限,首先作者成书于法国动荡时期,法国大革命的火焰刚刚熄灭,无论群体的目的之为何处,具体的行为总是异端纷呈的,其中不乏盲目、血腥、偏激、残暴之事,使作者成为一个偏于保守的人士。在对于事件的近距离接触之时,视角未免有所偏颇,虽然群体的智力低下,但是组成群体的每个人最终也都像物质中存在的分子经过运动撞击之后,形成更为稳定的新物质一般,也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微观角度来说,确实是混乱而荒谬的,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未始不是促进了进步的。另外,作者由于时代的局限,对于妇女、儿童以及智力低下者无疑是轻视的。尽管如此,这本书依然以其深刻的洞见、犀利的观点,引领了近代群体心理学的发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很多观点经历了时间的洗练依然如新。这就是智慧的力量,可以穿透时间而存在。

从《乌合之众》一书来分析《奇葩说》辩题“丑闻主角该不该被万人虐”?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巧在《奇葩说》节目中看到马东解释“丑闻主角该不该被万人虐?”这一辩题,他提出了万人虐是集体无意识现象,是乌合之众的情绪宣泄。他这种拆解辩题的方式,正如这本《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它对群体的状态、群体的心理做了一个阐述与解释,给了我们理解群体的一个渠道和方式。那就从“丑闻主角该不该被万人虐”这里开始说起吧,当我们不懂得群体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网络暴力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怎么会有这么一群无聊的人,在一件丑闻发生的时候,群起而攻之?他们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为什么这么关注别人的丑闻,他们凭什么对丑闻主角进行道德评判呢……种种疑惑,正是我在阅读《乌合之众》前的想法,我不太能理解这种事情。“丑闻主角该不该被万人虐”这件事,我是这么拆解。首先,作为丑闻主角,他/她必定是冒犯或违反了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冲击了群体对这类事件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书中说到“引领群众的主要是从这些信念中诞生出来的信仰和习俗……它们才是最大的专制,在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思想”,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是他们有着相似的本能和感情,这种冒犯或者违背,很容易使群体感情受到伤害,被群体反击也就顺理成章。其次,“万人虐”这一概念的拆解。人们在形成群体的时候,个性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在群体中的个人,仅因人多势众,就会感到有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有种不可被冒犯的优越感。同理可证,在被冒犯的时候,群体的愤怒会有多大,他们变得冲动、易怒,在群体中,任何情绪、任何行为都具有传染性。一个人发起道德批判时,会迅速地传染给心理特质相似的人们,一个人的谩骂迅速演变成一千人、一万人的谩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真是太迅速了。最后,这个“该不该”,在群体的眼里是“该”。这是一种群体的情绪宣泄,是群体的道德批判。在群体中的个人,总是很笼统地看待事物,感情粗暴,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对旗帜鲜明,他们不会进行推理和思考,只会夸大化和简单化,所以当丑闻主角出现,群体的一致观点就是,虐吧。特别是,当身处群体中时,还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态,那么“该不该”还值得讨论吗?这就是我对这一辩题的拆解,如果没有看这本书,也许我就只有流于表面的看法,但我还没有读透这本《乌合之众》,我应该会再读几遍。《乌合之众》一书,对群体的描述倾向于负面、消极的评价,说法略显极端,所举的例子也是以法国大革命为主,按专业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内容分析法,缺乏更多实证的数据支撑,但可以从此书延伸出去,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

首先封面大爱,法文直译棒棒棒

这本书看了三遍了,首先读的冯克利的翻译,感觉这个新版的更好读。摘一段:这种教育最危险的地方,是它建立在心理学的这一根本错误之上,即认为背诵教材就可以提高智力。于是,大家都拼命多背诵。从小学到博士或到考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年轻人只会背书,而在判断力和创造力方面却没有丝毫的训练。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背诵和服从。“学课文,背语法或课文提要,不断重复,认真模仿,”前公共教育部长朱尔·西蒙先生 写道,“这是一种很搞笑的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相信一个永远不会错的老师。这种教育只能削弱自己的信心,让自己变得无能。”如果说这种教育仅仅是无用,我们还可以只为那些不幸的孩子惋惜,那么多必须学习的知识,老师在小学里没有教,反而让他们学习克罗泰后裔的系谱、纽斯特里亚和奥斯特拉西 的斗争或者是动物分类;可事实上,这种教育带来的危险要严重得多,它让接受教育的人强烈厌恶自己的出生的环境,并且竭力摆脱。工人不想再当工人,农民不想再当农民,最典型的中产阶级认为自己的子女无法从事别的职业,除了领国家的工资当公务员。学校不是让人们为将来的生活而学习,而是培养他们当公务员。他们不用学习如何为人处世,也不需要有任何创造性。在阶梯的下方,教育制造了一大批无产阶级,他们不满自己的命运,随时准备反抗;阶梯的上方是我们无所事事的中产阶级,他们多疑而轻信,把国家当作神来迷信,然而又不断指责政府,总是把自己所犯的错归罪于国家,没有当局的帮助,他们什么事都不会干。国家借用教科书制造了大批拿了文凭的毕业生,但只能用一小部分人,不得不让其他人失业。结果,养活了前者,却让后者成了自己的敌人。这座社会金字塔从上到下,从普通的工人到教授和警察局局长,广大的毕业生现在都在围剿职业。结果,商人很难找到代理人去殖民地工作,而成千上万的候选者却在谋求最普通的公务员职位。光是塞纳省就有两万小学教师失业,他们看不起工作,看不起农民,只向国家要吃要喝。精英的人数也大大减少,不满者的队伍则越来越庞大,随时准备投入任何革命,不管领头的是谁,也不管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获得了知识却又找不到相应的工作,这种方式肯定会把大家变成反抗者 。

法文直译版本,推荐!

法文直译版本,推荐!《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等学者,和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政治人物。2010年,法国《世界报》与弗拉马里翁出版社联合推出了“改变世界的20本书”,其中就有《乌合之众》。勒庞认为,在群体之中,个体的人性就会湮没,独立的思考能力也会丧失,群体的精神会取代个体的精神。他首次阐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了群体特征和种族特征的不同之处,指出了群众运动的性质,分析了领袖与群众、民主与独裁的关系,书中的许多观点都20世纪的历史里得到了验证。懂得群体心理学,“就像拥有一道强光,照亮了许多历史现象与经济现象。没有它,那些现象就很难看清”。时至今日,《乌合之众》依然具有强烈的当代感。《乌合之众》原名《Psychologie des foules》(群体心理学),英文版改作《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大众心理研究),并 加了一个主书名(The Crowd),中文版大多将其译为《乌合之众》。本版依据回声图书馆(The Echo library)法文版译出。

为什么群体“无组织无纪律”,但却有力量?

只有对群体心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法律和制度对他们的作用是多么微不足道,才能理解除了别人强加给他们的意见,他们是多么没有能力坚持己见。——[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一、不必读的经典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书单,叫做“不必读的经典书籍”,其中《乌合之众》就赫然在列。为什么说不必读?引用刘瑜老师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或者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我们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乌合之众》确实有很多不必读的原因。先从书名说起,法文原版Psychologie des Foules,直译为“群体心理研究”。英文版书名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群体:大众心理研究”,也是一个比较中性的翻译。可是为什么到中文版就变成了“乌合之众”这样一个有偏见的标题了呢?这简直就是标题党啊。这本书能在中文世界获得如此的名声和影响力,标题翻译功不可没再说一下这本书的时代局限性,或者说想要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如果脱离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阶级,都是耍流氓。作者古斯塔夫•勒庞站在精英的立场上看待群体,整本书充满了种族优越感、对女性的歧视和对平民群体的鄙夷。这类语言在书中比比皆是:群体的某些特点,如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夸大感情等等,几乎总是可以在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看到,例如妇女、野蛮人和儿童。噗,这种话放到今天,太不政治正确了,肯定会被人喷。但如果把这类描述带入到它被创造的时代去看,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就像成语“妇孺皆知”,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对妇女的歧视,但我们能说这个词本身有问题吗?在这个词被创造的时代,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确实很低。《乌合之众》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895年的法国,那个时候的法国,在过去的一两百年,先后经历了启蒙运动、大革命、七月革命、第二、第三共和国建立。法国社会民主和共和思想逐渐蔓延,传统权威和信仰崩塌,群体在反反复复的革命浪潮中,变得野蛮、极端、盲从。作为一名保守派的社会精英,勒庞目睹了这一切,伴随着惶恐和抵触,随之有了书中那些充满偏见的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时代的局限性之外,还应该注意的就是不能把《乌合之众》当作一本学术著作,起码不能用我们现在的标准去评判。它几乎没有任何的系统研究、调查论证,反而还带有非常多的臆断和偏见。语言上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一本对群体的吐槽大全,充满了智商优越感。现在经常火爆朋友圈的那种所谓的乌鸡汤、吐槽文,跟勒庞比起来那真实小乌见大乌了。 如果你想了解群体心理这个领域,不如去读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所以说《乌合之众》是一本不必读的经典是有道理的,观点偏颇语言偏激,又缺乏论证,如果我们直接把它全盘吸收,肯定会消化不良。对这本书的评论经常出现两种极端,一种觉得惊为天人,简直是跪着读完的,而另一种则认为无理无据,偏见太多不值一读。其实都是因为上面这些原因造成的,前者囫囵吞枣,后者因噎废食。一开始就花了这么篇幅,去介绍这本书的缺点,就是为了帮大家避开这本书的几个大坑:写作的时代局限性、作者所处的阶级、缺乏系统论证以及博眼球的标题。如果抓住这些缺点不放,很难让这本书去帮助我们认识当下世界,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把一些不符合当今价值观东西剥离开,然后再去看勒庞到底对群体有着什么样的观察。《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勒庞首次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他给人们提供的是一些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原始发现。他对于群体心理的所谓研究,更像是一种缺乏论证的观察和洞见。然而这些洞见,在许多年后,对于我们解读社会问题仍有很大帮助。二、乌合之众乌在哪?既然这本书研究的是群体心理,那我们就先搞清楚什么是群体。也就是乌合之众的众指的是什么。一群人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就是群体吗?并不是。勒庞认为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人还不能形成群体心理。马路上广场上地铁站的人一抓一大把,但这称不上群体。虽然广场上随便一群人算不上群体,但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们就是一个群体了;微博上关注了同一明星的人们算不上群体,但如果一个明星被黑,一帮粉丝组团出来哭天抢地喊着“你知道我家爱豆有多努力吗”,那么这些人就是一个群体了。看奥运会的观众算不上一个群体,但一块在网上骂霍顿的人们,就是一个群体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言不合就尬舞勒庞定义的群体,不必有多么庞大的数量,也不必同时出现在某一地点。而是当人们共同受到了某些东西的刺激和影响,并且情感和思想向着共同的某个方向发展的时候,那么群体心理便形成了。广场舞大妈、明星的粉丝群、爱国的小粉红们,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群体,是因为都受着同一事物的影响和感召,情感和行为都朝着一个共同方向发展。再看看乌合之众乌在什么地方。群体一旦形成后,群体中人的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方式,会和这个人独处的时候完全不同。群体的智力或者心理,不是人群的总和,也不是人群的平均值。群体会有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就是群体的无意识取代个体的有意识行为。群体的这种无意识有什么具体的特点?我引用一些书里的描述。群体聚集的是蠢而不是智慧。群体野蛮、不擅讲理,却善于行动。群体冲动,多变,易怒。群体的情感容易简单化和夸大化。群体缺乏理性和主见,没有头脑,从来不渴望真理。一个人独处时,他可能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在群体当中,他便成了一个野蛮人,一个凭本能行事的人。只要一个人属于有组织的群体的一员,他就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按照勒庞的描述就是群体中的个体像动物、像白痴、像幼儿、像原始人。介绍到这里,不论读过这本书还是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都能感觉出勒庞的这些言论无理无据开始不讲道理了,这些缺乏调查和论证的判断,令人难以信服,甚至感觉他这是在骂人。然而现在读这本书的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明知道他不讲道理,但听上去这些描述说得也不是完全错误。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尤其是当一些事件发生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群体的行为真的很像勒庞描述的那样。接着往下看,群体的这些特点是如何产生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很有修养,为什么在群体之中就变成暴徒了呢?书中给出了三点原因。第一,是因为在群体中,个人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并且由于群体无名无姓,因此可以不负责任。勒庞认为,在群体中,蠢人和白痴不会再感到自己平庸和无能,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第二,群体中的情绪和行为具有传染性。还记得过去几年有多少次人们疯抢口罩、食盐或者板蓝根吗?第三,身在群体中的个体,容易接受暗示。由于群体的无意识,人们很容易服从引导者的心理暗示,做出一些跟自己的性格习惯完全不懂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从众。这几点原因我们就不展开来聊了,除了群体的这些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之外,书里面还有关于群体的情感、道德、信念与主张,很多描述,大多是反复强调和印证群体的这些特点,论证方式也不是很站得住脚。当然就像前面介绍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不在于它的逻辑和论证,而是勒庞首次将群体心理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去看待,以及他指出的这些群体的特征,盲从、偏见、缺乏理性、容易被情绪感染等等,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起点。他提出的这些,被后来的人们逐一解答甚至印证,所以说他提供的是一些“原始发现”。三、从未消失的意见领袖《乌合之众》这本书之所以受到追捧,被奉为经典,像我们前面介绍的,一方面它确实有很多新发现。另一方面,由于勒庞的精英立场,读者读过之后能获得瞬间的智商优越感,就像黄章晋先生说的“合上书那一刻,你会发现你与民粹分子站在五百米开外的地方,头脑清楚到恨不得抽身拍拍自己肩膀夸自己一下。”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受到追捧或许还有一种理由,就是可能有不少人把它当成了工具书。类似什么《洗脑术》《心理操控术》这样的书籍。不少有远大理想有野心的朋友们,可能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学习如何影响并控制群体,比如在传销或者微商体系中再上一个级别,成为被崇拜的领袖领导等等。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勒庞自己在书里都说“群体是温顺的羊,决不能没有首领。”“谁影响群体的想象力,谁就掌握了驾驭他们的艺术。” 不是说世界上有两件最难的事么,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如果有一本书无意间揭示了把思想装进别人脑袋的方法和规律,那人们对此趋之若鹜,也就不足为怪了。勒庞还真做到了,他不仅观察到,还分析了群体领袖是怎么样创造信念并且把群体组织起来的:如果想让思想和信念深入群体的头脑,领袖主要采取三种很明确的办法:断言、重复和传染。不要小看这三个词,由勒庞提出来的这三个明确办法,经过了100多年,现如今已经在传播、营销、管理各个领域,被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以这类方式把想法装进我们的脑袋。可以想一下,是不是几乎我们听过的每一场演说,都有这几种方法的影子。断言,通常搭配着一些不留余地的形容词一起出现,比如“年轻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就是什么什么”“这是市场上唯一一个BlahBlah”。断言作为演说最常用的方法,尤在“成功学”演讲中被使用得最多。我曾以为,在当今如此多元化的社会中,这样斩钉截铁、粗暴地给出观点,会不会太过于简单化了。后来知道了断言是一种把思想装进别人脑子里的好方法,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是too simple。再说重复,最典型的就是广告了。早些年在电视上反复播出的那种“今年过节不收礼”,到现在电梯间、地铁站反复给你洗脑的各种广告。都在时时刻刻向我们证明,重复,这个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方法。 能记得这一对老头老太太给我们洗脑了多少年吗?最后一个,传染。老套一点的,就是“杯子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几圈”这种广告,让人感觉大家都在买。可随着媒介的发展,现在这种传染更深入更加难以察觉。营销者们用一种简单粗暴的行文风格,帮你说出了你想说的话,帮你宣泄了情感,帮你表达了欲望,使我们获得了一种爽快的感觉。这种传染,传染的是观点和情绪。而这些观点和情绪的缔造者,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见领袖。现在人们已经比较少提意见领袖这个词了,甚至开始抵触这个标签。但深谙群体特点的人怎么会放过我们,意见领袖没有消失,虽然人们对观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愈加挑剔,但同时也更容易被有深度和共鸣感的内容所影响。从天涯、猫扑到博客、微博,再到微信、知乎,当各种各样的鸡汤和反鸡汤充斥着社交媒体时,庞大的点击量和用户量在证明着群体的活力。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280743/关注我们的微信平台可观看书评对应的视频节目:


 乌合之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